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苏州接轨上海 融入国际资本(论文文献综述)
王彩霞[1](2021)在《国家需求视角下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研究》文中指出如何在国际发展合作中实现不同需求层次的内外协调?本研究围绕这一核心问题展开论述。在当前时代条件下,这项研究具有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就发展战略而言,成为现代化强国是中国预计于2050年实现的目标。中国取得的发展成就增强了海内外华人对中国实现该目标的信心,然而,中国当前发展仍面临多重挑战。有鉴于此,明确现代化的引领性地位是中国今后坚定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的基础与方向,这也为新时期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的理论研究提供框架与目标。为此,本文化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搭建国家需求层次分析框架,分析中国自建国以来的国际发展合作历程,探讨新时期中国国际发展合作面临的挑战与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可行性路径。在分析框架创建方面,本文以人为标准,衡量国家建构,分别结合历史、时代与文化三种情境,推演出国家具备权力、利益与道德三类人格。由这一多元人格属性可见,国家是包含主权象征、利益集成与人本关切的复合体。因此,国家行为受多重因素制约,具有一定可观察性,可外化国家基本需求。考虑到,人的需求与国家需求具有通约性,故此,可借助人的需求类比国家需求,这构成跨学科应用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的前提。据此,国家需求分为主权需求、发展需求、国际责任需求、国际地位需求与现代化需求,不同需求层次的内涵因时因事因国别因形势而异。在需求正向转化上,后一需求以前一需求的实现为前提;在个别情况下,可能出现由较高层次需求向较低层次需求的逆转。在国际社会化情境中,国家对自身需求的调节以及国家间需求的调和,同属国家间互动与需求协调的研究议题,这构成本文的基本架构与主要内容。具体至案例选择,本文以中国自建国至今的国际发展合作进程与转型为研究重点。改革开放是分析中国国际发展合作演化的时间分界线,受时代认知、路径抉择与规范扩散影响,自改革开放后,国家优先需求发生调整,由主权需求优先调整为发展需求优先。当前,在中美大国竞争升级、新冠疫情全球爆发、发展格局亟需重塑等背景下,中国进入不同层次需求均需兼顾的新时期。由此,中国国际发展合作亟待转型。新时期,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面临多重压力。新冠疫情引发全球公共危机,百年变局变数增多,全球化逆潮与民粹主义叠加。受此冲击,新多边主义秩序重塑难度加大。面对这一外部环境变化,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处境相同,既遭受外界对于发展中国家身份的质疑,也承受来自国际竞争的压力。除环境不确定性、身份被质疑以及竞争多元化的外部挑战外,新时期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外界过度关注特定经济发展指标,这会干扰国家对现代化目标的理性认识;历史已存的发展失衡程度与时剧增,这不仅阻碍国家发展模式调整,也会制约国际发展合作水平提升;国内与海外利益人为划界,这会固化国家对长远利益的统筹布局。总之,诸多因素导致国家发展需求界定滞后。其次,国家自身需求认知失调。受主客观因素所限,国内与国际需求的分化大于整合;受国内外舆论影响,国际责任与国际地位需求所获关注不均;因目标宽泛,现代化需求与其他需求关联不足。再次,国际社会对国家需求的认可不足。外界在关注中国发展的同时,对多边发展倡议存疑;制度性话语不足是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外交在由双边互动向多边参与拓展的进程中,缺乏社会基础。最后,国家多元需求实现存在制度建设欠缺,长期延续的优惠型国际发展合作原则、实践与主流国际发展话语体系存在张力,尚无应对全策;在管理上,专业机构尚待加强能力建设;多边合作的路径选择受到既有经验的制约。为推进新时期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的稳慎转型,本文提出四个方面的具体应对举措。其一,为明确发展需求,基于科学了解的实际,创新发展质量评估;基于可持续发展目标,提高不同区域人力资源积累;基于海内外利益关联性,增拓中国利益;基于对内生性需求的关注,培养随时而动的定力。其二,为整合需求层次,将国际责任需求及时适度纳入可持续发展范畴;将维护主权完整与坚定发展需求作为追求大国地位的前提;将国民理性培育与大国崛起难度,用于协调内外对发展中国家身份的认知。其三,为提升国家需求的国际认可,以切实的合作成效,破除外界疑虑;以运用话语扩散规律为前提,提升多边参与话语效能;以实际互动,消除各方假想,通过国际组织积累正向互动资源;以应对气候变化与疫情为契机,开展国际公共外交。其四,为完善国家需求实现机制,结合自身实际,针对性采纳国际发展规范;结合已有条件,开展国际发展合作全面评估;结合能力与时机,推进三方合作制度化;结合内外机制现状,提高国际竞争抗风险能力。综上,这些路径有助于中国通过国际发展合作转型向现代化目标稳健迈进。
钱洁[2](2018)在《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演化与上海城市功能优化研究 ——历史进程、理论分析与政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和《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的先后出台,上海和长三角区域发展问题再次得到关注。虽然多个规划对未来长三角区域、上海城市区域内的产业分工做了系统阐述,但是对城市间的功能分工的描述较少,特别是不同都市圈的核心城市之间,如何协作与分工涉及不多。这往往导致面对新的发展机会和投资风口,各个城市一哄而上,城市间的竞争远大于分工和协作。城市间的功能分工其实是产业分工的基础,如果不清楚在整个区域城市体系中的位置,也难以明确自身的比较优势和优势产业。本文运用全球城市的理论范式,系统研究了长三角中心城市的历史演变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大致研判了未来长三角区域城市的功能演化趋势,并研究了上海自身城市功能的优化和空间布局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和发现:1.通过分析长三角区域产业、交通体系、贸易体系、市镇发展的历史变迁,梳理出了在不同技术和产业发展的背景下,随着交通体系、贸易体系的变迁,区域中心城市将发生变化和迁移,即从原来的农业经济,依托内河航运体系,粮食、棉纺业、丝绸等商品贸易以及海外贸易的发展,使得苏州杭州不断崛起成为双核中心。2.在工业化发展背景下,上海取代了苏州和杭州的中心城市地位。开埠之后,藉由工业化发展的先机,上海迅速取代了原来的苏杭核心,结束了长三角区域双核心发展的历史,成为长三角乃至长江流域独一无二的龙头和核心城市。这使上海始终成为新产业、新企业在中国选址的首选区域,城市功能由此不断集聚,上海成为了长三角乃至中国的制造业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交通和信息枢纽,直至今天将“卓越的全球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3.在全球城市崛起的背景下,上海的城市地位不会弱化。全球城市注重城市的流量和连通性,而不仅仅是产业的能级。这就意味着,虽然苏州GDP超越了上海,深圳GDP超越了香港,但是在功能上并不能替代上海和香港。像上海和香港这样的城市,所集聚的生产性服务业、中介机构,为其构筑了广泛、深入而稳定的全球联系,全球城市从原来“中心—外围”模型下,中心城市注重“实物的中心和平台”转向全球城市网络模型下,全球城市注重全球联系和交互的枢纽。基于此,上海有多产业乃至城市功能的转移和疏解,并不会影响上海的城市地位,即便上海的GDP被赶超,上海不会因此而落后。4.上海全球城市崛起与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发展将进一步促进城市间的功能分化。全球城市的崛起需要非常苛刻的条件,尤其是与国际接轨的制度环境、国际一流的公共服务水平,甚至是内涵在城市文化基因中的包容、融合。而这些因素远远超过制造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不是所有城市都能够发展,或有条件发展的,这就为新一轮发展下,城市功能的分工和演化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在这一阶段,上海与长三角其他城市间的分工协作将会大于竞争。5.新的分工,将会促成上海与其他城市间新的服务关系。上海全球城市区域和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的过程,意味着上海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的关系和定位需要重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中心城市向全球城市转变,上海与其他城市的关系也将从原来的引领向今后的服务转变。上海原来的城市定位和作用可以形象的形容成对内对外“两个扇面”,即长三角区域乃至全国的各个城市与上海形成一对一、射线状联系,而上海又与国外的各个城市形成射线状联系。这两个扇面,就是上海中心城市地位和作用的准确描述,所有城市都要通过上海融入全球市场,而全球其他企业和城市也要藉由上海,才能进入中国市场。但是随着全球城市区域和巨型城市区域的演化发展,射线状联系将逐步演变为网络状,很多城市都已经直接链接了国外市场和全球网络。在新的城市网络中,上海的功能和作用也必然会发生变化,从原来领导型、指挥型、控制型、配套型关系,转化为相互依赖、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服务型关系,甚至于在某种程度上,上海的全球城市功能,是为长三角其他城市的产业发展相配套。6.新的分工也将促进上海自身功能的优化和空间分布的再均衡。随着功能和产业集聚的是人口。上海城市人口从开埠时的20多万,到1900年超越100万,到1949年超越500万1。进而到现在,上海常住人口接近2400万,全市实有人口接近3000万,不断在逼近上海城市承载力的极限。因此,城市功能的优化和疏解逐渐成为上海发展的重大战略。而与此同时,随着运输和通信成本的降低,产业布局相对离散,城市群更加多中心的趋势也逐渐形成,上海部分城市功能和产业向外转移的动力也更大,而金融、贸易、清算等服务功能向上海集聚的动力也会变大。不仅如此,在上海城市内部,中心城区与郊区新城、新市镇之间也需要进一步明确分工,加强协调,让整个城市的功能更加合理的分布在城市内部空间上。
徐伟强[3](2016)在《新常态下嘉兴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战略与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新常态,经济增长方式和增长动力面临转换。在此背景下,研究探讨国内沿海发达地区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和路径选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浙江省嘉兴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情况作为背景,总结归纳了新常态下当地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变化和特点,综合运用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投资理论,借助SWOT方法分析了当前嘉兴市开放型经济发展面临的内外部因素和竞争优势,找出了当前嘉兴市发展开放型经济所具备的三大优势:交通区位优势、产业集群优势和发展积累优势。同时,也指明了当前制约嘉兴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和困难:要素资源紧张、龙头企业较少和体制机制制约。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开放型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新常态下政府在开放型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和战略选择,建议采用增长型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产业集群优势,通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主动融入国家战略;积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努力增创外贸竞争新优势;深入开展招大引强战略,积极打造产业集群;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培育本土跨国公司;加强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加快政府自身改革,打造优良的营商环境等管理模式来发挥政府在开放引领战略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嘉兴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提供战略指引和政策支持,从而推动开放型经济的转型发展。
李健[4](2008)在《从全球生产网络到大都市区生产空间组织》文中研究说明全球化和信息化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两大最重要特征和动力源,其对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深刻,但如何架构这种影响的过程和机制则成为重大课题。本论文试图将全球化推动和影响下的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纳入一个更广阔的研究框架中,从地方化与全球化互动的作用进程探索区域和城市发展新的机制和实质,从而为目前我国的各种城市、城市群和区域发展规划与战略提供新的分析视角和依据。传统的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基于区域内部发展动力和经济学原理的分析,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但却无法将全球化等外部作用力纳入自身理论体系。泛泛的全球化探讨又多局限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中,缺乏综合理论框架以真正把握住全球化作用的社会和经济实质。新国际劳动分工理论从新马克主义的批判视角,分析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投资和产业转移的社会实质,同时基于地方化的劳动力商品属性分析了地方对跨国资本的迎合,但缺乏将多尺度下多重作用力纳入综合研究框架的能力。而本论文基于全球生产网络理论框架的研究试图弥补以上研究缺陷,为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研究领域的拓展提供一些有益的补充。基于以上研究目的,本论文基本研究思路是从全球生产网络理论分析框架的总结和构建着手,进而以此为理论基础过渡到大都市区生产空间组织的探讨。在论证过程中经历了三个层次的分析,先从全球生产网络中经济地理学意义的企业生产空间组织及其空间扩散、地方镶嵌,过渡到城市经济学内容的城市经济、城市产业及其空间功能分区研究,再而过渡到兼具城市地理和城市经济学意义的“大都市区生产空间组织”。力求论文在逻辑上的逐次递进和结构上的完整。第1章是绪论。首先介绍论文选题依据和来源,在分析研究背景基础上提出本论文研究的实践及理论意义,指出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和发展代表了劳动分工在国际层面的扩展和深化,将为全球化经济发展及地方化的区域、城市发展带来深刻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目标、思路和方法。第2章是对全球生产网络理论框架的研究综述。在对全球生产网络研究背景、脉络和流派分析基础上,主要依据曼彻斯特学派研究并综合管理学派观点,提炼出本论文以企业、制度、关系/流、空间/地方为主要考察维度,围绕价值、权力与镶嵌等基本内容探讨的全球生产网络研究框架,同时提出将金融、信息、物流和人才培训等价值生产支持性活动纳入全球生产网络研究中的观点。最后指出未来全球生产网络研究应注重物质和社会文化层面的广泛整合,同时要创新研究方法,更多采用一些关于网络研究和全球价值链/全球商品链的定量统计分析。第3章是对全球生产网络中企业组织关系的探讨。从经济地理学中国际劳动分工理论入手,结合模块化操作、转包生产,经价值链到企业生产网络,揭示出全球生产网络基于产品内分工组织形式的国际劳动分工本质。提出全球生产网络以跨国公司为媒质,营造出一个延续了新国际劳动分工发展的“价值链陷阱”。这个陷阱在全球尺度以微笑曲线的形式而存在,发达国家掌握价值链高端管理、研发及营销等环节,发展中国家多以生产制造和一般组装融入全球生产网络中。全球生产网络是一种动态的关系网络,其治理模式并非绝对平行的关系而阶层性广泛存在。但全球生产网络中行动者之间的关系又并非是一个“零和”概念,也即这种阶层性并非绝对制约的关系,某些时候可能形成反制约。第4章是全球生产网络空间扩散、着陆直至镶嵌的探讨。跨国公司成为主导全球生产网络空间扩散的最主要行动者,发达国家彼此之间的相互渗透仍是全球生产网络空间扩散的最主要形式,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全球生产网络空间扩散的重要力量,从而使全球生产网络生产组织关系更加复杂化。而全球生产网络的地方镶嵌具有复杂的运行机制,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等多层面内容,从跨国公司看通过海外投资提升自身竞争力和把握市场开发机会成为目前主要动力;从地方看积极的投资和贸易政策、良好的基础设施、廉价而优良的生产要素条件以及基础设施、开放的市场等都成为重要动力。论文还以中国和日本作为案例,考察中国以劳动力、资源等比较优势吸引外资和开拓国际市场,与日本以高技术开拓国际市场的发展差异模式。第5章是全球生产网络理论框架的计算机产业实证分析。从实证结果看,计算机产业全球生产网络已经基本形成,在劳动分工原则支配下各价值链环节已完全分割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合作与竞争。但全球生产网络在空间布局上并非是均质化,“全球在地化”及“在地全球化”都需要在特定条件下实现。技术研发、品牌营销与高端制造位于发达国家和地区,形成拥有独特资源如高端研发能力和精密工程技术的“卓越研发中心”。价值链低端的一般部件制造、组装等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形成能提供及时且成本较低的“成本节约中心”。近些年许多跨国公司也开始将部分非核心的高端技术转移至发展中国家,或直接设立区域总部、研发中心,这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产业升级提供了机会,同时促进了网络成长。但就中国计算机产业考察,关键技术的缺失使得中国计算机产业生产网络价值链构成并不完整,同时由于中国大陆计算机企业国际市场开拓的不足,与国外知名企业的生产和技术联系也多以国内市场开拓为主,造成中国作为一个特定的地域已经融入全球生产网络,而本土计算机产业尚未全面融入全球生产网络的局面。未来中国计算机产业的发展仍在于本地企业与全球生产网络的融合。第6章是从全球生产网络研究框架到大都市区生产空间结构模式的嫁接。首先对全球化;和信息化条件下新的区域空间组织进行分析。其次从传统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入手,包括宏观的分工、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创新理论及空间扩散理论到微观的城市土地利用模式,都被用来进行全球生产网络空间作用机制的解释,最终从价值链分解、空间配置与集聚等特性纳入大都市区生产空间组织范畴中。而从全球生产网络构成要素到大都市区生产空间结构组成要素的对应关系入手分析,最终塑造了大都市区生产空间结构的一般模式。在区域空间结构分析中,则包括多尺度的视角:全球城市体系、全球城市、全球城市区域最终落实到一个典型的大都市区模型。第7章为论文从全球生产网络到大都市区生产空间组织案例分析部分。本章首先对区域核心城市的上海城市经济及其空间组织状况进行研究,显示上海城市经济已经融入全球生产网络中,但对外贸易结构却依然显示上海制造业在价值链环节方面处于仍处于低端地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体现基于全球生产网络价值链环节的劳动空间分工;其次从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揭示全球生产网络在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方镶嵌以及空间扩散,进而通过总量及结构指标考察区域城市功能体系的等级性。从区域工业区发展揭示出全球生产网络地方镶嵌发展的实质:即更多成为跨国公司低端价值链环节制造组装的基地。并对工业园区对城市的空间引导进行分析,实践从空间到空间的嫁接。最后部分为基于全球生产网络研究框架的长江三角洲发展战略:必须突破“价值链陷阱”,重视技术创新,引导整个区域制造业生产不断转型迈向高端化,代表整个中国占领全球产业价值链的制高点。同时加快上海全球城市的建构,注重城市功能等级提升,不断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成为全球生产网络管理和控制的新核心,这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的最高战略。第8章是结论篇。主要对全文进行总结和归纳,提炼出关于全球生产网络研究、从全球生产网络到大都市区生产空间组织分析中的一些基本结论,并对该领域以后的研究方向和领域提出粗略的建议。本论文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创新尝试。①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验证了计算机产业中不同价值链环节价值生产能力的差异,在全球生产网络定量化研究方面作出了一定突破。验证了“价值链陷阱”的存在,并为中国高科技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新的指导思想。②继新国际劳动分工理论之后,从一个更为综合的全球生产网络框架探索城市生产空间组织,并将全球化力量与地方化力量进行整合研究,在传统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基础上提出一个新的大都市区生产空间组织模式。③从生产及贸易结构的角度入手,分析上海及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地位;对上海的劳动空间分工进行案例分析,验证了作者提出的大都市区生产空间组织模式,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进一步扩展到更大尺度的大都市区域生产空间组织。
韩佳[5](2008)在《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快,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国家间的竞争,更多地集中体现在国家内部的区域竞争层面上。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是我国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的首位经济核心区,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的客观要求,也是区域内各省市自身发展的需要。长江三角洲具有完善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基础,以及日益成熟的区域合作机制、政策和思想观念等软件条件。本文总结了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现状:长三角区域内地方政府间的合作已形成一定制度,城市间、企业间和社会各界的交流与融合日益紧密,城际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世博会的联动效应也将有力推动长三角新一轮的区域经济共同发展。但是,目前仍存在许多问题阻碍着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诸如: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产业结构趋同,地方政府干预经济导致恶性竞争,产业升级受到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制约,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布局,区域内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区域创新体系面临瓶颈等。通过对以上问题进行深层次原因分析,针对当前阻碍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制度创新进行研究,提出在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各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首先需要统一思想认识,转变发展理念,正确处理行政区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市场主导与政府调节的关系、相关地方政府的角色定位及相互关系问题。为保证制度性组织机构行使权力,区域内各省市可通过让渡部分权力,由区域协调机构统一调控。并制定相关法律加强区域内外的交流与合作,使一体化不断地向更高的形式发展。在中央政府协调下建立跨行政区的协调管理机构,加强区内协调和区外合作与发展。同时,通过建立以产业、资源和地域为特征的区域协调发展基金或者通过制定区域政策所进行的利益协调,避开分割市场的行政地域边界,通过共同权力干预资源配置,进行全局和整体整合。并完善在国家以产业为特征的地区政策框架下的规范性法律法规。转变政府职能,由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职能由经济领域转移到公共服务领域,主要职责是在市场失灵的公共产品和基础产业等非竞争部门直接投资和规划,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涉及区域公共产品和公共资源领域,进行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制度协调,并强化中央派驻长三角的管理职能部门的作用。推进以政府为主导的区域内城市跨界发展,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强化区域经济功能,解决城市土地、港口等资源紧缺的瓶颈。同时,积极培育非政府性的跨地区合作组织,加强社会协调力量,鼓励建立各类半官方和民间跨地区协调组织,促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季建林[6](2008)在《南通实施“金三角”发展战略的途径选择》文中指出南通实施与上海、苏州一体化发展的沪苏通"金三角"发展战略,具有诸多有利条件,面临极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制约因素。放大有利条件,抓住发展机遇,化解制约因素,以正确的思路选择科学的途径,是南通"金三角"发展战略取得成功的关键。
曹阳[7](2008)在《江苏省全口径利用外资的理论与实践》文中认为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从数量和质量上都实现了新的飞跃。在我国经济日益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江苏省作为全国发展开放型经济先导省份之一,“十五”期间利用外资成效显着。江苏省利用外资不仅促进了经济高速增长,而且带动了就业,创造了着名的新苏南经济发展模式,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激烈矛盾和亟待解决问题。“十一五”期间,江苏省面临许多未曾遇到的新情况、新挑战,利用外资的发展已经到了关键和转折时期。因此,如何化解利用外资过程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保持竞争优势,制定利用外资新战略,开创利用外资新模式和新局面,是江苏需要完成的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而在目前的研究中,对此全面系统地研究还少见。本文在总结利用外资基础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江苏省现状建立了一套利用外资绩效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江苏省三大区域的13个城市为评价对象,进行了基于时间序列的动态综合评价研究,力求体现从过去到现在江苏省外资在规模、结构、经济效应和社会福利方面的综合发展状况,并针对评价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论述,找出了江苏省利用外资中的不足,探讨利用外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利用外资与我省地区生产总值、基础设施、劳动力成本、人力资源、开放度和产业集聚指标之间相互关系的数学模型,对影响我省外资流入的基本因素进行计量分析。同时就目前国际国内影响外资的敏感因素:国际资本流动的新趋势、“两税合一”新政以及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江苏省利用外资发展的综合影响进行详细研究,为宏观经济决策和利用外资战略的制定打下基础。接着,本文在剖析我省利用外资面临的主要形势基础上,从我省经济国际化的长远利益最大化出发,提出了利用外资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再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富民强省,实现两个“率先”的宏观背景为基本出发点,高起点制定了“十一五”期间江苏省利用外资的发展战略重点,并针对分析结论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江苏利用外资发展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新举措。最后本文结合江苏省利用外资的典型案例:徐工集团利用外资改组、南京秦淮河利用亚行贷款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和江苏省电力公司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剖析江苏省利用外资实践过程,一方面检验了理论的适用性,另一方面提出了提升和持续改进江苏利用外资的启示和经验。全文力求全面系统研究江苏省利用外资,弥补以往研究内容的不足,以期为江苏省的外资政策与宏观经济政策研究提供参考。
周一晴[8](2007)在《苏州城市空间组织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镇密集区是城市化发展到较高级阶段时的一种城市空间形式,具有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的功能。处于我国城镇密集区内的城市,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其城市空间组织正经历着剧烈的变动,迫切需要探索大都市区内城市空间演化的内在机制和动力,以提高城市空间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城市竞争力。苏州市处于我国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城镇密集区,同时也处于上海大都市的强辐射圈层内,是我国城市空间组织急剧变动的典型。本文以基于产业结构演替的空间组织演化研究为切入点,从产业、人文生态、快速干道以及外资对空间组织影响的角度来研究大都市区外围地区城市空间组织演化的规律及发展趋势;通过分析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空间结构、形态的变化与城市总体发展战略的关系、空间发展战略以及经济发展战略之间的匹配和耦合,总结出苏州城市空间组织的发展轨迹及特征,探讨苏州城市空间组织的优化方案以及实施优化方案的对策。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苏州城市空间组织的演变经历了城镇普遍集聚膨胀扩展、沿沪发展、沿路发展、沿江发展四个阶段,目前,沿沪、沿路、沿江的过程仍在演进中。下阶段空间组织的发展趋势主要是沿湖发展;第二,制度政策、规划、产业结构调整、外资的空间取向以及快速干道是影响城市空间组织的主要因素。其中,政策与规划是城市空间组织演变的控制阀;都市区内的快速干道是城市空间组织的先导力;主导产业的演替是导致城市主导发展空间转移的根本动因;第三,主中心控制力是城市空间组织的内生变量。亚中心地区城市空间重心迁移的方向受主中心发展的内在力量的牵制;第四,主导产业的演替与城市空间组织战略的时空耦合是城市空间组织优化发展的核心。促进主导产业发展与空间组织战略的时空耦合,是实现空间与产业的协调发展,经济与社会快速、协调、成功发展的有效途径;第五,经济发展战略与空间配置的吻合是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在不同时期、不同发展背景下,提出并实施空间配置相吻合的经济发展战略,可以实现经济发展的跳跃式增长;第六,为优化苏州城市空间组织,提出了基于不同主导因素的方案,推荐采用“一区两轴三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组织方案,并提出了实施空间组织优化方案的策略。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课题组,张辉[9](2006)在《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经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文中指出二零零六年三月第一章研究背景1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突出表现长江三角洲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开放城市带和沿长江产业密集城市带的结合部,具有得天独厚的江海交汇、南北居中的区位条件。它是中国对内、对外联系的主要节点,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
张颢瀚[10](2006)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定位研究》文中认为本报告以长江三角洲的15个城市为对象,同时适当扩展到泛长江三角洲的区域,主要阐述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基本功能定位和产业定位,不做城市的规模等方面的定位。本文只是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定位的初步研究。
二、苏州接轨上海 融入国际资本(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苏州接轨上海 融入国际资本(论文提纲范文)
(1)国家需求视角下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述评 |
三、研究框架与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四、主要创新与不足 |
(一)主要创新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国家需求层次的理论建构 |
一、国家人格化:以人的视角建构国家 |
(一)国家建构的多维逻辑 |
(二)国家行为与动机的人格属性 |
二、人与国家的需求通约性 |
(一)人与国家的多元需求 |
(二)人与国家需求相通约的依据 |
三、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的国家应用 |
(一)“需求层次论”的理论内涵 |
(二)“需求层次论”的应用考量 |
(三)国家需求视角下的国际合作 |
(四)国际发展合作中的国家需求 |
四、国家需求层次的分析框架 |
(一)国家需求的界定与层次 |
(二)多层需求的平衡与均衡 |
第二章 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的进展与方向 |
一、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的历程 |
(一)主权需求优先的阶段(1949-1978年) |
(二)发展需求优先的阶段(1979-2018年) |
(三)多层需求兼顾的新时期(2019年至今) |
二、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的动因 |
(一)时代主题判断 |
(二)改革开放实践 |
(三)国际规范内化 |
三、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的方向 |
(一)由选择自立走向逐步开放 |
(二)由被动适应转向主动倡导 |
(三)由双边互动趋向多方参与 |
第三章 新时期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面临的挑战 |
一、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增强 |
(一)后疫情时代百年变局变数增多 |
(二)逆全球化下疫情民粹主义兴起 |
(三)新多边主义秩序重塑尚需时间 |
二、发展中国家身份引发质疑 |
(一)中国的身份定位存在分歧 |
(二)外界混淆中国的需求层次 |
(三)身份质疑导致行为的误判 |
三、新发展格局面临多重国际竞争压力 |
(一)权力转移下的大国竞争 |
(二)新兴崛起国群体内竞争 |
(三)区域强国间的机制竞争 |
第四章 新时期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存在的问题 |
一、国家发展需求界定滞后 |
(一)过度聚焦规模与速度 |
(二)地域差距的不断扩大 |
(三)跨国利益边界模糊化 |
二、国家需求层次的认知失调 |
(一)国内需求与国际需求相分隔 |
(二)国际不同层次需求关注不均 |
(三)现代化需求与其他需求疏离 |
三、国家需求的国际认可不足 |
(一)战略设计引发外界疑惑 |
(二)国际制度话语处于劣势 |
(三)国际社会交往基础薄弱 |
四、实现国家需求缺乏制度保障 |
(一)国际发展体系规范压力 |
(二)专业机构管理经验欠缺 |
(三)多边合作路径选择受限 |
第五章 新时期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的路径抉择 |
一、明确发展需求优先方针 |
(一)重视发展质量创新评估 |
(二)均衡各区域可持续发展 |
(三)全方位调和海内外利益 |
(四)增强环境变化中的定力 |
二、统合国内外需求层次 |
(一)发展与国际责任适度关联 |
(二)国际地位基于主权与发展 |
(三)现代化需求贯穿于其他需求 |
(四)坚定发展中国家身份立场 |
三、增进国家需求的国际认可 |
(一)提升发展战略释疑成效 |
(二)提高多边外交话语效能 |
(三)积累国际社会互动资源 |
(四)长效争取国际舆论支持 |
四、完善国家需求的实现机制 |
(一)善用国际体系部分规范 |
(二)健全机构建设全面评估 |
(三)推进三方合作机制建设 |
(四)夯实国际竞争的制度基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 |
致谢 |
(2)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演化与上海城市功能优化研究 ——历史进程、理论分析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基本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本文的主要创新及存在的不足 |
一、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第一节 以企业选址和产业布局为核心的城市研究 |
一、农业社会背景下的城市研究 |
二、工业化发展下的城市研究 |
三、商业发展背景下的城市问题研究 |
四、贸易发展背景下的城市问题研究 |
五、小结 |
第二节 以都市圈为核心的城市研究 |
一、都市圈的空间范围 |
二、都市圈的特征 |
三、都市圈的早期理论 |
四、都市圈理论的提出和成熟 |
五、都市圈理论的其他视角 |
六、全球城市体系中大都市圈走向巨型城市区域 |
七、小结 |
第三节 以世界城市研究为核心的城市研究 |
一、早期的世界城市理论 |
二、逐步形成的世界城市理论 |
三、不断发展的世界城市理论 |
四、小结 |
第三章 农业经济背景下长三角中心城市的演化历程——苏州和杭州发展的历史轨迹 |
第一节 粮食为主要贸易品,推动形成一批商业性大城市 |
一、中心城市发展:长三角城市群初步发育,城市间差距相对较小,还没有形成区域性中心城市 |
二、主导产业:以粮食生产为主,决定了城市发展规模有限 |
三、交通和贸易体系:贸易发展促进商业城市崛起 |
四、城市网络体系:市镇开始发育,为未来长三角城市分工埋下伏笔 |
五、小结 |
第二节 丝绸和棉布为主要贸易品,推动苏州、杭州崛起 |
一、中心城市发展:苏州、杭州崛起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 |
二、主导产业:棉纺织业和丝绸业成为区域性主导产业 |
三、交通和贸易体系:水运体系和海外贸易的重要影响 |
四、城市网络体系:市镇成为城市核心功能的载体 |
五、小结 |
第三节 农业经济背景下长三角中心城市功能演化规律 |
一、产业结构变迁是推动区域中心城市崛起的重要力量 |
二、交通和地理因素在推动长三角城市功能变迁与分化中起了重要作用 |
三、长三角区域范围随着城市群的增加而扩大 |
四、“中心-外围”模型的解释 |
第四章 工业化发展推动上海崛起成为长三角新中心——上海替代苏州和杭州的发展之路 |
第一节 1840 年之后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功能演化 |
一、区域中心城市的更替 |
二、主导产业:推动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制造业集群 |
三、交通和贸易体系:铁路和公路兴起,形成了以上海为核心的交通运输网络 |
四、城市网络体系:随交通体系的演变,城市网络也发生了变迁 |
五、小结 |
第二节 1949 年以后长三角城市的功能演化分析 |
一、计划经济下长三角城市功能的演化分析 |
二、改革开放后长三角城市功能的演化分析 |
第三节 、工业化背景下长三角中心城市功能演化规律 |
一、长三角的联动与上海中心城市的崛起主要基于经济产业联系的基础 |
二、在工业化大趋势下,上海作为中心城市的功能不断叠加和强化 |
三、信息化推动上海新一轮功能演化 |
第五章 长三角一体化下新一轮城市功能演化的实证 ——上海全球城市崛起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的功能演化 |
第一节 全球城市区域过程的基本特征分析 |
一、全球城市区域的基本概念 |
二、全球城市区域特征一:网络联系 |
三、全球城市区域特征二:动态变化 |
四、全球城市区域特征三:功能多中心 |
五、全球城市区域特征四:以行业专业化为前提的交互联通 |
第二节 全球城市区域过程与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过程 |
一、巨型城市区域的基本特征 |
二、上海全球城市空间向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演化的基本条件 |
三、上海全球城市发展与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过程的关系 |
第三节 上海全球城市区域和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发展的实证分析 |
一、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现状 |
二、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内城市功能分化的实证分析 |
三、影响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功能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四节 未来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全球城市的演化与发展分析 |
一、南京与杭州崛起成为全球城市的情景分析 |
二、长三角区域的二级城市在全球城市过程中的功能演化 |
三、基本结论与启示 |
第六章 长三角一体化与全球城市崛起——上海城市功能集中、疏解与优化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上海城市功能集中、产业集聚与常住人口增长 |
一、上海常住人口增长态势分析 |
二、上海常住人口增长与产业集聚分析 |
三、上海常住人口增长放缓与区域均衡发展分析 |
第二节 上海城市功能优化与人口规模控制的实证分析 |
一、文献回顾 |
二、理论与模型概述 |
三、实证研究 |
四、上海人口增长、就业结构与全球城市功能优化分析 |
第三节 全球城市崛起下上海城市功能的优化与疏解 |
一、上海城市的核心功能与非核心功能内涵 |
二、国内外城市功能疏解的主要经验和上海城市功能疏解的历程 |
三、上海疏解城市非核心功能的基本路径 |
第四节 上海城市功能集中与疏解的理论分析与结论 |
一、上海城市功能疏解有内在动力,并非单纯行政行为 |
二、郊区新城和新市镇是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承载区 |
三、长三角区域是上海城市功能疏解的重要区域 |
第七章 上海城市功能的市域空间配置——上海郊区新城和新市镇功能的演化研究 |
第一节 上海郊区新城和新市镇发展历程和现状 |
一、改革开放后上海郊区发展的主要阶段 |
二、上海郊区新城和新市镇发展的基本现状 |
三、上海郊区新城和新市镇发展的主要问题 |
第二节 上海全球城市崛起过程郊区新城和新市镇的发展趋势 |
一、新城和新市镇要加快实现功能集聚 |
二、新城和新市镇与主城区之间要形成网络化的功能交互 |
三、中心城区的核心功能仍待进一步强化 |
四、新城和新市镇要立足于逐渐融入长三角功能联动 |
第三节 优化上海郊区新城功能的主要路径 |
一、加快上海中心城区的更新改造,形成中心城区与郊区新城的合理分工 |
二、加快郊区新城的功能培育 |
第四节 加快上海新市镇培育的路径分析 |
一、上海新市镇发展面临的任务和约束条件 |
二、全球城市崛起背景下,上海新市镇发展的基本战略 |
三、上海加强新市镇发展的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新常态下嘉兴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战略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简要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经济“新常态” |
二、开放型经济 |
第二节 国际贸易理论 |
一、比较优势理论 |
二、竞争优势理论 |
三、产业集群理论 |
第三节 国际投资理论 |
一、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二、国际投资发展阶段理论 |
第三章 嘉兴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
第一节 嘉兴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现状 |
一、对外贸易发展迅猛 |
二、利用外资量质齐升 |
三、外经合作持续拓展 |
四、服务贸易实现跨越 |
第二节 嘉兴市开放型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点 |
一、外部环境显着变化 |
二、发展速度有所放缓 |
三、发展动力出现转换 |
第四章 基于SWOT模型的嘉兴开放型经济优劣势分析 |
第一节 SWOT分析方法概述 |
第二节 SWOT分析嘉兴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优劣势 |
一、嘉兴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机会和优势 |
二、嘉兴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威胁和劣势 |
第三节 SWOT分析结果和战略模型选择 |
一、SWOT矩阵分析结果 |
二、战略模型选择 |
第五章 国内外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国内外开放型经济发展案例介绍 |
一、广东东莞模式 |
二、新苏南模式 |
三、新加坡模式 |
第二节 国内外经验对嘉兴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启示 |
一、科学规划准确定位是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要前提 |
二、高效透明的营商环境是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
三、以民引外和民外互动是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抓手 |
四、科技和人才支撑是促进开放型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保障 |
第六章 新常态下嘉兴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嘉兴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和发展目标 |
一、对外贸易有新提升 |
二、利用外资有新突破 |
三、外经合作有新跨越 |
四、服务贸易有新增长 |
第二节 嘉兴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 |
一、聚焦发展战略 |
二、创新驱动战略 |
三、产业集群战略 |
第三节 嘉兴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
一、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加快融入国家发展战略 |
二、积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努力增创外贸竞争新优势 |
三、深入开展招大引强战略,积极打造产业集群 |
四、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培育本土跨国公司 |
五、加强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
六、加快政府自身改革,打造优良的营商环境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从全球生产网络到大都市区生产空间组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依据与来源 |
1.2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理论启示 |
1.2.2 中国的研究意义 |
1.3 论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3.2 研究方法与手段 |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创新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全球生产网络的发展与综述 |
2.1 全球生产网络研究背景 |
2.2 全球生产网络研究脉络 |
2.2.1 价值链研究:价值生产的分析路径 |
2.2.2 微笑曲线研究:价值分配的分析路径 |
2.2.3 网络和镶嵌:全球化发展地方性研究的基石 |
2.2.4 全球价值链与全球商品链:研究尺度的扩张 |
2.2.5 全球生产网络:全球生产组织新的研究框架 |
2.3 全球生产网络研究框架与内容 |
2.3.1 全球生产网络的概念解析 |
2.3.2 全球生产网络研究维度与内容 |
2.3.3 全球生产网络主要构成要素的考察 |
2.3.4 关于价值链支持性活动的分析 |
2.4 全球生产网络的未来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全球生产网络中的生产组织关系 |
3.1 国际劳动分工的演化:全球生产网络的经济基础 |
3.1.1 新国际劳动分工的兴起与发展 |
3.1.2 国际贸易理论对劳动分工的分析 |
3.1.3 国际劳动分工的新发展与形式 |
3.2 基于劳动分工的新的生产组织 |
3.3.1 模块化操作与转包生产 |
3.3.2 从价值链到企业生产网络 |
3.3.3 全球生产网络中的生产组织:“价值链陷阱”的出现 |
3.3 全球生产网络中企业治理模式 |
3.4.1 网络平行与阶层等级之分的组织治理争论 |
3.4.2 购买者驱动型与生产者驱动型之分的治理模式 |
3.4.3 管理学学派基于生产组织细分的企业类型划分 |
3.4.4 曼彻斯特学派全球生产网络中企业治理模式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全球生产网络的地方化响应 |
4.1 基于FDI发展的全球生产网络空间扩散 |
4.1.1 全球FDI总体发展与新的流动特征 |
4.1.2 跨国公司及其主导的全球经济扩散 |
4.1.3 FDI主导的全球生产网络发展 |
4.2 全球生产网络的地方镶嵌考察 |
4.2.1 全球生产网络空间扩散机制分析 |
4.2.2 全球生产网络的地方镶嵌与组织 |
4.2.3 “三角联盟”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
4.2.4 地方网络镶嵌的制度与文化影响 |
4.3 地方网络镶嵌的不同模式:兼对中国的分析 |
4.3.1 基于分工和比较优势原则的两种差异模式 |
4.3.2 中国融入全球生产网络的模式与发展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计算机产业全球生产网络的研究 |
5.1 计算机产业全球价值链分析框架 |
5.2 全球计算机产业价值链分割与关系网络 |
5.2.1 全球计算机产业价值生产与空间竞争性 |
5.2.2 全球计算机产业权力等级与关系网络分析 |
5.3 中国计算机产业地方生产网络发展与分析 |
5.3.1 电子信息通讯产业对外贸易结构的案例考察 |
5.3.2 中国计算机产业价值生产及空间竞争性探讨 |
5.3.3 计算机产业的地方镶嵌与中国的网络镶嵌 |
5.3.4 基于广达集团全球功能布局的实证考察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全球生产网络的大都市区生产空间组织理论架构 |
6.1 区域空间组织概念的解析与再认识 |
6.1.1 区域空间组织的概念化与认知 |
6.1.2 区域空间组织新的影响因素 |
6.1.3 区域空间组织新的构成要素 |
6.1.4 区域空间结构新的特性与表征 |
6.2 全球生产网络主导的区域空间作用机制 |
6.2.1 劳动分工理论与规模经济的启示 |
6.2.2 创新理论与空间扩散理论的解释 |
6.2.3 竞租—城市土地利用模式的借鉴 |
6.2.4 全球生产网络下的空间作用机制 |
6.3 全球生产网络调动的全球城市网络 |
6.3.1 全球化条件下新的城市区域模式 |
6.3.2 全球/世界城市——全球生产网络的核心节点 |
6.3.3 全球城市体系——全球生产网络节点的等级联系 |
6.3.4 全球城市区域——全球生产网络节点的空间整合 |
6.4 全球生产网络主导的大都市区生产空间组织 |
6.4.1 传统城市空间结构模式与大都市区新的组织 |
6.4.2 大都市区生产空间组织:全球生产网络的解释 |
6.4.3 大都市区空间成长单元与发展特征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嵌入全球生产网络的地方生产空间组织与发展战略 |
7.1 全球城市建构中的上海大都市区生产空间组织 |
7.1.1 上海城市经济增长与结构转变考察 |
7.1.2 上海外向型经济发展及其结构分析 |
7.1.3 基于分工的城市就业人口空间组织 |
7.1.4 基于全球生产网络的城市生产空间结构 |
7.2 基于全球生产网络浮现中的长江三角洲全球城市区域 |
7.2.1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层级体系 |
7.2.2 长江三角洲区域产业及行业结构发展层次 |
7.2.3 跨国公司生产网络基于上海的区域拓展 |
7.2.4 长江三角洲区域交通联系发展分析 |
7.3 嵌入全球生产网络的工业区发展及其空间效应 |
7.3.1 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工业区发展模式分类 |
7.3.2 融入全球生产网络的工业区:苏州工业园区的考察 |
7.3.3 长江三角洲开发区发展及其城市空间组织效应 |
7.4 全球生产网络与地方发展战略与功能重组 |
7.4.1 基于价值链攀升的技术创新战略 |
7.4.2 基于价值链攀升的品牌建设战略 |
7.4.3 基于国际竞争力的区域功能重组 |
7.4.4 基于全球城市的大都市区空间重组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长三角的界定 |
第三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研究进展 |
一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 |
二 地方政府在长三角一体化中的作用研究 |
三 长三角区域产业发展研究 |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 研究内容和方法 |
二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
第二节 经济区位理论 |
一 杜能农业区位论 |
二 韦伯工业区位理论 |
三 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 |
第三节 传统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一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
二 区域平衡发展理论 |
三 区域非平衡发展理论 |
四 区域发展阶段理论 |
第四节 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一 新增长理论 |
二 区域创新理论 |
三 区域产业集群理论 |
第五节 区域发展的空间组织模式 |
一 增长极模式 |
二 点轴模式 |
三 网络开发模式 |
第六节 区域经济关系理论 |
一 绝对成本学说 |
二 比较成本学说 |
三 要素禀赋理论 |
四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第七节 梯度转移理论 |
第八节 都市圈理论 |
一 都市圈的一般概念 |
二 都市圈理论简述 |
第九节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
一 西方区域协调发展理论概述 |
二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及基本思路 |
第十节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章 国内外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及启示 |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模式与范例 |
一 欧盟 |
二 北美自由贸易区 |
三 亚太经合组织 |
四 珠江三角洲 |
第二节 国外区域经济一体化对长三角的启示 |
一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需要渐进过程 |
二 建立具有一定权威的区域性组织机构 |
三 建立完善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制度安排 |
四 构建有限权能政府,平衡都市集权与地方自治关系 |
第三节 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对长三角的启示 |
一 CEPA对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启示 |
二 港深都会制度合作对长三角的启示 |
第四章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历史与现状 |
第一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沿革 |
一 长三角区域发展的历史渊源 |
二 鸦片战争后新兴工商业城市群形成和发展阶段 |
三 计划经济时期地区发展失衡和城市功能趋同阶段 |
四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区域经济的新发展 |
第二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 |
一 地方领导人定期会晤磋商制度已基本形成 |
二 地方政府职能部门的合作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推进 |
三 社会各界的众多交流合作活动相继展开 |
四 城市之间和企业之间的市场融合与经济联系日趋紧密 |
五 城际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
六 申办世博会成功产生区域联动效应 |
第三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因 |
一 长三角地区互为依存、联动发展的深厚历史基础 |
二 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诉求 |
三 经济全球化浪潮有力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
四 江浙沪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和政府领导观念的重大转变 |
五 长三角自身具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有利条件 |
第五章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问题 |
一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大体制和制度问题 |
二 区域产业同构与恶性竞争问题 |
三 区域城市功能定位与城市个性塑造问题 |
四 依靠科技进步推进自主创新问题 |
五 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合作分工与配套衔接问题 |
六 区域内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 |
七 区域中心城市上海的能级提升问题 |
八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 |
第二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
一 区域管理协调主体缺失造成区域整体利益和地方利益的矛盾 |
二 区域性法律法规缺失造成区域经济与行政区经济的矛盾 |
三 四大机制缺失导致区域经济良性发展与瓶颈制约的矛盾 |
第六章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制度创新 |
第一节 统一思想认识、转变发展理念,正确处理四方面关系 |
一 厘清行政区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
二 厘清市场与政府的边界关系 |
三 厘清地方政府角色定位及相互关系 |
四 厘清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
第二节 完善区域经济一体化制度安排 |
一 明确制度变迁主体,建立区域协调机构 |
二 建立地区政策框架下的法律体系 |
三 建立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基金 |
第三节 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 |
一 统筹规划,完善功能,形成区域整体架构 |
二 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 |
三 转变职能,强化服务,培育区域统一市场 |
四 协调机构,创新机制,提供区域一体化制度保障 |
五 多元主体,跨界合作,实现跨行政区公共服务 |
第四节 促进区域公共品资源的制度化合作 |
一 建立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科学利用和保护流域水资源 |
二 发挥区域民航部门管理职能,合理建设配置机场资源 |
三 推进港口错位竞争、合作共赢,实现区域港口群一体化 |
四 开展跨行政区划的公路规划,建成统一畅通的区域公路网 |
五 实行区域铁路网的统一规划管理,构建城际轨道交通网络 |
六 综合运用市场和行政手段,促进电力资源优化配置 |
七 推进区域信息化合作,构建区域通信一体化网络 |
八 加强区域防灾减灾工程的区域协作与配套衔接 |
第五节 政府主导推进区域内城市跨界发展 |
一 城市跨界发展模式 |
二 江阴—靖江城市跨界发展过程 |
三 江阴—靖江城市跨界发展的特点 |
四 江阴—靖江城市跨界增长实践的经验借鉴 |
第六节 积极培育非政府性跨地区合作组织 |
一 非政府组织的特点 |
二 非政府组织在协调长三角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
三 加强社会协调力量,鼓励建立非政府性跨地区协调组织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6)南通实施“金三角”发展战略的途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 南通实施“金三角”发展战略的条件 |
1.1 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
1.2 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 |
1.3 跨越发展的经济条件 |
2 南通实施“金三角”发展战略的机遇 |
2.1 直接融入上海都市圈核心区的发展机遇 |
2.2 优先接受国内外资本与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 |
2.3 江海联动大开发提升区位优势的产业机遇 |
3 南通实施“金三角”发展战略的制约因素 |
3.1 综合竞争力还不强 |
3.2 长三角其他“城市圈”发展带来的压力与挑战 |
3.3“长三角”扩容可能制约南通在“金三角”中优势的发挥 |
4 南通实施“金三角”发展战略的思路与途径选择 |
4.1 将“金三角”战略纳入中国区域发展总战略与沪苏两地发展规划 |
4.2 把握南通特点, 准确定位 |
4.3 扎实工作, 扩大优势, 奠定发展基础 |
4.4 先易后难, 点面结合, 积极推进体制机制一体化 |
4.5 着眼长远, 科学规划, 实现南通的可持续发展 |
(7)江苏省全口径利用外资的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课题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外资 |
1.2.2 利用外资 |
1.2.3 外资企业 |
1.3 相关研究综述与评价 |
1.3.1 国外研究 |
1.3.2 国内研究 |
1.4 相关研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性 |
1.6 本章小结 |
2 相关理论基础及评述 |
2.1 对外直接投资的微观理论及评述 |
2.1.1 垄断优势理论 |
2.1.2 内部化理论 |
2.1.3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2.1.4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2.2 对外直接投资的宏观理论及评述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投资发展周期理论 |
2.2.3 竞争优势理论 |
2.3 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主要理论 |
2.3.1 哈罗德—多马模型 |
2.3.2 双缺口理论 |
2.3.3 债务周期理论 |
2.4 相关理论评述 |
2.5 本章小结 |
3 省级区域全口径利用外资研究的一般框架分析 |
3.1 全口径利用外资的内涵与外延 |
3.1.1 利用外资的国际口径 |
3.1.2 利用外资的中国口径 |
3.1.3 中国口径与国际口径的比较 |
3.1.4 江苏省全口径利用外资的内涵与外延 |
3.2 全口径利用外资的前提和依据 |
3.2.1 利用外资的国际环境分析 |
3.2.2 利用外资的国内环境分析 |
3.2.3 江苏省利用外资的SWOT分析 |
3.3 全口径利用外资的基本问题 |
3.3.1 利用外资的基本形式 |
3.3.2 利用外资的演进路径 |
3.3.3 利用外资的效果分析 |
3.3.4 江苏省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和演进路径 |
3.4 全口径利用外资的关键问题提取 |
3.4.1 利用外资绩效的综合评价问题 |
3.4.2 利用外资形势分析问题 |
3.4.3 利用外资战略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4 江苏省全口径利用外资绩效动态综合评价 |
4.1 江苏省全口径利用外资的总体状况 |
4.1.1 规模分析 |
4.1.2 结构分析 |
4.1.3 经济效应分析 |
4.1.4 社会福利效应分析 |
4.2 江苏省利用外资绩效动态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设计 |
4.2.1 利用外资绩效综合评价研究的主要内容 |
4.2.2 构建利用外资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4.2.3 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解释 |
4.3 利用外资绩效综合评价的方法选择 |
4.3.1 多指标综合评价比较 |
4.3.2 动态综合评价 |
4.4 江苏省利用外资绩效的动态综合评价 |
4.4.1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4.4.2 指数权重的确定 |
4.4.3 综合指数的计算与分析 |
4.4.4 评价结果分析 |
4.5 江苏省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 |
4.6 本章小结 |
5 国际国内主要环境变化对江苏省全口径利用外资的影响研究 |
5.1 影响江苏省利用外资的基本因素分析 |
5.1.1 相关文献综述 |
5.1.2 变量选择与分析 |
5.1.3 数据收集与模型确定 |
5.1.4 基于岭回归的实证检验 |
5.1.5 结论 |
5.2 国际资本流动对江苏省利用外资的影响 |
5.2.1 国际资本流动的新趋势 |
5.2.2 七大机遇 |
5.2.3 三大挑战 |
5.3 “两税合一”对江苏省利用外资的影响 |
5.3.1 “两税合一”的主要内容 |
5.3.2 对现有企业的影响 |
5.3.3 对招商引资的影响 |
5.3.4 对税收的影响 |
5.3.5 对开发区科技发展的影响 |
5.3.6 对贸易和产品出口企业的影响 |
5.4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江苏省利用外资的影响 |
5.4.1 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压力及未来走势分析 |
5.4.2 对出口的影响 |
5.4.3 对外资流量的影响 |
5.4.4 对外资领域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十一五”期间江苏省全口径利用外资的发展战略研究 |
6.1 “十一五”期间是我省利用外资的关键期和转型期 |
6.2 “十一五”期间我省外资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
6.2.1 指导思想 |
6.2.2 基本原则 |
6.2.3 总体战略发展目标 |
6.2.4 利用外资战略目标的规划和设计 |
6.3 “十一五”期间我省利用外资的战略重点 |
6.3.1 实现利用外资重点从“量”到“质”的根本性转变 |
6.3.2 从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为主转向直接与间接利用外资并重 |
6.3.3 从制造业利用外资为主转向制造业与服务业利用外资并重 |
6.3.4 从劳动密集型利用外资为主转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利用外资为主 |
6.3.5 从苏南利用外资为主转向形成苏中苏北与苏南趋于协调的、差别化利用外资格局 |
6.4 “十一五”期间我省利用外资的对策建议 |
6.4.1 从政策法规层面上改善外商投资软环境 |
6.4.2 健全完善投资促进机制 |
6.4.3 创新招商引资机制,促进招商引资的社会化、规范化和专业化 |
6.4.4 “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突出引智环境建设,加强引智政策保障 |
6.4.5 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探索和健全对外合作与走出去的政策保障 |
6.4.6 进一步推进开发区的综合配套改革与发展 |
6.4.7 建立经济国际化信息共享机制 |
6.4.8 加强经济国际化人才培养 |
6.5 本章小结 |
7 江苏省全口径利用外资案例分析 |
7.1 案例分析一:徐工集团利用外资改组 |
7.1.1 徐工集团基本情况 |
7.1.2 徐工集团合资实践过程 |
7.1.3 徐工集团利用外资改组积极意义 |
7.1.4 徐工集团利用外资改组需高度重视的问题 |
7.1.5 徐工集团利用外资改组改造的启示 |
7.2 案例分析二:南京秦淮河利用亚行贷款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
7.2.1 南京亚洲城市水项目的由来 |
7.2.2 秦淮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概况 |
7.2.3 秦淮河利用亚行贷款经验与启示 |
7.3 案例分析三:江苏省电力公司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 |
7.3.1 江苏省电力公司利用国外贷款项目概况 |
7.3.2 江苏省电力公司利用国外贷款的积极意义 |
7.3.3 江苏省电力公司利用国外贷款的主要问题 |
7.3.4 江苏省电力公司利用国外贷款项目开发的主要经验 |
7.3.5 对今后借用国外贷款工作的展望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
8.2 论文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8.3 本章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苏州城市空间组织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理论背景及意义 |
1.1.2 实践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思路及框架 |
1.3 研究区域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城市 |
1.3.2 城市空间 |
1.3.3 城市空间组织 |
1.3.4 研究区域及概念的界定 |
第二章 城市空间组织研究的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城市空间组织研究概述 |
2.1.1 国外研究概述 |
2.1.2 国内研究概述 |
2.1.3 城市功能分工 |
2.1.4 城市空间构型 |
2.1.5 交通与城市空间组织 |
2.1.6 产业结构演化、外资与城市空间组织 |
2.1.7 生态、文化与城市空间组织 |
小结 |
2.2 城市空间组织演化的相关理论 |
2.2.1 新区域主义理论 |
2.2.2 网络型城市理论 |
2.2.3 大都市区理论 |
2.2.4 城市区域形成与发展的理论 |
2.2.5 亚“中心——周边”结构理论 |
2.2.6 生态城市建设理论 |
第三章 苏州城市空间组织的历史演化研究 |
3.1 苏州城市空间组织的演化 |
3.1.1 城镇普遍集聚膨胀扩展时期(1978——1990年) |
3.1.2 沿沪发展时期(1990——1998年) |
3.1.3 沿路发展时期(1998——2002年) |
3.1.4 沿江发展时期(2003年至今) |
3.2 空间组织演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3.2.1 政府决策的影响 |
3.2.2 规划引导 |
3.2.3 经济因素 |
3.2.4 快速干道的交通诱导因素 |
3.3 苏州城市空间组织的经验及问题分析 |
3.3.1 经验 |
3.3.2 问题 |
第四章 苏州城空间组织演化的趋势 |
4.1 苏州城市发展的现状特征 |
4.1.2 受外在都市化强烈影响的地区 |
4.1.3 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快速推进、经济结构变化最明显的地区 |
4.1.4 城市群体空间急剧扩张的地区 |
4.1.5 资源与环境制约严重的地区 |
4.1.6 城乡一体化特征明显的地区 |
4.2 苏州市未来发展中面临的重大影响因素 |
4.2.1 国际服务业转移已初显倪端并成为了大的发展趋势 |
4.2.2 我国尤其是长三角地区老年化以及休闲经济的发展趋势为苏州提供了新产业发展的空间 |
4.2.3 长三角地区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和空间结构的走势对苏州提出更高的要求 |
4.2.4 上海大都市区核心区的发展使苏州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
4.2.5 苏州自身面临着转变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的任务和挑战 |
4.3 苏州市空间组织的发展趋势 |
4.3.1 苏州市未来城市空间组织演化的主要动力思考 |
4.3.2 苏州未来城市主导空间发展的趋势——沿湖发展 |
第五章 苏州城市空间组织的优化研究 |
5.1 基于不同主导因素的多种方案的选择 |
5.1.1 基于人文、生态理念的“巨型绿心城市”方案 |
5.1.2 基于产业结构升级的“滨湖、滨江之城”方案 |
5.1.3 基于与大都市区核心区发展应对的“网络组团”方案 |
5.2 推荐方案及其空间发展策略 |
5.2.1 推荐方案 |
5.2.2 推荐方案的空间发展策略 |
5.3 实施空间组织优化的政策建议及措施 |
5.3.1 建立空间发展的协调和优化机制 |
5.3.2 搞好城市空间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
5.3.3 积极推进区划调整,整合市域空间资源 |
5.3.4 继续发挥外向型经济在空间布局调整和优化中的带动作用 |
5.3.5 加强政策推动和引导 |
第六章 结语 |
6.1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城市空间组织的演变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
6.2 主中心控制力是城市空间组织的内生变量 |
6.3 政策与规划是城市空间组织演变的控制阀 |
6.4 都市区内的快速干道是城市空间组织的先导力 |
6.5 主导产业的演替是导致城市主导发展空间转移的根本动因 |
6.6 主导产业的演替与城市空间组织战略的时空耦合是城市空间组织优化发展的核心 |
6.7 经济发展战略与空间配置的吻合是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苏州接轨上海 融入国际资本(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需求视角下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研究[D]. 王彩霞. 吉林大学, 2021(01)
- [2]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演化与上海城市功能优化研究 ——历史进程、理论分析与政策研究[D]. 钱洁.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8(08)
- [3]新常态下嘉兴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战略与路径研究[D]. 徐伟强.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4]从全球生产网络到大都市区生产空间组织[D]. 李健. 华东师范大学, 2008(11)
- [5]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D]. 韩佳. 华东师范大学, 2008(12)
- [6]南通实施“金三角”发展战略的途径选择[J]. 季建林.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2008(01)
- [7]江苏省全口径利用外资的理论与实践[D]. 曹阳. 南京理工大学, 2008(01)
- [8]苏州城市空间组织演变研究[D]. 周一晴. 苏州科技学院, 2007(02)
- [9]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经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A].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课题组,张辉.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2005年研究课题汇编, 2006
- [10]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定位研究[A]. 张颢瀚. 2006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暨第七届江苏城市发展论坛论文汇编, 2006
标签:开放型经济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长三角城市群规划论文; 全球价值链论文; 国家中心城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