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对高校学生心理效益的影响

学校体育对高校学生心理效益的影响

郑勇黄海峰张振来迎双郑州职业技术学院河南郑州450121

中图分类号:G8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41-1413(2012)02-0000-01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已引起教育界的普遍重视,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学校体育承载着在校学生的体育锻炼,本文主要从学校体育对大学生情绪改善方面的心理效益,及对参与者的感、认知以及人格智能的健康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行探析。并进一步提出可行性建议,为全面实施“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学校体育;情绪改善;心理效益;认知

大学时代处于人生最活跃、最丰富多彩的时期,是心理断奶的关键期。在这一过程中,种种矛盾冲突交织在一起,加上社会转型与变革的时代背景,使得大学生存在许多心理问题,相当比例的大学生患有明显的复杂多样的心理障碍与疾病,且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领导者和建设者,也是将来国家经济政治政策的决策者,他们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未来社会的走向和发展状况,他们的心理健康与否,不仅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健康成才,而且对整个社会都至关重要。同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给学校教育带来了许多困难,给家庭造成了负担,而且严重的敌对、抑郁等心理问题往往可能诱发违法犯罪、自杀等社会问题。因此,重视和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引导大学生排解心理障碍,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1学校体育在情绪改善方面的心理效益

1.1改善心境

心境是指一种比较脆弱、持久具有渲染性的情绪。心境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保持积极的心境对于维持人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它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高校学校体育课可以改善学生们的心境状态,适量的体育活动可以使参加者在疲劳、愤怒、紧张、慌乱、压抑这五个负性维度上的得分下降,在精力感这一正性维度上的得分提高。

1.2降低焦虑水平

焦虑是对当前或预计的潜在威胁而产生的恐惧和不安的情绪状况。可分为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两种。由于特质焦虑比较稳定,并非一两次室外体育课可以改变的,因此学校体育课所引起的焦虑水平的下降,一般都是针对状态焦虑而言的。有关研究表明,学校体育使参与者从日常的应激和紧张的工作学习中得到了暂时的休息,从而降低了焦虑水平。

1.3形成良好的情绪体验

流畅体验是一种理想的内部状态,个体处于流畅状态时,注意力会集中于有限的刺激范围,短时间的感受,忘记个人的问题,并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在学校体育活动中,流畅体验是一种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到来的理想体验,也就是说锻炼者在体育活动中,忘却自我,全身心投入其中,完全处于活动过程中,产生对动作过程的控制感,享受过程,体验乐趣。

2学校体育对参与者认知类及人格、智能方面产生的心理效益

长期以来人们对焦虑、抑郁、心境等情绪改善方面的心理效益研究较多,而对身体锻炼的认知类及人格、智能心理效益研究较少。实践证明,高校体育除了能为参与者带来情绪方面的心理效益之外,还对参与者的感、认知以及人格、智能的健康发展产生心理效益。

2.1学校体育对认知类——反应时方面的心理效益

反应时是指完成不同心理操作所需要的时间,及当某个特定的刺激出现到对它做出反应之间的时间。反应时可分为简单反应时、复杂反应时和辨别反应时三种。现有的研究已证明,经常参加学校体育有助于反应速度的保持,在同等条件下,积极参加身体锻炼者反应速度快于不积极锻炼的。

2.2学校体育对大学生意志品质发展的影响

体育活动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障碍的影响,其中既有来自内心的,如紧张、害怕、失意等情绪,也有来自外界的,如教学条件设备、环境、气候、身体素质与能力的限制等。为了实现目的,就必须发挥意志的作用,克服困难。克服困难的过程本身就是意志行动实现的过程,必将对参与者的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等意志品质的发展产生好的影响。

2.3学校体育对大学生对大学生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健康、健全的人格是一个健康成长和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Bos等人在1993年进行的一项元分析表明,绝大多数有关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的研究表明,体育活动对人格的培养有积极的效应。大学生们尤其是刚进入大学的大一新生们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人格在许多方面具有很大可变性,学校体育这一种干预手段对他们人格积极发展和定型具有重要意义。

3发挥高校体育教学课优势、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3.1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心理气氛,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主导者,要根据教学规律,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培养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的仪表言谈举止,以及融洽的师生关系,都是师生情感交流的重要条件。教师情绪饱满、生机勃勃的精神面貌,能唤起学生的兴趣,又能改变师生关系,消除学生紧张情绪。师生课上课下的情感交流更利于良好教学氛围的形成。

3.2在体育课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加强自身学习,精通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及运动心理学,熟练掌握运动强度对不同类型心理所产生的心理效益,能掌握当代大学生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做到有的放矢,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在缓解学生心理问题上的作用。

3.3以专选课教学为主要形式

专选课教学中,学生们兴趣比较浓厚,参与的积极性较高,并且有较多的小群体竞赛,易于形成初级群体。这种交往的网络使学生获得实际的、直接的支持。正是在课堂上所激起的强烈情绪和愉悦,也使个体被尊重、被支持和被理解的情绪体验和满意程度大为提高。

4结论

通过参加学校体育活动,参与者能有效改善心境、降低焦虑、形成良好情绪体验、降低抑郁,以及在认知、人格和智能方面都能产生良好心理效益。学校体育是心理压力较大同学释放解压的良好手段,有序、科学的体育课可以缓解学生来自家庭、社会、学业等方面的压力。学校体育利于心理健康,但是要科学有针对行的活动:有氧运动比无氧运动更能引起状态焦虑较为持续的下降;参加运动要有连续性,因为一次体育课运动后状态焦虑的下降水平在锻炼后30小时之内会恢复到运动前的水平。身体活动量必须长于20分钟,才能有效的降低焦虑,身体锻炼必须坚持10周以上才能有效地降低特质焦虑。

(作者简介:郑勇,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参考文献:[1]StuartBiddle:心理学在锻炼及与健康相关的相关身体活动中的应用[J],体育科学,2000,20(4):71-74[2]殷恒蝉,傅雪林:对体育锻炼心理健康效应研究的分析与展望[J],体育科学,2004,24(6):37-39[3]张立敏,张力为:身体锻炼能提高自我观念吗———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18(1):43-48[4]刘宁:体育运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理性思考[J],贵族民族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194-196[5]万志全史济纯.论人与人生[M].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10

[6]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7]理查德.著,张力为等译,运动心理学-概念与应用[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8]张力为,毛志雄,运动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9]张力为,任未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标签:;  ;  ;  

学校体育对高校学生心理效益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