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沼泽湿地数据库集成和网络系统开发

中国沼泽湿地数据库集成和网络系统开发

刘建国[1]2004年在《中国沼泽湿地数据库集成和网络系统开发》文中认为本项目是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国家资源环境数据库建设与数据共享研究”中的“全国沼泽湿地数据库空间集成”子课题。本文对相关数据采用一致的坐标、投影体系,融合、集成通过野外调查获得的湿地属性信息和基于遥感手段获得的湿地空间分布信息,在此基础上建立多元中国沼泽湿地数据库。本文的课题项目在全项目组成员认真履行合同要求的前提下,共同完成了沼泽湿地数据的分类、编码、量化、入库、集成等工作,最终完成了中国沼泽湿地数据库的建库工作;确立了湿地遥感解译标志;制定了相关元数据库;建立了中国沼泽湿地网站。湿地数据库的建立受到了广大湿地工作者的欢迎,其中的部分湿地数据已被多个项目所应用。文中主要是在统一的规范和数据表达方式下,建立与集成全国沼泽湿地空间数据库和元数据库,并在网上进行信息发布与共享。具体内容包括:(1)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沼泽湿地空间数据库分类系统,建立科学的中国沼泽湿地编码规范。(2)结合文献以及已出版的不同比例尺的沼泽湿地图件,提取不同类型的中国沼泽湿地的空间属性信息。(3)整编不同年代的全国沼泽湿地遥感解译数据,提取并建立坐标准确的90年代末全国沼泽湿地空间数据库。(4)确定中国沼泽湿地元数据表达形式,建立沼泽湿地空间数据库的元数据库。(5)建立中国沼泽湿地数据的共享策略,提供湿地数据服务与应用示范,完成了中国湿地网站的建设,并建立了中国湿地信息发布子系统。(6)在已整理的湿地数据资料基础上,复合不同年代的全国沼泽湿地遥感解译数据资料,进一步将沼泽湿地属性数据集成到不同年代中国沼泽空间数据库上。本文经过分析不同的沼泽信息源特征,找到了相应的信息提取方法;提出了适合多元环境数据集成的沼泽分类编码原则和分类编码方式;提出了多元环境数据集成的目标、空间坐标变换模型和数据组织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沼泽多元环境数据集成。(1)沼泽环境分析为提取更多的沼泽遥感信息提供了可能,沼泽遥感解译将能够提取更多的沼泽内部边界信息。(2)沼泽多元环境数据集成应充分考虑信息源特征。遥感能快速、客观、准确地反映沼泽空间分布的动态变化,集成后的数据集操作应能够提取沼泽遥感解译数据所反映的沼泽空间边界信息。沼泽专题图件生动直观地反映了沼泽分布状况,但由于沼泽图件更新周期长,其变化不能与沼泽分布的真实状况保持同步。沼泽环境外业调查信息可为多元环境数据集成提供沼泽微观环境属性信息。(3)沼泽多元环境数据集成的目标是建立不同沼泽信息在空间、时间和属性上的一致性和可比性。因此有机集成后的沼泽多元数据集应在空间上“无缝”、时间和属性上“连续”。同时通过空间与属性有机关联,实现对沼泽多元环境数据集的综合操作。(4)沼泽多元环境数据集成需要从空间数据集成和空间与属性数据集成两方面实施。沼泽多元环境数据空间集成模型来源于空间数据的坐标转化。一致的投影方式、一致的坐标体系,是实现多元环境数据空间集成的必要条件。沼泽多元环境数据空间集成模型考虑了沼泽空间数据的数字化仪坐标、计算机屏幕坐标、地图坐标系和空间数据投影方式等的坐标变换关系。沼泽多元环境空间与属性数据的集成可通过在属性表中记录图斑号的方式实施。每个沼泽环境属性数据可能对应一个或几个空间图斑,将这些图斑的标识存入沼泽环境属性数据表后,就可实现集成后空间与属性数据的集成。中国沼泽湿地数据库的研建,是探索与解决湿地资料分类量化、湿地时空边界信息的可视化构建等一系列科学与技术问题的重要突破。此项目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实现了信息共享,避免了重复投入。其数字湿地平台,可为湿地研究由定性描述转向定量计算奠定基础。同时,这一数据库的建立,一方面可为政府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宏观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另一方面,湿地数据库可面向湿地科研工作者,从而直接服务于湿地科研工作。另外,湿地数据库的建立与网络发布,将有力推动湿地科普教育,从而提高全民族的湿地自我保护意识。

邢伟[2]2017年在《我国东北地区沼泽湿地碳累积研究》文中提出湿地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持久的储碳和固碳能力。尽管全球湿地面积仅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6-8%,却储存着全球叁分之一的土壤有机碳,并在全球碳循环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沼泽湿地集中分布区,在山地和平原区有大面积的湿地,且受东亚夏季风的显着影响,作为具有泥炭累积功能的湿地,储存了大量的有机碳。如此巨量的、具有高度气候敏感性的碳库在长达上万年中是如何累积起来的?在不同历史阶段是怎样参与全球碳循环?其碳累积过程的影响因素又有哪些?这些问题一直都是研究的热点。而我国东北地区地处全球变化的敏感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沼泽湿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使其成为研究沼泽湿地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的理想场所;但是关于沼泽湿地发育和碳累积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仍然不清楚。因此,理解沼泽湿地碳累积对过去气候变化的响应将为来沼泽湿地碳储存的变化提供重要的依据。基于沼泽湿地在全球碳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的作用,沼泽湿地碳累积研究也成为当前的一个紧迫任务。本论文以东北地区沼泽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AMS14C、210Pb和137CS法测年建立年代学框架,系统阐述东北地区沼泽湿地形成、发育及其碳累积的历史动态变化。其目的在于重建东北地区沼泽湿地碳累积速率;进而探讨气候变化下,东北沼泽湿地碳累积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充分评估沼泽地生态系统在区域碳收支中的影响和作用。本文主要取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1)基于收集和整理的312个的有基底年代沼泽湿地泥炭剖面数据,系统分析了东北地区沼泽湿地形成和发育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我国东北地区沼泽湿地自全新世早期开始发育,但沼泽湿地大规模的发育时期则集中在全新世晚期,这种发育趋势与全球主要的北方沼泽湿地大规模发育时期完全不同。全新世早期,夏季太阳辐射及东亚季风强度处于全新世以来的最高时期,东北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降水量丰富,从而促成了沼泽湿地的形成和发育;而全新世晚期,东北地区冷湿地气候组合模式不利于湿地有机质的分解,从而进一步促进了东北地区沼泽湿地的大规模形成和发育,这也印证了晚全新世时期也存在沼泽湿地大规模发育的假设。此外,研究结果也表明,全新世以来东北地区不同区域沼泽湿地发育的时间和规模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变化。温度和降水的变化则是影响这一区域沼泽湿地发育的重要因素。(2)基于收集和整理的107个的沼泽湿地泥炭剖面数据,研究发现:全新世以来东北地区沼泽湿地碳累积速率为5.74-129.31 g C m-2 yr-1,其变化范围较大,平均碳累积速率为37.20 g C m-2 yr-1。全新世以来东北地区沼泽湿地高碳累积速率出现在早全新世时期,对应于高的温度和强的夏季风活动;之后碳累积速率不断降低,而近2000年以来较高的碳累积速率可能归因于沼泽湿地新发育的泥炭分解速率较低的原因。这种变化趋势与全新世以来中国北方沼泽湿地碳累积速率变化和与全球北方沼泽湿地的碳累积速率变化趋势也基本一致。此外,东北地区沼泽湿地过去2000年以来碳累积速率为8.78-94.55 g C m-2 yr-1。同时,研究也发现:东北地区沼泽湿地过去2000年以来碳累积速率在不同泥炭剖面中存在显着差异,但呈现明显的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的趋势;且东北地区沼泽湿地过去2000年以来碳累积速率与生长季的有效光合辐射(PAR0)呈显着的线性相关关系。这也证明了净初级生产力是比分解更为重要的、更能决定沼泽湿地碳累积速率的假设。(3)基于134个沼泽湿地泥炭柱芯的数据,同时依据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报告,研究显示:东北地区沼泽湿地总面积为82,870 km2,其总碳储量约为4.34 Gt;长白山地、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地区的山地沼泽储存了东北地区大部分的有机碳,而叁江平原和松辽平原地区的平原沼泽碳储量仅占20%。同时,基于收集的数据,我们估算得出叁江平原地区沼泽湿地碳储量约为0.73 Gt,是区域重要的碳库。但随着人类活动和全球变化的加剧,大量湿地开垦为农田,使得叁江平原地区沼泽湿地大面积破坏和退化,储存在湿地中的有机碳大量的流失,导致叁江平原地区沼泽湿地由原来的碳汇转变为一个显着的碳源。

许凤娇[3]2014年在《中国湖沼湿地生态分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湿地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野生生态系统,它除了具有独特的结构,还拥有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环境效益。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等,致使现今湿地的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生态环境破坏的范围扩大、危害加重、程度加剧,湿地的生态恢复、管理与监测、健康评价以及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当前备受关注的研究热点。我国地域辽阔,气候特点各异,地貌特征明显,湿地类型复杂。然而,由于湿地管理保护和开发利用缺乏科学性、整体性及周密性的论证与规划,生态环境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平衡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功能不断被削弱,生态环境效益随之减少。因此,开展湿地生态功能区划是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科学、系统管理的重要手段,不仅可以提高湿地生态系统的研究和监测水平,也为其健康评价和经济价值评估提供科学依据,对全面和综合地开展湿地管理起积极的推动作用。湖沼湿地是湿地的重要组成类型,能综合反映气候和环境的变化,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并且在洪水调蓄、气候调节、维护生物多样性、降解污染物质等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据统计,2008年中国湿地总面积为32.4万km2,其中湖沼湿地占61%。同时,湖沼湿地十分脆弱,也是近年来退化最为严重的的湿地类型之一。本文选择2008年湖沼湿地为研究对象,以生态学和湿地学等相关学科理论为指导,在地理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的基础上,采用统计学和GIS空间信息技术,结合湖沼湿地的分布特征与生态变化的驱动因子和案例分析影响生态功能的关键因子,在分区原则和项目需求的指导下,建立湖沼湿地生态分区指标体系,划分湖沼湿地生态区。研究湖沼湿地生态分区,分析湖沼湿地空间分布格局和变化趋势,对加强湖沼湿地的监测及其数据库的建设有重要意义,为湖沼湿地的生态经济价值评估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湖沼湿地十分丰富,但是具有区域分布不均衡的特征,湖沼湿地率最高的东北山地与平原地区是最低的云贵高原地区的13.78倍。东北山地与平原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是湖沼湿地主要分布区域。(2)湖沼湿地变化类型有:消失型、萎缩型、稳定型(稳定萎缩型和稳定扩张型)、扩张型和新增型。研究发现,湖沼湿地的变化十分明显,而变化不明显的稳定型湖沼湿地(稳定萎缩型和稳定扩张型)仅占6%。全国大范围的湖沼湿地的变化类型以消失型和萎缩型为主,尤其以华南沿海和东部平原地区为典型代表;局部区域的湖沼湿地则呈现扩张的变化类型,如青藏高原地区。(3)以湖沼湿地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区划内涵和构建生态分区框架体系的基础上,利用自然环境因素(气候、地貌等)和人为因素作为指标体系开展了湖沼湿地的叁级生态分区,包含6个一级区、14个二级区和18个叁级区。湖沼湿地叁级生态分区是湖沼湿地生态功能研究的基础,为后期湖沼湿地生态功能经济价值评估的研究奠定基础。(4)湖沼湿地生态分区及其生态分布特征的研究是开展湖沼湿地空间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湖沼湿地生态分区框架体系的建立,弥补了湖沼湿地在生态分区方面的空白,研究成果可以为今后准确的开展数据监测、规划、管理与评估提供可靠的保障,使得保护、恢复工作因地制宜,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赵单[4]2010年在《北京湿地景观动态变化及预测信息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湿地是介于陆地与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地带,是陆地上最大的碳储库和陆地生态系统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湿地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人类的重视,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目标。北京湿地作为首都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水源涵养及调蓄洪水、区域气候调节、生物多样维护和生态服务等功能,是北京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然而,随着人类活动加剧和自然环境恶化因素的双重胁迫下,北京湿地正遭受着严重退化。因此建立北京湿地景观动态变化及预测信息系统,使湿地管理和决策过程科学化,为北京湿地的管理和规划提供辅助决策。本文以北京为研究区域,在3S、信息系统和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依据北京湿地的管理和宏观决策的实际需求,对北京湿地数据的管理进行了详细探讨。对北京湿地景观动态变化及预测信息系统的设计目标、设计原则、系统架构和功能进行了探讨。收集了大量的北京湿地数据,通过对北京湿地数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立了北京湿地数据库。根据北京湿地数据的特点,以数据库技术和XML技术为基础,提出了以年度为单位管理北京湿地数据,以树形结构进行数据的组织方式对北京湿地的数据进行综合管理。在对北京湿地面临的状况的探讨下,提取北京湿地景观发生变化的影响因子,结合元胞自动机和人工神经网络,构建了北京湿地景观的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GIS组件Supermap Objects和MFC Windows程序设计技术,以Visual C++6.0为开发平台,Oracle lOg为后台数据库,通过编程完成了北京湿地景观动态变化及预测信息系统。利用建立的北京数据库中的数据对系统进行了验证,建立的预测模型的精度达到了80%,基本达到了预测的精度。本系统在使用过程中操作简便、维护方便、运行稳定,基本上达到了预期设计目标和要求,可以为北京湿地的实施规划提供必要的信息和辅助决策服务

霍震[5]2010年在《基于GIS的滇池流域湿地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文中认为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湿地科学与人居环境科学发展研究理论的基础上,探讨湿地对人居环境的影响与作用,从地学角度出发,分别选取湿地区域自然性和脆弱性两方面的评价指标,运用GIS技术,从区域尺度,研究中国湿地人居环境适宜性的评价方法,尝试建立一套基于GIS的湿地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模型。并以滇池流域为实例,从基础数据库的建立→评价指标的选择→评价模型的构建→评价标准的确定,对滇池流域人居环境适宜性进行系统评价。研究结果可以较好地反映中国不同湿地区域人居环境的自然性和脆弱性特征,能够定量揭示中国不同湿地区域人居环境的空间规律性。实例分析表明,基于GIS的滇池流域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较好地刻画了滇池流域人居环境自然格局与地域差异,具有较好的实用性,为人居环境建设及其与湿地的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也可为其他湿地区域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提供参考。同时,利用GIS技术开展湿地人居环境研究,结合其它多种信息源建立一种综合的湿地区域人居环境信息系统,作为湿地区域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技术平台和一种可以实际操作的二次开发工具,用于支持人居环境各方面科学研究工作。

佚名[6]2002年在《信息在线》文中研究指明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近日在山西考察时指出,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必须充分认识增加农民收入和

陈亨霖[7]2005年在《闽江河口湿地资源遥感监测与演化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湿地具有多种生态功能和经济与社会价值,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资源宝库与生存环境,湿地已成为当今世界所关注的重点学科与研究领域。本文利用1986 年、1994 年、2000 年、2003 年等4 个年份的多源遥感数据对闽江河口湿地资源进行监测,利用马尔科夫模型进行湿地动态变化的时空分析,并在景观生态学原理的支持下,分析闽江河口湿地的景观格局演化过程。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多时相闽江河口湿地资源遥感监测。综合考虑比较权威的湿地分类方案和闽江河口湿地的具体特点及其在遥感影像上所反映的特征,建立闽江河口湿地分类体系;通过对比分析监督分类法、非监督分类法和分层分类等方法的湿地信息提取研究,表明分层分类法比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在湿地信息提取中效果更好;利用分层分类法,提取了1986、1994、2000 和2003 年4 个年份的闽江河口湿地资源。(2)闽江河口湿地资源时空动态分析。利用动态度和马尔科夫模型对各个时相闽江河口湿地资源的时空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1986 年到2003 年期间,闽江河口湿地总面积呈下降态势,其中转化概率最为明显的湿地类型是水田;而养殖场面积急剧增加,面积增加了3 倍左右。说明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人们对湿地资源干预的力度越来越大。(3)闽江河口湿地景观格局分析。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利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法对闽江河口湿地进行景观格局分析,从而了解闽江河口湿地的变化态势。分析结果表明:闽江河口湿地景观多样性呈下降趋势,说明研究区域人类的干扰活动降低了湿地景观的多样性,造成湿地的破坏;整个闽江河口湿地景观的破碎度表现为增加的发展趋势,说明某些景观类型退化或消失,或者是对原来景观类型的不断分割和分化,破碎化程度加大;研究区域优势度指数较高和均匀度指数低于0.5,说明研究区域湿地景观有占优势的类型,河口浅海水域和水田占有支配地位,其它类型的比例只占很小的部分本研究不仅可以为闽江河口湿地的保护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还可以为全省湿地的开发保护以及有效利用提供参考。

徐跃[8]2014年在《草海、洪河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及对比分析》文中认为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叁大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湿地生态系统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淡水资源,而且在维持生态平衡、涵养水源、蓄洪防旱、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是人类生存与发展必不可少的自然资源。然而,湿地的服务功能大多为公益性的,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由于对湿地缺乏直观的价值评估,导致湿地资源长期不被人们重视,造成湿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过度利用,使湿地结构发生改变和湿地功能发生退化,湿地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评估就是将湿地生态系统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折合成能够度量的经济价值,为人们合理利用和开发湿地提供参考依据,对湿地生态系统管理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生态意识、制定合理的湿地开发利用政策,促进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文选取东北叁江平原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和西南贵州草海湿地自然保护区这两块典型湿地为研究对象,以生态经济学、自然资源经济学等理论为基础,结合地理信息技术和遥感技术,采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碳税法、造林成本法、条件价值法对两个研究区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进行了分析和价值的定量评估,为建立典型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多尺度转换模型提供数据支持,为实现全国尺度湖沼湿地系统定量估算奠定基础。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对两个研究区生态服务功能进行分类和分析:草海湿地生态系统主要的服务功能有四大类:供给服务功能、调节服务功能、支持服务功能、文化服务功能。其中每项服务功能可继续细分,得到10个亚类:食物供给、原材料供给、淡水供给、防洪蓄水功能、水质净化价值、气候调节功能、大气组分调节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科教文化和娱乐休闲。洪河湿地生态系统主要的服务功能也是由供给服务功能、调节服务功能、支持服务功能、文化服务功能四类组成。其中每项服务功能可继续细分,得到7个亚类:原材料供给、防洪蓄水功能、大气组分调节功能、气候调节功能、生物栖息地功能、科教文化、娱乐休闲功能。(2)结果研究得到,草海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35531.96104元/年。其中调节服务功能价值最大,为19556.4104元,占总价值的55.04%;其次为供给服务功能8525.8104元,占总价值的23.99%;支持服务功能价值为6265.9104元,占总价值的17.63%;文化服务功能价值最小,为1183.8104元,占总价值的3.33%。洪河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46652.6104元/年。其中,调节服务功能价值最大,为38286.8104元,占总价值的82.07%;其次为文化服务功能,为6135.9104元,占总价值的13.15%;支持服务功能价值为1181.9104元,占总价值的2.53%;供给服务功能价值最小,为1048104元,占总价值的2.25%。

陈华芳[9]2004年在《基于3S技术的滇西北香格里拉湿地利用与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湿地是极其重要的生态系统和人类的共同财富,它不仅为许多野生生物提供了栖息地和滋生地,而且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生产资料。香格里拉县的湿地作为一种特殊的高原湿地生态系统,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科研价值。 本文在遥感、GIS和GPS技术的支持下,对香格里拉县的湿地进行研究,基于遥感图像数据与野外调查数据划分了香格里拉县的湿地类型,分析了其数量及空间分布。在此基础上,定量分析了湿地的景观空间格局,进行了湿地开发利用的适宜性评价,最后提出香格里拉湿地保护的政策措施,主要结果如下: (1)湿地分类与湿地遥感信息提取。在对香格里拉湿地研究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背景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了成因分类法,建立了香格里拉山地高原湿地的分类系统。根据人类活动作用程度划分出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两大湿地系统。天然湿地中又以地貌部位划分出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泉水湿地、冰川积雪湿地和其他湿地五个湿地亚系统;最后以水文特征和地表植被类型分别划分出10个湿地类和25个湿地亚类;人工湿地则根据功能分为了8个亚类。在湿地遥感信息提取的过程中,通过对遥感图像的剪切、校正、增强、分类等处理,获得湿地类型、面积等数据,为建立湿地信息数据库提供基础数据。受光谱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的影响,能从图像上提取到信息的湿地类型有河流、河漫滩、湖泊、水田、沼泽、草甸、沼泽化草甸。 (2)湿地景观格局分析。采用了湿地景观比例、景观多样性指数、景观优势度指数和景观破碎度指数分析了香格里拉县湿地的景观格局。分析结果表明:香格里拉县湿地占整个景观结构比例为14.81%,其中冰川积雪所占的比重最大,为8.64%,其次是草甸,占4.6%,湖泊和河漫滩所占面积的比重最低,分别为0.05%和0.10%。香格里拉县湿地分布格局受地貌的控制,具有总体上分散、各类型又相对集中的特点。 (3)湿地利用适宜性评价。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支持下,通过对香格里拉县湿地的自然特征、开发利用条件和开发程度的一级、二级和叁级指标的等级数量化,与不同利用方式的适宜性系数相联结,采取加权求和的方法,对7种类型湿地的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和旅游业开发利用进行了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水田和河漫滩对农业适宜性程度最高;沼泽、沼泽化草甸、高山亚高山草甸、河漫滩较适宜发展林业;海拔在4300米以下的高原山区和高原坝区的沼泽、沼泽化草甸、高山亚高山草甸适宜作为发展牧业的草场资源;河流、湖泊、水田及沼泽在渔业发展也有较大的潜力;各类型湿地的旅游适宜性指数均较高,其开发潜力的大小取决于更深一步的旅游价值和旅游开发条件评价。 (4)湿地优化利用与保护。目前湿地的管理工作尚处于较低水平,湿地整体环境质量较好,但随着当地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对资源利用程度不断加大,湿地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为此提出了各类湿地的优化利用的模式及加强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依法保护湿地,加强湿地研究,开展生态旅游,促进社区与湿地保护区协调发展的建议。

潘宝宝[10]2013年在《洪泽湖湿地水生植物群落碳储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洪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为对象,选取芦苇、荷花、水花生、浮萍、金鱼藻、菹草6种湿地水生植物群落,对不同群落的生物量、碳含量、土壤有机碳含量测定,研究不同群落类型碳储量的季节动态和空间格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洪泽湖湿地植物群落的生物量在不同季节间存在明显差异,夏、秋季节是植物旺盛生长期,生物量较大,而春、冬季节的生物量较小。不同植物群落的平均生物量大小顺序依次为:芦苇群落>荷花群落>菹草群落>水花生群落>金鱼藻群落>浮萍群落。在植物生物量的根冠比方面,以芦苇为最大,平均为2.96,荷花最小,为0.63。(2)各植物群落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均呈现出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的趋势。芦苇群落的土壤平均碳含量比较高;此外,荷花群落的土壤的含碳率也比其余水生植物群落要高,由此可见,根系较为发达的挺水植物群落能够使有机质的累积至45cm以下的土壤深度。植物群落的土壤有机碳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芦苇群落(4.69%)>荷花群落(3.50%)>金鱼藻群落(2.52%)>水花生群落(2.28%)>浮萍群落(1.75%)>菹草群落(1.50%)。(3)芦苇群落的植物平均碳含量在六种植物群落中是最高的,可达到53.68%,其余植物群落的平均碳含量并没有显着差异,范围在42.07%-44.96%之间。最小值为金鱼藻群落,碳含量只有42.07%。在不同季节,不同植物群落的碳含量变化比较明显。并且在挺水植物群落内部,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碳含量也有所不同,并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4)土壤碳储量大小依次为芦苇群落(5.32kg m~(-2))>荷花群落(3.83kg m~(-2))>金鱼藻群落(2.35kg m~(-2))>水花生群落(2.11kg m~(-2))>浮萍群落(1.56kg m~(-2))>菹草群落(1.33kg m~(-2))。从季节来看,4月时,芦苇群落最高(7.69kg m~(-2)),水花生群落的土壤碳储量在此月大于金鱼藻群落,7月时,荷花群落的土壤碳储量大于芦苇群落,为最高(4.80kg m~(-2)),而最低的为浮萍群落的土壤碳储量(1.70kg m~(-2))。9月时,各群落的土壤碳储量差异幅度较小。12月,芦苇群落土壤碳储量较高(7.23kg m~(-2)),荷花群落土壤碳储量也相对较高(3.10kg m~(-2)),其余植物群落土壤碳储量则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5)植物单位面积碳储量最高的是芦苇群落,最低的为浮萍群落。六种水生植物其平均碳储量依次为芦苇群落(2.27kg m~(-2))>荷花群落(0.51kg m~(-2))>菹草群落(0.18kg m~(-2))>金鱼藻群落(0.11kg m~(-2))>水花生群落(0.09kg m~(-2))>菹草群落(0.05kg m~(-2))。

参考文献:

[1]. 中国沼泽湿地数据库集成和网络系统开发[D]. 刘建国. 吉林大学. 2004

[2]. 我国东北地区沼泽湿地碳累积研究[D]. 邢伟.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7

[3]. 中国湖沼湿地生态分区研究[D]. 许凤娇. 首都师范大学. 2014

[4]. 北京湿地景观动态变化及预测信息系统研究[D]. 赵单.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

[5]. 基于GIS的滇池流域湿地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D]. 霍震. 北京林业大学. 2010

[6]. 信息在线[J]. 佚名. 国土资源. 2002

[7]. 闽江河口湿地资源遥感监测与演化分析[D]. 陈亨霖. 福州大学. 2005

[8]. 草海、洪河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及对比分析[D]. 徐跃. 首都师范大学. 2014

[9]. 基于3S技术的滇西北香格里拉湿地利用与保护研究[D]. 陈华芳. 云南师范大学. 2004

[10]. 洪泽湖湿地水生植物群落碳储量研究[D]. 潘宝宝. 南京林业大学. 2013

标签:;  ;  ;  ;  ;  ;  ;  

中国沼泽湿地数据库集成和网络系统开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