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路计算机辅助分析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姜雪[1](2021)在《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印度理工学院作为印度政府创建的国家重点学院典型代表,是印度高等教育系统重要创新和改革的产物。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教育在印度国内首屈一指,在世界范围内影响较大,培养出一大批享誉世界的高级计算机人才,成为众多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跨国公司竞相招揽的对象。计算机人才从诞生、成长再到壮大的培养过程与其计算机学科从创立、发展再到崛起并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学科的历史进程保持一致。中国和印度两国在国情和历史发展背景方面较为相似,与欧美发达国家名列前茅的世界一流大学及一流学科相比,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成长路径对我国高等教育创建一流学科,成功进行计算机教育,有效发挥计算机学科的社会服务功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采用历史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及文献研究法,由点到面,从纵向到横向尝试对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发展历程进行立体化、系统化的梳理与剖析。从学科发展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出发,以时间为线索,探寻其学术平台、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管理体制及社会服务等学科建设必要要素的特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归纳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建设经验,指出学科建设中的不足之处,明确对我国建设一流学科的历史价值。以1963年印度理工学院坎普尔分校计算机中心的成立为主要标志,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正式创立。1963年至1982年是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早期发展阶段,计算机中心、电气工程系和数学系开展了一系列的计算机教育与研究活动。1983年,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正式成立,由此,计算机学科拥有了规范化的学术平台,学术项目更加丰富。同时,以计算机应用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方向的确立也推动了学科的蓬勃发展与快速崛起。从计算机学科创立伊始,印度政府就在国家财政支出和国家政策方面对其给予了大力支持。20世纪80年代,在财政及政策的双重保障下,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在学术平台、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及社会服务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建设举措,迅速成长为印度国内一流的计算机学科。1992年,“创新与技术转移基金会”在印度理工学院德里分校正式成立,标志着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进入产教融合、产学研相互促进的可持续发展阶段。从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角度考查,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积极承担国家级政府资助及企业咨询项目的举措不但与国家科技政策及国家发展战略保持高度一致,同时还促进了企业与高校协同发展、校企协同育人的学科发展新模式的产生。在世界信息革命浪潮的推动及印度政府制定的建设信息技术产业超级大国战略目标的指引下,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不断发展完善稳步提升,培养的尖端计算机人才在国际知名计算机企业崭露头角。从学科建设的必要要素出发归纳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是十分必要的。学科的快速发展无外乎是内外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就外部因素而言,国际环境中有世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革命浪潮的推动,国内环境有印度政府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科技战略,特别是建设计算机超级大国目标的指引;就内部因素而言,印度理工学院从学科平台、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与合作、学科制度以及社会服务等若干学科建设的必要要素出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了计算机学科的快速发展。本文最后总结出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发展的原因:紧跟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部署,明确计算机学科发展定位;注重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为计算机学科的快速发展提供人力保障;促进以计算机学科为基础的多学科交叉融合,推进学科可持续发展;善于利用国际援助并不断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争取多方资金支持为学科发展提供资金保障。近年来,学科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如下问题:印度政府过多干预,削弱学术自治权;优秀师资数量增长与学科稳步提升存在失衡现象;高水平科学研究成果总量不足,阻碍国际学术影响力持续扩大。然而,本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原则,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成功经验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李光宇[2](2021)在《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微波滤波器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文中研究指明微波滤波器目前在民用和军用射频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随着微波技术的不断发展,需要在微波设计仿真中既快速又精确的完成电路的仿真,在传统的微波CAD中很难实现这一目标。通常情况下,实际生产加工中由于装配的误差等因素会导致实际加工出的微波滤波器与电路设计中的性能表现差异较大,为了满足实际性能要求,需要有经验的调试人员依据经验对微波滤波器的物理尺寸参数进行调节,使得微波滤波器的生产时间延长、成本提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微波滤波器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本文首先简述了算法模型所需数据集的构建,通过电磁仿真软件Sonnet进行微波滤波器建模并获得微波滤波器散射参数数据与对应物理尺寸参数数据,由于直接采用散射参数进行训练有着精度不够,噪声影响较大等问题,因此利用耦合矩阵参数提取法针对散射参数进行耦合矩阵提取优化散射参数中的损耗的运算,最终得到了微波滤波器耦合矩阵数据与其对应物理尺寸参数数据集。其次,在构建好的数据集上采用回归算法中常见的多元线性回归进行训练。在对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训练出的模型进行训练结果评估时,由于其统计量化指标以及实际仿真波形与标准理论波形拟合差异较大,针对这一结果假设微波滤波器耦合矩阵数据与物理尺寸参数数据呈现非线性关系,引入回归模型中对于非线性问题表现出较好性能的支持向量回归模型在数据集上进行训练,发现其无论在统计量化指标还是在模型预测仿真波形上拟合效果上均比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表现出了更好的预测效果。最后,基于对多元线性回归与支持向量回归模型的结果分析,提出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来拟合微波滤波器的耦合矩阵与物理尺寸参数的对应关系。发现无论是通过统计指标的量化分析还是仿真波形的拟合程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在对物理尺寸参数的预测上均表现出了更优异的性能。验证了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在微波滤波器物理尺寸预测上的可行性以及优越性。本文的研究将为以微波滤波器为代表的微波元件设计提供一种高效且准确的设计方法,具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以及应用价值。
蒋瑞红[3](2021)在《能量收集电路非线性特性下SWIPT网络性能优化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类社会信息化、智能化和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The 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5G)技术的推动,物联网、无线传感器网络等能量受限网络得到快速的发展和部署,移动终端的数量和数据需求呈现指数级增加,这对无线网络系统的容量、可靠性、覆盖率以及能耗等关键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由于网络节点携带的能量有限、难以保证长时间持续工作,已经成为制约网络大规模部署的主要瓶颈。如何保证网络中无线节点能量供应和信息需求的前提下,降低网络能耗且延长工作时间是未来无线能量受限网络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为了解决此问题,一方面通过不断发展和演进先进的无线通信技术,如多天线技术和中继技术等,来降低节点的能耗、提高网络能量效率和频谱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引入无线能量收集(Energy Harvesting,EH)技术,从周围的环境中采集可再生能源或可重复利用能源为网络节点持续供电。因此,结合无线信息传输和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研究无线网络系统的性能对推动无线EH在物联网等无线能量受限网络中的实用化极为重要。本文基于与实际EH电路特性更匹配的非线性EH模型,针对非移动和移动的物联网典型场景,研究无线信能同传(Simultaneous Wireless Information and Power Transfer,SWIPT)网络的系统性能优化和分析。在非移动场景中,用户是同构到异构,网络拓扑是从单跳到多跳,分别探究了系统传输功率最小化和网络中断性能界问题。在移动场景中,从地面到空中移动分别研究了信息-能量域和网络覆盖问题。创新性工作主要包括:1)为了寻求同构多用户SWIPT网络系统的最小功耗,构建发射功率最小化问题,即在分别满足信息能量用户和信息用户的信干噪比需求、以及满足信息能量用户和能量用户的能量需求的约束下,最小化系统所需总发射功率。通过采用半定松弛(Semidefinite Relaxation,SDR)和变量替换的方法,求解该问题。在多个同构用户不完全共存的场景下,从理论上证明了所提求解方法保证了全局最优性。在多个同构用户完全共存的场景下,通过仿真讨论了全局最优性。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求解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并表明了非线性系统比线性系统消耗更少的发射功率。2)为了寻求异构多用户SWIPT网络系统的最小功耗,构建发射功率最小化问题,即在分别满足基于功率分割接收机(Power Splitting,PS)用户和基于时间切换接收机(Time Switching,TS)用户的信息速率和能量需求的约束下,最小化系统所需总发射功率。由于问题非凸,提出了一种基于SDR的两层算法(即双层优化算法),并从理论上证明了该算法的全局最优性。此外,还提出了一种基于连续凸近似(Successive Convex Approximate,SCA)的算法,利用一阶泰勒近似能够找到低复杂度的近似最优解。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可行性及准确性,并且挖掘出在相同能量需求下,TS用户比PS用户更容易进入实际EH电路的饱和区、TS用户的EH效率高于PS用户,这为实际网络中用户类型的选取提供了理论指导意义。3)为了挖掘不完美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下多中继SWIPT网络系统的中断性能界,提出了一种基于J次最佳中继选择和发射天线选择的传输协议,推导得到了系统中断概率和可靠吞吐量的闭式表达式,以及在低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和高SNR下相应的近似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理论结果与蒙特卡洛仿真结果相吻合,证明了理论分析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讨论分析了发射天线、接收天线、能量转换效率和不完美CSI精度等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且表明采用非线性EH模型减少了采用线性EH模型对系统性能的错误评估。4)为了揭示地面移动SWIPT网络的信息和能量之间的折中关系,定义了信息-能量(Information-Energy,I-E)域,构建了相应的优化问题。对基于逻辑EH模型的优化问题,提出了SCA算法,能够以较低的复杂度刻画I-E域的下界。对基于线性和分段式EH模型的优化问题,利用拉格朗日对偶方法和KKT条件得到了相应的闭式和半闭式解。仿真结果表明逻辑EH模型下I-E域小于线性和分段式EH模型下I-E域。在移动速度固定的情况下,当发射功率较大时,逻辑EH模型可以用分段式EH模型来代替。对于给定移动时间,移动速度越高,三种EH模型下的I-E域越小。5)为了探究低空移动SWIPT网络系统的覆盖率问题,考虑UAV辅助的SWIPT网络,利用二维泊松点过程理论对系统进行建模,研究分析系统信息、能量、联合信息-能量的覆盖性能界。针对该系统,利用随机几何和坎贝尔定理等理论分别推导出了基于PS和TS系统覆盖率的一般和闭式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非线性系统比线性系统具有更低的覆盖率,但是避免了采用线性EH模型带来的错误的系统性能评估。此外,非线性EH模型对基于TS系统的能量覆盖率的影响大于基于PS系统。
何熙[4](2021)在《迁移学习算法的量子化与应用》文中提出随着近年来量子计算领域的飞速发展,量子计算技术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传统的计算模式与信息处理的方式。量子计算利用量子物理特有的量子纠缠、量子叠加等性质能够有效地提升信息处理的效率与能力,并且提供了新型的数据计算与信息处理方式。机器学习利用现有的计算资源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学习得到规律以对未知数据进行预测,在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量子计算技术应用于机器学习中产生了量子机器学习这一研究方向。量子机器学习一方面可以实现相对经典机器学习算法的性能提升;另一方面对于解决特定任务,特别是量子物理领域的任务,具有独特的适配性与优势。目前,量子机器学习已经发展为一个系统性、全面性的研究领域。作为机器学习重要的研究分支,迁移学习旨在利用已知领域的知识来解决未知领域的机器学习任务。迁移学习对于提高机器学习算法模型的泛化能力,以及解决数据标注缺乏的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对于量子迁移学习算法的设计研究还非常缺乏。现有的量子机器学习算法服从独立同分布假设,多适用于单一的任务场景。除此之外,对于采集到的数据特别是量子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指定的数据格式和标记非常耗费资源。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针对迁移学习算法的量子化与应用进行系统性的研究。迁移学习旨在解决跨领域机器学习任务。然而如何在量子设备上运行迁移学习算法,以及如何利用量子计算技术提升现有迁移学习算法的性能是量子机器学习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重点针对量子迁移学习领域中的数据预处理技术,以及量子化算法设计与应用问题进行系统性的研究。主要的工作内容和创新点包括:(1)针对量子迁移学习中的数据预处理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量子化设计方案。首先对量子数据编码技术进行系统性的研究总结。其次针对数据预处理中的线性降维算法——主成分分析算法的量子化方案进行研究。最后分别利用量子基础线性代数程序集和变分量子-经典混合过程这两种技术思路设计了非线性降维算法——局部线性嵌入算法的量子化方案。与经典局部线性嵌入算法相比,基于量子基础线性代数程序集的局部线性嵌入算法能够对数据的非线性降维的整体过程实现平方级加速。除此之外,基于变分量子-经典混合过程,分别利用端到端思想与分布实现过程设计了两种变分量子局部线性嵌入算法可以有效地在带噪声中等规模量子设备上对非线性数据进行降维处理。(2)针对迁移学习算法的量子化问题,提出了量子子空间对齐算法模型。首先基于量子基础线性代数程序集实现了子空间对齐过程,从而能够以相对经典子空间对齐算法平方根级的算法复杂度在通用量子计算设备上实现迁移学习过程。另外,基于带噪声中等规模量子设备,利用含参数变分量子电路与经典优化算法实现了两种不同配置方案的变分量子子空间对齐算法,即端到端变分量子子空间对齐算法和基于矩阵乘法的变分量子子空间对齐算法。根据在同构和异构迁移学习任务场景下的数据实验结果证明了变分量子子空间对齐算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3)针对具有更简化数据预处理过程的量子迁移学习算法的设计问题,提出了量子关联对齐算法模型的两种设计方案:基于量子基础线性代数程序集的关联对齐算法和变分量子关联对齐算法。第一种方案在通用量子计算设备上完成迁移学习任务,并且相对经典算法可以实现指数级加速;第二种方案分别基于端到端思想和矩阵乘法操作在浅层含参量子电路上实现了迁移学习过程,并且通过设计不同数据规模、不同任务场景下的迁移学习数据实验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本文针对量子迁移学习领域中数据预处理技术进行了全面性的研究并提供了相关的量子化设计方案,并且对于迁移学习算法的量子化与应用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本文的研究内容为量子迁移学习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
林晨[5](2021)在《基于量子逻辑综合的有效容错线路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人类社会所产生的海量数据使得人工智能技术为制造业产能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但与此同时,传统计算机的计算能力与存储性能也逐渐步入瓶颈,核心处理器的电路集成度越来越大,且因不可控制的量子效应导致计算失效。为了克服传统计算机目前的缺陷,在存储和计算等关键领域上重新思考并发明全新的颠覆性技术成为计算机研究领域的热点研究课题。近年来,利用量子力学规律所设计的量子计算机相比经典计算机具有更强大的存储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这种新型计算设备能够在某些逻辑运算任务上存在无可比拟的优势。本文围绕实现容错量子计算机的关键技术,结合了量子逻辑综合算法及神经网络方法,深入的研究了高效的容错量子纠错码转换电路的设计,通用容错量子计算方案的设计以及量子纠错过程的优化,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采用分段容错协议,为搜索纠错码上具有循环特性的逻辑控制Pauli-Z算子门设计了一种启发式搜索算法,并通过本文所设计的算法给出了一个5量子比特与Steane-7量子比特编码间的分段容错逻辑控制非门电路。其次,本文改进了该控制非门电路的常数稳定子的检错及纠错过程,保证该电路的纠错过程在分段容错协议下不会受到闲置量子位错误的干扰,从而使得该逻辑控制非门电路能够被建模为一个基本的容错组件,并被用于构造更大规模的容错逻辑量子电路。最后本文基于该容错逻辑门设计了这两种编码间的一种高效的容错转换电路。2.采用非均匀编码级联策略,设计了一种基于2层级联的25量子比特纠错码,在该编码上实现了一个分段容错逻辑T门,并据此提出一种低资源消耗的容错通用量子计算实现方案。其中,本文的容错逻辑T门电路包含了内层逻辑量子比特上的编码转换子电路,为了克服编码转换电路本身的低容错性,本文针对具有分段容错结构的量子电路设计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解码器,并通过对逻辑T门电路的数值仿真实验验证了该解码器的有效性。3.研究了稳定子码的纠错过程,采用神经网络方法为一种资源消耗更少的诊断数据提取电路设计了解码器,并通过编码基态制备电路的数值仿真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所设计的解码器能够有效提升该诊断提取电路的稳定性。4.研究了级联编码的解码过程,分析其不同级联层的诊断数据与错误扩散事件的关联性,本文采用神经网络设计了级联编码的解码器,并对25量子比特编码基态制备电路进行数值仿真以验证该解码器能够有效提升级联编码的伪阈值。
刘伟岩[6](2020)在《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8年经济危机后,为摆脱经济下行的轨道,美国、日本、德国先后提出了“重振制造业”(2009年)、日本版“第四次工业革命”(2010年)、“工业4.0”(2012年)等战略计划,而我国也于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领。这些战略规划的陆续出台拉开了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Io T)、人工智能(AI)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帷幕。而作为第二经济大国,我国应如何借助于这一难得机遇来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则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回顾日本走过的“路”可知,其也曾作为“第二经济大国”面临过相似的难题,且从中日经济发展历程比较和所面临的“三期叠加”状态来看,我国现阶段也更为接近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而日本却在当时的情况下借助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成功地推动了国内产业的改造升级。基于此,本文以日本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阶段锁定在其取得成功的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进而研究其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我国接下来要走的“路”提供极具价值的指引和借鉴。在对熊彼特创新理论以及新熊彼特学派提出的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产业技术范式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部门创新体系理论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本文借助于此从创新体系的视角构建了“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即:从整体产业体系来看,其属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过程,该过程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且两者间的匹配性决定着产业升级的绩效;而深入到具体产业来看,其又是通过催生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来实现的,对于此分析的最佳维度则是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同样地,两者间的匹配性也决定着各产业升级的成效。回顾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可知,其呈现出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重化型”化,70~80年代的“轻薄短小”化,以及90年代后的“信息”化。其中,“轻薄短小”化阶段是日本发展最为成功的时期,也是本文的研究范畴所在。分析其发生的背景可知:虽然效仿欧美国家构建的重化型产业结构支撑了日本经济“独秀一枝”的高速发展,但在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后,这一产业结构所固有的局限性和问题日渐凸显,倒逼着日本垄断资本进行产业调整;而与此同时,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恰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这种机遇对于后进国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机会均等”的,该国能否抓住的关键在于其国内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而日本战后近20年的高速增长恰为其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发展战略又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其积累了殷实的技术基础。在这一背景下,借助于上文所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后文从创新体系的视角解释了战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是如何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以及日本为何更为成功的。就整体产业体系而言,科技革命的发生必然会引致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进而推动产业升级,且这一过程是在由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创新主体联盟等构建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战后科技革命的发源地仍是美国,日本的参与借助的是范式转换过程中创造的“第二个机会窗口”,换言之,日本的成功得益于对源于美国的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研究,其技术经济范式呈现出“应用开发型”特点。而分析日本各创新主体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创新行为可以发现,无论是政府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等支持创新的行为,还是企业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遵循“现场优先主义”原则、实施“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以及培训在职人员等创新行为,或是大学和科研机构针对产业技术进行研究、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以及培养理工科高科技人才等行为,亦或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型的创新主体联盟联合攻关尖端技术、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等行为都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微电子技术发展潜力的。而这种“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间的相匹配正是日本能够更为成功地借力于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根因所在。进一步地从具体产业来看,科技革命引致的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表现为新兴技术转化为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和改造传统产业技术范式的过程,这也是科技革命“双重性质”的体现。而对这一层面的分析则要用到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在选取半导体产业和计算机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以及选取工业机器产业(以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为主)和汽车产业作为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机械产业的典型后,本文的研究发现:由于这些产业在技术体制、所处的产业链位置、所在的技术生命周期阶段等方面的不同,其产业技术范式是相异的,而日本之所以能够在这些产业上均实现自主创新并取得巨大成功就在于日本各创新主体针对不同的产业技术范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分别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而进一步比较各部门创新体系可知,日本政府和企业等创新主体针对“催新”和“改旧”分别形成了一套惯行的做法,但在这两类产业升级间又存在显着的差异,即:日本政府在“催新”中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均表现出了贯穿始终的强干预性,尤其是在计算机产业上;而在“改旧”中则干预相对较少,主要是引导已具备集成创新能力的“逐利性”企业去发挥主体作用。作为一种“制度建设”,创新体系具有“临界性”特点且其优劣的评析标准是其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日本能够成功地借力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的经验就在于其不仅构建了与当时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而且注重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加速推进了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并推动了新旧产业的协调发展。但是,这种致力于“应用开发”的“追赶型”创新体系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基础研究能力不足,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以及政府主导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等,这也是日本创新和成功不可持续以致于在20世纪90年代后重新与美国拉开差距的原因所在。现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在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追赶先进国家的“机会窗口”的同时,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追跑”“齐跑”“领跑”并行发展的机遇,并为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会。由于相较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因此,必须构建极其重视基础研究且具有灵活性的国家创新生态体系,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以及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等。
黄平启[7](2020)在《变电站智能辅助监控系统终端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输电线路的物理联接点,起着接收和分配电能的作用,但是部分变电站地处偏远、大部分无人值守。目前,变电站已经实现了对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保护装置等核心设备的运行监控,但是现有的监控系统对变电站内环境参数以及门禁、风冷散热、灯光照明等辅助设备监控不足,使变电站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急需开发变电站智能辅助监控系统,对变电站内运行环境以及各种辅助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保障变电站安全稳定可靠运行。利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开发基于ZigBee无线传感网络的变电站辅助设备分层分布式监控系统,该系统包括数据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数据感知层主要采集变电站环境参数以及各辅助设备运行状态;网络层主要利用ZigBee无线传感网络,为终端上传数据和监控主机下发指令提供信息传输通道;应用层主要负责数据分析、报警以及通过人际交互界面显示站内环境参数和设备运行状态,并下发控制指令。远程计算机和本地服务器通过C/S模式进行通信,系统对环境参数信息和各辅助设备运行状态实时展示在监控平台。值班人员可进行实时的监测并及时获取变电站环境参数和辅助设备运行状态,以便做出相应处理。通过调研分析了变电站辅助设备监控的需求,主要包括灯光照明、门禁、风冷散热、排水、温湿度监测、烟雾监测等;根据需求对监控系统通信方式进行选型,在变电站强磁场的实际环境下,以抗干扰设计为标准对系统终端控制中无线通信控制板进行设计;结合变电站现场实际情况,研发系统终端控制模块中单火线供电电源板,采用单火线供电方式,避免了重新布线,配合无线通信终端控制板模块完成智能开关的研发设计;实现对各功能模块的编程设计,并编制了统一的通信协议。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达到了设计要求和用户需求。设计的变电站智能辅助监控系统弥补了现有变电站辅助监控系统的不足,从而达到辅助设备集中监控,为推动变电站管理逐步向“自动化、信息化、互动化”的智能方向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教育部[8](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提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唐建博[9](2020)在《磁控电抗器控制电路板电磁兼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芯片集成度和信号处理速度的不断提高、电路功能的不断增加以及印刷电路板体积的不断缩小,同时大部分印刷电路板所搭载的电路数模混合、高低频共存,所处的电磁环境也越来越复杂。这给电路和电路板的设计带来了诸多问题,其中电磁兼容性问题尤为突出。因此在设计电路和电路板过程中进行电磁兼容性问题的分析与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磁控电抗器控制电路板为例,进行电路板的电磁兼容性研究。首先,从磁控电抗器控制电路板的结构与原理入手,结合电磁兼容基本要求以及印刷电路板电磁兼容性问题,分析了改善印刷电路板电磁兼容性的一般方法,并对控制电路实际工作时的电磁干扰源进行了探究。然后,针对磁控电抗器控制电路,从电路和电路板两个层面进行电磁兼容性问题的研究与分析。关于电路层面的研究,通过实验观察,分析了干扰源对控制电路正常工作的影响。关于电路板层面,通过Cadence仿真工具对电路板进行建模与仿真,模拟实际工况下干扰源对控制电路板产生的影响,并对比了不同干扰源和观测点位置的近场辐射情况,之后根据对仿真结果的分析提出改善电路板电磁兼容性的具体措施。最后,根据磁控电抗器控制电路和电路板的电磁兼容性分析、计算与仿真结果,对电路进行改进;对电路板的器件位置、线层、走线布局和结构进行整改优化,并对优化后的电路板设计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控制电路板具有更好的电磁兼容性。
云蓝斯[10](2020)在《中国标准动车组辅助供电系统仿真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快速发展,各路局配属的动车组数量及其运行里程不断增长,我国自主研发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在铁路运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对于车辆制造商的设计研发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根据不同需求快速设计出满足要求的高性能列车已成为各个厂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计算机仿真的辅助设计则为该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成为目前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辅助供电系统作为动车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供电能力及质量直接影响动车组的安全与稳定。目前各科研院所对其内部单体部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采用MATLAB?等仿真软件进行建模与仿真分析。然而单个部件的仿真往往无法反映系统各模块之间的协同与关联状态,也不便于实现系统的整体设计与快速验证。因此,本文以中国标准动车组辅助供电系统为研究对象,围绕系统整体仿真技术展开研究,通过引入模块化思想设计了动车组辅助供电系统计算机整体仿真平台,从而为后续动车组辅助供电系统快速设计及性能验证提供计算机仿真基础。本文首先对辅助供电系统整体结构、工作控制逻辑及各单体模块特性进行研究,形成了仿真平台整体框架。根据系统组成结构分别从拓扑模型、工作原理等方面对辅助变流器、充电机、蓄电池组等单体模块进行研究,建立了辅助变流器不同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并设计了抑制高次谐波的三相LC滤波器参数,分析了充电机工作原理进而推导出后级全桥两电平DC/DC变换器大信号及小信号动态模型,为辅助供电系统整体仿真中关键控制技术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其次对辅助供电系统整体仿真控制技术进行研究,从而实现了系统各部件的联合仿真。为解决多台辅助变流器协同工作问题,在其d-q旋转坐标系下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单体辅助变流器双闭环解耦控制策略;对多台辅助变流器并联产生环流的原理进行分析,采用引入虚拟阻抗的下垂控制法解决了传统下垂控制中系统功率分配不均等问题,改善了系统均流特性;为解决充电机连接蓄电池组阶梯充电问题,设计了满足蓄电池组五阶段恒流-恒压充电需求的控制策略。最后基于以上辅助供电系统整体仿真研究,设计了辅助供电系统计算机仿真平台。依据动车组真实运行工况,通过仿真平台对系统进行整体仿真分析,对比真实动车组同工况下系统各部件输入输出情况表明所搭建的仿真平台具有可行性。该辅助供电系统整体仿真平台可进一步用于新型车辆辅助供电系统的设计,从而为后续现场应用及维保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二、电路计算机辅助分析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路计算机辅助分析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四、主要研究内容 |
五、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六、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发端奠基: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创立与早期发展(1963—1982 年) |
第一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创立 |
一、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的背景 |
二、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创立 |
第二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的举措 |
一、计算机学科学术平台逐步扩展与完善 |
二、汇集国内外优秀学者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 |
三、确立以计算机基础理论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方向 |
四、以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为中心的人才培养 |
五、争取国际援助为学科发展提供硬件与资金支持 |
六、开展学科治理体制建设,为学科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
七、积极开展计算机社会咨询服务 |
第三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
一、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取得的成效 |
二、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国内一流: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快速崛起(1983—1991 年) |
第一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的背景 |
一、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蓬勃开展 |
二、“计算机总理”拉吉夫·甘地带领印度迈向信息时代的决心 |
第二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的举措 |
一、计算机学科学术平台的专业化发展 |
二、构建以学术认同为基础的内聚性学术团队 |
三、确立以计算机应用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方向 |
四、以实践型计算机人才培养为中心 |
五、不断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 |
六、完善五级管理体制确保管理自治与学术自由 |
七、实施学校计算机素养与学习提升计划 |
第三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
一、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取得的成效 |
二、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国际知名: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稳步提升(1992 年—至今) |
第一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的背景 |
一、世界信息革命浪潮的推动 |
二、印度领导人建立信息产业超级大国战略目标的指引 |
第二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的举措 |
一、计算机学科学术平台及设施的现代化更新 |
二、构建以探索学科核心领域为目标的传承性学术团队 |
三、确立以计算机前沿领域研究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方向 |
四、以创新性复合型计算机人才培养为中心 |
五、积极提升计算机学科国际学术交流话语权 |
六、实施旨在提升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本科学术项目审查评估 |
七、承担国家级计算机系统和程序研发项目,不断深化国际合作 |
第三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
一、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取得的成效 |
二、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与发展的省思 |
第一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发展的原因 |
一、紧跟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部署,明确计算机学科发展定位 |
二、注重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为学科快速发展提供人力保障 |
三、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推进计算机学科可持续发展 |
四、善于利用国际援助并不断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 |
五、积极争取多方资金支持为学科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
第二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发展中的问题 |
一、学科发展后期印度政府过多干预,削弱了学术自治权 |
二、学科发展后期优秀师资数量增长与学科稳步提升存在失衡现象 |
三、高水平科学研究成果总量不足,阻碍国际学术影响力持续扩大 |
附录1 专有名词简称、全称及中译表 |
附录2 信息技术领域印度理工学院知名校友代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2)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微波滤波器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微波滤波器的耦合矩阵参数提取研究现状 |
1.2.2 微波滤波器建模设计算法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微波滤波器耦合矩阵及物理尺寸参数数据集构建方法 |
2.1 Sonnet仿真软件介绍及建模 |
2.2 微波滤波器耦合参数提取 |
2.3 微波滤波器耦合参数与物理尺寸参数数据集的构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微波滤波器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基本理论 |
3.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
3.2 支持向量回归模型 |
3.3 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
3.3.1 深度学习 |
3.3.2 卷积神经网络特点 |
3.3.3 卷积神经网络训练降参手段 |
3.3.4 卷积神经网络训练模式 |
3.3.5 卷积神经网络的常见结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和支持向量回归的微波滤波器物理尺寸参数预测模型 |
4.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
4.1.1 模型训练 |
4.1.2 模型结果分析 |
4.2 支持向量回归模型 |
4.2.1 支持向量核函数选取 |
4.2.2 支持向量回归模型参数训练 |
4.2.3 模型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微波滤波器物理尺寸参数预测模型 |
5.1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微波无源元件物理尺寸参数预测模型 |
5.1.1 卷积神经网络结构 |
5.1.2 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训练 |
5.2 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3)能量收集电路非线性特性下SWIPT网络性能优化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常用数学符号 |
1 绪论 |
1.1 无线能量受限网络 |
1.1.1 无线能量收集技术概述 |
1.1.2 无线信能同传 |
1.2 无线能量收集模型 |
1.2.1 线性能量收集模型 |
1.2.2 非线性能量收集模型 |
1.2.3 线性和非线性EH模型对比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研究综述 |
1.3.2 研究不足 |
1.4 创新工作与章节安排 |
1.4.1 创新工作 |
1.4.2 章节安排 |
2 同构多用户SWIPT网络发射功率最小化设计 |
2.1 引言 |
2.2 系统模型 |
2.2.1 信息和能量传输 |
2.2.2 EH模型 |
2.3 问题建模及求解 |
2.3.1 问题建模 |
2.3.2 问题求解 |
2.3.3 全局最优性分析 |
2.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2.4.1 用户的信息需求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2.4.2 用户的能量需求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2.4.3 用户数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2.4.4 SDR结果最优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异构多用户SWIPT网络发射功率最小化设计 |
3.1 引言 |
3.2 系统模型 |
3.2.1 EH模型 |
3.2.2 传输协议 |
3.3 问题建模及求解 |
3.3.1 问题建模 |
3.3.2 两层求解算法 |
3.3.3 两层算法复杂度分析 |
3.3.4 SCA算法 |
3.3.5 SCA算法收敛性分析 |
3.3.6 SCA算法复杂度分析 |
3.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3.4.1 两层算法和SCA算法对比 |
3.4.2 用户数量对系统性能影响 |
3.4.3 用户信息和能量需求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3.4.4 用户距离对系统性能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非完美信道下多中继SWIPT网络中断性能分析 |
4.1 引言 |
4.2 系统模型 |
4.2.1 传输协议 |
4.3 系统中断概率和可靠吞吐量 |
4.3.1 信道增益的分布 |
4.3.2 系统中断概率分析 |
4.3.3 高低SNR下系统中断概率 |
4.3.4 系统可靠吞吐量分析 |
4.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4.1 中继数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4.2 第J个最佳中继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4.3 源端 S和目的端 D_l天线数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4.4 信道非完美性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4.5 其他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4.6 TS和PS接收机结构下系统性能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5 地面移动SWIPT网络信息-能量域分析 |
5.1 引言 |
5.2 系统模型 |
5.2.1 信息和能量传输 |
5.2.2 EH模型 |
5.3 信息-能量域定义及问题建模 |
5.3.1 计算信息I_(max)优化问题 |
5.3.2 计算能量E_(max)优化问题 |
5.3.3 计算信息-能量域C_(I-E)边界点优化问题 |
5.4 联合功率和传输时间优化设计 |
5.4.1 线性EH模型下信息-能量域问题建模及求解 |
5.4.2 逻辑EH下信息-能量域问题建模及求解 |
5.4.3 分段式EH模型下信息-能量域问题建模及求解 |
5.4.4 问题求解复杂度分析 |
5.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5.5.1 线性和分段式EH模型:最优能量转化效率η |
5.5.2 SCA算法收敛性 |
5.5.3 信息-能量域与移动速度的关系 |
5.5.4 准静态场景中的信息-能量域 |
5.5.5 不同移动距离L_0下相对高速移动场景中的信息-能量域 |
5.5.6 移动距离与EH电路的饱和效应 |
5.5.7 收集的能量与移动速度的关系 |
5.5.8 不同EH模型下信息-能量域的偏差 |
5.6 本章小结 |
6 低空移动SWIPT网络覆盖性能分析 |
6.1 引言 |
6.2 系统模型 |
6.2.1 最近UAV距离 |
6.2.2 信道衰落模型 |
6.2.3 EH模型 |
6.3 信息和能量传输模型 |
6.3.1 基于PS系统 |
6.3.2 基于TS系统 |
6.4 系统覆盖率分析 |
6.4.1 系统覆盖率的定义 |
6.4.2 基于PS系统的覆盖率分析 |
6.4.3 基于TS系统的覆盖率分析 |
6.4.4 基于PS和TS系统覆盖率汇总 |
6.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6.5.1 用户信息和能量需求对网络覆盖率的影响 |
6.5.2 UAV部署密度对网络覆盖率的影响 |
6.5.3 UAV部署高度和传输功率对网络覆盖率的影响 |
6.5.4 PS和TS因子对网络覆盖率的影响 |
6.5.5 UAV部署半径及高度对网络覆盖率的影响 |
6.6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其他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迁移学习算法的量子化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1 量子计算相关研究 |
1.2.2 机器学习相关研究 |
1.2.3 量子机器学习相关研究 |
1.2.4 迁移学习相关研究 |
1.2.5 量子迁移学习相关研究 |
1.3 研究问题描述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内容 |
1.4.4 本文贡献与创新点 |
1.5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引言 |
2.2 量子力学基础 |
2.2.1 量子力学基本假设 |
2.2.2 密度算子 |
2.3 量子计算基础 |
2.3.1 量子比特 |
2.3.2 量子电路基础 |
2.3.3 量子算法 |
2.4 机器学习基础 |
2.4.1 基本概念 |
2.4.2 机器学习分类 |
2.4.3 算法设计与性能评估 |
2.4.4 机器学习算法 |
2.5 量子机器学习 |
2.5.1 量子支持向量机算法 |
2.5.2 量子线性回归算法 |
2.5.3 量子k均值算法 |
2.5.4 量子神经网络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迁移学习 |
3.1 引言 |
3.2 迁移学习的定义 |
3.3 迁移学习的研究意义 |
3.3.1 解决数据标记稀缺问题 |
3.3.2 节省时间和计算资源 |
3.3.3 提升算法模型的鲁棒性 |
3.3.4 解决单一算法模型与多样化用户需求之间的矛盾 |
3.4 迁移学习的分类 |
3.5 迁移准则 |
3.5.1 统计迁移准则 |
3.5.2 几何迁移准则 |
3.5.3 高级表示迁移准则 |
3.6 深度迁移学习 |
3.6.1 基于样本的深度迁移学习 |
3.6.2 基于映射的深度迁移学习 |
3.6.3 基于网络的深度迁移学习 |
3.6.4 基于对抗的深度迁移学习 |
3.7 迁移学习的应用 |
3.7.1 计算机视觉 |
3.7.2 推荐系统 |
3.7.3 自动驾驶 |
3.7.4 自然语言处理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量子数据预处理 |
4.1 引言 |
4.2 量子数据编码 |
4.2.1 基编码 |
4.2.2 幅度编码 |
4.2.3 量子采样编码 |
4.2.4 Hamilton量编码 |
4.3 主成分分析 |
4.3.1 经典主成分分析算法 |
4.3.2 量子主成分分析算法 |
4.4 量子局部线性嵌入算法 |
4.4.1 经典局部线性嵌入算法 |
4.4.2 基于量子基础线性代数程序集的局部线性嵌入算法 |
4.4.3 算法复杂度分析 |
4.4.4 变分量子局部线性嵌入算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量子子空间对齐算法 |
5.1 引言 |
5.2 经典子空间对齐算法 |
5.2.1 问题定义 |
5.2.2 子空间对齐 |
5.2.3 标签预测 |
5.3 基于量子基础线性代数程序集的子空间对齐算法 |
5.3.1 数据预处理 |
5.3.2 子空间对齐 |
5.3.3 标签预测 |
5.3.4 算法复杂度与误差分析 |
5.4 变分量子子空间对齐算法 |
5.4.1 数据预处理 |
5.4.2 端到端变分量子子空间对齐算法 |
5.4.3 基于矩阵乘法的变分量子子空间对齐算法 |
5.5 实验过程与结果 |
5.5.1 实验数据 |
5.5.2 基准算法 |
5.5.3 实现细节 |
5.5.4 实验结果 |
5.6 量子核子空间对齐算法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量子关联对齐算法 |
6.1 引言 |
6.2 预备知识 |
6.2.1 数据白化 |
6.2.2 矩阵补全和奇异值阈值算法 |
6.3 经典关联对齐算法 |
6.3.1 问题定义 |
6.3.2 关联对齐 |
6.3.3 标签预测 |
6.4 量子关联对齐算法 |
6.4.1 量子态的制备 |
6.4.2 基于量子基础线性代数程序集的关联对齐算法 |
6.4.3 变分量子关联对齐算法 |
6.5 实验过程与结果 |
6.5.1 实验数据 |
6.5.2 基准算法 |
6.5.3 实现细节 |
6.5.4 实验结果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5)基于量子逻辑综合的有效容错线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量子信息基本理论及量子容错计算基础 |
2.1 量子信息基本理论 |
2.1.1 量子态基本概念 |
2.1.2 量子态投影测量及单量子比特门 |
2.1.3 控制量子比特门 |
2.2 量子纠错及其基本概念 |
2.2.1 三量子比特翻转码及纠错基本原理 |
2.2.2 稳定子码 |
2.2.3 九量子比特级联纠错码 |
2.2.4 编码级联策略 |
2.3 量子容错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容错逻辑控制量子门综合算法设计与纠错资源优化 |
3.1 具有循环特性的分段容错逻辑控制Pauli-Z电路搜索算法 |
3.2 分段容错编码转换电路设计 |
3.2.1 编码转换电路结构 |
3.2.2 编码转换电路容错性分析及解码器构造 |
3.3 编码转换电路的容错阈值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低资源消耗的容错通用逻辑量子计算方案设计 |
4.1 基于分段容错协议的容错逻辑T门实现方案 |
4.2 非均匀级联25 量子比特编码构造及其容错逻辑T门结构 |
4.3 基于分段容错逻辑电路诊断数据的有监督逻辑错误判别模型 |
4.3.1 模型训练数据与标签设定 |
4.3.2 目标函数 |
4.4 25 量子比特编码通用容错逻辑量子门库错误阈值 |
4.5 25 量子比特编码上通用逻辑量子门库消耗资源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有监督离散数据分类判别模型辅助的编码纠错过程优化 |
5.1 针对标记辅助容错纠错协议的神经网络解码器构造 |
5.2 具有信息传递特性的级联编码神经网络解码器构造 |
5.3 编码基态制备电路模拟实验及解码器效果分析 |
5.3.1 Steane-7 量子比特编码退极化噪声阈值分析 |
5.3.2 25 量子比特编码退极化噪声阈值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6)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决议书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一般分析 |
2.1 科技革命的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2.1.1 科技革命的概念 |
2.1.2 战后科技革命研究范围的界定 |
2.2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及研究范围界定 |
2.2.1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 |
2.2.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研究范围界定 |
2.3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 |
2.3.1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3.2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
2.3.3 产业技术范式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基于创新体系视角的分析框架 |
3.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机理 |
3.1.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本质:技术经济范式转换 |
3.1.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催新”与“改旧” |
3.2 创新体系相关理论 |
3.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
3.2.2 部门创新体系理论 |
3.3 以创新体系为切入点的分析视角 |
3.3.1 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3.2 部门创新体系与产业技术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与背景 |
4.1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 |
4.1.1 战前科技革命成果推动下日本产业的“重化型”化(20世纪50-60年代) |
4.1.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轻薄短小”化(20世纪70-80年代) |
4.1.3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信息”化(20世纪90年代后) |
4.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背景 |
4.2.1 重化型产业结构的局限性日渐凸显 |
4.2.2 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为日本提供了机遇 |
4.2.3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经济基础 |
4.2.4 日本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奠定了技术基础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分析 |
5.1 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载体:日本国家创新体系 |
5.2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5.2.1 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 |
5.2.2 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 |
5.2.3 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 |
5.2.4 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
5.2.5 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 |
5.3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5.3.1 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
5.3.2 遵循技术创新的“现场优先主义”原则 |
5.3.3 实行考虑市场因素的“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 |
5.3.4 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 |
5.3.5 重视对在职人员的科技教育和技术培训 |
5.4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5.4.1 从事与产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
5.4.2 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 |
5.4.3 培养了大量的理工类高科技人才 |
5.5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5.5.1 产学官联合攻关尖端技术 |
5.5.2 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 |
5.5.3 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 |
5.6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评析 |
5.6.1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6.2 “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战后科技革命催生日本主要新兴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6.1 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与日本部门创新体系 |
6.2 微电子技术催生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
6.2.1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2.2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2.3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6.2.4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2.5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3 计算机技术催生下日本计算机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
6.3.1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3.2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3.3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3.4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的匹配性评析 |
6.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半导体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2 部门创新体系与计算机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3 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战后科技革命改造日本主要传统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7.1 科技革命改造传统产业的本质: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 |
7.2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工业机器自动化的发展 |
7.2.1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2.2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2.3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2.4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需求因素 |
7.3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汽车电子化的发展 |
7.3.1 汽车电子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3.2 汽车电子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3.3 汽车电子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3.4 汽车电子化中的需求因素 |
7.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的匹配性评析 |
7.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工业机器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2 部门创新体系与汽车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3 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与教训 |
8.1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 |
8.1.1 构建了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 |
8.1.2 重视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 |
8.1.3 加速推进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 |
8.1.4 借力科技革命的“双重性质”推动新旧产业协调发展 |
8.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教训 |
8.2.1 创新体系的基础研究能力不足 |
8.2.2 创新体系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 |
8.2.3 政府主导下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对我国的启示 |
9.1 新一轮科技革命给我国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 |
9.1.1 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机会窗口” |
9.1.2 为我国新兴产业“追跑”“齐跑”与“领跑”的并行发展提供机遇 |
9.1.3 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机会 |
9.2 构建与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相匹配的创新体系 |
9.2.1 构建国家创新生态体系 |
9.2.2 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 |
9.2.3 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 |
9.2.4 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 |
9.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变电站智能辅助监控系统终端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变电站辅助监控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系统功能性需求分析 |
2.2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2.2.1 系统设计原则 |
2.2.2 系统设计方案选择 |
2.3 主要子系统及功能分析 |
2.4 小结 |
3 单火线智能开关电源板的研究与设计 |
3.1 单火线供电工作原理 |
3.2 单火线电源板的设计 |
3.3 两种单火线电源板的对比 |
3.4 单火线开关电源板的制作 |
3.5 小结 |
4 无线通信终端控制板的研究与设计 |
4.1 无线通信技术对比 |
4.2 Zig Bee芯片选型 |
4.3 CC2530芯片及外围电路 |
4.4 通信终端控制模块 |
4.5 小结 |
5 变电站辅助监控系统终端硬件设计 |
5.1 硬件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5.2 感知层终端模块设计 |
5.2.1 环境参数终端模块 |
5.2.2 环境动力终端控制模块 |
5.3 系统硬件抗干扰设计 |
5.3.1 产生干扰的原因 |
5.3.2 抗干扰措施 |
5.4 小结 |
6 变电站辅助监控系统软件设计 |
6.1 感知层终端模块软件设计 |
6.1.1 软件开发环境 |
6.1.2 温湿度采集软件设计 |
6.1.3 可燃气体监测软件设计 |
6.1.4 开关量控制模块 |
6.2 网络层通信系统设计 |
6.2.1 通信协议编制 |
6.2.2 远程客户端通信设计 |
6.3 应用层软件设计 |
6.3.1 协调器终端软件设计 |
6.3.2 Visual Studio开发环境 |
6.3.3 监控主机软件功能 |
6.3.4 上位机监控系统主程序设计 |
6.4 小结 |
7 系统测试与分析 |
7.1 单火线电源板测试 |
7.2 终端控制模块丢包率测试 |
7.3 监控软件测试 |
7.4 系统整体现场测试 |
7.5 测试结果分析 |
7.6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磁控电抗器控制电路板电磁兼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印刷电路板电磁兼容研究现状及趋势 |
1.2.1 电磁兼容性研究内容现状 |
1.2.2 电磁兼容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电磁兼容相关课题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磁控电抗器原理及干扰源分析 |
2.1 磁控电抗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
2.1.1 磁控电抗器本体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2.1.2 控制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
2.2 磁控电抗器控制电路干扰源分析 |
2.2.1 电磁干扰三要素 |
2.2.2 PCB电磁干扰的产生机理 |
2.2.3 控制电路干扰源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磁控电抗器控制电路电磁干扰分析 |
3.1 控制电路传导干扰分析 |
3.1.1 过零检测电路电磁干扰分析 |
3.1.2 晶闸管触发电路电磁干扰分析 |
3.2 控制电路辐射干扰分析 |
3.2.1 电磁辐射计算方法 |
3.2.2 磁控电抗器电路板的仿真建模 |
3.2.3 磁控电抗器电路板EMI仿真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磁控电抗器控制电路电磁兼容性优化 |
4.1 控制电路板传导干扰优化 |
4.2 控制电路板辐射干扰优化 |
4.2.1 信号回流路径对电磁干扰的影响 |
4.2.2 电路板结构优化 |
4.3 控制电路PCB优化结果仿真验证 |
4.3.1 优化前后传输线阻抗检查仿真验证 |
4.3.2 优化后的PCB电磁干扰仿真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中国标准动车组辅助供电系统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2 辅助供电系统分析 |
2.1 辅助供电系统概述 |
2.1.1 辅助供电系统整体结构 |
2.1.2 辅助供电系统工作逻辑 |
2.2 辅助变流器 |
2.2.1 辅助变流器基本拓扑 |
2.2.2 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2.2.3 两相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2.2.4 LC滤波器参数设计 |
2.3 充电机 |
2.3.1 充电机基本拓扑 |
2.3.2 全桥两电平DC/DC变换器工作原理 |
2.3.3 全桥两电平DC/DC变换器动态模型 |
2.4 蓄电池组 |
2.4.1 钛酸锂电池模型 |
2.4.2 钛酸锂电池特性分析 |
2.5 单相逆变器 |
2.6 本章小结 |
3 辅助供电系统控制技术研究 |
3.1 单体辅助变流器控制策略研究 |
3.1.1 双闭环解耦控制系统设计 |
3.1.2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 |
3.1.3 单体辅助变流器仿真分析 |
3.2 辅助变流器并联控制技术研究 |
3.2.1 并联系统建模分析 |
3.2.2 引入虚拟阻抗的下垂控制 |
3.2.3 并联系统锁相技术 |
3.2.4 并联控制技术仿真分析 |
3.3 充电机充电技术研究 |
3.3.1 五阶梯恒流-恒压充电曲线 |
3.3.2 充电机控制策略 |
3.3.3 充电技术仿真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辅助供电系统整体仿真平台设计 |
4.1 仿真平台总体设计 |
4.1.1 平台功能分析 |
4.1.2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
4.2 仿真结果分析 |
4.2.1 系统整体模型建立 |
4.2.2 系统整体仿真分析 |
4.2.3 实验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电路计算机辅助分析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与发展研究[D]. 姜雪. 河北大学, 2021(09)
- [2]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微波滤波器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D]. 李光宇. 吉林大学, 2021(01)
- [3]能量收集电路非线性特性下SWIPT网络性能优化与分析[D]. 蒋瑞红.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4]迁移学习算法的量子化与应用[D]. 何熙.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5]基于量子逻辑综合的有效容错线路的研究[D]. 林晨.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6]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D]. 刘伟岩. 吉林大学, 2020(03)
- [7]变电站智能辅助监控系统终端控制技术研究[D]. 黄平启.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8]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9]磁控电抗器控制电路板电磁兼容性研究[D]. 唐建博. 沈阳工业大学, 2020(01)
- [10]中国标准动车组辅助供电系统仿真研究[D]. 云蓝斯.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