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青藏高原腹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青藏高原,腹地,旧石器时代,人类,柴达木盆地,史前,环境。
青藏高原腹地论文文献综述
陶韬[1](2019)在《4万年前,人类已登上青藏高原腹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记者陶韬)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张晓凌副研究员领衔的科研团队在《科学》上报道了西藏尼阿底地区的古人类活动遗迹。西藏尼阿底旧石器遗址将人类首次登上青藏高原的历史推前到4万年前,是世界范围内史前人类征服高海拔极端环境的最高、最早纪录,刷(本文来源于《江苏科技报》期刊2019-03-20)
王娟,舒朝成,张红艳,张静,张雯娜[2](2019)在《青藏高原腹地不同海拔带青藏公路取土迹地恢复草地植物群落的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线状工程取土迹地植被的恢复是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恢复的重要组分。本研究以天然未退化草地植物群落为参照,从植物群落总数量指标和经济类群指标两个层面,分析了青藏公路取土迹地(约30 cm深)恢复区域植物群落沿海拔梯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天然未退化草地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高度及覆盖度随海拔增加呈递减趋势,而恢复区域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高度及覆盖度随海拔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天然未退化草地植物群落和恢复区域植物群落内豆科(Leguminosae)植物和莎草科(Cyperaceae)植物高度、覆盖度及地上生物量随海拔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趋势;虽然天然未退化草地植物群落和恢复区域植物群落内杂类草(Weed)植物的高度和覆盖度随海拔梯度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但地上生物量随海拔增加却呈降低趋势;天然未退化草地植物群落和恢复区域植物群落内禾本科(Graminea)植物覆盖度和地上生物量随海拔增加呈递减趋势,但恢复区域植物群落内禾本科植物高度随海拔梯度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天然未退化草地植物群落和恢复区域植物群落中多样性指数随海拔梯度变化均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而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则随海拔梯度的上升无明显差异。说明恢复植物群落和天然植物群落随海拔升高,总群落高度、覆盖度、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变化一致,但各个经济类群的高度、覆盖度、生物量变化不一致。(本文来源于《草业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叶仁政[3](2019)在《青藏高原腹地多年冻土区活动层冻融过程对冻结层上水动态变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低纬度冻土地区,具有极其复杂的水文地质状况,高原地区的地下水受到冻土的影响,分布与运动条件和一般地区存在十分显着的差异。其中,冻结层上水作为冻土地下水中运动最为活跃的类型,大量赋存于活动层中,在春夏季与大气、地表水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相互作用,在整个高原的水文循环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在目前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地下水动态变化可以作为高原对气候响应的指示针之一,是高原冻土水文极其重要的研究方向。已有研究表明,冻结层上水之所以具有较为明显的季节特征,其一大原因是由于土壤的渗透性也具有相似的季节变化过程,而涉及地下水动态的研究,土壤的渗透系数是不得不考虑的关键参数之一,其不但控制着地下水运动和溶质的运移,也影响着流域水资源评价的准确性。针对冻结层上水动态以及土壤渗透性变化的研究,有助于准确描述寒区地下水动态的时空变化规律以及冻土活动层的季节相态转变过程。因此,我们在长江源区风火山的左冒孔小流域的典型高寒草甸坡面和近河道地带开展了相关研究,实时观测了活动层冻融过程期间冻结层上水的水位动态,在活动层的完全融化期以及逐渐冻结期开展了抽水试验以确定土壤渗透系数变化趋势,并分析了造成水位动态以及渗透系数空间差异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在土壤温度的驱动下,研究区冻结层上水位动态与渗透系数的变化趋势与活动层的冻融过程相一致,冻结层上水位动态与各层地温在逐渐冻结期具有显着的非线性Boltzmann函数关系,其中,地下水位对深层地温变化的响应较浅层更为显着。渗透系数则与地温呈现良好的正相关关系,并且在活动层融化与冻结的交界期,渗透系数对温度变化的响应相较水位动态更为敏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在温度逐渐下降的过程中,地下水流运动呈现出显着减弱的趋势。(2)补排条件的差异对冻结层上水动态的影响显着,而地下水流的活跃程度还会造成能量分布的不同,对土壤渗透性也造成了十分显着的影响。其中,坡度的存在将形成水势差,位于坡下的试验点具有更好的补给条件,故水力性质占优,其地下水位、渗透系数都高于坡上点;此外,水势差的存在还造成了坡上点对大气降水补给的响应更为强烈。河水与冻结层上水动态之间也具有十分显着的相关性,虽然近河道地下水位动态对冻结期的到来更为敏感,但其水力性质在冻融循环期间都显着优于坡面地下水。(3)试验点所处的坡面朝向以及植被覆盖情况的不同对水位动态以及渗透性所造成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能量交换过程的控制。太阳辐射是地温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处于阳坡的活动层接受太阳的辐射更为直接,这会导致活动层冻融周期和土壤渗透性的差异。结果显示,在活动层的逐渐融化期阳坡观测点的融化先于阴坡29d,并且在逐渐冻结期其水位和渗透系数的下降幅度也小于阴坡。而植被的覆盖情况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土壤与大气间的能量交换,根据渗透系数的变化情况可知,植被覆盖情况良好的试验点渗透性的下降更为缓慢。(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3-01)
晓工[4](2019)在《青藏高原腹地发现人类适应高海拔极端环境的最早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刊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星课题组公布了尼阿底遗址这处来自青藏高原腹地的重大考古发现及其研究成果。该项发现将人类首次登上青藏高原的历史推前到4万年前,也书写了世界范围内史前人类征服高海拔极端环境的最高、最早记录。成果于2018年11月30日在线发表于Science上。课题组和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本文来源于《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许韶明[5](2019)在《多维度与重节点——喜马拉雅山麓及青藏高原腹地一妻多夫制婚姻形态的人类学阐释》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妻多夫制不仅是种古老的婚俗,而且作为藏族中一种特殊的婚姻形态,迄今仍流行于青藏高原地区。一妻多夫制的成因首先受生态条件的限制,然后陆续受到诸多社会-文化因素的作用,"多维度"是当前最有效的解释。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因素并非大杂烩式的堆积,而是一种层次分明,有重节点、次节点之分的"宝塔"形状,其中与生态条件相捆绑的土地制度位于宝塔的最底部,而历史传统、人口统计、经济因素和其他的社会文化因素则则为各次节点,分别位于宝塔底座之上的各层。研究一妻多夫制无疑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本文提出两种新的观点:第一,西藏的土地制度对于维持一妻多夫制的发展起着"催化剂"的作用,反过来,一妻多夫制在巩固西藏的土地制度和社会稳定层面亦发挥出关键性作用;第二,考虑到家庭周期性发展的自然结果,每个藏族家庭均有曾实行过一妻多夫的历史。从这一视角出发,一妻多夫制起到了一种"胶水"作用,有效地将其他两种婚制粘贴在一起并实现动态的转化,从而构成了藏族家庭出现多种婚姻形式的基础。(本文来源于《青藏高原论坛》期刊2019年01期)
李大庆[6](2018)在《最新证据表明:叁四万年前古人进入青藏高原腹地》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第叁极。人类从什么时候登上这一高寒地区生活一直是个谜。现在,科学家找到了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人类是在大约4万—3万年前征服这一高海拔极端环境的。相关论文北京时间11月30日在线发表于《科学》杂志上。完成这一发现的是中科院古脊椎(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8-12-03)
古雯[7](2018)在《青藏高原腹地发现史前人类活动遗址》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11月30日,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在线发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张晓凌等的研究论文《The earliesthuman occupation of the high-altitude Tibetan Plateau 40(本文来源于《中国自然资源报》期刊2018-12-01)
郭晓宁,杨延华,马元仓,李金海,谈昌蓉[8](2018)在《青藏高原腹地沙尘暴春季沙尘暴气候特征分析——以柴达木盆地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青藏高原腹地柴达木盆地9站52a春季(3-5月)沙尘暴、扬沙日数及逐年气温、降水资料,以及1951~2013年西太平洋副高面积指数资料,通过统计学方法、突变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沙尘暴、扬沙的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0a来柴达木盆地沙尘暴、扬沙日数总体呈下降趋势。沙尘暴年平均日数60年代最高,70年代至90年代逐步减少,到了21世纪头10年又有所回升。扬沙日数70年代比60年代增多,以后开始逐年代减少。沙尘暴、扬沙均有8年短周期和20年的长周期,目前两个周期均呈现出负值。1992年后沙尘暴次数呈现显着减少趋势,2002年后扬沙次数呈现显着减少趋势。大风日数、日照时数与沙尘暴、扬沙日数有很好的正相关,而气温和降水有很好的负相关对应关系。(本文来源于《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3 高原天气气候研究进展》期刊2018-10-24)
马小亮,吴晓东,叶琳琳,徐海燕,白炜[9](2018)在《青藏高原腹地不同植被下河流溶解性有机碳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河流众多,为了解这一区域河流溶解性有机碳(DOC)的特征,选择叁江源地区不同植被类型下的河流进行研究,在2016年夏季进行采样,并将DOC浓度与流域内的植被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河流DOC浓度范围为5.948~1.511 mg/L,平均值为3.938 mg/L,不同植被类型下的河流DOC浓度大小依次为沼泽草甸>草甸>草原>草原-荒漠。河流DOC浓度与沼泽草甸覆盖所占流域面积比例呈极显着正相关(R2=0.725,P<0.000 1),相反,分别与流域内的草原和荒漠+裸地的覆盖比例呈极显着负相关;河流DOC的浓度分别与流域面积和流量也呈极显着负相关。此外,河流水体的p H值与DOC浓度负相关,植被退化严重的草原和荒漠地区河流总悬浮物固体浓度较高。因此,流域内的植被类型是河流DOC浓度大小的主要决定因素,且流域面积和流量大小对其也有一定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2018年09期)
王青波[10](2017)在《青藏高原腹地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青藏高原腹地参雄尕塑剖面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采样、室内试验(色度、粒度、磁化率、炭屑、孢粉和细石器)和GI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参雄尕塑地区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的研究。研究表明:参雄尕塑地区人类活动的年代主要集中两个时段,分别为全新世大暖期和全新世晚期。人类到达治多、长江上游地区的年代可以追溯到8.6-7.8 calka BP。孢粉证据表明当时的参雄尕塑地区有较高的植被覆盖度,是以菊和蒿为主的草原环境,并发育有云杉和松。较高的红度和磁化率以及较小的中值粒径指示了参雄尕塑地区的自然环境是温暖湿润的。炭屑总浓度显示,在8.6-7.8 cal ka BP期间,炭屑浓度处于高值区,此处的高值正好与出土的细石器数量的峰值相吻合,指示了频繁和强烈的人类活动;在2.3 cal ka BP左右,参雄尕塑地区炭屑的浓度呈现增大的趋势,也是由于频繁和强烈的人类活动造成。在大约8.6 cal ka BP,史前人类开始在参雄尕塑地区活动,最佳的气候环境和自然环境可能驱动了史前人类向高原腹地的进军。生活生产方式可能为季节性的采集狩猎活动,进行着上高原-下高原的迁移模式;在全新世晚期,参雄尕塑周边地区生活生产方式可能由采集狩猎向游牧经济过渡,当时的参雄尕塑生产生活方式可能是以畜牧业为主的游牧经济。自末次冰消期以来,青藏高原细石器人类活动存在着时空变化。在末次冰消期,气候和自然环境的改善驱动了史前人类向海拔3000m左右的青海湖盆地和共和盆地进军;全新世早期气温的升高和降水迅速增加驱动了史前人类向高原4000m海拔区域的扩张;全新世大暖期最适的气候环境条件和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细石器狩猎者开始向海拔超过4000m区域的高原腹地扩张。通过对高原腹地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关系的研究,能够为深入了解人类是如何一步一步地占据青藏高原奠定基础,为现代人类如何适应气候环境变化提供借鉴作用。(本文来源于《青海师范大学》期刊2017-04-01)
青藏高原腹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线状工程取土迹地植被的恢复是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恢复的重要组分。本研究以天然未退化草地植物群落为参照,从植物群落总数量指标和经济类群指标两个层面,分析了青藏公路取土迹地(约30 cm深)恢复区域植物群落沿海拔梯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天然未退化草地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高度及覆盖度随海拔增加呈递减趋势,而恢复区域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高度及覆盖度随海拔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天然未退化草地植物群落和恢复区域植物群落内豆科(Leguminosae)植物和莎草科(Cyperaceae)植物高度、覆盖度及地上生物量随海拔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趋势;虽然天然未退化草地植物群落和恢复区域植物群落内杂类草(Weed)植物的高度和覆盖度随海拔梯度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但地上生物量随海拔增加却呈降低趋势;天然未退化草地植物群落和恢复区域植物群落内禾本科(Graminea)植物覆盖度和地上生物量随海拔增加呈递减趋势,但恢复区域植物群落内禾本科植物高度随海拔梯度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天然未退化草地植物群落和恢复区域植物群落中多样性指数随海拔梯度变化均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而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则随海拔梯度的上升无明显差异。说明恢复植物群落和天然植物群落随海拔升高,总群落高度、覆盖度、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变化一致,但各个经济类群的高度、覆盖度、生物量变化不一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青藏高原腹地论文参考文献
[1].陶韬.4万年前,人类已登上青藏高原腹地[N].江苏科技报.2019
[2].王娟,舒朝成,张红艳,张静,张雯娜.青藏高原腹地不同海拔带青藏公路取土迹地恢复草地植物群落的特征[J].草业科学.2019
[3].叶仁政.青藏高原腹地多年冻土区活动层冻融过程对冻结层上水动态变化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9
[4].晓工.青藏高原腹地发现人类适应高海拔极端环境的最早证据[J].科学.2019
[5].许韶明.多维度与重节点——喜马拉雅山麓及青藏高原腹地一妻多夫制婚姻形态的人类学阐释[J].青藏高原论坛.2019
[6].李大庆.最新证据表明:叁四万年前古人进入青藏高原腹地[N].科技日报.2018
[7].古雯.青藏高原腹地发现史前人类活动遗址[N].中国自然资源报.2018
[8].郭晓宁,杨延华,马元仓,李金海,谈昌蓉.青藏高原腹地沙尘暴春季沙尘暴气候特征分析——以柴达木盆地为例[C].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3高原天气气候研究进展.2018
[9].马小亮,吴晓东,叶琳琳,徐海燕,白炜.青藏高原腹地不同植被下河流溶解性有机碳特征[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8
[10].王青波.青藏高原腹地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D].青海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