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信誉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信誉,融资,集群,中小企业,方差,团体,契约。
信誉链论文文献综述
王清华[1](2017)在《基于信誉链的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效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难题,学术界从金融角度提出了诸多理论和措施来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这些虽然对中小企业的融资行为产生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依然比较严重。集群融资形式是近年来中小企业融资的前沿课题,在企业集群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研究中小企业集群融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企业集群理论背景下,结合信誉链理论,通过构建融资模型、分析融资效率改善机理,对基于信誉链的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效率的改善进行研究,并以山东省中小家具企业集群为例,构建实证模型进行验证。首先,本文在对国内外学者关于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相关建议的基础上,提出引入信誉链来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认为通过组建信誉链,可以为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活动提供共生环境和信誉平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银企间信息不对称问题以及中小企业信贷能力不足的融资劣势,从而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其次,构建基于信誉链的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模型。在对信誉链构建基础的理论分析上,提出基于信誉链的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模型。从惩罚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对模型的运作机制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内部与外部融资路径,最后对信誉链融资模型能够成立并良好运转的可能性做了具体分析。再次,分析基于信誉链的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效率改善的机理。详细分析了集群融资环境的促进作用、融资主体的博弈行为以及契约信用关系的形成:着重分析了金融资源、社会资源和政策资源的作用;分别对集群融资企业间的博弈、集群融资企业与银行间的博弈、企业间信贷量分配的博弈进行了分析;对信用增级概念和信用链的信用增级原理进行阐述,分析各融资主体之间的契约信用关系。最后,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以山东省家具业中小企业集群为例,构建实证模型。从融资环境、融资主体和契约信用关系叁个方面对融资便利性和还款表现进行解释,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结果表明,融资环境、融资主体和契约信用关系对融资效率的改善均存在着正向影响,并在实证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建立并完善基于信誉链的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效率改善的理论分析体系,并为实践模式的应用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青岛科技大学》期刊2017-04-07)
万志鸿[2](2016)在《考虑参与者风险偏好的自偿性信誉链融资》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小企业的发展非常迅猛,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然而,中小企业面对着融资带来的巨大困境,极大地限制了中小企业的继续成长,进而影响到整条供应链的绩效。信誉链融资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将信誉链融资和自偿性贸易融合起来就得到了自偿性信誉链融资,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解决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融资难问题。结果表明,在运用新的融资方式——自偿性信誉链融资以后,中小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摆脱自有资金不足所带来的困难。在自偿性信誉链融资中一般都假定参与者为风险中性的,但是实际上参与者都有风险偏好。本文第叁部分运用均值-方差方法,重点分析了参与者具有风险偏好时,对零售商的最终订货量以及供应链各个成员期望收益情况带来的改变。结果可以看出,参与者在不同的风险偏好下做出的决策是存在差别的,并且会对供应链各个成员产生影响。第四部分将分销商加入到供应链中,研究叁级供应链中参与者具有风险偏好时,对零售商的最终订货量和供应链各个成员期望收益情况带来的改变。所以,通过本论文的研究,中小企业在运用自偿性信誉链进行融资的时候,就有了一套重要的理论借鉴,这对缓解中小企业长期存在的融资难问题起到巨大推动作用。(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期刊2016-05-29)
王晓燕[3](2015)在《考虑参与者公平偏好的自偿性信誉链融资》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融资难问题严重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只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才能够保障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地发展。为解决这一难题,学者们从各个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在众多方案中自偿性信誉链融资具有易于操作、效果明显、能够实现多方共赢的特点。本文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的方法说明了自偿性信誉链融资的特点和可行性,然后借鉴行为经济学中的FB模型,在自偿性信誉链融资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参与者公平偏好对决策和信誉链期望效应的影响。首先,以传统报童模型为原型,考虑单一零售商(中小企业,存在资金约束)和单一供应商(核心大企业)组成的二级供应链网络,并考虑零售商努力水平对市场需求的影响。通过模型分析和算例分析发现,当存在资金约束的零售商能够通过自偿性信誉链融资获得银行贷款的时候,零售商会付出更高的努力水平并提高订购量,从而保证信誉链各方期望效应的提高。然后,考虑参与者公平偏好对决策和各方期望效应的影响。根据FS模型,决策者的期望效应不仅取决于自身的期望收益,还会受到自身收益与其他参与方收益差距的影响。本文第四章分别对考虑零售商公平偏好、供应商公平偏好以及零售商和供应商公平偏好的情况分别建立了模型,并进行了定性分析和算例研究。研究发现,当考虑零售商公平偏好时,虽然供应商的最优回购价格降低,但是零售商的努力水平和订购量却有一定提高,从而导致了零售商、供应商和银行的期望效应都得到增长;当考虑供应商公平偏好时,供应商的最优回购价格提高,同时零售商的努力水平和订购量都提高,因此零售商和银行的期望效应都大幅度提高,虽然此时供应商的期望效应略微降低,但是信誉链整体(供应商、零售商和银行)的期望效应还是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当考虑零售商和供应商公平偏好时,供应商、零售商决策和信誉链叁方的期望效应都会受到影响。(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期刊2015-06-07)
马文成[4](2015)在《中小企业信誉链融资激励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构成我国经济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统计数据表明,当前我国99%以上的企业属于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数量占据我国企业数量的绝大数,中小企业庞大的数量为我国提供了大于80%的城镇就业机会,掌握了大于65%的发明专利,中小企业创造了相当于GDP的60%的产品和服务。从以上几个重要指标可以看出,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的贡献,创造就业机会,优化我国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等各个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中小企业的健康成长已经成为带动我国经济脱离困境的的主力军。然而,最近几年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却面临诸多困境。其中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困境变得尤为突出。融资难融资贵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瓶颈,进而影响我国经济长远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本文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原因和相关对策,重点研究了创新型融资模式,信誉链融资可以有效的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是以后发展的重点。在信誉链融资模式研究中,本文结合报童模型,从定量角度分析了当供应链中各企业未建立信誉链时,供应链总收益会受到零售商的自有资金约束,进一步验证了信誉链融资模式的可行性。此外,研究了当供应链中各企业存在信誉链融资时,建立不同形式的信誉链联盟对零售商的最优订购量以及供应链总收益产生的影响。同时可以看出当供应链企业建立大的信誉链同盟时,供应链企业的总收益达到最大。随着供应链企业收益增加,如何有效、公平、公正分配企业的收益,实现调动供应链企业积极参与构建信誉链融资模式,对供应链的稳定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Shapley值法数学模型,利用算例实现收益合理分配,对供应链收益分配的应用与发展都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期刊2015-06-07)
万志鸿,王炬香[5](2015)在《考虑零售商风险偏好的自偿性信誉链融资》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零售商具有风险偏好时的自偿性信誉链融资问题。探讨了零售商为风险中性时订货量和回购价格与银行利率的关系。运用均值-方差方法,分析了零售商具有风险偏好时订货量与风险偏好系数的关系。数值仿真表明:零售商的最优订货量、供应商提供的回购价格和供应链期望收益均受到零售商风险偏好系数的影响。(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2期)
马文成,王炬香[6](2015)在《随机需求下信誉链融资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报童模型,从定量角度分析了当供应链中各企业未建立信誉链时,供应链总收益会受到零售商的自有资金约束,进一步验证了信誉链融资模式的可行性。此外,研究了当供应链中各企业存在信誉链融资时,建立不同形式的企业联盟对零售商的最优订购量以及供应链总收益产生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科技和产业》期刊2015年02期)
刘婧[7](2014)在《信誉链融资下中小企业的信用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社会热点。中小企业缺乏真实公开的信息披露,银行难以有效预测其信用行为导致信贷约束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信誉链融资正是为满足中小企业授信需求而产生的。信誉链融资下的中小企业因其所处的特殊环境,互相之间信息相对透明,通过业务往来互相之间资信较为了解,有利于银行更准确的对信用链成员的信用行为进行把握。另一方面,相较于单个游离的企业,信誉链融资下的中小企业更重视其信用,信誉链环境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行为起到了良好的监督与规范作用。本文综合考虑处于信誉链成员地位的中小企业的特点,对于中小企业信用行为进行全面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对信誉链融资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进行深入研究,期望能对进一步完善信誉链融资模式的理论体系、畅通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的理论与实践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文章通过理论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信誉链融资下的中小企业的信用行为为切入点,首先梳理信誉链融资及信用行为的相关理论,明晰信誉链的特点以及运作机制,再结合相关理论,深入分析信誉链融资环境是如何影响中小企业的信用行为的,在信誉链融资环境下,各成员之间的行为方式,中小企业对银行信用行为博弈,总结信誉链下中小企业信用行为的特点,最后结合具体的信誉链融资的案例——“钢贸联保体断链危机”分析信誉链融资下中小企业的信用行为风险,最后针对风险形成的原因,向中小企业、银行、政府等相关行为方提出建议,以优化信誉链融资下中小企业的信用行为。为了使信誉链更具实践意义,结合“钢贸贷款”案例的经验,可以知道优化中小企业信用行为,降低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需要从微观、中观、宏观叁个层面协调。具体而言,不仅需要中小企业自身完善其内部风险控制机制,提高自身信用水平,还需信誉链中各个成员互利合作、相互信任、减少摩擦,追求长久稳定合作关系及信誉链的长久发展,更需要政府以及第叁方机构在新入成员的选择、信誉链的运行监测以及其他硬件软件设施的建设等方面予以引导,在信誉链融资的整个过程尽职尽责做好监控,获取真实透明的信息,从根本上控制企业的信用行为产生风险的可能。(本文来源于《西南财经大学》期刊2014-03-01)
潘永明,李雪[8](2014)在《基于集群信誉链的中小企业团体融资主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集群信誉链引入到团体融资中进行模式创新,利用集群的企业"共生"与信誉链的信誉约束强化团体融资的横向监督机制与信誉约束机制。通过构建集群信誉链的团体融资模式的博弈模型分析企业间的"同类偏好"选择,并求出银行与融资成员间达到多方共赢时的信誉惩罚成本和信誉激励收益。构建数值估算模型求出成员投资成功概率所对应的团体最优规模,在此基础上对集群信誉链进行设计。(本文来源于《武汉金融》期刊2014年02期)
李雪[9](2014)在《基于集群信誉链的中小企业团体融资形成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11年以来世界经济形势继续严峻和国内经济增长不断下行,中小企业面临通胀压力和货币政策收紧的双重压力,融资难问题更加凸显。近年来兴起的团体融资模式在国内掀起了一番热潮之后,便显现了一些制度困境,如连带责任过大则会导致成员承受过大的压力而影响到融资效率、成员战略性违约概率较高等问题,制约着团体融资模式的进一步发展。然而,关于团体融资制度改进的研究还较少,一些学者提出从集群的角度进行融资创新或对团体融资进行改进,但没有对改进后的融资机制进行深入研究。近年来,产业集群的大规模发展和信用系统的不断完善为制度改进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行性。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提出在集群信誉链中构建团体融资,并对其形成机制问题进行研究,最后构建实证模型进行验证。首先,本文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融资实践进行对比分析总结,提出进行团体融资模式改进的观点。产业集群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信息和资源,共生关系使企业之间的交易效率更高,依托于集群而构建的信誉链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一种信用增级的方式,为中小企业团体融资的运用提供共生环境和信誉平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连带责任导致横向监督压力过大的制度困境,并为企业提供选择成员的范围和依据,从而有利于组建更为优质的融资团体,保证融资效率。其次,深入分析集群信誉链的融资内涵,构建基于集群信誉链的团体融资模式的概念模型,提出形成机制的概念及解释。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团体融资的形成问题归纳为融资主体的形成问题和契约信用关系的形成问题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为中小企业团体融资模式的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再次,本文从集群信誉链的形成和融资路径的形成两方面来分析融资主体的形成问题,运用动态重复博弈的分析方法和数值估算模型对融资主体构成进行定量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随后本文从企业与银行、企业团体与政府、金融机构等与政府叁个角度分析了不同融资主体间契约信用关系的形成,从而进一步丰富团体融资形成机制的内容。最后,采用实证研究方法,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增加了对融资环境的考察,从融资环境、融资主体和契约信用关系叁个维度对融资便利性和还款表现进行解释。利用天津高新区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模拟构建和拟合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融资环境、融资主体和契约信用关系对融资效率的改善均有正向的作用,并在一定的假设水平下表现出显着关系。(本文来源于《天津理工大学》期刊2014-02-01)
潘永明,李雪[10](2013)在《基于集群信誉链的中小企业团体融资主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小企业团体融资契约主体的设计对团体融资机制的运行起着关键作用。将集群信誉链引入到团体融资中进行模式创新,利用集群的企业"共生"与信誉链的信誉约束强化团体融资的横向监督机制与信誉约束机制。通过构建集群信誉链的团体融资模式的博弈模型分析企业间的"同类偏好"选择,并求出银行与融资成员间达到多方共赢时的信誉惩罚成本和信誉激励收益。构建数值估算模型求出成员投资成功概率所对应的团体最优规模,在此基础上对集群信誉链进行设计,并结合天津市信用共同体融资实践为中小企业团体融资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金融理论与实践》期刊2013年08期)
信誉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小企业的发展非常迅猛,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然而,中小企业面对着融资带来的巨大困境,极大地限制了中小企业的继续成长,进而影响到整条供应链的绩效。信誉链融资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将信誉链融资和自偿性贸易融合起来就得到了自偿性信誉链融资,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解决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融资难问题。结果表明,在运用新的融资方式——自偿性信誉链融资以后,中小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摆脱自有资金不足所带来的困难。在自偿性信誉链融资中一般都假定参与者为风险中性的,但是实际上参与者都有风险偏好。本文第叁部分运用均值-方差方法,重点分析了参与者具有风险偏好时,对零售商的最终订货量以及供应链各个成员期望收益情况带来的改变。结果可以看出,参与者在不同的风险偏好下做出的决策是存在差别的,并且会对供应链各个成员产生影响。第四部分将分销商加入到供应链中,研究叁级供应链中参与者具有风险偏好时,对零售商的最终订货量和供应链各个成员期望收益情况带来的改变。所以,通过本论文的研究,中小企业在运用自偿性信誉链进行融资的时候,就有了一套重要的理论借鉴,这对缓解中小企业长期存在的融资难问题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信誉链论文参考文献
[1].王清华.基于信誉链的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效率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7
[2].万志鸿.考虑参与者风险偏好的自偿性信誉链融资[D].青岛大学.2016
[3].王晓燕.考虑参与者公平偏好的自偿性信誉链融资[D].青岛大学.2015
[4].马文成.中小企业信誉链融资激励机制研究[D].青岛大学.2015
[5].万志鸿,王炬香.考虑零售商风险偏好的自偿性信誉链融资[J].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6].马文成,王炬香.随机需求下信誉链融资模式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5
[7].刘婧.信誉链融资下中小企业的信用行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
[8].潘永明,李雪.基于集群信誉链的中小企业团体融资主体研究[J].武汉金融.2014
[9].李雪.基于集群信誉链的中小企业团体融资形成机制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4
[10].潘永明,李雪.基于集群信誉链的中小企业团体融资主体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