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杂多酸催化剂论文_徐鸣,陈知非

导读:本文包含了负载杂多酸催化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催化剂,负载,硅烷,柴油,丙烯醛,异丁烯,羰基。

负载杂多酸催化剂论文文献综述

徐鸣,陈知非[1](2019)在《氨基硅烷化改性硅胶负载杂多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硅胶-凝胶法制备的硅胶载体进行了氨基硅烷化改性,并以浸渍法负载了Keggin型磷钼钨杂多酸H_3PW_6Mo_6O_(40),使用FT-IR、XRD及扫描电镜对催化剂的骨架结构和活性组分的分散进行了表征。通过催化乙酸异戊酯的合成表明,氨基硅烷化改性硅胶作为杂多酸的载体可有效提高催化性能和抗流失性,在负载量为30%,催化剂用量为5%时,乙酸异戊酯产率可达91.9%,重复使用7次时乙酸异戊酯的产率仍可达80%以上。(本文来源于《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期刊2019年02期)

李晨,王培丽[2](2018)在《甘油在γ-Al_2O_3负载杂多酸催化剂上气相脱水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活性组分选择和载体改性设计催化剂,提高对甘油催化脱水反应的性能,同时研究反应条件对甘油转化率和丙烯醛选择率的影响规律。以γ-Al_2O_3为载体,H_3PO_4、H_4SiW_(12)O_(40)、H_3PW_(12)O_(40)和H3PMo12O40为活性组分,采用初润浸渍法制备催化剂,研究了常压下甘油气相脱水生成丙烯醛的催化反应性能。结果表明,γ-Al_2O_3负载H_4SiW_(12)O_(40)对甘油脱水生成丙烯醛有良好的催化性能。质量分数为20%的甘油水溶液以0.1 m L/min的速率进料,310℃时甘油转化率和丙烯醛的选择率分别为89.19%和83.61%。载体γ-Al_2O_3采用B2O3或Zr O2改性,可提高γ-Al_2O_3负载H_4SiW_(12)O_(40)催化剂的催化性能。B2O3改性催化剂,310℃时甘油的转化率近100%,丙烯醛的选择率达85.32%。同时,对活性组分H_4SiW_(12)O_(40)的适宜负载量、甘油水溶液质量分数、液体空速等也进行了考察。甘油水溶液质量分数为35%时,在20%HSi W 10%B2O3/γ-Al_2O_3催化剂上,液体空速为2.0 h-1,甘油完全转化,丙烯醛的转化率大于90%。(本文来源于《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苏贵阳[3](2018)在《杂多酸负载Ag@Pt/MWCNT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是新世纪以来重点研究的一种新能源装置,具有能量密度高,清洁无污染等优点。但是电池阴极用以催化氧还原反应的催化剂催化活性较低和成本高等缺点一直是影响PEMFC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致力于将不同类型的杂多酸负载到Ag@Pt/MWCNT核壳型催化剂上,制备出一种催化活性高,成本较低的低铂催化剂,对PEMFC的商业化应用可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成功制备出了几种不同的杂多酸,并将制备出的杂多酸负载到Ag@Pt/MWCNTs核壳型催化剂上制备出几种不同的杂多酸负载的复合低铂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等物理表征方法对复合催化剂进行物理表征,通过循环伏安、线性扫描伏安等电化学测试方法对其氧还原的催化性能进行表征。主要工作如下:1、通过常规的实验方法制备了叁种钒原子取代数的磷钼钒杂多酸(PMo12-xVxO40(x=1,2,3)),并通过化学浸渍法,将叁种钒原子取代数的磷钼钒杂多酸负载到Ag@Pt/MWCNTs核壳型催化剂上制备出了复合催化剂Ag@Pt/MWCNTs-PMo12-xVxO40(x=1,2,3)。XRD等物理表征手段表明不同钒原子掺杂数会对杂多酸的结构产生影响。稳定性测试及循环伏安测试结果表明在不影响复合催化剂稳定性的前提下,复合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有了显着提高。叁种杂多酸的负载量为20%时,对应的复合催化剂在同等条件下电化学性能相对较好。并且多酸中钒原子数目的变化也会影响复合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其中20°/dPMB0V2-Ag@PMWCNTs复合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优于同条件下其他复合催化剂,电化学活性面积可达95.2m2/g,起始还原电位可达0.968V。动力学研究分析表明O2在复合催化剂上通过直接“四电子”反应还原成H2O。2、通过硫酸酸化-乙醚萃取法制备了两种Keggin结构异构体的硅钼杂多酸(α、β-SiMo12O40)。然后将两种异构体的硅钼杂多酸(α、β-SiMo12O40)分别以不同的掺杂比例负载到Ag@Pt/MWCNTs核壳型催化剂上制备出了复合催化剂Ag@Pt/MWCNTs-α、β-SiMo12O40。对所制备的两种硅钼杂多酸进行物理表征发现其在结构上存在差别。复合催化剂的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两种结构异构体硅钼杂多酸的加入提高了复合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且两种硅钼杂多酸的最佳负载量都为15%。异构体结构不同,所制备的复合催化剂催化活性也受到了影响。其中,Ag@Pt/MWCNTs-15%β-SMo12O40复合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优于Ag@Pt/MWCNTs-15%α-SiMo12O40复合催化剂,其电化学活性面积可达85.92m2/g,起始还原电位可达0.922V。动力学研究分析表明02在复合催化剂上通过直接“四电子”反应还原成H2O。3、本文制备了硅钨杂多酸化合物(SiW12O40)。并将其以不同的负载量通过化学浸渍法负载到Ag@Pt/MWCNTs核壳型催化剂上制备出了Ag@Pt/MWCNTs-SiW12O40复合催化剂。XRD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制备出的硅钨杂多酸是Keggin型结构。对所制备的复合催化剂进行电化学测试发现,硅钨杂多酸掺杂的复合催化剂催化性能有了较大提升。且对硅钨杂多酸的掺杂比例进行删选得出硅钨杂多酸的最佳负载量为20%。Ag@Pt/MWCNTs-20%SiW12040复合催化剂的电化学活性面积可达77.12m2/g,起始还原电位可达0.927V。动力学研究分析表明O2在复合催化剂上通过直接“四电子”反应还原成H20。(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8-05-13)

沈红宝[4](2018)在《负载型杂多酸催化剂催化二甲醚羰基化反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乙醇是极具发展潜力的化石能源替代品之一。结合我国的能源结构特点,开发合成气制乙醇绿色新工艺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合成气经由二甲醚羰基化制乙酸甲酯,乙酸甲酯加氢制乙醇工艺路线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杂多酸作为一类固体强酸催化剂,可以催化二甲醚羰基化反应,但是自身较小的比表面积和孔隙度等缺点限制了活性组分在反应中的参与度。借助大比表面积的介孔分子筛,分散杂多酸催化剂活性位,可以提高其对反应物种的可接近度,改善催化性能。本论文基于SBA-15负载的杂多酸催化剂开展了催化剂Br?nsted酸酸性质与催化二甲醚羰基化反应性能的研究。采用SBA-15介孔硅分子筛,通过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磷钨酸(HPW)含量的催化剂,以研究磷钨酸负载量对催化剂结构、酸性质和催化性能的影响。TEM、Pyridine-FTIR、Pyridine-TPD等表征结果表明,负载后HPW分散度提高,更利于反应物接近,单位质量活性组分乙酸甲酯收率增加。但过高的负载量会造成HPW在SBA-15上团聚,利用效率下降。另外活性组分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催化剂的酸强度。酸强度的变化影响产物分布,随着酸强度的提高,主产物乙酸甲酯选择性提高,副产物甲醇、甲酸甲酯和乙酸选择性降低。综合催化剂的结构与酸性质以及催化性能,认为25 wt.%为最佳负载量。为了探究不同类型杂多酸对二甲醚羰基化反应催化性能影响,制备了25 wt.%负载量的HPW、硅钨酸(HSiW)、磷钼酸(HPMo)叁种不同酸强度的杂多酸负载型催化剂。在保证叁个样品负载量、物理结构性质接近,活性组分结构完整的前提下,考察了不同杂多酸负载后的酸强度及其对二甲醚羰基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负载后酸强度顺序为25 wt.%HPW/SBA-15>25 wt.%HSiW/SBA-15>25 wt.%HPMo/SBA-15,而且酸强度越大有利于乙酸甲酯的生成,同时降低副产物的选择性。利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HPW、HSiW、HPMo催化二甲醚羰基化反应过程中各物种的吸附能及各步基元反应的活化能与反应热,明确了反应发生的路径:CH_3OCH_3→CH_3~*→CH_2CO+H→CH_3CO→CH_3COOCH_3,并探究了不同酸强度的Br?nsted酸对反应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杂多酸酸性的增强对二甲醚的解离和一氧化碳的插入步骤影响明显,增强催化剂的酸强度可以促使反应进行。(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8-05-01)

郭芬草[5](2018)在《负载型杂多酸—酞菁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氧化脱硫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和城市受到了雾霾天气的侵袭,空气质量持续下降,给人们的生活、生产和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燃油中的硫化物在燃烧前若不经过处理,会产生大量的硫氧化物(SO_x)和氮氧化物(NO_x)等物质,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随着空气污染的日益加剧和环保要求的日趋严格,开发新型高效的深度脱硫催化剂和工艺成为石油炼制行业的当务之急。目前在众多的脱硫技术中,氧化脱硫(ODS)具有操作条件温和,工艺简单,无需氢源,成本低廉等优点,成为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重点。作为催化领域的新型材料,杂多酸以其独特的结构、酸碱性及氧化还原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类有机催化反应。基于杂多酸的高效氧化脱硫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其在氧化脱硫方面的应用备受关注。金属酞菁是一种共轭大环配位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对硫醇类物质具有较好的脱除效果,但其对噻吩类杂环硫化物的氧化脱除研究并不多见。基于此,本研究以HY分子筛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和高温水热法制备了一系列负载型杂多酸催化剂、金属酞菁催化剂和杂多酸-酞菁复合催化剂,将噻吩(Th)、苯并噻吩(BT)和二苯并噻吩(DBT)等溶于烷烃(如癸烷)作为模拟油品,系统考察了各反应体系的适宜反应条件,包括催化剂用量、氧化剂用量、反应温度、萃取剂用量及种类等,着重分析了不同组成的催化剂对催化性能的影响及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同时结合XRD、FT-IR、Raman、UV-Vis、TG、N_2吸附-脱附和SEM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组成和稳定性等进行研究,并探索其与催化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首先采用分步酸化-乙醚萃取法合成了Keggin型磷钼钒杂多酸V_2,然后以HY分子筛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负载量的负载型杂多酸催化剂。XRD和FT-IR表征结果表明,杂多酸在HY分子筛表面呈高分散状态,且保持其完整的Keggin结构。考察其氧化脱硫性能,最优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用量30mg,双氧水用量0.1 mL,反应温度70℃,乙腈为萃取剂,此时10%V_2/HY催化剂对DBT的脱除率最高,可达到99.2%。另外,该催化剂具有优良的重复使用性,重复使用7次后,DBT的脱除率仍能达到90.1%。采用苯酐-尿素法合成金属酞菁FePcCl_(16)和CoPcCl_(16),然后通过浸渍法将CoPc(商品)、FePcCl_(16)和CoPcCl_(16)叁种金属酞菁负载在HY分子筛上,制备了一系列负载型金属酞菁催化剂。表征结果显示,负载型金属酞菁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金属酞菁高度分散在HY分子筛表面,且二者的骨架结构保持不变。硫化物的氧化脱除效果受催化剂体系、硫化物性质和萃取剂性质的协同影响。以乙腈为萃取剂时,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酞菁类化合物比杂多化合物更适合于较简单硫化物,如噻吩的脱除,所制备的不同组成酞菁催化剂对噻吩的氧化脱硫活性差异不大。当以DMF为萃取剂时,不同硫化物(Th,BT,DBT)的氧化脱除率均有大幅度升高。对CoPc/HY催化剂,在适宜的反应条件下,即催化剂用量为10 mg,双氧水用量为0.1 mL,反应温度为60℃,DMF为萃取剂的条件下,DBT的脱除率可达88.4%,重复使用6次后,DBT的脱除率仍可达86.4%,具有优异的重复使用性能。同时以杂多酸(V_2)和不同的金属酞菁(CoPc、FePcCl_(16)和CoPcCl_(16))为活性组分,以HY分子筛为载体,采用高温水热法制备了一系列杂多酸-酞菁复合催化剂。活性组分杂多酸-金属酞菁和载体之间存在一定相互作用,活性组分高度分散在载体表面,载体结构保持不变。氧化脱硫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催化剂CoPcCl_(16)-V_2/HY在催化剂用量为30 mg,双氧水用量为0.1 mL,反应温度为60℃,萃取剂为DMF的条件下,对杂环硫化物具有优异的氧化脱除效果,其中DBT的脱除率可达91.7%,重复使用6次后DBT的脱除率仍能达到89.6%,显示出优良的重复使用性能。此外,叁种复合催化剂对混合硫化物(Th+BT+DBT)也具有良好的氧化脱除效果。(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8-05-01)

王龙胜,卢铁梅,黄彬彬,孔超,刘浩[6](2019)在《负载型杂多酸催化剂催化制备生物柴油》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结合了目前较热门的多酸催化和生物质能源研究设计了一个综合型化学实验。本实验采用活化后的活性炭作为载体,利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硅钨酸负载浓度的催化剂,用红外光谱对其进行表征,利用该催化剂催化大豆油与甲醇的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并利用单变量法考查了反应温度、杂多酸浓度、催化剂投放量、反应时间和醇油比等因素对生物柴油产率的影响。本实验可以作为综合型实验和开放性实验对高年级本科生,特别是农林院校的化学化工专业的本科生开设。(本文来源于《实验科学与技术》期刊2019年02期)

张跃伟,宁波,陈峰,于雪[7](2017)在《SiO_2负载的杂多酸催化剂制备及其在合成异戊二烯反应中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浸渍法制备了几种SiO_2负载的杂多酸催化剂,并考察其在异丁烯和甲醛合成异戊二烯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SiO_2担载的硅钨酸催化剂催化性能最佳,异戊二烯的产率达10.1%。(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工》期刊2017年10期)

李力军[8](2017)在《活性炭负载杂多酸催化剂制备与脱硫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世界各国对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和法规的日益严格,燃料油的硫含量控制越来越严格,超低硫油品的生产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油品脱硫主要采用加氢脱硫(HDS),加氢脱硫技术可以有效脱除汽、柴油中的大部分有机硫化物,但是对噻吩类硫化物的脱除较为困难,深度脱硫需要更为苛刻的操作条件,成本较高。氧化脱硫(ODS)操作条件温和,可以在非临氢条件下进行,操作成本较低,作为一种十分有前途的脱硫技术而受到人们的青睐。本论文选取活性炭为催化剂载体,分别选用磷钨酸、磷钼酸和硅钨酸为活性组分,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具有keggin结构的杂多酸/活性炭(HPA/AC)催化剂。用BET、XRD、FT-IR、TG-DTA和SEM等表征手段对叁种催化剂进行分析,获取其比表面、孔道结构、分散状态和热稳定性等性质。以质量分数30%的H_2O_2为氧化剂,CTAB为乳化剂,对两种模型油(模拟汽油与模拟柴油)进行氧化脱硫性能考察,优选出磷钨酸/活性炭(HPW/AC)催化剂。论文采用正交试验和单因素分析法,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氧化剂用量和乳化剂用量五个因素对HPW/AC在两种模型油中脱硫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叁种催化剂均保持良好的keggin结构,HPW/AC脱硫效果最佳;磷钨酸的最佳负载量为30%,以微晶离子簇状态分散在活性炭表面及孔道内部,催化剂的酸强度随着负载量的增加而增强,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两种模型化合物脱硫效果的影响因素次序关系为:反应温度>氧化剂用量>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CTAB用量。最佳脱硫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为80 min,反应温度为80℃,催化剂用量为50 g/L,氧化剂(H_2O_2)用量为n(H_2O_2)/n(S)=12,乳化剂CTAB用量为4 g/L,800 rpm,萃取剂为NMP,萃取比为1:1,模拟汽油脱硫率最高为84.3%,模拟柴油脱硫率最高为90.4%。本论文还考察了HPW/AC催化剂用于FCC汽油和柴油的氧化脱硫效果。通过对比FCC汽油氧化脱硫前后的硫化物类型可知,汽油中主要的硫化物为噻吩、苯并噻吩及其衍生物等,HPW/AC催化剂对烷基硫化物催化活性最高,对噻吩及其衍生物的脱除较之为困难。分析FCC汽油和柴油的烃类组成后,在模拟汽油中引入二甲苯、环己烯和辛二烯,模拟柴油中引入二甲苯、萘和1,6-二甲基环己烯。各组分的存在显着影响模型油的氧化脱硫效果。模拟汽油中影响顺序为:环己烯>辛二烯>二甲苯,模拟柴油中影响顺序为:1,6-二甲基环己烯>二甲苯>萘。(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期刊2017-05-01)

王金安[9](2016)在《负载型杂多酸催化剂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酸催化工艺在化学化工生产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现代绿色化学致力于研究和开发的环境友好型催化工艺之一是用固体酸取代液体酸。常见的固体酸有沸石分子筛、杂多酸、酸性离子交换树脂等。杂多酸是由中心配位杂原子(P,Si等)形成的四面体和由过渡金属原子(Mo,W,V等)为中心的多酸配位基团所形成的八面体通过氧桥连接形成的笼状大分子含氧酸。它具有酸性(本文来源于《河南省化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6-08-01)

李钰,刘利超,张健,封瑞江[10](2016)在《负载型磷钨钒杂多酸催化剂合成及其氧化降解甲基橙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Na_2HPO_4与NaVO_3和Na_2WO_4·12H_2O合成Keggin型催化剂H_(3+x)PW_(12-x)V_xO_(40),并将H_(3+x)PW_(12-x)V_xO_(40)、1-丁基-3-甲基咪唑溴离子液体混合,制备[Bmim]_(3+x)PW_(12)-xV_xO_(40),以SiO_2为载体,制备负载型的杂多酸杂化分子材料催化剂[Bmim]_(3+x)PW_(12-x)V_xO_(40)/SiO_2,以H_2O_2为氧化剂,考察[Bmim]_5PW_(10)V_2O_(40)/SiO_2对染料甲基橙的降解脱色性能。结果表明,催化剂在用量为0.10 g(50%)、H_2O_2为5 m L、温度为60℃、p H为3对甲基橙(碱氮颜料)具有很好的降解效果,可达95.1%。并催化剂有很好的回收效果,可以多次重复使用。(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工》期刊2016年09期)

负载杂多酸催化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活性组分选择和载体改性设计催化剂,提高对甘油催化脱水反应的性能,同时研究反应条件对甘油转化率和丙烯醛选择率的影响规律。以γ-Al_2O_3为载体,H_3PO_4、H_4SiW_(12)O_(40)、H_3PW_(12)O_(40)和H3PMo12O40为活性组分,采用初润浸渍法制备催化剂,研究了常压下甘油气相脱水生成丙烯醛的催化反应性能。结果表明,γ-Al_2O_3负载H_4SiW_(12)O_(40)对甘油脱水生成丙烯醛有良好的催化性能。质量分数为20%的甘油水溶液以0.1 m L/min的速率进料,310℃时甘油转化率和丙烯醛的选择率分别为89.19%和83.61%。载体γ-Al_2O_3采用B2O3或Zr O2改性,可提高γ-Al_2O_3负载H_4SiW_(12)O_(40)催化剂的催化性能。B2O3改性催化剂,310℃时甘油的转化率近100%,丙烯醛的选择率达85.32%。同时,对活性组分H_4SiW_(12)O_(40)的适宜负载量、甘油水溶液质量分数、液体空速等也进行了考察。甘油水溶液质量分数为35%时,在20%HSi W 10%B2O3/γ-Al_2O_3催化剂上,液体空速为2.0 h-1,甘油完全转化,丙烯醛的转化率大于90%。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负载杂多酸催化剂论文参考文献

[1].徐鸣,陈知非.氨基硅烷化改性硅胶负载杂多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性能[J].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19

[2].李晨,王培丽.甘油在γ-Al_2O_3负载杂多酸催化剂上气相脱水的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3].苏贵阳.杂多酸负载Ag@Pt/MWCNT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8

[4].沈红宝.负载型杂多酸催化剂催化二甲醚羰基化反应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8

[5].郭芬草.负载型杂多酸—酞菁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氧化脱硫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8

[6].王龙胜,卢铁梅,黄彬彬,孔超,刘浩.负载型杂多酸催化剂催化制备生物柴油[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9

[7].张跃伟,宁波,陈峰,于雪.SiO_2负载的杂多酸催化剂制备及其在合成异戊二烯反应中性能研究[J].应用化工.2017

[8].李力军.活性炭负载杂多酸催化剂制备与脱硫性能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

[9].王金安.负载型杂多酸催化剂及其应用[C].河南省化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6

[10].李钰,刘利超,张健,封瑞江.负载型磷钨钒杂多酸催化剂合成及其氧化降解甲基橙的性能研究[J].应用化工.2016

论文知识图

负载杂多酸催化剂的TG分析HAlMCM-41负载杂多酸催化剂的孔...83号催化剂成型活性比较3甘油浓度-吸光度工作曲线5.3不...温控型聚合物负载杂多酸催化剂活性炭负载杂多酸催化剂的XRD

标签:;  ;  ;  ;  ;  ;  ;  

负载杂多酸催化剂论文_徐鸣,陈知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