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层振动流化床干燥器在活性炭干燥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臧明华[1](2020)在《非球形颗粒在导向振动流化床的运动行为研究》文中认为挤压成型的非球形颗粒物料干燥过程既要防止物料堆积,又要满足颗粒物料磨损尽可能小的要求。基于导向式气体分布板结构的初步设计,本文对其结构参数进行深入研究,并利用CFD-DEM技术研究不同参数下床内非球形颗粒运动行为。导向式气体分布板布风孔由直孔和椭球曲面导向孔组成,以直孔直径和导向孔切角角度作为影响因素,利用CFD技术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直孔直径的增加,分布板近表面空气速度减小,密相区静压分布波动幅度增大;导向孔切角角度α=120°,直孔直径d=4mm(即φ开孔率比=0.385)为最优组合参数;在120°~165°区间改变切角角度对分布板气流和压降影响较大;压降随着切角角度的增加以二次函数的形式减小,空气水平速度均值与空气合速度均值之比随着φ开孔率比的增加以指数函数的形式增加;导向式气体分布板φ开孔率比在0.326~0.924区间时,产生有利于颗粒流化的朝上的微涡流。以导向振动流化床流场模拟结果为基础,利用CFD-DEM技术对床内非球形颗粒运动行为进行仿真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布置角度的增加,重力和振动力是颗粒运动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当空气进口速度从1.7m/s降到1.1m/s,保证颗粒处于流化状态,施加振动能够降低进气量35%;随着振幅或振频的增加,颗粒合速度增加,颗粒水平速度与颗粒合速度之比减小;当空气进口速度V=1.1m/s,振频f=16Hz,振幅A0=2mm~5mm时,颗粒停留时间在4.5s~9s范围内,颗粒最大运动幅值主要分布在11.5mm~38mm之间;当空气进口速度V=1.1m/s,振幅A0=2mm,振频f=16Hz~22Hz时,颗粒停留时间在5s~8s范围内,颗粒最大运动幅值主要分布在6mm~19.3mm之间;振频对颗粒碰撞机率的影响大于振幅,而振幅对颗粒运动速度以及最大运动幅值的影响大于振频,但小于气速;在气速单独作用下,颗粒处于流化状态,施加适宜的振动可以提高床层稳定性。
朱纯[2](2019)在《改性生物质焦吸附剂脱汞的机理研究》文中认为汞及其化合物是一类较难消除的有毒有害物质,不仅可在生态系统中进行长距离输运和循环,对环境产生持久性污染,而且具有不可逆的生物神经毒性,对人类健康产生潜在危害,引起全球日益广泛的关注。煤的燃烧是大气人为汞排放的主要来源,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同时也是《关于汞的水俣公约》首批签约国之一,因此在汞污染物的防治领域面临巨大挑战。从脱除效率、设备改造等方面综合考虑,吸附剂喷射技术是最具竞争力的燃煤烟气脱汞技术,其中最常用的吸附剂为活性炭,但其运行成本较高。研发价廉高效的新型脱汞吸附剂仍然是当前燃煤汞污染物控制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利用可再生生物质资源,通过热解、活化和卤化铵盐改性制备具有高效脱汞性能的生物质焦基吸附剂。遵循从实验到理论、从宏观到微观的整体思路,深入研究生物质热解过程中焦炭结构的演化行为以及汞在生物质焦表面吸附的形态转化机制,定量评估生物质焦吸附剂在实际燃煤烟气条件下的喷射脱汞性能,运用先进材料表征技术和计算量子化学方法,揭示卤化铵盐改性提效机理,并构建汞在碳基吸附剂表面吸附的理论模型,以期对生物质焦基脱汞吸附剂和脱汞技术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和工业应用参考。以稻壳、椰壳、杏壳等生物质为研究对象,基于热重分析探究生物质的热解成焦特性,并运用遗传算法建立生物质热解动力学分布活化能模型;结合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拉曼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氮吸附比表面积和孔隙度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表征方法,对生物质热解焦的表面官能团、微晶生长、孔隙分布等理化特性和演化过程进行了深度研究。通过固定床汞吸附实验,分析了热解温度对生物质焦脱汞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揭示了生物质焦脱汞性能与其理化特性之间的内在关联机制。以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三种生物质单一组分模型化合物为参照,建立了单一组分模型化合物与天然生物质理化特性和热解演化行为的本构关系。生物质焦表面含氧官能团随热解温度升高而递减的变化趋势表明其对汞的吸附作用可能被高估。较高热解温度下逐渐生长的局部有序石墨微晶结构一方面提供了以边缘不饱和碳原子为特征的汞吸附活性位,另一方面由脱氧反应所形成的单/多重空穴缺陷也对汞在固相表面的吸附产生促进作用。具有较强吸附势的微孔结构对生物质热解焦的脱汞性能起主导作用,在600 ℃热解温度下各生物质焦的比表面积和微孔容积达到较高水平,起吸附扩散通道作用的中孔和大孔孔径则随热解温度升高而逐渐增大,从而有效降低浸渍过程活性组分和脱汞过程吸附质在颗粒内的传质阻力。木质素对生物质热解焦炭产率的贡献程度较高,而半纤维素则有利于生物质热解时在焦炭表面形成孔径更小的微孔结构。多峰分布活化能模型可更准确地描述和区分生物质热解过程中高分子裂解致挥发性产物生成、通过芳构化和缩合作用致焦炭生成等多种反应机制。由于生物质热解焦对汞的吸附脱除作用具有一定局限性,本文提出卤化铵盐化学浸渍改性和H3PO4/CO2活化的脱汞提效思路。在固定床装置上对改性生物质焦的脱汞特性展开系统的实验研究,并与多种商业活性炭进行对比。结合氮吸附比表面积和孔隙度分析、场发射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等表征技术,探究了物理孔隙结构和表面元素分布特性对改性前后生物质焦和活性炭脱汞性能的影响机制。使用汞在线分析设备和安大略湿化学法对改性生物质焦固定床汞吸附过程中吸附态汞Hgads、逸出的气相元素态汞Hg0(g)和气相氧化态汞Hg2+(g)进行定量分析,利用程序升温脱附对吸附态汞在改性生物质焦表面的吸附构型及热稳定性展开研究,结合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手段,建立了汞在吸附过程中的形态转化模型。经较低质量分数NH4Cl/NH4Br溶液浸渍改性后,生物质焦的脱汞性能得到显着提升,其汞吸附效率可在较长时间内维持8090%,与商业活性炭脱汞性能相当。H3PO4和CO2活化主要通过改善通道孔的孔隙结构以利于改性组分在颗粒深层担载,从而进一步提高汞的吸附效率。未改性样品对汞的脱除以物理吸附为主,超细微孔的缺乏显着限制其物理吸附能力,改性后样品对汞的脱除以化学吸附为主。在一定温度和O2浓度条件下,NH4Br改性生物质焦表面固化的吸附态汞达80%,逸出的Hg0(g)和Hg2+(g)则分别为10%左右。汞在O2作用下经HgO、HO-Hg-Br等中间产物在改性生物质焦表面形成稳定的HgBr吸附构型,逸出的Hg2+(g)主要由HgBr的歧化反应产生。降低吸附温度或减少O2浓度均可增加汞的吸附并降低逸出气相汞中Hg2+(g)的份额,O2浓度较高时,与汞的竞争吸附以及对表面溴分子的消耗可造成脱汞效率的降低。为进一步验证改性生物质焦在实际燃煤烟气环境中的脱汞性能,设计并搭建了小型循环流化床煤燃烧试验装置,并进行改性生物质焦烟气喷射脱汞的试验研究;基于安大略湿化学法建立和完善了烟气不同形态汞的采集、分析和评估机制;对烟气喷射脱汞的运行参数展开优化,同时考察了改性吸附剂对SO2、NO及有害痕量元素等多种污染物的协同脱除特性。NH4Br改性生物质焦烟气喷射脱汞效率达80%,与改性活性炭90%的脱汞效率相近;延长停留时间可显着提升吸附剂的喷射脱汞效率;两种吸附剂对SO2的脱除效率均为35%左右,改性生物质焦对NO的脱除效率约为改性活性炭的40%,体现了SO2和NO在碳基吸附剂表面的不同脱除机制。有害痕量元素在灰相中的分配特性以及在飞灰和吸附剂表面的富集特性主要受其赋存形态、热稳定性等因素的影响。吸附剂喷入后烟气中颗粒相表面富集的有害痕量元素含量提高了20%360%,半挥发性痕量元素的富集因子普遍高于非挥发性痕量元素。基于密度泛函理论,采用计算量子化学方法对所构建的碳簇分子模型和吸附体系进行几何结构优化和能量计算,并从电子结构的角度系统探究了汞在碳基吸附剂上的吸附机制。通过分子平面二维自旋布居分析对比了不同自旋多重度限制下电子自旋结构的差异性,通过电子定域化函数直观地展示了原子壳层结构、化学键、孤对电子等特征,通过静电场分析和范德华表面相互穿透距离对弱相互作用展开定量分析。结合分子轨道成分分析、键级分析和原子电荷分析,明确了汞与“锯齿”型碳边缘的共价键合作用以及与“扶手椅”型碳边缘的弱相互作用本质。首次构建了汞在碳簇模型上的多原子吸附路径,揭示了“σ空穴”的产生对汞的持续吸附具有促进作用。具有较强吸电子诱导效应的卤素原子通过改变其同环邻位碳原子周围的电子分布以提高该位点的脱汞活性。吸附能的显着提高与改性实现碳基吸附剂脱汞性能增效的实验现象相互印证。以碳正离子和氯自由基为中间产物,建立和完善了卤化物在碳基吸附剂表面对汞的氧化和吸附机制。基于微晶结构表征结果,合理构建了含缺陷和杂原子修饰的碳簇基体模型,并对汞吸附作用的影响机理进行了探索。
尹建树[3](2019)在《炼焦煤过热蒸汽重力床干燥机小试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调湿(Coal Moisture Control,CMC)技术是一种炼焦入炉煤的预处理技术,即在进入焦炉之前将入炉煤的水分从12%精确的控制在6.5%左右,减少因入炉煤水分含量过高而引起焦化过程中的能源浪费、降低焦化水的生成量并提高焦炭质量。煤调湿技术与干熄焦技术并称为焦化行业节能环保的两大重点发展方向之一。但现有的以热风和过热烟道气为干燥介质的煤调湿技术和设备存在物料流动性不好、易爆燃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锥形多孔折板结构以改善煤调湿过程中物料流动性,并利用过热蒸汽代替热风和过热烟道气解决煤调湿过程中存在易爆燃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以过热蒸汽为干燥介质的炼焦煤重力床干燥机,并且搭建了炼焦煤重力床干燥机小试试验台,完成了炼焦煤重力床干燥机冷态和热态小试试验,研究了炼焦煤重力床干燥机煤调湿效果,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完成了重力床干燥机床层压力降试验,得到了其床层总压力降ΔP随床内干燥介质流速、床内锥形多孔折板组数等自变量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重力床干燥机床层总压力降ΔP会随着重力床干燥机内干燥介质流速的提高和床内锥形多孔折板组数的增多而逐渐增大。在试验条件下,2kPa的初始蒸汽压力即可满足调湿需求;(2)进行了重力床干燥机调湿效果初探,并对其物料收率进行了测量和评估,得到了调湿前后炼焦煤含水率柱状图。结果表明:利用炼焦煤重力床干燥机可将炼焦煤含水率从12%降至6.5%以下,物料收率达到98%以上,物料在重力床内部流动性较好;(3)研究了初始过热蒸汽温度对调湿后炼焦煤含水率的影响,得到了调湿后炼焦煤含水率随初始蒸汽温度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调湿后煤物料的含水率会随过热蒸汽初始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优选过热蒸汽初始温度区间为230℃~240℃。(4)研究了过热蒸汽流量对调湿后炼焦煤含水率的影响,得到了调湿后炼焦煤含水率随过热蒸汽流量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调湿后的炼焦煤物料含水率会随输入干燥机内部过热蒸汽的质量流量的增大而减小,试验条件下,优选过热蒸汽的质量流量为0.2t/h,对应重力床干燥机床内蒸汽流速为1.4m/s。
范浩[4](2019)在《毛竹热风干燥特性及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毛竹利用率较低,废弃物产量巨大,且初始含水率较高,极大的限制毛竹废弃物综合利用,故对毛竹废弃物干燥研究尤为重要。本文研究了毛竹废弃物干燥特性及动力学,对优化干燥工艺和干燥设备的改进具有指导意义。基于热重分析毛竹废弃物(初始含水率为41.82%)等温干燥特性及动力学,探究了干燥温度对干燥特性的影响,发现提高干燥温度,可提高毛竹废弃物的干燥速率。对所得到的实验数据进行动力学分析,通过对水分比MR与时间t之间进行非线性回归拟合,基于确定系数(R2)、均方根(RMSE)和卡方(?2)分析,Midilli and Kucuk可以很好的描述毛竹等温干燥过程中的水分迁移规律,并通过对lnMR与t进行拟合,得到Deff,其值在2.90073.8744?10-10范围内变化,活化能(Ea)为22.54kJ/mol。基于热重分析的毛竹废弃物非等温干燥特性研究,探讨不同含水率的物料和在不同升温速率下对干燥过程的影响。含水率越高,升温速率越低,所需干燥时间越久。对MR与四种非等温干燥模型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综合分析评价参数可得,Henderson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毛竹废弃物内部水分迁移规律,其R2均高于0.9990。Ea均在24.3524 kJ/mol31.7496 kJ/mol之间变化。利用非等温法求得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在升温速率为5、10、15 K/min时非等温的计算结果包含于第二章的计算结果。这说明非等温法具有可行性和稳定性。在自行搭建流化床热风干燥装置上,对毛竹废弃物干燥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热风温度、热风风速、床层厚度及初始含水率对干燥特性的影响;温度越高,干燥速率越大;初始含水率越高,干燥速率越小;床层厚度越厚,干燥速率越小。并将试验数据与Midilii and Kucuk、Page、Loganthmic、Henderson and Pabis四个等温模型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出Midilli and Kucuk模型拟合效果最好,综合评价参数R2均高于0.9930,同基于热重分析的等温干燥动力学结果一致,对未来大规模工业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杨雨蒙[5](2019)在《提质低阶煤理化特性的变化对其可磨性作用机理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基于我国的能源现状,对低阶煤进行资源化利用势在必行。热解具有设备简单,煤种适应性广,产物丰富等特点,是最适合我国的低阶煤分级转化路径。不过在其推广中,面临着热解半焦的大规模利用问题。对其最可行的利用方式是直接燃烧,这就面临一个对热解固体产物进行粉碎,以使之适应煤粉炉所需粒径的过程。物料的破碎过程受其本身可磨性的直接影响。因此本文对低阶煤在提质,尤其是热解过程中可磨性的变化特征进行了考察,并通过多种检测和分析手段,研究了低阶煤内部理化特性的变化对其可磨性的作用机理。首先考察了脱水对可磨性影响的作用机理。选取一种高含水褐煤,在不同脱水速率下进行脱水实验。分析其可磨性的变化规律,发现脱水速率越大,可磨性的改善越显着。通过对其微观结构的分析,指出脱水过程对煤体孔隙结构的破坏,是改善可磨性的根本原因。结合分形工具对实验样品的孔隙结构进一步分析发现,大孔的占比和孔隙的分形维数与脱水煤样的可磨性之间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在研究热解温度对低阶煤可磨性的影响之前,需要先通过热解的动力学过程了解低阶煤在热解过程中经历的大致变化。双高斯分布式活化能模型(2G-DAEM)对多种低阶煤的热解过程具有良好的拟合效果。煤的化学结构分析表明,该动力学模型的参数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最后利用热解过程中活化能的分布规律对低阶煤热解的整体过程进行了描述与分段。通过褐煤和低阶烟煤的对比实验,研究了在一次热解阶段中有无塑性阶段对热解产物可磨性的影响。指出对于没有塑性阶段的褐煤,从低温脱水到一次热解阶段结束期间,其可磨性变化不大。而对于有塑性阶段的低阶烟煤,随着塑性阶段的结束,其可磨性会出现明显下降。这是由于经过塑性阶段后,低阶烟煤的煤基质强度变大所致。在450-1200℃的宽温度范围内,低阶烟煤经历了挥发分快速析出、塑性阶段结束、芳香核强烈缩聚以及高温碳化四个阶段。其热解产物的可磨性则是在挥发分析出后呈现先上升的趋势,在余下的三个阶段中一直下降。煤基质中芳香片层的堆叠高度(Lc)的变化可以指示这四个阶段的转变。宽温度范围内,褐煤在脱水后到一次热解结束,可磨性变化不大。之后在较高温度时,由于芳香核缩聚,煤基质强度变大,褐煤的可磨性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下降。以半焦与原煤混烧为背景,研究了原煤与半焦混磨时的粉碎特征。实验选择了典型热解温度下生产的半焦,以不同比例与原煤混合。运用分形几何等工具对粒度分布进行分析,指出了半焦由于经历了芳香核的缩聚,煤基质的强度更大,表现出更多的脆性,在磨煤设备出力足够的情况下,体积破碎可以延伸到更细的粒度范围,从而比低阶煤的原煤更好的吸收了能量,可以破碎到比原煤更小的粒度。
都艺伟[6](2018)在《内置螺旋挡板流化床颗粒停留时间分布及干燥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流化床在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工程中使用的流化床干燥器与反应器来说,颗粒在其内的停留时间是一个重要参数。颗粒停留时间分布的均匀性直接影响着流化床反应器中的反应程度及生成物品质,也影响着流化床干燥器中干燥的均匀程度及产品的质量。在流化床筒体内设置内构件可改善颗粒运动状况、有效抑制颗粒返混,故研究内构件流化床内颗粒的停留时间分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一种内置螺旋挡板流化床内,研究均匀颗粒及轻质大颗粒的停留时间分布,并进一步探讨内置螺旋挡板流化床用于干燥过程时的干燥特性,为此种流化床的系列化设计及工业化应用提供实验依据。在内置螺旋挡板的冷态鼓泡流化床实验台上,采用脉冲示踪法,通过大量重复实验研究均匀颗粒停留时间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螺旋挡板对均匀颗粒停留时间分布有着重大影响,流化床内设置螺旋挡板后,颗粒平均停留时间减小、无量纲方差显着减小,颗粒流动趋向于平推流。加料速率约增大为原来的2倍时,停留时间约减小为原来的50%,颗粒停留时间分布的无量纲方差也减小。床料高度增加,颗粒平均停留时间、无量纲方差均增大,颗粒运动向全混流靠近。随着颗粒粒径的增大,颗粒在流化床内的停留时间变长,但粒径对颗粒停留时间分布的离散程度影响不大。研究风速范围内,随流化风速增大,颗粒的平均停留时间变长,停留时间概率密度分布曲线拖尾明显,无量纲方差增大,颗粒流动状态远离平推流。为研究轻质大颗粒在内置螺旋挡板流化床内停留时间分布的特性,分别以小米和芝麻颗粒为示踪颗粒,研究不同轻质大颗粒在不同流化风速下的停留时间分布规律,并探讨螺旋挡板内构件对大颗粒停留时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化床内设置螺旋挡板后,两种轻质大颗粒90%概率到达卸料口所用最小时间比无螺旋挡板时缩短约50%,螺旋挡板的存在抑制了大颗粒的返混,使其运动更趋向于平推流。尺寸较大、密度较小、薄片状的芝麻颗粒较尺寸较小、密度较大、近球形的小米颗粒的平均停留时间更长、无量纲方差更大、在流化床内的运动更复杂、返混更明显。随着流化风速的增大,两种轻质大颗粒的停留时间都逐渐增大;在流化风速由0.28m/s增加到0.32m/s时,两种轻质大颗粒的无量纲方差均增大了近1倍,但当流化风速继续增大到0.39m/s时,无量纲方差的变化不明显。通过在上述冷态实验台上加入电加热器、并布置相应的温湿度测点,构成内置螺旋挡板流化床干燥特性研究实验台。在充分分析了该流化床干燥器内的传热传质过程后,简单介绍了此种连续干燥流化床内的干燥模型,并根据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定律,通过实验测定流化空气进出床层的含湿量差及温差来反应流化床的干燥特性。研究表明:颗粒沿螺旋通道向卸料口运动的过程中,干燥速率逐渐减小,干燥消耗的能量也逐渐减小。流化风入口温度越高,在前半段螺旋通道内,干燥速率越大,后半段螺旋通道内,干燥速率越小;随流化风入口温度升高,空气的进出口温差增大,干燥消耗的能量增加。在实验流化风速范围内,增加流化风速对干燥速率的影响不大。颗粒的初始含湿量越高,干燥速率越高,干燥消耗的能量越多。
何军[7](2016)在《油页岩干燥过程数值模拟及干燥动力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导致了巨大的能源消耗,而传统化石燃料储备量正日益减少,引发世界多国开始寻找替代能源,油页岩世界储量丰富,是一种很好的替代能源。但是开采出来的油页岩具有很高的含湿量,这种高含水率对干馏制备页岩油和燃烧油页岩进行发电都是不利的,油页岩流化床具有很高的干燥效率,但其内部传热传质模型缺乏可靠模拟参数,因此本文对油页岩单颗粒干燥过程进行模拟,分析不同干燥介质传统热空气和过热蒸汽干燥油页岩过程,得出相关参数计算表达式。油页岩干燥传质过程复杂,基于干燥动力学理论提出的半经验模型,用来预测湿份变化具有一定可靠性。基于Whitaker理论建立了热风干燥油页岩数学模型,使用有限元数值计算软件COMSOL对油页岩的传统热风干燥过程进行数值计算,揭示了热风干燥过程油页岩内部温度和含湿量的变化规律,发现干燥过程主要推动力是边界处水蒸汽浓度梯度,热空气相对含湿量对模拟结果有很大影响;热空气温度越高,干燥速率越快;干燥过程中颗粒内部温度、含湿量及气相压力受油页岩片状结构的影响而显示处各向异性特征;得出热空气干燥油页岩水分有效扩散系数的计算表达式。基于梯度驱动模型理论建立了双场模型即温度场和湿度场耦合模型,用来模拟过热蒸汽干燥单颗粒油页岩过程,使用COMSOL软件求解耦合方程组,并对干燥过程中湿分有效扩散系数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得出其与粒径、含湿量及温度有关的计算表达式;对比热空气干燥和过热蒸汽干燥可知,过热蒸汽干燥使得油页岩具有更高的水分扩散系数。基于干燥动力学理论对热风流化干燥油页岩过程进行了干燥动力学分析,对比不同薄层干燥理论拟合结果,选取最适合用来预测该过程的数学模型,为流化干燥油页岩过程提供理论指导;对干燥速率常数的影响因数进行分析,得到其与有效扩散系数的关联式,结合单颗粒干燥过程有效扩散系数模型,导出干燥速率常数计算表达式。本文进行的单颗粒油页岩干燥过程和油页岩干燥动力学分析将有助于干燥油页岩行业做出更深入的机理研究和更优的设备设计。
丁应生[8](2015)在《双层振动流化床的研制及其在烘干膨化颗粒饲料中的应用》文中认为为了提高膨化颗粒饲料烘干机的性能,研制了一台小型的双层床面振动流化床烘干机,并对膨化颗粒饲料进行了烘干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与现时正广泛使用的环流网带式烘干机相比较,显示出烘干时间缩短、单位床面面积产量提高、烘干质量好(颗粒水分不均匀度在2%以下)、烘干能耗降低(排放尾风温度可降至43℃)等特点,表明双层振动流化床具有较好的开发和应用价值。以上述小型机的实验结果为基础,设计了处理量为6t/h的双层振动流化床烘干机的结构方案,其单层床面面积约13.6m2,主机质量约10t,风机总功率约37kW,与相同处理量的网带式烘干机相比较,其制造成本和运行成本都将有较大的降低。
崔伟[9](2014)在《无水葡萄糖干燥及回收系统控制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葡萄糖工业近二十多年得到了高速发展,葡萄糖在食品、医药工业上可直接使用,在工业上还存在很多以葡萄糖为原料合成维生素C。作为医药其主要制剂产品是大输液和高渗中针,由于输液和中针的特殊给药途径,原料的质量就显得尤其重要。特别是热源反应、杂质含量、异物等,如果没有保证,都可能对患者造成极大的伤害。无水葡萄糖是生产输液或中针的换代产品,美国及日本等国家作为注射用的葡萄糖都要求用无水葡萄糖,并在国家药典中反映,如日本药方规定葡萄糖注射液仅以无水糖为原料。无水葡萄糖是由一水葡萄糖提取来的更新换代产品,无水葡萄糖与一水葡萄糖相比其产品具有没有热源反应、杂质含量比较少、纯度较高等优点。在医药医疗行业,用无水葡萄糖制成的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可用于因某些原因进食减少或不能进食时补充热能;对于低血症、饥饿性酮症、失水等有良好的医疗效果。无水葡萄糖的生产过程多采用双酶法:以淀粉乳为原料,经过液化、糖化、除渣、脱色、离交、蒸发、结晶、分离等一系列精制处理得到一水葡萄糖,后经溶糖、脱色、煮糖、分离、干燥及包装工序得到无水葡萄糖。无水葡萄糖因为不含结晶水,大大减少了杂质及微生物的引入。无水葡萄糖在煮糖结晶、分离完毕之后,湿糖的水分一般在2%左右,干燥过程中,在保证干燥送风的洁净度的同时,更要保证其中的少量水分的更有效率的去除掉,同时还要避免糖粉的逃逸。如何在保证干燥效果的同时进行节能,以及在强大风力干燥过程中的糖粉逃逸,是困扰当前生产厂家的一个问题。通过本文一系列论证,选择流化床干燥器为主有效解决了糖粉干燥及回收过程中的问题,节约能源,创造效益。
吴辉煌[10](2013)在《豇豆隧道式烘干窑干燥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豇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营养价值高,具有健胃补气、滋养和消食的功能,预防心血管系统疾病等功效,在我国各地都有种植。新鲜豇豆收获后,水分较高,容易腐烂变质,不利于保存。通过干燥,将豇豆含水率降至安全水分以下,进行贮藏,到蔬菜淡季投放市场,可起到调节供应,增加附加值,提高菜农收益等经济和社会效益。隧道式干燥器是果蔬干燥中常用的方式干燥设备,具有结构简单,设备投资少,实用性强等诸多优点。采用这类设备干燥豇豆时,即可以提高单位时间处理量,又可以较好的保持干制产品质量。实际生产表明,经隧道式烘干窑干燥后的豇豆产品中,Vc含量和复水率较低,且产品间存在湿分不均匀的情况,干后的产品质量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通过对隧道式烘干窑豇豆干燥特性及内部流场的分布情况的研究,为实际工业生产工艺及烘干窑结构的改进和优化提供理论基础,以达到提升烘干产品品质的目标。通过热风干燥实验表明,豇豆干燥过程中,恒速干燥段和降速干燥段较长,对其干燥速率的最大影响因素料层厚度、其次为热风温度,对于后产品品质的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为热风温度和厚度。通过对烘干窑内部流场的数值模拟,表明烘干窑整体风速的分布为,中部风速高,下部风速一般,上部风速低。烘干窑内部风场分布对于烘干窑干后产品质量影响较大,在烘干窑上部,气流速度低,所得产品干燥不充分,质量较差。烘干窑热风入口处隔板以及角钢的布置结构对热风流向分布有较大的调节作用。
二、多层振动流化床干燥器在活性炭干燥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层振动流化床干燥器在活性炭干燥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非球形颗粒在导向振动流化床的运动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振动流化床 |
1.2.1 流态化技术 |
1.2.2 振动流化床工作原理 |
1.2.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流化床气体分布板概述 |
1.3.1 气体分布板作用及分类 |
1.3.2 气体分布板研究概况 |
1.4 计算流体动力学和离散单元法概述 |
1.4.1 计算流体动力学概述 |
1.4.2 离散单元法概述 |
1.5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导向振动流化床流场行为分析 |
2.1 导向振动流化床结构 |
2.1.1 导向式气体分布板结构 |
2.1.2 可调节底座 |
2.2 Fluent软件简介 |
2.3 模型建立 |
2.4 网格划分 |
2.5 基本控制方程 |
2.6 边界条件设置 |
2.7 直孔直径对导向振动流化床流场的影响 |
2.7.1 x-y平面速度场特性 |
2.7.2 x-z平面速度场特性 |
2.7.3 空气速度分析 |
2.7.4 静压分析 |
2.7.5 导向式气体分布板优劣排名 |
2.8 导向孔切角角度对导向振动流化床流场的影响 |
2.8.1 x-y平面开孔处速度场特性 |
2.8.2 空气速度分析 |
2.8.3 气体分布板压降分析 |
2.9 本章小结 |
第3章 CFD-DEM流固耦合仿真模拟基础原理 |
3.1 CFD-DEM耦合方法 |
3.2 CFD-DEM耦合软件简介 |
3.3 CFD-DEM耦合理论 |
3.3.1 耦合模型 |
3.3.2 颗粒模型 |
3.3.3 气体控制方程 |
3.3.4 颗粒控制方程 |
3.3.5 接触模型 |
3.3.6 曳力模型 |
3.3.7 时间匹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导向振动流化床内颗粒运动行为分析 |
4.1 模型建立 |
4.1.1 导向振动流化床模型建立 |
4.1.2 颗粒模型建立 |
4.2 模拟仿真物理参数设置 |
4.3 不同布置角度仿真结果分析 |
4.3.1 颗粒合速度仿真结果分析 |
4.3.2 颗粒水平速度仿真结果分析 |
4.3.3 床内颗粒数量分析 |
4.3.4 颗粒运动轨迹分析 |
4.3.5 颗粒停留时间分析 |
4.4 不同振动条件仿真结果分析 |
4.4.1 同一振频下、不同振幅的振动流化床的比较 |
4.4.2 同一振幅下、不同振频的振动流化床的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2)改性生物质焦吸附剂脱汞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汞的性质与危害 |
1.1.2 燃煤汞污染现状 |
1.1.3 燃煤汞污染防治法规 |
1.1.4 生物质资源的利用 |
1.2 汞污染防治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
1.2.2 煤中汞的分布和赋存状态 |
1.2.3 燃煤汞的迁移和转化 |
1.3 燃煤脱汞技术进展 |
1.3.1 煤炭提质协同脱汞技术 |
1.3.2 炉内添加剂脱汞技术 |
1.3.3 现有污染物控制装置协同脱汞技术 |
1.3.4 烟气调质脱汞技术 |
1.3.5 吸附剂脱汞技术 |
1.4 计算量子化学汞吸附物理化学机理研究进展 |
1.4.1 汞与金属/合金的相互作用 |
1.4.2 汞在金属氧化物表面的催化氧化 |
1.4.3 汞在碳基吸附剂表面的吸附 |
1.5 课题的研究目标及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生物质热解焦的结构演化行为及其脱汞特性 |
2.1 引言 |
2.2 实验装置与表征方法 |
2.2.1 实验样品的制备 |
2.2.2 固定床汞吸附实验系统 |
2.2.3 吸附剂的表征分析 |
2.3 生物质的热解动力学 |
2.3.1 热重分析 |
2.3.2 生物质的组分解析 |
2.3.3 热解过程的动力学分析 |
2.4 生物质焦的结构演化特性 |
2.4.1 元素分析 |
2.4.2 表面官能团分析 |
2.4.3 微晶结构分析 |
2.4.4 孔隙结构分析 |
2.5 生物质焦的脱汞特性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改性生物质焦固定床脱汞的实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装置与方法 |
3.2.1 实验样品的制备 |
3.2.2 固定床实验系统 |
3.2.3 程序升温脱附实验系统 |
3.2.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3.3 生物质焦与活性炭吸附剂的理化特性 |
3.3.1 粒径分析 |
3.3.2 孔隙结构分析 |
3.3.3 微观形貌及表面元素分析 |
3.4 生物质焦与活性炭吸附剂的脱汞特性 |
3.4.1 生物质热解焦改性前后的脱汞特性 |
3.4.2 生物质活化焦改性前后的脱汞特性 |
3.4.3 活性炭改性前后的脱汞特性 |
3.5 生物质焦与活性炭吸附剂的脱汞机理 |
3.5.1 孔隙结构作用机制 |
3.5.2 卤化铵盐改性机制 |
3.5.3 固定床汞吸附过程的机理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燃煤烟气改性生物质焦喷射脱汞的实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装置与方法 |
4.2.1 燃煤流化床及吸附剂管道喷射脱汞装置 |
4.2.2 燃煤流化床的调试与运行 |
4.2.3 烟气汞取样和分析方法 |
4.2.4 实验工况及参数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煤质分析 |
4.3.2 燃烧特性 |
4.3.3 吸附剂烟气喷射脱汞特性 |
4.3.4 吸附剂烟气喷射协同脱硫脱硝特性 |
4.3.5 有害痕量元素在吸附剂和飞灰表面的富集特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碳基吸附剂脱汞的量子化学研究 |
5.1 引言 |
5.2 计算分析方法和碳基吸附剂模型构建 |
5.2.1 计算分析方法 |
5.2.2 碳基吸附剂模型的构建 |
5.3 汞在未改性碳基吸附剂表面的吸附 |
5.3.1 基态的选择 |
5.3.2 分子尺寸和边缘结构的影响 |
5.3.3 电子的定域性分析 |
5.3.4 分子轨道成分分析 |
5.3.5 弱相互作用分析 |
5.3.6 汞在碳表面的多原子吸附 |
5.4 汞在改性碳基吸附剂表面的吸附 |
5.4.1 电子诱导效应和空间位阻效应 |
5.4.2 氯化氢自由基氧化机制 |
5.4.3 表面吸附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3)炼焦煤过热蒸汽重力床干燥机小试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炼焦煤 |
1.1.1 炼焦煤的主要用途 |
1.1.2 我国炼焦煤的分布 |
1.1.3 炼焦煤配煤技术 |
1.1.4 炼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1.2 煤调湿技术 |
1.2.1 煤调湿技术简介及其优势 |
1.2.2 煤调湿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3 现有煤调湿技术的缺点 |
1.3 过热蒸汽干燥技术 |
1.3.1 干燥原理简介 |
1.3.2 过热蒸汽干燥的优缺点 |
1.3.3 过热蒸汽干燥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4 过热蒸汽干燥装置及其工艺设计要点 |
1.4 课题研究目的和内容 |
1.4.1 主要研究目的 |
1.4.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2 炼焦煤过热蒸汽重力床干燥机结构 |
2.1 煤调湿技术中的难点及其解决方法 |
2.2 过热蒸汽重力床干燥机 |
2.3 内部结构 |
2.4 外筒结构 |
2.5 本章小结 |
3 重力床干燥机冷态试验研究 |
3.1 前言 |
3.2 冷态试验台 |
3.3 重力床干燥机内部物料流动性研究 |
3.3.1 试验物料 |
3.3.2 试验装置与方法 |
3.3.3 结果与分析 |
3.4 重力床干燥机床层压力降特性研究 |
3.4.1 试验物料 |
3.4.2 试验装置与方法 |
3.4.3 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重力床干燥机调湿效果初探 |
4.1 重力床干燥机热态小试试验台 |
4.2 试验物料与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重力床干燥机煤调湿效果 |
4.3.2 过热蒸汽温度对调湿效果的影响 |
4.3.3 过热蒸汽流量对调湿效果的影响 |
4.3.4 进料速度对调湿效果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论文创新点 |
5.3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致谢 |
(4)毛竹热风干燥特性及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我国能源形势 |
1.1.2 生物质能发展现状 |
1.1.3 毛竹利用现状 |
1.2 生物质干燥技术 |
1.2.1 生物质干燥概述 |
1.2.2 固体干燥技术概述 |
1.2.3 生物质干燥机理 |
1.2.4 生物质干燥动力学 |
1.3 流化床干燥技术 |
1.3.1 流化床干燥原理 |
1.3.2 流化床干燥设备简述 |
1.3.3 流化床干燥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于热重分析的毛竹废弃物等温干燥动力学 |
2.1 引言 |
2.2 干燥理论 |
2.2.1 水分存在形式 |
2.2.2 含水率的表示方法 |
2.2.3 干燥动力学 |
2.2.3.1 干燥数学模型 |
2.2.3.2 薄层干燥 |
2.2.4 动力学参数计算 |
2.2.4.1 干燥速率 |
2.2.4.2 水分比 |
2.2.4.3 有效水分扩散系数 |
2.2.4.4 活化能 |
2.2.5 等温干燥模型 |
2.3 实验 |
2.3.1 实验原料 |
2.3.2 实验仪器和方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热重曲线分析 |
2.4.1 干燥特性分析 |
2.4.2 动力学模型 |
2.4.3 水分扩散系数 |
2.4.4 活化能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热重分析的毛竹非等温干燥动力学 |
3.1 引言 |
3.2 非等温干燥原理 |
3.2.1 干燥参数计算 |
3.2.2 非等温干燥动力学 |
3.2.2.1 数学建模 |
3.2.2.2 评价参数 |
3.2.3 非等温法求有效水分扩散系数 |
3.3 实验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干燥特性分析 |
3.4.1.1 不同含水率对干燥特性影响 |
3.4.1.2 不同升温速率对干燥特性的影响 |
3.4.2 干燥动力学模型研究 |
3.4.3 活化能 |
3.4.4 有效水分扩散系数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毛竹流化床热风干燥试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 |
4.2.1 原料 |
4.2.2 试验装置设计 |
4.2.3 相关参数计算 |
4.2.4 评价参数 |
4.3 实验方案 |
4.4 结果分析 |
4.4.1 流化床干燥特性分析 |
4.4.2 模型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科研成果 |
(5)提质低阶煤理化特性的变化对其可磨性作用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的能源现状 |
1.1.2 低阶煤的特点 |
1.2 低阶煤的分级转化技术 |
1.2.1 褐煤的脱水提质技术 |
1.2.2 基于气化的分级转化技术 |
1.2.3 基于热解的分级转化技术 |
1.2.4 不同技术路线的比较及讨论 |
1.3 热解固体产物的结构变化 |
1.3.1 煤的热解过程 |
1.3.2 化学结构的变化 |
1.3.3 物理结构的变化 |
1.4 提质煤的可磨性及其影响因素 |
1.4.1 研究提质煤可磨性的意义 |
1.4.2 影响因素 |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2 脱水提高褐煤可磨性的作用机理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煤样制备 |
2.2.2 加热干燥实验 |
2.2.3 可磨性实验 |
2.2.4 扫描电镜及压汞实验 |
2.2.5 分形维数计算模型 |
2.3 重复性分析 |
2.4 SEM结果分析 |
2.5 可磨性分析 |
2.6 孔隙特征与可磨性的关系 |
2.6.1 孔隙的分布规律与可磨性的关联 |
2.6.2 孔隙的分形特征与可磨性的关联 |
2.7 本章小结 |
3 低阶煤热解的分布式活化能模型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煤样制备 |
3.2.2 FTIR实验 |
3.2.3 TG实验 |
3.2.4 双高斯分布式热解动力学模型 |
3.3 TG-DTG结果分析 |
3.4 FTIR结果分析 |
3.5 2G-DAEM模型的拟合结果 |
3.6 结合化学结构的活化能分布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塑性阶段对低阶煤热解产物可磨性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煤样制备 |
4.2.2 热解及干燥实验 |
4.2.3 可磨性实验 |
4.2.4 SEM、MIP与TG实验 |
4.2.5 X射线衍射与氮吸附实验 |
4.2.6 氮吸附实验 |
4.2.7 气相色谱实验 |
4.3 破碎实验重复性分析 |
4.4 可磨性分析 |
4.5 TG结果分析 |
4.6 轻质挥发分反应 |
4.7 内部形貌及孔隙结构分析 |
4.7.1 形貌的SEM分析 |
4.7.2 孔隙结构及其分形特征 |
4.8 碳微晶结构的分析 |
4.9 本章小结 |
5 低阶煤热解产物可磨性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样品制备 |
5.2.2 热解实验 |
5.2.3 可磨性实验 |
5.2.4 检测手段 |
5.3 重复性实验 |
5.4 可磨性分析 |
5.5 化学结构及反应过程分析 |
5.5.1 静态化学结构分析 |
5.5.2 TG实验的分析 |
5.5.3 GC实验分析 |
5.6 孔隙结构的分析 |
5.7 碳微晶结构的分析与表征可磨性变化的指标 |
5.8 褐煤高温热解产物的可磨性 |
5.9 本章小结 |
6 热解半焦与煤混磨的粉碎特征的分形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破碎实验 |
6.2.2 粒度分布的测量 |
6.3 粒度分布分析 |
6.3.1 水分对褐煤粒度的影响 |
6.3.2 原煤与半焦混磨的粒度分布特征 |
6.4 粒度分布的分形特征与内在破碎机理 |
6.4.1 分形维数与破碎能耗模型 |
6.4.2 粒度分布的单一分形分析 |
6.4.3 粒度分布的多段式分形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作者简介 |
(6)内置螺旋挡板流化床颗粒停留时间分布及干燥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我国粮食干燥现状 |
1.1.2 不同种类的流化床干燥机 |
1.1.3 流化床反应器的工业应用 |
1.2 相关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流化床内均匀颗粒停留时间分布的实验研究 |
1.2.2 流化床内大颗粒停留时间分布的实验研究 |
1.2.3 流化床内颗粒停留时间分布的数值模拟 |
1.2.4 流化床内颗粒干燥特性的研究 |
1.3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实验系统及数据处理方法 |
2.1 实验系统及方法 |
2.1.1 颗粒停留时间分布实验 |
2.1.2 颗粒干燥特性实验 |
2.2 实验设备及实验物料 |
2.2.1 实验设备 |
2.2.2 实验物料性质 |
2.3 实验参数的选取 |
2.3.1 固体颗粒停留时间分布实验参数的选取 |
2.3.2 固体颗粒干燥特性实验参数的选取 |
2.4 颗粒停留时间分布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均匀颗粒停留时间分布的实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均匀颗粒停留时间分布的实验研究 |
3.2.1 螺旋挡板对均匀颗粒RTD的影响 |
3.2.2 加料速率对均匀颗粒RTD的影响 |
3.2.3 加流化风速对均匀颗粒RTD的影响 |
3.2.4 颗粒粒径对均匀颗粒RTD的影响 |
3.2.5 床料高度对均匀颗粒RTD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轻质大颗粒停留时间分布的实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轻质大颗粒停留时间分布的实验研究 |
4.2.1 螺旋挡板内构件对轻质大颗粒RTD的影响 |
4.2.2 不同轻质大颗粒的停留时间分布规律 |
4.2.3 流化风速对轻质大颗粒RTD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颗粒干燥特性的实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流化床干燥过程中的传热传质理论 |
5.2.1 流化床干燥过程中的传热 |
5.2.2 流化床干燥过程中的传质 |
5.3 连续进出料流化床干燥模型 |
5.4 干燥特性的实验研究 |
5.4.1 流化风速对颗粒干燥特性的影响 |
5.4.2 流化风入口温度对颗粒干燥特性的影响 |
5.4.3 颗粒初始湿含量对颗粒干燥特性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7)油页岩干燥过程数值模拟及干燥动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能源现状及研究意义 |
1.2 油页岩概述 |
1.2.1 油页岩资源分布 |
1.2.2 油页岩主要利用技术 |
1.2.3 油页岩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1.2.4 油页岩干燥现状 |
1.3 干燥技术概况 |
1.3.1 热空气干燥研究现状 |
1.3.2 过热蒸汽干燥特征及现状 |
1.3.3 热空气和过热蒸汽干燥机理及数值模拟 |
1.3.4 流化床干燥技术的应用 |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1.4.1 本文研究的目的 |
1.4.2 本文研究的内容 |
2 油页岩干燥过程数学模型的建立 |
2.1 干燥过程基本理论 |
2.2 热空气干燥单颗粒油页岩的模型建立 |
2.2.1 物理模型及基本假设 |
2.2.2 热空气干燥数学模型 |
2.2.3 模型参数及求解方法 |
2.2.4 油页岩比热容和导热系数等参数的确定 |
2.3 过热蒸汽干燥单颗粒油页岩的模型建立 |
2.3.1 物理模型及假设 |
2.3.2 过热蒸汽干燥数学模型 |
2.3.3 模型参数 |
2.4 本章小结 |
3 油页岩干燥过程的数值分析 |
3.1 热空气干燥单颗粒油页岩的数值分析 |
3.1.1 模型验证 |
3.1.2 模拟结果及分析 |
3.2 过热蒸汽干燥单颗粒油页岩的数值分析 |
3.2.1 模型验证 |
3.2.2 模拟结果分析 |
3.3 过热蒸汽与热空气干燥油页岩性能研究 |
3.3.1 不同粒径下湿分比曲线 |
3.3.2 不同介质温度下湿分比曲线 |
3.3.3 有效扩散系数及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4 油页岩干燥动力学分析 |
4.1 薄层干燥动力学模型及应用 |
4.2 流化床干燥动力学分析 |
4.2.1 油页岩干燥动力学模拟 |
4.2.2 单颗粒油页岩有效扩散系数的应用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8)双层振动流化床的研制及其在烘干膨化颗粒饲料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小型双层振动流化床烘干机 |
2 烘干试验方法 |
2.1 烘干机产能测定 |
2.2 颗粒含湿不均匀度测定 |
2.3 含粉率检测 |
3 试验结果 |
4 对试验结果的分析 |
4.1 单位床面面积产能 |
4.2 颗粒水分不均匀度 |
4.3 含粉率 |
4.4 排放尾风的温度 |
5 对大型机的展望 |
(9)无水葡萄糖干燥及回收系统控制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葡萄糖特性及应用 |
1.2 葡萄糖生产技术的发展 |
1.3 无水葡萄糖及公司生产情况 |
第二章 干燥装置以及发展现状 |
2.1 主要干燥器原理及特点 |
2.2 无水葡萄糖干燥器的选择 |
2.3 我公司干燥系统流程及控制 |
2.4 干燥过程糖粉回收装置 |
第三章 生产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现状调查 |
3.1 回混床现场运行状况调查 |
3.1.1 物料下料不均匀时的运行情况 |
3.1.2 物料下料均匀时的运行情况 |
3.2 干燥系统运行生产现状调查 |
3.3 回混床与流化床联合使用 |
3.4 旋风分离器尾风中糖粉的回收 |
第四章 设计目标 |
4.1 确保生产顺利进行 |
4.2 节能降耗 |
4.3 提高效率 |
4.4 回收糖粉再利用、降低污染 |
第五章 技术方案 |
5.1 回混床技术改进方案 |
5.2 流化床系统参数的优化 |
5.3 旋风分离器排空处糖粉回收 |
5.3.1 方案确定 |
5.3.2 水雾除尘器的设计 |
5.4 降低单耗,提高生产效率方案 |
第六章 工艺概述、流程及效果分析 |
6.1 项目实施前后的工艺流程和主要生产装置 |
6.1.1 一般无水葡萄糖生产企业干燥工段的流程 |
6.1.2 公司项目实施前干燥工段的主要流程图 |
6.1.3 项目实施前干燥工段工艺参数 |
6.1.4 无水葡萄糖车间改造后干燥流程 |
6.1.5 项目实施后干燥工段工艺参数 |
6.1.6 项目实施前后的主要变化 |
6.2 项目实施前后生产、数据预算统计 |
6.3 项目实施前后数据对比分析 |
6.4 效果总结 |
第七章 研发历程 |
7.1 发现问题 |
7.2 提出方案 |
7.3 方案的实施 |
7.4 投入生产 |
第八章 项目实施主要创新点及技术指标 |
8.1 主要创新点 |
8.2 技术指标 |
第九章 项目实施的意义 |
9.1 实现了加热工序的连续性 |
9.2 节约了生产能源 |
9.3 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显着 |
9.3.1 干燥工段节能 |
9.3.2 糖粉回收 |
9.3.3 回混床和流化床联合使用 |
第十章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10.1 流化床 |
10.2 糖液回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豇豆隧道式烘干窑干燥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果蔬干燥概述 |
1.1.1 自然干燥 |
1.1.2 热风干燥 |
1.1.3 微波干燥 |
1.1.4 红外干燥 |
1.1.5 真空冷冻干燥 |
1.1.6 热泵干燥 |
1.2 热风干燥设施设备 |
1.2.1 流化床干燥器 |
1.2.2 隧道式干燥器 |
1.2.3 带式干燥器 |
1.2.4 热风烘干设施 |
1.3 隧道式干燥器国内外研究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豇豆热风干燥实验 |
2.1 实验仪器与物料 |
2.1.1 原料初始含水率 |
2.1.2 原料初始Vc含量 |
2.1.3 干后产品品质 |
2.2 实验装置流程图 |
2.3 实验方法 |
2.3.1 实验材料前处理 |
2.3.2 干燥条件 |
2.4 单因素实验结果 |
2.4.1 豇豆干燥特性 |
2.4.2 豇豆干后品质变化 |
2.5 正交实验结果 |
2.6 本章小结 |
3 豇豆湿分扩散模型拟合 |
3.1 湿分扩散理论 |
3.2 Matlab曲线拟合工具箱 |
3.3 湿分扩散系数 |
3.4 水分比和湿分扩散系数的关系 |
3.5 湿分扩散系数拟合 |
3.6 本章小结 |
4 豇豆烘干窑内部流场模拟 |
4.1 数值模拟理论 |
4.1.1 基本控制方程 |
4.1.2 湍流模型 |
4.2 烘干窑空载时内部流场模拟 |
4.2.1 物理模型 |
4.2.2 网格划分 |
4.2.3 控制方程 |
4.2.4 湍流模型 |
4.2.5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
4.2.6 数值求解 |
4.2.7 模拟结果 |
4.3 烘干窑满载时内部流场模拟 |
4.3.1 控制方程 |
4.3.2 湍流模型 |
4.3.3 豇豆干燥模型 |
4.3.4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
4.3.5 模拟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6 展望 |
7 参考文献 |
8 致谢 |
四、多层振动流化床干燥器在活性炭干燥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非球形颗粒在导向振动流化床的运动行为研究[D]. 臧明华. 天津大学, 2020(02)
- [2]改性生物质焦吸附剂脱汞的机理研究[D]. 朱纯. 东南大学, 2019
- [3]炼焦煤过热蒸汽重力床干燥机小试试验研究[D]. 尹建树. 天津科技大学, 2019(07)
- [4]毛竹热风干燥特性及动力学研究[D]. 范浩.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5]提质低阶煤理化特性的变化对其可磨性作用机理的研究[D]. 杨雨蒙. 浙江大学, 2019(04)
- [6]内置螺旋挡板流化床颗粒停留时间分布及干燥特性研究[D]. 都艺伟. 东南大学, 2018(12)
- [7]油页岩干燥过程数值模拟及干燥动力学分析[D]. 何军. 大连理工大学, 2016(03)
- [8]双层振动流化床的研制及其在烘干膨化颗粒饲料中的应用[J]. 丁应生.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15(12)
- [9]无水葡萄糖干燥及回收系统控制研究与应用[D]. 崔伟. 齐鲁工业大学, 2014(08)
- [10]豇豆隧道式烘干窑干燥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分析[D]. 吴辉煌. 天津科技大学,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