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泊松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多孔,流形,介质,流网,信道,不确定性,增量。
泊松流论文文献综述
王若楠[1](2015)在《AOS中基于泊松流的帧生成与虚拟信道调度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满足日益复杂的空间任务和空间系统的需求,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制定了AOS标准。在AOS标准中,采用两级多路复用机制,即包信道复用机制和虚拟信道复用机制,以实现多用户、大容量、高速率的数据动态地共享同一空间物理信道,以降低传输时延,并提高信道利用率。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建立了有限缓存下的等时帧生成模型,并推导出了该模型下缓存溢出概率和包复用效率均值的理论计算方法,再进行仿真实验,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最后总结了该模型和理论计算公式的使用方法。研究结果可以为工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在卫星通信系统设计中,可以通过应用该研究结果设置合适的缓存容量,以获得所期望的系统性能。其次,提出了一种时隙优化的AOS虚拟信道调度算法,并分析了该算法在有限缓存下的性能。首先根据同步/异步帧到达率比和同步虚拟信道中数据帧的最大允许时延,给出了一种优化的时隙分配方法;在同步时隙采用周期轮询调度策略对同步虚拟信道进行调度;而在异步时隙采用基于虚拟信道传输紧迫度的动态调度策略对异步虚拟信道进行调度。研究结果表明,新算法的时延性能、信道利用率等性能均优于目前比较先进的具有广泛适用性的边界可移动调度算法。然后对有限缓存下,该虚拟信道调度算法的性能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各VC在相应的缓存下,其丢帧时隙频率上限值的计算方法,并进行了仿真验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异步VC缓存的设计方案。在卫星通信系统设计中,可以应用上述研究结果进行调度算法设计,以获得所期望的系统性能。(本文来源于《沈阳理工大学》期刊2015-12-08)
戴传山,李琪,雷海燕[2](2015)在《考虑非达西效应的多孔介质与自由流体多层泊松流求解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多孔介质内部,以及多孔介质与自由流体界面间的复杂质量、动量传递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含有多孔介质层和流体层复杂结构下,考虑非达西效应的量纲一化的通用数学方程式,指出以往文献得不到解析解是由于处理超大指数的数学原因,设定物理参数的制约条件是不合理的。提出将多孔介质层分为核心区域与边界影响区,以多孔介质和流体层同时存在的多层结构水平泊松流为例,采用Runge-Kutta-Gill方法进行基础稳定流解的数值求解,与以往模型进行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Da数与孔隙度ε不变情况下,单独改变Re数对流型结构并未有多大改变,但改变Da数与孔隙度均对流型有较大影响。(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5年S1期)
罗浩,周雅芳,范玉娜,刘立士[3](2014)在《基于Matlab的AOS泊松流等时帧生成算法包时延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两级多路复用技术是高级在轨系统(AOS)协议的关键技术之一[1],第一级多路复用是指包复用,第二级多路复用为虚拟信道调度。本文基于Malab主要针对第一级复用中的等时帧生成[2]算法的平均包时延性能参数进行研究仿真。(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4年26期)
李琪,雷海燕,戴传山[4](2013)在《含多孔介质夹层的平面泊松流耦合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借鉴了前人最新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两平板间有多孔介质夹层结构下的泊松流稳定性问题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采用谱方法对两平板间有多孔介质夹层结构下的耦合线性稳定性问题进行了数值求解。首先通过理论计算得到在此结构下自由流体区域,多孔介质区域以及界面处的基础流速度分布,结合稳定性理论得到了不同区域及界面处的扰动速度分布;重点分析了雷诺数、多孔(本文来源于《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期刊2013-08-19)
谷峪,于戈,吕雁飞,王义[5](2012)在《针对泊松流的截止期敏感的复杂事件处理资源分配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无线射频识别等监控技术的发展,事件流上的复杂事件处理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现有的事件流处理技术主要提供尽最大努力(Best-Effort)式的服务来减少平均响应时间,这种方式并不能在确定的时间延迟需求下输出更多的结果.针对监控应用中的确定性服务质量需求,讨论了常见的泊松监控流上的截止期敏感的复杂事件处理最优化资源分配问题.从系统服务角度对事件的到达和复杂事件处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建模,提出了复合事件的截止期满足率模型和多事件流处理乱序反馈修正模型,进而给出最优化资源分配模型.通过合理的分配处理资源,保证了在实时限制下产生更多的正确结果,兼顾了复杂事件处理的实时性和正确性.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相关的理论估算模型和资源分配方案是正确和有效的,对于进一步完善复杂应用下的固实时限制复杂事件处理框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学报》期刊2012年05期)
徐春芳[6](2010)在《泊松分布与泊松流》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从泊松分布以及泊松流的性质出发,给出它们在应用方面的一些探讨。(本文来源于《硅谷》期刊2010年04期)
崔洁[7](2009)在《泊松流形的约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一个李群作用在一般的泊松流形上,并带有矩映射(动量映射)J:P→g*时,可分为J是Ad*-等变与非Ad*-等变两种情形,分别考虑它们的约化问题并考虑这种约化所得的约化相空间与一般约化相空间GP的关系.(本文来源于《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02期)
卢维娜[8](2006)在《泊松流形、混合诱导丛和乘积G-空间上一些问题的讨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讨论了Poisson流形、纤维丛和乘积G—空间上的一些问题: 1.有关Poisson流形的讨论; 1.1 Poisson流形上微缩算符的拓展 1.2 Poisson形式场 1.3 Poisson流形上的性质和等式 2.混合诱导丛; 3.对乘积G—空间的一些讨论。 这叁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Poisson流形、纤维丛和乘积G—空间上的结构和性质,给出了一些新的概念和观点。 文章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在Poisson流形上,将微缩算符η进行了拓展,定义了一种更为广泛的新算符ζ,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新算符的性质以及它与微缩算符的关系;其次在辛向量场的启发下,定义了Poisson形式场,从这个角度证明了Poisson流形原有的一些结论,同时也得到了一些新命题;最后是有关Poisson流形的性质和等式。第二部分定义了新的诱导丛——混合诱导丛,并讨论了这类诱导丛的性质。第叁部分从乘积流形的角度讨论了乘积G—空间。(本文来源于《新疆师范大学》期刊2006-06-01)
赵丽华,滑瑞朋[9](2005)在《[a,b]上参数为λ(t)的截尾泊松过程及泊松流的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原有泊松过程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定义———[a,b]上参数为λ(t)的截尾泊松过程,并得出且论证了[a,b]上参数为λ(t)的截尾泊松过程相关性质及其泊松流的分布。(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5年03期)
张化尧,万迪昉,王雷[10](2003)在《网络组织的效率——泊松流市场的模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不确定情况下的服务业网络组织进行研究.售后服务行业在我国东部大城市已经悄然出现了一种网络式组织形式,然而其业务量是不确定的,就其面对的市场特点建立了泊松流模型,用模型对网络组织进行分析,得出网络组织的效率改进主要体现在资产和管理的规模经济及不确定条件下人员的互补效应.(本文来源于《管理科学学报》期刊2003年06期)
泊松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多孔介质内部,以及多孔介质与自由流体界面间的复杂质量、动量传递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含有多孔介质层和流体层复杂结构下,考虑非达西效应的量纲一化的通用数学方程式,指出以往文献得不到解析解是由于处理超大指数的数学原因,设定物理参数的制约条件是不合理的。提出将多孔介质层分为核心区域与边界影响区,以多孔介质和流体层同时存在的多层结构水平泊松流为例,采用Runge-Kutta-Gill方法进行基础稳定流解的数值求解,与以往模型进行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Da数与孔隙度ε不变情况下,单独改变Re数对流型结构并未有多大改变,但改变Da数与孔隙度均对流型有较大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泊松流论文参考文献
[1].王若楠.AOS中基于泊松流的帧生成与虚拟信道调度算法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5
[2].戴传山,李琪,雷海燕.考虑非达西效应的多孔介质与自由流体多层泊松流求解问题[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5
[3].罗浩,周雅芳,范玉娜,刘立士.基于Matlab的AOS泊松流等时帧生成算法包时延仿真[J].科技视界.2014
[4].李琪,雷海燕,戴传山.含多孔介质夹层的平面泊松流耦合稳定性研究[C].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2013
[5].谷峪,于戈,吕雁飞,王义.针对泊松流的截止期敏感的复杂事件处理资源分配模型[J].计算机学报.2012
[6].徐春芳.泊松分布与泊松流[J].硅谷.2010
[7].崔洁.泊松流形的约化[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8].卢维娜.泊松流形、混合诱导丛和乘积G-空间上一些问题的讨论[D].新疆师范大学.2006
[9].赵丽华,滑瑞朋.[a,b]上参数为λ(t)的截尾泊松过程及泊松流的分布[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10].张化尧,万迪昉,王雷.网络组织的效率——泊松流市场的模型分析[J].管理科学学报.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