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内科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情况。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当成实验组,并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A和实验组B,另选择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和Hcy水平。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清一氧化氮(NO)、反应性充血后血管内径变化率(FMD)、血清内皮型NO合成酶(eNOS)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12周后,实验组A的血清NO、eNOS、BI评分均显著高于实验组B(P<0.05),血清Hcy水平、H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实验组B(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给予叶酸和维生素B12治疗,能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进行有效缓解,让血清Hcy水平降低,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血管内皮功能;同型半胱氨酸
【中图分类号】R74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6-0140-02
临床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脑血管疾病是导致我国人民死亡的主要原因。最近几年我国的卒中事件发病率也越来越高,给患者、家庭以及社会都造成了较大痛苦和负担[1]。本研究主要分析了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情况,希望能为临床早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标准:满足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相关诊断标准[2],同时经过MRI或者颅脑CT检查确诊。排除标准:精神疾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昏迷或者大面积脑梗死、存在显著出血倾向或者血小板计数小于80×109/L、三个月内存在手术史、妊娠期或者哺乳期女性等[3]。全部50例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52~74岁,平均年龄(64.2±5.3)岁;将全部50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A、实验组B,每组各25例。另选择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50~71岁,平均年龄(63.7±6.1)岁。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比较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实验组A采用临床常规治疗,口服叶酸,每天1次,每次5mg;口服维生素B12,每天2次,每次500μg,持续给予12周时间的治疗。
1.3临床观察指标
通过彩色超声对肱动脉内径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进行检查,选择循环酶法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和反应性充血后血管内径变化率(FMD)进行测定,选择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血清内皮型NO合成酶(eNOS)水平进行测定,选择硝酸还原酶法对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进行测定另选择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来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定,选择Barthel指数(BI)来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4,5]。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的临床观察指标比较
如表1所示,实验组患者的血清一氧化氮(NO)、反应性充血后血管内径变化率(FMD)、血清内皮型NO合成酶(eNOS)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内膜中层厚度(IMT)、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2.2实验组各项临床观察指标比较
如表2所示,治疗12周后,实验组A的血清NO、eNOS、BI评分均显著高于实验组B(P<0.05),血清Hcy水平、H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实验组B(P<0.05)。
3.讨论
临床研究发现,引起缺血性卒中的原因主要为动脉粥样硬化,而通过IMT能对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平均水平进行有效显示。分析本研究结果发现,实验组患者的IMT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IMT虽然能对血管形态是否存在变化进行有效反应,但是却不能对反应出的血管功能变化情况进行正确反应,在血管形态发生变化前,血管功能就会出现变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管内功能损伤情况比较严重[6]。
动脉粥样硬化作为机体的弥漫性改变,通过对肱动脉内皮依赖的舒张功能进行测定,并对其血管内皮损伤严重程度进行计算。同时检测IMT和FMD,能有机整合血管形态和功能变化,进而来有效了解动脉粥样硬化的详细信息。而NO则是发挥舒张作用的一种血管因子[7]。NO能对血小板聚集、单核细胞黏附、平滑肌细胞增殖以及低密度脂蛋白氧化进行有效抑制,让氧自由基减少,对血管进行舒张等[8]。
总之,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给予叶酸和维生素B12治疗,能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进行有效缓解,让血清Hcy水平降低,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江波,许士民,张红香.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及治疗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23):105-107.
[2]李立国.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及其治疗[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76):8-9.
[3]于亚东.C反应蛋白、D-二聚体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变化[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3):136-137.
[4]高君丽,田静.急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血脂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4):385-386.
[5]蒋萍,臧大维.急性脑梗死患者MTHFR基因多态性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J].山东医药,2014,54(8):1-4.
[6]梁伟,刘光金,杨红兵.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水平检测的临床分析[J].医学综述,2014,20(3):544-546.
[7]陈业鹏.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22(1):13-15.
[8]张燕,李永梅,范永新,刘刚.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血管内皮功能关系[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01A):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