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计算机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中学计算机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一、中学计算机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宋哲琦[1](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提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张琳[2](2019)在《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2017版最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颁布,基础教育进入了核心素养导向的新阶段,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人类也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进行了信息时代的新阶段——智能时代。信息技术具有潜力支持教育教学变革,改变目前基础教育阶段以知识传递为主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对于信息技术,作为数字原住民的师范生比作为数字移民的大部分在职教师有更强烈的认同感。若师范大学能有效地促进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当代师范生便能成为未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推动者与催化剂。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五大问题:(1)为了促进未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师范生需要相应地具备什么样的信息化教学能力?(2)目前师范大学培养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有哪些模式?在不同的培养模式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的能力培养成效如何,是否能够胜任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3)在师范大学不同的培养模式下,哪些因素促进了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又有哪些阻碍因素?(4)在顶层设计、中层管理与课程实施中哪些策略发生了作用?哪些策略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5)如何综合各个层面利益主体的力量,系统性地实现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常态化发展?本研究在研制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产出结构的基础上,指向2017新课标的核心素养内涵,结合国内外已有的标准,制定了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目标框架;以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结构为框架,从复杂系统的视角出发对基于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与多方协同的综合培养模式三种不同培养模式的三所师范大学做了个案研究,以量化与质化的方法对三所师范大学的政策文本进行分析,以深度访谈各方利益主体、多元数据相互佐证的方法,对于三个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系统的现状做了研究,分析了各个系统内各方利益主体的信息化教学意愿、行为与影响因素,剖析了三种模式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影响源,总结了三种模式的合理性、局限性及其适用的情境。在此基础上,对于三个案例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了在三个案例中各个层面被证明有效的培养策略,从而形成了师范大学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系统性培养策略。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未来教师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能力,其能力结构需要突出核心素养的指向。本研究在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产出结构中融于了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核心素养,突出了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的核心素养导向;在整合学科知识的教学法(TPACK)框架中融入了核心素养因子,形成了整合技术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法(TPACCK)框架,作为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突出了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与课程的相关性,为师范大学设置培养路径指明方向。第二、个案研究中的三所师范大学的三种培养模式都有其合理性与局限性,其有效性有赖于师范大学系统内部具体的情境。自上而下基于通用信息化课程的培养模式在课程授课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符合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时,能够促进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反之就会失效;自下而上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的培养模式有赖于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示范,如果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实践意愿不强、能力欠缺,那么这种模式也就失去了动力源;多方协同综合培养的模式因其多元的动力源而相对存在一定的优势,如果动力源均产生预期的效果,那么这种模式便兼具前两种模式的优势,使得师范生既能在课程学习中获得系统性的信息化教学知识,又能在教师示范与实践活动中获得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但是这种模式依然存在教师信息化教学实施与示范均不符合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而导致模式失效的风险。第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有赖于师范大学系统内各方利益主体在顶层设计、中层管理、课程实施三个层面采用合适的培养策略共同推进。顶层设计的整体策略是设置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多元化培养路径,并通过各种措施促进多元化发展路径中的利益主体形成共同愿景,为各方利益主体促进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提供支持与保障。院系管理层面要发挥其中层的变革领导,通过人员支持、文化支持、设备支持等保障措施来加强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建设,从而为师范生提供优质的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支持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从而为师范生提供丰富优质的信息化教学体验。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在课程目标定位上要注重技术支持教学的导向以及核心素养的指向,重点发展师范生在信息技术支持下解决教学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还应注重课程与学科以及学科信息技术的紧密结合。在系统中多方利益主体协同推动之下,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才能获得常态化发展。

钟予[3](2017)在《建筑教育中的数学教育和教学》文中指出建筑,无论过去或现在,都旨在向人类提供实实在在的人文环境,建筑师执行的是最具体的人文关怀,数学则是人文精神最完美,最具体的体现,是人类共同文化遗产最核心,最根本的部分。轻视或取消数学教学,伤及了建筑教育的根本。本文探讨建筑数学的具体内容和教学方针,涉及国内外建筑数学教育的发展动向、受教育者的现实需求等。基于作者的实地考察和调研,发现建筑数学的教学应随时代精神、社会环境、学科发展以及实践需求不断调整。在此基础上,主张当代数学教学应顺应人文素质教育的改革趋势,避免系统数学知识的灌输,重在提高学生数学应用水平和造就人文精神、继承文化传统,并最终建立起与建筑创作关系更为密切的建筑数学课程,作为原有高等数学课的补充或替代。

吕玉聪[4](2021)在《“新课标”背景下原阳县初中合唱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素质教育深入人心,音乐学科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社会各界高度重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为音乐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2020年10月15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更加凸显了国家对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重视程度,合唱作为音乐教育中重要的教学内容,无论是对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提高,还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都至关重要。在经济建设与文化事业发达的城市,合唱教学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很多合唱队经常活跃在演出的舞台上,受教学生在声音表现上更加和谐、在情感抒发上更能引发心灵共振,学生人格也更加完善。但在一些教育相对落后的县区学校,由于各方面的实际问题,合唱教学没有更好的落实下去,很多学校甚至没有开展合唱教学活动,这严重阻碍了县区学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关注县区合唱教学,并采取必要措施来改变这一现状,是当今县区学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本文立足《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原阳县初中合唱教学的开展策略研究从以下五个章节展开论述。第一章首先阐述了选题的目的及意义,其次通过对国内外初中合唱教学研究现状进行归纳和整理,为正文的实践研究提供帮助。第二章总结了“新课标”对初中合唱教学的理念诉求、初中合唱教学的价值、合唱教学对学生艺术人文素养的提升作用、合唱教学的教育功能,深入探讨了原阳县初中合唱教学的理论依据。第三章,通过对原阳县初中教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以及笔者在原阳县某学校从教的亲身感受,总结出影响原阳县初中合唱教学发展的因素,为下文推广合唱教学的策略构想提供数据基础。第四章阐述了原阳县初中开展合唱教学的优势以及有利条件,总结了国内外合唱教学的丰富经验,从现实的角度论证了原阳县开展合唱教学的可行性。第五章总结出在原阳县初中开展合唱教学的策略构想,首先通过丰富的合唱教学手段让学生受到系统正规的学习;其次,在合唱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第三,为了更好的促进合唱教学的发展,积极开展课外合唱活动,让学生从中受益;第四,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与专业水平,并结合课例展开分析。结语是对原阳县初中合唱教育事业的展望与思考,希望能够为原阳县和其他地区的合唱教育改革提供有利的信息与价值。

王宁[5](2020)在《高中文言文问题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言文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它传承了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也是弘扬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本文主要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文言文作品为研究对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推进,政协委员吴志明在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拟向会议提出《关于加强文言文在高考中的比重的提案》,可见未来高考中文言文的题型难度还会加大,分值比重还要再度增加,因此,如何提升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备受关注。近年来,问题教学法作为一种科学高效的方法出现在高中文言文的课堂,它以培养创造性思维为目标,活跃了沉闷的文言文课堂,因此,对当前高中文言文问题教学法出现的问题及具体的实施策略进行探索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本论文研究的背景、教学现状、理论方法和研究价值等;第二部分笔者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研究了大连市两所高中的文言文教学现状,发现了在学生、教师、问题教学法的应用情况这三个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三部分对学生、教师、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使用情况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原因分析;第四部分提出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注重教师的引导性和启发性、注重问题教学法与信息技术的结合等应用策略;第五部分进行案例教学,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来检验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实施的效果,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本文在前人探索钻研的前提下,在高中文言文中深入分析并实践了问题教学法,希望我们的研究可以提升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为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借鉴,给应用了问题教学法的文言文课堂注入一线生机和活力,为高中文言文教学作出贡献。

马萌茁[6](2020)在《高中、大学物理衔接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一直以来,高中和大学的教育衔接问题在国际范围内备受关注。为了让高中和大学更好地衔接,各个国家纷纷出台了相关政策,不断进行教育改革,中国也不例外。我国目前尚处于高中与大学衔接研究的起步阶段,收获了不少成果,但仍有许多需要改进的部分。本论文以高中、大学物理衔接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法、比较法等分析方法。一方面对世界各国的衔接模式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对我国高中、大学物理衔接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归纳出我国高中、大学物理衔接面临的挑战,并据此提出适合于我国高中现状的高中、大学物理衔接模式。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化高考改革时期,高中的教育模式也必将产生改变。物理作为本次高考改革被频繁调整的一科,在高考中的地位不可忽视。2020年,随着“强基计划”的出台,再次强调了高中与大学衔接的重要性。因此,在高中教育过程中必须要重视高中、大学的衔接教育,体现教育的整体性。本文通过分析研究美国、英国、日本、德国四个国家的高中、大学的衔接模式发现,国外的衔接教育呈现以下趋势:(1)衔接课程与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融合(2)有专门的衔接机构(3)重视升学指导。对比看来我国在衔接课程实施、生涯教育、教师衔接培训方面均有缺失;具体到物理学科,高中、大学物理在教材内容和教学评价方式等方面均有差异,这些差异导致高中、大学物理衔接不良。对此,本文对我国高中、大学物理衔接模式做出了初步探索:(1)注重物理学科生涯教育(2)设立高中、大学物理衔接委员会,组织教师进行生涯教育培训(3)加强教学模式的革新,加入“先学后教”模式。最后本文采用以上衔接模式对动量定理一节做出了教学设计。

俱文选[7](2020)在《基于竞赛项目的普通高中机器人校本课程建设研究》文中认为近几年,国内外机器人竞赛、电脑制作活动、科技创新大赛等赛事逐渐受到社会重视,这些竞赛当中,都有与机器人相关的比赛项目。人们对机器人教育的关注度日益提高,究其原因,除了优异的机器人竞赛成绩对学生升学有帮助外,更主要的,机器人教育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的有效途径,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等科学素养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机器人教育在我国众多学校逐步扩展之际,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比如在学校教学方面,机器人教学的理论体系还不够完善,全国缺乏统一的教材和课程标准,同时也缺少客观有效的课程评价体系;同时在学生学习方面,由于机器人课程为非高考科目,所以很多学生重视程度不够,重赛轻学现象普遍。笔者所在的中学已开展机器人教育多年,除以上普遍存在的几点问题外,还存在以下几点亟待解决:1.缺少统编教材,目前我校主要以机器人竞赛规则和软件说明书为蓝本进行教学,教师教学随意性较大;2.学生活动时间严重不足;3.硬件设备不足。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四点工作:1.提出了基于机器人竞赛项目的普通高中机器人教学模式。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解决竞赛项目中遇到的问题,在完成具体的机器人竞赛项目过程中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多渠道搜集信息,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自主参与到小组分工,查找、整理资料,实际操作中,教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者、答疑者的角色。2.编写了针对普通高中的《初识机器人》校本教材。笔者以WRO太空挑战赛为例,全书共20节,以项目教学法为主要手段,以小组合作探究为活动主要开展方式。教材依据太空挑战赛中激活通信、集合队员、解救MSL机器人、将卫星发射到轨道中、取回岩石样本、保证能源供应和启动发射七个任务,由易到难划分章节,教材中的每节课提供了基础案例和拓展延伸,学生可以模仿案例进行编程和搭建,也可以参考案例进行自主创新。3.基于机器人竞赛项目学习理论,开展了为期6年的教学实践。笔者2014年至今,一直负责开展创新机器人社团活动,每学年开学初从高一新生中遴选30名社员,每周安排2课时开展活动。笔者带队参加了陕西省第十六届青少年机器人竞赛、陕西省第十九届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机器人项目竞赛、榆林市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知识产权杯”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和榆林市首届中小学生机器人竞赛,不同的机器人竞赛项目始终贯穿于机器人教学过程中。4.提出了“过程+形成+终结”的课程评价体系。过程性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个表现都进行评价;形成性评价,笔者每节课为每个小组都设计了社团活动记录表和社团活动评价表,评价表中包括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和教师评价三个部分;终结性评价主要以社团内部机器人竞赛选拔赛和参加省、市、区机器人竞赛的成绩为主要评价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机器人竞赛项目的普通高中机器人教学模式为普通高中开展机器人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思路;开发的《初识机器人》校本教材为解决大部分地区无机器人统编教材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设计的课程评价体系,对机器人教学效果难以评价的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实践表明,以上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姜珊珊[8](2020)在《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研究 ——以开发区第一中学为例》文中提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鼓励学校开发出适合本校学生的校本课程。在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如何利用学校和社会生活的资源开发富有学科特色的高中化学校本课程成为重要问题。笔者经过文献调研与实践研究,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可基于实验、化学史、生活、新教材和科技几方面进行。本论文主要由以下六部分构成:第一部分阐述了本课题选题的背景、研究目的、意义以及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三部分是文献综述以及理论基础,笔者对校本课程的概念、高中化学校本课程概念、校本课程开发基本流程、国内外研究综述进行概述,通过多元智能课程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有意义学习理论等方面阐述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第四、五部分是本论文的主体内容,在文献调研以及相关理论的指导下,笔者将高中化学课程内容围绕八种智能进行分类。对于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课程内容选择,笔者总结出基于实验、化学史、生活、新教材和科技途径进行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开发,并且在各途径中分析可以作为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课程内容。第五部分为本论文的实践部分,通过结合实习学校的实际情况,尝试进行《化学校本课程》开发,该课程不仅提高了学生了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提升了教师开发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能力。第六部分是结论与不足,笔者通过在教学实践后进行教学反思,思考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以便改正。

赵娇[9](2020)在《企业人才需求视阈下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内容分析》文中提出随着国家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随之不断变化。有研究表明,近二十年,我国IT行业迅速发展,每5年左右就会出现新的行业热点,技术迭代更新快,对专业人才的水平要求高、需求大。2017年计算机及相关行业从业人员达到了1950万人,IT行业平均每年为社会创造15%左右的新增人才需求。大学及大中专院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毕业生近年也呈现出增长态势,但仍无法满足行业的人才需求,究其原因,主要是人才质量与企业人才需求不吻合。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指导性文件,关系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专业根据企业人才需求制定一份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能够大大提高人才质量与企业人才需求之间的吻合度,实现学校与企业供需平衡。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法对国内外已有的人才培养方案、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企业人才需求、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人才需求之间的关系等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查阅、归类和分析。然后,对绵阳及周边地区5所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师进行访谈,分析当前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再收集了绵阳及周边地区5所同类中职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方案文本进行全面整理、分析,找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接下来,对5所学校的专业负责人、一线教师等进行访谈,了解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方法,掌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所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要求等是否良好地运用于教学过程中,从而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自编的《在校生调查问卷》(见附件1)、《毕业生调查问卷》(见附件2),以及对在校生和毕业生进行访谈,了解计算机应用专业在校学生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了解程度,以及学习过程中对教师教授的专业技能接受程度和实用程度;追踪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分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对口率,并搜集毕业生就业对口和不对口的原因等,从而分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效果。再编制了《企业人才需求调查问卷》(见附件3),调查分析企业的人才需求岗位及各岗位的能力需求。最后,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人才需求之间进行对比,分析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方案制定与实施的建议。首先,本研究中被调研的5所学校均响应政府号召,制定了单招人才培养计划,甚至有一所学校的人才培养全部为升学,因此,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存在由之前的培养企业需要的初中级技能人才,转变为培养企业需要的初中级技能人才为主,培养高职学校所需的升学人才为辅的定位偏差问题。再对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现状进行分析后发现,被调研的5所学校,有2所学校没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所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没有经过企业调研,1所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使用时间超过5年,1所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虽然更新时间为2016年,但内容与行业现状存在脱节现象。与专业教师和学生进行交谈发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培养目标等在教师和学生中并不是很明确。综上所述,人才培养存在方案粗略、关门写方案、方案更新不及时、方案精神推广不到位的问题,导致人才培养质量差强人意;其次,对企业人才需求进行调研分析,并与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对比,发现仅有宜宾市A职业学校的岗位人才培养目标及绵阳市C职业学校的网络基础与安全岗位人才培养目标基本符合企业岗位人才需求,其余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所涉及的岗位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或多或少都与企业人才需求之间存在不一致的现象。这是由于企业人才需求综合性较强,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变化,而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粗略、方案制定不经过深入的企业调研以及方案制定后没有根据企业人才需求的更新而及时更新等原因,直接导致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人才需求产生了脱节,人才培养质量不能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再次,基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企业人才需求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分析,发现企业人才需求与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存在能力递减、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一定要结合学校和企业的实际需求,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大纲等,并让教师和学生知晓,同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教学任务才能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专业人才。研究最后,笔者对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给出了建议,可操作性强,希望对专业建设有所帮助,切实提升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曹阳[10](2019)在《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研究 ——基于H大学的教学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适应新时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所追求的目标。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高校课堂所承担的任务之重不言而喻,高校课堂教学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及对培养新人的需求,实现课堂教学结构的转型。在时代变迁、技术扩散与教育变革三者相互激荡的历史潮流中,高校课堂教学转型一方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在实际的变革进程中却又面临着一系列非常突出的问题。对这些现实问题进行清晰明确的界定,并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寻找到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是成功驾驭信息时代高校教育教学变革的复杂性,可持续地推进信息技术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深度融合应用,最终真正完成高校课堂教学之关键历史转型的基础与前提。本文主要围绕“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这一中心命题,重点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内涵是什么?高校课堂教学转型面临哪些突出的问题?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理论依据如何?H大学利用信息技术推进课堂教学转型有哪些具体实践?信息技术促进课堂教学转型的关键因素有哪些?论文除绪论外,主体部分共有六个章节,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高校课堂教学转型及信息技术与高校课堂教学转型关系的理论探索和历史考察,即本文的第一章和第二章。本文所说的课堂教学转型,是指从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向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结构的转变。笔者首先从价值取向调整、教学过程转变、教学关系变化等三个维度探讨了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概念内涵,通过国内外文献的分析和实例的列举,对以教为中心教学和以学为中心教学的理论缘起、结构要素、内涵特征和典型模式等方面展开了全面的阐释。接着从教师、学生、教学管理等方面论述高校课堂教学转型面临的问题,对信息技术与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介绍了国内外以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典型案例,从而确立了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定位和取向,使其贯穿于整个研究。第二部分:对H大学利用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实证研究,包括第三、四、五章。信息技术是否能对高校课堂教学转型起到促进作用,必须借助详实的案例调查和数据分析进行证明。通过介绍H大学以常规方法推进以研究型教学为特征的课堂教学转型的总体情况,分析其成效和遇到的问题,论文提出了H大学利用信息技术推进课堂教学转型的具体措施。笔者采用深度访谈、课堂或视频观察、教学设计分析、教学效果分析等多种途径,深入到教师的课堂实践中,根据信息技术在新的课堂形态下所发挥的作用不同,具体分析了H大学课堂教学转型的三个案例: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过程优化的微助教教学、信息技术支持下课堂教学模式变革的翻转课堂教学以及智慧教室环境下教学组织形式变革的同步课堂教学,揭示了信息技术在促进课堂教学转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论文还通过详实的数据分析,分别讨论了信息技术应用对教师的影响、对学生的影响以及对教学生态的影响,并提出了信息技术促进课堂教学转型过程中的现行问题及解决策略。这些为最后部分的结论与展望提供了实践证明。第三部分: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关键环节和政策建议,是论文最后一章。通过总结前面几章的研究问题,提出高校课堂教学转型,其核心是由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转变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包括教学理念、教学关系、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各方面都要从根本上做出改变。通过分析教学理念、教学资源、教学指导、教学环境、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变化,得出融合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可以更好实现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信息技术对高校课堂教学转型能够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同时,对信息技术促进课堂教学转型的关键环节进行了展望,并对下一阶段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大学课堂教学转型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二、中学计算机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学计算机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期刊论文类
        1.2.2 专着类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2.1 《装饰》创刊溯源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2.2.1 封面文字
        2.2.2 封面视觉图案
        2.2.3 内页版面设计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3.1 复刊时代背景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3.3.2 “装饰热”的兴起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4.1 走入“全球化”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4.2.1 和谐的整体性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5 总结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作者简介

(2)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时代迭替:指向核心素养的育人导向
        二、顺势而为:智能时代教师角色的转型
        三、信息技术:教育变革的天使还是魔鬼
        四、培养窘境:师范教育亟需振兴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国内相关研究
        二、国外相关研究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三、研究路径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与发展目标
    第一节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的国际经验
        一、美国《ISTE教育者标准》2017版
        二、欧盟《教育者数字能力的欧洲框架》
        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信息通信技术能力框架》
        四、三大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的比较与启示
    第二节 我国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的启示
        一、《2014 标准》的制定目的
        二、《2014 标准》的能力维度
        三、《2014 标准》的能力层级
    第三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研制依据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产出结构
        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结构
    第四节 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与层级研制路径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
        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层级
第三章 基于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的培养模式
    第一节 顶层设计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定位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课程设置
        三、信息化教学的保障措施
    第二节 课程实施
        一、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
        二、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意愿与行为
    第三节 培养成效
        一、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意愿整体较低
        二、实习时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基本缺失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各因子中信息技术能力识最强
        四、主动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在动机不足
    第四节 培养成效的归因分析
        一、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实施技术取向的负面影响
        二、学科专业教师的优质信息化教学示范缺失
        三、部分实习学校的负面体验
        四、信息化教学技术支持的缺乏
        五、信息化教学能力评价机制的缺位
    第五节 主要动力源的影响因素
        一、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未及预期的归因分析
        二、保障措施未及预期的归因分析
    第六节 基于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的启示
        一、基于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的合理性
        二、基于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的局限性
第四章 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的培养模式
    第一节 顶层设计
        一、培养定位未强调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
        二、课程设置尚未形成系统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课程体系
        三、教师专业发展未强调信息化教学能力
    第二节 培养成效
        一、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意愿整体中等
        二、实习时信息化教学行为以促进知识传递为主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各因子中信息技术能力最强
        四、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意愿整体较高
    第三节 培养成效的归因分析
        一、学科专业教师的优质信息化教学示范
        二、选修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的正面影响
        三、实习学校经历的综合影响
        四、师范生丰富的校外教学与学习经历的正面影响
        五、课程设置不利于系统性的信息化教学知识学习
    第四节 主要动力源的影响因素
        一、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二、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第五节 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的启示
        一、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的优势
        二、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的局限性
第五章 多方协同的综合培养模式
    第一节 顶层设计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定位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多元路径建设
        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保障措施
    第二节 培养成效
        一、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意愿整体中等
        二、实习时的信息化教学行为以多媒体教学为主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在四年中获得较大提升
        四、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各因子中信息技术能力最强
        五、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意愿整体内在动机充分
    第三节 培养成效的归因分析
        一、学科专业教师丰富的信息化教学示范
        二、各类信息化教学活动与比赛的正面影响
        三、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技术取向的负面影响
        四、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设置问题的负面影响
        五、实习学校经历的综合影响
        六、师范生信息化学习经历的正面影响
    第四节 主要动力源的影响因素
        一、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的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二、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第五节 多方协同综合培养模式的启示
        一、多方协同综合培养模式的优势
        二、多方协同综合培养模式的局限性
第六章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系统性培养策略
    第一节 三种模式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启示
        一、成效差异启示: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三要素
        二、动力源差异启示:多元化的培养路径
        三、治理权力分布差异启示:激发中层的联动作用
    第二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顶层设计策略
        一、形成培养目标的共同愿景
        二、明确变革领导核心机构
        三、设置多元化的培养路径
        四、重视院系的变革推动力
        五、评价机制支持创新与多样性
        六、设施建设重视教师的需求
    第三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中层变革策略
        一、支持学科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
        二、加强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建设与师资发展
        三、配置专职人员提供技术支持
        四、营造鼓励创新的组织文化
        五、重视学科信息化教学设施建设
        六、加强实习期间对师范生的支持
    第四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一、显性信息化教学课程的教学策略
        二、隐性信息化教学课程的教学策略
结语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创新与价值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3)建筑教育中的数学教育和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 我国建筑教育中的数学课程的开设
    1.1 建筑教育的起步,1900-1920
        1.1.1 癸卯学制,1903
        1.1.2 壬子癸丑学制,1913
        1.1.3 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1923-1926
        小结
    1.2 欧美化教育体系的自由探索,1920-1940
        1.2.1 逐渐完备的学院派体系
        1.2.1.1 中央大学建筑科系(早期),1928-1937
        1.2.1.2 东北大学建筑系,1928-1931
        1.2.1.3 全国统一科目表,1939-1949
        1.2.2 引入包豪斯的尝试
        1.2.2.1 圣约翰大学建筑工程系,1942-1952
        1.2.2.2 清华大学建筑系,1946-1949
        1.2.3 作为一门艺术的建筑
        1.2.3.1 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建筑系,1928-1934
        1.2.3.2 广东勷勤大学建筑系,1931-1938
        小结
    1.3 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探索,1950-80
        1.3.1 全面苏化时期,1950
        1.3.1.1 院系调整
        1.3.1.2 全国统—的专业教学计划
        1.3.2 政治运动主导时期,1960-70
        1.3.2.1 时局的影响
        1.3.2.2 现代建筑教育的局部探索
        1.3.3 教育恢复时期,1980
        1.3.3.1 数学公共课的转向
        1.3.3.2 数学专业课的变化
        小结
    1.4 当代职业化建筑教育的探索,1990-今
        1.4.1 数学课程的科学化
        1.4.2 数学课程的建筑化
        1.4.2.1 画法几何
        1.4.2.2 建筑数学
        1.4.2.3 数学相关课程
        1.4.3 数学课程的人文化
        小结
2 建筑数学教学对象调研
    2.1 建筑学毕业去向调研
        2.1.1 设计:建筑师之路
        2.1.1.1 独立工作能力
        2.1.1.2 社会责任
        2.1.2 研究:升学深造
        2.1.2.1 教师的期待
        2.1.2.2 学生的需求
        2.1.3 其它:跨专业的转向
        2.1.3.1 艺术
        2.1.3.2 统筹管理
        小结
    2.2 生源的数学基础调查
        2.2.1 知识结构调研:中学数学的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分析
        2.2.1.1 我国中学教学大纲的变迁,1903-今
        2.2.1.2 现行的02版大纲
        2.2.2 学习方法调研:高考与奥数的影响
        2.2.2.1 高考:应试型教育的"独木桥"
        2.2.2.2 奥数:精英培养的迷途
        小结
3 建筑数学课程的演变与启示
    3.1 西方现代建筑教育两大体系中的数学课程
        3.1.1 学院派建筑教育中的数学课程
        3.1.1.1 建筑学教授的早期影响
        3.1.1.2 数学教授的早期影响
        3.1.1.3 力学学科发展和工程师的出现
        3.1.1.4 学院派教育体系中的数学
        3.1.2 包豪斯教育中的数学课程
        3.1.2.1 理论蓝图
        3.1.2.2 实践探索
        3.1.2.3 技术精神的延续——乌尔姆设计学院
        小结
    3.2 当代欧美建筑教育中的数学课程
        3.2.1 美国部分高校建筑数学课程现状调查
        3.2.1.1 入学要求
        3.2.1.2 教学计划
        3.2.1.3 公众舆论中的建筑数学
        3.2.2 欧洲部分高校建筑数学课程现状调查
        3.2.2.1 入学要求
        3.2.2.2 教学计划
        3.2.2.3 公众舆论中的建筑数学
        小结
4 近代数学教育改革的启示
    4.1 近代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些思索
        4.1.1 数学的"新"或"旧"
        4.1.1.1 数学的三次危机:方法论的启示
        4.1.1.2 非欧几何的诞生:思维模式的转变
        4.1.2 数学的"实"与"用"
        4.1.2.1 近代数学教育理论的一些探索
        4.1.2.2 当代我国数学教育与现实结合的探索
        4.1.3 数学的"爱"或"恨"
        4.1.3.1 两种教学法中的数学情感
        4.1.3.2 数学游戏的一些启示
        小结
    4.2 当代我国大学数学素质教育实践的启示
        4.2.1 高等数学教育的起源
        4.2.2 我国文科数学的探索
        4.2.3 我国高校数学通识教育的尝试
        4.2.3.1 理论探讨
        4.2.3.2 实践探索
        小结
5 建筑数学教学大纲初探
    5.1 教学的目标
        小结
    5.2 教学的原则
        5.2.1 现实问题驱动原则
        5.2.2 模型化原则
        5.2.3 适度抽象化原则
        5.2.4 素质教育原则
        5.2.5 美学和人文精神感召原则
        小结
    5.3 教学的内容
        5.3.1 建筑学观点中的初等数学
        5.3.1.1 数
        5.3.1.2 函数与集合
        5.3.1.3 几何
        5.3.2 设计视野中的高等数学
        5.3.2.1 画法几何与设计媒介
        5.3.2.2 微积分的概念
        5.3.2.3 概率统计
        5.3.3 当代建筑实践中的"新数学"
        5.3.3.1 胞体几何与镶嵌图形
        5.3.3.2 拓扑几何
        5.3.3.3 分形几何
        小结
    5.4 教学的模式和方法
        5.4.1 "教":"讲授式"或"发现式"
        5.4.2 "学":数学兴趣的激发
        小结
    5.5 教学的计划
        5.5.1 开课时段
        5.5.2 课时分配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附录
    附录A 教学档案
        附录A1: 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学则(1928年)
        附录A2: 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建筑系课表(1929年)
        附录A3: 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建筑系的科目分配表(1934年)
        附录A4: EAAE中部分建筑院校对新生数学的要求(2013年)
    附录B 教学资料
        附录B1 波利亚的"怎样解题"步骤列表
        附录B2 《文科数学(丹尼斯版)》大纲
        附录B3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文科数学教材简明一览
        附录B4 当代建筑中的"新数学"主题(2010)
        附录B5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数学"讲座提纲(2016)
鸣谢

(4)“新课标”背景下原阳县初中合唱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问卷调查法
        1.4.3 访谈法
第二章 原阳县初中合唱教学的理论依据
    2.1 “新课标”对初中合唱教学的理念诉求
        2.1.1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2.1.2 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
        2.1.3 关注学科综合
        2.1.4 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注重个性发展
    2.2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合唱教学的价值
        2.2.1 审美体验价值
        2.2.2 创造性发展价值
        2.2.3 文化传承价值
        2.2.4 社会交往价值
    2.3 初中合唱教学对学生艺术人文素养的提升作用
        2.3.1 培养审美感知能力
        2.3.2 提升艺术表现水平
        2.3.3 拓宽学生文化知识视野
    2.4 初中合唱在音乐教学中的教育功能
        2.4.1 丰富审美体验,塑造健全人格
        2.4.2 促进智力发展,激发创新精神
        2.4.3 培养协作意识,增强集体主义精神
        2.4.4 传承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
        2.4.5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艺术育人氛围
第三章 原阳县初中合唱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调查对象及内容
    3.2 问卷调查与分析
        3.2.1 学生调查问卷与分析
        3.2.2 教师调查问卷与分析
第四章 原阳县初中开展合唱教学的优势、有利条件及其可行性
    4.1 开展合唱教学的优势
        4.1.1 易实施,投资少
        4.1.2 易普及,收效快
        4.1.3 参与广,重实践
        4.1.4 既欣赏 又创作
    4.2 开展合唱教学的有利条件
        4.2.1 合唱教学有政策的支持
        4.2.2 歌唱是学生最喜爱的活动形式之一
        4.2.3 每个学生都有基本的歌唱基础
    4.3 国内合唱教学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4.4 国外合唱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经验借鉴
第五章 原阳县初中开展合唱教学的策略构想
    5.1 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实施合唱教学
        5.1.1 角色互换,深化音乐理解
        5.1.2 启发诱导,提升音乐创造力
        5.1.3 心理效应和体态律动,提高合唱教学效率
        5.1.4 感性与理性并重,提高合唱表现力
        5.1.5 多媒体网络技术,辅助合唱教学开展
    5.2 学生审美情趣培养的方法
        5.2.1 选择适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合唱曲目
        5.2.2 通过合唱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5.2.3 在合唱欣赏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
        5.2.4 在合唱排练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
    5.3 通过课外音乐活动推动合唱教学开展
        5.3.1 校内定时开展班级合唱汇演
        5.3.2 教育行政部门广泛开展合唱比赛
        5.3.3 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5.3.4 举办合唱音乐会
        5.3.5 组织课外学生合唱团
    5.4 提高音乐教师素养与专业技能
        5.4.1 提高合唱指挥技能
        5.4.2 丰富自身文化素养
        5.4.3 构建广博的知识体系
        5.4.4 增强合唱教学能力
        5.4.5 提高治学与研究能力
    5.5 初中合唱教学《踏雪寻梅》的教学实践案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新课标”背景下原阳县初中合唱教学的开展与策略研究调查问卷(教师版)
附录 B “新课标”背景下原阳县初中合唱教学的开展与策略研究调查问卷(学生版)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目录

(5)高中文言文问题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文献综述
    (三)理论方法
    (四)研究价值
一、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的调查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二)高中文言文课堂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高中文言文教学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学习方面
    (二)教师教授方面
    (三)问题教学法应用方面
三、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
    (二)注重教师的引导性和启发性
    (三)注重“问题教学法”与“信息技术”的结合
四、问题教学法的应用策略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实施与效果分析
    (一)问题教学法的应用策略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实施
    (二)问题教学法的应用策略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实施效果
    (三)问题教学法的应用策略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实施效果的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学生文言文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二)教师文言文教授情况调查问卷
    (三)问题教学法在文言文教学中应用情况访谈
致谢

(6)高中、大学物理衔接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教育衔接
    2.2 建构主义
第三章 国外高中、大学衔接模式的发展及趋势
    3.1 国外高中、大学衔接模式的发展
    3.2 国外高中、大学衔接模式的趋势
第四章 国内高中、大学物理衔接模式及挑战
    4.1 国内高中、大学衔接模式的发展
    4.2 我国高中、大学物理差异——以力学为例
    4.3 我国高中、大学物理衔接面临的挑战
第五章 高中、大学物理衔接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5.1 翻转课堂的概念综述
    5.2 翻转课堂思想对高中、大学物理衔接的启发
    5.3 高中、大学物理衔接模式的构建
    5.4 基于“科学探究”的动量定理衔接教学设计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基于竞赛项目的普通高中机器人校本课程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中学机器人教学现状
        1.2.2 国外中学机器人教学现状
    1.3 问题分析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与内容
        1.4.2 研究意义
第2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
        2.1.1 校本课程
        2.1.2 机器人竞赛
    2.2 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
        2.2.2 项目教学法
第3章 榆林市机器人教学实践分析
    3.1 机器人教学有助于培养中学生科学素养
    3.2 榆林市机器人活动开展现状
        3.2.1 教学现状
        3.2.2 竞赛现状
    3.3 存在问题
第4章 以机器人竞赛为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
    4.1 中学机器人竞赛校本课程目标
    4.2 中学机器人竞赛校本课程教学对象
    4.3 中学机器人竞赛校本课程教学组织
    4.4 中学机器人竞赛校本课程内容设置
第5章 校本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5.1 教学计划
    5.2 教学目标
    5.3 指导教师职责
    5.4 社团社长职责
    5.5 案例设计
    5.6 活动总结
第6章 校本课程建设评价体系
    6.1 校本课程评价案例
        6.1.1 校本教材案例
        6.1.2 学生学习评价案例
    6.2 校本课程成果评价
        6.2.1 机器人教学顺利开展
        6.2.2 学生成绩结果分析
        6.2.3 学生综合能力显着提高
        6.2.4 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
    6.3 建议与思考
第7章 结语
    7.1 研究总结
    7.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致谢

(8)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研究 ——以开发区第一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
        1.1.2 基于化学校本课程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基于多种途径的高中化学校本课程落实化学核心素养
        1.2.2 提高教师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开发能力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阐述
        2.1.1 校本课程
        2.1.2 高中化学校本课程
        2.1.3 校本课程开发基本流程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 国外研究综述
        2.2.2 国内研究综述
3 本研究理论基础
    3.1 课程论基础
        3.1.1 多元智能课程理论
    3.2 心理学基础
        3.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2.2 有意义学习理论
4 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编制基本内容
    4.1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中化学校本课程
    4.2 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开发探索的途径
        4.2.1 基于实验的高中化学校本课程
        4.2.2 基于化学史的高中化学校本课程
        4.2.3 基于生活的高中化学校本课程
        4.2.4 基于新教材的高中化学校本课程
        4.2.5 基于科技的高中化学校本课程
5 大连开发区第一中学化学校本课程开发个案研究
    5.1 《化学校本课程》课程开发设计
        5.1.1 建立课程开发组织
        5.1.2 课程开发现状分析
        5.1.3 拟定课程目标
        5.1.4 课程内容定位
        5.1.5 课程实施
        5.1.6 课程评价
    5.2 《化学校本课程》教学案例: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发展
        5.2.1 教学过程
        5.2.2 案例分析
    5.3 开发区第一中学化学校本课程评价
        5.3.1 化学教师课程评价
        5.3.2 学生学习情况评价
6 研究结论及不足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A 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开发前教师访问提纲
附录 B 《化学校本课程》课程实施效果教师访问提纲
致谢

(9)企业人才需求视阈下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内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1.政策依据
        2.相关研究
        3.现实问题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研究问题与假设
        1.研究问题
        2.研究假设
一、文献综述
    (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二)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
    (三)企业人才需求
    (四)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人才需求的关系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概念界定
        1.计算机专业人才
        2.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3.企业人才需求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1.文献法
        2.问卷调查法
        3.访谈法
        4.观察法
三、方案内容分析
    (一)分析目的
    (二)分析对象
        1.人才培养方案
        2.专业教师
        3.在校学生
        4.专业毕业生
    (三)分析过程
        1.问卷编制
        2.实施主体访谈
        3.受益主体访谈
        4.教学过程观察
    (四)分析内容
        1.方案内容分析
        2.方案实施分析
四、企业人才需求调研
    (一)调研目的
    (二)调研对象
    (三)调研方式
    (四)调研内容
        1.学历需求
        2.需求更新周期
        3.技能证书需求
        4.岗位及岗位能力需求
五、问题及问题解决
    (一)两者的关系
        1.能力递减的关系
        2.相互制约关系
        3.相互促进关系
    (二)方案存在的问题
        1.专业定位偏差
        2.方案不完整
        3.关门写方案
        4.方案更新不及时
        5.方案推广不到位
    (三)规范方案内容的重要性
六、建议
    (一)方案撰写的建议
        1.方案制定的思路
        2.方案制定的建议
    (二)方案执行的建议
七、反思与结论
    (一)研究的不足
        1.样本代表性问题
        2.研究深度问题
    (二)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10)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研究 ——基于H大学的教学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 新时代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新要求
        (二) 传统课堂教学弊端日益凸显
        (三) 信息技术正在对教育教学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二、文献回顾
        (一) 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研究
        (二) 教育信息化及其发展研究
        (三) 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研究
        (四) 研究展望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意义
        (二) 研究思路
        (三) 研究方法
第一章 高校课堂教学转型概述
    一、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内涵
        (一) 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概念
        (二) 课堂教学转型相关概念辨析
    二、我国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必要性
        (一) 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 高校现行课堂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三、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发展历程
        (一) 国外高校教学转型的发展历程
        (二) 我国高校教学转型的发展历程
    四、我国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取向
        (一) 以教为中心教学的特征及典型模式
        (二) 以学为中心教学的特征及典型模式
第二章 信息技术与高校课堂教学转型
    一、高校课堂教学转型面临的现实障碍
        (一) 教师方面
        (二) 学生方面
        (三) 学校管理
    二、信息技术对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影响
        (一) 信息技术的应用动摇了以教为中心教学存在的“合法性”
        (二) 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以学为中心教学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典型案例解读
        (一) 国外典型案例
        (二) 国内典型案例
第三章 H大学利用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实施路径
    一、H大学推进课堂教学转型的过程
        (一) H大学推进研究型教学的过程
        (二) H大学推进研究型教学取得的初步成果及遇到的问题
        (三) 利用信息技术:H大学推进课堂教学转型的思路
    二、H大学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课堂教学转型的具体措施
        (一) 优化顶层设计,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二) 重构教学环境,实现物理、资源、社交空间的融合
        (三) 开展进阶培训,助力教师角色转变和能力提升
        (四) 变革教学过程,推进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
        (五) 改革评价方式,开展基于数据的综合评价
        (六) 重组管理机构,落实制度安排和组织保障
        (七) 重塑教学文化,形成教学创新的整体氛围
        (八) 重构育人生态,建立信息化支撑的育人环境
第四章 H大学利用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案例分析
    一、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过程优化:“微助教”教学
        (一) 教学设计原理
        (二) 教学过程实施
        (三) 教学效果评价
        (四) 教学经验总结
    二、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模式变革:翻转课堂教学
        (一) 教学设计原理
        (二) 教学过程实施
        (三) 教学效果评价
        (四) 教学经验总结
    三、智慧教室环境下的教学组织形式变革:同步课堂
        (一) 教学设计原理
        (二) 教学过程实施
        (三) 教学效果评价
        (四) 教学经验总结
    四、案例分析与总结
第五章 H大学利用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成效与反思
    一、课堂教学转型中教师的变化
        (一) 教学方式:信息技术高效融入
        (二) 效果: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及对混合式学习课堂认可度的提升
    二、课堂教学转型中学生的变化
        (一) 学习模式:自我探究与互动合作
        (二) 效果:学生学习意识的转变及其混合式学习课堂接受度的提升
    三、学校教学生态的变化
        (一) 高校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得以完善
        (二) 数字化校园建设得到发展
        (三) 科教融合得以有效推进
    四、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课堂教学转型的成效总结
        (一) 教师教学方式多元化,引导性增强
        (二) 教学资源来源广泛化,前沿性增强
        (三) 学生课程学习主动化,自主性增强
        (四) 成绩评价方式多样化,真实性增强
        (五) 学校课堂管理系统化,实效性增强
    五、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课堂教学转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一) 混合式学习课堂现行问题
        (二) 混合式学习课堂对策建议
第六章 结论、展望与讨论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
        (一) 以学为中心是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核心
        (二) 信息技术能够有效推动高校课堂教学转型
    二、研究的展望
        (一) 高校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课堂教学转型的关键环节
        (二) 信息技术促进未来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政策建议
    三、研究的讨论
        (一) 研究的创新点
        (二) 研究的局限处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查问卷(研究型课堂卷)
附录2: 《混合式课堂教学基本情况调查问卷(教师卷)》
附录3: 《混合式课堂教学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学生卷)》
后记

四、中学计算机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2]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D]. 张琳.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3]建筑教育中的数学教育和教学[D]. 钟予. 中央美术学院, 2017(08)
  • [4]“新课标”背景下原阳县初中合唱教学的探索与实践[D]. 吕玉聪. 河南科技学院, 2021(07)
  • [5]高中文言文问题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研究[D]. 王宁.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7)
  • [6]高中、大学物理衔接模式的探索与实践[D]. 马萌茁.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7]基于竞赛项目的普通高中机器人校本课程建设研究[D]. 俱文选. 西南大学, 2020(01)
  • [8]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研究 ——以开发区第一中学为例[D]. 姜珊珊.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7)
  • [9]企业人才需求视阈下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内容分析[D]. 赵娇. 西南大学, 2020(01)
  • [10]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研究 ——基于H大学的教学实践[D]. 曹阳.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中学计算机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