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株期论文_宋玉立,徐飞,王俊美,李亚红,韩自行

导读:本文包含了成株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小麦,抗性,春小麦,条锈病,白粉病,叶锈病,基因。

成株期论文文献综述

宋玉立,徐飞,王俊美,李亚红,韩自行[1](2019)在《761个河南省小麦品种成株期综合抗病性鉴定与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是河南省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8 000万亩以上,面积和总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河南省小麦品种繁多且每年都有新品种推出,小麦品种推广前的中间试验是验证小麦新品种在接近大田生产条件下的丰产性、适应性和抗逆性等,为品种审定和推广利用提供依据。抗病性是小麦中间试验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我们常年在河南省内多地设立异地病圃,用自然发病结合人工接种的方法都对这些小麦品种进行成株期抗白粉病、条锈病、叶锈病、纹枯病和赤霉病等5种病害的综合抗病鉴定,其结果为小麦品种审定和利用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0-23)

孙浩洋,赵桂琴,柴继宽,曾亮,焦润安[2](2019)在《种植区环境对燕麦种质成株期白粉病抗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种植区环境对燕麦种质成株期白粉病抗性的影响,利用相对抗病指数分别对种植在甘肃省半干旱区(甘肃农业大学兰州牧草试验站)和二阴地区(通渭县华家岭镇)的28份燕麦资源在田间自然感病条件的白粉病成株期抗性进行了鉴定和评价。结果表明:28份材料中4641和99AS207在两个试验点均表现为高抗,4607、Rigdon、DA92-3F4、青永久252、青永久9和青永久98等6份材料在两个试验点均表现为中抗,但4628、伽利略和青永久307在牧草站表现高抗白粉病,在华家岭表现高感,而709、青永久316、青永久49在牧草站高感白粉病,在华家岭表现高抗;所有参试材料中以4628的相对抗病指数变化最大,在华家岭和牧草站分别为0和0.92。结果表明种植区环境对燕麦白粉病抗性有显着影响,参试材料在半干旱地区的病害平均严重度高于二阴地区。(本文来源于《草原与草坪》期刊2019年04期)

刘春霞,李文辉,庞昀龙,刘树兵[3](2019)在《小麦成株期抗条锈病QTL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条锈病是为害小麦生产的世界性病害,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发掘抗条锈病基因并开发功能性分子标记,是小麦条锈病分子遗传改良的基础。本研究利用成株期高抗条锈病亲本I1B15946和高感条锈病亲本I1B16436杂交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经GBS (Genotyping-by-Sequencing)测序对群体进行SNP基因分型并绘制遗传连锁图谱,结合2016-2019连续4年成株期表型数据共检测到3个抗条锈病的数量性状遗传位点(QTL),QYr1B、QYr5B、QYr6B,解释了13%~10%表型变异,其中QYr1B和QYr6B的有利等位基因均来源于抗病亲本I1B15946,QYr5B的有利等位基因来源于感病亲本I1B16436。同时,从RILs群体中筛选出20份极端抗和极端感的材料,通过BSR-Seq (Bulked segregant RNA-Seq)定位到11个QTL,并将显着的SNP标记开发成KASP在RIL群体中进行了验证,发现7个QTL与表型显着关联,其中包括连锁分析定位到的位点QYr1B。目前已经将携带QYr1B的抗病株系与感病亲本杂交构建了F_2次级分离群体,正在进行QYr1B的精细定位。本研究能够为小麦抗条锈病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有利基因/QTL及高通量检测标记。(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08-11)

高煜,程斌,曹宁,高旭,丁延庆[4](2019)在《西南地区小麦条锈病成株期抗性QTL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由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引起的小麦条锈病是影响小麦稳产、高产的一种重要真菌病害。在田间多年多点的试验表明,小麦新抗源贵协3号的抗条锈性表现高抗至近免疫。本研究旨在分析小麦新抗源贵协3号的成株期抗条锈性,发掘其中含有的QTL,并利用分子标记进行定位,为小麦分子育种提供理论基础。利用感病亲本绵96-5和抗病亲本贵协3号杂交获得F_1,再通过单籽粒传法得到228个家系的RIL群体,2017年在四川绵阳种植、2018和2019年在贵州贵阳种植,并利用自然环境下条锈菌发病,小麦成株期调查最大发病严重度,获得表型数据。利用55K SNP芯片技术对绵96-5、贵协3号以及RIL群体进行基因检测,获得基因型数据。结合表型数据和基因型数据,利用Joinmap v4.0创建连锁图、QTL Icimapping v4.1软件进行抗条锈病QTL分析。利用叁年的田间鉴定结果作为表型数据,对群体进行分子标记筛选,在4个连锁群上检测到了4个控制成株期抗条锈的QTL位点。贵协3号的成株期抗条锈性可能是一个主效QTL(Qyr.gaas.2AS)发挥作用,而且在绵96-5背景中可能也存在其它抗条锈病基因/QTL位点。(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08-11)

郑慧敏,温晓蕾,郝晨阳,张培培,GEBREWAHID,Takele,Weldu[5](2019)在《70份国外小麦品种(系)的苗期和成株期抗叶锈病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叶锈病是小麦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培育持久抗病品种是最经济、有效和环保的方法。本研究用19个不同毒力的叶锈菌小种苗期接种70份国外引进小麦品种(系)及36个已知抗叶锈病基因的载体品种进行抗性鉴定,同时在2016—2017年度分别于河北保定和河南周口对70份国外引进品种进行田间抗叶锈性鉴定。为进一步检测材料中所携带的苗期和成株抗叶锈病基因,利用12个与已知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进行检测,综合基因推导、系谱分析和分子标记检测的结果,在33份材料中鉴定出15个抗叶锈病基因,包括Lr1、Lr2a、Lr26、Lr3ka、Lr11、Lr17、Lr30、Lr10、Lr14a、Lr2b、Lr13、Lr15、Lr21、Lr44和Lr45,田间鉴定筛选出39份品种表现慢锈性。苗期和田间表现表明,国外品种中含有丰富的对我国叶锈菌小种有效的苗期和成株期抗叶锈病基因,可作为小麦抗叶锈病抗源在抗病育种中加以利用。(本文来源于《作物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侯璐[6](2019)在《青海春小麦品种高原363成株期抗条锈病基因遗传模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青海春小麦品种高原363成株期抗条锈性遗传基础,分别以成株期抗条锈性青海春小麦品种高原363与感病春小麦品种Taichung 29(T29)杂交并自交创建F_(2∶3)分离群体,通过在青海省西宁市和海东市互助县2个试验地点各2 a的田间病圃抗病性鉴定,使用单个分离世代分析法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高原363/T29 F_2群体的抗性遗传效应。F_(2∶3)群体的反应型和严重度的频率分布结果表明,高原363/T29 F_(2∶3)群体的病害严重度和反应型在西宁和互助共2个环境2 a测试下呈现双峰分布,没有出现连续性分布现象,但是又出现了不同区段内连续性变化,初步分析认为,高原363对小麦条锈病的成株期抗性是一种复杂遗传,这种遗传不仅仅由主效基因控制,同时还受到微效多基因控制,遗传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在2个不同地点测试下的高原363,无论是采用严重度数据得出的最优遗传模型还是使用反应型数据得出的最优遗传模型,都是被微效基因影响的2对主基因遗传,并且主基因的作用方式(C-1:2MG-ADI加性-显性-上位性,C-5:2MG-AED完全显性,C-6:2MG-EEAD等显性)是不同的。(本文来源于《华北农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丁梦佳,潘宝贵,王述彬,刘金兵,戈伟[7](2019)在《辣椒苗期与成株期耐冷性的鉴定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冷害是辣椒冬春季栽培的主要限制因子,选育耐冷的辣椒品种是抗逆育种的重要目标。以44份高代自交系为试验材料,研究苗期和成株期对冷害的耐受性。试验结果表明,苗期A200、A181、A243、A270、A152和A204这6份材料无明显失水、水渍等冷害症状,成株期A270和A293无明显冷害症状。综合对比苗期和成株期的耐冷性,鉴定出耐冷辣椒材料A270,为辣椒耐冷品种选育和耐冷机制研究提供材料基础。(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黄海涛,胡江,徐冬梅,林仁亨,谭华强[8](2018)在《基于主成分分析和模糊评价法的豇豆成株期耐冷性综合评价和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文筛选出豇豆成株期耐冷性综合评价体系,探索豇豆成株期耐冷性评价最佳指标,获得豇豆成株期较强耐冷性种质资源。【方法】以50个豇豆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自然低温的方法,测定了冷害指数、嫩荚粗、嫩荚重、单株产量、单株结荚数、平均荚长5个形态学性状以及电导率、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总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超氧阴离子含量、丙二醛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13个生理学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聚类分析、回归分析,对豇豆成株期的耐冷性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豇豆成株期的耐冷性与嫩荚粗、单株产量、单株结荚数、豆荚长、叶绿素总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相对值呈显着性正相关,与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含量、游离脯氨酸酸含量的相对值呈显着负相关。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将13个与豇豆成株期耐冷性相关性显着的单项指标转换为7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通过隶属函数分析法得到耐冷性综合评价D值,利用聚类分析法对D值进行分类,将参试的50个豇豆的耐冷性分为4类;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可评价不同豇豆类型的成株期耐冷性最优的回归方程:D=-0.481+0.210~*X_1+0.157 X_3+0.494 X_5+0.128X_(10)+0.178X_(11)。筛选到了耐冷指数、相对单株产量、相对豆荚长、相对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相对过氧化物酶活性可作为豇豆成株期耐冷性评价的有效指标。【结论】本研究获得了耐冷性极强的豇豆种质1份,耐冷性较强的豇豆种质12份。(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李欣,张晓军,乔麟轶,刘成,郭慧娟[9](2019)在《小麦材料CH7034中成株期抗白粉病QTL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生长过程中常因白粉病侵扰而造成产量和品质损失,发掘新抗源、鉴定新位点是小麦品种抗性改良的基础。CH7034是本实验室选育的一份抗白粉病材料。本研究利用芯片技术对CH7034与感病品种SY95-71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 RIL)群体进行扫描,结合3年成株抗白粉病鉴定数据,鉴定出5个QTL-Pm,之后开发SSR标记对主效位点QPm.sac-2B.1 (表型变异解释率为30.6%~33.6%)进行图谱加密,进一步将其定位在小麦2B染色体长臂683 034 934~703 889 622基因组区段内,侧翼标记为X2BL-NRM12和X2BL-NRM17。本研究结果为小麦抗病育种提供了新抗源和可用于PCR检测的常规分子标记。(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9年12期)

张调喜,闫佳会,侯璐,张贵,姚强[10](2018)在《青海春小麦品种‘青春38’成株期抗条锈性遗传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青海春小麦品种‘青春38’成株期抗条锈性的遗传基础,以‘青春38’为父本与感病春小麦品种‘Taichung 29’(T29)杂交构建F2∶3代分离群体。在青海西宁和互助两地田间病圃进行了抗条锈性鉴定,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单个分离世代分析方法,解析‘青春38’的抗条锈性遗传特点。结果表明,‘青春38’/‘T29’F2∶3群体单株的病害严重度和反应型在两个试验点均未呈现连续性分布,也不符合正态分布,初步推测‘青春38’对小麦条锈病的成株期抗性具有质量性状特征;以严重度或反应型数据进行遗传分析,‘青春38’在两个试验点对小麦条锈病的成株期抗性表现的最优遗传模型均属2对主基因遗传,只是主基因的作用方式(C-1:2MG-ADI加性-显性-上位性,C-4:2MG-EA等加性,C-6:2MG-EEAD等显性)有所不同。(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期刊2018年05期)

成株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探究种植区环境对燕麦种质成株期白粉病抗性的影响,利用相对抗病指数分别对种植在甘肃省半干旱区(甘肃农业大学兰州牧草试验站)和二阴地区(通渭县华家岭镇)的28份燕麦资源在田间自然感病条件的白粉病成株期抗性进行了鉴定和评价。结果表明:28份材料中4641和99AS207在两个试验点均表现为高抗,4607、Rigdon、DA92-3F4、青永久252、青永久9和青永久98等6份材料在两个试验点均表现为中抗,但4628、伽利略和青永久307在牧草站表现高抗白粉病,在华家岭表现高感,而709、青永久316、青永久49在牧草站高感白粉病,在华家岭表现高抗;所有参试材料中以4628的相对抗病指数变化最大,在华家岭和牧草站分别为0和0.92。结果表明种植区环境对燕麦白粉病抗性有显着影响,参试材料在半干旱地区的病害平均严重度高于二阴地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成株期论文参考文献

[1].宋玉立,徐飞,王俊美,李亚红,韩自行.761个河南省小麦品种成株期综合抗病性鉴定与评价[C].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2].孙浩洋,赵桂琴,柴继宽,曾亮,焦润安.种植区环境对燕麦种质成株期白粉病抗性的影响[J].草原与草坪.2019

[3].刘春霞,李文辉,庞昀龙,刘树兵.小麦成株期抗条锈病QTL定位[C].第十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2019

[4].高煜,程斌,曹宁,高旭,丁延庆.西南地区小麦条锈病成株期抗性QTL定位[C].第十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2019

[5].郑慧敏,温晓蕾,郝晨阳,张培培,GEBREWAHID,Takele,Weldu.70份国外小麦品种(系)的苗期和成株期抗叶锈病鉴定[J].作物学报.2019

[6].侯璐.青海春小麦品种高原363成株期抗条锈病基因遗传模型分析[J].华北农学报.2019

[7].丁梦佳,潘宝贵,王述彬,刘金兵,戈伟.辣椒苗期与成株期耐冷性的鉴定评价[J].江苏农业科学.2019

[8].黄海涛,胡江,徐冬梅,林仁亨,谭华强.基于主成分分析和模糊评价法的豇豆成株期耐冷性综合评价和鉴定[J].西南农业学报.2018

[9].李欣,张晓军,乔麟轶,刘成,郭慧娟.小麦材料CH7034中成株期抗白粉病QTL定位[J].分子植物育种.2019

[10].张调喜,闫佳会,侯璐,张贵,姚强.青海春小麦品种‘青春38’成株期抗条锈性遗传解析[J].植物保护.2018

论文知识图

一8成株期TDsF的功能分布口大月百李超表达以及突变体植株在~#...植株、穗型及种子图片一6M一AG/T-AC引物组合的选扩产物队GE电...无遮荫苗床期与育苗期叶片、遮荫苗床幼...苗期和成株期CAf在取食前后的数...

标签:;  ;  ;  ;  ;  ;  ;  

成株期论文_宋玉立,徐飞,王俊美,李亚红,韩自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