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醚化合物论文_吴文能,费强,何军,刘雷,欧阳贵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硫醚化合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喹啉,化合物,单质,基团,咪唑,碳氢,烷基。

硫醚化合物论文文献综述

吴文能,费强,何军,刘雷,欧阳贵平[1](2019)在《含嘧啶取代1,3,4-恶二唑(噻二唑)硫醚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菌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2-甲基-4-氨基-5-氰基嘧啶为原料,通过水解、酯化、肼解、环化和醚化等步骤,合成了12个含1,3,4-恶二唑(噻二唑)取代嘧啶化合物。通过1H NMR、13C NMR、MS和元素分析进行结构确证。初步抑菌活性测试标明,化合物6f和6f'在50μg/m L时对油菜菌核病菌(S. sclerotiorum)、马铃薯晚疫病菌(P.infestans)、水稻纹枯病(T. cucumeris)、小麦赤霉病菌(G. zeae)具有中等抑制率,其活性与对照药剂醚菌酯相当。(本文来源于《化学通报》期刊2019年01期)

于昊宇,邵健为,陈冬,王世超,王力[2](2018)在《基于氧杂蒽结构的硫醚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引发/调控苯乙烯自由基聚合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讨论了5种含有氧杂蒽结构的硫醚化合物的合成过程.以占吨醇为起始原料,通过高氯酸催化其与苯硫酚缩合制备苯硫醚,通过对占吨醇氯代并与甲硫醇钠反应制备甲硫醚,2条路径最终均通过正丁基锂拔氢和烷基化反应得到目标产物.通过核磁共振(1H-NMR、13C-NMR)、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手段对5种硫醚进行表征和结构确认.系统研究了硫醚化合物单独使用及其与传统引发剂共用时的苯乙烯(St)自由基聚合行为. 80°C下,硫醚化合物均能引发St的本体聚合,但聚合转化率低且表现出不受控的普通自由基聚合行为.而当将硫醚化合物与偶氮二异庚腈(ABVN)共同用于St在甲苯中的溶液聚合中时,能够在65°C下获得比本体聚合更高的转化率,聚合体系表现出一定的可控性,分子量随转化率增加呈现线性增长.此外,研究并对比了不同ABVN/硫醚化合物摩尔比和聚合温度下的St自由基聚合行为.(本文来源于《高分子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林雅玫,易文斌[3](2018)在《以芳基亚磺酸钠为硫源合成炔硫醚和不对称二硫醚化合物》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水相碘/叁苯基膦体系中,以无嗅、易操作的芳基亚磺酸钠为硫源,合成了炔硫醚和不对称硫醚化合物.该法相比于其他文献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无过渡金属参与、无需使用有机溶剂和产率高等优点.(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2018年05期)

安萌[4](2017)在《芳基二硫醚化合物常压制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有机二硫醚类化合物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精细化工原料及有机合成中间体,越来越被重视。例如在医药、农药、染料、橡胶硫化剂、润滑剂、食品添加剂、电池储能材料及抗癌药物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也因此,人们对于如何能大量、高效、快速的合成二硫醚的需求也在持续不断的上升。尤其是芳基二硫醚,制作条件更加苛刻,对于仪器设备的要求更加精密,给芳基二硫醚的批量生产带来了更大的挑战。目前工业上用来制备二硫醚的方法有硫醇氧化法、纳米催化合成法等,这些方法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缺点,如成本高、生产条件苛刻、环境污染等。本文旨在探索一种生产成本低、产量高、工艺简单、绿色无污染且易于大量生产的合成方法。本文以单质硫为反应试剂,水作为氢源,一氧化碳作为羰基来源,DMSO作为反应溶剂,常压条件下,将底物制备为芳基二硫醚化合物。此方法实现了一锅法制备芳基二硫醚的反应,且产率高,操作简单,工艺时间短,成本低、后处理容易且绿色无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的发展要求。我们以单质硫制备二硫醚而不用硒催化制备二硫醚,不仅大大降低了成本,而且使反应的后处理更加简单,且不会产生二硒醚等杂质,产率高。本实验以2,4-二硝基氯苯制备双(2,4-二硝基苯基)二硫醚为例,初步探究了其反应机理,并通过大量实验对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剂、助催化剂等做了研究,最后得出了最佳的反应条件。最佳反应条件如下:2,4-二硝基氯苯5mmol,单质硫5mmol,水0.5mL,碳酸钠5mmol,温度95℃,在一氧化碳持续鼓泡条件下反应1h,可得双(2,4-二硝基苯基)二硫醚的产率为96.85%,适当的改变条件,可将此反应应用于其他卤素取代的芳基化合物制备二硫醚的反应。(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期刊2017-05-01)

丁应财[5](2017)在《黄酮和咪唑并吡啶的硫醚化合物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今,含硫化合物已广泛运用于材料、化学、药物等领域中,因此,硫化物的制备方法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当下最热门的课题之一,特别是关于C-S键的构建方法的研究。由于C-S键广泛存在于药物分子中,因此,寻找高效、简洁的构建C-S键的方法在药物合成中被广泛关注。黄酮和咪唑并[1,2-α]吡啶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中。其中,黄酮是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天然药物分子之一,经研究发现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胆固醇、增进伤口愈合和止痛等作用。咪唑并[1,2-α]吡啶化合物也是较普遍存在的天然产物中,特别是咪唑并[1,2-α]吡啶衍生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抗病毒,抗肿瘤,抗寄生虫,抗微生物剂,杀真菌,抗炎,催眠作用等。因此,关于黄酮和咪唑并[1,2-α]吡啶类化合物的研究一直是当下药物化学领域的热点之一。近年来,相关药理杂志相继报道黄酮硫醚化合物和咪唑并[1,2-α]吡啶硫醚化合物具有潜在生物活性,且这两类化合物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目前虽然这类化合物可以通过中药提取或传统合成方法得到。但通过中药提取获得这类化合物量少且工艺繁琐,传统合成方法条件复杂。因此寻找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来合成黄酮和咪唑并[1,2-α]吡啶的硫醚化合物一直备受关注。基于其他课题组对硫化物的研究,本论文先合成一系列不含硫元素的黄酮和咪唑并[1,2-α]吡啶化合物作为反应的底物,然后通过一些简便、高效的方法实现黄酮和咪唑并[1,2-α]吡啶的硫醚化。(1)首先,本论文选择了苯亚磺酸钠作为芳基硫源,实现了在非过渡金属催化剂碘化铵的诱导下,通过C-H官能化作用,使黄酮和咪唑并[1,2-α]吡啶的苯基硫醚化反应得以成功实施。该方法具有环境友好,产率高等特点。(2)为了寻找廉价易得、环境友好、产率高和原料无毒的硫源,本论文再次尝试运用一系列无机硫盐作为硫源,从而实现杂环化合物的硫醚化。经过反复实验,我们选择无机单质硫和硫代硫酸钠作为硫源。以碘苯或卤代烷烃为原料,在过渡金属碘化亚铜的催化下,通过C-H官能化作用,使碘苯或卤代烷烃、单质硫或硫代硫酸钠、咪唑并[1,2-α]吡啶叁组分发生反应,实现了杂环化合物的芳基硫醚化和烷基硫醚化。该方法适用性广泛、产率高。(3)同时我们又尝试用醇代替卤代烷烃,发现在碘单质和叁苯基膦的诱导下,以无机硫单质或硫代硫酸钠为硫源,同样也达到咪唑并[1,2-α]吡啶分子的烷基硫醚化且产率较高。本论文探索了叁种实现杂环化合物的芳基和烷基硫醚化的新方法,这些方法具有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原料廉价,杂质少、产率高等有优点。因此这些方法不仅具有很高工业化生产的潜力,而且也能为将来杂环硫醚化衍生物的生物活性筛选提供强大支持。(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7-04-01)

麦锦欢,罗丽春,赵志伟,孙天一[6](2016)在《冷阱/吹扫捕集-GC-MS法对水中痕量烷基硫醚化合物的检测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介绍了冷阱/吹扫捕集-GC-MS法同时测定水体中多种痕量烷基硫醚异味化合物的分析检测方法。采用冷阱/吹扫捕集技术富集萃取了水中痕量有机硫异味类化合物,对吹扫时间、解吸时间、吹扫温度和吹扫盐度等吹扫捕集条件进行了优化,并用CP-8564型气相色谱柱分离,GC-MS/SIM进行定量测定。研究结果表明,选择吹扫温度为40℃、吹扫时间为11 min、解吸时间为2min、吹扫盐度(NaCl)为20%时,有机硫类化合物的萃取回收率可高达92.1%~99.6%。质量浓度为10 ng/L~20μg/L时,烷基硫醚化合物对应峰面积与质量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在0.99以上,检出限均低于0.080μg/L,且精密度高,相对标准偏差(RSD)<4.6%。该方法针对沸点低、易挥发的化合物回收效果好,灵敏度和准确度高,简单易行,可满足实际水体中对痕量烷基硫醚异味化合物的检测要求,可显着提高水中痕量烷基硫醚化合物的分析效率。(本文来源于《净水技术》期刊2016年06期)

朱龙志,曹鑫,邱仁华,尹双凤[7](2016)在《铜促进的喹啉5位远程碳-氢活化构建硫醚化合物》一文中研究指出喹啉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分子,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药物中;在有机材料中也很常见。然而传统合成取代喹啉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过渡金属或者酸催化的苯胺前驱体与羰基化合物或者炔烃化合物的环加成反应。直接利用喹啉母环结构并对其进行修饰构建各种取代的喹啉类化合物的报道却很少见1-4。硫醚类化合物也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分子,广泛存在于药物、天然产物中。将喹啉和硫醚化合物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事情。本文报道一种铜促进的喹啉5位远程碳氢活化构建其硫醚化产物的方法,该方法无需贵重金属催化剂的参与,条件简单,底物适用性范围广。对机理的分析表明,该反应涉及远程碳氢活化。(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九分会:有机化学》期刊2016-07-01)

陈敏[8](2016)在《VO(acac)_2/H_2O_2催化氧化系列二芳基硫醚化合物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硫醚(R_1-S-R_2)化合物有多种类别,各种硫醚化合物的氧化产物亚砜和砜类化合物因具有广谱生物活性而有较为普遍的应用价值,硫醚化合物的合成及其选择性氧化为亚砜或砜类化合物,一直以来也是人们的研究热点之一。为此,本论文以不同种类硫醚化合物的制备为基础,设计合成出不同种类的二芳基硫醚、苯苄基硫醚及二苄基硫醚化合物,并对其在不同条件下的选择性氧化产物进行探索。本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叁个部分:(1)采用五种不同合成方法制备硫醚化合物,以叁种不同的芳基硫醇与十几种不同的卤代芳烃为反应物,进行了不同种类二芳基硫醚、苯苄基硫醚及二苄基硫醚化合物合成方法条件的探索,产率因反应物与反应条件的改变而不同,转化收率在50~100%之间。并进一步对不同合成方法的反应条件从反应原料的来源、产率、时间、溶剂、温度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性探究。选出其中一种相对最优化的、简单易操作的、经济环保的,并可适用于大部分硫醚化合物的制备合成:即以5mol%的CuI为催化剂,PEG400为反应介质,芳基硫酚与碘代芳烃按1:1比例为反应起始物,在120oC温度下反应12小时,即可完成硫醚化合物形成的反应方案。(2)按照上述最优合成方法,进行硫醚化合物的设计合成,总共合成并表征了32个二芳基硫醚化合物,探讨了部分硫醚化合物从无定形状态向晶体状态转化的结晶条件和方法。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测定了11个不同芳基硫醚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此外,通过气相色谱分析检测硫醚化合物的合成产率与产物纯度。(3)通过改变VO(acac)2/H2O2催化体系的条件,对二芳基类硫醚化合物进行催化氧化,拓宽了该体系催化不同硫醚化合物底物的适用范围。通过调整催化剂和氧化剂的比例与反应时间,可实现硫醚选择性完全转化为相应的亚砜和砜类化合物,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测定了11个转化产物亚砜与砜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本文来源于《安徽工业大学》期刊2016-06-10)

田华[9](2016)在《C-H键活化构建氮杂环和芳硫醚化合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C-H键活化策略由于其简捷经济、直接高效、绿色环保等优势,成为有机化学里最热门的领域之一,广泛应用于天然产物、药物及生物活性分子的设计合成中。喹唑啉酮、2-喹啉酮和二芳硫醚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药物活性和材料特性,其合成也受到广泛关注。采用C-H键活化策略,高效的构建更加丰富的喹唑啉酮和2-喹啉酮衍生物,以及更简捷的构建二芳硫醚化合物,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本论文通过对C-H键活化策略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对喹唑啉酮、2-喹啉酮和二芳硫醚化合物合成方法的研究,取得以下成果:(1)建立了一种高效和实用的铜催化一锅合成四氢异喹啉并喹唑啉酮衍生物新方法。该方法使用廉价的CuI为催化剂,经济、环境友好的氧气作为氧化剂,较高产率地合成了相应的N-稠杂环化合物。机理研究表明,这种一锅反应经历铜催化分子间乌尔曼N-芳基化和分子内需氧氧化环化过程,新合成的产物为生物活性分子的筛选提供了多样性的分子结构。(2)建立了一种简单、高效和通用的无过渡金属催化的分子内脂肪C-H键和芳基C-H键区域选择性偶合新方法。该方法采用容易制备的芳基叁氮烯作为自由基启动子,廉价的K_2S_2O_8作为氧化剂,这种偶合反应效率高并具有良好的官能团容忍性。在反应过程中,一些底物中的氨基酸残基手性保持良好。因此,这种方法为两种不同C-H键区域选择性偶合提供了新的策略。(3)发展了一种高效的室温铁或硼-催化取代酚的C-H键芳硫化新方法。该方法采用容易制备的1-(取代的芳硫基)吡咯-2,5-二酮作为芳硫基化试剂,廉价和环境友好的FeCl_3或BF_3·OEt_2作为催化剂,无需配体、添加剂和空气排除,高产率地合成了相应的二芳硫醚化合物。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一种简单、高效无催化剂芳胺的C-H键芳硫化新方法,这种方法回避了过渡金属对产物的污染,是一种非常实用的策略。(本文来源于《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6-06-01)

刘霞,马彩莲,伊泽[10](2016)在《新型苯并恶唑杂芳基硫醚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对小麦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活性基团拼接原理,分别以4-甲基-2-氨基苯酚和邻氨基苯酚为原料,SCH2为"桥梁"基团,设计并合成了9个苯并恶唑杂芳基硫醚化合物(6a~6e和10a~10d),其中6,10a和10d为新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IR和元素分析表征。采用培养皿滤纸发芽法考察了6和10对小麦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合适的浓度下,6和10对小麦种子发芽率均有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合成化学》期刊2016年01期)

硫醚化合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讨论了5种含有氧杂蒽结构的硫醚化合物的合成过程.以占吨醇为起始原料,通过高氯酸催化其与苯硫酚缩合制备苯硫醚,通过对占吨醇氯代并与甲硫醇钠反应制备甲硫醚,2条路径最终均通过正丁基锂拔氢和烷基化反应得到目标产物.通过核磁共振(1H-NMR、13C-NMR)、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手段对5种硫醚进行表征和结构确认.系统研究了硫醚化合物单独使用及其与传统引发剂共用时的苯乙烯(St)自由基聚合行为. 80°C下,硫醚化合物均能引发St的本体聚合,但聚合转化率低且表现出不受控的普通自由基聚合行为.而当将硫醚化合物与偶氮二异庚腈(ABVN)共同用于St在甲苯中的溶液聚合中时,能够在65°C下获得比本体聚合更高的转化率,聚合体系表现出一定的可控性,分子量随转化率增加呈现线性增长.此外,研究并对比了不同ABVN/硫醚化合物摩尔比和聚合温度下的St自由基聚合行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硫醚化合物论文参考文献

[1].吴文能,费强,何军,刘雷,欧阳贵平.含嘧啶取代1,3,4-恶二唑(噻二唑)硫醚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菌活性研究[J].化学通报.2019

[2].于昊宇,邵健为,陈冬,王世超,王力.基于氧杂蒽结构的硫醚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引发/调控苯乙烯自由基聚合的研究[J].高分子学报.2018

[3].林雅玫,易文斌.以芳基亚磺酸钠为硫源合成炔硫醚和不对称二硫醚化合物[J].有机化学.2018

[4].安萌.芳基二硫醚化合物常压制备研究[D].辽宁大学.2017

[5].丁应财.黄酮和咪唑并吡啶的硫醚化合物合成[D].江苏大学.2017

[6].麦锦欢,罗丽春,赵志伟,孙天一.冷阱/吹扫捕集-GC-MS法对水中痕量烷基硫醚化合物的检测方法[J].净水技术.2016

[7].朱龙志,曹鑫,邱仁华,尹双凤.铜促进的喹啉5位远程碳-氢活化构建硫醚化合物[C].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九分会:有机化学.2016

[8].陈敏.VO(acac)_2/H_2O_2催化氧化系列二芳基硫醚化合物的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6

[9].田华.C-H键活化构建氮杂环和芳硫醚化合物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

[10].刘霞,马彩莲,伊泽.新型苯并恶唑杂芳基硫醚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对小麦种子发芽率的影响[J].合成化学.2016

论文知识图

防污聚合物表面接枝改性的方法:(a)...郑卓等报道的Pd一催化的不对称烯丙基...郑卓等报道的Pd一催化的不对称烯丙基...在纳米金颗粒与X型苯炔硫醚化合物在甲苯溶液中纳米金颗粒以I型芳炔#~型芳炔硫醚化合物与纳米金颗...

标签:;  ;  ;  ;  ;  ;  ;  

硫醚化合物论文_吴文能,费强,何军,刘雷,欧阳贵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