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红外线论文-张敏,范汝艳,田荣荣,陆晓艳,姚国明

远红外线论文-张敏,范汝艳,田荣荣,陆晓艳,姚国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远红外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远红外线,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

远红外线论文文献综述

张敏,范汝艳,田荣荣,陆晓艳,姚国明[1](2019)在《远红外线照射对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功能保护作用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首选的血管通路[1]。AVF失功是MHD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仅60%患者AVF在1年后仍保持通畅且功能良好,严重影响患者的透析质量和预期寿命[2]。AVF失功的主要病理基础为血管内膜增生[3]。为了维护内瘘流量及功能正常,降低其并发症,临床上常采用适当的内瘘侧肢体功能锻练、局部外用喜疗妥等药膏以及局部(本文来源于《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余燕婷,王霄剑,张天艳,刘威,高占辉[2](2019)在《远红外线治疗对特殊人群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远红外线治疗与未治疗对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动静脉内瘘成熟的影响,尤其对老年、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患者内瘘血流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肾脏科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7月30日行自体腕部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患者91例的临床资料,按术后是否行远红外线照射治疗分为对照组45例(未行远红外线照射治疗)和远红外线组46例(术后24 h行远红外线照射治疗),比较2组术后12周内瘘临床成熟率和动静脉内瘘血流量。每组患者再分为不同亚组,根据年龄分为老年(≥60岁)和青中年(<60岁),根据原发病分为糖尿病肾病和非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和非高血压肾病,比较远红外线组与对照组不同亚组间12周后内瘘血流量。结果远红外线组内瘘临床成熟率高于对照组(97.1%vs 84.3%,P<0.05)。术后12周远红外线组内瘘血流量[(575.9±8.5)mL/min]较对照组[(541.6±75.5)mL/min]明显增加(P<0.01)。远红外线组老年患者、糖尿病肾病患者、高血压肾病患者内瘘血流量[(540.8±50.7)mL/min、(549.3±68.1)mL/min、(565.6±40.3)mL/min]均较对照组[(480.7±51.9)mL/min、(497.3±47.9)mL/min、(505.6±40.3)mL/min]明显增加(P<0.01)。结论远红外线治疗能提高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动静脉内瘘临床成熟率,提高术后12周内瘘血流量,尤其对老年、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患者内瘘血流量改善明显。(本文来源于《东南国防医药》期刊2019年06期)

陈健业[3](2019)在《远红外线温腰肾在治疗痛风中的重要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0引言大量的实践和理论证明,治痛风先治腰,用远红外线温腰肾,在治疗、预防痛风过程中,起到极为关键、重要的作用。1痛风产生原因现代医学的角度认为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导致尿酸过高或神经调节紊乱引起肾血管收缩,尿酸排(本文来源于《全国第十七届红外加热暨红外医学发展研讨会论文及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14)

刘琼[4](2019)在《应用远红外线治疗系统性硬化症指端缺血坏死的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系统性硬化病是一种原因不明,临床上以局限性或弥漫性皮肤增厚和纤维化为特征,也可影响内脏器官(心、肺和消化道等器官)的全身性疾病~([1])。随着病情的推进,患者多伴有指端缺血坏死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指端溃疡,伤口易感染致病菌,严重会引起败血症。本文总结了应用远红外线治疗系统性硬化症指端缺血坏死的护理报告如下。(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31期)

李红芍,周慧,李恩慈,娄丽妮,倪如梅[5](2019)在《远红外线照射联合中频治疗仪预防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远红外线照射联合中频治疗仪预防动静脉内瘘并发症临床效果。方法按完全随机化分组方法(随机数字表)和分组隐藏策略将96例患者分成A组、B组和C组,每组32例,A组采用常规护理、B组在常规护理基础增加远红外线照射、C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远红外线照射联合中频治疗仪治疗,持续3个月。干预前及干预1次后评估患者疼痛情况,同时观察患者干预3个月后内瘘狭窄、栓塞等并发症。结果干预前及干预1次后,疼痛评分3组比较,协方差分析,F=45.608,P<0.01;3组患者干预3个月后内瘘狭窄、栓塞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远红外线照射联合中频治疗仪预防动静脉内瘘并发症效果较好。(本文来源于《护理与康复》期刊2019年10期)

杨旸[6](2019)在《远红外线照射对手足口病患儿皮肤损伤的治疗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远红外线照射对手足口病患儿皮肤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5月于天津市某医院接受治疗的手足口病致皮肤损伤患儿10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口服利巴韦林与蒲地蓝口服液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远红外线光谱治疗仪照射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 d,比较两组治疗1、2、3 d后的结痂有效率与疼痛缓解有效率。结果治疗1、2、3 d后,试验组的结痂有效率与疼痛缓解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红外线照射对手足口病患儿皮肤损伤的治疗效果显着,能促进伤口愈合,缓解疼痛。(本文来源于《医疗装备》期刊2019年18期)

杨国彬[7](2019)在《远红外线照射预防留置针输液致静脉炎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远红外线照射治疗可增加血管的通透性,加强组织渗液的吸收,减轻炎症反应,增加局部微循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修复愈合,从而发挥血管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01月至2019年01月入我院,被诊断为慢性肾功能不全,且接受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年龄50-70岁的患者共8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专科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远红外线照射留置针处皮肤治疗1疗程(10天为1个疗程)。比较1疗程后两组由同一护理团队进行,对照组采用常规专科护理,主要包括向患者讲解留置针的作用和正确护理方法,减少频繁活动和肢体下垂,防止针头移位和受压,促进静脉回流;严格消毒皮肤,持针以15~30°穿刺进针,回血后压低向前进入1~2 mm,撤针芯,导管全部进入血管,嘱患者松拳、松止血带,以穿刺点为中心贴3M贴膜,标注穿刺日期、时间、穿刺者姓名等信息;输液前先用生理盐水推注少许,观察留置针是否在血管内;合理安排输液顺序,严格控制滴速进行,掌握药物配伍禁忌,现配现用;输液结束时用生理盐水5~10 m L冲管,肝素钠封管液脉冲式正压封管;加强输液巡视,及时发现血管有无肿胀、疼痛、发红等,一周更换贴膜2次,严格消毒。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远红外线照射,产生波长2~25μm的远红外线,照射距离皮肤30cm,照射范围为穿刺点周围及上方,照射时间每次30min,每天1次,5天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留置针平均使用时间较对照组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红外线照射可有效减少留置针输液治疗导致的静脉炎,减轻患者痛苦,延长留置针使用时间,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在临床上有较好的应用推广价值。(本文来源于《第四届上海国际护理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9-09-24)

刘园园,叶琨,吕霞,彭小梅,吴潮清[8](2019)在《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后远红外线联合喜辽妥软膏外用在促进内瘘成熟及预防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自体动静脉内瘘(AAVF)术后远红外线联合喜辽妥软膏外用在促进内瘘成熟及预防并发症中的效果。方法将12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分为待透析组、透析观察组、透析对照组各40例,待透析组和透析观察组患者在行AAVF术后均采用远红外线理疗联合喜辽妥软膏局部外涂,透析对照组患者术后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3组的内瘘成熟率、内瘘血流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AVF术后1个月、2个月,待透析组、透析观察组内瘘成熟率均高于透析对照组,并且待透析组患者内瘘成熟率高于透析观察组(均P<0.05)。术后2个月、3个月、18个月,待透析组、透析观察组内瘘血流量均多于透析对照组(均P<0.05)。术后12个月、18个月,待透析组、透析观察组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透析对照组(均P<0.05)。结论 AAVF术后应用远红外线联合喜辽妥外用可促进内瘘成熟,尤其是提前行AAVF术者,并可增加内瘘血流量,降低内瘘并发症发生率。(本文来源于《广西医学》期刊2019年17期)

姜燕,苏朝江,詹继红,司马重阳,刘宗旸[9](2019)在《花虫酊联合远红外线在内瘘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后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花虫酊局部外用联合远红外线在自体动静脉内瘘局部血管狭窄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内瘘局部血管狭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远红外线组、花虫酊+远红外线组,每组各30例。观察各组术前、术后1月、3月、6月、12月狭窄血管管径、透析时血流量、静脉压及术后内瘘通畅率情况。结果术后可见各组血管内径增宽、血流量增加、静脉压下降;随着时间推移,血管内径、血流量呈变窄、减少,静脉压上升趋势;与对照组、远红外线组比较,术后12月花虫酊+远红外线组血管管腔直径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12月花虫酊+远红外线组血流量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远红外线组及花虫酊+远红外线组术后6月、12月透析时静脉压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复方花虫酊局部擦洗、按摩联合远红外线治疗,可有效延缓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后内瘘内膜增生速度,延长患者再次球囊扩张时间,无明显过敏反应,安全性高,可进一步应用于临床。(本文来源于《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25期)

郭竹英,杨海艳,李淑慧,周柏,刘春城[10](2019)在《活血生肌中药联合远红外线照射对自体动静脉内瘘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活血生肌中药外敷联合远红外线照射对于自体动静脉内瘘的血流及血脂、肾功能以及内瘘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行长期规律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70例随机平均分为2组,观察组35例患者选择活血生肌中药膏外敷联合远红外线照射的方式干预自体内瘘,对照组35例患者单纯给予远红外线照射,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流指标、血脂以及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自体内瘘内径、血流量以及透析血流量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C、LDL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P均<0.05)。观察组患者自体内瘘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活血生肌中药外敷联合远红外线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改善自体动静脉内瘘的血流情况,对血脂指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能够有效避免内瘘狭窄、堵塞等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9年19期)

远红外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比较远红外线治疗与未治疗对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动静脉内瘘成熟的影响,尤其对老年、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患者内瘘血流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肾脏科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7月30日行自体腕部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患者91例的临床资料,按术后是否行远红外线照射治疗分为对照组45例(未行远红外线照射治疗)和远红外线组46例(术后24 h行远红外线照射治疗),比较2组术后12周内瘘临床成熟率和动静脉内瘘血流量。每组患者再分为不同亚组,根据年龄分为老年(≥60岁)和青中年(<60岁),根据原发病分为糖尿病肾病和非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和非高血压肾病,比较远红外线组与对照组不同亚组间12周后内瘘血流量。结果远红外线组内瘘临床成熟率高于对照组(97.1%vs 84.3%,P<0.05)。术后12周远红外线组内瘘血流量[(575.9±8.5)mL/min]较对照组[(541.6±75.5)mL/min]明显增加(P<0.01)。远红外线组老年患者、糖尿病肾病患者、高血压肾病患者内瘘血流量[(540.8±50.7)mL/min、(549.3±68.1)mL/min、(565.6±40.3)mL/min]均较对照组[(480.7±51.9)mL/min、(497.3±47.9)mL/min、(505.6±40.3)mL/min]明显增加(P<0.01)。结论远红外线治疗能提高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动静脉内瘘临床成熟率,提高术后12周内瘘血流量,尤其对老年、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患者内瘘血流量改善明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远红外线论文参考文献

[1].张敏,范汝艳,田荣荣,陆晓艳,姚国明.远红外线照射对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功能保护作用临床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

[2].余燕婷,王霄剑,张天艳,刘威,高占辉.远红外线治疗对特殊人群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的影响[J].东南国防医药.2019

[3].陈健业.远红外线温腰肾在治疗痛风中的重要作用[C].全国第十七届红外加热暨红外医学发展研讨会论文及论文摘要集.2019

[4].刘琼.应用远红外线治疗系统性硬化症指端缺血坏死的护理[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

[5].李红芍,周慧,李恩慈,娄丽妮,倪如梅.远红外线照射联合中频治疗仪预防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9

[6].杨旸.远红外线照射对手足口病患儿皮肤损伤的治疗效果[J].医疗装备.2019

[7].杨国彬.远红外线照射预防留置针输液致静脉炎的临床观察[C].第四届上海国际护理大会论文汇编.2019

[8].刘园园,叶琨,吕霞,彭小梅,吴潮清.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后远红外线联合喜辽妥软膏外用在促进内瘘成熟及预防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J].广西医学.2019

[9].姜燕,苏朝江,詹继红,司马重阳,刘宗旸.花虫酊联合远红外线在内瘘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后的应用[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

[10].郭竹英,杨海艳,李淑慧,周柏,刘春城.活血生肌中药联合远红外线照射对自体动静脉内瘘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

标签:;  ;  ;  

远红外线论文-张敏,范汝艳,田荣荣,陆晓艳,姚国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