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湾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移植放流的初步研究

胶州湾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移植放流的初步研究

孙蜀东[1]2004年在《胶州湾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移植放流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几年由于中国对虾病害的发生,致使中国对虾的苗种培育成本巨增,从而放流数量大大减少,因而增殖虾的捕捞产量连年下降,使中国对虾增殖业陷入低谷。面对现状,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及时调整发展思路,进行了增殖品种结构的调整,于2002年6月在胶州湾内进行了南美白对虾的移植放流试验,从回捕调查结果看,南美白对虾能够适宜于胶州湾海区生长。因此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在2002年试验的基础上,2003年又组织进行了胶州湾南美白对虾的移植放流试验,以进一步探讨南美白对虾移植放流的可行性及其在胶州湾的分布、生长规律,为大规模增殖放流提供可靠的科学理论依据,推动南美白对虾增殖的产业化发展。 2003年6月20日,在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的组织领导下,课题组在胶州湾进行了南美白对虾的移植放流实验。本次共放流体长3cm左右的南美白对虾约130万尾,放流虾苗平均体长、体重分别为3.13cm、0.309g。本文对南美白对虾的洄游分布、生长特性及回捕率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南美白对虾适宜于胶州湾放流,且其主要分布在胶州湾北岸和西北岸(红岛、大沽河入海口海区)浅水区(水深小于5m),9月份随着水温的下降,南美白对虾逐渐由浅滩向深水迁移。其生长速度快,8月20日-9月30日回捕南美白对虾的平均体长为13.97cm,平均体重为35.51g,回捕率约为12.35%。 本文运用规划求解的方法对回捕南美白对虾的体长、体重数据进行处理,求得其体长体重关系以及体长体重生长方程与生长速度方程如下: 雌虾:W=0.0102L~(3.0866),R~2=0.9962 L_t=22.8×[1-e~(-0.009638×(t-24.49))] dL_t/dt=0.2197464×e~(-0.009638×(t-24.49)) W_t=158.49[1-e~(-0.009638(t-24.49))]~(3.0866) dW_t/dt=4.71486×[1-e~(-0.009638×(t-24.49))]~(2.0866)×e~(-0.009638×(t-24.49)) 雄虾:W=0.0104L~(3.0728),R~2=0.9966 Lt=2 1 .7X[1一e一。·。,叫g,x“一,5·‘,,] dLt/dt=0.2275679Xe一o·”‘0‘8,x“一25·‘,, wt二132.96[l一e一。·。,叫日,‘卜,5·‘,,〕’·。,,, dwt/dt=4.28456X【1一e一。·。,以.,x“一’5·‘,,〕’·。,,日xe一。·。,。‘日,“‘一,5·‘,,同时令dzwt/dtZ=0,得出拐点年龄式为:t’二Inb/k+t。,代入k、b、t。的值,得雌虾t’=141.4天,雄虾t’二132.5天。其体重生长曲线为一条带有拐点的不对称s型曲线,雌虾拐点年龄在140日龄左右(即9月下旬左右),雄虾拐点年龄在130日龄左右(9月中旬左右)。 本文同时对胶州湾渔业资源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胶州湾传统的经济渔业种类资源己经严重衰退,而小型中上层鱼类成为胶州湾的优势种,渔获个体小型化和低质化。而经济无脊椎动物的资源量也大大下降。

任一平, 孙蜀东, 曾晓起, 张永举, 王云忠[2]2004年在《胶州湾南美白对虾移植放流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 2 0 0 3年 6月 2 0日在胶州湾放流的约 13 0万尾南美白对虾 ,放流 (虾苗平均体长、体重分别为 3 .13cm ,0 .3 0 9g)的洄游分布、生长特性及回捕率进行了跟踪调查 ,结果表明 :南美白对虾适宜于胶州湾放流 ,且其生长期主要分布于胶州湾浅水区域 (水深 <5m) ,生长速度快 ,至 8月 2 0日~ 9月 3 0日回捕南美白对虾时的平均体长达到 13 .97cm ,平均体重为 3 5 .5 1g ,回捕率约为 12 .3 5 %。

李吉强, 高伟[3]2007年在《胶州湾凡纳滨对虾放流试验》文中认为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原产地为东太平洋沿岸地区,由墨西哥经中美洲至秘鲁北部均有分布。我国曾称之为万氏对虾,与斑节对虾、中国明对虾并列为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3大优良虾种之一。1970年,厄瓜多尔试养获得成功后,在中南美洲推广发展甚快。从1990年开始,我国及东南亚养殖的中国明对虾和斑节对

李鑫龙, 张国琛, 张倩, 李秀辰, 于鹏[4]2017年在《南美白对虾双温热泵干燥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提高水产品干燥品质,本文利用自行研制的双阶段冰低温热泵系统分别对南美白对虾进行了冰温(-2℃)干燥试验、低温(22℃)干燥试验及冰—低温联合干燥试验,并对干燥后南美白对虾的复水率、质构及色度变化情况进行比较,探讨不同干燥条件对干燥南美白对虾的速度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低温干燥相比,冰温干燥的南美白对虾色度变化较小,为10.17;复水率较高,为66.96%。但冰温干燥时间较长,含水率由70.6%降至18.65%需要158h。采用冰-低温联合干燥的方式进行干燥试验,发现当冰温-2℃干燥至60%含水率时转至低温28℃继续干燥至13%含水率时,干燥的南美白对虾既能保持较好的干燥品质,又能缩短冰温干燥的时长。其干燥用时36h,色度变化为4.18,复水率74.05%,硬度78.36±15.13N,弹性2.22±0.05mm,咀嚼性105.06±18.67m J。本文采用双温热泵系统对南美白对虾进行干燥试验研究,证实了冰温干燥的优势和采用联合干燥技术的必要性,并提出一种热泵干燥南美白对虾最佳方案,为同类水产品的干燥加工提供有益参考。

陈昌生, 黄标, 叶兆弘, 纪德华, 王淑红[5]2001年在《南美白对虾摄食、生长及存活与温度的关系》文中提出不同水温及水温渐变、突变对南美白对虾的摄食、生长、存活以及胃蛋白酶的活力有一定的影响 .在水温逐渐变化下 ,南美白对虾忍受的高温极限为 4 1℃ ,低温极限为 4℃ .虽然南美白对虾对水温的适应性较广 (6~ 39℃ ) ,但其存活、摄食及生长的适宜水温为 18~35℃ ,最适水温为 30~ 33℃ .水温 18℃以下时 ,摄食量减少 ,存活率降低 ,水温 9℃时侧卧 .当水温为 18~ 30℃ ,日温差变化在 6℃以内时 ,南美白对虾在 4 8h内全部存活 ,且保持正常的摄食能力和较强的活力

王加林[6]2012年在《诱发儿童特应性皮炎的南美白对虾过敏原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南美白对虾蛋白质中主要致敏片段与儿童特应性皮炎(AD)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对158例AD患儿进行虾过敏原的点刺试验,筛选阳性患儿46例进行南美白对虾口服激发试验,确定36例患儿对其过敏并作为实验组,留取实验组患儿血清作为抗体与南美白对虾全蛋白进行免疫印迹检测,找到诱发儿童AD的南美白对虾蛋白质中主要致敏片段;对照组同时进行上述实验。结果:实验组36例患儿血清免疫印迹结果显示:32例血清出现明显的阳性条带,4例为阴性;阳性条带蛋白质片段的分子量分别为20kDa、36kDa和40.1kDa;其中,叁条条带均阳性6例,两条条带阳性7例,单条带阳性19例;分子量为36kDa蛋白质片段阳性为29例,分子量为20kDa和40.1kDa蛋白质片段阳性各为11例。对照组36例血清免疫印迹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将分子量为36kDa蛋白质片段分别与分子量为20kDa和40.1kDa蛋白质片段进行阳性率比较,阳性率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x2均为14.09,p均小于0.001);对分子量为20kDa与40.1kDa的蛋白质片段进行阳性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x2=0,p=1.00)。结论:分子量为36kDa蛋白质片段(原肌球蛋白)为南美白对虾全蛋白中主要的致敏片段;推测南美白对虾全蛋白中分子量为36kDa蛋白质片段(原肌球蛋白)可能为诱发儿童特应性皮炎的主要致敏片段。

娄阳, 张昭寰, 肖莉莉, 郭丹凤, 刘海泉[7]2015年在《多重与单一耐药的副溶血性弧菌在纯培养及南美白对虾中生长动力学的参数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比较多重与单一耐药的副溶血性弧菌生长动力学差异,并探索"细菌耐药性"与"风险"之间的关联,本研究应用Bioscreen全自动微生物生长曲线分析仪结合梯度稀释法,对不同耐药程度的副溶血性弧菌在纯培养条件(TSB)下的最大比生长速率(μmax)进行了比较分析。进一步选取六重耐药的VPD18菌株与单一耐药的VPD43菌株接种于南美白对虾中,构建不同温度下的生长曲线,采用Baranyi模型进行拟合得出生长动力学参数。结果显示:在纯培养条件下,多重与单一耐药的副溶血性弧菌的μmax间并无显着性差异(P>0.05)。而在南美白对虾中,单一耐药的副溶血性弧菌的μmax更大,但六重耐药的菌株却具有更短的延滞期(λ)。基于该现象提出假设:细菌耐药程度的增加可能导致其延滞期缩短,但对其最大比生长速率影响不显着。该结果可为我国开展副溶血性弧菌的定量风险评估提供基础数据。

任瑞娟, 柴春祥, 鲁晓翔, 李立杰, 郭美娟[8]2013年在《冷藏南美白对虾新鲜度的近红外光谱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利用DA7200近红外光谱仪,对冷藏温度(5℃)下的南美白对虾进行光谱采集,探讨近红外光谱曲线随虾贮藏时间增加的变化规律,确定特征峰及相应的吸光度,结合虾体中挥发性盐基氮(TVB-N)的含量,判别南美白对虾的新鲜度,并且讨论采集对象分别为完整虾和虾糜时对近红外光谱曲线规律和判别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南美白对虾近红外光谱曲线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吸光度有明显的下降趋势,虾糜的变化更为明显;以光谱中980 nm与1 450 nm处吸光度的比值(A980 nm/A1 450 nm)为横坐标,1 200 nm与1 350 nm处吸光度的比值(A1 200 nm/A1 350 nm)为纵坐标,绘制二维分析判别图,可以正确地判别出虾新鲜度,与TVB-N的判别结果基本一致,并且虾糜判别图可以正确地反映出虾由新鲜到腐败的渐变规律,表明以虾糜为样品采集近红外光谱较优于完整虾。

蔡珊珊[9]2015年在《基于分子标记的叁疣梭子蟹和中国对虾增殖放流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叁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和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是我国重要的捕捞和增养殖甲壳类。随着过度捕捞和环境恶化,两者的自然资源量大幅度的减少。增殖放流作为补充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一种方法,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叁疣梭子蟹和中国对虾。然而由于甲壳类放流数量多、规格小等特点,常规的标记方法不适用于叁疣梭子蟹和中国对虾的增殖放流效果评价工作。故本研究采用线粒体控制区和微卫星分子标记,对山东近海的放流效果进行研究,以期为未来的工作提供科学的指导和技术的支撑。1、基于线粒体控制区和微卫星分子标记的叁疣梭子蟹增殖放流效果研究(1)线粒体控制区分析:对524只亲蟹和6个批次的547只回捕叁疣梭子蟹的线粒体控制区进行扩增,序列分析结果显示:234只亲蟹没有对应单倍型的回捕个体,被排除:242只回捕叁疣梭子蟹只拥有回捕个体特有的单倍型,没有找到其对应的亲蟹,被排除比例为44.24%:未排除的305尾回捕个体可能是放流的蟹苗,占回捕蟹总数的55.76%。(2)对拥有相同单倍型的290亲蟹和305只回捕个体进行微卫星分析,结果显示:290只亲蟹中,200只不存在对应的回捕个体,被排除;305只回捕蟹中223只不是放流的蟹苗,占回捕蟹总数的40.77%,剩余81尾回捕蟹被确认为放流的蟹苗,占回捕蟹总数的14.81%。综合线粒体控制区和微卫星的实验结果,524只亲蟹中,434只没有对应的回捕蟹,被排除,剩余的90只亲蟹存在对应的回捕蟹,对增殖放流做出了贡献;547只回捕蟹中,81只为放流的蟹苗,占回捕蟹总数的14.81%。根据二者的实验结果,还可以对蟹苗的来源进行分析,评价不同放流点的放流效果。结果表明,使用线粒体控制区序列和微卫星分子标记能够有效的对增殖放流效果做出评价。2、基于微卫星分子标记的中国对虾增殖放流效果研究在前期控制区分子标记对中国对虾的亲虾和回捕对虾进行单倍型分型研究基础上,对其中个体数较多的叁个单倍型(Hap7, Hap11, Hap15),进行微卫星分析,以评价2012年和2013年的增殖放流效果,比较分析中国对虾不同世代间的遗传差异。利用8个微卫星引物对2012年123尾亲虾和174尾回捕对虾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174尾回捕对虾中,90尾个体在8个微卫星位点上与雌性亲虾一致,为放流的对虾苗利,,占回捕对虾总数的51.72%;(2)不同回捕时间的放流效果存在很大差异,2012年秋季回捕的140尾对虾中,79尾为放流的对虾苗种,占总数的17.03%;2013年春季回捕34尾对虾中,11尾为放流的对虾苗种,占总数的4.9%。秋季回捕的样品中放流虾苗的比例远高于春季回捕:(3)不同规格的虾苗的放流效果不同。90尾确认为放流虾苗的回捕个体中,43尾放流时为大规格虾苗,47尾为小规格虾苗,小规格虾苗的放流效果不亚于大规模苗种。(4)亲虾对子代的贡献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小部分的亲虾繁育了大部分的放流虾苗。利用8个微卫星引物对2013年39尾亲虾和85尾回捕对虾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85尾回捕对虾中,20尾回捕对虾为放流虾苗,占回捕对虾总数的23.53%。(2)根据亲虾和放流虾苗的对应关系,推测放流虾苗来源,10尾放流虾苗为昌邑海捕亲虾的后代,8尾为昌邑养殖越冬亲虾的后代,2尾为无棣亲虾的后代。(3)2013年的回捕对虾中,存在6尾2012年亲虾的子二代。中国对虾不同世代间遗传多样性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中国对虾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2)中国对虾群体的近交现象都比较严重。(3)叁个世代四个群体间不存在显着的遗传分化。使用微卫星对中国对虾样品分析的结果显示,放流的虾苗在秋季的回捕对虾中占有相当的比例,证明中国对虾增殖放流效果显着,并且在次年的亲虾中也检测到放流的虾苗,证明增殖放流对资源的补充是持续的。但是中国对虾群体近交现象严重,可能对自然海域的对虾资源带来遗传风险。

孔杰[10]2001年在《中国对虾不同群体的遗传差异与抗病群体选育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对虾主要分布于我国的黄渤海海域,是我国重要海洋渔业资源及增养殖对象。捕捞年产量超过4万吨。80年代因捕捞过量,使资源遭受严重破坏。进入90年代,中国对虾的自然资源量持续下降,秋捕产量从千吨水平下降至百吨水平。每年大规模的人工放流也未能有效地提高中国对虾的自然资源量。1988~1992年我国对虾产量连续达20万吨,其中约80%是中国对虾。1993年,全国范围内220万亩的对虾养殖池爆发了病毒性流行病,产量大减。近几年来,尽管对养殖模式、养殖技术等进行了改革,但我国北方中国对虾的养殖仍然处于低迷状态。为更好地管理和开发中国对虾的遗传资源,建立完善的中国对虾优良(抗病)品种的选育计划,对中国对虾自然群体和养殖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评估,并对一个养殖群体进行了抗病性状的遗传育种试验。 采集中国对虾群体4个,分别为黄渤海中国对虾群体(YP),取自渤海胶州湾产卵场(36°37′N,121°E);朝鲜西海岸群体(KP),取自朝鲜半岛西海岸中国对虾产卵场(35°34′N,126°E);养殖群体Ⅰ(CS_1),为日照市水产研究所连续培育的第四代养殖群体;养殖群体Ⅱ(CS_(201)),渤海海捕亲虾的第一代后代感染WSSV(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爆发性流行病后的存活个体。采用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sm of DNA)技术分析YB、KP、CS_1,同工酶技术分析YP、KP、CS_1、CS_(201),以确定各群体的遗传学参数。 从CS_(201)筛选个体大、活力强的对虾进行育种试验。CS_(202)和CS_(203)分别为感染WSSV爆发性流行病后存活的第二代和第叁代群体。设计口饲毒饵法对CS_(203)进行人工感染,以确定连续选育的中国对虾的抗病能力。利用AFLP(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s)技术分析连续3代群体CS(201)、CS_(202)、CS_(203)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标记。 RAPD和同工酶的调查结果表明,中国对虾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低,群体内和群体间的2种分子标记都表现较高的稳定性。群体间比较分析,KP的遗传多样性最高,YB次之,CS_1最低。在用同工酶分析的4个群体中,CS_(201)的多态位点比例和杂合度等指标高于其它3个群体。从群体的分化指标来看,中国对 虾种群的各群体间有一定的遗传分化。 选育群淤Ca。。比未经选育的群体人工感染后死亡速度慢,相同的时问内前 者比后者的存活率高60%:病毒检测无论是选育群体和未经选育群体,60%以上 的个体感染病毒,表明选育群体对WSSV病毒具有一定的抗性。AFI。P测试的连 续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在 CS201和 CS202第二代之间变化不大,但CS203的遗传 多样性有明显的下降趋势;AFLP也可产生丰富的遗传标记。一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进一步分析认为:中国对虾人工育苗的过程使后代群体的 遗传多样性下降,人工培育苗种的大规模放流影响了自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分布于我国沿海的中国对虾可能由多个自然群体构成,还存在未被发现的种质资 源:中国对虾抗W SSV病毒感染是由遗传决定的,选育可提高中国对虾对W SSV 的抗性。

参考文献:

[1]. 胶州湾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移植放流的初步研究[D]. 孙蜀东. 中国海洋大学. 2004

[2]. 胶州湾南美白对虾移植放流的初步研究[J]. 任一平, 孙蜀东, 曾晓起, 张永举, 王云忠.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3]. 胶州湾凡纳滨对虾放流试验[J]. 李吉强, 高伟. 齐鲁渔业. 2007

[4]. 南美白对虾双温热泵干燥工艺研究[C]. 李鑫龙, 张国琛, 张倩, 李秀辰, 于鹏. 2017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2017

[5]. 南美白对虾摄食、生长及存活与温度的关系[J]. 陈昌生, 黄标, 叶兆弘, 纪德华, 王淑红.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6]. 诱发儿童特应性皮炎的南美白对虾过敏原的研究[D]. 王加林. 青岛大学. 2012

[7]. 多重与单一耐药的副溶血性弧菌在纯培养及南美白对虾中生长动力学的参数比较研究[J]. 娄阳, 张昭寰, 肖莉莉, 郭丹凤, 刘海泉. 现代食品科技. 2015

[8]. 冷藏南美白对虾新鲜度的近红外光谱方法研究[J]. 任瑞娟, 柴春祥, 鲁晓翔, 李立杰, 郭美娟.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3

[9]. 基于分子标记的叁疣梭子蟹和中国对虾增殖放流效果研究[D]. 蔡珊珊. 中国海洋大学. 2015

[10]. 中国对虾不同群体的遗传差异与抗病群体选育的研究[D]. 孔杰.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1

标签:;  ;  ;  ;  ;  

胶州湾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移植放流的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