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主识别论文-杜袁文,陈功

寄主识别论文-杜袁文,陈功

导读:本文包含了寄主识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蚜虫,寄主搜寻,定向行为,视觉

寄主识别论文文献综述

杜袁文,陈功[1](2019)在《蚜虫寄主识别与搜索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蚜虫对于寄主选择是在和寄主长期的协同进化中形成的,且有了一定的取食范围。近几年来,昆虫的寄主适应性研究逐渐成为昆虫学和昆虫-植物互作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综述了蚜虫在对寄主植物的定向行为中,如何利用视觉、嗅觉、触觉等进行寄主定位。深入了解蚜虫和寄主植物的互作关系。从昆虫的行为控制中,为蚜虫的综合防治提供一些新思路,这对蚜虫的综合防治和对蚜虫的行为控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华中昆虫研究》期刊2019年00期)

关爽[2](2019)在《寄主卵识别在大杜鹃卵大小和卵色进化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寄主卵识别是巢寄生鸟类卵模拟的重要选择压力。大杜鹃(Cuculus canorus)作为一种典型的专性巢寄生鸟类,对寄主卵的模拟程度如何?寄主的卵识别是否是杜鹃卵色特征进化的主要动力?本研究以大杜鹃的主要寄主,东方大苇莺(Acrocephalus orientalis)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包括大杜鹃对寄主卵的模拟程度、卵匹配选择的主要因素和寄主卵识别能力,研究结果如下:(1)本地区大杜鹃和东方大苇莺卵与其它地区相比,均有变小的趋势,但是大杜鹃的卵略大于寄主的卵(P<0.05),并且大杜鹃卵形指数(长径/短径)显着小于东方大苇莺(P<0.05)。(2)大杜鹃卵的背景色和斑点在可见光上的反射光波形与寄主的卵相似,但次级斑点亮度显着高于寄主(P<0.05);在紫外光部分,大杜鹃卵的背景色显着低于寄主(P<0.05),初级斑点和次级斑点高度模拟寄主(P>0.05);大杜鹃卵背景色和初级斑点的色度高度模拟寄主(P>0.05),次级斑点的色度显着低于寄主(P<0.05);两种鸟类的卵色色调偏蓝,背景色、初级斑点、次级斑点的色调均高度模拟寄主(P>0.05)。(3)大杜鹃的卵斑点特征在卵钝端和侧面(斑点大小、斑点密度和斑点盖度)高度模拟寄主(P>0.05),尖端卵斑点密度和斑点盖度均低于寄主(P<0.05)。(4)在寄主寄生选择中,大杜鹃对寄主卵的大小和卵色不具有选择性(P>0.05),对寄主卵斑点特征(斑点密度)具有选择性(P<0.05),与寄生巢的卵更匹配。(5)寄主对不同大小和模拟效果的模型卵均具有较强的卵识别能力,卵识别率不受卵大小和卵模拟程度的影响,但是,由于较大的模型卵超过大苇莺的咬合指数,从而导致对大型模型卵的丢除率较低(39%)。以上结果说明:大杜鹃与寄主协同进化的过程中,杜鹃卵的大小、卵色和斑点均具有明显的模拟进化。其中,杜鹃卵的斑点特征更加进化,并且在寄生选择中,斑点模拟也表现的更加精确。在卵识别实验中,我们并没有证据表明寄主卵识别对大杜鹃卵大小和卵色进化产生直接性作用,可能是因为本研究中并未考虑斑点特征对卵识别的影响,从而导致本实验采用的模型卵在验证寄主卵识别中存在着缺陷。目前,已经开始采用的3 D打印模型卵将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更好的方案,未来我们将进行进一步的探究。(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期刊2019-05-01)

梁启富,刘冬冬,刘同先[3](2018)在《烟蚜茧蜂种内寄主识别与内部竞争》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寄生桃蚜Myzus persicae(Sulzer)的单性内寄生蜂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 Ashmead的种内识别与内部竞争,研究测定不同寄主密度对烟蚜茧蜂雌蜂卵的分布影响,以及不同产卵时间间隔对自身和同种寄主识别、种内内部竞争的影响。结果显示,烟蚜茧蜂在寄主密度为30头以下时,过寄生率高于31.16%;而寄主密度为50头以上时,过寄生率低于6.64%。在24 h以上的产卵时间间隔下,烟蚜茧蜂的自身过寄生率高于37.04%,而同种过寄生率在22.45%~25.93%之间;而且龄期较高的幼虫在种内内部竞争中获胜的概率高于72.00%。表明烟蚜茧蜂在低寄主密度下倾向于过寄生,在高寄主密度下有避免过寄生的趋势;烟蚜茧蜂倾向于自身过寄生,而对同种过寄生表现出一种产卵限制;在烟蚜茧蜂的种内内部竞争中,龄期较高的幼虫一般具有优势。(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崔伟婵[4](2017)在《烟青虫识别寄主植物挥发物的神经与分子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长期的自然进化过程中,昆虫形成了一套特异而灵敏的嗅觉通讯系统。它们通过识别种内或种间性信息素以及自然界中的各种气味化合物来完成一系列重要的生命活动,如选择适宜的食物和产卵繁殖场所,寻找配偶,躲避和防御天敌等等。昆虫主要依靠其触角感受外界的气味化合物,触角上密布着大量的嗅觉感觉毛(即嗅觉感受器),可以将外界化学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传递到昆虫更高级的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所以阐明昆虫嗅觉感受的神经和分子机制,不仅可以对昆虫行为进行调控,还可以比较近缘物种间对外界化学分子识别机制的差异。本研究以烟青虫为研究对象,利用单细胞记录技术,根据对测试气味的不同反应,鉴定出雌蛾与雄蛾的毛形感器和锥形感器的不同功能亚型和多条可以被不同气味化合物激活的嗅觉受体神经元;并根据烟青虫转录组结果,克隆得到烟青虫多个气味受体,利用爪蟾卵母细胞异源表达系统结合双电极电压钳鉴定这些气味受体的功能;阐明识别气味化合物嗅觉通路,并通过Y型管行为学实验,测定气味分子对昆虫行为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本研究选取了 20种气味化合物,利用单细胞记录(Single Sensillum Recording,SSR),鉴定得到烟青虫(Helicoverpa asslta)雌蛾与雄蛾的毛形感器和锥形感器功能亚型和多条嗅觉神经元。结果发现:在烟青虫雌蛾中鉴定出3种类型的毛形感器,即Type A(F-T-A)、Type C(F-T-C)和 Type D(F-T-D),共有 8 类嗅觉神经元。Type-A 为最主要的感器类型,其中有一个神经元可被四种气味物质激活,且对A Chemical和水杨酸丁酯的反应最强烈。Type D类的反应谱较窄,只能被叁种气味物质激活,其中一种是烟草挥发物橙花叔醇。烟青虫雌蛾的锥形感器分为4个功能类型:Type A(F-B-A)、Type B(F-B-B)、Type C(F-B-C)和Type D(F-B-D),共有9类嗅觉神经元。烟青虫雄蛾毛形感器只有2种类型,Type A(M-T-A)和Type D(M-T-D),共有6类嗅觉神经元。烟青虫雄蛾的锥形感器也具有 4 种类型,Type A(M-B-A)、Type B(M-B-B)、Type C(M-B-C)和Type D(M-B-D),共有9类嗅觉神经元。雌蛾与雄蛾锥形感器的Type-A、Type-B和Type-C类型,对气味物质的反应完全相同,只有Type D反应不同。Type-D反应谱较宽,在雌蛾中,其可对10种气味物质有反应,而雄蛾仅对6种有反应。2、克隆了烟青虫1个共受体Orco和9条普通气味受体基因(Hass Orco,HassOR17,HassOR24,HassOR27,HassOR40、HassOR41,HassOR42,HassOR43,HassOR44、HassOR55)的全长序列,随后将9条气味受体基因分别与共受体Orco在爪蟾卵母细胞中进行体外共表达,然后结合双电极电压钳进行了功能研究。结果表明:HassOR27/Orco对水杨酸甲酯、顺-3-己烯醇、苯甲酸甲酯、苯甲酸乙酯和水杨酸甲酯有反应,且对水杨酸甲酯反应最强。HassOR42/Orco对苯乙醛反应强烈,但对苯乙醇和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反应较小。HassOR43/Orco对苯甲酸甲酯、水杨酸甲酯和羟基苯甲酸甲酯反应均较小,但对甲氧基苯甲酸甲酯反应强烈。HassOR44/Oroc对甲氧基苯甲酸甲酯反应最大。HassOR40/Orco只能被叁种气味物质激活,且对烟草挥发物橙花叔醇有反应。而 HassOR17/Orco、HassOR24/Orco、HassOR41/Orco 和 HassOR55/Orco 对供试气味均无反应。3、利用单细胞记录技术在烟青虫雌蛾与雄蛾中,鉴定得到了一种可以感受橙花叔醇的毛形感器Type-D。该类感器中的b类神经元可被橙花叔醇激活,且也可被香叶醇和乙酸香叶酯激活。利用双电极电压钳发现HassOR40/Orco也只能感受这叁种气味化合物。将受体与神经的研究结果进行对应,初步推断HassOR40在该神经元下表达,阐明烟青虫识别橙花叔醇的'OR-OSN'嗅觉通路。烟青虫与棉铃虫为近缘物种,但它们的寄主范围却不同。将烟青虫OR40与其近缘种棉铃虫OR40进行多序列比对,结果表明烟青虫和棉铃虫的OR40氨基酸序列一致性高达99.0%。通过对烟青虫成虫进行Y型管行为研究,发现橙花叔醇对雌蛾和雄蛾均有显着吸引作用。通过以上一系列技术手段,从分子和外周神经的水平上阐明了烟青虫感受橙花叔醇的'OR-OSN'嗅觉通路,进而为近缘种间识别不同寄主提供理论基础,以及开发和应用更加经济高效、环境友好的控制技术来防治此类害虫。(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7-04-01)

崔伟婵,王桂荣[5](2016)在《棉铃虫及近缘种对寄主植物的嗅觉识别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昆虫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套非常灵敏的嗅觉系统,它主要通过昆虫触角上的感器来完成一系列行为反应。昆虫的感器是由一到多个感受神经元和叁个辅细胞组成,可以与气味分子特异识别的气味受体就位于神经树突表面。本研究对多种植物挥发物进行筛选,利用单细胞记录(Single sensilla recording,SSR)的方法,检测植物挥发物引起的棉铃虫及近缘种的电生理反应。(本文来源于《全国农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会议文集》期刊2016-09-01)

杨俊华[6](2016)在《淡足侧沟茧蜂对感染和未感染病毒甜菜夜蛾寄主的识别及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寄生蜂和昆虫病毒是鳞翅目害虫的重要生物防治剂,其对害虫的联合控制效应已广受关注。目前,寄生蜂对感染病毒的害虫的行为响应虽有不少报道,但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寄生蜂如何改变这种行为响应未有案例证实,寄生蜂响应这种行为变化的机制更是知之甚少。鉴于此,本文以甜菜夜蛾、淡足侧沟茧蜂和核型多角体病毒为研究系统,观察了淡足侧沟茧蜂识别病毒感染和未感染甜菜夜蛾的行为,分析了淡足侧沟茧蜂的学习经历对其识别行为的影响,明确了淡足侧沟茧蜂对甜菜夜蛾及其为害植物的趋性反应,并揭示了该蜂识别感病甜菜夜蛾的嗅觉机理,目的在于为认识寄生蜂和昆虫病毒联合控制甜菜夜蛾的效应及其机理提供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观察了不同温度(19、23、27、31和35℃)下寄生蜂识别健康和感毒甜菜夜蛾幼虫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病毒浓度为5.33×107 OB/m L时,在饲育温度23℃以下时,寄生蜂对健康和感毒甜菜夜蛾幼虫的识别在饲毒后96h出现显着差异,而在27℃以上时,这种识别行为在饲毒后84h表现为显着差异,且寄生蜂识别行为的差异显着性随感毒浓度的增加而相对滞后;随着温度的升高,寄生蜂识别寄主的搜索时间和触角敲打时间缩短、刺探次数和寄生率增大,且对健康寄主的首选攻击几率增强;寄生蜂对健康和感毒甜菜夜蛾的识别出现显着差异的时间随温度升高而缩短。2、研究了寄生蜂学习经历对其识别健康和感毒甜菜夜蛾幼虫的影响。寄生蜂幼虫期学习经历中,繁育寄主为未感病幼虫的寄生蜂对未感毒和感毒幼虫的搜索时间、触角敲打时间、刺探次数、首选攻击率和寄生率均在感毒后84h出现显着差异,而繁育寄主为感毒幼虫的寄生蜂,其识别效应的上述5个指标分别在感毒后84h、72h、72h、72h、84h出现显着差异。寄生蜂成虫期学习经历中,在未感毒甜菜夜蛾幼虫体内产过卵的寄生蜂对未感毒和感毒幼虫的搜索时间、触角敲打时间、刺探次数、首选攻击率和寄生率分别在感毒后48h、24h、24h、24h、72h出现显着差异;而对感毒幼虫有学习经历的寄生蜂,上述5个指标分别在感毒后84h、84h、72h、84h、84h出现显着差异。3、测试了寄生蜂对甜菜夜蛾幼虫及其为害植物的趋性反应。寄生蜂对健康和感毒甜菜夜蛾幼虫虫体的选择在感毒后24~84h内无显着差异,但在感毒后96h出现了显着差异,寄生蜂优先选择健康甜菜夜蛾幼虫虫体。而对于甜菜夜蛾幼虫虫粪,寄生蜂在感毒后84h优先选择健康甜菜夜蛾幼虫的虫粪。寄生蜂不能区分健康和感毒甜菜夜蛾取食的蕹菜叶片。寄生蜂在感毒后84h优先选择“健康甜菜夜蛾幼虫虫体+健康甜菜夜蛾幼虫为害的蕹菜”复合体。4、克隆了寄生蜂气味结合蛋白基因Mp OBP8和Mp OBP10的全长c DNA,序列分析表明,Mp OBP8和Mp OBP10与中红侧沟茧蜂和毁侧沟茧蜂的部分OBP具有较高的序列一致性,而与其他目昆虫的OBP具有较低的序列一致性。组织表达分析表明,寄生蜂Mp OBP8和Mp OBP10主要在触角中表达,而在其他组织中并未检测到。综上所述,寄生蜂学习经历影响其识别寄主的能力,这暗示我们:在野外联合应用寄生蜂和昆虫病毒时,可以适当地调整寄生蜂的学习经历,以便增加寄生蜂和昆虫病毒联合控制夜蛾的效果。同时,温度是影响寄生蜂识别健康和感毒甜菜夜蛾的一个重要生态因子,寄生蜂识别寄主的能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强,这可能预示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寄生蜂对寄主的行为响应可能会发生变化,寄生蜂和昆虫病毒联合控制夜蛾的能力可能会加强,进而可能会降低甜菜夜蛾种群危害成灾的几率。此外,本研究还说明,在田间喷施昆虫病毒后,寄生蜂与夜蛾、作物与夜蛾之间的化学通讯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会影响夜蛾危害作物的模式。(本文来源于《上海海洋大学》期刊2016-05-25)

李广伟[7](2016)在《梨小食心虫识别寄主植物挥发物的分子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梨小食心虫是一种重要的世界性果树害虫,桃、梨、苹果等蔷薇科仁果类和核果类果树是其主要的寄主植物。梨小食心虫具有典型的季节性转移寄主危害习性,在我国春季和夏初主要为害桃树新梢,夏末和秋季转移至梨园危害梨果,这一习性是引起桃梨混栽区梨小食心虫常年猖獗成灾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寄主植物释放的挥发物组分变化是诱导该虫季节性转移寄主危害的重要原因,灵敏的嗅觉系统在梨小食心虫觅食、求偶、繁殖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梨小食心虫识别寄主植物挥发物的机制问题还不清楚。梨小食心虫嗅觉相关蛋白基因的鉴定及功能解析有助于掌握昆虫嗅觉识别的分子机制,也可为干扰昆虫嗅觉识别来防治目标害虫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通过二代转录组测序,从梨小食心虫触角中鉴定到大量的嗅觉相关基因,并对气味结合蛋白、化学感受蛋白的组织表达、结合特性及与配体的特异性结合机制等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采用Illumina Mesiq二代测序平台对梨小食心虫雌虫触角进行转录组测序,利用SOAPdenovo-Trans,Trans-ABySS和Trinity组装软件对转录组数据分别进行从头拼接,并用DETONATE和Transrate对组装的准确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Trinity获得的转录本数量最多、平均长度最长、N50最大,Trans-Abyss次之,SOAPdenovo-trans组装效果最差。通过基因功能注释从梨小食心虫触角转录组中鉴定出28个气味结合蛋白OBP基因,17个化学感受蛋白CSP基因,48个气味受体OR基因,4个味觉受体GR基因,24个离子受体IR基因,2个感受神经元膜蛋白SNMP基因及1个气味降解酶ODE基因。在鉴定到的28个OBP中,21个具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长度357~756 bp。在具有完整编码区的21个OBP中,GmolOBP14第2、5位的半胱氨酸被其他氨基酸取代,属于“Minus C”亚族OBP,其他20个OBP具有六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及N端20个左右的信号肽序列,属于“典型OBP”。半定量RT-PCR显示,GmolOBP1除在雌、雄虫触角中表达外,还在雌虫身体中表达;GmolOBP2特异性地在雌虫触角和身体中表达;GmolOBP6和Gmol OBP18广泛分布在触角及身体其他组织。其他22个OBP基因在触角中特异性表达。推测在触角中特异性或高表达量的OBP在梨小食心虫寄主定位、产卵场所选择等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在鉴定到的17个CSP中,15个具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均具有4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和N端17~25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半定量RT-PCR表明,除CSP6、CSP7和CSP9在触角中特异性表达外,其余CSP在雌、雄虫触角和其他组织中均有分布。梨小食心虫CSP除能感受识别挥发性气味物质外,还可能参与其他的生理活动。利用原核表达系统成功表达了5个OBP蛋白和5个CSP蛋白,并采用His标签亲和层析柱对重组蛋白进行了纯化。利用荧光竞争结合试验对重组OBP和CSP的结合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5个重组obp蛋白均能与梨小食心虫的1种或多种性信息素强烈结合,而5个csp蛋白均不能与性信息素结合。(2)gmolgobp1具有广泛的结合谱,与癸烷的结合能力最强,结合常数为5.64μm;gmolgobp1对醇类、酯类物质也有较高的结合活性。表明gmolgobp1具有识别寄主植物挥发物和性信息素的双重功能。(3)gmolgobp2能特异性地结合性信息素十二烷醇,gmolgobp2具有与pbps相似的功能,推测gmolgobp2在成虫求偶、交配中起重要作用。(4)gmolobp8、gmolobp11与癸醛、己酸丁酯和α-罗勒烯的结合能力最强,结合常数分别为9.82,10.03,11.06μm和12.69,12.97,16.79μm。(5)gmolobp15与己醛、庚醛的结合能力最强,结合常数分别为5.52和14.81μm。gmolobp15的主要功能与结合己醛、庚醛等醛类寄主植物挥发物有关。(6)gmolcsp8能与己醇、3-甲基丁醇等小分子量的醇类物质特异性结合,而gmolcsp2、gmolcsp3、gmolcsp9和gmolcsp11与寄主植物挥发物的结合能力很弱或不结合。与obp相比,梨小食心虫csp蛋白与气味分子的结合更具特异性,在成虫嗅觉识别中的作用还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以家蚕bmorgobp2和尖音库蚊cpipcsp的晶体结构为模板分别模拟了gmolgobp2和gmolobp8的叁维空间结构。预测gmolgobp2结合十二烷醇的可能位点为thr9,val111和val114,gmolobp8结合乙酸-反-8-十二碳烯酯的可能位点为thr70,leu74和trp108。利用定点突变技术将预测的结合位点进行点突变。gmolgobp2的突变体t9a与十二烷醇的结合活性下降了80%,而v111a和v114a没有明显的差异,表明thr9是gmolgobp2结合十二烷醇的关键位点。gmolobp8突变体w108a完全不能与乙酸-反-8-十二碳烯酯结合,t70a和l74a的结合能力显着降低,表明thr70和leu74是gmolobp8的结合位点,而trp108是结合乙酸-反-8-十二碳烯酯关键功能位点。全量荧光免疫定位试验表明,gmolgobp2和gmolobp8均分布在雌、雄虫触角的锥形感器中,且gmolgobp2在锥形感器被荧光标记的数量较gmolobp8多。由gmolgobp2和gmolobp8在锥形感器中表达,且能与性信息素强烈结合的证据表明,表达gmolgobp2和gmolobp8蛋白的锥形感器中的嗅觉神经元对性信息素组分也较敏感。性信息素乙酸-顺-8-十二碳烯酯、乙酸-反-8-十二碳烯酯和顺-8-十二碳烯醇仅对雄虫触角具有电生理活性。桃、梨寄主植物挥发物1-己醇、反-2-己烯醛、己醛、庚醛、壬醛、癸醛、苯甲醛、乙酸丁酯、乙酸-顺-3-己烯酯、乙酸己酯、己酸丁酯均能引起雌、雄虫触角较强烈的eag反应,且雌雄虫触角对寄主植物挥发物的敏感性存在性别差异,如雌虫对己醛、庚醛、壬醛、癸醛和己酸丁酯的eag反应强于雄虫,雄虫对乙酸-顺-3-己烯酯、乙酸己酯的eag敏感性强于雌虫。双向行为选择试验表明具有电生理活性的气味物质并不一定有行为活性。昆虫对寄主植物的识别主要是基于对寄主植物化学气味指纹图谱的确认,但寄主植物释放的某些关键挥发物对昆虫的定位起着重要的指向作用。如反-2-己烯醛和己酸丁酯对雌虫有显着的引诱作用,α-蒎烯对雄虫表现出强烈的吸引作用。梨小食心虫触角中高表达的GmolGST1属于昆虫胞质型GSTs的delta亚家族基因。Gmol GST1在35℃,pH 7.0 100 mM Tris-HCl环境中的酶活力最高。以CDNB和GSH为底物,测定GmolGST1的米氏常数Km为0.232±0.060 mM,最大反应速度Vmax为172.80±15.40μmol/mg/min。杀虫剂对GmolGST1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抑制率均低于30%。Gmol GST1对性信息素顺-8-十二碳烯醇的降解能力最强,降解效率高达76.43%,对寄主植物挥发物己酸丁酯也有较强的活性,降解效率达49.19%。GmolGST1的主要功能是对进入触角感器细胞内的气味分子或异源有毒物质进行清除,保证嗅觉系统免受损害。(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6-04-01)

雷桅,税晓容,黄石安,陈灿,丁元林[8](2015)在《冬虫夏草寄主蒲氏钩蝠蛾β-1,3-葡聚糖识别蛋白家族的分子结构与功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β-1,3-葡聚糖识别蛋白(βGRP)是昆虫响应真菌侵染的重要识别介质,能够识别并结合真菌细胞壁的β-1,3-葡聚糖从而激活体内的天然免疫系统。本文采用Protparam等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工具对βGRP家族TpβGRP4a和TpβGRP4b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序列特征、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和生化功能等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全长分别为1 991 bp和1 681 bp,包括3'-UTR、ORF和5'-UTR序列,其蛋白分子式C2504H3832N672O736S15和C2094H3188N554O610S12,含496个和412个氨基酸残基,均以Gly含量最高,定位于分泌途径,无跨膜结构域,二级结构和叁维模型解析完成,以随机卷曲为主,是含有21个碱基的信号肽和Glyco-hydro及Laminarinase功能域的亲水性蛋白质,而它们在稳定性、酸碱性和磷酸化位点存在不同,表明TpβGRP家族与目前已知βGR在昆虫对病原物的模式识别和免疫反应机制中的作用类似,但作用方式可能不同。本文为深入研究冬虫夏草寄主钩蝠蛾昆虫βGRP的生化特性和分子免疫学机理奠定基础,从而推动冬虫夏草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对丰富昆虫天然免疫体系也有积极意义。(本文来源于《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期刊2015年06期)

修春丽[9](2014)在《中黑盲蝽、苜蓿盲蝽与叁点盲蝽对寄主植物挥发物的嗅觉识别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盲蝽(半翅目:盲蝽科)种类众多、分布广泛,是一类重要的农业害虫。当前我国苜蓿盲蝽属中发生和危害较重的有中黑盲蝽Adelphocoris suturalis (Jakovlev)、苜蓿盲蝽Adelphocoris lineolatus (Goeze)和叁点盲蝽Adelphocoris fasciaticollis (Reuter)。本文对叁种盲蝽与寄主植物的化学通讯机制进行了全面研究,主要结果如下:利用气相色谱-触角电位联用技术(GC-EAD)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从棉花、牛膝、艾蒿、野艾蒿、沙苑子、草木樨和薄荷的挥发物组分中共鉴定出7种能引起中黑盲蝽雌雄成虫触角电生理反应的活性物质,分别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二丁醚、丙烯酸丁酯、丙酸丁酯、丁酸丁酯和1,8-桉叶油素。EAG剂量反应曲线表明,在测定的浓度范围内,中黑盲蝽雌雄成虫对7种活性物质EAG相对反应值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其中对丙烯酸丁酯、丙酸丁酯和丁酸丁酯的反应高于其它4种。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发现中黑盲蝽成虫对二丁醚、丙烯酸丁酯、丙酸丁酯和丁酸丁酯有明显的趋向性,对间二甲苯、对二甲苯和1,8-桉叶油素没有显着趋向性,且雌雄对任何一种活性物质的趋性没有显着差异。艾蒿、野艾蒿、棉花、紫花苜蓿和草木樨的挥发物组分中能引起苜蓿盲蝽雌雄成虫触角电生理反应的活性物质共6种,即对二甲苯、二丁醚、丙烯酸丁酯、丙酸丁酯、丁酸丁酯和1,8-桉叶油素。苜蓿盲蝽雌雄成虫对鉴定出的6种活性物质EAG相对反应值也是随活性物质浓度的增高而增大,但雌雄成虫对对二甲苯和雌虫对丙烯酸丁酯反应除外,苜蓿苜蓿对丙烯酸丁酯、丙酸丁酯、丁酸丁酯的EAG反应远大于其他3种活性物质。苜蓿盲蝽对对二甲苯、二丁醚、丙烯酸丁酯、丙酸丁酯和丁酸丁酯具有明显的趋向性,而对1,8-桉叶油素与对照间差异不显着,且对任何一种活性物质雌雄之间也均没有差异。野艾蒿、猪毛蒿、寒麻、棉花和紫花苜蓿的挥发物组分中能引起叁点盲蝽雌雄成虫触角电生理反应的活性物质共是7种,分别为对二甲苯、二丁醚、丙烯酸丁酯、丙酸丁酯、β-蒎烯、丁酸丁酯和1,8-桉叶油素。叁点盲蝽雌雄成虫对鉴定出的7种活性物质EAG相对反应值基本是随活性物质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其中雄虫对所有活性物质反应程度均高于雌虫,雌雄虫对丙烯酸丁酯、丙酸丁酯和丁酸丁酯的EAG反应高于其它4种。Y型嗅觉仪行为测定发现叁点盲蝽对丙烯酸丁酯、丙酸丁酯和丁酸丁酯具有明显的趋向性,而对对二甲苯、二丁醚、β-蒎烯和1,8-桉叶油素与对照间没有显着差异,且对任何一种活性物质雌雄之间均不存在显着差异。本文通过GC-EAD、GC-MS技术结合室内电生理和行为测定明确了中黑盲蝽、苜蓿盲蝽和叁点盲蝽与寄主植物的化学通讯机制,最终筛选出对叁种盲蝽具有吸引作用的活性物质,为明确叁种盲蝽与寄主植物的互作关系,研发叁种盲蝽的行为调控措施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4-11-20)

虞国跃,彭正强,温海波,符悦冠[10](2014)在《外来种小巢粉虱Paraleyrodes minei的识别及寄主植物》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巢粉虱Paraleyrodes minei Iaccarino是一种原产于南美洲、并首先记录于叙利亚柑桔上的粉虱,目前已知分布于南美,并扩散到北美、欧洲、非洲和中国(香港和海南)。它的寄主植物较多,在未定名前已是美国加州柑桔的害虫。我们发现它在海南为害番荔枝和番石榴。本文提供了种类鉴别特征,各期的形态特征及生态图,并列出中国已知的16科20种寄主植物。(本文来源于《环境昆虫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寄主识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寄主卵识别是巢寄生鸟类卵模拟的重要选择压力。大杜鹃(Cuculus canorus)作为一种典型的专性巢寄生鸟类,对寄主卵的模拟程度如何?寄主的卵识别是否是杜鹃卵色特征进化的主要动力?本研究以大杜鹃的主要寄主,东方大苇莺(Acrocephalus orientalis)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包括大杜鹃对寄主卵的模拟程度、卵匹配选择的主要因素和寄主卵识别能力,研究结果如下:(1)本地区大杜鹃和东方大苇莺卵与其它地区相比,均有变小的趋势,但是大杜鹃的卵略大于寄主的卵(P<0.05),并且大杜鹃卵形指数(长径/短径)显着小于东方大苇莺(P<0.05)。(2)大杜鹃卵的背景色和斑点在可见光上的反射光波形与寄主的卵相似,但次级斑点亮度显着高于寄主(P<0.05);在紫外光部分,大杜鹃卵的背景色显着低于寄主(P<0.05),初级斑点和次级斑点高度模拟寄主(P>0.05);大杜鹃卵背景色和初级斑点的色度高度模拟寄主(P>0.05),次级斑点的色度显着低于寄主(P<0.05);两种鸟类的卵色色调偏蓝,背景色、初级斑点、次级斑点的色调均高度模拟寄主(P>0.05)。(3)大杜鹃的卵斑点特征在卵钝端和侧面(斑点大小、斑点密度和斑点盖度)高度模拟寄主(P>0.05),尖端卵斑点密度和斑点盖度均低于寄主(P<0.05)。(4)在寄主寄生选择中,大杜鹃对寄主卵的大小和卵色不具有选择性(P>0.05),对寄主卵斑点特征(斑点密度)具有选择性(P<0.05),与寄生巢的卵更匹配。(5)寄主对不同大小和模拟效果的模型卵均具有较强的卵识别能力,卵识别率不受卵大小和卵模拟程度的影响,但是,由于较大的模型卵超过大苇莺的咬合指数,从而导致对大型模型卵的丢除率较低(39%)。以上结果说明:大杜鹃与寄主协同进化的过程中,杜鹃卵的大小、卵色和斑点均具有明显的模拟进化。其中,杜鹃卵的斑点特征更加进化,并且在寄生选择中,斑点模拟也表现的更加精确。在卵识别实验中,我们并没有证据表明寄主卵识别对大杜鹃卵大小和卵色进化产生直接性作用,可能是因为本研究中并未考虑斑点特征对卵识别的影响,从而导致本实验采用的模型卵在验证寄主卵识别中存在着缺陷。目前,已经开始采用的3 D打印模型卵将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更好的方案,未来我们将进行进一步的探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寄主识别论文参考文献

[1].杜袁文,陈功.蚜虫寄主识别与搜索的研究进展[J].华中昆虫研究.2019

[2].关爽.寄主卵识别在大杜鹃卵大小和卵色进化中的作用[D].辽宁大学.2019

[3].梁启富,刘冬冬,刘同先.烟蚜茧蜂种内寄主识别与内部竞争[J].植物保护学报.2018

[4].崔伟婵.烟青虫识别寄主植物挥发物的神经与分子机制[D].东北林业大学.2017

[5].崔伟婵,王桂荣.棉铃虫及近缘种对寄主植物的嗅觉识别机制[C].全国农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会议文集.2016

[6].杨俊华.淡足侧沟茧蜂对感染和未感染病毒甜菜夜蛾寄主的识别及机理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6

[7].李广伟.梨小食心虫识别寄主植物挥发物的分子机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

[8].雷桅,税晓容,黄石安,陈灿,丁元林.冬虫夏草寄主蒲氏钩蝠蛾β-1,3-葡聚糖识别蛋白家族的分子结构与功能分析[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5

[9].修春丽.中黑盲蝽、苜蓿盲蝽与叁点盲蝽对寄主植物挥发物的嗅觉识别机制[D].扬州大学.2014

[10].虞国跃,彭正强,温海波,符悦冠.外来种小巢粉虱Paraleyrodesminei的识别及寄主植物[J].环境昆虫学报.2014

标签:;  ;  ;  ;  

寄主识别论文-杜袁文,陈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