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纳米结构材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纳米,结构,材料,复合材料,粘弹性,封闭剂,纳米材料。
纳米结构材料论文文献综述
[1](2019)在《新型二维纳米网络结构纤维材料兼具刚性与粘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校长俞建勇及东华大学教授丁彬带领的纳米纤维研究团队在自组装二维纳米网络结构纤维空气过滤材料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高效、高透光、多功能自组装二维纳米网络结构纤维空气过滤材料》为题,发表于纳米材料领域着名期刊《ACS Nano》上。该团队提出的构筑自组装二维纳米网络结构纤维材料的策略,不仅为制备高性能、多功能超薄空气过滤材料提供了新思路,也为新型高效过滤/分离材料的设计与开发提供了指导与借鉴思路。(本文来源于《纺织科学研究》期刊2019年12期)
梁超,王丽丽,刘欣辰,陈晓博,粟缀孜[2](2019)在《CaO/ZnO核—壳结构纳米材料的细胞毒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明确CaO/ZnO核—壳结构纳米球材料的细胞相容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前期制备的CaO/ZnO核—壳结构纳米球材料与丁香油调成糊剂,制备材料浸提液,将其与临床常用叁种根管封闭剂如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必兰糊剂和AH-plus根管封闭剂进行对比,结合细胞形态学观察和MTT法检测,评价叁种材料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增殖的影响。结果:通过MTT检测和对比分析,CaO/ZnO核—壳结构纳米球丁香油糊剂组的细胞相对增殖率高于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和必兰组(P<0.01),与AH-plus组相似(P>0.05),在一定浓度对细胞没有毒性。结论:CaO/ZnO核—壳结构纳米球材料不影响细胞的增殖,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本文来源于《医学理论与实践》期刊2019年22期)
胡延鹏,袁双龙,方斌,朱绪敏,杨向民[3](2019)在《纳米铜/环氧树脂导热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与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液相还原法制备得到铜纳米线(CuNWs)及铜纳米片(CuNPs),将其与环氧树脂(EP)共混制备得到复合材料,利用导热系数测试、电阻测试和扫描电镜等手段对复合后材料的导热性能、绝缘性能以及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填充了CuNWs或CuNPs的EP在显着提升导热性能的同时仍然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当CuNWs和CuNPs的填充体积分数为11%时,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可分别提高至1.09 W/(m·K)和1.26 W/(m·K),相对于树脂基体导热系数分别提升了474%和563%,同时电阻率分别为9.0×10~(10)Ω·cm和6.2×10~(10)Ω·cm,保持了较好的绝缘性,显示出这类材料在导热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崔海波,梁玉蓉,王林艳,张涛[4](2019)在《异戊橡胶/有机黏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相态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异戊橡胶/有机黏土纳米复合材料(IRCNs)的硫化特性及力学性能,通过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表征了IRCNs的相态结构。结果表明,随着有机黏土用量的增加,IRCNs的拉伸强度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规律,当有机黏土用量为5份时,IRCNs的拉伸强度达到最大。拉伸循环后IRCNs的临界应变值增加,表明其拉伸诱导结晶行为更容易在高应变下发生。在IRCNs内有机黏土片层均匀地分散于异戊橡胶基体中,并且异戊橡胶大分子插层进入了有机黏土片层之间,使得有机黏土的层间距增大,形成了插层结构,起到了补强作用。(本文来源于《合成橡胶工业》期刊2019年06期)
曹昌燕,宋卫国[5](2019)在《镧铈稀土纳米结构材料的构筑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镧铈稀土材料的性能与其结构密切相关,构筑具有大比表面积、多孔的多级结构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在本报告中,我们将汇报近些年在镧铈稀土纳米结构材料的可控构筑,及其性能研究方面的工作,包括:(1)采用微波辅助水热法,一步合成了空心氧化铈纳球,在重金属离子吸附和CO催化氧化中表现出优异的性能;(2)采用静电纺丝法,结合柠檬酸辅助燃烧法,在较低的煅烧温度下,可控制备了纯相的钙钛矿型钴酸镧多孔纳米线和铈锆固溶体纳米线,在甲烷等气体的催化燃烧中表现出优异的活性和稳定性;(3)结合现代单原子制备技术,发展了一种由纳米颗粒高温热处理演变而成的高负载量氧化铈单位点材料的制备方法。(本文来源于《稀土元素镧铈钇应用研究研讨会暨广东省稀土产业技术联盟成立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11-15)
申智勇,马修元[6](2019)在《制备温度对负载纳米水合氧化锆复合吸附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浸渍-原位沉淀法制备了离子交换树脂负载纳米水合氧化锆(HZrO/D001)复合吸附材料,重点研究制备温度对其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采用X荧光(XRF)、扫描电镜(SEM)、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等对材料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离子交换树脂表面的负载物质为无定形和四方相HZrO,采用表面活性剂改性后复合吸附材料比表面积增大1.8倍;升高温度可以增大HZrO负载量,制备温度为70℃时,HZrO负载量达到最大值,为23.29%;制备温度升高,HZrO成核增多,粒径减小,复合材料比表面积增大,比表面积高达21.770 9 m~2/g;制备温度升高,HZrO结晶度提高,吸附材料对锌离子的吸附能力降低。(本文来源于《工业安全与环保》期刊2019年11期)
邹胡希智,冯霞,王占强,刘博,钟晴[7](2019)在《Cu@ZnO/Ag花簇型叁元异质结构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模板化法制备了具有花簇形态的叁元异质结构纳米复合光催化剂Cu@ZnO/Ag。首先,采用水热法制备Cu纳米线并将其作为核心,然后使ZnO纳米棒在核心表面生长,得到Cu纳米线-ZnO纳米棒(Cu@ZnO)复合物。最后,通过光沉积法将Ag纳米粒子(Ag NPs)负载在ZnO纳米棒上。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能量色散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XRD)研究和确认了样品的形态和微观结构。光催化活性研究表明,Cu@ZnO/Ag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对RhB水溶液的降解具有较高的活性,当Ag NPs的负载量为5%(wt),且RhB的浓度为1×10-5 mol/L时,样品的催化活性达到最佳。(本文来源于《当代化工》期刊2019年10期)
易新,周华龙,张永,姜新,鄢定祥[8](2019)在《隔离结构聚乙烯/石墨-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溶液、机械混合和热压成型法制备了具有隔离结构的高密度聚乙烯(PE-HD)/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PE-UHMW)/石墨(G)-碳纳米管(CNT)复合材料,其中G和CNT随机分布于PE-HD内部形成导电相,该导电相分布于PE-UHMW微区界面形成隔离导电网络。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呈现良好的导电性能,可获得较低的导电逾渗值,当G/CNT为1∶3时,复合材料导电逾渗值仅为0.23%(体积分数);同时复合材料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当G-CNT总含量为4%(质量分数,下同)时(G与CNT质量比为1∶3),复合材料电导率高达0.92 S/m,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27.1、758.5 MPa和138.7%;此外,通过调控低成本G与高导电的CNT使用配比实现电性能和力学性能调控,对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塑料》期刊2019年10期)
侯欣辛,李翔宇,陈红萍,杨旭,魏永林[9](2019)在《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在脱硝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基于壳对核的有效保护和核壳之间的相互作用而表现出优异的脱硝活性和抗毒性。从核-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核壳组成对脱硝活性的影响进行了总结和讨论。采用化学沉积法、自组装法和水热法等制备方法,以TiO_2、CeO_2和Fe-ZSM-5分子筛等为壳结构时,能有效阻止SO_2对活性中心原子的毒化作用,从而提高脱硝催化剂的抗硫性。通过优化成核的活性组分和成壳的物质,有望制备出具有高活性和高稳定性的核-壳脱硝催化剂。(本文来源于《功能材料》期刊2019年09期)
张恒,甄琪,刘雍,宋卫民,刘让同[10](2019)在《嵌入式聚丙烯/聚乙二醇微纳米纤维材料的结构特征及其气固过滤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开发可用于空气过滤的微纳米纤维材料,以聚乙二醇(PEG)共混改性聚丙烯(PP)为原料,基于熔喷技术高速热气流牵伸聚合物熔体一步法制备PEG/PP微纳米纤维材料,并对纤维排列、直径分布、孔隙率与过滤效率、过滤阻力和质量因子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直径在800 nm以下的纳米纤维穿插于直径在4 000 nm以上的纤维之间,表现为厚度方向上的宏观迭层与水平方向上的微观准连续分支复合的嵌入式特征;随着PEG质量分数从0%增加到8%, 800 nm以下纤维的嵌入率从0.00%增加到784.66%,同时过滤效率增大了约1.12倍,质量因子也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微纳米纤维材料的嵌入式结构有利于捕获连续流体中的细小颗粒物。(本文来源于《纺织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纳米结构材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明确CaO/ZnO核—壳结构纳米球材料的细胞相容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前期制备的CaO/ZnO核—壳结构纳米球材料与丁香油调成糊剂,制备材料浸提液,将其与临床常用叁种根管封闭剂如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必兰糊剂和AH-plus根管封闭剂进行对比,结合细胞形态学观察和MTT法检测,评价叁种材料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增殖的影响。结果:通过MTT检测和对比分析,CaO/ZnO核—壳结构纳米球丁香油糊剂组的细胞相对增殖率高于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和必兰组(P<0.01),与AH-plus组相似(P>0.05),在一定浓度对细胞没有毒性。结论:CaO/ZnO核—壳结构纳米球材料不影响细胞的增殖,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纳米结构材料论文参考文献
[1]..新型二维纳米网络结构纤维材料兼具刚性与粘弹性[J].纺织科学研究.2019
[2].梁超,王丽丽,刘欣辰,陈晓博,粟缀孜.CaO/ZnO核—壳结构纳米材料的细胞毒性评价[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
[3].胡延鹏,袁双龙,方斌,朱绪敏,杨向民.纳米铜/环氧树脂导热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与性能[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崔海波,梁玉蓉,王林艳,张涛.异戊橡胶/有机黏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相态结构[J].合成橡胶工业.2019
[5].曹昌燕,宋卫国.镧铈稀土纳米结构材料的构筑及性能研究[C].稀土元素镧铈钇应用研究研讨会暨广东省稀土产业技术联盟成立大会摘要集.2019
[6].申智勇,马修元.制备温度对负载纳米水合氧化锆复合吸附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9
[7].邹胡希智,冯霞,王占强,刘博,钟晴.Cu@ZnO/Ag花簇型叁元异质结构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J].当代化工.2019
[8].易新,周华龙,张永,姜新,鄢定祥.隔离结构聚乙烯/石墨-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性能研究[J].中国塑料.2019
[9].侯欣辛,李翔宇,陈红萍,杨旭,魏永林.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在脱硝中的应用[J].功能材料.2019
[10].张恒,甄琪,刘雍,宋卫民,刘让同.嵌入式聚丙烯/聚乙二醇微纳米纤维材料的结构特征及其气固过滤性能[J].纺织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