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香型白酒论文_杨波

导读:本文包含了浓香型白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白酒,浓香型,香型,乙酸乙酯,群落,宜宾,高通。

浓香型白酒论文文献综述

杨波[1](2019)在《宜宾加速推进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四川经济日报讯 (记者 杨波 )11月22日,四川省宜宾长兴酒业有限公司、四川省宜宾竹海酒业有限公司两家企业,成功通过现场专家组验收考核,成为宜宾推广应用《多粮浓香型白酒生产企业良好行为规范》团体标准第二批示范性企业。为提升宜宾白酒产区质量,促进(本文来源于《四川经济日报》期刊2019-11-26)

杨晓,伍时华,吴佳敏,黄瑶,易弋[2](2019)在《五粮生料液态发酵酿造浓香型白酒的初步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索五粮生料液态发酵过程中残糖及乙醇变化,为改进发酵工艺提供参考依据。以高粱、大米、糯米、小麦和玉米为原料,采用生料液态发酵法在室温条件下酿造浓香型白酒,先使用5种原料单独发酵16 d后,再混合发酵6 d,考察发酵过程中残糖及乙醇的变化,并将发酵醪液蒸馏,分段取酒,测定产品主成分含量并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5种原料单独发酵的总糖利用率均达90%以上,其中高粱的糖醇转化率最高,达到47.37%。混合发酵后产品实际出酒率为41.16%,所得58°白酒总酸含量为0.38 g/L、总酯含量为1.19 g/L、甲醇含量为0.16 g/L;65°白酒总酸含量为0.31 g/L、总酯含量为1.45 g/L、甲醇含量为0.19 g/L,具有浓香型白酒的酒体特征。(本文来源于《中国酿造》期刊2019年10期)

李斌,胡俊杰,张兰兰,李绍亮,李学思[3](2019)在《基于高通量测序浓香型和芝麻香型白酒酒曲真菌群落结构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该研究应用高通量测序(HTS)技术研究浓香型白酒中高温酒曲和芝麻香型白酒高温酒曲的真菌菌群结构,分析酒曲中真菌的种类、相对丰度和功能。结果表明,浓香型白酒中高温酒曲的优势真菌群(相对丰度≥1%)主要有假丝酵母(Candida)、嗜热子囊菌属(Thermoascus)、根毛霉属(Rhizomucor)等。芝麻香型白酒高温酒曲的优势真菌群主要有假丝酵母(Candida)、曲霉属(Aspergillus)、威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等。随着浓香型白酒中高温酒曲贮存时间的延长,假丝酵母(Candida)的相对丰度逐渐增加,其在两种酒曲中都是优势真菌,此属中许多种具有酒精发酵能力。HTS技术为建立浓香型和芝麻香型白酒酒曲微生物信息数据库、优化酒曲的发酵工艺和提升品质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酿造》期刊2019年10期)

杨孟涵[4](2019)在《浓香型白酒,“普适”之外寻求“个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如同川菜与火锅扩张至全国一样,发源于四川的浓香型白酒也因为“普适性”而天下闻名,无处不在。曾经叱咤风云的浓香型白酒,在新一轮消费变革中,也成为受冲击最大者。消费需求的改变、市场集中度的提升,酱香型、清香型以及其他类型酒类产品的崛起,都使得浓香型白(本文来源于《华夏酒报》期刊2019-10-15)

邓世彬[5](2019)在《降低浓香型白酒中乳酸乙酯含量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乳酸乙酯是浓香型白酒的重要组成物质,其在总酯中的比例直接决定酒的质量等级。目前,我国浓香型白酒主要存在乳酸乙酯含量过高的问题。本文针对此问题,结合以往文献资料,提出了几点参考措施,希望能够为寻找降低浓香型白酒中乳酸乙酯含量的实际措施提供更多参考。(本文来源于《现代食品》期刊2019年18期)

王春艳,宋建阳,吕慧鑫,张玉梅,范玉璞[6](2019)在《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宋河浓香型白酒不同窖龄窖泥细菌群落结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宋河浓香型白酒不同窖龄窖泥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和典范对应分析(CCA)等方法探究细菌菌群结构变化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6年窖龄窖泥的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高于6年窖龄窖泥,相同窖龄、同一窖池的窖底泥高于窖壁泥。6年窖壁泥与窖底泥的细菌群落结构相似,绝对优势细菌属均为乳酸菌属(Lactobacillus)。16年窖壁泥与窖底泥的细菌群落结构差异较大,共有绝对优势细菌属为梭菌属(Clostridium)、氨基酸杆菌(Aminobacterium)、理研菌属(Petrimonas)、互营单胞菌属(Syntrophomonas)和Sedimentibacter。特有绝对优势细菌属中Lactobacillus相对丰度的降低以及Clostridium和Aminobacterium相对丰度的迅速增长均表明16年窖池已成为趋于老熟化的优质窖池。CCA分析结果推测,p H和有机物可能是影响16年窖池细菌群落结构改变的主要环境因子。(本文来源于《中国酿造》期刊2019年09期)

陈二芳,刘楚楚,董伟丽,刘倩倩,张艳敏[7](2019)在《同位素内标法和外标法测定浓香型白酒中邻苯二甲酸酯含量的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家标准GB 5009.27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代替GB/T 21911—2008《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和SN/T 3147-2012《出口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GB/T 21911—2008《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中采用外标法对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进行定量分析,而GB 5009.27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以同位素内标法作为第一法对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进行定量分析,外标法作为第二法对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进行定量分析,为了比较同位素内标法和外标法在测定浓香型白酒中邻苯二甲酸酯含量的差异,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浓香型白酒样品进行分析测定,然后分别采用同位素内标法和外标法计算其邻苯二甲酸酯含量。结果显示两种方法之间无显着性差异,均能满足检测要求。分析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使用相应的定量方式。(本文来源于《酿酒》期刊2019年05期)

唐贤华,张崇军,彭志云,隋明,周文[8](2019)在《不同糠壳比例对浓香型白酒发酵糟醅质构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窖外模拟发酵试验研究了不同比例糠壳对浓香型白酒发酵糟醅质构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糟醅的初始糠壳含量越高,糟醅的硬度、内聚性和粘着性等变化趋势不明显;随着发酵的进行,糟醅的内聚性、弹性、内聚性和回复性呈增大的趋势,糟醅的粘着性呈减小的趋势,可能是和糟醅淀粉的减少和水分、酸度的增加有关,其中糟醅含量15%~30%的糟醅的质构变化较为规律,说明其发酵较为正常。(本文来源于《酿酒》期刊2019年05期)

王婷,徐姿静,唐清兰,徐占成[9](2019)在《浓香型白酒智能化制曲的研究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以剑南春酒曲为研究对象,采用宏基因组学方法对比分析人工制曲和智能化制曲微生物多样性特征,结合理化性能指标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智能化制曲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和主导微生物群系与传统人工制曲是一致的,理化性能指标略优于人工制曲。该研究为传统产业的智能升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来源于《酿酒》期刊2019年05期)

申明贵,徐德权,宗孝帅[10](2019)在《元青花·洞藏年份酒荣列全国浓香型白酒第叁名》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17年全省白酒业转型发展工作开展以来,全省白酒企业积极投身于“豫酒振兴”的热潮中,全力提品质,拓市场,创品牌。赊店老酒作为豫酒“五朵金花企业”之首,乘豫酒振兴东风,在转型发展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取得显着成效。为了探究赊店老酒近年来走过的不寻(本文来源于《河南日报》期刊2019-09-12)

浓香型白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探索五粮生料液态发酵过程中残糖及乙醇变化,为改进发酵工艺提供参考依据。以高粱、大米、糯米、小麦和玉米为原料,采用生料液态发酵法在室温条件下酿造浓香型白酒,先使用5种原料单独发酵16 d后,再混合发酵6 d,考察发酵过程中残糖及乙醇的变化,并将发酵醪液蒸馏,分段取酒,测定产品主成分含量并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5种原料单独发酵的总糖利用率均达90%以上,其中高粱的糖醇转化率最高,达到47.37%。混合发酵后产品实际出酒率为41.16%,所得58°白酒总酸含量为0.38 g/L、总酯含量为1.19 g/L、甲醇含量为0.16 g/L;65°白酒总酸含量为0.31 g/L、总酯含量为1.45 g/L、甲醇含量为0.19 g/L,具有浓香型白酒的酒体特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浓香型白酒论文参考文献

[1].杨波.宜宾加速推进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N].四川经济日报.2019

[2].杨晓,伍时华,吴佳敏,黄瑶,易弋.五粮生料液态发酵酿造浓香型白酒的初步试验[J].中国酿造.2019

[3].李斌,胡俊杰,张兰兰,李绍亮,李学思.基于高通量测序浓香型和芝麻香型白酒酒曲真菌群落结构的分析[J].中国酿造.2019

[4].杨孟涵.浓香型白酒,“普适”之外寻求“个性”[N].华夏酒报.2019

[5].邓世彬.降低浓香型白酒中乳酸乙酯含量的研究[J].现代食品.2019

[6].王春艳,宋建阳,吕慧鑫,张玉梅,范玉璞.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宋河浓香型白酒不同窖龄窖泥细菌群落结构分析[J].中国酿造.2019

[7].陈二芳,刘楚楚,董伟丽,刘倩倩,张艳敏.同位素内标法和外标法测定浓香型白酒中邻苯二甲酸酯含量的比较分析[J].酿酒.2019

[8].唐贤华,张崇军,彭志云,隋明,周文.不同糠壳比例对浓香型白酒发酵糟醅质构特性的影响[J].酿酒.2019

[9].王婷,徐姿静,唐清兰,徐占成.浓香型白酒智能化制曲的研究及应用[J].酿酒.2019

[10].申明贵,徐德权,宗孝帅.元青花·洞藏年份酒荣列全国浓香型白酒第叁名[N].河南日报.2019

论文知识图

浓香型白酒絮状悬浮物分析探讨编号8-14浓香型白酒图谱编号1-7浓香型白酒图谱种浓香型白酒香气成分聚类分...种浓香型白酒香气成分聚类分...饮料酒产品标准浓香型白酒(2)

标签:;  ;  ;  ;  ;  ;  ;  

浓香型白酒论文_杨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