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活性炭生物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活性炭生物转盘,河流底泥,活性污泥,挂膜启动
活性炭生物池论文文献综述
周丽,魏超,许雯佳,成小英[1](2018)在《不同接种泥的活性炭生物转盘挂膜启动及运行效果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比研究了接种河流底泥和活性污泥的2组活性炭生物转盘处理污染河水的效果。结果表明:在转速为3 r/min,水力停留时间为12 h时,采用底泥接种和活性污泥接种的2组反应器NH3-N去除率分别为82%、90%,TP去除率分别为79%、62%,CODMn去除率均为87%左右。改变水力停留时间,发现活性污泥接种的反应器在去除NH3-N、底泥接种的反应器在去除TP时,有更高的抗冲击负荷能力。(本文来源于《上海环境科学》期刊2018年05期)
许雯佳[2](2018)在《活性炭生物转盘处理污染河水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河湖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威胁,针对严重的河湖污染的治理问题,在无锡市滨湖区蠡河河水以及江南大学河水水质的调查和监测基础上,将活性炭与生物转盘结合用于处理污染河水,开展了接种物、改性对活性炭生物转盘挂膜启动的影响研究,探讨了转速、水力停留时间(HRT)、温度、C/N和抗生素(阿莫西林)对不同活性炭生物转盘的影响。并系统研究了每一阶段生物膜的特性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等,对各污染物去除率变化进行理论分析,以期为实施蠡河生物修复示范工程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持,并为实现活性炭生物转盘原位处理污染河水提供技术参考。主要结论如下:(1)采用3种接种物(河水、底泥、活性污泥)×3种活性炭(未改性、KMnO_4改性、H_2SO_4改性)进行活性炭生物转盘挂膜启动研究,结果表明:河水和底泥有相似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但底泥较之河水挂膜启动较快,活性污泥和底泥挂膜启动时间类似,但各污染物去除率(除TP外)活性污泥接种>底泥≈河水。改性增加了活性炭表面亲水基团(H_2SO_4改性>KMn O_4改性),提高了挂膜启动稳定阶段各污染物去除性能,提高了微生物的活性。(2)挂膜稳定后,探究转速、HRT对9组活性炭生物转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转速为3 r/min,HRT为12 h时,活性炭生物转盘达到最佳处置效率。而生物膜分析表明转速过低过高都会限制生物膜活性,而在一定HRT范围内,HRT越长,VS/TS越大,生物膜活性越高,但为提高处置效率,HRT为12 h时最佳。最佳条件下,生物膜高通量测序表明9组反应器均能达到同步硝化反硝化,河水与底泥接种有相似的物种组成,活性污泥接种的有一定差异性,且改性增加了物种的多样性与丰富度(H_2SO_4改性>KMnO_4改性>未改性)。(3)在转速3 r/min,HRT12 h时,探究温度、C/N对活性炭生物转盘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28℃,C/N为6:1时,处理效果达到最佳。生物膜分析表明在该温度和C/N下,微生物具有较高的活性,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分析表明C/N过高过低会改变菌群的结构。此外,接种物以及是否改性的差异在低温下微乎其微。(4)在转速3 r/min,HRT为12 h,温度28℃,C/N为12:1时,探究不同浓度的阿莫西林对不同接种物H_2SO_4改性条件下的生物转盘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阿莫西林对活性炭生物转盘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生物膜活性也会下降,叁维荧光图表明低浓度阿莫西林会刺激微生物分泌小分子的蛋白质(Ⅰ),浓度持续增加,类溶解性微生物产物增多。对比加入0.5 mg/L阿莫西林前后的生物膜,并进行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物种数量、功能菌数量、多样性和丰富度锐减,同时活性炭生物转盘对不同浓度的阿莫西林有一定去除作用。(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8-06-01)
韩亚楠[3](2017)在《丙烯腈废水曝气生物池活性炭再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腈纶纤维是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之一,用量较大,而腈纶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腈纶废水。其特点是废水中污染物浓度高、含有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等多种高分子聚合物,可生化性差,采用常规方法难以达标排放。本文对A/O工艺+生物活性炭曝气处理某企业丙烯腈废水中活性炭的再生效果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在氧化温度220℃、进空气流量550 Nm~3/h、炭泥停留时间1.0h的状态下,系统可以维持自热反应条件,不需要额外增加蒸汽量。在再生活性炭投加量为4.0g/L,反应时间为4.0h时,pH为7.5条件下,对中间池废水进行处理,COD去除率达到56.8%。根据现场调试结果,出水水质指标不能满足《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采用湿式氧化+叁维电极氧化联合处理得到的再生活性炭,其吸附性能明显提高,最佳控制参数为:反应电压5.0V,pH值为8.0,反应时间6.0h,蛭石投加比例1:1。联合处理后,在再生活性炭投加量为4.0g/L,反应时间为4.0h时,pH为7.5条件下,再生活性炭的COD去除率达到75.3%,达到生产现场实际再生要求(COD去除率大于70%);采用湿式氧化+电芬顿联合处理得到的再生活性炭,其吸附性能显着提高,最佳控制参数为反应时间6.0h,双氧水和亚铁离子摩尔比为1:20,反应温度为25.0℃,pH值为3.0,反应电压6.0V。经过联合处理后,在再生活性炭投加量为4.0g/L,反应时间为4.0h时,pH为7.5条件下,再生活性炭的吸附效率达到80.2%,达到生产现场实际再生要求(COD去除率大于70%)。(本文来源于《辽宁科技大学》期刊2017-12-10)
许雯佳,成小英[4](2018)在《水力停留时间对活性炭生物转盘处理污染河水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将生物转盘与活性炭网状填料相结合,进行活性炭吸附实验并采用河水直接挂膜,探究在盘片最佳转速下,不同水力停留时间对活性炭生物转盘去除NH_4~+-N、TP、高锰酸盐指数以及生物膜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Freundlich等温线显示活性炭对水中NH_4~+-N、TP、高锰酸盐指数有较好的吸附性能.盘片转速为3 r·min-1时,NH_4~+-N、TP、高锰酸盐指数去除率分别为86.05%、81.28%、77.09%,去除性能最佳.水力停留时间对去除NH_4~+-N、TP存在显着线性相关(R2>0.9)且去除率存在显着差异(P<0.05),而对高锰酸盐指数不存在显着线性相关且去除率差异不显着(P>0.05).HRT对生物膜活性、蛋白多糖以及S-EPS、LB-EPS、TB-EPS叁维荧光峰均有影响.(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18年01期)
杨家轩[5](2016)在《上向流沸石—活性炭生物滤池低温下除氨氮效能和强化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过滤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氨氮、可生物降解有机碳(BDOC)等污染物质,提高出水的生物稳定性。而由于低温时期生物活性降低,导致生物滤池去除污染物的能力大大下降。与异养菌相比,低温时期的硝化细菌世代更长,滤池反冲洗后恢复缓慢,并且很容易被异养菌所覆盖,从而导致硝化细菌与氨氮等营养底物无法充分接触,使得生物滤池低温期除氨氮的能力更低。虽然以沸石材料吸附为代表的物理吸附法去除水中氨氮受温度的影响不明显,但是其吸附容量有限、操作复杂、管理困难、费用高。因此,低温条件下去除氨氮已经成为国际高度关注的难题。研究物化-生化耦合除氨氮技术,发挥其各自的优势,有可能提高低温条件下去除氨氮的效能。本研究中制定了优先除氨氮的策略,首次提出了“臭氧催化氧化-上向流沸石/活性炭复合滤料生物滤池(UMBF)”耦合技术,并成功地应用于低温、高氨氮、氨氮浓度波动大、高有机物污染的地表水处理。本文以UMBF为研究对象,结合气浮、臭氧预氧化等技术,通过中试和生产性试验研究了该技术的净水效能。结果表明,臭氧催化氧化-UMBF在低温水处理中对原水中氨氮浓度波动有良好的缓冲和净化效能。在进水氨氮浓度不超过1.5 mg/L时,UMBF出水氨氮浓度低于0.01 mg/L;当进水中氨氮浓度周期性上升到2.75mg/L时,UMBF出水氨氮浓度低于0.2 mg/L;当进水氨氮浓度持续上升至3.5 mg/L时,在4 h~5 h后UMBF出水氨氮浓度最大上升至0.63 mg/L。当滤池进水氨氮浓度的突然性下降,出水氨氮浓度在4 h后呈逐渐下降趋势。此外,该型生物滤池基本可以实现整个低温期无反冲洗而不堵塞。因而,在处理低温高氨氮污染水体时性能十分稳定。研究了低温期UMBF内“叁氮”的迁移和转化机制,发现生物氧化作用是UMBF低温期去除氨氮的重要途径。氨氮在生物滤池的沸石滤料层和下层生物活性炭滤料中得到有效去除,而亚硝态氮在生物活性炭层底部和中部得到积累,在生物活性炭层中部和上部得到有效去除。研究还发现,“叁氮”在UMBF滤层的中上部并不守恒,尤其在亚硝态氮大量积累之后的滤层区域内“叁氮”的减少量明显增加,说明除了完全硝化过程外,UMBF内也存在局部的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过程。同时,应用高通量技术研究了生物滤池内不同高度填料上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生物沸石层和生物活性炭层所富集的生物群落结构存在较大差异性。β变形菌和氨氮氧化细菌主要集中分布在生物滤池的生物沸石层中,其中亚硝化单胞菌占整个生物菌群的7%~10%,而在生物活性炭层分布较少,α变形菌和硝化螺旋菌主要分布在生物活性炭层。生物系统的这种分层分布有利于氨氧化菌首先利用氨氮和溶解氧等有利条件,提高硝化类细菌在UMBF内的竞争优势,实现对氨氮的优先去除。研究了UMBF内的填料对氨氮的理化作用,发现使用长达3年的生物沸石对进水中的氨氮仍具有明显的吸附和缓冲作用,并且其对氨氮的吸附过程与新鲜沸石相比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生物沸石对氨氮的吸附过程更适合于Freundlich模型,吸附过程中的物理吸附的比重明显加大;对氨氮的吸附量下降了约1/3,但可解吸附率明显上升;水中共存离子、离子强度、pH值和微生物对生物沸石解吸附氨氮的能力具有明显影响,低价态、高浓度的金属阳离子(Na+)、pH<5或pH>10时、生物氧化作用可以促进生物沸石的原位再生。通过适度调节进水中金属阳离子浓度等因素可以原位加快UMBF内生物沸石填料中氮的迁移速率,提高UMBF系统在低温期对氨氮去除的持续性、高效性以及对氨氮浓度波动的缓冲性能。本文利用“臭氧催化氧化-UMBF”工艺实现了低温期对进水中浓度波动的氨氮稳定去除、对高氨氮原水的高效去除;研究了硝化细菌对UMBF内滤料、滤层和进水氨氮负荷的响应机制;证实在低温(2℃~4℃)环境中生物氧化作用仍然是地表水中氨氮去除的重要途径;还研究了氨氮在UMBF内的迁移和转化,为解决低温期原水高氨氮高有机物污染、氨氮浓度波动等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该工艺几年时间的实际生产应用表明,虽然该工艺的制水成本较常规水处理工艺略有升高,但冬春两季原水氨氮重污染时期可以恢复水厂正常供水。因此,该技术在我国北方寒冷地区或季节性低温地区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6-10-01)
吴荣屏[6](2015)在《臭氧+活性炭生物滤池工艺用于城市自来水厂的升级改造》一文中研究指出升级改造方案采用在机械加速澄清池和砂滤池之间增建"臭氧接触池、生物活性炭滤池和中间提升泵房"。受用地限制,深度处理构筑物所有功能集成于一座整体建筑内。改造后的水厂为南方某地区周边水厂进行深度处理实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推动作为全省饮用水提标改造先行先试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本文来源于《福建建材》期刊2015年08期)
尤涛[7](2014)在《活性炭生物再生技术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活性炭具有极为发达的内部孔隙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吸附容量大,速度快,能有效吸附气体、胶态固体及有机色素,是最常用的吸附剂之一。生物再生技术具有成本低,再生效率稳定等特点,目前成为许多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对生物再生相关理论和技术方法的近期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1引言生物再生法[1]是利用经驯化过的菌种处理失效的活性炭,使吸附在活性炭上的有机物降解并进一步消化分解成H_2O和CO_2,恢复其吸附性能的过程。该法综合了物理吸附的高效性和生(本文来源于《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十二章)》期刊2014-08-22)
王云昌[8](2014)在《载铁活性炭生物滤池低温下去除氨氮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饮用水水源氨氮污染问题十分严重,对城市饮用水的安全构成威胁。生物活性滤池是公认的最为经济有效的去除饮用水中氨氮的方式之一,但在低温环境下难以发挥作用。因此,探索低温下生物活性炭工艺高效脱氮,控制北方高寒地区氮污染和提供安全高质的饮用水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超声浸渍法将铁元素负载到活性炭上。通过改性活性炭与未改性活性炭对比试验,围绕吸附氨氮与活性炭表面性质关系这一问题,详细研究了氨氮在活性炭表面的吸附行为和机理。同时将改性炭应用到低温环境下,作为生物滤池滤料,进行微生物挂膜和除氮试验,从挂膜完成时间、微生物数量、微生物活性等方面进行考察,探讨了低温强化原因。通过改性,改变了活性炭的物理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铁元素以Fe203形式负载到活性炭上,使活性炭大孔和中孔的比表面积由46.175m2/g减小到改性后24.683m2/g,孔体积由0.064cc/g减小到0.043cc/g,平均孔径由3.742nm增大到3.808nm,表面形貌更加粗糙不平。通过改性,活性炭的等电点由未改性时pHPZC=5.8提高到改性后pHPZC=8.2。氨氮在吸附过程中主要由颗粒内扩散过程控制,吸附行为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方程。通过对等温吸附线的研究表明,氨氮在活性炭表面服从Langmuir和Freundlich两种等温吸附模型。其中改性活性炭的氨氮饱和吸附量qm值在25℃、15℃、5℃的条件下比未改性炭分别提高11.2%, 12.3%, 52.8%。热力学分析表明活性炭吸附氨氮的行为是自发和放热的物理吸附过程。将改性炭应用到低温环境下进行自然挂膜和除氮试验,对比未改性炭柱,结果表明,在低温条件下改性炭柱中自然挂膜完成历时96天,未改性炭柱挂膜历时106天。挂膜完成后,活性炭柱对氨氮的去除率均能达到95%以上。对比改性炭柱和未改性炭柱中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表明,改性炭柱整体微生物数量和活性均要高于未改性炭柱。宏基因组测定表明,改性炭柱中微生物丰富度要高于未改性炭。对生物活性滤池进行除氮动力学探讨结果表明,改性炭柱比降解速率为0.114mg/L.h·nmol,而未改性炭柱的比降解速率为0.090mg/L·h·nmol。改性炭柱中微生物活性要高于未改性炭柱。(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14-05-13)
钟世铭[9](2013)在《活性炭生物曝气滤池工艺处理采油废水的主要工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油的废水,对环境的污染比较大,因此,就需要进行有效的处理。在诸多的处理方法中,活性炭生物曝气滤池的技术工艺还是很不错的。本文就是以此为主题,来进行探析的。(本文来源于《地球》期刊2013年07期)
李英,张承中,张英,苟菊香[10](2012)在《酸碱溶液改性竹基活性炭生物降解H_2S》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竹基活性炭采用酸、碱溶液浸渍的方法改性,并用化学和表面形态分析等表征方法测试了其改性前后的特性,研究了不同溶液对改性竹基活性炭在微生物挂膜和滴滤塔去除H2S方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用10%NaOH溶液改性后的竹基活性炭较未改性的竹基活性炭碱性基团含量增加了0.614 mmol/L,平衡含水率增加了6.08%,碘吸附值增加了29.6 mL/g,这些物化性能的改变更有利于生物竹基活性炭去除H2S。对比5种改性方法对生物降解H2S性能的影响,在H2S入口浓度为150~4 500 mg/m3、循环液喷淋量0.2 L/h、pH 6.5~7.5、气体停留时间66 s的条件下,经NaOH溶液改性后的竹基活性炭,对H2S的去除率达93.4%以上,效果好于其他改性方法的竹基活性炭。(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学报》期刊2012年12期)
活性炭生物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当前,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河湖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威胁,针对严重的河湖污染的治理问题,在无锡市滨湖区蠡河河水以及江南大学河水水质的调查和监测基础上,将活性炭与生物转盘结合用于处理污染河水,开展了接种物、改性对活性炭生物转盘挂膜启动的影响研究,探讨了转速、水力停留时间(HRT)、温度、C/N和抗生素(阿莫西林)对不同活性炭生物转盘的影响。并系统研究了每一阶段生物膜的特性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等,对各污染物去除率变化进行理论分析,以期为实施蠡河生物修复示范工程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持,并为实现活性炭生物转盘原位处理污染河水提供技术参考。主要结论如下:(1)采用3种接种物(河水、底泥、活性污泥)×3种活性炭(未改性、KMnO_4改性、H_2SO_4改性)进行活性炭生物转盘挂膜启动研究,结果表明:河水和底泥有相似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但底泥较之河水挂膜启动较快,活性污泥和底泥挂膜启动时间类似,但各污染物去除率(除TP外)活性污泥接种>底泥≈河水。改性增加了活性炭表面亲水基团(H_2SO_4改性>KMn O_4改性),提高了挂膜启动稳定阶段各污染物去除性能,提高了微生物的活性。(2)挂膜稳定后,探究转速、HRT对9组活性炭生物转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转速为3 r/min,HRT为12 h时,活性炭生物转盘达到最佳处置效率。而生物膜分析表明转速过低过高都会限制生物膜活性,而在一定HRT范围内,HRT越长,VS/TS越大,生物膜活性越高,但为提高处置效率,HRT为12 h时最佳。最佳条件下,生物膜高通量测序表明9组反应器均能达到同步硝化反硝化,河水与底泥接种有相似的物种组成,活性污泥接种的有一定差异性,且改性增加了物种的多样性与丰富度(H_2SO_4改性>KMnO_4改性>未改性)。(3)在转速3 r/min,HRT12 h时,探究温度、C/N对活性炭生物转盘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28℃,C/N为6:1时,处理效果达到最佳。生物膜分析表明在该温度和C/N下,微生物具有较高的活性,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分析表明C/N过高过低会改变菌群的结构。此外,接种物以及是否改性的差异在低温下微乎其微。(4)在转速3 r/min,HRT为12 h,温度28℃,C/N为12:1时,探究不同浓度的阿莫西林对不同接种物H_2SO_4改性条件下的生物转盘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阿莫西林对活性炭生物转盘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生物膜活性也会下降,叁维荧光图表明低浓度阿莫西林会刺激微生物分泌小分子的蛋白质(Ⅰ),浓度持续增加,类溶解性微生物产物增多。对比加入0.5 mg/L阿莫西林前后的生物膜,并进行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物种数量、功能菌数量、多样性和丰富度锐减,同时活性炭生物转盘对不同浓度的阿莫西林有一定去除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活性炭生物池论文参考文献
[1].周丽,魏超,许雯佳,成小英.不同接种泥的活性炭生物转盘挂膜启动及运行效果比较研究[J].上海环境科学.2018
[2].许雯佳.活性炭生物转盘处理污染河水性能研究[D].江南大学.2018
[3].韩亚楠.丙烯腈废水曝气生物池活性炭再生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7
[4].许雯佳,成小英.水力停留时间对活性炭生物转盘处理污染河水的影响[J].环境科学.2018
[5].杨家轩.上向流沸石—活性炭生物滤池低温下除氨氮效能和强化技术[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
[6].吴荣屏.臭氧+活性炭生物滤池工艺用于城市自来水厂的升级改造[J].福建建材.2015
[7].尤涛.活性炭生物再生技术研究进展[C].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十二章).2014
[8].王云昌.载铁活性炭生物滤池低温下去除氨氮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4
[9].钟世铭.活性炭生物曝气滤池工艺处理采油废水的主要工艺分析[J].地球.2013
[10].李英,张承中,张英,苟菊香.酸碱溶液改性竹基活性炭生物降解H_2S[J].环境工程学报.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