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河北平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河北,平原,小麦,土壤,元素,枣强县,矿物。
河北平原论文文献综述
宋泽峰,张君伍,陆智平,栾文楼,王丰翔[1](2020)在《大气干湿沉降对河北平原农田面源污染的贡献》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河北平原大气干湿沉降为研究对象,通过干湿沉降输入的氮、磷输入量的计算,绘制空间分布图,评估了大气干湿沉降对河北平原面源污染的贡献,利用富集因子和主成分分析法探讨了氮素、磷素的来源。结果显示,河北平原大气干湿沉降对面源污染具有较大贡献。一年内输入土壤的氮素和磷素平均值分别达到30.22kg/hm~2和3.12kg/hm~2,空间分布上滨海平原输入量高于山前平原,其中沧州地区输入量最大。氮素、磷素的输入受到自然环境、工业结构等的影响。其中氮素主要受化工产业影响,磷素除了受化工排放影响外,还有磷肥施用的来源。(本文来源于《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期刊2020年01期)
陈丽,张璐鑫,吴枫,李真,龙兴洲[2](2019)在《河北平原麦玉两熟轮耕模式对土壤特性及作物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于2016-2017年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生长季,设小麦季深松+玉米季免耕(S-N)、小麦季旋耕+玉米季深松(R-S)和小麦季深松+玉米季深松(S-S)处理,以常规耕作方式小麦季旋耕+玉米季免耕(R-N)为对照,在河北平原中部南和县对不同轮耕模式下土壤理化性状、微生物特性、水热状况、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比小麦播种前,R-S和S-S处理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均有显着上升,0~15和15~30cm土层分别平均提高15.2%和18.0%;R-N处理0~15和15~30cm土层非毛管孔隙度比小麦播前分别下降11.3%和7.3%。单季或两季深松可显着提高农田土壤碱性磷酸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其中R-S和S-S处理提高最明显。单季深松或两季深松均可显着提高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活跃微生物量,0~30cm土层分别平均提高6.3%和20.6%。两季深松土壤呼吸平均提高12.4%,且呼吸速率变幅增大。深松可增大土壤周年温度变幅,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两季深松可显着提高周年作物产量达8.62%。深松可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作物产量,提高土壤关键酶活性和呼吸速率,扩大土壤温度日变幅,优化土壤微生物环境。(本文来源于《作物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宋泽峰,李振宁,王丰翔,栾文楼,李随民[3](2019)在《基于GIS的河北平原土壤Se年增长量估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多类样品数据对河北平原Se元素的输入输出通量进行了空间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土壤Se的年增长量进行了估算.结果显示:在河北平原,大气干湿沉降为土壤中Se主要输入方式,输入通量达到5. 88 g·(hm~2·a)~(-1),灌溉水和化肥输入通量较低,通过粮食籽实输出通量极小,研究区Se属于净输入的形势.河北平原Se净增量均值为3. 4μg·kg~(-1).由于大气干湿沉降的分布较均匀,Se净增量的区域分布差异由灌溉水输入决定,整体上形成山前和滨海地区两个高净增量区域;除此之外,各地工业结构,以及土壤类型等也会影响了当地Se的净增量,如城市Se净增量高于农村,化工城市Se净增量高于其他城市,适宜农作物生长的土壤类型的Se净增量低于不适宜农作物生长的土壤类型.(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郭丽果,刘盼,石晶晶,张悦,魏岩[4](2019)在《河北平原冬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参数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于2016—2017年小麦季,在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藁城核心区,选取河北省主推的9个小麦品种,对其籽粒灌浆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品种小麦在灌浆期间籽粒干质量均呈"S"形曲线增长,灌浆过程可划分为灌浆渐增期、快增期和缓增期3个阶段。但不同品种的灌浆也存在差异,最大灌浆速率出现时间(T_(max))最早的是鲁原502,比最晚出现的济麦22提早3.1 d;石农086和邢麦4号的最大灌浆速率(v_(max))和平均灌浆速率(v_(mean))均高于其他供试品种,而农大399均为最小;在最大灌浆速率上,石农086和邢麦4号比农大399分别高52.0%、43.4%;在平均灌浆速率上,石农086和邢麦4号比农大399分别高40.2%、29.9%。相关分析表明,粒质量与籽粒平均灌浆速率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而与灌浆持续时间相关性不显着。(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8期)
任晓东[5](2019)在《河北平原农业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农业用水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粮食生产关系到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生态经济的可持续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与之息息相关的农业土地利用变化和作物耗水问题更是国家整体战略和学术研究中重点关注的一个科学问题。河北平原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已成为区域发展的首要任务。由于农业土地利用的不断变化,导致农业用水与水资源总量之间的矛盾突出,加之研究区长期不合理的灌溉方式使两者间的矛盾加剧,水资源严重短缺成为该区域面临的重大挑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全面准确地分析河北平原主要作物耗水与作物种植空间变化的相关性,对保障研究区粮食的稳产增产和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河北平原作为研究农业节水灌溉与农业土地利用的典型区域,选取河北平原2002年与2012年冬小麦、夏玉米、春玉米、水稻、林果、棉花和蔬菜等主要作物,探讨这一时间段内主要作物种植面积、类型和耗水的时空变化,分析其变化驱动力因素,并通过Penman-Monteith公式对区域主要作物进行需水和耗水估算,对有效降水量及区域水平衡进行评价分析,并从实现农田灌溉资源型节水潜力出发,综合计算了河北平原的农业节水潜力,对河北平原农业土地利用和农业节水灌溉等方面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从河北平原作物空间分布、种植结构特征得出,冬小麦-夏玉米种植范围最广,水稻种植面积最少,其他作物在不同区域种植较为集中,2002~2012年冬小麦在研究区的东部增加了6.3万hm~2,夏玉米在南部增加了13.2万hm~2,蔬菜在东部增加了2.3万hm~2,棉花在南部增加了7万hm~2。水稻和林果的种植面积分别下降了3.9万hm~2和12万hm~2,整体上河北平原主要作物大部分在增加,少数作物的种植面积在减少。(2)从农业土地利用变化对灌溉用水影响方面分析,冬小麦-夏玉米总耗水量两个时期分别增加了2.2亿m~3和11.3亿m~3,蔬菜总耗水量增加了4.6亿m~3,棉花总耗水量增加了9.1亿m~3,水稻总耗水量减少了0.5亿m~3,林果总耗水量减少了1.2亿m~3,整体上由于两个时期的土地利用发生了明显变化,农业耗水量也有显着增加。(3)河北平原农业节水模式的实现途径进行了研究探讨,得出当地适宜采取两年叁熟或一年一熟的种植制度,适当减少高耗水作物种植,替换种植经济节水型作物,并采用先进节水技术,实现农业节水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青海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陈文静[6](2018)在《河北平原土壤矿物学特征及环境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河北平原是华北平原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华北东部,东濒渤海,首都北京居于其中心,天津位于其东部渤海之滨,面积约8.1万km~2,地理位置优越,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经济中心、农业基地,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本课题在详细研究河北平原成土母质、土壤类型、地貌特征、元素特征及土壤矿物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土壤矿物学,环境矿物学、地球化学等理论方法,借助X射线衍射分析、电子显微镜、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等技术手段,结合ARCGIS、SPSS、COREDRAW等分析软件,深入研究河北平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土壤矿物与元素关系、土壤矿物分布及分配特征、土壤矿物对重金属的吸附作用及重污染区土壤中矿物组成特征,并讨论其环境意义。对河北平原土壤矿物主微量元素相关性的研究,并拟合成线性回归方程,结果显示:土壤矿物主要与其化学组成元素和Mn、Ti及Zn、Cr、As等微量元素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系统整理和集成河北平原土壤主微量元素数据,利用ARCGIS和SPSS等分析软件,建立土壤矿物与化学组分的线性回归方程,分析河北平原土壤矿物的组成和分布,并绘制矿物分布图。研究表明,土壤矿物分布与地貌特征、成土母质具有一定的成因联系,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与Cu、Pb、Zn、Co、Ni、Cr、Cd、As等重金属元素的分布特征大致相同。由于粘土矿物可以通过吸附作用、配合作用和共沉淀作用等吸附重金属元素,所以粘土矿物与重金属元素在分布上具有一致性。通过对五个典型土壤样品进行点位X射线衍射分析,得到土壤中主要矿物组成有石英、长石、粘土矿物和方解石等;通过重矿物分选、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实验,得到土壤中微量矿物的组成特征。重矿物中主要有石英、长石、磁铁矿、赤铁矿、石膏、角闪石等,还发现了形态完好的立方体黄铁矿,它可能是在土壤环境下形成的,土壤中重金属硫化物结合态较为稳定态,硫化物矿物中的有毒有害重金属就不易进入食物链,可使土壤得到净化,减小对人类的危害。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极大地丰富土壤矿物学的研究内容,可从矿物学的角度研究矿物对环境的影响、修复、治理、预测、预警等,从而为建立可持续农业和保护生态环境等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河北地质大学》期刊2018-12-25)
张培,孙育强,郝立岩,可艳军,王平[7](2018)在《河北平原地区冬小麦种肥同播技术效果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河北省位于华北平原北部,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产区。河北平原地区粮食生产以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为主要种植模式。种肥同播技术即采用种肥同播机,播种和施用底肥一次性完成,省工、省时,减少用工成本。随着农业机械的推广,夏玉米种植基本实现种肥同播,而冬小麦种肥同播技术覆盖率低于夏玉米。生物有机肥能持续稳定地供给作物所需的各种养分,并能提供有益微生物,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有利于作物生长。本文旨在探讨采用种肥同播技(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技推广》期刊2018年11期)
刘娟,赵伟,赵鲁阳[8](2018)在《河北平原地区石炭二迭系页岩气烃源岩分布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综合运用沉积学、层序地层学、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等的理论与方法,系统收集和分析河北平原地区相关地质资料和研究成果,以石炭-二迭系含煤地层为研究对象,结合沉积、埋藏、构造特点和演化特征,在精细地层格架下研究石炭-二迭系沉积地层的分布。摸清石炭-二迭系海陆交互相泥页岩的岩石类型及其分布,初步选定河北平原地区页岩气远景区。(本文来源于《中国煤炭地质》期刊2018年S2期)
肖登攀,齐永青,柏会子,沈彦俊[9](2018)在《河北平原区早播玉米产量潜力及气候条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河北平原区长时期的高耗水作物种植制度(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对区域水资源尤其是地下水资源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缩减冬小麦种植面积,提高玉米产量并保证粮食安全是该区域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本研究基于作物模型评估了早播玉米的产量潜力和气候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玉米早播使得各个生长阶段历时均显着延长,尤其是生殖生长阶段延长达20 d。早播玉米灌浆期延长有助于产量的提高,使其产量比夏玉米增加24.7%~25.8%。早播玉米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其生长过程中的辐射条件,但比夏玉米更容易在生殖生长阶段和开花期受到高温气候的影响。因此,在筛选优质早播玉米品种时,要优先考虑耐高温胁迫和生育期长的玉米品种。(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17期)
石晶晶[10](2018)在《河北平原小麦叶锈病预测模型及病害智能评估系统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河北平原是我国小麦主产区之一,对保障区域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叶锈病是河北省小麦生产中的重要气传病害,近年来,其发生面积与危害程度有上升趋势。目前,小麦生产中叶锈病主要以开花期化学药剂防治为主,且一般依靠经验和推荐剂量使用。因此,用药量不当导致防效不佳的问题在生产中十分普遍。另外,现阶段生产中小麦叶锈病发生情况调查主要依靠人工识别并判别叶片发病程度,准确度和调查速度受限较大,无法适应规模化生产需要。因此,前期准确预测预报叶锈病,并结合信息化手段实现对小麦叶锈病的智能检测,对构建符合现代农业生产需要的小麦叶锈病科学高效防控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河北平原南部、中部和北部共选择12个典型站点,分析了历年小麦叶锈病发生情况及其流行与气象条件的关系;选用1980~2016年叶锈病发病程度数据作为因变量,结合各地小麦叶锈病发生实际情况与查阅文献,确定关键阶段气象要素及相应时段作为自变量。采用逐步回归法构建小麦叶锈病预测模型,并利用2010年~2017年各地部分未建模数据与2018年典型站点实测数据,对预测模型进行准确度验证。基于Client/Server结构系统融合matlab图像识别技术,通过PC端web界面实现小麦叶锈病快速智能评估,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河北平原小麦叶锈病在2000年前发生较轻,且增长速度缓慢;2000年后,发生面积与危害程度均显着增加,其中邢台、邯郸较为明显,其发生面积和产量损失均有较大程度增加;其次是以石家庄、衡水和保定为代表的中部地区,叶锈病发病较明显。2.确定4月中旬总雨日、总降雨及平均气温,5月中旬总降雨及总雨日,5月平均气温为河北平原北部地区的关键气象因子;4月下旬总降雨及总雨日、5月中旬总雨日为中部地区主要气象因子;3月中旬总雨日、下旬平均气温,4月下旬平均气温、5月上旬平均湿度为南部地区主要因子,对南部、中部和北部分别构建预测模型,经历史数据回检表明,叁地模型预测准确率分别为78.6%、77.8%、80.0%,预测效果良好。3.通过分析河北平原小麦叶锈病不同发生年型气候特征得出:(1)气温年型:(1)重度流行年型:早期气温回升快,3月中旬到4月下旬温度普遍高于常年平均气温。(2)轻度流行年型:3月份气温回升慢,且比常年偏低。(2)降雨年型:(1)重度流行年型:3月下旬-5月份降雨较多。(2)轻度流行年型:4月或5月降雨显着少于其它时间。4.开发了小麦叶锈病智能评估系统,该系统包括技术信息、专家留言、病害测报、病情识别等模块,其中,病害测报模块可对全省分区域病害发生程度进行预测;病害评估系统可对叶锈病快速识别,并判定病斑面积大小,实现批量自助计算病叶率、病级和病情指数。经验证,该系统比人工识别效率提高85%,误判率也大幅降低。(本文来源于《河北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5)
河北平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于2016-2017年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生长季,设小麦季深松+玉米季免耕(S-N)、小麦季旋耕+玉米季深松(R-S)和小麦季深松+玉米季深松(S-S)处理,以常规耕作方式小麦季旋耕+玉米季免耕(R-N)为对照,在河北平原中部南和县对不同轮耕模式下土壤理化性状、微生物特性、水热状况、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比小麦播种前,R-S和S-S处理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均有显着上升,0~15和15~30cm土层分别平均提高15.2%和18.0%;R-N处理0~15和15~30cm土层非毛管孔隙度比小麦播前分别下降11.3%和7.3%。单季或两季深松可显着提高农田土壤碱性磷酸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其中R-S和S-S处理提高最明显。单季深松或两季深松均可显着提高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活跃微生物量,0~30cm土层分别平均提高6.3%和20.6%。两季深松土壤呼吸平均提高12.4%,且呼吸速率变幅增大。深松可增大土壤周年温度变幅,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两季深松可显着提高周年作物产量达8.62%。深松可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作物产量,提高土壤关键酶活性和呼吸速率,扩大土壤温度日变幅,优化土壤微生物环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河北平原论文参考文献
[1].宋泽峰,张君伍,陆智平,栾文楼,王丰翔.大气干湿沉降对河北平原农田面源污染的贡献[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0
[2].陈丽,张璐鑫,吴枫,李真,龙兴洲.河北平原麦玉两熟轮耕模式对土壤特性及作物产量的影响[J].作物杂志.2019
[3].宋泽峰,李振宁,王丰翔,栾文楼,李随民.基于GIS的河北平原土壤Se年增长量估算[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郭丽果,刘盼,石晶晶,张悦,魏岩.河北平原冬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参数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9
[5].任晓东.河北平原农业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农业用水的影响[D].青海师范大学.2019
[6].陈文静.河北平原土壤矿物学特征及环境意义[D].河北地质大学.2018
[7].张培,孙育强,郝立岩,可艳军,王平.河北平原地区冬小麦种肥同播技术效果初探[J].中国农技推广.2018
[8].刘娟,赵伟,赵鲁阳.河北平原地区石炭二迭系页岩气烃源岩分布规律研究[J].中国煤炭地质.2018
[9].肖登攀,齐永青,柏会子,沈彦俊.河北平原区早播玉米产量潜力及气候条件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8
[10].石晶晶.河北平原小麦叶锈病预测模型及病害智能评估系统构建[D].河北农业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