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放鞭炮(外一)

猴子放鞭炮(外一)

一、猴子放鞭炮(外一首)(论文文献综述)

高莲芳[1](2021)在《舞蹈人类学视野下的舟曲“朵迪”舞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朵迪”(?)舞是一种流传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境内,以串铃为道具,融史、诗、歌、舞等为一体的民间原生态大型集体舞蹈。在舞蹈动作上,既有对动物动作惟妙惟肖的模拟,也有对战争场景庄重威严的再现;在唱词内容上,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大至对天文地理、世界万物的追根溯源,小至对人们言行举止、生活琐事的约规;在歌词唱法上,既有单人颂唱,又有双人对唱,其对歌极为精彩。从“朵迪”舞的起源、内容及歌词和形式来看,“朵迪”舞与苯教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融合了古羌族文化,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论文由导论、正文及结论三部分组成。前言部分在阐述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对研究对象予以描述,并结合田野调查个案,提出自己的理论观点和研究视角。第一章概述舟曲“朵迪”舞的生存空间,从历史渊源、民族分布和族宗教信仰三个层面呈现“朵迪”舞生存的空间状态。第二章通过文本记载和田野考察梳理对“朵迪”舞不同名称的含义,对“朵迪”舞进行历史溯源,论证“朵迪”舞是舟曲藏族先民创造的,充满藏族风格特征的舞蹈,它沿着舟曲藏族历史的发展轨迹日臻完善,并融合了古羌族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第三章对舟曲三个典型藏族村落的“朵迪”舞进行个案调查,主要阐述了“朵迪”舞的分类和流传分布地域。第四章通过田野观察、参与村落的“朵迪”舞举办情况,深入了解“朵迪”舞举办的时间、地点、崇拜的神灵、祭祀方式、参与人群、仪式过程及其舞蹈禁忌等。第五章以田野调查为依据,深入挖掘“朵迪”舞的歌词艺术。从整体来看,“朵迪”唱词为七言或八言,且语言精练干脆、逻辑严密;内容上从开天辟地说起,大到宇宙物种起源,小到生活细节,无所不包。第六章解读“朵迪”舞的艺术特征、文化内涵及其社会功能,对“朵迪”舞的舞蹈形态特征、歌词特征、音乐特征等方面予以分析和论述,并指出“朵迪”舞具有宗教祭祀、交际教育、宏大叙事、社会凝聚及族群认同功能。第七章在探讨“朵迪”舞面临艺人短缺、传承困难等基础上,笔者从非遗的角度提出,以乡村振兴为契机,加大力度开发“朵迪”舞的地域民俗文化特色,将“朵迪”舞搬上舞台,走进大众视野,发挥其道德育人功能,进一步丰富中华民族文化。

尹诗雅[2](2021)在《和诗以歌,寓学于乐 ——古诗词歌曲运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语言与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音乐不仅能激发学习者的兴趣、调动情绪,也能增强学习者记忆,帮助其更好地进行语言学习。因此,在进行语言教学时,许多教师会尝试融入歌曲教学。“和诗以歌”是指将古诗词通过歌曲化的形式进行演绎。古诗词歌曲是古诗词与歌曲的结合体,是将古诗词作为歌词文本基础进行创作,配以现代的音乐旋律编曲演唱。“寓学于乐(yuè)”强调音乐的育人价值及音乐传播手段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通过音乐等综合手段实现知识传授、文化传递的功能。论文以古诗词歌曲为研究对象,基于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视听教学法理论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古诗词歌曲在对外汉语语言教学中的可行性,选取出适合古诗词歌曲教学的素材,根据课堂设计原则进行教学设计。通过课堂反思对古诗词歌曲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建议,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新的教学尝试。论文提出以学生为中心、针对性、诗尽其用、通俗易懂的古诗词歌曲素材选取原则。根据因地制宜、趣味性、互动性课堂设计原则进行教学设计。针对古诗词歌曲教学课堂反思提出发挥教师优势;善用多媒体资源;选择适宜的教学素材;组织好课堂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等具体教学建议,最后对古诗词歌曲教学的未来作出展望,以期进一步丰富对外汉语教学课堂。

陈崇正[3](2020)在《香蕉林密室》文中研究指明第一章1.开始表演杀蛇那一年,我二叔陈大同手扶门框,十分虚弱地站在门槛上喘气。我很难将之后轰动一时的香蕉林密室,与一个这么羸弱的人联系在一起。高考失利之后,我二叔当了两年的阉猪匠,腰上别着各种器具,走街串巷给人阉猪。我亲眼看过他阉猪:一个膝盖压在小猪身上,另一条腿斜斜伸出

王瑾婷[4](2019)在《苗族童谣在幼儿园中班语言教育活动的运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是贵州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其广博而厚重的文化,也表现在苗族童谣上。苗族童谣内蕴的丰富人文精神和亲情伦理,备受苗族民众喜爱,千百年来在苗族地区口耳相传延绵至今。苗族童谣源于苗族聚居区幼儿所生活的地区,对幼儿的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的发展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教育者要充分利用幼儿生活周围的各种教育资源,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由此,将苗族童谣在幼儿园中班语言教育活动中运用,不仅使极富特色的童谣语言促进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发展,而且还能通过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将苗族童谣传承下来。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首先,梳理已有的研究文献,确定苗族童谣等研究所需的概念;接着,针对苗族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运用现状,对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州府都匀市五所公立幼儿园80名族别是苗族的园长和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收集到苗族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运用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实施的可行性依据;第三,收集筛选适宜于幼儿园中班幼儿进行语言教育活动的苗族童谣作为中班语言教育活动的课程资源;第四,选取都匀市Y幼儿园中班开展实践研究,实践遵循“计划→实施→反思→再实施→再反思→验证”的基本环节。研究主要部分由苗族童谣概述、苗族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运用的现状分析、苗族童谣在幼儿园中班语言教育活动运用的实践探索、苗族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运用的建议等部分组成。研究力求达成幼儿、教师、环境、材料四者在中班语言教育活动中和谐共存,相互支持目的,重视家园合作达成教育者的经验与幼儿认知经验之间的合作共育。此次实践活动,可为苗族童谣资源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运用提供借鉴,丰富了幼儿园的语言教育活动资源。

韩星孩[5](2018)在《村庄传》文中研究说明村庄是一个体系,是中国农业社会古老文明的结晶体。在最近的数十年中,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乡村文明正在渐渐消弭,传统农耕文化意义上的村庄已快速地分崩离析。这部《村庄传》采用农村做七的方式,写了七七四十九章,分别对乡村人物、地理习俗、动物、植物、手工艺等做了词典式的描摹,既是对童年的深情回望,也是对田园生活和精神故乡的怀念和凭吊。

卞梁[6](2018)在《近代西人眼中的台湾(1865-1895)》文中指出本文在广泛搜集及阅读诸多近代赴台西人所着文本的基础上,尝试较为清晰、全面地分类概括近代西人所见台湾的方方面面,提炼出具有普遍共性的西人“台湾印象”;结合十九世纪西方文化背景及中西交往环境,对西人“台湾印象”的建构方式进行解析;在行文中,注重对樟脑战争、牡丹社事件、中法战争等关键历史节点进行论述,以西人的视角来审视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对近代台湾发展轨迹所产生的影响;综合借鉴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理论,运用实证主义、功能主义、东方学、西方优越论等学科方法,分析影响西人台湾印象形成的多方面因素,并进行一一例证,最终将十九世纪西人眼中台湾的大致面貌呈现出来。本文认为,由于十九世纪赴台西人一方面长期处在西方优越论与西方中心主义裹挟之下,一方面又对神秘的东方文明充满着好奇,因此来台后,他们始终处于一个矛盾的心态中,他们在深深着迷于台湾的美景风物的同时,又试图以自己所认同的文化观点来定义台湾,获得对台湾的所谓话语权。这也决定了他们常用微观与直观的手法来记录台湾的客观事物,而对台湾的文化层面多进行主观评价与臆断,有时甚至以公然伤害乃至于出卖台湾来谋求自身的利益。这种主客观并存的论述基调正是其矛盾心态的外在表现。近代西方人在建构其“台湾印象”的背后,是复杂的西方优越论、东方主义、基督教“救世”心态等观念的作用。当然,文化的影响是双向的,在不断深入了解台湾社会的过程中,西人又受到台湾当地文化的渲染与影响,这使得他们逐渐产生了台湾认同,大力向西方介绍台湾。因此,近代西人眼中对台湾“矛盾”的解读或许便是“他者”眼中近代西方“殖民霸权”的另一种解释。最后,西人所留叙台文献在近代台湾史研究方面有着难以替代的作用,这无疑是我国历史文献学和中外关系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鸣生,纪红建[7](2014)在《发现龙门山》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引子为什么要进龙门山?我说的龙门山,不是河南洛阳的龙门山、山东泗水的龙门山,也不是山西平顺的龙门山、浙江杭州的龙门山,而是四川彭州的龙门山。彭州的龙门山位于彭州市的最北部,距成都89公里,与阿坝州、都江堰、什邡等地接壤,幅员368平方公里。这个龙门山在四川名气很大——尤其是"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之后,但外界未必全都知晓。我17岁当兵离开四川老家,至今已40年有余。近

常芳[8](2014)在《第五战区》文中指出第一章一民国二十一年秋天,在南沂蒙县的锦官城,有个年轻人在半夜里离开了庄园。离开前,他对新娘子说要出去走走,结果一去就再也没有同来。离开灯火通明,一派喜气洋洋的庄园之后,他直接去了山上的教堂。在那里,他弄了一匹马,连夜离开了南沂蒙县。这个在新婚夜里出逃的年轻人鹿镐其,是被他父亲鹿邑周骗回家的。鹿邑周让儿子回家的理由,是家里打算请来亲戚朋友,热热闹闹地给老太太做个七十大寿,但老太太想念她的两个孙子,声称孙子不在

余怒[9](2013)在《恍惚公园》文中研究指明1.德克萨斯州的巴黎有人说,林小弟、黎妮、宋育金之间有一种暧昧的三角关系。这句话是林小弟转述的。黎妮不承认三个人之间有暖昧的三角关系,不错,她与林小弟之间是曾有过恋爱关系,但那是以前的事啦;她与宋育金,只是大学同学关系;据她看来,林小弟与宋育金也是单纯的两个男人之间的关系。宋育金也不承认三个人之间有暧昧的三角关系,他与黎妮,只是大学同学和纯洁的

唐思源[10](2012)在《南蛮野人笔记(节选)》文中提出我是谁?我是谁?我是九嶷山一根小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我是谁?我是南蛮野人的儿子,当挑夫的命,做秀才的梦。野人该不会写笔记吧。野人没有完整的语言文字,写什么笔记?然而,世有笔记,是从野人开始的,如"结绳记事、刻木为契"。长沙出土了七千年前的刻陶散文,也是野人干的。我生在苍梧之野。我的祖先有虞氏族在九嶷占山为王,负隅顽抗

二、猴子放鞭炮(外一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猴子放鞭炮(外一首)(论文提纲范文)

(1)舞蹈人类学视野下的舟曲“朵迪”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1章 走进舟曲:“朵迪”舞的生存空间
    1.1 自然环境
        1.1.1 位置和地貌
        1.1.2 气候
    1.2 人文环境
        1.2.1 人口与民族分布
        1.2.2 宗教信仰状况
    1.3 舟曲藏族的族源及历史沿革
        1.3.1 舟曲藏族族源概述
        1.3.2 舟曲历史沿革
第2章 舟曲“朵迪”舞的起源与形成
    2.1 “朵迪”舞的名称与释意
        2.1.1 “朵迪”
        2.1.2 “罗罗”
        2.1.3 “突古”
    2.2 “朵迪”舞的起源
        2.2.1 “朵迪”舞起源文献记载
        2.2.2 “朵迪”舞起源传说
    2.3 “朵迪”舞起源辨析
        2.3.1 古羌人习俗的遗留
        2.3.2 与藏族原始苯教有关
        2.3.3 “朵迪”舞产生的年代
    小结
第3章 “朵迪”舞的类型与分布
    3.1 “朵迪”舞的类型
        3.1.1 “贡边朵迪”
        3.1.2 “突古朵迪”
    3.2 “朵迪”舞的分布
        3.2.1 白龙江上游地区
        3.2.2 白龙江中游地区
        3.2.3 白龙江下游地区
        3.2.4 拱坝河流域
        3.2.5 博峪河流域
    小结
第4章 “朵迪”舞的文化概况与仪式流程
    4.1 “朵迪”舞的文化概况
        4.1.1 “朵迪”舞的时空框架
        4.1.2 “朵迪”舞的场域
        4.1.3 “朵迪”舞的祭祀对象
        4.1.4 “朵迪”舞的参与人员
        4.1.5 “朵迪”舞的服饰
        4.1.6 “朵迪”舞的道具
        4.1.7 “朵迪”舞的禁忌
    4.2 “朵迪”舞的仪式过程
        4.2.1 煨桑仪式
        4.2.2 安场和请神
        4.2.3 “朵迪”舞开场
        4.2.4 “朵迪”舞高潮
        4.2.5 “朵迪”舞落幕
        4.2.6 村庄互访
        4.2.7 结束仪式
    小结
第5章 “朵迪”舞的歌词
    5.1 白龙江上游“朵迪”舞歌词
        5.1.1 迭勒
        5.1.2 赛尔布“朵迪”
        5.1.3 摆阵
        5.1.4 寻福歌
        5.1.5 赛布赞歌
        5.1.6 佐瑞
    5.2 白龙江中游“朵迪”舞歌词
        5.2.1 开天辟地之歌
        5.2.2 “朵迪”舞怎么来的
        5.2.3 “朵迪”
        5.2.4 “朵迪”歌手赞歌
        5.2.5 赞美家乡景色
        5.2.6 格萨尔王赞歌
        5.2.7 “珠玛朵迪”
        5.2.8 供奉歌
        5.2.9 人物赞歌
        5.2.10 寺院赞歌
    5.3 白龙江下游“朵迪”舞歌词
        5.3.1 开天辟地
        5.3.2 波斯
        5.3.3 绒拉绒迪
    5.4 拱坝河流域“朵迪”舞歌词
        5.4.1 拱坝河上游地区“朵迪”舞歌词
        5.4.2 拱坝河中游地区“朵迪”舞歌词
        5.4.3 拱坝河下游地区“朵迪”舞歌词
    5.5 博峪河流域“朵迪”舞歌词
        5.5.1 “珠玛朵迪”
        5.5.2 “朵迪”鲁
        5.5.3 吐吉
        5.5.4 偌依色依斯
        5.5.5 扎塔赞歌
    5.6 “朵迪”歌词辨析
        5.6.1 歌词表现形式与语言风格
        5.6.2 歌词内容的科学性
    小结
第6章 “朵迪”舞的艺术特征、文化内涵及社会功能
    6.1 “朵迪”舞的艺术特征
        6.1.1 “朵迪”舞的形态特征
        6.1.2 “朵迪”舞的音乐特征
        6.1.3 “朵迪”舞的歌词特征
    6.2 “朵迪”舞的文化内涵
        6.2.1 “朵迪”舞与舟曲藏族历史和宗教
        6.2.2 “朵迪”舞与舟曲藏族的生产生活
        6.2.3 “朵迪”舞与舟曲藏族服饰
        6.2.4 “朵迪”舞与族群认同
    6.3 “朵迪”舞的社会功能
        6.3.1 传承记录功能
        6.3.2 交际教育功能
        6.3.3 文化娱乐功能
        6.3.4 宏大叙事功能
        6.3.5 社会凝聚功能
    小结
第7章 “朵迪”舞的传承与保护
    7.1 “朵迪”舞传承与保护的特点
        7.1.1 民间艺人对“朵迪”舞的传承与保护
        7.1.2 传统方法对“朵迪”舞的传承与保护
        7.1.3 现代方法对“朵迪”舞文化传承与保护
    7.2 “朵迪”舞传承与保护的有益经验及存在的问题
        7.2.1 “朵迪”舞传承与保护的有益经验
        7.2.2 “朵迪”舞传承与保护存在的问题
    7.3 对“朵迪”舞传承与保护的对策及建议
        7.3.1 成立专业的表演队伍
        7.3.2 建设“朵迪”舞学艺的传承队伍
        7.3.3 建设“朵迪”舞固定的展示舞台
        7.3.4 建设“朵迪”舞宣传长廊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和诗以歌,寓学于乐 ——古诗词歌曲运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目的与拟解决的问题
        1.4.1 研究目的
        1.4.2 拟解决的问题
第2章 古诗词歌曲运用于对外汉语语言教学的理论基础及可行性分析
    2.1 古诗词歌曲运用于对外汉语语言教学的理论
        2.1.1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2.1.2 视听教学法理论
    2.2 古诗词歌曲运用于对外汉语语言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2.2.1 古诗词与音乐的关系
        2.2.2 古诗词歌曲运用于对外汉语语言教学的优势
第3章 古诗词歌曲运用于对外汉语语言教学的素材选取
    3.1 现行歌曲教材分析
    3.2 古诗词歌曲教学素材选取设想
    3.3 古诗词歌曲教学素材选取原则
        3.3.1 以学生为中心
        3.3.2 针对性
        3.3.3 诗尽其用
        3.3.4 通俗易懂
    3.4 古诗词歌曲教学素材
第4章 古诗词歌曲运用于对外汉语语言教学的课堂设计
    4.1 古诗词歌曲课程设置概况
    4.2 古诗词歌曲课堂设计原则
        4.2.1 因地制宜
        4.2.2 趣味性
        4.2.3 互动性
    4.3 课堂设计
        4.3.1 课堂教学对象
        4.3.2 教学内容的选择
        4.3.3 教学目的
        4.3.4 教学重难点
        4.3.5 课堂设计步骤
    4.4 古诗词歌曲课堂设计(一):以《明日歌》为例
    4.5 古诗词歌曲课堂设计(二):以《元日》为例
第5章 古诗词歌曲运用于对外汉语语言教学的课堂反思
    5.1 古诗词歌曲在对外汉语语言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5.2 关于古诗词歌曲在对外汉语语言教学中的建议
        5.2.1 发挥教师优势
        5.2.2 善用多媒体资源
        5.2.3 选择适宜的教学素材
        5.2.4 组织好课堂教学
        5.2.5 与文化教学相结合
    5.3 古诗词歌曲运用于对外汉语语言教学中的教学展望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香蕉林密室(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1.开始表演杀蛇
    2.外面要战争了
    3.荷尔蒙的力量
    4.香蕉是水果之王
    5.密室让我去发现它
第二章
    1.摆摊发放烤番薯
    2.有不祥的预兆
    3.香蕉是一种动物
第三章
    1.番薯已经吃完了
    2.定不负相思意
    3.你们男人干的好事
    4.众爱卿平身
    5.终日点着灯
    6.避避风头
第四章
    1.屋顶都给掀掉了
    2.简直跟土匪一样
    3.这老太婆太可恶
    4.少生孩子多种树
    5.和她丈夫合葬
    6.战争刚开始打响
第五章
    1.荆棘和狗都不好对付
    2.两天后就放他回去
    3.这也不是他的错
    4.你放过我们吧
    5.开始重建家园
第六章
    1.台风过境之后
    2.墓碑上刻什么字
    3.他只是发呆
第七章
    1.就叫停顿客栈
    2.这事就这么定了
    3.你为什么打我
    4.我们再干一杯
    5.悲伤的人触摸往事
    6.两个亿的项目
第八章
    1.你想跟谁同桌
    2.失去所有的盔甲
    3.我接替他的工作
    4.这小屁孩好可怕
    5.让她感动了很久
    6.饭还是要吃的
第九章
    1.升米恩斗米仇
    2.在这里看看天空
    3.我们算不算朋友
    4.大伙叫我子弹
第十章
    1.皆因她而起
    2.爱到心破碎
    3.努力维持平衡
    4.贫僧学问浅
    5.他是头倔驴
第十一章
    1.风来也喜欢我
    2.五局三胜
    3.人世真没意思
    4.人死鸟朝天
    5.切掉鸡鸡的是你
    6.带着仇恨出生
第十二章
    1.春梦谁先觉
    2.像一只黑猩猩
    3.祖少爷消失了
    4.你不用紧张
    5.今晚朋友多
第十三章
    1.这算是生日礼物
    2.爸爸对不起你
    3.绝笔信
第十四章
    1.第一封信
    2.第二封信
    3.第三封信
    4.第四封信
    5.共饮碧河水
    6.永恒之梦

(4)苗族童谣在幼儿园中班语言教育活动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需要
        (二)丰富语言领域课程资源的需要
        (三)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
        (四)个人研究的兴趣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童谣
        (二)苗族童谣
        (三)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四、研究理论基础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二)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五、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已有研究的启示与不足
    六、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思路
第一部分 苗族童谣概述
    一、苗族童谣种类和特点
        (一)苗族童谣种类
        (二)苗族童谣特点
    二、苗族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运用价值
        (一)有利于培养幼儿语言运用的能力
        (二)有利于丰富幼儿园语言课程资源
        (三)有利于增进幼儿对家乡文化了解
第二部分 苗族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运用的现状分析
    一、苗族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运用的现状调查
        (一)教师基本情况
        (二)教师对苗族童谣运用态度
        (三)教师选择苗族童谣的来源
        (四)教师运用苗族童谣的情况
        (五)教师组织活动的实施情况
        (六)教师实施活动后反思情况
    二、苗族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运用存在的问题
    三、苗族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运用的可行性分析
        (一)政策依据
        (二)资源条件
    四、苗族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运用的选择原则
        (一)生活性原则
        (二)适宜性原则
        (三)趣味性原则
        (四)家长参与原则
第三部分 苗族童谣在幼儿园中班语言教育活动运用的实践探索
    一、实施准备阶段
        (一)研究的实践背景
        (二)研究的实践流程
        (三)实践活动的设计要点
    二、苗族童谣在幼儿园中班语言教育活动运用的实践
        (一)传授生活经验为主的活动
        (二)丰富娱乐生活为主的活动
    三、苗族童谣在幼儿园中班语言教育活动运用的实践总结与反思
        (一)活动方案设计与实施方面
        (二)幼儿活动中的表现
        (三)教师在活动中的成长
        (四)苗族童谣运用于幼儿园中班语言教育活动的实践反思
第四部分 苗族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运用的建议
    一、提升教师运用苗族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能力
        (一)教育活动设计方面
        (二)教育活动实施方面
        (三)教育活动评价方面
    二、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苗族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运用的实践
        (一)加强教师专业能力培训
        (二)转变教师教育观念
    三、形成教育合力达成苗族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运用的效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或科研成果
致谢

(6)近代西人眼中的台湾(1865-189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大陆学界的有关研究
        (二) 台港澳学界的有关研究
        (三) 西方及日本学界的研究
    三、概念的界定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近代西人来台背景及其职业
    第一节 近代来台西人所处的时代背景
        1.1.1 十九世纪中叶的台湾
        1.1.2 大航海时代与十九世纪的西方
    第二节 近代赴台西人的职业
第二章 西人“台湾印象”的建构方式
    第一节 实证主义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方法在历史记述中的实践
        2.1.1 社会学理论及其在西人述台中的作用
        2.1.2 人类学理论及方法在西人印象形成中的作用
    第二节 功能主义与东方学
        2.2.1 功能主义理论的基本概念与实际运用
        2.2.2 东方主义理论及其对西人“台湾印象”的影响
第三章 西人眼中的“台湾印象”(上)
    第一节 地理景观与风物特产
        3.1.1 对台湾的地质学考量
        3.1.2 对台湾本岛的描述
        3.1.3 对澎湖地区的描述
        3.1.4 台湾的植物
        3.1.5 台湾的动物
        3.1.6 台湾的矿产资源
    第二节 历史变迁与城镇面貌
        3.2.1 台湾的历史沿革
        3.2.2 近代台湾的城镇面貌
        3.2.3 近代台湾原住民地区面貌
    第三节 “二元”的社会构成与民众的日常生活
        3.3.1 西人的对台人种学理论
        3.3.2 西人眼中的台湾先住民形象
        3.3.3 近代西人眼中的汉人形象
第四章 西人眼中的“台湾印象”(中)
    第一节 台湾文化与台湾社会
        4.1.1 台湾医疗
        4.1.2 台湾音乐
        4.1.3 台湾教育
        4.1.4 台湾方志及游记
    第二节 台湾的宗教与民间信仰
        4.2.1 在台汉人的宗教观
        4.2.2 台湾原住民的宗教观
        4.2.3 近代天主教在台传教活动
        4.2.4 近代基督新教在台传教活动
        4.2.5 风水迷信
第五章 西人眼中的“台湾印象”(下)
    第一节 中西比较视野下的樟脑战争
    第二节 牡丹社事件与台湾社会的转型
    第三节 法军侵台与西人眼中的战时台湾
第六章 西人“台湾印象”形成原因探析
    第一节 赴台西人的教育背景与知识结构
    第二节 “文化优越论”与西方中心观
    第三节 基督教义与潜意识中的“救世”心态
    第四节 文化适应与文化认同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猴子放鞭炮(外一首)(论文参考文献)

  • [1]舞蹈人类学视野下的舟曲“朵迪”舞研究[D]. 高莲芳.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2]和诗以歌,寓学于乐 ——古诗词歌曲运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设计研究[D]. 尹诗雅. 浙江科技学院, 2021(04)
  • [3]香蕉林密室[J]. 陈崇正. 作家, 2020(02)
  • [4]苗族童谣在幼儿园中班语言教育活动的运用研究[D]. 王瑾婷.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2019(01)
  • [5]村庄传[J]. 韩星孩. 江南, 2018(03)
  • [6]近代西人眼中的台湾(1865-1895)[D]. 卞梁.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7]发现龙门山[J]. 李鸣生,纪红建. 中国作家, 2014(18)
  • [8]第五战区[J]. 常芳. 中国作家, 2014(09)
  • [9]恍惚公园[J]. 余怒. 百花洲, 2013(06)
  • [10]南蛮野人笔记(节选)[J]. 唐思源. 小说界, 2012(01)

标签:;  ;  ;  ;  ;  

猴子放鞭炮(外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