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东海外陆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陆架,东海,地层,成因,底质,稀土元素,磁学。
东海外陆架论文文献综述
王中波,张志珣,梅西,黄龙[1](2018)在《东海外陆架晚第四纪地层厘定及沉积环境》一文中研究指出东海是西太平洋典型的开放型边缘海,发育了世界上罕见的宽阔陆架。陆架盆地在第四纪的沉降速率约为300 m/Ma左右,具有充足的沉积物可容空间。长江、黄河入海带来的巨量陆源碎屑物质堆积在陆架地区,使其成为东亚大陆边缘主要的陆源沉积汇。同时,冰期和间冰期旋回中季风气候、海平面和海洋环流控制陆源沉积物的入海通量和陆架沉积体系发育。末次盛冰期(LGM)时,东海海平面下降到现在海平面-120m水深处;盛冰期之后,海平面开始回升,伴随海平面上升,东海陆架发生大规模的海侵,河道与海岸线在经历多次变迁后到达现在的位置。因此,东海陆架沉积地层中记录了丰富的古环境信息,是研究晚第四纪海平面变化、海陆相互作用和沉积环境演化的理想区域。(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8-09-14)
窦衍光,陈晓辉,李军,蔡峰,温珍河[2](2018)在《东海外陆架-陆坡-冲绳海槽不同沉积单元底质沉积物成因及物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东海外陆架-陆坡-冲绳海槽表层沉积物粒度和黏土矿物组成的分析,探讨了3个不同沉积单元底质沉积物成因及物质来源。结果表明,东海外陆架→陆坡→冲绳海槽,沉积物粒度整体上逐渐变细。东海外陆架沉积物具有明显海滩砂或者破浪带砂的特征,为晚更新世冰消期海侵的产物,属于"残留沉积"。海槽西坡沉积物粒度参数具有重力流沉积特征,反映了沉积物由外陆架向海槽以滑塌或重力流的搬运方式。海槽槽底细颗粒沉积物悬移组分占主导的特点体现了半深海沉积特征,其主要来源于台湾和中国大陆长江、闽江等入海河流。物质来源一方面反映了黑潮对于细颗粒台湾源物质的输运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体现了来源于中国大陆源细颗粒物质存在以近底侧向搬运、"冬贮夏输"悬浮搬运等多种输运机制。(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期刊2018年04期)
姜兆霞,靳春胜,刘青松,姚政权[3](2017)在《东海外陆架SFK-1孔晚第四纪沉积物古地磁定年及其古气候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陆架区是研究海陆相互作用的重要靶区,在中国东部广泛分布,它是全球陆源沉积物的重要储库,其沉积物记录了海陆相互作用、海侵和海退过程,尽管陆架区只占全球海洋总面积的~7.5%,但是它却是陆源物质向深海盆地运移的主要通道,因此对于陆架区沉积物的研究有利于更好地了解古环境/气候变迁以及其他一些地球演化信息,包括全球或局部的构造活动、生物演化过程及人类活动对环(本文来源于《2017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专题3:地球内部结构及其动力学、专题4:古地磁学与地球动力学》期刊2017-10-15)
王中波,张志珣,张训华,黄龙,陆凯[4](2016)在《东海外陆架TBF-1孔晚第四纪地层厘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东海外陆架TBF-1孔岩心沉积相特征、沉积物粒度组成、微体古生物(有孔虫和孢粉)组合、地质测年结果等,结合过孔浅地层剖面,比已有的SHF-1孔及周边钻孔,将其地层由下而上划分共9个沉积单元,分别是MIS5b期的滨岸潮坪/河口湾沉积、MIS5a期的中-内陆架浅海沉积、MIS4早期/MIS5晚期的潮坪沉积、MIS4中期的河流-滨岸河口沉积、MIS4晚期的滨岸潮坪沉积、MIS3早期的中-内陆架浅海潮流沙脊沉积、MIS3晚期的潮下带-河口湾-河流-潮坪沉积、MIS2的感潮河流-潮坪沉积和全新世外陆架浅海潮流沙脊沉积。对比全球海平面变化曲线,TBF-1孔揭示的地层沉积相对连续,未见明显的地层缺失,可以反映出不同沉积时期的古环境。(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6-09-23)
蓝先洪,张志珣,王中波,陈晓辉[5](2014)在《东海外陆架晚第四纪沉积物的稀土元素组成及物源示踪》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东海外陆架稀土元素地球化学信息对于地层划分与物源分析的指示意义,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东海外陆架西湖凹陷区SFK-1孔沉积物进行了15个稀土元素(REE)含量测定。东海外陆架SFK-1孔稀土元素含量及比值变化表现出一定的分层性,垂向上自上而下可分为8层,表明稀土元素特征对于地层划分具有良好的指示意义。稀土元素分配模式表明SFK-1孔沉积物物源主要为长江和黄河,Eu异常与稀土元素总量关系判别图解和物源判别指数(PI)揭示SFK-1孔上部28.00 m以上沉积物以长江源为主,中部28.00~47.20 m沉积物以黄河源为主,下部47.20~82.90 m沉积物以长江源为主。研究表明长江从晚更新世早期到现代对东海陆架起着主要作用,而黄河物质在晚更新世晚期已开始对东海陆架沉积作用有一定影响。(本文来源于《地球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王中波,杨守业,张志珣,李日辉,蓝先洪[6](2012)在《东海外陆架晚第四纪若干沉积学问题的研究现状与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东海陆架尤其外陆架的晚第四纪沉积地层、古河道沉积与下切河谷充填沉积、潮流沙脊沉积研究等已经取得较多研究成果,综述已有的研究认识和关键科学问题,讨论地层研究中的氧同位素2期和4期地层划分出现的争议、不同的地层演化模式以及与之紧密相关的末次冰盛期古河道的存在与演化、东海陆架冰后期潮流沙脊成因研究中存在的不同观点,提出未来东海外陆架晚第四纪沉积学研究的思路和工作展望。(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期刊2012年03期)
王中波,杨守业,张志珣,顾兆峰[7](2011)在《东海外陆架晚第四纪地层研究的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一文中研究指出1.引言近年来,国际上边缘海海洋地质研究的一个热点是运用高分辨率地球物理剖面(浅地层剖面或单道地震剖面),结合钻孔岩芯的年代地层学、岩相学、微体古生物等多学科交叉方法,研究大陆架第四纪地层的形成与演化,重建沉积体系和古环境,揭示其对全球气候—海平面变化的响应。东海是西太平洋典型的开放型边缘海,是世界上最宽阔的陆架之一;陆架盆地在第四纪的沉降速率是300m/Ma左右,具有充足的沉积物可容空间;长江、黄河入海带来的巨量陆源碎屑物质堆积在陆架地区,(本文来源于《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期刊2011-10-17)
唐秋华[8](2009)在《东海北部外陆架海底底形特征及其成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东海陆架以宽平的地形、充分的陆源沉积物供应、快速沉降和强动力场为特征,东海中外陆架广泛分布着脊槽相间的海底底形,有研究称之为冰消期海侵以来的潮流沙脊。国内外研究人员对东海陆架脊槽相间的海底底形进行了深入广泛研究,取得了大量有意义的研究成果,但其研究区域主要集中在东海中南部海域。本研究选定的区域位于东海北部外陆架靠近济州岛西南海域,是黄海槽向冲绳海槽延伸的部分,属于黑潮分支黄海暖流的通道入口,对其海底底形形态、沉积物分布及其成因机制的分析研究,有助于全面了解该通道的地形地貌特征及其形成演变规律。本研究基于东海北部外陆架海域获取的高精度多波束声纳数据、地质取样数据、浅地层数据以及水文数据,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利用现代数据处理技术、定量化分析方法以及潮流动力地貌理论,详细系统地分析了海底波状冲刷洼地(Rippled Scour Depressions,RSDs)、海底沙脊叁维形态结构及其海底沉积物分布特征,探讨了较强水动力条件下东海北部外陆架海域脊槽相间底形形成原因、演变过程。围绕这个主题,主要论述了下面几个方面:基于研究区获取的高精度多波束声纳数据,构建高精度的海底数字地形模型及声纳影像镶嵌图,生成高分辨率的海底叁维形态图、坡度坡向图、特殊地形剖面图以及表层纹理图,准确获取海底RSDs及沙脊的高度、宽度、长度及走向等特征参数。分析发现,研究区东北角存有一个深达153.2m的海底沟壑,其相对高差最大达32m,海底地形变化剧烈,属强侵蚀洼地地形;研究区分布十余条规模较大的直脊型海底RSDs及沙脊,长度从几公里,十几公里到最长40公里左右,脊、槽之间高差一般5m左右,最大达到10m左右,总体走向NW-SE。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及在该区域获取的海底地质取样数据,详细分析了37个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将研究区沉积物分为细砂(FS)、粉砂质砂(TS)、粘土质砂(YS)、砂-粉砂-粘土(STY)、粘土质粉砂(YT)和粉砂质粘土(TY)等六种类型,结合沉积物厚度分布状况,阐述了研究区沉积物分布规律。同时,基于多波束反向散射强度数据,结合19组海底地质取样数据,建立研究区海底反向散射强度与沉积物粒度特征之间的统计关系模型,并以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方法以及改进的学习向量量化神经网络方法,实现对海底粉砂质砂、粘土质砂以及砂-粉砂-粘土等叁种底质类型的快速自动识别。基于POM(Princeton Ocean Model)海洋数值计算模式,获得研究区M2分潮的流速、流向以及其他相关的数据;通过收集整理日本海洋数据中心的实测海流资料,计算获取研究区的海流流速、流向等数据;应用数据分析方法揭示海洋动力环境要素与RSDs及沙脊形成分布之间的关联,进而详细探讨现代较强水动力与这一区域RSDs以及沙脊之间的作用关系。研究发现,该区潮流方向基本为NW-SE,这一方向基本上与海底底形走向一致,但是其底层流速很小,一般只有30cm/s左右,这一流速很难起动粉砂质或更小粒径的海底沉积物,现代潮流对该区域的海底底形影响已经很小。研究还发现,该区域实测底层最大海流流速达到69cm/s左右,这一流速有能力起动、搬运细砂或粉砂质砂等海底沉积物,对海底底形形态产生一定的动力作用,可能会形成一定程度的侵蚀和堆积地貌,现代水动力仍然改造和维持冰消期海侵以来形成的海底RSDs及沙脊。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获取研究区冰消期海侵以来各时期M2分潮潮流场演变过程,同时结合前人对东海潮流沙脊的相关研究成果,深入细致地研究古代水动力环境与这一区域RSDs及沙脊底形形成、分布及演变的关系。研究得出,冰消期海侵以来,海水由济州岛两侧进入黄海,东海北部外陆架海底受到强烈的水流侵蚀冲刷作用,海底砂质或粉砂质沉积物被较强潮流起动、搬运,在海平面上升停顿期,在较强往复潮流作用下,形成与古潮流NW-SE方向一致的海底RSDs侵蚀地貌及侵蚀-堆积潮流沙脊地貌。(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09-04-01)
葛淑兰,石学法,吴永华,熊应乾,韩贻兵[9](2008)在《东海北部外陆架EY02—1孔磁性地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长达70.20 m的东海浅钻EY02-1进行了岩石磁学和古地磁分析,证明沉积物的载磁矿物主要为低矫顽力的磁铁矿,磁性地层揭示了发生于9.62~8.58 m的磁极性事件,结合钻孔上部的AMS14C测年证明它为全新世初期的哥德堡磁极性漂移,线性外推的时间是距今12 681~10 206 Ma,为全新世开始时地磁场是否发生过短期的磁极性漂移提供了新证据;与东海高分辨率的浅地层地震剖面以及典型钻孔(中法联合东海地震调查和DZQ4钻孔)对比还揭示,在中更新世地层中也出现过两次磁倾角变化。在钻孔中下部54.00~50.94 m(2271—2151号样品)出现一段磁倾角变小甚至变成负值,但是由于该段沉积物以粗颗粒的砂为主并且负向样品并不连续,依据研究的标准不作为反磁极性事件。第二个比较连续的负向样品段出现在最底部70.20~64.31 m。虽然研究区域内不乏揭示中更新统地层的地震剖面,但至今没有足够长的钻孔在时间上予以佐证。根据东海地震相对比和沉积物中海侵和海退旋回的不同特征以及布容期以来报道的反磁极性事件发生的时间来推测下部地层的时代归属。由于钻孔最底部的沉积主要是粗颗粒的粉砂质砂和细砂,同时钻孔也穿透了倒数第二冰期的杂乱地震相地层和其下的平行透明海相层,所以推测下部的倒转可能为发生在MIS8晚期的CR0反磁极性事件(距今265~255 ka)。(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中文版)》期刊2008年02期)
顾家伟[10](2006)在《东海外陆架浅部地层磁性特征及晚第四纪海平面波动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球海平面波动、太平洋—亚欧板块构造运动作用下,中国东部沿海—陆架地区晚第四纪海平面波动和地层发育在不同区域差异明显,也和全球变化不尽吻合,主要体现在氧同位素3期海侵的强弱。同时长期以来,钻孔主要集中在沿海—叁角洲地区,而海区钻孔及相关研究还较为薄弱。本论文利用东海外陆架数个柱状样,进行年代地层、磁学和沉积学分析,试图对外陆架地区晚第四纪海平面波动和地层发育规律作初步探索。 硫复铁矿(Fe_3S_4)是一种可以指示海侵事件的磁性矿物。前人研究已揭示东海陆架西湖凹陷沙脊间洼地的泥质沉积物中存在硫复铁矿。但是对硫复铁矿在该区地层中的分布规律及其和海平面波动间联系还缺乏深刻认识。前人大量研究认为沉积物中硫复铁矿的富集存在以下可能性:1)海水下渗改变沉积物成岩环境;2)古代湖泊或浅海环境中形成并被保存至今。本研究在前期工作基础上,针对已发现的硫复铁矿富集区选择典型柱状样6根(深约1.5-2.5m,长柱样;B436、B437、B439、B459、B483、B484),同时于扬子浅滩前缘新获取柱状样4根(深约0.3-0.5m,短柱样;ST9、ST13、ST15、ST23),进行了U系测年,粒度分析、磁性测量、X—射线衍射分析、微体古生物鉴定分析、粘土矿物和化学元素含量测试,试图揭示东海外陆架浅部地层结构、揭露硫复铁矿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及成因机制,从而探讨该区晚更新世以来海平面波动模式及其控制下的地层发育。 岩性观察发现,西湖凹陷柱状样从上到下可分为两层,上层均青灰色砂泥混合物,含大量贝壳碎片,底界埋深0.5-1.3m;下层一般为黄褐色泥质粉砂和粉砂质泥,质地坚硬,未钻穿,部分柱状样中下层上部出现灰褐色薄层,质较软。扬子浅滩前缘柱状样揭示的沉积物均为青灰色砂泥混合物,含大量贝壳碎片,未穿。 由西湖凹陷B439孔深约1m处沉积物的U系测年显示年龄为42.4±3.1kaBP。对比该区浅地震剖面,认为本区下层沉积物属于MIS3中晚期,上层沉积物属于MIS1。 磁性测试结果显示,本区上层沉积物、即青灰色砂泥混合物磁性较强,磁性特征证明是磁铁矿富集;但在ST9孔表层发现剩磁异常。下部泥质层磁性较弱,(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06-05-01)
东海外陆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对东海外陆架-陆坡-冲绳海槽表层沉积物粒度和黏土矿物组成的分析,探讨了3个不同沉积单元底质沉积物成因及物质来源。结果表明,东海外陆架→陆坡→冲绳海槽,沉积物粒度整体上逐渐变细。东海外陆架沉积物具有明显海滩砂或者破浪带砂的特征,为晚更新世冰消期海侵的产物,属于"残留沉积"。海槽西坡沉积物粒度参数具有重力流沉积特征,反映了沉积物由外陆架向海槽以滑塌或重力流的搬运方式。海槽槽底细颗粒沉积物悬移组分占主导的特点体现了半深海沉积特征,其主要来源于台湾和中国大陆长江、闽江等入海河流。物质来源一方面反映了黑潮对于细颗粒台湾源物质的输运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体现了来源于中国大陆源细颗粒物质存在以近底侧向搬运、"冬贮夏输"悬浮搬运等多种输运机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东海外陆架论文参考文献
[1].王中波,张志珣,梅西,黄龙.东海外陆架晚第四纪地层厘定及沉积环境[C].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8
[2].窦衍光,陈晓辉,李军,蔡峰,温珍河.东海外陆架-陆坡-冲绳海槽不同沉积单元底质沉积物成因及物源分析[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8
[3].姜兆霞,靳春胜,刘青松,姚政权.东海外陆架SFK-1孔晚第四纪沉积物古地磁定年及其古气候意义[C].2017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专题3:地球内部结构及其动力学、专题4:古地磁学与地球动力学.2017
[4].王中波,张志珣,张训华,黄龙,陆凯.东海外陆架TBF-1孔晚第四纪地层厘定[C].第十四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6
[5].蓝先洪,张志珣,王中波,陈晓辉.东海外陆架晚第四纪沉积物的稀土元素组成及物源示踪[J].地球学报.2014
[6].王中波,杨守业,张志珣,李日辉,蓝先洪.东海外陆架晚第四纪若干沉积学问题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2
[7].王中波,杨守业,张志珣,顾兆峰.东海外陆架晚第四纪地层研究的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C].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2011
[8].唐秋华.东海北部外陆架海底底形特征及其成因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
[9].葛淑兰,石学法,吴永华,熊应乾,韩贻兵.东海北部外陆架EY02—1孔磁性地层研究[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8
[10].顾家伟.东海外陆架浅部地层磁性特征及晚第四纪海平面波动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