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矿构造系列论文_莫生娟,代威,丁兆滨,马璟璟,王磷

导读:本文包含了成矿构造系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成矿,系列,矿床,大地,拉丁美洲,秦岭,印支。

成矿构造系列论文文献综述

莫生娟,代威,丁兆滨,马璟璟,王磷[1](2018)在《浅谈东昆仑祁漫塔格地区大地构造演化与成矿系列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东昆仑祁漫塔格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北缘,为典型的大陆边缘增生造山带,该区历经的地史演化过程中非常漫长,而且该区居于非常突出的岩浆与构造活动,并且为多阶段多期次的特点,区域构造和该区的矿化分布关系密切。区内存在的矿床成矿系列主要有4个,即中元古代沉积变质型铁-石墨矿成矿系列、早古生代喷流沉积-热液改造型铁-铅锌-钴-金-铋矿成矿系列、早古生代晚期岩浆熔离型镍-铜-钴矿成矿系列、叁迭纪与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矽卡岩型-热液型-斑岩型铁-多金属-贵金属成矿系列。(本文来源于《世界有色金属》期刊2018年19期)

韩春明,肖文交,万博,敖松坚,张继恩[2](2018)在《东天山晚古生代-中生代构造演化和内生金属矿床成矿系列》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立足于东天山地区晚古生代-中生代内生金属矿床的野外地质研究,在充分整理和消化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选取典型矿床进行重点解剖研究,尝试应用成矿系列的理论来认识东天山晚古生代-中生代内生金属矿床的时空分布和成矿动力学演化规律,以内生金属矿床时空分布样式作为大地构造环境的标志和限定;本文主要以东天山地区的内生金属矿床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成矿系列的学术思想,将其进一步划分为5个成矿亚系列。按照时代顺序,对于每一个成矿系列形成的成矿动力学背景、时空分布规律、典型矿床特征和成因机制进行了简要论述;基于对成矿系列的分析研究,进而探讨了东天山晚古生代-中生代内生金属矿床规律与构造演化之间的关系;总结了该地区古生代俯冲-增生和中生代后碰撞演化导致了该地区独居特色的内生金属矿床侧向分带现象;指出东天山作为中亚增生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生代-中生代的构造经历了完整的俯冲-增生、碰撞造山和后碰撞的演化阶段,而每一个构造演化阶段都伴随有一套内生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和金属元素的大量堆积。(本文来源于《岩石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王翠芝,雷华,姚仲友,赵珍梅,谢其锋[3](2017)在《墨西哥中——新生代成矿系列和成矿带划分及其大地构造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墨西哥是矿产资源大国,其中产量最高的包括银、铜、铁、铅锌等。这些矿产的生成主要源于多种多样的矿床类型和各式各样的矿化类型,其中浅成低温热液型、斑岩型、矽卡岩型、IOCG(铁氧化物铜金)型是最突出的矿床类型。这些矿床的形成与北科迪勒拉山系的形成有关,体现了联合大陆长期积聚或解体的某些阶段,尤其是中新生代成矿带的空间展布特征与其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密切相关。划分的9个构造-岩浆-成矿带,分别形成3个俯冲成矿系列,即从沿海到内陆依次发育的IOCG型铁铜金成矿带→斑岩型铜钼金成矿带→浅成低温热液型银金多金属成矿带,分别代表太平洋古板块、法拉隆板块和科科斯板块向北美板块从俯冲、挤压到碰撞后伸展的板块构造岩浆成矿环境。这类俯冲边界型成矿系统的主体部分是西马德里造山带岩浆弧中的斑岩型铜钼矿成矿系统和盆岭省中的火山岩控制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银金矿成矿系统。(本文来源于《地质通报》期刊2017年12期)

姚仲友,郭维民,王天刚,姚春彦,沈莽庭[4](2017)在《拉丁美洲大地构造轮廓、成矿区带和成矿系列》一文中研究指出拉丁美洲是全世界矿产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总结该地区的成矿地质背景、划分成矿区带、研究成矿系列将对进一步规划勘查和开发起到指导作用。在大地构造轮廓方面分成3个构造亚域,对次级构造单元的划分方案进行了探讨。在成矿区带划分方面,按5级成矿区带的划分方案,对一级成矿域和二级成矿省进行了划分,叁级及其以下的成矿单元,对前人的划分方案作了扼要的比较。在成矿系列方面以大地构造演化为主导,以成矿作用和矿床类型为标志,将有内在成因联系的一系列矿床整合成一个成矿系列,并细分为成矿亚系列和成矿组合。(本文来源于《地质通报》期刊2017年12期)

彭翼,黄凡,卢欣祥,李华,余郑生[5](2017)在《河南省构造演化与矿床成矿系列》一文中研究指出河南省大地构造单元涉及华北陆块、秦岭造山带和扬子陆块。前中侏罗世华北陆块区的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在省内外基本上形成了共识,而有关秦岭造山带构造单元的划分存在较大分歧,许多岩石地层单位具有跨代性。根据大地构造演化特征和新发表的同位素年龄数据,将各大地构造单元划分为10个构造演化阶段,各阶段均形成了优势大地构造相和相应的矿产资源。在一定的大地构造演化阶段、一定的大地构造相分布一定的矿产或矿床组合,不同大地构造单元各个构造阶段的相系清晰反映了矿床的空间分布规律。根据矿床形成的地质构造环境、成矿作用等特征,将河南省众多矿床厘定出27个矿床成矿系列。文章基于大地构造演化进行矿床成矿系列的划分是一种新的探索。(本文来源于《矿床地质》期刊2017年06期)

姚仲友,赵宇浩,徐鸣,刘君安[6](2017)在《拉丁美洲大地构造轮廓、成矿区带和成矿系列》一文中研究指出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也就是地处北纬3242’和南纬5654’之间的大陆,包括墨西哥、中美洲、大小安的列斯群岛和南美洲。拉丁美洲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南北全长11000多千米,东西最宽处5100多千米,最窄处巴拿马地峡仅宽48千米,面积约2056.7万平方千米。2008年人口约5.77亿,主要是印欧混血和黑白混血人种,次为黑人、印第安人和白种人。由于本区都隶属拉丁语族,因此这(本文来源于《第八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期刊2017-12-09)

汪劲草,余何,江楠,汤静如,韦安伟[7](2016)在《广西大厂矿田成矿构造系列与成矿系列的时-空联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构造解析,认为大厂矿田存在海西期喷流-沉积成矿系统、印支期层滑剪切成矿系统及燕山期岩浆成矿系统;91、92号层状矿体是集海西期喷流沉积成矿、印支期与燕山期迭加成矿于一体的多因复成矿体;印支期层滑剪切成矿系统控制了75、77、79、80号层状矿体与100号岩溶型矿体。燕山期成矿系统从早至晚包括:1控制细脉带矿体的偏正花状节理系成矿构造系统;2控制大脉带矿体的偏负花状张裂系成矿构造系统;3控制94、95、96号层状锌铜矿体及岩体接触带矽卡岩型铜锌矿体的、与岩体被动侵位-层滑剪切有关的成矿构造系统。认为丹池成矿带存在海西期喷流沉积成矿系列、印支期层滑剪切成矿系列及燕山期岩浆岩成矿系列;讨论了大厂矿田成矿构造系列与成矿系列的时空联系;从矿体形貌学上分析了矿体形貌与构造体系及样式之间的因果关系。印支期成矿观点的提出,不仅可以补充与丰富区域成矿与找矿的理论,对于了解古特提斯成矿域的成矿特征、构造过程及构造边界等科学问题,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桂林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刘登[8](2013)在《大兴安岭中南段翁牛特旗地区构造演化与成矿系列》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野外地质工作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同位素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岩石学、现代地层学的理论和方法,针对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地区侵入岩、火山岩、变质岩开展综合研究。太古界色尔腾山群变质杂岩中糜棱片岩锆石同位素年龄为2645±86Ma,反映了本区色尔腾山群绿岩带构造属性为古陆核,而非加里东褶皱带;温都尔庙群中斜长角闪岩组中斜长角闪岩锆石的同位素年龄为1620±160Ma,初步认为是蛇绿岩形成的时间,中朝古板块已经裂解,古亚洲洋初步形成;晚古生代火山弧型花岗岩,锆石同位素年龄为265.2±2.8Ma、265.4±5.5Ma、265.6±6.6Ma,表明晚二迭世早期,是华北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碰撞的高峰时期,最终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板块拼合于西拉木伦河一带,早二迭世火山-沉积岩系的沉积层序及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本区处于古亚洲洋快速向华北板块俯冲的构造环境,而不是陆内裂陷槽;中生代火山岩不具有双峰式火山岩的特征,计算了K60=2.696%,估算出大兴安岭地区地壳厚度大约49.51km;提出了层控变质热液型Cu-Au-Pb-Zn矿床成矿系列、火山热液型Pb-Zn-Ag矿床成矿系列、Sedex-VMS型Fe-Cu-Pb-Zn矿床成矿系列及其对应的地质背景。(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期刊2013-04-06)

武广,陈毓川,李宗彦,杨鑫生,刘军[9](2012)在《东秦岭地区中生代主要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及构造背景》一文中研究指出东秦岭钼矿带是世界第一大钼矿带,小秦岭地区是我国仅次于胶东金矿区的第二大黄金产区,东秦岭地区除了上述的钼、金传统优势矿种外,近几年在栾川县南泥湖矿田、洛宁县铁炉坪矿田和汝阳东沟矿田又发现和探明了一批大中型热液脉型铅锌银矿床。前人对该区矿床成矿系列已有研究(陈毓川等,1994;李厚民等,2008),但对成矿系列和亚系列划分及成矿构造背景方面仍存在分歧。根据成矿系列理论和矿床成矿系列划分原则(陈毓川等,2006),将东秦岭地区中生代主要金属矿床划分为1个矿床成矿系列,(本文来源于《矿床地质》期刊2012年S1期)

杨建国,谢春林,王小红,谢燮,王磊[10](2012)在《甘肃北山地区基本构造格局和成矿系列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甘肃北山地区并不存在具分割洋-陆板块构造意义的缝合带或蛇绿岩带,主体由东天山和塔里木两大古陆系统构成。两大古陆系统的碰撞拼合带或界线大体位于方山口—黑山—碱泉子一线,以北归属东天山古陆系统,以南归属于塔里木古陆系统。按其内的地层时代、沉积建造、岩浆作用、地壳结构等特征,可将东天山古陆系统从北往南划分为北山岛弧带、北山(白山)晚古生代弧后盆地裂陷(谷)带和北山中央古陆断隆带3个Ⅱ级结构单元,空间上叁者构成一个从岛弧—弧后盆地—前陆基底带的洋-陆过渡性的地壳结构。南侧的塔里木古陆系统则经历了初始陆核向成熟陆壳发展演化的地史过程,按不同地段的地壳结构和构造作用特征将其划分为(从北往南)塔里木古陆陆缘早古生代裂陷带、红柳园-大奇山-天仓古生代多旋回裂谷带和塔里木前陆基底带3个Ⅱ级构造单元。在此基础上,根据相关的成矿响应特征综述了不同构造单元的成矿系列。(本文来源于《地质通报》期刊2012年Z1期)

成矿构造系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立足于东天山地区晚古生代-中生代内生金属矿床的野外地质研究,在充分整理和消化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选取典型矿床进行重点解剖研究,尝试应用成矿系列的理论来认识东天山晚古生代-中生代内生金属矿床的时空分布和成矿动力学演化规律,以内生金属矿床时空分布样式作为大地构造环境的标志和限定;本文主要以东天山地区的内生金属矿床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成矿系列的学术思想,将其进一步划分为5个成矿亚系列。按照时代顺序,对于每一个成矿系列形成的成矿动力学背景、时空分布规律、典型矿床特征和成因机制进行了简要论述;基于对成矿系列的分析研究,进而探讨了东天山晚古生代-中生代内生金属矿床规律与构造演化之间的关系;总结了该地区古生代俯冲-增生和中生代后碰撞演化导致了该地区独居特色的内生金属矿床侧向分带现象;指出东天山作为中亚增生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生代-中生代的构造经历了完整的俯冲-增生、碰撞造山和后碰撞的演化阶段,而每一个构造演化阶段都伴随有一套内生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和金属元素的大量堆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成矿构造系列论文参考文献

[1].莫生娟,代威,丁兆滨,马璟璟,王磷.浅谈东昆仑祁漫塔格地区大地构造演化与成矿系列的关系[J].世界有色金属.2018

[2].韩春明,肖文交,万博,敖松坚,张继恩.东天山晚古生代-中生代构造演化和内生金属矿床成矿系列[J].岩石学报.2018

[3].王翠芝,雷华,姚仲友,赵珍梅,谢其锋.墨西哥中——新生代成矿系列和成矿带划分及其大地构造意义[J].地质通报.2017

[4].姚仲友,郭维民,王天刚,姚春彦,沈莽庭.拉丁美洲大地构造轮廓、成矿区带和成矿系列[J].地质通报.2017

[5].彭翼,黄凡,卢欣祥,李华,余郑生.河南省构造演化与矿床成矿系列[J].矿床地质.2017

[6].姚仲友,赵宇浩,徐鸣,刘君安.拉丁美洲大地构造轮廓、成矿区带和成矿系列[C].第八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2017

[7].汪劲草,余何,江楠,汤静如,韦安伟.广西大厂矿田成矿构造系列与成矿系列的时-空联系[J].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6

[8].刘登.大兴安岭中南段翁牛特旗地区构造演化与成矿系列[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

[9].武广,陈毓川,李宗彦,杨鑫生,刘军.东秦岭地区中生代主要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及构造背景[J].矿床地质.2012

[10].杨建国,谢春林,王小红,谢燮,王磊.甘肃北山地区基本构造格局和成矿系列特征[J].地质通报.2012

论文知识图

滇西地区新生代火成岩年龄数据直方图东昆仑地区构造演化示意图3种常见剪切带中D、R型破裂控制的矿脉...构造解析内容及方法流程[51]双王金矿的成矿构造单元及由其组成的...玲珑一焦家地区金矿构造成矿系统

标签:;  ;  ;  ;  ;  ;  ;  

成矿构造系列论文_莫生娟,代威,丁兆滨,马璟璟,王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