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分离论文_庞进军,石彦明,张猛,杜文一

导读:本文包含了预分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多相,数值,碳酸盐,硫酸钠,芳烃,流量计,地下水。

预分离论文文献综述

庞进军,石彦明,张猛,杜文一[1](2019)在《发动机预分离结构设计开发及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介绍了一种集成在发动机缸盖罩内部的油气预分离装置,缸盖罩内部的废气经由废气通道,在预分离挡板的阻挡下降低废气流速,使得一部分雾状油液因减速而凝结,并且顺着预分离挡板流下,达到阻隔废气中的油液部分的效果,被阻隔下来的油液进入回油管回油,有效提高了油气分离的效率。通过实验验证,新设计的油气预分离装置可以有效降低油气中的机油含量,提高滤芯的使用寿命,降低客户的使用成本。(本文来源于《重型汽车》期刊2019年03期)

常晓曦[2](2018)在《采出液预分离除砂一体化装置在油田生产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内外对旋流分离设备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试验研究,其中多相旋流除砂装置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大庆油田在采出液集输处理工艺流程中开始设置除砂工艺与设备,本文主要介绍除砂装置在油田中的应用研究。(本文来源于《化工管理》期刊2018年28期)

赵鸣[3](2018)在《低流速油气水叁相流气相预分离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陆地多数油田已进入中晚期石油开采阶段。由于长期注水开采和油层低渗低产的特点,油井内呈现叁相流、高含水的特点。研究油气水叁相流相含率测量方法对改善油井生产特性及优化油藏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气相是影响叁相流流型的一个重要因素。传统的多相流测量技术中没有成熟的叁相流测量方法,其油气水分相流量测量误差较大。通过实验发现,采用流型调整的方对改善测量效果有非常积极的影响。本课题针对气液预分离器对油气水叁相流进行气液预分离的方法进行研究,在油气水叁相流相含率测量中,调整流体的流型,从而提高叁相流相含率测量的流量范围和测量精度。本课题通过气液预分离器对油气水叁相流进行气液预分离,将大部分气体分离,减少了气体对下游的多相流量测量装置的干扰。在下游的油气水叁相流相含率测量中,调整流体的流型,从而提高叁相流相含率测量的流量上限和测量精度。基于油田现场的油气水流量范围,研究气相预分离的方法,以保证油水流量的测量精度,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所采用的参数进行验证,进行了多组不同流量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气液分离器的分气效率均达到96%以上。优化了设计参数,确定了气液预分离器的尺寸。在数值模拟研究的基础之上,基于现场实验环境设计了气液预分离器,在大庆油田多相流实验装置上,将气液分离器与流型调控的油气水叁相流测量装置相结合进行了实验研究。在实验介质为柴油、自来水和空气的条件下,先后进行了气水两相流、油气水叁相流实验,证实了气液分离器在气相流量40 m3/d,气液总流量90 m3/d范围内可实现有效的气液分离,为下游的流型调控的叁相流测量装置提供了良好的测试环境,改善了油水分相流量的测量效果,测量的油水流量与多相流装置提供的标准流量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本课题研究为低流速油气水叁相流测量提供了新的方法,其方法适用于国内的高含水油田的油气水计量,可以提供准确的油井的生产数据,有助于改善油井生产特性,保证采油设备安全高效,并优化油藏管理,实现油田的经济有效开发。(本文来源于《东北石油大学》期刊2018-06-01)

李先和,刘君侠,万双,刘玉梅[4](2018)在《还原预分离-硫代硫酸钠滴定法测定粗硒中硒》一文中研究指出将粗硒中硒用还原法预分离后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法测定硒的含量。称取试样0.100 0g溶于硝酸中,加硫酸3mL,蒸发至刚冒白烟。加入盐酸(1+1)溶液100mL,酒石酸1~2g,加热溶解盐类,缓慢加入盐酸羟胺4~6g,于80~90℃下保温1.5~2h后,将还原为单质硒的沉淀滤出。在沉淀及滤纸中加盐酸10 mL及硝酸0.5 mL,并加热使硒单质溶解,加入水100mL,脲2g,煮沸3min,冷却至室温,以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为滴定剂,在碘化钾存在下,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滴定其硒的含量。取2件实样进行精密度试验,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7)为0.22%,0.23%。另以2件实样为基体用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分别为99.8%,100%。(本文来源于《理化检验(化学分册)》期刊2018年02期)

李蕾,胡家,赵君朋,薛冰[5](2017)在《新型等点聚焦系统用于蛋白质组样本的预分离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蛋白质或多肽的高效分离,将有利于降低肽段信号之间的干扰,保证规模化的蛋白质组学深度覆盖鉴定,并提高定量蛋白质组分析的准确性。本研究采用一种新型的等电聚焦预分离系统(OFFGEL),考察系统对293T细胞在蛋白质与肽段水平的分级分离效果,在OFFGEL系统中聚焦后的蛋白质或肽段可以从溶液中直接回收,与下游的LC-MS/MS肽段鉴定流程兼容。实验结果表明,肽段的分离效果明显优于蛋白质的分离,分级分离后各馏分对应的等电点位置与肽段的理论等电点分布高度一致,每个馏分中单独鉴定的肽段比例超过90%,显示了该系统对肽段的高分辨分离能力,结合生物质谱技术,在293T细胞中实现6727个蛋白质的规模化鉴定,表明该系统在复杂体系蛋白质组研究中的应用潜力。(本文来源于《分析试验室》期刊2017年11期)

万博臣[6](2017)在《双层滤料颗粒床沉降室粉尘预分离过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气污染破坏生态系统,并会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工业废气是大气污染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工业废气进行除尘净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除尘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双层滤料颗粒床过滤技术除尘效率高,且耐高温,节能减排显着。双层滤料颗粒床是由两层化学性质稳定的固体颗粒滤料所组成。过滤时,含尘气体经上层粗过滤与下层精过滤。清灰时,采用反吹流化清灰,将过滤床所截获的粉尘颗粒反吹清出。在双层滤料颗粒床除尘器中,一般采用多个过滤床进行多层并联,共同进行清灰工作,由于粉尘颗粒不断地进入过滤床,并且其中某过滤床反吹清出的粉尘也容易进入其他过滤床再次被过滤,沉降到底部灰斗的效率较低,因此造成过滤床过滤负担较重。本文运用FLUENT软件,采用RNG k-ε模型和离散相模型对双层滤料颗粒床除尘器内的沉降室气固流场进行数值模拟。为了避免让粗大的粉尘颗粒进入双层滤料颗粒床,以及减少颗粒床的过滤负担,在过滤床入口处安装导流板促进粉尘惯性分离。研究了不同形式的导流板对颗粒沉降效率的影响。针对除尘器中最下层过滤床进入的粉尘颗粒较多的问题,分别采取了导流板向下延长的方式和设计底部抽气循环系统进行研究。模拟得出,通过在沉降室内安装合适的导流板,有效的减少双层滤料颗粒床的过滤负担,并使得大粒径的粉尘不进入过滤床而直接沉降在底部灰斗。采用适当气速的底部抽气循环系统,不仅可以显着减少颗粒进入最下层过滤床,而且还可以提高颗粒在底部的沉降率。不同密度的粉尘颗粒在不同的气体中,采用本文模拟改进过的沉降室都具有较好的沉降效果。当改进后的沉降室中气体为500℃煤气,粉尘颗粒的密度为1.2g/cm3时,粒径大于125μm的粉尘则不会进入过滤床而直接沉降到底部灰斗。根据模拟结果,并用斯托克斯公式计算得到的过滤床进行反吹清灰时的最小反吹气速,能让截获的粉尘颗粒全部被反吹清出,可以保证滤料的优秀再生效果,为双层滤料颗粒床除尘器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宁波大学》期刊2017-04-02)

周国君,冯晓奇,吴胜波[7](2017)在《隔壁塔在芳烃生产预分离中的应用及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芳烃的传统生产过程具有流程长,循环物流多,原料预处理能耗大,污染严重等特点。传统预处理具有设备投资高,能耗大,萃取剂用量多等缺点。采用隔壁塔对芳烃生产原料重整汽油进行预分离的方案,能耗低,绿色化,经济性强。对传统的分离序列进行了详尽的模拟,得出了各种方案的具体能耗对比。对该结构中的隔壁塔的塔板数、回流比、侧线采出流量等进行了单塔模型稳态模拟优化。将隔壁塔的能耗与传统分离序列进行对比,最高可节省能耗45.7%。(本文来源于《天津化工》期刊2017年02期)

付琳,王哲,王玉学,孙博[8](2017)在《碳酸盐预分离-紫外脉冲荧光法快速测定高硬度地下水中微量铀》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碳酸盐预分离-紫外脉冲荧光法快速测定高硬度地下水中微量铀的方法。试验发现,预先向20.00mL高硬度水样中加入70mg·mL~(-1)的碳酸钠溶液1.20mL,将大部分共存的Ca~(2+)和Mg~(2+)以碳酸盐沉淀的形式与UO_2(CO_3)_2~(2-)有效分离后,应用紫外脉冲荧光法测量铀浓度,不但溶液保持澄清,pH值也可保持在7~9的约束范围之内。该预处理程序简单快速,测量结果准确可靠。方法的检出限为0.02μg·L~(-1),全程加标回收率在99%~101%之间,测量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5%。(本文来源于《铀矿地质》期刊2017年02期)

马猛,王聪,张永学,张来斌[9](2017)在《高含水稠油预分离用分离器水力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含水稠油采出液使水处理工作量不断增大,传统水处理设备对于稠油预分离效率低,这导致油田生产成本急剧增长。为此,开发了导叶型轴向入口式分离器。对导叶型轴向入口式分离器内高含水稠油两相湍流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水力旋流器内两相流场的速度分布和压力分布特征,并且研究了稠油黏度对分离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稠油黏度由50 mPa·s增长到750 mPa·s时,分离效率降低7.51%,降幅为8.40%,压降损失仅增长0.064 MPa。导叶型轴向入口式分离器对于黏度的敏感度很小,适用范围更广,对于稠油的地面集输工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石油机械》期刊2017年02期)

罗雨辉[10](2016)在《喷油螺杆空压机油气分离器预分离效率与测试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机械行业离不开动力气源,因而空压机是许多机械制造企业必须的设备之一。在空压机运行工作过程中,压缩空气的同时,大量润滑油进入其机械结构内,这些油和被压缩的气体形成的油气混合物通常采用油气分离器进行处理。油气分离器设计是否合理对空压机的排气含油量高低,油气分离芯的使用寿命,空压机组的可靠运行和能耗等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所研究的是一种旋风式结构与聚结过滤相结合的高效油气分离器,其分离机理中聚结过滤方面的研究相对更为成熟,因此本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旋风式的分离器结构对流场的影响。首先,对气-液两相流体的流型进行分类,并且对本课题所研究的油气分离器适用的流型进行分析,在尽可能接近实际的湍流或层流运动规律下,进行理论简化,等效单相流场进行分析。然后,论文从螺杆空压机油气分离器的总体设计要求着手,对其油滴分离参数进行计算,并对其主要结构形式的适用性进行对比,进而选型确定该油气分离器的主要结构形式。之后,论文基于CFD流场仿真分析,对油气分离器结构进行优化,主要从内外筒体间隙、罐体长度、整流元件形式叁个方面进行仿真分析与对比。根据仿真分析对比结果确定优化的罐体结构尺寸,进行罐体的详细设计,对优化后的模型进行模态校核,并且对进口流速进行分析对比。最后,根据油气分离器预分离的工作原理设计出一套简单、高效的测试方法,制定出实验规程,对样机进行了测试,并且对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整流元件的优化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样机整体测试数据均达到了低于1000PPM的效果,远优于行业内低于10000PPM的基本要求,样机的油气分离效果达到了行业内领先水平。(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6-12-01)

预分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国内外对旋流分离设备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试验研究,其中多相旋流除砂装置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大庆油田在采出液集输处理工艺流程中开始设置除砂工艺与设备,本文主要介绍除砂装置在油田中的应用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预分离论文参考文献

[1].庞进军,石彦明,张猛,杜文一.发动机预分离结构设计开发及验证[J].重型汽车.2019

[2].常晓曦.采出液预分离除砂一体化装置在油田生产中的应用[J].化工管理.2018

[3].赵鸣.低流速油气水叁相流气相预分离方法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8

[4].李先和,刘君侠,万双,刘玉梅.还原预分离-硫代硫酸钠滴定法测定粗硒中硒[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8

[5].李蕾,胡家,赵君朋,薛冰.新型等点聚焦系统用于蛋白质组样本的预分离方法研究[J].分析试验室.2017

[6].万博臣.双层滤料颗粒床沉降室粉尘预分离过程研究[D].宁波大学.2017

[7].周国君,冯晓奇,吴胜波.隔壁塔在芳烃生产预分离中的应用及模拟[J].天津化工.2017

[8].付琳,王哲,王玉学,孙博.碳酸盐预分离-紫外脉冲荧光法快速测定高硬度地下水中微量铀[J].铀矿地质.2017

[9].马猛,王聪,张永学,张来斌.高含水稠油预分离用分离器水力特性研究[J].石油机械.2017

[10].罗雨辉.喷油螺杆空压机油气分离器预分离效率与测试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

论文知识图

薯蓣皂苷湿法预分离工艺Figure...新的查找表预失真器结构薯蓣皂素预发酵工艺Figure1-7Thepref...各气量下入口预分离构件内部流动...2 内置旋风预分离复合飞灰过滤器...预分离-全变压精馏工艺流程(工...

标签:;  ;  ;  ;  ;  ;  ;  

预分离论文_庞进军,石彦明,张猛,杜文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