李良奇
广西玉林市博白县人民医院537600
【摘要】随着我国医疗改革事业的不断发展,医疗技术也取得了极大的进步,特别是在对小儿腹股沟斜疝进行治疗的方面也取得了极大地进展,不断有新的术式得到开发和运用,如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本文主要对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与传统术式进行比较,并进行如下综述。
【关键词】腹股沟斜疝;腹腔镜;传统术式;疝囊高位结扎术;比较分析
1.前言
在小儿外科疾病中腹股沟斜疝是极为多见的,在传统的治疗过程中多选择疝囊高位的结扎手术,但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也广泛运用于对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治疗,并取得了极好的手术治果[1]。
2.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成因
小儿腹股沟斜疝属于腹外疝,极为常见和多发,其发病率在所有腹外疝中在70%以上,在腹股沟疝中占80%以上。腹股沟斜疝的高发人群是男性,女性的发病率极低,同时左侧比右侧的发病率低[2]。其致病的主要原因和腹外疝大致相同,主要表现为:一、腹壁的强度偏低,患儿的子宫圆韧带或精索在经过腹股沟管的时候会让腹壁的强度大大降低,这主要是由腱膜中的胶原代谢不正常所致,而胶原代谢的不正常又会导致羟脯氨基酸的含量降低,从而对腹壁的强度造成了影响;二、腹内的压力增加,患儿的经常哭闹是其首要病因,患儿的哭闹会使其他容物顺利的进入到疝囊内部,使压力不断增加。腹股沟斜疝多被当做是一种先天性的疾病,在婴幼儿群体中极易出现,部分患儿在出生数月后可以自行恢复,但大部分的患儿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大,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对其进行治疗[3]。
3.腹股沟斜疝的治疗方法
3.1传统术式治疗
在患侧进行手术,打开腹股沟做斜切口,切口长约2-4厘米,将精索逐层剥离显露,然后将精索内筋膜和提睾肌进行纵行的切开,找到疝囊,小心提起并切开,探明后加以分离,对于疝囊比较大的患者应禁止开展完全剥离手术,最后在疝囊的颈部进行逐层的结扎缝合[。
3.2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
在肚脐的上端打开一个半厘米的切口,用气腹针向内穿刺,并将气腹压力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同时将腹腔镜置入。在肚脐下方三厘米处左腹直肌的外缘处打开一个半厘米的切口,并将操作钳置入。在患侧体表内环的投影处找到无血管区,并用无菌手术刀将其皮肤刺破,打开一个宽约0.2厘米的切口,逐层深入到达皮下一定位置,然后再将无菌雪橇针刺入到腹腔内部,在内环口上壁的腹膜外绕环内环口潜行半周并将腹膜刺破,再用缝线钳夹将雪橇针上的缝线摘下,同时还需将雪橇针上的胶塞取下,无需进行固定式的缝合,但需将缝线的线尾置于体外,到此内环口的半周缝合手术就完成了;将无菌雪橇针回收至内环口的上壁腹膜外部,空针在内环口的另一半腹膜外进行潜行环绕,并进针到先前的缝线部位,用针将腹膜刺破;手持钳夹将手术缝线穿入到雪橇针的针孔内,并将缝线牵紧,然后将雪橇针上的缝线钩出体外,再用外手术剪将其剪断。此时该术式已接近尾声,在体外分别将两根缝线收紧,在腹腔镜下对疝环口的闭合情况进行观察,若闭合情况良好,则手术结束[4]。
4.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与传统术式的比较
4.1手术创伤
在传统术式中需要在腹股沟区进行手术,解剖后方能对疝囊进行寻找,然后再进行高位结扎,因此,该术式对身体机能的伤害很大,提攀肌也易遭到损伤。在通常情况下,患儿腹外的斜肌腱膜内部存在着两条趋于平行状态的骼腹股沟神经和骼腹下神经,两者的纤维可以进行相连交叉,在某些情况下还会形成一条神经,由于患儿的发育还不完全,腹外斜肌的腱膜还相对较薄,解剖的层次也很模糊,在术中容易对上述神经造成损伤[5]。而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无须在以上部位进行手术,也不会对腹股沟管的组织结构造成损伤[6]。
4.2手术切口
传统术式的手术切口为2-4厘米,为了保证伤口的顺利愈合必须对伤口进行缝合,愈后会留有伤疤[7]。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是一种现代化的微创手术,手术切口较小,甚至无需缝合,愈后不会留下瘫痕。
4.3手术出血量的控制
传统术式在开展的过程中,精索的前外侧存在着蔓状的静脉丛,动脉和输精管都在其内部,提塞肌在其外围,而大部分的患儿疝囊较薄,容易遭到撕裂,且对疝囊进行剥离的同时,会对精索的血管造成伤害。解剖必须集中精力进行寻找,但在寻找的过程中容易对提睾肌、输精管、精索血管等造成伤害,引发一系列的术后并发症,如:阴囊肿胀、切口粘连、皮肤麻痹、睾丸萎缩等。若手术失误将输精管切断,会对患儿长大后的生育功能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而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对内环口进行缝扎时,不会对腹股沟区的组织结构造成破坏,不会对血管神经造成损伤,可以有效避免某些术后并发症{7}。同时,腹腔镜具有放大效果,可以清晰的反映出内环口附近的输精管及精索血管,手术时只要稍加小心,就可以对很多损伤进行避免。
4.4手术的操作及恢复
传统术式的操作步骤较为繁琐,手术时间的耗费相对较长,术后的恢复也比较慢。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操作比较简单,手术所需时间也相对较短,通常情况下10分钟就可以结束手术,若责任医师的操作技法纯熟,3-5分钟便可完成手术;而且该术式的伤口愈合较快,手术当天就可以进食,还可以进行离床活动;术后只需进行单次的加压包扎便无需进行再次换药,可以有效的节约医疗资源,大大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同时还可以减轻患儿的痛苦,极大的缩短了住院时间。
4.5术后并发症
在传统术式中,术后其手术切口经常会出现感染及血肿的状况,睾丸也难以恢复到其在阴囊中的合理位置,会产生睾丸下降不全等现象。术中还会引发各类的医源性伤损,例如膀胧穿破、肠管损伤、阴囊血肿、切口位置不当、输精管损伤等。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中少有类似的情况发生,值得临床上的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参考文献】
[1]李同义,孔庆元,张华,刘稳,门秀东,崔海波,房鑫.二孔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556例[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1(06).
[2]张颖,白东升,李旭,王莹,李龙.腹腔镜下腹腔内疝囊高位结扎术的临床应用(附260例报告)[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9(06).__
[3]张辉,李健文,郑民华,李华青,解轶生,王磊,王明亮,陆爱国.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研究[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9(01).
[4]李勇,吴保安,吴波,赵传庆,胡继东.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43例临床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02).
[5]白剑,高卫华,何时鸣,戴丰华,潘永斌,梁永雄.腹腔镜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术式选择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1).
[6]齐庆安,王锦波.小儿腹股沟斜疝腹腔镜高位结扎术124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药杂志.2011(02)
[7]廖振机,周小龙,钟应华.腹腔镜术与传统术式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分析[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