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

“慢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

赵朴(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广东深圳518000)

中图分类号:J01文献标识码:A

摘要:“慢设计”是当代西方流行的一种新的设计观念,它的出现是基于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在满足设计产品的功能性的同时,更强调人和身边世界之间的情感交流,并且要求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要具备耐心、谨慎、深思熟虑的态度,从而真正体现作品的精神文化内涵。本文通过美学思想深入阐述“慢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从而使我们的当代设计师懂得怎样真正的维护社会的文化利益,使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关键字:慢设计传统文化美学

在当今全球化日益蔓延的时代,追求高效是这一时代的主题,任何慢的事物都被认为是低效率的。虽然高效率的生活和工作会大大提高社会的物质财富,但是人们的生活质量并不高。在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下,“慢设计”的理论诞生了,它的出现是基于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它的设计理念和方法是通过满足设计产品功能性的同时,更强调人和身边世界之间的情感交流,从而帮助人们徜徉于精神生活的世界,而这种情感交流要通过设计师耐心、谨慎、深思熟虑的态度作为前提。

“慢设计”不是一种风格,而是一种理念。它不是指设计时间的长短,而是强调设计师在设计创作中一种耐心、谨慎、深思熟虑的态度,也就是设计中要注意时常停下来思考,从而会使创作更有内涵,同时也增强了人们与作品之间的情感交流。就像我们有的人在爬山的时候,爬到半山腰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但是为了快点到达终点还是硬着头皮往上爬,而有的人则休息片刻,养精蓄锐,然后继续攀登,往往到最后那些中途休息的人先爬到顶峰。而我认为现代的大多数设计师正是缺乏这种状态,他们容易受外界的影响,一味的追求速度,而设计的作品往往缺乏内涵。这使我想到了现在社会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很多房地产开发商为了虚张声势,大力张扬中国传统文化,只是在将传统元素照搬堆砌,这种做法显然没有为现代设计带来新的生命力,绝大多数情况下,此类风格的设计恰恰成为对传统和现代设计的双重伤害。从这个典型的案例中可以得出结论,我们现在的好多设计只是盲目的追求民族主义,而没有找到一个平衡点将文化和自然真正的融合在一起。从深层次来分析,正是因为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没有冷静、耐心的思考,正是缺乏了对“慢设计”的理解。要提倡传统文化,就要求设计师在“在观景时,不要一味的向前走,要时常停下脚步,驻足思考、欣赏,真正的去体味美景中的意境,从而与自然形成一种情感的交流”。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设计才称得上是“慢设计”呢?我想举两个典型的案例:深圳万科第五园和苏州博物馆新馆来做一分析。这两个建筑是典型的中西结合的现代主义建筑。万科第五园是万科房产在深圳开发的居住园区。这个项目是由王受之教授亲自参与策划的,从园区的名称我们不难发现,有浓厚的中国气息。“第五园”的名称王教授是根据我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杰作“岭南四大名园”顺德清晖园、番禹余荫山房、东莞可园、佛山梁园而产生的灵感。这四大名园凝聚了古人的居住理想,而“第五园”则尝试用白话文写传统,探索一种新型的、南方的、中国式的现代生活模式。突破表面的东西,追求骨子里的中国情结。我把王教授的设计理念概括为中国传统美学所讲的“情、景、境、味、和、神”。

情,是中国传统美学本体论的一个重要范畴,指艺术家主体在现实境遇中生发的内心波动,包括感受、欲望与种种心情;表现于作品则指蕴涵在艺术形象中,借助各种艺术媒介、手段传达的情感心绪;也指审美欣赏所唤起的接受主体的情趣感受。“第五园”此处的“情”则是一种骨子里的中国“情”结。同时也流露出王教授内心的一种冲动——期望一个虽然是完全现代化的生活环境,但是也拥有中国“情”调的家。我想这种“情”应该是设计师在创作过程中应该深思熟虑的关键环节,它可以体现一个设计作品的深层内涵。

景,即“物色之美”,在表示审美客体的诸范畴中可以说是最为纯粹的美学范畴。他直接由山水风物的审美观照中产生,是审美主体对自然对象美的一种发现与概括,比一般客体“物”与“象”更具有空间意识和美感趣味,因而成为中国抒情文学与造型艺术以及其他艺术领域常用的一个范畴术语,常用于表示艺术作品构成的客体要素。而“第五园”在景的处理上可谓是恰到好处,设计师在实墙前、在窗后、小路旁、拐角处等地方设计种植竹丛或竹林,步行系统中的乔灌木中采用富于广东特色的旅人蕉和芭蕉等植物加以点缀。将功能与形式达到完美的结合,从而突出“景”的效果。

境,即“神之域”,是中国美学特有的体用合一的基本范畴,既可表示一定的客体对象空间与生活环境,又可表示审美主体创造的艺术世界与心理空间。“境”与“意”连缀为“意境”,表示主体情意和客体图景融会而成,具有多重审美内涵的艺术境界,在其审美形象与诗情画意之间,有引人遐想的象外虚空,因而物我感会,情景交融,虚实相生,余味不尽。在“境”的处理上,设计师努力将浓密的竹林,清清的小河、安静的庭院融合在一起,从而营造一种曲径通幽的氛围。最突出的地方是吸收了富有广东地区特色的竹筒屋和冷巷的传统做法,通过小院、廊架、挑檐、高墙、花窗、孔洞以及缝隙,试图给阳光一把梳子,给微风一个通道,使房屋在梳理阳光的同时呼吸微风,让居住者时刻能享受到一片荫凉,提高了住宅的舒适度,从而达到一种“意境之美”。

味,是一个古老而富有活力的中国传统美学范畴。它由味觉美感升华为普遍相通的审美概念,表示审美欣赏或创造、欣赏而得的美感。多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尤其是对诗作的品赏。按中国美学传统观念,“审美”不如称为“品味美”更恰当。而“第五园”的“味”则体现在它的色彩上,在色彩上,采用素雅、朴实的颜色,穿插少许亮色,使整个社区给人一种古朴、典雅又不失现代的亲和感觉。白色、灰色传达了非常民俗的中国气氛,而它们同时又是很纯粹的现代主义的色彩词汇,因此,中国传统美学因素和西方现代住宅形态得到很好的结合。从而达到“东方之味”的美感。

和,是最古老、最传统、最有中国特色的美学范畴之一。其基本涵义是协调适中,不偏不倚,刚柔相济。它基于生理上的协调,合于科学上的适度,包含伦理上的中庸,哲理上的中和,心理上的和悦,表现为和谐之美。中国文化思想以“和”为贵,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趋向主要是“和”。“和”的实质,乃是出于人生的需要,使审美对象的各要素,或相关事物的各部分彼此协调,对立统一,交融渗透,形成一种趋向完美的生命结构。而“第五园”则把东方元素与西方元素巧妙结合,融会贯通,使建筑物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协调统一,从而打造具有中国传统精神的现代主义建筑。

神,中国传统美学所谓“神”,是指消解了神灵迷信观念,而回归人的生命本体所达到的美的极致。或指艺术奥妙的洞见,奇妙的想象,创造思维的最佳表现;或指审美的最高境界,超越了感性与理性认知,进入直觉悟性的透彻体会,获得最愉悦的美感享受;或指人物个性风貌的生动呈现,透过形式美与物象美所表现出的独特的人格美。作为一个美学范畴,“神”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注重人的生命、人的精神与人的特点。这里可以将前面几点概括为“以人为本”。也就是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人服务的,作品最终是否成功是看它是否符合人的需求,这也就再次印证了设计的目的是“为人的设计”。而“第五园”的设计则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真正达到了海德格尔的“天地神人”说。

“情、景、境、味、和、神”这几点美学元素充分说明了“万科第五园”所渗透出的中国情结,是“慢设计”的成功典范。它的成功不但为中式现代建筑寻找到突破口,而且重新解读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居住行为如何血脉相融。在此,我想把“情、景、境、味、和、神”概括为“魂”。“魂”既是生命的象征,也是生命的精华,更是生命之源。对“魂”的继承,需要从中国文化的根本入手,更需要用心去体验,这样我们才能把握中国传统建筑的生命魅力,延续中国建筑的美学精神。

“万科第五园”充分考虑到了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因为现代设计出现两大弊端:要么过分强调功能,缺乏形式美;要么过分强调形式,缺乏功能美。这两种设计都缺乏了一种精神内涵,或者说缺乏一种亲切感。因为现代人生活的社会很复杂,所以人们的心情也很复杂,而好的设计可以使人们在享受的过程中忘却烦恼、忘却忧愁、忘却不开心的种种。这也正是“慢设计”所提倡的情感交流,在这情感背后则隐含着设计师耐心、谨慎、深思熟虑的创作态度。“第五园”则潜移默化的渗透出中国的传统文化,使居住者在享受居所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气息,从而愉悦身心,陶冶情操。

苏州博物馆新馆是建筑大师贝聿铭的“封笔之作”。这座建筑也是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主义建筑。它的“情”体现在贝老所说的“中而新,苏而新”,也就是说新馆的一石一木、一静一动间都有中国的古典文化底蕴和苏州气息。“景”则体现在由窗取景,若隐若现。园中巧妙地运用了借景之法,粉墙后露出一片黛绿柏树,将墙外之景化为自家园中之景,自成佳趣。粉墙下临一泓清水,假山、柏树皆映入水中,园景虚实相生,余韵不尽。水中睡莲亭亭玉立,成为环绕亭子的点缀。池塘有石桥通往水中亭,石桥曲折迤逦,起到"隔"的作用,使园景更觉深远。“境”即新馆建筑的尾声别具诗意,借拙政园的墙,"以壁为纸,以石为绘",高低错落排砌的片石假山给予水生动幽深的背景,也赋予白墙之外的园林一个含蓄的过渡。使人仿佛置身于水墨画的意境当中。“味”即色调以传统的粉墙黛瓦为基本元素,在错落有致的建筑布局中,用色泽更为均匀的深灰色石材做屋面和墙体边饰,与白墙相配,清新雅洁,给江南建筑符号增加了新的诠释内涵。“和”即庭园中的竹和树,姿态优美,线条柔和,在与建筑刚柔相济的对比中,产生了和谐之美。造景设计从古典园林的精髓中提炼而出,由池塘、假山、小桥、亭台、竹林等组成的创意山水园与传统园林有机结合,创造性地延续了一代名园拙政园。“神”即在建筑构造上,屋面形态的设计突破了中国传统建筑"大屋顶"在采光方面的束缚,玻璃、开放式钢结构可以让室内借到大片天光,即贝老所说的“让光线来做设计”。让人们漫步在博物馆的走廊里也能感受大自然的温暖,充分考虑到了人的心理因素。

从前期筹备到后期投入建设,贝老先后8次亲抵苏州,对博物馆的每一个细节都倾注了大量心血。正是老人耐心、谨慎、深思熟虑的做事态度,才有了苏州博物馆新馆这一成功建筑。老人严谨的工作态度正体现了“慢设计”的内涵,而他的设计作品也可以称得上是典型的“慢设计”的代表。

全球化浪潮给我国带来了许多西方文明的时尚元素,而我们大多数的设计师为了大力宣扬传统文化只是机械地堆砌重复传统符号,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慢设计”则像一缕春风吹向迷途中的设计师,从而使他们懂得怎样真正的维护社会的文化利益,使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万科第五园和苏州博物馆新馆的成功,也代表“慢设计”思想的深入人心,这种思想理念引导我们的设计师在设计时,重新定位思考、深思熟虑、深刻体会,进一步挖掘我国传统文化精髓,从而设计出具有民族性的现代设计。希望今后我国的设计在汲取国外设计精华的同时,与我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真正体现东方韵味的和谐,使全世界感受到——“风景这边独好”。

参考文献

[1]杜军虎.谈慢设计.装饰.2008.11.第187期.106

[2]王受之.骨子里的中国情.2004.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106-109.114-115

[3]张皓.中国美学范畴与传统文化.1996.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版

[4]徐宁.倪晓英.贝聿铭与苏州博物馆.2007.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57.63-66

标签:;  ;  ;  

“慢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