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网络监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网络,数据,系统,传感器,在线,网络流量,电力。
网络监测论文文献综述
孙道明[1](2019)在《基于Web管理的网络监测技术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互联网由于其具有覆盖面广,兼容程度高等特性,现已广泛地运用到了各类信息系统的访问监测中,为信息安全保驾护航。如何将网络监测技术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创造安全、稳定的网络信息环境是当下热议的话题。而Web管理下的网络检测技术正是通过Linux架构设计,完成系统管理和信息收集捕捉的技术,实现了网络用户的行为监测。本文从监测技术的系统设想出发,阐述了Web页面管理下的系统结构,最终阐述了数据库以及网络监测功能。(本文来源于《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期刊2019年12期)
刘珊,周哲,区伟明[2](2019)在《基于网络监测的变电站直流系统蓄电池远程充放电控制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变电站直流系统的主要组成是蓄电池,其的工作状况直接关系着变电站的安全。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监测的变电站直流系统蓄电池远程充放电控制的设计策略,重点介绍了系统硬件、功能、软件系统主要界面等,改变传统的充放电方法,增加蓄电池在线监控装置。在充放电过程中监测手段不足方面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使得电池组的运行情况得到了实时精确地在线监测。通过系统电路的构建设计,全面地采集到并远程监控到了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充电机电压、电流、内阻等特性参数和直流设备的运行状况,且能对异常信号进行报警信息。本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大幅降低了生产维护的成本,为智能化、高效化变电站的建立提供保障。(本文来源于《自动化与仪器仪表》期刊2019年10期)
刘红梅[3](2019)在《城市综合交通网络监测与建设水平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监测提取城市综合交通网络数据,并对监测成果进行质量检查;从交通辐射能力、交通发达度、交通完善度、交通出行便捷性等方面,选取路网长度、路网密度、人均拥有量、公交站点覆盖率、公交站点重复系数等指标,对城市综合交通网络建设水平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山东交通科技》期刊2019年04期)
赵星,吕博[4](2019)在《基于自编码器的分组光网络监测数据分析与优化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组光网络作为用户业务的底层承载管道,需要实时对网络性能相关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进行针对性的优化操作,以保障业务性能。针对以上管控需求,本文在分析已有数据分析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LSTM+变分自编码器的分组光网络监测数据分析及优化框架,通过数据训练及可视化、特征分析及优化目标计算两个流程实现了对分组网性能数据的分析及优化目标计算,最后通过采集分组网时延数据作为试验对象,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可为人工智能在光网络监测及优化等管控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与试验指导。(本文来源于《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期刊2019年07期)
王豫宁,魏霞,刘波,田易之[5](2019)在《调度数据网厂站侧网络监测装置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调度数据网接入层厂站对网络故障和异常行为的自我判断能力,提出了一种网络监测装置的设计方案。方案基于镜像数据监听技术,采用Ping程序检测厂站内各联网设备的数据链路通断状态,使用开源Linux数据包捕获工具Tcpdump作为监听实现途径,并制定了多端点监听下基于非剥夺式的静态优先级调度算法的任务调度机制。通过分析监测结果中的源IP地址、目标IP地址、通信时间和传输数据量,判断网络内是否存在非法通信操作、数据传输隧道断开和Do S攻击等异常行为。测试结果表明,装置的设计方案是可靠且有效的,能够对网络故障和异常行为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有助于增强厂站对自身网络运行状态信息的识别与掌控能力。(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期刊2019年13期)
王豫宁[6](2019)在《电力调度数据网厂站侧网络监测装置的设计与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国家电力系统推进建设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过程中,如何保证电力调度数据网的安全性始终是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在整个电力调度数据网接入网的叁层结构当中,核心层和汇聚层由于安全级别较高,相应的安全监测防护系统建设已经较为完善,而分布于最底层的广大接入层调度厂站,由于各类原因目前始终未能具备普遍的自我网络安全防护能力。为提高接入层厂站对自身调度数据网络的故障诊断能力和异常行为自我判断能力,本文提出了一种网络监测装置的设计方案。该方案基于嵌入式Linux软硬件工作平台,采用目前已在小型局域网安全监测领域取得了的广泛应用的旁路监听技术,在一些现有的网络诊断工具(如Tcpdump)的辅助下,设计完成了一套网络监测系统。该系统能够检测厂站调度数据网内各网络设备的数据链路通断状态并监听各调度终端设备的网络流量状况。通过分析各终端监测结果中的源IP地址、目标IP地址、通信时间和传输数据量等信息,判断当前厂站网络内是否存在非法通信操作、数据传输隧道断开和DoS攻击等异常行为。同时,还利用“客户机/服务器”网络架构搭建了一套上位监测界面,能够方便直观地将网络监测装置收集到的数据信息和发出的异常告警呈现给厂站值守人员,后者可以参考这些信息安排相应的处理措施。最后,对做出的网络监测装置样机进行了功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装置的设计方案是可靠且有效的,能够对网络故障和异常行为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有助于增强厂站对自身网络运行状态信息的识别与掌控能力。(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期刊2019-05-26)
赵冲[7](2019)在《水下生产系统传感器网络监测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油气的开采重点由浅水区向深水区转移,传统的水下生产系统由于安装难度大,作业成本高,通信可靠性差等缺点,已经不适应开采深水油气资源的开采工程。如何设计出适用于深水环境,且经济效益好、易于控制的新型水下生产系统具有重要意义。项目提出的基于功能舱的新型水下生产系统,具有在全水下生产工况中,全自主控制无人值守的特点,实现的前提在于必须实时监测该系统的工况数据。本文将功能舱舱体简化为规则的圆柱体,并确定简化模型的侧面为研究对象,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对功能舱的待监测区域进行感知覆盖;首先研究了区域覆盖网络的节点部署规律和覆盖参数计算,其次研究了随机覆盖网络中覆盖集合的组建和优化方法,最后针对本文的区域覆盖网络和随机覆盖网络简单给出覆盖空洞的检测方法和修复策略。在区域覆盖网络的研究中,重点研究了网络中传感器节点的覆盖密度和覆盖效率,通过比较现有的文献资料,选择等腰叁角形的节点部署方法;将待监测区域划分成宽度相等的子带状区域,在普通等腰叁角形方法基础上,通过延长等腰叁角形的底边长度,重新确定了覆盖参数的计算起点;计算结果表明,基于新计算起点的方法在宽径比为0.867时,一重覆盖密度和二重覆盖密度取得最小值,覆盖密度和覆盖效率都比普通方法更优,综合性能指标更好;并分析了温度、压力等海洋因素对覆盖网络的影响。在随机覆盖网络的研究中,主要以危险点为基础组建覆盖集合,分析影响网络生存周期的因素,配合正负相关系数构造评价函数,对评价函数值较低且节点利用率较低的网络进行优化;通过实验分析了节点感知半径和节点数目对网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开随机性因素的影响,在节点数大于180,传感半径大于2400mm时,该方法在延长网络生存周期方面表现更优;进一步分析了海洋因素对随机网络覆盖性能的影响。在后期网络的维护中,由于本文研究区域覆盖网络和随机覆盖网络的特殊性,给出了以参考节点的邻居节点为判断依据的覆盖空洞检测方法,并根据节点部署方法的特殊性,给出了激活符合条件的相关节点的修复方法。通过上述分析研究,可以得到利用传感器节点网络对功能舱舱体侧面实现全面区域覆盖和随机目标覆盖的方法,分别用来监测影响功能舱正常工作的确定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对于后期覆盖空洞的产生,也可以采取相应的检测和修复方法。(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期刊2019-05-01)
刘琴[8](2019)在《深井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测数据处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受高地压应力、高温湿、线路供电长等的影响的深井中,现有有线矿井安全监测系统制约了深井开采安全监控水平。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灵活多变的自组织网络方式可以在深井安全监测中大规模部署,对深井环境、生产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工作人员位置进行实时监测预警,传感器节点采集监测数据,并经融合处理后传输至汇聚节点进行研究分析,并告知用户。为了改进WSN中的节点的能量消耗、网络寿命、带宽拥堵,针对数据传输和融合,分别提出了两种不同的算法。在数据传输时,提出了一种非均匀的分簇算法,该算法是通过改进萤火虫算法来优化WSN非均匀成簇的,利用萤火虫算法中荧光素浓度更新原则与WSN中的局部簇首密度、簇首临近距离、簇首位置、节点距离等因素相结合进行优化分簇,簇间采用代价函数构造转发树,形成离基站距离两级梯度单、多跳传输。根据适应度函数形成的网络分簇能获得较小簇内能耗,并在基站较近的地方形成较多分散的簇首和尺寸较小的簇,有效的平衡簇间能耗。在数据融合时,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蚁群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的数据融合算法,分析已有的蚁群算法,结合前人优化过的蚁群算法,并将能量加入进行考虑;对蚂蚁运动方向进行规划,使得蚂蚁群朝着汇聚节点方向移动;对蚁群算法的启发因子进行改进,从而改进蚂蚁下一跳节点选择概率;再将改进后的蚁群算法运用至BP神经网络模型,优化其连接权值与阈值;数据经两级融合处理后,再传输至汇聚节点,能去除冗余数据信息,提高数据实时性,降低网络能耗。最后,上述两种算法的仿真结果显示,提出的算法在深井监测数据处理的理论应用中,能有效地平衡节点间的能量消耗,降低网络拥塞,延长网络寿命。(本文来源于《南华大学》期刊2019-05-01)
万瀚莱[9](2019)在《浅谈高校网络监测与控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网络的开放性学校的论坛网站以及学校的留言系统受到了各种冲击,学校需要提高网络的监测与控制力度。本文分析了高校网络信息的监测与控制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了校园网络监测与控制的相关措施。(本文来源于《数字技术与应用》期刊2019年04期)
傅锐[10](2019)在《广播电视播出分布式网络监测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媒体时代下,各种新兴媒体的出现和广泛运用也为传统广播电视媒体造成一定冲击。为了能够更好地顺应全媒体时代发展潮流,推动广播电视媒体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对广播电视播出质量控制以及播出效果进行有效优化。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将重点针对广播电视播出分布式网络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简要分析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必要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数字通信世界》期刊2019年04期)
网络监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变电站直流系统的主要组成是蓄电池,其的工作状况直接关系着变电站的安全。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监测的变电站直流系统蓄电池远程充放电控制的设计策略,重点介绍了系统硬件、功能、软件系统主要界面等,改变传统的充放电方法,增加蓄电池在线监控装置。在充放电过程中监测手段不足方面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使得电池组的运行情况得到了实时精确地在线监测。通过系统电路的构建设计,全面地采集到并远程监控到了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充电机电压、电流、内阻等特性参数和直流设备的运行状况,且能对异常信号进行报警信息。本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大幅降低了生产维护的成本,为智能化、高效化变电站的建立提供保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网络监测论文参考文献
[1].孙道明.基于Web管理的网络监测技术的设计与实现[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9
[2].刘珊,周哲,区伟明.基于网络监测的变电站直流系统蓄电池远程充放电控制策略[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9
[3].刘红梅.城市综合交通网络监测与建设水平分析[J].山东交通科技.2019
[4].赵星,吕博.基于自编码器的分组光网络监测数据分析与优化方法研究[J].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2019
[5].王豫宁,魏霞,刘波,田易之.调度数据网厂站侧网络监测装置设计[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9
[6].王豫宁.电力调度数据网厂站侧网络监测装置的设计与开发[D].新疆大学.2019
[7].赵冲.水下生产系统传感器网络监测技术研究[D].长江大学.2019
[8].刘琴.深井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测数据处理研究[D].南华大学.2019
[9].万瀚莱.浅谈高校网络监测与控制方法[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9
[10].傅锐.广播电视播出分布式网络监测系统的设计和实现[J].数字通信世界.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