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相暂态电流分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分量,电流,极大值,极性,滤波器,主频,电网。
相暂态电流分量论文文献综述
张鑫,牟龙华[1](2013)在《基于故障暂态电流主频分量的矿山电网暂态保护》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矿山电网提出一种基于故障暂态电流主频分量的保护方案。分析了井下6/10 kV配电线路的故障暂态电流主频频段,并在线路边界处并联通频带为该主频频段的带通滤波装置,利用该装置对通频带内暂态电流分量的衰减作用,强化区内、外故障时故障暂态电流主频频带内能量差异。利用PSCAD/EMTDC软件对所提方案进行仿真验证,并依据结果合理选择保护整定值。仿真结果表明:带通滤波装置使得区内、外故障暂态电流主频频带内能量产生了明显的差异;保护方案不易受故障类型、过渡电阻以及故障初相角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电力自动化设备》期刊2013年07期)
董烨,陈钢杰[2](2007)在《特高压输电线路暂态电流故障分量的计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特高压输电线路分布电容大,分布电感小,电阻小,且传输距离远,故障暂态量大且暂态过程明显。研究特高压输电线路在故障过程中的暂态电流特征,对于分析保护的动作行为很有意义。本文针对带并联电抗器的特高压输电线路,采用线路简化模型推导了故障过程中的暂态电流故障分量计算公式,分析了影响暂态电流中自由分量频率和幅值的各种因素。大量PSCAD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为制定保护判据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2007中国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行业年会论文集》期刊2007-06-01)
和敬涵,范瑜,薄志谦,张飚[3](2007)在《基于对称分量变换的暂态电流极性方向比较保护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一种新的基于暂态电流极性比较的方向保护技术。使用对称分量变换对叁相暂态电流行波信号进行解耦,然后用其电流模量小波变换后的模极大值极性关系,辨识区内或区外故障:线路内部故障时线路两端的电流模量小波变换模极大值极性相同,而线路外部故障时则相反。该算法用单一模量对各种故障类型都可以给出正确的结果,较好地克服了以往采用Clark变换和Karrenbauer变换使用单一模量情况下对某些故障不能正确反应等缺陷。EMTDC仿真实验证明了算法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学报》期刊2007年02期)
张举,李志雷,周强强,杨春光[4](2006)在《基于故障暂态电流分量的双回线保护原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利用故障分量中的暂态电流分量实现双回线继电保护的新原理。通过比较故障后双回线上两支路暂态电流分量的相关度来判断区内、外故障。讨论了该保护的动作判据和动作特性,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证明了所提保护原理的正确性和方案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学报》期刊2006年02期)
相暂态电流分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特高压输电线路分布电容大,分布电感小,电阻小,且传输距离远,故障暂态量大且暂态过程明显。研究特高压输电线路在故障过程中的暂态电流特征,对于分析保护的动作行为很有意义。本文针对带并联电抗器的特高压输电线路,采用线路简化模型推导了故障过程中的暂态电流故障分量计算公式,分析了影响暂态电流中自由分量频率和幅值的各种因素。大量PSCAD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为制定保护判据奠定了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相暂态电流分量论文参考文献
[1].张鑫,牟龙华.基于故障暂态电流主频分量的矿山电网暂态保护[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3
[2].董烨,陈钢杰.特高压输电线路暂态电流故障分量的计算分析[C].2007中国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行业年会论文集.2007
[3].和敬涵,范瑜,薄志谦,张飚.基于对称分量变换的暂态电流极性方向比较保护算法[J].电工技术学报.2007
[4].张举,李志雷,周强强,杨春光.基于故障暂态电流分量的双回线保护原理[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