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依然那么温暖

家访依然那么温暖

临下班前忽然接到总编急电:明天的活动都生,则给予物质上与精神上的帮助,让他们不要觉取消,早上九点钟到青岛64中,跟老师一起家访。得自卑……这样下来,基本上所有的家庭都会接告别中学时代已经有一些年头了,忽然听到受到来自老师的关心。更有甚者,学校领导还会亲家访这个词汇还真是有点陌生。高中偶尔会有老自走进家门,与学生的家长们促膝长谈。

师走进特殊学生的家中,而大学,就不要奢望老师这么好的政策,这么好的条件,都是为了学生能够走进你的家门了。于是赶快上网搜索一下,借能够有一个更加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从而一步助互联网来回顾家访这一段久别的记忆。

网上有一篇文章,名字是《家访,搭建学校与家长沟通的桥梁》,从标题中足以见得家访的分量了。孩子的教育主要包括学校、社会、家庭等几个方面,而能把学校和家庭联系在一起的不只是学校召开家长会,让所有的家长汇聚一堂,听老师谈天说地;更为重要地是学校的领导和老师能够深入到每一个学生的家庭中,不但充分了解孩子们在校的表现,还要深刻地掌握孩子们在家里是什么表情,什么动作;家长对于孩子又是什么态度;孩子们的成长环境对于他们的影响又是如何……这些情况,如果不是真正到他们的家里,是永远得不到正确的答案的。

小时候一直仰慕老师这一职业,心想如果我的父母是老师那该多好。特别是到了放假的时候,就期盼老师能够来自己的家里家访,借机向父母炫耀一下我在学校的伟大“功绩”。然而每次老师都把我“过滤”掉,原因就是“你表现不错,把成绩单拿回家给爸爸妈妈看,他们就会知道你是个好孩子。”就这样,期待了六年又三年,没有一个老师踏进我的家门,直到我结束了自己的学生生涯。

今天看见青岛64中和33中为每位学生准备的家访大餐,不禁顿生羡慕之情。成绩好的学生,老师就和家长分析一下他们还存在哪些不足,哪一科还可以提高十几分,最后怎么样努力考上一所名高中;对于调皮的学生,则要肯定他们的闪光点,用情感去感化他们;对于家庭情况困难的学步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当踏入学生家门的那一刻,听着家长们的担心,剖析着家长们的心情,我忽然又看到了自己中考的时候,家长对自己也是百依百顺:吃得好,穿得好,学习环境也要精心地布置一番,总之家中一切以我为中心。只要我能学好,考好。而当自己的努力换来母亲的欣慰时,更是如获至宝一般,母亲的那句“珍惜,上进”也随即印在了心里。

中学的年龄永远是那么大,永远活在青少年的花季雨季里。今天看到家长们或焦虑或欣慰的表情,听到他们为了孩子能够倾其所有的决心,真的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父母,不同的是昨天自己总是伸手向父母要东西,而今天竟也能体会父母的苦心。所以说成长才是铸成“理解“的一剂良药,老师和家长们,就是联手指引我们方向的灯塔。家访结束了,关心却依然那么温暖。

标签:;  ;  ;  

家访依然那么温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