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侵入论文_韦英英

导读:本文包含了干侵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暴雨,水汽,中亚,对流层,高层,图像,云图。

干侵入论文文献综述

韦英英[1](2018)在《一次山东特大暴雨干侵入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2009年7月17—18日一次山东特大暴雨为研究对象,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FY-2C卫星水汽资料及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通过数字化卫星水汽图像与大气动力场相结合的方式,揭示干侵入在本次暴雨过程中的特征及其对暴雨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此次强降水过程是在高空槽和低层低涡切变的有利形势下产生的。暴雨过程与干侵入密切相关,干侵入在对流层中高层随高度向东倾斜,强降水出现在干侵入前沿湿度梯度最大值处的湿区一侧。卫星水汽图像干侵入暗区与对应着350hPa位涡高值区、干冷区。与干侵入相伴随的高位涡下传,使低层气旋性涡度加强,气旋发展。高层干冷空气下传有利于干层的形成和维持,干层的存在加强了暴雨过程的对流不稳定,对暴雨的加强和发展起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气象科技》期刊2018年02期)

曾勇,杨莲梅,张迎新[2](2018)在《中亚低涡背景下新疆阿克苏地区一次强对流天气形成的干侵入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风云卫星资料、地面自动站资料、NECP/NCAR(0.25°×0.25°)再分析资料,对2017年6月7日一次中亚低涡背景下新疆阿克苏地区强对流过程的干侵入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强对流天气发生在稳定的"两脊一槽"环流形势下,产生于中亚低涡底部西北气流中。强对流过程伴随着α-中尺度对流云团的发展和低层α-中尺度涡旋的活动,强对流天气发生在α-中尺度对流云团TBB梯度最大处和低层生命史较短的α-中尺度涡旋配合切变线活动期间。(2)干侵入增强了大气的位势不稳定,为对流发展储备充沛对流有效位能,为α-中尺度对流云团和α-中尺度涡旋的发生、发展提供有利的环境条件。(3)应用湿位涡对干侵入过程诊断分析发现,低层湿位涡的垂直分量(MPV1)负值带(湿位涡的水平分量(MPV2)正值带)的分布和移动代表了低层对流(斜压)不稳定区和辐合区的分布和移动,强对流发生在MPV1负值中心(MPV2正值中心)附近。中低层负的MPV1、正的MPV2有利于低层气旋式涡旋发展,涡旋演变为切变线,将水汽和能量向上输送,产生强对流天气。(本文来源于《干旱气象》期刊2018年01期)

赵大军,姚秀萍[3](2017)在《北京“7·21”特大暴雨过程中的干侵入指数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2012年7月21日发生在北京地区的一次特大暴雨过程的干侵入效应进行了定量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干侵入效应在该过程发生前表现明显,干侵入指数对暴雨落区和降水增幅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干侵入指数的偶极分布特征反映了温带气旋发生发展过程中冷暖气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强降水区位于干侵入指数等值线密集带靠近其负值区一侧,当干侵入指数正负中心的零线越靠近,降水越趋于增强。在整个暴雨过程中,中高层干侵入指数正值区不断向中层扩展,当垂直方向上干侵入指数由一致的负值变为正负值相间、特别是中层干侵入指数由负值变为正值时,也即形成中层干冷、低层暖湿的不稳定层结时,易激发对流性降水,使得降水增强、暴雨增幅。对该过程使用等熵坐标系表征的干侵入指数同样能全面刻画干侵入过程,中低层等熵面上干侵入指数较高层等熵面上干侵入指数更具指示意义。另外,整层平均干侵入指数对此次特大暴雨过程有提前6~12 h的响应时间。(本文来源于《暴雨灾害》期刊2017年06期)

崔强,王春明,张云[4](2016)在《干侵入对江淮流域一次强飑线过程的作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雷达资料、FY-2E卫星资料等,对2014年7月30—31日发生在江淮流域的一次强飑线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并着重分析了干侵入对此次飑线过程的作用。结果表明:中层阶梯槽引导高层干冷空气向下入侵后迭加在低层暖湿气流之上,增强了大气不稳定,不稳定能量累积;低空切变线促使不稳定能量释放,是此次飑线的重要触发机制。对干侵入的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飑线过程中,干侵入来源于高空槽后下沉气流,干侵入底部风场调整使得飑线在移动过程中由东西向转为了南北向。在飑线发展过程中,干侵入范围扩大、强度增强;干侵入使飑线发生区域中高层大气相对湿度降低约50%,增强了大气不稳定。干侵入底部的低相当位温空气与飑线内部高相当位温空气混合是飑线长时间维持的重要原因。(本文来源于《沙漠与绿洲气象》期刊2016年02期)

赵宇,李静,杨成芳[5](2016)在《与台风”海鸥”相关暴雨过程的水汽和干侵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NCAR的1°×1°再分析资料和WRF3.2模式的模拟结果分析了一次由台风"海鸥"与西风槽远距离相互作用产生的山东暴雨过程的水汽和干冷空气活动。结果表明:水汽辐合主要来自南边界的水汽流入,南边界水汽输入的增强主要是台风向北的水汽输送造成的,对流层低层的低涡使水汽在山东中西部地区集中。南北方向水汽辐合的大小与降水量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暴雨过程中有明显干冷空气活动,暴雨初期,对流层顶的干冷空气先行侵入降水区,引起高层西风加速和辐散加强,进而导致上升运动发展。暴雨发展期,对流层中层(500 hPa或600 hPa)干冷空气由西北向东南以偏西气流的方式侵入降水区,与暖湿空气以东西风的形式辐合上升。暴雨强盛期,对流层中层不仅有来自中纬度西北方向的干冷空气侵入,而且还有来自高纬的干冷空气侵入。干侵入始终具有高层超前于低层的特点,有利于位势不稳定的发展。干冷空气与暖湿空气活动的加强使山东地区中低层锋生加强,激发非地转垂直上升运动,是上升运动加强的机制之一。暴雨过程中对流性不稳定和条件性不稳定共存,干冷空气侵入使等相当位温面倾斜及强迫暖湿气流沿锋面倾斜上升,有利于条件性对称不稳定的发展。(本文来源于《高原气象》期刊2016年02期)

金巍,俞小鼎,曲姝霖,孙建元,王秀萍[6](2015)在《辽宁地区一次大暴雨过程干侵入和卫星云图演变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卫星和雷达资料,对2013年7月1—2日辽宁地区一次大暴雨过程,从大暴雨发生区附近低空急流、干侵入活动和卫星云图演变角度进行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大暴雨过程发生前低空急流迅速向低层扩展加强,超低空东南急流迅速加强,为大暴雨发生输送了充足的水汽;对流中层干层加强了暴雨过程的对流性不稳定;湿度梯度锋区形成和维持的重要原因为干冷空气侵入。此次大暴雨形成过程中卫星云图的演变为:暴雨发生前有低湿、高位涡的冷空气向低纬度移动、并不断加强;在雨带维持阶段,强降水区在红外和水汽图像,主要特征有向北、向东北、向东、向东南、向南及向西南疏散的外流丝缕状卷云,同时西北侧不断有小尺度的暗区补充;强降水结束前,从南亚高压脊的北侧动力干带东移,反气旋脊快速扩大,反气旋结构更加松散,强降水区附近副热带西风急流逐渐减弱消失;同时可知强降水发生在强对流云团梯度最大值时段,因此卫星云图特征对强降水发生过程有较好的指示意义。此次辽宁地区大暴雨过程两个强降水中心位于背风坡附近,说明地形抬升对此次对流性强降水的对流加强起一定的推动作用。(本文来源于《气象与环境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斯琴[7](2015)在《一次强降水过程的干侵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内蒙古地区干侵入与暴雨短时强降水相关性,认识实际系统的演变和发展及其对短时强降水暴雨的发生发展的作用进行诊断分析,基于气象观测资料、NCEP 1°×1°再分析资料和FY-2C2D卫星资料,通过卫星水汽图像和大气动力场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东北冷涡影响下2014年7月7日发生的内蒙古兴安盟地区降水过程中干侵入的特征及其对短时强降水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对于这次过程而言东北冷涡是直接影响系统,明显有从对流层高层到对流层低层的干侵入,对流层高层具有低湿、高位涡的冷空气不断地向对流层的中下层侵入,促使低层出现了"上干冷,下暖湿"的垂直结构,有利于对流不稳定层结的形成,此时在地面锋面斜压性非常强,使暖湿空气抬升有利于形成短时强降水,出现强降水出现时间段均与低层不稳定最强及θse等值线呈上下密集分布的时刻。(2)在红外云图上表现为形成逗点云系,黑体亮温高值区与干冷区相对应,干冷区的伸入使得对流云团边缘亮温梯度增大,中心亮温值达到-53℃,短时强降水发生在对流云团东侧亮温梯度最大区域,短时强降水落区与梯度较大的区域移动方向一致。(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5年32期)

崔强,王春明,张云,朱继鹏[8](2015)在《干侵入在一次飑线过程中的演变特征及作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1引言飑线是呈线状排列的中尺度雷暴群,包含许多雷暴单体,处于不同生命期的单体各自发展,侧向排列后形成飑线。飑线过境时,气压、气温、湿度、风速、风向等气象要素发生剧烈变化,常伴有短时强降雨、冰雹、大风等灾害性天气[1,2]。研究表明[3,4],环境风切变、冷涡、锋面、低空急流等活动异常都对飑线的发展演变有重要影响。Ludlam-Newton飑线观测模型建立后,随着模式的发展,飑线模拟成为研究飑线内部结构的重要手段。Rotunno et al.[5]提出了飑线维持和传播机制——"RKW"理论,之后不少研究成果都验证了该理论的合理性[6,7]。2014年7月30日至31日,我国东部地区发生了一次强飑线天气过程,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地受灾严重。此次飑线具有持续时间长、局地降水量大、风速大、破坏性强的特点,另外一个重要特征是飑线在移动过程中由东西向转为了南北向。为了研究此次飑线的触发机制,飑线发生转向的可能原因和飑线发展过程中内部结构特征,文章运用卫星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等再现了此次飑线的大致演变过程,分析了飑线触发机制和发生转向的可能原因;最后运用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飑线内部结构特征和飑线得以长时间维持的可能原因。2过程概述及天气学分析2.1卫星云图、雷达回波特征分析FY-2E静止气象卫星红外云图显示了此次飑线系统的大致演变过程。30日14时,徐州、淮北市附近上空出现TBB<-32℃的对流云团,雷达回波图上,云团所在位置出现不连续回波带,此时有对流单体生成。15时飑线形成。16时雷达回波亮带呈"弓"状,宿迁附近回波强度已达60d Bz,飑线发展旺盛。17时雷达回波图上回波亮带东西跨度在500km以上,回波强度与16时相比有所减弱。从18时到20时雷达回波清楚显示了飑线前部阵风锋随飑线南下过程中,阵风锋受移动方向前部的多单体雷暴群影响发生偏转,阵风锋与多单体雷暴群联结后触发新对流运动,最终导致飑线由南北向转为东西向。20时之后,飑线由东西向转为南北向并继续东移发展。30日23时,南北向的飑线发展至最强,于31日03时后,飑线在江苏境内逐渐消失,整个过程历时13小时以上。2.2天气学分析天气学分析表明,此次飑线发生的有利条件是:飑线发生前,在两支高空急流作用下,高空槽后冷空气快速向华东地区输送;中层为阶梯槽型,有利于北部槽发展并引导冷空气南下;低层有暖湿空气在飑线发生区域堆积,切变线使低层空气辐合上升,是此次飑线的重要触发机制。高层持续的干冷空气输送和低层充足的水汽,使飑线得以长时间维持。3能量指数分析此次飑线发生前,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CAPE值超过1000J/kg,表明这些地区大气很不稳定,安徽南部、江苏西南部地区CAPE超过2500J/kg,CAPE与CIN差值大于2000J/kg,南京周边地区CAPE与CIN差值超过2500J/kg,飑线发生前南京站600hP a以下空气水汽湿度很大(温度露点差小于5℃),600hP a以上空气变干,CAPE达到3259.3J/kg,CIN为42.9J/kg,大气层结潜在不稳定,极易产生强对流天气。4数值模拟及分析4.1模拟效果验证分析将模拟的3km高度处反射率因子和模拟的降水分布分别与实况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WRF模式很好地再现了此次飑线过程,为深入分析飑线内部结构奠定了基础。4.2飑线结构特征及演变模拟结果显示,从飑线初生期到发展期,飑线前部上升气流由弱至强,气流上升后向飑线前部倾斜,中高层气流下沉运动逐步加强。从发展期到成熟期,飑线主体内上升运动由强至弱,到成熟期时,主体内低层空气做下沉运动,中高层气流仍做上升运动,上升气流在6km附近被分为前、后两支。从成熟期到消亡期,中层到低层逐步由下沉气流所控制,飑线主体内上升运动持续减弱,飑线主体也向后倾斜。4.3假相当位温的演变特征假相当位温垂直分布的演变与飑线的发展存在相关性:从飑线初生期到发展期,低层的高?se空气向上抬升、高层的高?se空气下传,大气位势不稳定增强;从发展期到成熟期,飑线主体下部的高?se空气向飑线中部输送更加剧烈,高?se空气和低?se空气在中层混合,有利于冷池的增强,也利于产生新的对流单体,对延长飑线生命史有积极作用;从成熟期到消散期,低层和高层的高?se空气向飑线中部输送持续减弱至消失,低层大气?se值减小,高层大气?se等值线变得平滑,大气趋于稳定。5结论(1)此次飑线发生前高空急流异常,中层为阶梯槽型且槽后干冷气流迭加在低层暖湿气流之上,导致飑线发生区域对流不稳定增强。850hP a上暖式切变线的位置与飑线发生时的所在位置基本一致,切变线促使不稳定能量释放,是此次飑线的重要触发机制。(2)初生阶段,飑线主体内的上升运动逐渐加强,上升气流向飑线运动方向倾斜;从发展阶段到成熟阶段,飑线主体下方冷池逐步增强,飑线内上升运动最强、气流上升高度最大,上升气流在中高层分为两支,一支流向飑线主体前部,另一支流向主体后部;消散阶段,中低层逐渐被下沉气流控制,飑线主体向后倾斜。(3)对假相当位温的分析结果表明,飑线发展时,低层和中高层均有高的?se空气向中层输送;飑线成熟阶段,低层的高?se空气向中层输送达到最强;飑线衰亡时,高?se空气向中层输送持续减弱直至消失。(本文来源于《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 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期刊2015-10-14)

沈浩,阮蔚琳,陆飞,陶廷森[9](2015)在《干侵入影响下东北冷涡不稳定能量分布特征与降水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干侵入影响下东北冷涡不稳定能量分布特征,及其与降水之间的关系,应用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1年7月一次东北冷涡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冷涡降水是多次冷涡降水的循环过程,冷涡发展前期,高CAPE区出现在入侵干冷空气前方的晴朗低湿区,且沿冷涡气旋性闭合环流呈带状分布,干侵入对前方不稳定暖湿气团的挤压和抬升作用为东北冷涡降水的形成提供动力条件。冷涡发展中后期,在干冷空气过境后,干侵入后方晴朗低湿区也容易形成高CAPE区,高湿气流随冷涡气旋性闭合环流经过该区域会再次形成降水,由于干侵入后方形成的CAPE高值区不稳定度较弱,且水汽条件较差,因而其降水强度较弱。(本文来源于《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0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期刊2015-10-14)

崔强,王春明,张云,田亚杰[10](2015)在《干侵入在一次飑线过程中的演变特征及作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1引言干侵入是指从对流层高层下沉到低层的干空气,具有高位势涡度和低湿球位温的特征。Browning等[1~2]系统研究了干侵入对天气、次天气尺度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干侵入对锋面系统及降水类型、爆发性气旋、强对流系统的发展演变有重要影响。James等[3]研究发现,在准线性对流系统和超级单体中,高层干空气下传会减弱系统的对流强度。姚秀萍等[4]研究发现干侵入会增强降水区中低层对流不稳定,对低涡降水具有增幅作用。汤鹏宇等[5]研究发现,干侵入会影响暴雨发生前的大气热力、动力环境场,为MCC的发生、发展提供有利的环境条件。玉斌等[6]指出的当高位势涡度、低湿球位温气流从高空侵入到暖输送带时可产生飑线。干侵入对飑线过程发生、发展存在什么样的影响?干侵入在飑线过程中又有怎样的特征?干侵入对飑线的维持是否也有影响?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利用卫星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雷达资料等,结合2014年7月30日至31日发生在我国东部地区的一次强飑线天气过程,讨论以上问题,为干侵入理论在飑线灾害预报、预警工作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2天气实况和环流形势特征2.1飑线演变与灾情卫星云图显示,30日14时(BJT)开始,苏北上空出现色调较白的不连续线状云团,此时对流单体初步形成。15时飑线初步形成。17时左右,临沂至郑州附近形成一条"弓状"对流云带,云带前部轮廓清晰,后部颜色相对较暗、轮廓较模糊,有层状云性质,飑线发展旺盛。20时东西向飑线开始减弱并逐渐转为南北向。31日01时至02时,南北向飑线快速发展。04时左右,此次飑线过程彻底结束,整个过程历时13小时以上。此次飑线过程中,鲁、豫、皖、苏四省受灾严重,仅河南省受灾群众就多达19.3万人,大量房屋受损或倒塌,5人死亡,农作物受灾12.6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1.1亿元。山东、安徽、江苏省多地出现雷暴大风、暴雨天气。此次飑线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值得深入研究。2.2天气学分析天气学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飑线发生前和飑线维持期间,高空槽后有冷空气向对流发生区域输送,槽后的下沉气流是飑线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干冷空气来源,飑线发生区域低层空气湿度大,这种上干下湿的层结条件有利于强对流天气的形成。低空切变线是此次飑线过程的可能触发条件之一,低空切变线位置与飑线发生时的所在位置相吻合。3飑线过程中干侵入特征分析3.1干侵入在水汽图像上的特征干侵入在水汽云图上表现为"暗区",高空槽后空气做下沉运动,水汽图像上高空槽线所在位置与中高纬度地区南北向的狭长暗区位置相对应。从飑线发生前到飑线发展旺盛时,水汽图像上暗区颜色明显加深且范围有所扩大,说明干侵入有所增强。水汽图像上白色亮带所在位置与飑线所在位置相一致。3.2干侵入在湿度场上的特征飑线发生前,500h Pa高度上水汽云图上暗区所在位置相对湿度在20%以下,槽线附近空气也相对干燥,相对湿度不大于20%。飑线发展旺盛时,500h Pa上中纬度地区高空相对湿度小于10%的区域与飑线发生前相比,范围有所扩大,水汽云图上飑线所在位置相对湿度在40%至50%之间。分析表明,相对湿度场虽能大致反映干侵入位置和强度变化,但对飑线这种中小尺度系统描述还存在不足,在描述飑线过程高层水汽条件时,不能简单依靠相对湿度单个物理量。3.3干侵入在等熵面上的特征从等位涡线分布可以看出,此次飑线发生前,在对流层高层中纬度地区高空槽线附近存在两个高位涡中心,高空槽前位涡强度比槽后位涡强度大;从位涡强度变化可以看出,从飑线发生前到飑线发展期间,高空位涡强度有所增强,也意味着高层干侵入是增强的。4干侵入作用机制分析4.1热力机制对飑线发生区域相对湿度、位涡、相当位温(?e)分析结果表明,大气高层大气向下入侵时形成一个明显的"干舌",飑线发生前至飑线发展旺盛期,干舌逐步加强,使对流层高层低湿、高位涡空气向强对流发生区域上空输送,造成该区域上空空气不断变冷、变干,形成"上干下湿"的层结结构,增强了飑线发生区域上空的对流不稳定性,有利于飑线的发生、发展。对相当位温的分析结果表明,干侵入带动高层大气中高?e空气向中低层输送的作用不大,飑线内部的高?e空气更多地来源于低层大气。4.2动力机制对飑线发生区域上空位涡、绝对涡度、散度的分析结果表明,飑线发生区域上空存在绝对涡度极大值中心,干侵入中心与绝对涡度极大值中心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干侵入前部高、低层大气系统性辐合、辐散有利于低层大气抬升,因此干侵入可能是促使飑线发生、发展的动力条件之一。5结论 (1)此次飑线过程中的干侵入来源于高空槽后的下沉气流,飑线前低层空气湿度大,干侵入迭加到低层暖湿气流之上形成了"上干下湿"的大气层结,有利于强对流天气的发生。(2)干侵入使强对流发生区域上空空气变冷、变干,使强对流发生区域对流不稳定性增强,为强对流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热力条件。(3)干侵入前部高、低层大气系统性辐合、辐散有利于低层大气向上抬升,因此,干侵入可能是促使此次飑线发生、发展的动力条件之一。(本文来源于《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23 第五届研究生年会》期刊2015-10-14)

干侵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风云卫星资料、地面自动站资料、NECP/NCAR(0.25°×0.25°)再分析资料,对2017年6月7日一次中亚低涡背景下新疆阿克苏地区强对流过程的干侵入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强对流天气发生在稳定的"两脊一槽"环流形势下,产生于中亚低涡底部西北气流中。强对流过程伴随着α-中尺度对流云团的发展和低层α-中尺度涡旋的活动,强对流天气发生在α-中尺度对流云团TBB梯度最大处和低层生命史较短的α-中尺度涡旋配合切变线活动期间。(2)干侵入增强了大气的位势不稳定,为对流发展储备充沛对流有效位能,为α-中尺度对流云团和α-中尺度涡旋的发生、发展提供有利的环境条件。(3)应用湿位涡对干侵入过程诊断分析发现,低层湿位涡的垂直分量(MPV1)负值带(湿位涡的水平分量(MPV2)正值带)的分布和移动代表了低层对流(斜压)不稳定区和辐合区的分布和移动,强对流发生在MPV1负值中心(MPV2正值中心)附近。中低层负的MPV1、正的MPV2有利于低层气旋式涡旋发展,涡旋演变为切变线,将水汽和能量向上输送,产生强对流天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干侵入论文参考文献

[1].韦英英.一次山东特大暴雨干侵入的作用[J].气象科技.2018

[2].曾勇,杨莲梅,张迎新.中亚低涡背景下新疆阿克苏地区一次强对流天气形成的干侵入机制[J].干旱气象.2018

[3].赵大军,姚秀萍.北京“7·21”特大暴雨过程中的干侵入指数特征研究[J].暴雨灾害.2017

[4].崔强,王春明,张云.干侵入对江淮流域一次强飑线过程的作用分析[J].沙漠与绿洲气象.2016

[5].赵宇,李静,杨成芳.与台风”海鸥”相关暴雨过程的水汽和干侵入研究[J].高原气象.2016

[6].金巍,俞小鼎,曲姝霖,孙建元,王秀萍.辽宁地区一次大暴雨过程干侵入和卫星云图演变特征[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5

[7].斯琴.一次强降水过程的干侵入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5

[8].崔强,王春明,张云,朱继鹏.干侵入在一次飑线过程中的演变特征及作用分析[C].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2015

[9].沈浩,阮蔚琳,陆飞,陶廷森.干侵入影响下东北冷涡不稳定能量分布特征与降水的关系[C].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0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2015

[10].崔强,王春明,张云,田亚杰.干侵入在一次飑线过程中的演变特征及作用分析[C].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23第五届研究生年会.2015

论文知识图

一次雷雨时干侵入的演变过程[2](...干侵入气流的叁维示意图[6]干侵入在红外云图上的表现[1]气旋中心附近干侵入和湿气流之...干侵入气流的叁维结构示意图[5]干侵入气流的叁维结构和冷锋结...

标签:;  ;  ;  ;  ;  ;  ;  

干侵入论文_韦英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