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纳米改性金属陶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金属陶瓷,纳米,磨损,刀具,刀片,陶瓷,金属。
纳米改性金属陶瓷论文文献综述
何光春[1](2011)在《基于FEM的纳米TiN改性金属陶瓷刀具的切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纳米TiN改性金属陶瓷刀具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大变形-大应变、增量理论及拉格朗日算法,建立了Cockcroft&Latham断裂分离及磨损准则的有限元模型,并对AISI1045钢进行切削加工模拟。改变刀具角度,得到不同角度纳米TiN改性金属陶瓷刀具切削过程中的主切削力、温度及后刀面磨损变化曲线,模拟结果与相关切削理论比较吻合。结合刀具磨损SEM形貌,简要分析了此刀具磨损机理。文章的研究能够为后期新型刀具材料的研究开辟了新路径,以期到达缩短研制周期,降低成本的目的。(本文来源于《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期刊2011年06期)
张春友[2](2010)在《一种纳米改性金属陶瓷材料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一种以TiC为基,纳米TiC和WC为改性剂,另加入Ni、Mo、Fe为粘结相的金属陶瓷耐磨材料,对该材料的强度、硬度和磁性进行了检测,并与相同成分的未加改性剂的TiC粒径≥2.4μm粗颗粒金属陶瓷进行了性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改性剂起到了明显的优化作用,经纳米改性后的金属陶瓷,既提高了强度、密度,也提高了硬度。(本文来源于《硬质合金》期刊2010年03期)
于涛,许育东,石敏,陈绵松,伍光[3](2009)在《Ti(C,N)-Mo_2C-WC-Ni-Co纳米改性金属陶瓷材料的热冲击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XRD、SEM进行了纳米改性Ti(C,N)-Mo2C-WC-Ni-Co金属陶瓷材料的相结构分析和微观结构分析。结果表明,金属陶瓷仍为两相结构,其中陶瓷相呈典型的"芯-壳"结构。在800℃热循环条件下,研究了纳米改性Ti(C,N)基金属陶瓷刀具材料的热冲击裂纹形成与扩展特性,研究表明,相比普通金属陶瓷材料,纳米改性Ti(C,N)基金属陶瓷材料的抗热冲击性能较好;随着热循环次数的增加,试样表面的孔洞的数量和尺寸也明显增加;裂纹扩展过程中出现了裂纹的偏转、弯曲和桥接现象。初步探讨了热冲击裂纹的形成和扩展机理。(本文来源于《矿冶工程》期刊2009年05期)
谢峰,沈维蕾,杨海东,刘宁[4](2006)在《纳米改性金属陶瓷刀具切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常规的金属陶瓷刀具材料中添加纳米粉末可制备出性能优异的纳米改性金属陶瓷刀具材料。对造成金属陶瓷刀具磨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与其他刀具材料进行了力学性能比较,用4种不同的工件材料进行了切削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纳米改性金属陶瓷刀具材料适合高速加工塑性材料,同时表现出优异的切削性能。(本文来源于《农业机械学报》期刊2006年01期)
沈维蕾,谢峰,杨海东[5](2005)在《纳米改性金属陶瓷刀具切削塑性金属的影响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纳米改性金属陶瓷刀具是一种新型的刀具材料,本文通过对其力学性能的分析确定其应用的范围,并通过具体的切削实验,验证了其在加工塑性材料时具有优越的切削性能,并分别研究了进给量、切削速度及切削速度对刀具寿命的影响,推导出了切削用量叁要素与刀具使用寿命之间关系的广义Taylor公式,从该公式的指数可以看出,进给量对刀具使用寿命的影响也很大,几乎和切削速度对刀具使用寿命的影响相当,实验所得出的结论将有助于合理正确地使用这种新型刀具。(本文来源于《金属功能材料》期刊2005年04期)
谢峰,刘宁,张崇高,杨海东[6](2005)在《纳米改性金属陶瓷刀具材料最佳纳米粉添加量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将纳米TiN粉体添加到常规的金属陶瓷中来制备纳米TiN改性金属陶瓷刀具材料的新方法,着重对最佳的纳米TiN的添加量进行了研究。对含不同纳米TiN添加量试样的力学性能测试表明,不同的纳米TiN添加量对所研制的金属陶瓷刀具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是不同的,当纳米TiN添加量在6%~8%时,可获得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分析了不同的纳米TiN添加量对材料微观组织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机械工程》期刊2005年15期)
许育东,刘宁,石敏,韩成良,晁晟[7](2005)在《Mo添加量对纳米改性金属陶瓷显微组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Mo添加量对铣削用TiC TiN(nm)WC-Mo2C Ni Co金属陶瓷的组织特征、力学性能和断口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陶瓷的组织为典型的两相结构特征,其中陶瓷相的芯/壳结构(core/rimstructure)与溶解析出机制有关。少量Mo的加入能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断口SEM分析表明:断裂机理为典型的混合型断裂(穿晶断裂和沿晶断裂),金属相存在着明显撕裂的痕迹。(本文来源于《矿冶工程》期刊2005年02期)
韩成良,刘宁,范广能,许育东[8](2004)在《纳米TiN改性金属陶瓷刀片的铣削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制备了两种纳米TiN改性金属陶瓷可转位铣刀片ToolA和ToolB。研究了这两种新型面铣刀在切削正火态45#钢时的铣削性能及其失效机理。试验结果表明,两种试验铣刀片在Vc=294m/min,fz=0.16mm/z,ap=0.5mm条件下铣削45#钢时,均未发现“崩刃”现象,并全都以“磨损”的形式失效,刀具寿命较长。此外,在同样切削条件下,ToolA具有良好的抗氧化磨损性能,而ToolB有更高的耐机械冲击能力;高温扩散和氧化磨损成为导致纳米TiN改性铣刀片磨损失效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硬质合金》期刊2004年04期)
潘雄[9](2004)在《用纳米材料改性,研制成新型金属陶瓷刀具》一文中研究指出据报导,合肥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刘宁教授主持研究的国家科技攻关地方重大项目纳米TiN、AiN改性的Tic基金属陶瓷刀其制造技术目前通过鉴定,这标志着一种利用纳米材料制作的新型金属陶瓷刀具问世。研究人员在金属陶瓷(TiC碳化钛)中加入了纳米TiN(氮化钛),这样可细化品粒,而晶粒细小有利于提高材料的强度、硬度和断裂韧性。研究还表明,纳米A1N(氮化铝)对刀具材料性能(本文来源于《功能材料信息》期刊2004年01期)
韩成良,刘宁,许育东,晁晟[10](2004)在《铣削刀片用纳米改性金属陶瓷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铣削刀片用纳米改性金属陶瓷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SEM观察结果表明,铣削刀片用纳米改性金属陶瓷组织仍由陶瓷相和金属相组成,其中粗大的陶瓷相颗粒为芯/壳结构;Mo元素添加能有效细化金属陶瓷陶瓷基体组织。抗弯测试表明,随金属相含量增加,金属陶瓷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增加,而硬度则降低;断口分析可知,沿晶断裂为其主要的断裂方式。(本文来源于《硬质合金》期刊2004年01期)
纳米改性金属陶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了一种以TiC为基,纳米TiC和WC为改性剂,另加入Ni、Mo、Fe为粘结相的金属陶瓷耐磨材料,对该材料的强度、硬度和磁性进行了检测,并与相同成分的未加改性剂的TiC粒径≥2.4μm粗颗粒金属陶瓷进行了性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改性剂起到了明显的优化作用,经纳米改性后的金属陶瓷,既提高了强度、密度,也提高了硬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纳米改性金属陶瓷论文参考文献
[1].何光春.基于FEM的纳米TiN改性金属陶瓷刀具的切削性能研究[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1
[2].张春友.一种纳米改性金属陶瓷材料的研究[J].硬质合金.2010
[3].于涛,许育东,石敏,陈绵松,伍光.Ti(C,N)-Mo_2C-WC-Ni-Co纳米改性金属陶瓷材料的热冲击性能研究[J].矿冶工程.2009
[4].谢峰,沈维蕾,杨海东,刘宁.纳米改性金属陶瓷刀具切削性能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06
[5].沈维蕾,谢峰,杨海东.纳米改性金属陶瓷刀具切削塑性金属的影响规律[J].金属功能材料.2005
[6].谢峰,刘宁,张崇高,杨海东.纳米改性金属陶瓷刀具材料最佳纳米粉添加量的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5
[7].许育东,刘宁,石敏,韩成良,晁晟.Mo添加量对纳米改性金属陶瓷显微组织的影响[J].矿冶工程.2005
[8].韩成良,刘宁,范广能,许育东.纳米TiN改性金属陶瓷刀片的铣削性能[J].硬质合金.2004
[9].潘雄.用纳米材料改性,研制成新型金属陶瓷刀具[J].功能材料信息.2004
[10].韩成良,刘宁,许育东,晁晟.铣削刀片用纳米改性金属陶瓷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J].硬质合金.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