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量论文_曹洋

导读:本文包含了食物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食物,丹顶鹤,幼虫,表现型,盐城,食性,蜂王。

食物量论文文献综述

曹洋[1](2019)在《淡水螺表型改变对食物量和食物类型变化的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态保护和维持生物多样性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水生态系统是生态保护和维持生态多样性的重要领域。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污染物排放增加,造成水生态系统失衡,危及水生态系统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生态保护和维持生物多样性是全球生态保护研究面临的紧迫问题。定量研究某一生态系统中特定物种的种内竞争表型改变和环境变化条件下物种生存繁衍是维持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的重要领域;相关的科学研究对水生态系统的修复与保护维持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对象是一种以鳃呼吸的淡水螺,隶属于平吻螺科,广泛分布于美国东南部。淡水螺作为水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之一,对于生态食物网的能量传递以及水生态系统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水体富营养化中,有害藻类爆发会导致底栖生物的食物以及栖息地改变,改变其生活史以及表型变化,从而影响其生存;改变淡水螺食物网结构,对于其生物种群以及整个水生态系统稳定性都将造成影响。淡水螺食物供给水平是淡水螺种内竞争表型改变、体型变化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高密度种群中。食物的变化不仅会使淡水螺种内竞争表型和体型改变,也会改变某些营养元素在淡水螺不同器官中的吸收和流动,从而影响淡水螺物种的生存和繁衍。为研究淡水螺不同密度种群种内竞争表型改变和食物量、质变化条件下淡水螺生存繁衍的规律,我们设计了野外实验和室内试验。野外实验选择在淡水螺资源丰富,实验方便的静水溪流。该溪流位于美国阿拉巴马州特洛伊市郊外。野外实验通过人为控制种群密度变化来反映食物量的增减,从而探讨种群密度变化引起的食物量的改变对于淡水螺表型的影响。其主要研究方法是测定不同种群密度下的淡水螺表型和底栖有机物的变化。实验前,对静水溪流实验现场淡水螺密度以及环境因素进行了测定,为野外实验研究提供本底变量。在静水溪流中,我们用可透水的塑料盒作为实验单元,将淡水螺以不同种群密度布设到实验单元中(0倍种群密度,1倍种群密度,2倍种群密度,3倍种群密度)。经过四周野外培养,测量试验单元中淡水螺的表型变化;底栖有机质含量;以及淡水螺肠道食物种类含量。根据实验前后对比,探讨由于种内竞争导致淡水螺食物量缺失,而引起淡水螺表型变化以及肠道内食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实地研究仅明确了由于种内竞争导致食物量减少对淡水螺的表型变化的影响。现场实验虽然无法避免如淡水螺的迁入迁出以及落叶等其他食物来源补给等影响因素,但野外实验给出可信的定性分析结果,也提供了淡水螺肠道食物研究样品;除此之外,野外实验也为确定淡水螺最优种群密度提供了参考值。保持淡水螺种群合理密度既能满足其自身生长繁衍,也能为静水溪生态系统提供充足食物。为期四周的野外实地培养结果表明,在淡水螺种群密度变化条件下,底栖有机物无灰分干物质(AFDM)和淡水螺长度(P值:0.0071,0.035)有显着差异。在高密度种群情况下,淡水螺的体形会减小,并且底栖有机物含量也会少。由于底栖有机质的波动变化以及一些淡水螺的迁入使得研究结果少许偏离预期。通过实验室显微镜鉴定饲喂四周的淡水螺食道食物的种类和含量,我们发现底栖硅藻、大型植物和陆生植物颗粒含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底栖硅藻作为主要食物来源,随淡水螺种群密度增大而减少;淡水螺合理的种群密度接近天然本底值。野外实验由于时间有限且存在误差,导致结论不够完美,但其真实反映了野外状态食物量变化对淡水螺的表型影响,为分析淡水螺肠道食物含量提供了样本。实验室控制喂养实验则进一步研究食物类型变化对于淡水螺表型变化的影响。通过控制淡水螺饲喂量和食物种类定量研究淡水螺在特定条件下的元素吸收变化和在器官间转化率,从而研究淡水螺生存繁衍的规律。在实验室中,我们采取长叶莴苣和一种含有40%粗蛋白,4%脂肪,和6%粗纤维的螺旋藻片作为低、高蛋白含量的食物对淡水螺进行饲养。分析淡水螺表型改变和相关器官、组织碳、氮摄取量改变。淡水螺肌肉组织和性腺器官中碳、氮稳定同位素含量差异,反应了食物品质对淡水螺物种生存和繁衍的影响。性腺器官代表了淡水螺的繁殖能力;肌肉组织则代表淡水螺的生存以及生长能力,与其表型改变研究对应。对淡水螺身体不同部位碳、氮同位素的分析表明淡水螺在高、低蛋白含量食物控制喂养条件下,其生存和繁殖之间的优先选择。在实验室采用长叶莴苣和螺旋藻片作为低、高蛋白质含量食物,进行实验室控制饲喂实验。我们对特定食物喂养后的淡水螺进行了探究,并与野外生存的淡水螺进行对照分析。实验发现低、高蛋白质含量食物饲喂的淡水螺的长度和重量变化有显着差异;每组的体长和体重与野外对照组相比均有较强的相关性。同时,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测定两种食物饲养方式下淡水螺肌肉和性腺的相关元素流向和含量。采用指数模型对不同食物实验室培养的淡水螺半吸收期和99.99%的转化天数进行了估算。高蛋白质含量食物饲喂的淡水螺性腺的元素转换率(碳同位素0.244,氮同位素0.250)和转化天数(碳同位素37.7天,氮同位素36.91天)比肌肉部位转化率高,且转化天数少;碳和氮稳定同位素比莴苣喂养的碳氮同位素含量高;淡水螺同位素传递率偏离大多数相邻营养级δ~(13)C(0.04‰)和δ~(15)N(0.34‰)的传递率经验值。实验结果表明,在高品质食物饲喂情况下,淡水螺新陈代谢旺盛,会将大部分能量供应给性腺器官,淡水螺繁殖能力变强。即高蛋白含量食物除了保障其自身的生长外,繁殖能力变强;低蛋白含量食物选择不明显。本研究室内、外实验部分在美国阿拉巴马州特洛伊大学完成。研究资金来源于特洛伊大学环境科学与生物学院。Brain Helms为该实验研究项目的指导教授,其主要研究领域为水体无脊椎动物于对水体环境变化的响应。Prof.Brain Helms团队包括特洛伊大学环境科学与生物学院水生动物系教授以及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本人为Prof.Brain Helms硕士研究生课程学生之一,参加了该课程野外实验布设、观测和部分实验室操作。实验数据收集整理工作在特洛伊大学完成,分析、计算过程在国内完成。(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9-04-20)

方圆[2](2017)在《光盘,各有高招》一文中研究指出“锅包肉、大丰收、大骨棒、家常凉菜……”在黑龙江哈尔滨市中央大街附近一家着名的东北菜馆里,来自上海的蒋先生一家四口正在点菜。“这些够吃了,我家菜码大!”看着正在犹豫是否还需要点菜的客人,服务员小马主动说,“不够可以再加,我们师傅做菜很麻利,不会(本文来源于《人民日报》期刊2017-06-08)

Yvette,gooddesignaustralia[3](2013)在《食物量尺》一文中研究指出这套名为WAITPLATE的系列餐具专为控制饮食的人士设计,WAITPLATE系统从全盘着眼儿童及成人的体重管理科学,以在心理、行为、生理等方面改善饮食习惯,这其中包括解决超量进食、无意识进食及进食过快等问题。WAITPLATE(本文来源于《设计》期刊2013年07期)

李淑玲,王宇,赵越,王文锋,马建华[4](2012)在《扎龙保护区丹顶鹤的食物量与其种群数量的季节性波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观察和样方取样法,确立了扎龙保护区内,丹顶鹤的主要植物性食物为芦苇根及嫩芽、碱蓬种子及其嫩芽、苔草的根茎和坚果。水生动物性资源主要有鲫鱼、泥鳅、麦穗鱼、葛氏鲈塘鳢(俗称老头鱼)等鱼类,中国林蛙、黑斜线蛙、花嘴蟾蜍等两栖类。底栖动物主要为昆虫的幼虫和螺类。应用ERDAS软件,Landset7图像转化处理,再通过ArcGIS软件进行栅格插值,计算出扎龙保护区内丹顶鹤叁个不同季节的食物量分别为:4月食物总量为2.7×106kg。6~7月和8~9月食物总量分别为3.01×108kg和3.57×108kg;水生动物总量分别为2.67×108kg和3.51×108kg,底栖食物总量分别为1.35×107kg和3.56×108kg。丹顶鹤在扎龙保护区进行繁殖和生活期间,食物总量随季节变化而呈显着的增加趋势。丹顶鹤种群数量也随季节的变化出现波动,即每年迁徙越冬的数量显着大于迁徙繁殖的数量。(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09期)

肖吉[5](2011)在《年浪费食物量可养活3亿人》一文中研究指出全国政协常委、中科院院士武维华在政协十一届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上说:"倡导节约环保生活方式刻不容缓,经过对大、中、小叁类城市共2700个不同规模的餐桌中,剩余饭菜的蛋白质、脂肪等进行分析,我国一年仅餐饮浪费的食物(本文来源于《中国工会财会》期刊2011年09期)

熊伟清,魏平[6](2011)在《基于食物量分配的多种群二元蚁群优化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二元蚁群算法存在易陷入局部解的缺点,设计了基于食物量分配的多种群二元蚁群优化算法(FMPBACO)。算法中根据食物量决定种群中蚂蚁的数量以及种群的生灭,种群之间通过信息素混合相互学习。同时分析了算法的复杂度,并应用在0/1多背包问题,通过SAC-94 Suite测试集的求解表明算法具有良好的性能。(本文来源于《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D卷》期刊2011-07-22)

唐星星,张银龙,杨波,孙明,孙春华[7](2010)在《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丹顶鹤可利用食物量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核心区和缓冲区为研究区域,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对区域内3个时期的TM、ETM数据进行处理,结合野外调查数据及统计方法分析了区域内10种地类面积数量变化状况,发现区域内互花米草滩和建成区增长最快,近15年分别增长了16.8倍和1.7倍,禾草滩、芦苇滩、盐地碱蓬滩3种丹顶鹤主要原生生境面积分别减少了67.30%、13.08%、56.27%;此外,以2004―2005年越冬丹顶鹤对其中9种活动生境的选择程度为权重,将各生境可利用食物量分量求和,估算3个不同时期研究区域丹顶鹤可利用食物总量及变化量。结果发现,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丹顶鹤可利用食物量呈下降趋势,从1992年1132.054×104kg下降至2006年的845.385×104kg,下降了25.32%。(本文来源于《广东农业科学》期刊2010年09期)

陈顺安,和绍禹,瞿纯,宋雯霏[8](2009)在《蜂王幼虫发育期食物量变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蜂王幼虫的生长发育会受到遗传、生长环境、营养物质等因素的影响。工蜂直接饲喂蜂王浆是影响蜂王个体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蜂王幼虫期发育过程中,工蜂供给的食物是蜂王浆,观测发现:不同日龄的幼虫王台内的蜂王浆量变化不同。在幼虫期的0~60h,1日龄幼虫王台内的蜂王浆量比2日龄幼虫少;60~84h时,情况相反。(本文来源于《蜜蜂杂志》期刊2009年05期)

田宝军,丁茜,李英文[9](2009)在《接种密度、食物量及温度对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种群增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是淡水仔鱼的理想开口饵料,许多环境因子对其生长繁殖都有影响。研究了不同接种密度、不同食物量、不同温度对萼花臂尾轮虫种群生长的影响。接种密度选择5、15、20、35个/mL等4个梯度;食物量选择每日每百万只1、5、10g酵母3个梯度;温度选择20、25、30、35℃等4个梯度。结果表明:1)利用干酵母培养萼花臂尾轮虫时,接种密度每20个/mL左右为宜:密度过低时,种群很难适应新环境;密度过高时,平均增长率低下;2)每日每百万只5g酵母比其它食物量更适合萼花臂尾轮虫种群的增殖:食物量过低,生长慢,个体小;食物量过高时,水体污染严重;3)30℃萼花臂尾轮虫大量快速增殖:温度低于30℃繁殖缓慢;温度高于30℃无法生存。(本文来源于《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01期)

张晓静,欧巍,王海涛[10](2008)在《红隼繁殖期食性和消费食物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了解某种动物的生态学的基础是了解其食性。食物组成能够反映一个物种的繁殖力、密度、以及可能占用的生境,也能反映物种所占地理区域的大小。因此,研究物种的食性可为物种保护和管理提供依据。研究表明,食物是红隼种群变动及繁殖成功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所以研究其食性对该物种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了解红隼的食性,为制定正确的保护和管理决策以及生物防治农林害鼠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吉林省第六届生命科学大型学术报告会论文集》期刊2008-12-01)

食物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锅包肉、大丰收、大骨棒、家常凉菜……”在黑龙江哈尔滨市中央大街附近一家着名的东北菜馆里,来自上海的蒋先生一家四口正在点菜。“这些够吃了,我家菜码大!”看着正在犹豫是否还需要点菜的客人,服务员小马主动说,“不够可以再加,我们师傅做菜很麻利,不会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食物量论文参考文献

[1].曹洋.淡水螺表型改变对食物量和食物类型变化的响应研究[D].长安大学.2019

[2].方圆.光盘,各有高招[N].人民日报.2017

[3].Yvette,gooddesignaustralia.食物量尺[J].设计.2013

[4].李淑玲,王宇,赵越,王文锋,马建华.扎龙保护区丹顶鹤的食物量与其种群数量的季节性波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2

[5].肖吉.年浪费食物量可养活3亿人[J].中国工会财会.2011

[6].熊伟清,魏平.基于食物量分配的多种群二元蚁群优化算法[C].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D卷.2011

[7].唐星星,张银龙,杨波,孙明,孙春华.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丹顶鹤可利用食物量变化[J].广东农业科学.2010

[8].陈顺安,和绍禹,瞿纯,宋雯霏.蜂王幼虫发育期食物量变化的研究[J].蜜蜂杂志.2009

[9].田宝军,丁茜,李英文.接种密度、食物量及温度对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calyciflorus)种群增长的影响[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10].张晓静,欧巍,王海涛.红隼繁殖期食性和消费食物量研究[C].吉林省第六届生命科学大型学术报告会论文集.2008

论文知识图

风应力驱动下的近海上升流(来源:ht...莱州湾食物网各生物类群Pb富集量以及...交哺式通信涌现出浓度梯度Fig4.2Conc...根据选择性指数(Ei*)判别太平洋磷虾...蚁群的自适应行为(2003)“Isosource”程序操...

标签:;  ;  ;  ;  ;  ;  ;  

食物量论文_曹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