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建设与运维刘亚平

智能变电站建设与运维刘亚平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新郑市供电公司河南新郑451100)

摘要:智能变电站是变电站实现运行自动化发展趋势。本文从智能变电站的概念出发,提出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管理策略。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建设;运维

前言

目前,变电站运维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会在很大程度上对电网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造成威胁,因此,这要求相关的技术人员需要加强对运维工作的重视,有效避免不必要的损失。相较于传统变电站,智能变电站更加重视电力网络的整体发展,其主要致力于提升电网的协调与配合水平,从而进一步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1智能变电站的概念

在讲述智能变电站的涵义之前,先讲一下数字化变电站。数字化变电站包括智能化设备和网络化设备两个层次,智能化设备属于一次性设备,主要包括互感器、智能化开关等,网络化设备包括过程层、间隔层等,通过通信设备,智能变电站内的电气设备可以进行信息的传输。数字化变电站运用IEC61850通信规范进行建模和通信,数字化变电站主要具有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特点,进行设备检修时以前是进行定期的检修,采用数字化变电站以后主要是对设备的状态进行检修,属于一种管理模式。

智能变电站采用的智能设备具有运行可靠、集成化程度高、环保的特点,可以实现信息的数字化交互,数据可以进行网络化通信,信息之间的共享也更加规范化,可以自动完成信息传输的各项基本功能,同时也可以完成其他一些高级功能,如实时自动化控制、在线分析、协同等,可以与相邻的变电站进行交互传输。我们可以看到,数字化变电站的明显特征为技术性,智能变电站以数字化变电站为基础,同时具有技术性和功能性的特点,自动化程度更高,可以实现信息化、自动化、预警等多种功能,并可与相邻变电站和调度中心进行信息交流。

2智能变电站的主要组成

2.1站控层

站控层的具体组成部分就是一些具有掌控功能的设备,一般包括计算机系统、服务器以及人机交换设备等。站控层的功能主要是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的监控以及对于相关数据的处理等,具体来讲,比如对于获取的信息进行处理分析,通过处理分析来对是否发出预警进行决策;或者是对于系统运行的数据进行自动的监控,制作成记录之后备后期查修;这是对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事故进行评估,并且记性操作闭锁,以这样方式来避免损失的扩大。

2.2间隔层

间隔层的具体组成部分就是连接站控层以及设备层的相关设备,一般包括继电保护设备以及监控设备。间隔层的主要功能是对于电力系统的运行进行监督并且对于继电系统进行保护,一旦出现错误,就会自动的出现继电保护,以这样的方式来保障电网的实际安全运行。一般情况下,分散式安装技术是母线保护的主要技术,通过监控设备来实现电力系统的检查以及预警。

2.3设备层

设备层的具体组成部分是高新技术打造的高端设备,一般包括断路器、分压型VD、复合传感器、隔离开关、信息处理接口等。智能变电站的核心就是设备层,设备层也是智能变电站建立的关键所在。高级设备集合了智能变电站的核心技术,这就充分发挥了设备的智能化水平以及自动化,具体来讲,复合传感器主要依靠的是集成技术,在此基础上结合多种物理传感器单元,最终实现多方位传感的功能。而分压型的VD一般空过中间电极以及点位的转变来对电压进行检测并且对信号进行输出,以这样的方式来对电力传送情况进行判断。

3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管理策略

3.1加强对技术的管理

技术是智能变电站运维工作的重要因素,首先,相关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对技术交底工作的重视,有效提升运维工作的技术水平,对于设备的安装,管理人员需要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有效提升安装质量,相关技术人员需要严格遵守方案的具体要求与程序,规范完成技术交底与设备安装工作,从而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其次,伴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大,交换机的端口也在不断增多,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光纤的交换连接造成了一定的困难,若光纤没有按照指定的位置进行连接,则会对后期的运维工作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相关的技术人员需要加强对端口的明确,并在方案中详细说明,同时技术人员还需要对端口进行有效的清洁,避免杂物的存在对电力供应造成干扰;最后,互感器的运维内容主要包括外观情况、接线是否正确以及光纤状态等,互感器一般用于测量电流与功率等相关数据的,通过其反馈的数据分析,相关的技术人员能够有效地判断故障,因此,相关的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对互感器的运维。

3.2要强化日常巡视管理机制

针对管控措施和管理需求,要强化常规化项目的管理效果,积极建立健全完整的控制机制。首先,要保证运维人员能强化日常巡视管理效果,由于智能变电站的设备都是智能化设备,因此,其实际的使用条件较高。运维人员要强化设备运行管理的管控效果,针对设备的运行工况,设计观察机制和管理计划,对异常报警信息和警告项目提高重视。其次,变电站运检人员要联合巡视管理,运维人员技术水平和巡视重点要放在设备性能和工作状态方面,提高重点排查性全面巡视机制。

3.3创造优良的运行环境

对于变电站的运行,相关的管理人员需要对设备、装置以及部件等进行科学的安排与规划,防止产生系统局部过热的情况,从而对硬件设备与系统运行造成不良的负面影响。除此之外,在设备密集区,管理人员应该保证区域的通风与散热,控制设备温度在合理的范围内,有效减小设备产生故障的可能性。另外,对于电力设备,应该安排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行规范化管理,并安排清洁人员定期对设备地点进行必要的清理,为设备的运行创造一个优良、整洁的环境。

3.4要强化设备的日常管理

在设备管理策略中,智能设备的运行效率最关键。因此,需要相关部门给予高度重视,智能化一次设备和网络化二次设备都是研究体系中的重点,技术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完整的管理策略,维护管理合理性。也要制定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和管控机制,不仅要优化智能变电站的数据库资料,也要强化设备的操作管理,保证执行操作流程的完整性和实效性,升级管理效果和实际管理水平。

3.5完善检修作业流程

专业检修班组在接到处缺任务后,及时准备好备品备件和工作票,到现场等待运维人员停电(或不停电)后开展处缺工作。由于智能变电站新设备的使用,导致在智能变电站操作票、工作票的填写以及现场工序质量作业卡的填写上与常规无人变电站有所不同。为了统一规范,标准管理,组织编发针对智能变电站的智能站典型作业示范票、危险点分析等二次安全管控措施、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作业指导书、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典型缺陷处理标准化工作手册等系列工作标准,针对生产实际组织开展宣贯。检修班组将异常处理完毕,设备恢复正常运行,消除缺陷后,设备异常处理流程结束。典型两票及现场作业指导书的编发确保了现场工作的人身、设备安全,提升运维、检修工作质量,有助于智能变电站工作现场风险管控的实施,以及同业对标指标管理和提升。

总结

综上所述,智能变电站在我国众多地方都得到了大力的推广与应用,但是由于我国智能变电站的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因此,其运维工作不可避免存在一些不足,这要求相关的管理人员能够加强对运维工作的重视,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我国变电站的运维水平,从而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一定的保障,并进一步保证社会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为我国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隋新世,隋君斐,刘炳芹等.10kV配电网谐振接地装置在智能变电站的应用[C].2015年配电网接地技术与故障处理研讨会论文集.2015:1-5.

[2]谭建群,欧阳帆,陈宏.智能变电站技术和管理现状分析及发展方向设想[J].湖南电力,2013(a01):5-8.

[3]关媛.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中应注意几点问题思考[J].科学与财富,2015,14(11):186-186,187.

标签:;  ;  ;  

智能变电站建设与运维刘亚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