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山豆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山豆根,伪品,木鸡,生药,质量,工艺,生物碱。
山豆根论文文献综述
孙杰,航艾,盛云华,宁炼,唐黎明[1](2019)在《基于药代动力学的山豆根抗炎作用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基于药代动力学参数研究山豆根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模型的抗炎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取雄性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氢化可的松组(40mg/kg)、山豆根水提浸膏粉高剂量组(0.6g生药/kg)和低剂量组(0.3g生药/kg),给药体积为20 mL/kg,空白对照组给予同体积纯水,每日给药一次,连续叁日。以1%角叉菜胶诱发大鼠足跖肿胀,测定致炎前和致炎后0.5h、1h、2 h、和3h的足跖肿胀度,并于末次测定足跖容积后,测定致炎部位组织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含量。末次给药前后,眶后静脉丛取血进行山豆根成分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检测与分析。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氢化可的松组在角叉菜胶致炎后0.5 h、1h、2 h与3 h时大鼠肿胀率非常显着降低(P<0.01),山豆根水提浸膏粉高、低剂量组亦在致炎后0.5 h、1 h、2 h与3 h时大鼠肿胀率显着降低(P<0.05);山豆根水提浸膏粉组大鼠体内苦参碱含量呈剂量依赖性,高剂量组大鼠体内苦参碱AUC值约为低剂量组大鼠体内AUC值的两倍,T_(max)为1 h左右,达峰时间与抗炎作用高峰时间一致;山豆根水提浸膏粉可显着下调致炎大鼠足跖肿胀组织中TNF-α、IL-1β和IL-6的含量(P<0.01),抑制炎症因子表达的作用呈现剂量依赖性。结论:山豆根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模型具有抗炎作用,抗炎作用呈现剂量依赖性,且与体内苦参碱系统暴露量成正相关,抗炎作用时效高峰与体内苦参碱达峰时间一致,抗炎机制与抑制炎症因子表达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毒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毒理与安全性评价第四次(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1-15)
赵彩云,张震中[2](2019)在《山豆根中毒致双侧小脑齿状核病变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山豆根是中医常用中药,有清热解毒、利咽喉、散肿止痛等功效。但超剂量使用会引起中毒,其毒性主要累及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山豆根中毒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主要为基底节对称性的损害(豆状核为主要受累部位),而其对于小脑损害的表现报道较少。笔者对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就诊的1例仅波及双侧小脑齿状核的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报道。该患者主要表现为口齿不清和步行不稳,神经查体可见构音障碍及共济失调的阳性体征。通过对该病例特点的总结报道,以期为临床表现不典型的山豆根中毒患者提供诊断参考。(本文来源于《新中医》期刊2019年11期)
杨明,柯友辉,赖敏[3](2019)在《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联合山豆根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联合山豆根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于我院的58例增生性瘢痕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予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山豆根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温哥华瘢痕量表(VSS)、北卡罗来纳大学(UNC)瘢痕量表、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IQL)变化,并观察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VSS和UNC瘢痕量表显着低于同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DLQI评分较治疗前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利用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联合山豆根治疗增生性瘢痕可有效降低VSS、UNC瘢痕量表评分,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少。(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马洪娜,吴依琳,何雨,檀龙颜,秦睿[4](2019)在《TTC法测定山豆根种子生活力条件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山豆根种子为实验材料,采用TTC法测定生活力,分别通过正交试验、单因素试验和Central Composite Design响应面试验对测定条件进行优化,从TTC浓度、染色温度和染色时间为指标。结果显示,各因素对种子生活力测定的影响差异不显着;单因素试验的最佳测试条件为TTC浓度0.7%、染色温度40℃、染色时间4 h;Central Composite Design响应面试验优化后,最佳测试条件与单因素试验结果一致。表明用响应面分析法对TTC法测定山豆根种子生活力的条件进行优化是可靠的。(本文来源于《种子》期刊2019年09期)
马洪娜,檀龙颜[5](2019)在《山豆根有效成分提取工艺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山豆根为临床常用中药,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研究提取工艺是药材利用的首要步骤。本文对山豆根有效成分提取工艺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山豆根开发利用和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19年18期)
李海燕,钟妤,钟多敏[6](2019)在《不同比例甘草配伍对山豆根水煎剂中有毒生物碱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不同比例甘草配伍山豆根后对其水煎剂中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含量的影响。方法取3批不同产地的山豆根药材,以甘草与山豆根的配伍比例(0∶1、0.5∶1、1∶1、2∶1)分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流动相为乙腈-无水乙醇-3%磷酸溶液(80∶10∶10),检测波长为210 nm,流速为0.8 m L/min,柱温35.0℃,测定各组水煎剂中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的含量。结果苦参碱在10.53~63.18μg/m L、氧化苦参碱在15.05~150.5μg/m L范围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甘草与山豆根1∶1配伍时,其水煎剂中的氧化苦参碱含量显着降低(p<0.01);甘草与山豆根2∶1配伍时,其水煎剂中的氧化苦参碱含量、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总量均显着降低(p<0.01)。结论倍量甘草配伍山豆根(2∶1)能降低其水煎剂中的氧化苦参碱含量、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总量,为山豆根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杨欣欣,包永睿,王帅,李天娇,孟宪生[7](2019)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山豆根总生物碱提取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选山豆根中总生物碱成分的提取工艺,为复方木鸡颗粒的药效物质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在单因素优化的基础上,以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为自变量,总生物碱、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出膏率的总评"归一值"为因变量,通过对自变量各水平的多元线性回归及二项式拟合,用响应面法选取较佳工艺,并进行预测分析及工艺验证。结果优选最佳提取工艺为10倍量65%乙醇回流提取时间2 h,提取2次;总生物碱、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和出膏率平均提取率分别为1.719%、0.228%、0.914%、16.73%,数学模型及工艺条件预测性可靠、重现性高。结论优选的工艺稳定可靠,适用于山豆根总生物碱的工业化生产。(本文来源于《时珍国医国药》期刊2019年08期)
马洪娜,檀龙颜,秦睿[8](2019)在《山豆根及其混伪品生药学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山豆根为临床常用中药,其质量对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着重要影响。本文概述了山豆根及其混伪品的生药学研究进展,以期为山豆根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19年15期)
邬丽琴,陈倩倩,潘竟海,李慧,王娜[9](2019)在《33批市售山豆根质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33批次市售山豆根的质量状况进行分析评价。方法: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从性状和含量测定两方面研究山豆根的质量。结果:33批次山豆根均为饮片,其中有18批次性状不符合药典要求,还有5批掺有其他物质。结论:山豆根混用的问题较为严重,还有一些掺假的情况。(本文来源于《北方药学》期刊2019年08期)
许海棠,廖华珍,赵彦芝,张金彦,周菊英[10](2019)在《响应面法优化山豆根多糖提取工艺及其分级醇沉组分的抗氧化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山豆根多糖的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性,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山豆根粗多糖(SGP),研究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对多糖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山豆根粗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条件优化。将提取得到的粗多糖分级醇沉,并分别采用清除DPPH、ABTS~+自由基及还原能力的方法对各醇沉组分多糖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山豆根粗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3℃,提取时间133 min,液料比30∶1 mL/g。在此工艺条件下,山豆根粗多糖得率为3.98%。粗多糖经分级醇沉共获得SGP50、SGP70、SGP80和SGP90 4个组分,且SGP90表现出最强的抗氧化能力,尤其是在清除DPPH自由基方面,显着高于其它组分(P<0.05)。(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9年22期)
山豆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山豆根是中医常用中药,有清热解毒、利咽喉、散肿止痛等功效。但超剂量使用会引起中毒,其毒性主要累及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山豆根中毒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主要为基底节对称性的损害(豆状核为主要受累部位),而其对于小脑损害的表现报道较少。笔者对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就诊的1例仅波及双侧小脑齿状核的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报道。该患者主要表现为口齿不清和步行不稳,神经查体可见构音障碍及共济失调的阳性体征。通过对该病例特点的总结报道,以期为临床表现不典型的山豆根中毒患者提供诊断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山豆根论文参考文献
[1].孙杰,航艾,盛云华,宁炼,唐黎明.基于药代动力学的山豆根抗炎作用机制研究[C].中国毒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毒理与安全性评价第四次(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2].赵彩云,张震中.山豆根中毒致双侧小脑齿状核病变1例[J].新中医.2019
[3].杨明,柯友辉,赖敏.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联合山豆根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9
[4].马洪娜,吴依琳,何雨,檀龙颜,秦睿.TTC法测定山豆根种子生活力条件的优化[J].种子.2019
[5].马洪娜,檀龙颜.山豆根有效成分提取工艺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19
[6].李海燕,钟妤,钟多敏.不同比例甘草配伍对山豆根水煎剂中有毒生物碱含量的影响[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7].杨欣欣,包永睿,王帅,李天娇,孟宪生.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山豆根总生物碱提取工艺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9
[8].马洪娜,檀龙颜,秦睿.山豆根及其混伪品生药学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19
[9].邬丽琴,陈倩倩,潘竟海,李慧,王娜.33批市售山豆根质量分析[J].北方药学.2019
[10].许海棠,廖华珍,赵彦芝,张金彦,周菊英.响应面法优化山豆根多糖提取工艺及其分级醇沉组分的抗氧化活性[J].食品工业科技.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