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高寒草甸草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寒草原草甸,土壤侵蚀,植被覆盖,土壤养分
高寒草甸草原论文文献综述
陈泽涛,沙占江,王求贵,余迪,胡菊芳[1](2019)在《高寒草原草甸区土壤侵蚀及植被覆盖对养分空间分布的影响——以兴海盆地子科滩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高寒草原草甸区土壤中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通过遥感解译分类、~(137)Cs示踪土壤侵蚀以及土壤化学方法相结合,研究了高寒草原草甸兴海盆地子科滩不同植被类型、植被盖度以及土壤侵蚀强度下的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及差异。结果表明:植被盖度与TN,OM,EXT-P呈p<0.01水平上显着正相关,与EXT-N呈p<0.05水平上显着正相关,表明TN,OM和EXT-N对高寒草原草甸地表植物的生长有着显着积极的影响。高寒草甸土壤中的OM,TN,EXT-N,EXT-P以及EXT-K的含量高于高寒草原的原因为高寒草甸植被密度大且覆盖有约15 cm厚的植毡层。研究区植被覆盖度越高,则土壤侵蚀强度越弱。土壤养分OM,TN,EXT-N,EXT-P呈现出从西南到东北逐渐降低的趋势,而土壤侵蚀强度变化趋势与之相反。因此地表植被状况良好与否对高寒草原区土壤养分的存贮和降低水土流失均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张起鹏,王建,张志刚,顾洪亮[2](2019)在《高寒草甸草原景观格局动态演变及其驱动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寒草甸是高寒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畜牧业基地,脆弱的生态环境极易受到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为了探究高寒草甸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力,以多期遥感影像和统计数据为基础数据,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在利用景观格局指数模型来分析研究区景观格局动态演变的基础上,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从空间角度分析了研究区重要景观演变的驱动力。结果表明:(1)研究区植被覆盖面积所占比例始终维持在80%以上,各景观类型结构变化较为明显;(2)2000—2016年高寒草甸景观类型面积变化较大,其他草甸、旱地和建设用地的面积持续增加,并且年变化速率加快,灌木林地、灌丛草甸和水域面积持续减少;各类景观面积年变化率增大,2000—2009年高寒草甸景观面积年变化率为1.118%,2009—2016年景观面积年变化率为2.067%,每年发生类型转化的景观面积约为0.691×10~4 hm~2,5大类景观转移变化面积不大,但各小类景观的转换现象很明显。(3)景观水平上的景观指数变化反映出2000—2009年景观破碎化程度较强,2009—2016年景观状态得到优化,整体趋向于整合;斑块水平上的景观指数变化反映出不同斑块类型格局差异性较大,变化特征明显。(4)海拔与坡度因子对一级分类草地景观及其二级分类灌丛草甸和其他草甸演变的影响较为显着,植被覆盖度因子对草地景观演变存在显着影响,而距离因子对灌丛草甸和其他草甸演变的影响较为显着。人文驱动因素对草原生态及景观演替起到了加速推动作用,其中,政策因素在保护和修复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上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17期)
王力,张强[3](2018)在《近20年青藏高原典型高寒草甸化草原植物物候变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997-2016年青藏高原东北部中国气象局海北牧业气象观测站典型高寒草甸化草原9种优势植物的物候资料对物候期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并结合物候变化特征分析了青藏高原物候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果表明:(1) 9种优势植物中大部分植物的物候变化:在第100~115天之间返青,在第265~285天之间黄枯,开花期出现的时间差异较大,从第120天到第230天不等;(2) 9种优势植物的返青、黄枯和开花等物候期都没有呈现一致的规律性变化,表明植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存在明显的种间差异;(3)种间差异将改变群落结构,群落结构的改变又会重塑该生境的种间关系,长期过程中植物和气候变化之间交互影响,动态调整着基本稳定的耦合关系。而大量基于遥感数据的物候研究弱化了对物候变化种间差异的揭示。(本文来源于《高原气象》期刊2018年06期)
赵世姣,尤延飞,史芳芸,张庚,路浩[4](2018)在《昌都高寒草甸草原3种有毒植物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寒草甸类草原是西藏昌都地区最主要的草地类型,为评价该草地类型主要优势有毒植物营养价值,为其资源化利用提供基础数据。以瑞香狼毒、茎直黄芪和丛生黄芪为试验材料,采用常规营养指标测定法,对3种有毒植物常规营养成分、矿物质元素和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3种有毒植物粗蛋白(CP)含量从高至低依次为丛生黄芪17.62%、茎直黄芪14.09%和瑞香狼毒9.74%,粗灰分含量从高至低依次为茎直黄芪13.65%、丛生黄芪12.44%和瑞香狼毒9.28%,粗纤维含量从高至低依次为茎直黄芪24.76%、瑞香狼毒19.97%和丛生黄芪18.49%;矿物质元素(Cu、Mn、Fe、K、Zn、Ca、Mg、P)含量丛生黄芪最为丰富,其次为茎直黄芪。此外,3种有毒植物都含有17种氨基酸,瑞香狼毒总含量为8.03%,茎直黄芪为11.43%,丛生黄芪为26.80%。结果表明,3种有毒植物营养较为丰富,具有饲草化利用的潜力,可作为一种潜在的饲草资源合理利用。(本文来源于《动物医学进展》期刊2018年12期)
姜哲浩,康文娟,柳小妮,张德罡,陈建纲[5](2018)在《施肥和补播对高寒草甸草原载畜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桑科草原设置施肥和补播处理,分析不同经济类群生物量、营养成分及载畜量的差异,以探讨不同培育措施在短期内对桑科草原载畜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培育措施对不同测算标准下的草地载畜量均有极显着的影响(P<0.01),施肥和补播处理对干物质(DM),总载畜量(246.81和239.80羊单位/hm~2)和可消化粗蛋白(DCP)总载畜量(133.50和124.89羊单位/hm~2)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分别比对照(CK)增长了33%、30%、20%和12%;对代谢能(ME)载畜量(210.83和213.22羊单位/hm~2)的促进作用较小,仅比CK增长了0.2%和1%。处理当年,补播对禾本科草类DM和DCP载畜量的增加最有利,施肥对生长季后期DCP载畜量的促进作用较明显。(本文来源于《草原与草坪》期刊2018年06期)
马隆喜,辛小云,孙志英,年林,索南扎西[6](2018)在《施磷肥对高寒草甸草原牧草的增产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甘南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施磷肥对牧草产量和经济类群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磷水平的增加,高寒草甸牧草产量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牧草增长率在19%~96%。施肥对不同经济类群的增产效应不同,豆科牧草地上生物量增幅最大,当施肥量为180kg/hm2时产量增长率最高(1 030%)。叁次多项式函数施肥模型能更好的模拟施磷肥对高寒草甸草原牧草的增产效应,施肥量为163.2kg/hm2时的增长率最高,为90.57%,施肥量为153.6kg/hm2时的增长效益最高,为0.411%/元。(本文来源于《草原与草坪》期刊2018年03期)
张智,朵海瑞,杨萌,周延,吕偲[7](2018)在《不同放牧方式下青海湖和黄河源区湖滨带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呼吸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于2012年8月15~20日(植物生长季)和10月26~31日(非植物生长季),在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滨带的高寒草原和叁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区湖滨带的高寒草甸中,分别设置了高寒草原禁牧、轮牧、持续放牧和高寒草甸轮牧、持续放牧采样地,采用Li-8100A自动土壤CO2观测系统,测量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呼吸通量,同时测定了其地上生物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在8月采样日(植物生长季),轮牧、禁牧和持续放牧下高寒草原、轮牧和持续放牧下高寒草甸的平均生态系统呼吸通量分别为8.72μmol/(m~2·s)、6.42μmol/(m~2·s)、5.45μmol/(m~2·s)、3.10μmol/(m~2·s)和2.19μmol/(m~2·s),其平均温度敏感性分别为3.32、2.72、2.46、4.48和3.30。在不同放牧方式下,湖滨带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呼吸通量和温度敏感性都差异显着(n=6,p<0.05)。在轮牧方式下,高寒草原采样地中,0~10 cm、10~20 cm和20~30 cm深度土壤全碳含量分别为4.756 5%、4.435 8%和4.195 1%,全氮质量比分别为4.078 3 g/kg、3.695 0 g/kg和2.946 7 g/kg,显着高于其它放牧方式下的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相对于禁牧和持续放牧方式,轮牧方式能有效保持土壤肥力,并为生态系统呼吸提供基质,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本文来源于《湿地科学》期刊2018年02期)
王志鹏,张宪洲,何永涛,石培礼,俎佳星[8](2018)在《降水变化对藏北高寒草原化草甸降水利用效率及地上生产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降水总量、分配方式及其发生时间共同决定了青藏高原植被生长的水分条件,而降水利用效率(PUE,地上生产力与降水量的比值)是评估降水与植被生产力关系的有效指标.本研究以藏北当雄高寒草原化草甸为研究对象,利用多年生物量采样数据与同期遥感EVI植被指数建立线性模型,反演了2000—2016年地上净初级生产力(ANPP),结合同时期气象数据,以生长季降水量(GSP)表征降水总体状况,改进的降水集度指标(PCI)表征生长季降水分配,降水重心(PC)表征降水集中时间,并结合生长季均温(GST),利用结构方程分析了气候因子对当雄草地降水利用效率和地上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雄草地ANPP主要受生长季降水影响,GSP与ANPP呈显着正相关,而GST与PUE、ANPP无显着相关关系;PCI与PUE呈显着正相关,表明降水集中分布有利于PUE增加;PCI与ANPP相关的间接系数大于直接系数,表明PCI通过PUE影响ANPP;降水集中时间(PC)变化则对PUE和ANPP没有显着影响.在青藏高原显着的气候变暖背景下,降水量和降水集度的变化都将会对藏北高寒草地的地上生产力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柴曦,李英年,段呈,张涛,宗宁[9](2018)在《青藏高原高寒灌丛草甸和草原化草甸CO_2通量动态及其限制因子》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寒灌丛草甸和草甸均是青藏高原广泛分布的植被类型,在生态系统碳通量和区域碳循环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迄今为止,对其碳通量动态的时空变异还缺乏比较分析,对碳通量的季节和年际变异的主导影响因子认识还不够清晰,不利于深入理解生态系统碳通量格局及其形成机制。该研究选取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海北站高寒灌丛草甸和高原腹地当雄站高寒草原化草甸年降水量相近的5年(2004–2008年)的涡度相关CO_2通量连续观测数据,对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EP)及其组分,包括总初级生产力(GPP)和生态系统呼吸的季节、年际动态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灌丛草甸的CO_2通量无论是季节还是年际累积量均高于草原化草甸,并且连续5年表现为"碳汇",平均每年NEP为70 g C·m~(–2)·a~(–1),高寒草原化草甸平均每年NEP为–5 g C·m~(–2)·a~(–1),几乎处于碳平衡状态,但其源/汇动态极不稳定,在2006年–88 g C·m~(–2)·a~(–1)的"碳源"至2008年54 g C·m~(–2)·a~(–1)的"碳汇"之间转换,具有较大的变异性。这两种高寒生态系统源/汇动态的差异主要源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差异,因为NDVI无论在年际水平还是季节水平都是NEP最直接的影响因子;其次,灌丛草甸还具有较高的碳利用效率(CUE,CUE=NEP/GPP),而年降水量和NDVI是决定两生态系统CUE大小的关键因子。两地区除了CO_2通量大小的差异外,其环境影响因子也有所不同。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的通径分析表明,灌丛草甸生长季节CO_2通量的主要限制因子是温度,NEP和GPP主要受气温控制,随着气温升高而增加;而草原化草甸的CO_2通量多以季节性干旱导致的水分限制为主,其次才是气温的影响,受二者的共同限制。此外,两生态系统生长季节生态系统呼吸主要受GPP和5 cm土壤温度的直接影响,其中GPP起主导作用,非生长季节生态系统呼吸主要受5 cm土壤温度影响。该研究还表明,水热因子的协调度是决定青藏高原高寒草地GPP和NEP的关键要素。(本文来源于《植物生态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耿元波,王松,胡雪荻[10](2018)在《高寒草甸草原净初级生产力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957-2014年气象数据和1998-2014年实测数据驱动CENTURY模型模拟海北高寒草甸草原生态系统地上净初级生产力(ANPP)的动态变化,并利用典型浓度路径RCP4.5和RCP8.5情景下5个大气环流模型的气候情景数据来模拟未来气候变化和CO2浓度变化对草地生态系统ANPP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地点1998-2014年的ANPP观测值与模拟值变化趋势吻合度较高,Pearson相关性系数为0.67,均方根误差为19.62g·m-2,CENTURY模型适用于模拟气候变化对高寒草甸草原影响的研究。2)过去50多年,高寒草甸草原的年平均最低气温、最高气温和年平均气温都呈极显着的波动上升趋势(P<0.01),年降水量年际波动特征比较明显,降水主要集中在植被的生长季。过去50多年,高寒草甸草原ANPP平均值达到271g·m-2,总体变化趋势为增加,但变化趋势不显着(P>0.05)。3)与基准时段(2001-2014年)相比,高寒草甸草原未来2030s(2015-2040年)、2050s(2041-2070年)、2080s(2071-2099年)时段多模型年平均降水量、年平均温度、年平均最低和最高温度变化率均为正值。不考虑CO2肥效作用下,高寒草甸草原多模型平均ANPP在RCP4.5和RCP8.5情景下分别增加2.21%,11.53%,17.78%和8.34%,21.68%,40.32%;考虑CO2肥效作用下,高寒草甸草原多模型平均ANPP在RCP4.5和RCP8.5情景下分别增加2.89%,14.29%,24.28%和11.57%,31.74%,57.29%。考虑和不考虑CO2肥效的情况下,5个大气环流模型引起的模拟结果的不确定性都在合理范围之内,多大气环流模型与CENTURY耦合模拟的ANPP结果较为一致。(本文来源于《草业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高寒草甸草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高寒草甸是高寒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畜牧业基地,脆弱的生态环境极易受到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为了探究高寒草甸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力,以多期遥感影像和统计数据为基础数据,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在利用景观格局指数模型来分析研究区景观格局动态演变的基础上,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从空间角度分析了研究区重要景观演变的驱动力。结果表明:(1)研究区植被覆盖面积所占比例始终维持在80%以上,各景观类型结构变化较为明显;(2)2000—2016年高寒草甸景观类型面积变化较大,其他草甸、旱地和建设用地的面积持续增加,并且年变化速率加快,灌木林地、灌丛草甸和水域面积持续减少;各类景观面积年变化率增大,2000—2009年高寒草甸景观面积年变化率为1.118%,2009—2016年景观面积年变化率为2.067%,每年发生类型转化的景观面积约为0.691×10~4 hm~2,5大类景观转移变化面积不大,但各小类景观的转换现象很明显。(3)景观水平上的景观指数变化反映出2000—2009年景观破碎化程度较强,2009—2016年景观状态得到优化,整体趋向于整合;斑块水平上的景观指数变化反映出不同斑块类型格局差异性较大,变化特征明显。(4)海拔与坡度因子对一级分类草地景观及其二级分类灌丛草甸和其他草甸演变的影响较为显着,植被覆盖度因子对草地景观演变存在显着影响,而距离因子对灌丛草甸和其他草甸演变的影响较为显着。人文驱动因素对草原生态及景观演替起到了加速推动作用,其中,政策因素在保护和修复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上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寒草甸草原论文参考文献
[1].陈泽涛,沙占江,王求贵,余迪,胡菊芳.高寒草原草甸区土壤侵蚀及植被覆盖对养分空间分布的影响——以兴海盆地子科滩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9
[2].张起鹏,王建,张志刚,顾洪亮.高寒草甸草原景观格局动态演变及其驱动机制[J].生态学报.2019
[3].王力,张强.近20年青藏高原典型高寒草甸化草原植物物候变化特征[J].高原气象.2018
[4].赵世姣,尤延飞,史芳芸,张庚,路浩.昌都高寒草甸草原3种有毒植物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J].动物医学进展.2018
[5].姜哲浩,康文娟,柳小妮,张德罡,陈建纲.施肥和补播对高寒草甸草原载畜能力的影响[J].草原与草坪.2018
[6].马隆喜,辛小云,孙志英,年林,索南扎西.施磷肥对高寒草甸草原牧草的增产效应研究[J].草原与草坪.2018
[7].张智,朵海瑞,杨萌,周延,吕偲.不同放牧方式下青海湖和黄河源区湖滨带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呼吸研究[J].湿地科学.2018
[8].王志鹏,张宪洲,何永涛,石培礼,俎佳星.降水变化对藏北高寒草原化草甸降水利用效率及地上生产力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8
[9].柴曦,李英年,段呈,张涛,宗宁.青藏高原高寒灌丛草甸和草原化草甸CO_2通量动态及其限制因子[J].植物生态学报.2018
[10].耿元波,王松,胡雪荻.高寒草甸草原净初级生产力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模拟[J].草业学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