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综合性公园论文_陈振魁

导读:本文包含了城市综合性公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公园,城市,综合性,生态,景观设计,绿地,景观。

城市综合性公园论文文献综述

陈振魁[1](2019)在《浅析城市综合性公园景观设计中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速度越来越快。文章的目的就是为了研究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综合性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情况,从海绵城市的概念出发,同时将渗、滞等角度作为出发点,为城市综合性公园景观设计水平提升提供有效保障。(本文来源于《智能城市》期刊2019年21期)

魏峰[2](2019)在《浅析城市音乐主题综合性城市公园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内外城市公园经典案例其成功之处在于将文化休闲元素很好的融入公园规划设计当中,极大地满足当前时代下人们工作之余追求放松休闲的娱乐体验的心理需求,该种公园模式简化定义为"生态+文化=新城市公园"。将剧场、音乐厅、雕塑等设施植入公园生态绿化将是我国未来城市公园发展的方向,本文以此为背景,以长宁临空1号公园建设为例,以音乐主题融入新城市公园营造中的运用做了阐述与探讨。(本文来源于《中外建筑》期刊2019年07期)

磨锋[3](2019)在《第十二届中国(南宁)国际园林博览会闭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记者磨锋)6月28日,第十二届中国(南宁)国际园林博览会圆满闭幕,园博园作为综合性城市公园永久保留,继续面向社会开放。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黄艳,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副主席严植婵,市长周红波出席闭幕式并讲话。第十二届中国(南宁)国际园(本文来源于《南宁日报》期刊2019-06-29)

付静[4](2019)在《邯郸市城市综合性公园绿地小气候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推进,城市公园绿地小气候适宜性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研究选取了叁个邯郸市城市公园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绿地构成要素与小气候之间的影响,为今后本地区绿地建设提供策略性建议。本文基于现有研究,针对影响绿地小气候因子进行探讨,对相关绿地小气候研究具有一定补充意义。本研究分别在夏季、冬季进行实地数据收集,按照公园绿地结构、下垫面等不同因素设置样地,测试不同样地中小气候数据。根据不同样地小气候变化数据,分析影响城市绿地小气候变化因子的响应机制,建立多因素回归模型,并对人体舒适度与小气候影响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公园水体周边小气候变化特征及人体舒适度舒适分析。水体周围不同距离温湿效应存在差异,水体边缘处夏季降温增湿效果最佳,其中大型水体对周边小气候的影响范围更广。温度、风速对人体舒适度指数影响显着,并通过多因素线性回归作出预测模型。(2)探究绿地不同植被结构小气候差异。通过单因素方差和多重差异比较分析不同植被结构之间显着差异。(3)探究邯郸市不同综合性公园绿地温湿效应差异。(4)针对使用者行为方式与小气候舒适度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使用者会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小气候舒适的地方进行活动。(6)探究人体舒适度指数DI与实际人体热感觉、热舒适之间的差异,结果显示二者存在一定的偏差。针对城市公园绿地小气候变化特征和影响机制,本研究还对邯郸市城市综合性公园设计策略进行了探讨,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河北工程大学》期刊2019-06-01)

丛金萍[5](2019)在《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综合性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调研探索布朗族文化及施甸县地域特征,分析施甸县植物景观现存问题,总结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公园植物配置品种的选择要适地适树、乡土树种优先、适当引进新品种、具有民族文化寓意;植物分区多样、主题明确、搭配方式丰富、可呼应民俗节日、作为民俗活(本文来源于《中华建设》期刊2019年03期)

姚松[6](2018)在《信息智能化时代背景下城市综合性公园设计与运营》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园设计伴随工业化文明时代来临,从海德公园开始,公园设计在蓬勃发展的同时始终面临设计与运营结合的问题。中国的近代园林史是一个由私家园林走向公共开放的过程,处在工业化文明向信息智能化过渡的阶段。南京林业大学从陈植先生《造园学概论》发展到风景园林高峰学科,南京林业大学设计院始终承载着景观设计的"产学研"实践任务。"时宜得致,古式何裁",好的设计必须与时代结合,与时俱进,文化传承,铭记历史,奏时代赞歌,谋民生福祉。如何控制造园成本,避免资源浪费和设计过度,(本文来源于《建筑与文化》期刊2018年10期)

刘喆[7](2018)在《基于园林要素的城市综合性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各类园林要素作为城市综合性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公园主题的表现和空间表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中国城市综合性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主要研究方向在于如何使植物景观设计在公园整体中发挥实效,然而如何从细节美化的角度使各类园林要素中植物景观设计更加合理的相关研究还不够深入。为此,在对国内城市综合性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分别介绍了基于地形、水体、建筑及小品、道路的植物景观设计思路及方法,以期为城市综合性公园进行植物景观设计规划提供思路。(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14期)

费凡[8](2018)在《城市综合性公园规划设计中的生态手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今天,在生态文明成为国家战略背景之下,风景园林的“生态性”已经成为学科发展研究的重要议题。但另一方面,生态知识作为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重要理论工具,如何在实践中有理、有据、有效地得到运用并未获得充分的回答。如何从“科学性”主导的生态学语言转化为“空间性”主导的景观规划设计语言,是从业人员必须面对的关键性问题。在过往研究中,“生态设计语言”作为景观生态化设计的基础理论与方法扮演着沟通二者桥梁的角色。而其中以“图式语言”为代表的相关知识虽然具备着重要作用却由于其“语言百科”的特性在实践中并未得到广泛的运用,笔者认为,具备“成语”特性的“生态手法”由于其提供固定空间模式以及对接项目类型等特征正是弥补这一缺陷的合理手段。另外,城市综合性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中的核心角色,频繁出现于景观规划设计的生态实践之中。故本文以生态手法为研究主体、城市综合性公园为客体对象,研究二者之间的联系,旨在系统归纳总结城市综合性公园的生态手法并使其具备可证性、可行性及可表达性。最后以此为例探索一套言之有理、行之有效、逻辑缜密的生态知识向生态实践的转化路径。论文分为六个章节,以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逐步深入。第一章,对论文涉及的背景、意义、国内外发展情况、核心研究方法以及逻辑框架进行梳理,确定了基本研究内容及路径。第二章,对支撑研究的城市综合性公园、生态手法等基本概念进行辨析,以界定清晰的研究对象与范围,同时提出“E-T-P-C”的研究指导途径,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及路线基础。第叁章,运用“E-T-P-C”指导途径从生态学理论机制及案例提炼中推导基于多生态目标、多尺度的生态手法集合,并通过理性归纳取舍,整合提出多目标、多尺度下的不同城市综合性公园理想空间指导模式,并运用分类典型案例验证方式初步证实了手法成果的有效性。第四章,将研究成果再次带入典型案例—苏州狮山公园,对其进行二次综合验证与修正,导出最终成果。第五章,选取西安兴庆公园为例,运用应用基础研究部分核心成果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改造策略,以验证生态手法与理想空间指导模式的可操作性。第六章,结论部分,对本文所提出的“E-T-P-C”转化途径、多尺度、多目标的手法集合及多尺度多目标的理想空间指导模式等创新内容进行提炼、归纳与总结。研究最终共导出宏观手法16项、中观手法28项、微观手法103项,宏观理想空间指导模式8个,中观4个,微观必要基底5个。本文创新点:(1)建立了一套生态知识向生态实践的转化路径。指以城市综合性公园、生态手法为载体建立了基于“E-T-P-C”研究途径的生态知识与生态实践的转化路径。为生态学基础理论转化至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应用建立了一套相对逻辑缜密、言之有理、行之有效、具有普适性的转化路径;(2)提炼了一套可行的手法集合。指基于生态学基本理论与案例提炼对城市综合性公园多尺度、多目标的空间生态手法进行理性推导与归纳总结,使生态手法均具备可证性;(3)归纳了一套多尺度的空间模式集合。指通过对生态手法的理性归纳、取舍与整合,获取具备一定典型性的理想空间指导模式,从而建立多尺度的城市综合性公园理想空间指导模式集合。(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18-06-01)

朱琳,张玉英,薛春荣[9](2018)在《城市综合性公园管理的生态转型初探——以济南森林公园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探讨公园管理生态转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结合当前城市公园养护管理工作实际,总结常用方法和现阶段使用成果,同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种可行的养护管理方式,为今后城市公园养护管理工作逐步向生态管理模式转型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园艺文摘》期刊2018年04期)

何瑞军[10](2018)在《小城市综合性公园的规划建设探讨——以四川威远县婆城公园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威远县婆城公园的案例分析,在以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为指导的城市化发展进程中,针对城市绿化如何助推城市发展,彰显城市特色,普惠城市居民的问题,提出在小城市快速发展、城市绿化逐步提升,随之而来的综合性公园的规划建设考量,对以后城市公园的规划建设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现代园艺》期刊2018年08期)

城市综合性公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国内外城市公园经典案例其成功之处在于将文化休闲元素很好的融入公园规划设计当中,极大地满足当前时代下人们工作之余追求放松休闲的娱乐体验的心理需求,该种公园模式简化定义为"生态+文化=新城市公园"。将剧场、音乐厅、雕塑等设施植入公园生态绿化将是我国未来城市公园发展的方向,本文以此为背景,以长宁临空1号公园建设为例,以音乐主题融入新城市公园营造中的运用做了阐述与探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城市综合性公园论文参考文献

[1].陈振魁.浅析城市综合性公园景观设计中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J].智能城市.2019

[2].魏峰.浅析城市音乐主题综合性城市公园设计[J].中外建筑.2019

[3].磨锋.第十二届中国(南宁)国际园林博览会闭幕[N].南宁日报.2019

[4].付静.邯郸市城市综合性公园绿地小气候响应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9

[5].丛金萍.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综合性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J].中华建设.2019

[6].姚松.信息智能化时代背景下城市综合性公园设计与运营[J].建筑与文化.2018

[7].刘喆.基于园林要素的城市综合性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探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8

[8].费凡.城市综合性公园规划设计中的生态手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

[9].朱琳,张玉英,薛春荣.城市综合性公园管理的生态转型初探——以济南森林公园为例[J].中国园艺文摘.2018

[10].何瑞军.小城市综合性公园的规划建设探讨——以四川威远县婆城公园为例[J].现代园艺.2018

论文知识图

城市综合性公园管理模式) 论城市综合性公园恢复改造中文...南京乌龙潭公园中的象棋桥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综合性公园景...城市综合性公园规划设计中的生...城市综合性公园餐饮服务设施评...

标签:;  ;  ;  ;  ;  ;  ;  

城市综合性公园论文_陈振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