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复振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阻尼,比例,向量,加法,方法,模态,静力。
复振型论文文献综述
陈华霆,谭平,彭凌云,李志山,周福霖[1](2017)在《基于隔震结构Benchmark模型的复振型迭加反应谱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隔震体系一般由隔震层和上部结构组成,隔震层包括隔震支座和耗能装置,其阻尼特性与上部结构有较大差别。因此,隔震体系阻尼分布具有显着的非比例特性,从而导致其阻尼矩阵不满足无阻尼振型解耦的条件,故在隔震体系中经典的振型迭加反应谱方法已不适用。基于随机振动理论,结合隔震结构的特点,推导了能够考虑非比例阻尼特性的多维地震复振型迭加反应谱方法。针对目前常用的强迫解耦方法,对其误差进行了探讨,发现其阻止了隔震层与上部结构的能量传递,导致上部结构的地震响应偏小。基于隔震结构Benchmark模型对复振型迭加反应谱方法、强迫解耦假定下的反应谱方法、时程分析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隔震层阻尼较大时,强迫解耦方法精度较差,并且无法反映隔震层阻尼引起的上部结构地震响应放大效应,复振型迭加反应谱方法计算精度较好,可充分反映隔震结构非比例阻尼的特点。(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7年23期)
陈华霆,谭平,彭凌云,李志山,周福霖[2](2017)在《复振型迭加法截断误差及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复振型迭加理论,对具有非比例阻尼特性的线性体系,分析了复振型截断误差的来源,给出了误差公式。与比例阻尼体系的高阶实振型响应类似,通过反应比表达式可以看出随着输入频率与自振频率比的减小,高阶复振型的响应也趋于荷载的静态响应。基于此推导出了与传统修正方法形式一致的复振型静力修正方法和振型加速度方法,同时根据复振型退化为实振型的条件(实部与虚部成比例关系)建立了实、复振型修正方法的统一。用数值算例对修正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复振型修正方法能够很好地提高振型迭加的计算精度,特别是当结构主要固有频率大于输入卓越频率时修正效果更为显着;还发现附加阻尼较大时,导致部分高阶振型自振频率减小,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修正效果。(本文来源于《振动工程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张振浩,杨伟军[3](2012)在《基于复振型分解的多自由度非线性体系动力可靠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基于复模态理论的多自由度非线性体系动力可靠性分析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等效线性化的方法处理体系的非线性问题,然后采用复模态分析处理非经典的等效线性阻尼矩阵,将具有非经典阻尼的等效多自由度线性体系按复振型分解,将多自由度体系的随机反应分解为一系列一阶体系的复模态反应,从而求得体系的随机反应,最后进行体系的动力可靠度计算。通过算例验证,表明该方法概念明确、思路清晰,为一般多自由度非线性体系提供了一个普遍适用的动力可靠性分析方法。(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期刊2012年03期)
黄东梅,李创第[4](2009)在《带TMD结构的大阻尼比复振型迭加反应谱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对具有非对称质量矩阵、非对称刚度矩阵和非经典大阻尼矩阵特征的带TMD结构进行更精确并便于工程应用的抗震设计,用大阻尼比复振型迭加设计反应谱法进行了地震响应及效应分析.用复模态法对非经典方程进行解耦,得到了结构地震响应的时域表达式,根据解的复共轭特征和欧拉变换,进一步把地震响应表示为一系列等效单自由度体系位移和速度响应的线性组合,再根据反应谱理论并考虑大阻尼比转换就可以求解带TMD结构基于设计反应谱的地震响应和效应并进行抗震设计.通过一个算例来说明大阻尼比复振型迭加设计反应谱法的应用,计算结果表明:带TMD结构有较好的减震效果.(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12期)
俞瑞芳,周锡元[5](2008)在《大型非比例阻尼线性系统的地震反应复振型分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大型非比例阻尼线性系统,当采用基于复振型的振型迭加方法进行动力反应分析时,按照通用算法(例如雅克比法)求解结构全部振型向量的计算工作量很大,甚至是不现实的。本文将经典阻尼系统中行之有效的Lanczos法和子空间迭代法加以推广和改进,给出了一组可对原来的方程进行自由度缩减的实向量基,然后与Foss变换相结合,得到一组实用的复向量基,使之适用于求解复杂非比例阻尼线性系统的任意低阶复振型和相应的复特征值,适用于任意扰力作用下的动力反应分析。理论推导和实例计算表明,本文所给出的复向量基概念清晰,计算效率高,能够适应对具有非比例阻尼特性的大型复杂结构进行动力分析的实际需要,其中包括地震作用下的时程分析和反应谱振型迭加分析。(本文来源于《计算力学学报》期刊2008年04期)
俞瑞芳,周锡元[6](2006)在《具有过阻尼特性的非比例阻尼线性系统的复振型分解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具有过阻尼特性的非比例阻尼线性系统,如何应用振型分析方法计算地震反应的问题至今尚无很充分的研究。本文从基于复模态理论的振型分解法一般表达式出发,给出了具有过阻尼特性的非比例阻尼结构动力反应的时程迭加法公式,同时还对具有成对复特征值和实特征值的系统提出了基于反应谱的复完全平方组合(CCQC)法和复平方和开方(CSRSS)法的计算公式。通过对一个典型实例的分析,验证了公式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此外,本文阐明了过阻尼体系的基本特性、数值计算方法和基于地震反应谱的峰值反应计算方法,结果表明从具有复特征值的一般线性动力系统发展而来的复振型迭加计算方法对于具有过阻尼特性的系统原则上也是适用的。文中的算例还表明,当非经典阻尼线弹性结构的部分振型出现过阻尼情况时,目前广泛应用于抗震设计规范的强迫解耦法可能导致很大的计算误差。(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学报》期刊2006年01期)
罗漳平,向锦武[7](2005)在《复振型导数计算的可变移频值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实际结构系统由于存在多种不同性质的阻尼其动态特性很复杂,振型导数的计算也比较困难。采用模态加速和移频的思想发展了一种基于模态迭加的复振型导数计算方法。首先对控制方程进行移频处理,利用广义幂级数展开式获得模态迭代公式,并利用迭代结果与各阶振型表示复振型导数;然后把系统的广义动柔度矩阵表示为已知的低阶模态与截断的高阶模态之和,高阶模态部分采用多个矩阵多项式与一个广义幂级数的乘积表示,并利用系统的低阶模态和系统矩阵进行计算;各阶移频值表示为相应的移频系数与复特征值的乘积,它们仅与最低阶模态移频值的模和本阶模态的单位复特征值有关,而最低阶模态的移频系数通过精度分析获得。给出了合适的模态加速迭代次数。该方法仅需进行一次系统矩阵的分解就可获得高精度的多个复振型导数。算例表明方法正确、高效。(本文来源于《工程力学》期刊2005年05期)
周锡元,马东辉,俞瑞芳[8](2005)在《工程结构中的阻尼与复振型地震响应的完全平方组合》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工程结构中阻尼矩阵的简化处理途径做了简要评述 ,指出目前常用的比例阻尼理论对于小阻尼结构是适用的。但是随着机械阻尼器在结构工程中的广泛应用 ,结构的阻尼矩阵不再满足可以按照相应无阻尼结构振型解耦的条件 ,此时的振型是由实部和虚部组成的复数形式。由于缺乏基于反应谱的复振型地震反应迭加分析方法 ,也是为了简单起见 ,在抗震设计规范中建议采用强迫解耦的近似分析方法。文中对强迫解耦方法的基本概念和适用性进行了探讨 ,指出在一般情况下这一方法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对于过阻尼和其它特殊情况 ,误差也是比较大的。为了避免这样的误差 ,可以采用文中推荐的基于复振型的完全平方组合 (CCQC)方法。与目前常用的CQC法相比 ,文中建议的CCQC法是按照同样的假定在复振型条件下推导出来的近似分析方法 ,完全避免了复数运算 ,表达方式也一样简单实用 ,因此很适合在实际工程和抗震设计规范中应用。此外文中还讨论和介绍了在比例阻尼和非比例阻尼条件下如何将CQC和CCQC方法加以推广应用于多维地震输入的情况(本文来源于《土木工程学报》期刊2005年01期)
周锡元,董娣,苏幼坡[9](2003)在《非正交阻尼线性振动系统的复振型地震响应迭加分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一般非正交阻尼结构在地震地面运动影响下的动力反应分析方法,此方法将复振型地震响应迭加解答中关于余弦函数的杜哈美积分表示为该相应模态地震位移和速度响应的线性组合,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基于复振型的多层结构楼层位移及层间位移反应谱迭加方法。此外,文中还通过算例与数值积分加以比较,结果表明这种方法一般具有较好的精度。(本文来源于《土木工程学报》期刊2003年05期)
董娣[10](2002)在《非比例阻尼线性系统的复振型分解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状态空间法为基础,系统的论述了有阻尼多自由度线性体系的自由振动以及有阻尼多质点系的强迫运动。并以此为理论基础,主要针对在地震地面运动影响下,对非比例阻尼结构进行理论分析和公式推导,提出了运用复振型反应谱迭加计算多层结构楼层位移及层间位移的方法。通过算例与精确解进行了比较,验证了文中方法的计算精度。此外,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推导了在简谐力作用下体系的稳态反应形式,并与在地震地面运动影响下一般形式的特例情况进行了对比,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同时给出了体系在任意初始位移和初始速度影响下的自由振动的解。(本文来源于《河北理工学院》期刊2002-01-20)
复振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根据复振型迭加理论,对具有非比例阻尼特性的线性体系,分析了复振型截断误差的来源,给出了误差公式。与比例阻尼体系的高阶实振型响应类似,通过反应比表达式可以看出随着输入频率与自振频率比的减小,高阶复振型的响应也趋于荷载的静态响应。基于此推导出了与传统修正方法形式一致的复振型静力修正方法和振型加速度方法,同时根据复振型退化为实振型的条件(实部与虚部成比例关系)建立了实、复振型修正方法的统一。用数值算例对修正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复振型修正方法能够很好地提高振型迭加的计算精度,特别是当结构主要固有频率大于输入卓越频率时修正效果更为显着;还发现附加阻尼较大时,导致部分高阶振型自振频率减小,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修正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复振型论文参考文献
[1].陈华霆,谭平,彭凌云,李志山,周福霖.基于隔震结构Benchmark模型的复振型迭加反应谱方法[J].振动与冲击.2017
[2].陈华霆,谭平,彭凌云,李志山,周福霖.复振型迭加法截断误差及改进[J].振动工程学报.2017
[3].张振浩,杨伟军.基于复振型分解的多自由度非线性体系动力可靠性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2
[4].黄东梅,李创第.带TMD结构的大阻尼比复振型迭加反应谱法[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9
[5].俞瑞芳,周锡元.大型非比例阻尼线性系统的地震反应复振型分析方法[J].计算力学学报.2008
[6].俞瑞芳,周锡元.具有过阻尼特性的非比例阻尼线性系统的复振型分解法[J].建筑结构学报.2006
[7].罗漳平,向锦武.复振型导数计算的可变移频值方法[J].工程力学.2005
[8].周锡元,马东辉,俞瑞芳.工程结构中的阻尼与复振型地震响应的完全平方组合[J].土木工程学报.2005
[9].周锡元,董娣,苏幼坡.非正交阻尼线性振动系统的复振型地震响应迭加分析方法[J].土木工程学报.2003
[10].董娣.非比例阻尼线性系统的复振型分解方法[D].河北理工学院.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