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须亚麻蝇论文_张楠,牛晓莉,梁婕,杨帆,徐红俊

导读:本文包含了肥须亚麻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亚麻,法医,毒理学,死后,吗啡,间隔时间,食性。

肥须亚麻蝇论文文献综述

张楠,牛晓莉,梁婕,杨帆,徐红俊[1](2015)在《自然条件下盐酸吗啡对肥须亚麻蝇幼虫发育积温和头咽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自然条件下盐酸吗啡对石家庄地区优势蝇种肥须亚麻蝇(Parasarcophaga crassipalpis)幼虫发育积温和头咽骨的影响,探讨利用尸源性蝇类头咽骨形态学指征和积温推测尸体死后间隔时间的可行性。方法自然条件下,用含吗啡的兔肉(取自用不同剂量盐酸吗啡注射后处死的兔)饲养肥须亚麻蝇幼虫,每隔12h留取幼虫标本,直至离食期。将幼虫烫死并保存。将实验期间的日均温累加计算积温。体视显微镜下分离出幼虫头咽骨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拍照。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头咽骨的形态学指征进行测定。结果 (1)自然条件下,盐酸吗啡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肥须亚麻蝇幼虫的积温和历期。(2)自然条件下,幼虫口钩和咽骨的面积进入叁龄期后维持基本恒定,而头咽骨骨化面积和平均光密度均随积温的增加而逐渐增高,直至叁龄期结束。幼虫口钩、咽骨的骨化面积和平均光密度达到最大值的积温明显大于二者面积达到最大值的积温。结论自然条件下,盐酸吗啡显着改变了肥须亚麻蝇幼虫发育积温,但肥须亚麻蝇幼虫口钩和咽骨的骨化面积、平均光密度均随积温的增加而增加,呈现良好的线性趋势,并一直维持到叁龄期后,它们结合积温可推测死后间隔时间。(本文来源于《第二军医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11期)

李薇[2](2014)在《恒温条件下地西泮对肥须亚麻蝇幼虫的影响及法医学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石家庄地区优势蝇种肥须亚麻蝇在地西泮作用下生长发育的变化情况,探索多项实验指标随时间的规律性变化,积累生物学资料,从而为刑事调查中死后间隔时间的推断和法医昆虫毒理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河北医科大学校园内以动物内脏诱捕肥须亚麻蝇,带回实验室在生化培养箱内连续饲养至第叁代,并以第叁代作为母代观察其在地西泮影响下的生长发育。本实验使用家兔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家兔经耳缘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ml/kg,实验组家兔经耳缘静脉依次注射1/2倍,1倍,2倍致死剂量的地西泮,给药30min后以重击家兔枕部的方法将4只家兔处死。取家兔肌肉组织分别保存,对照组标记为M0,实验组依照给药浓度从小到大依次标记为M1、M2、M3。设定生化培养箱温度为28℃,相对湿度为75%,光照周期为12h:12h。用新鲜猪肉诱肥须亚麻蝇产卵,产卵时间记为零时,将卵块移至家兔的肌肉组织上饲养。幼虫产出12小时后,每隔12小时留取标本一次,每组每次留取10头幼虫,直至幼虫达到离食期。将每组每次留取的10头幼虫用80℃热水烫死,然后放入浓度为70%的酒精中保存。头咽骨、体长、体重的形态学观察及测定从保存液中取出幼虫标本后,吸干表面液体,放在培养皿上,用大头针在幼虫腹部一侧扎几个小孔,放入10%的KOH溶液中消化内部组织,24h后将幼虫从KOH溶液中取出,放在培养皿上用镊子轻轻按压幼虫,直至将体内已消化的组织排出。幼虫在清水中洗净数遍后,在体式显微镜下分离出幼虫头节,然后将头咽骨进行对称分离标本依次用30%、50%、70%、80%、90%、95%、100%的酒精中逐级脱水,最后用二甲苯透明,显微镜下整姿后滴加加拿大树胶封片,置于阴凉处风干。用千分尺测量幼虫的体长,用电子天平测量幼虫的体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拍照。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头咽骨的口钩及咽骨的面积、骨化面积和平均光密度等多项指标进行测定。各组头咽骨的各项形态学指标及体长、体重均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各组最大值或最小值间比较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结果由SPSS16.0软件处理得出,以P<0.05为显着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用Excel程序作图。结果:1幼虫头咽骨形态的变化1.1在恒定温度(28℃)下随着肥须亚麻蝇幼虫的生长发育,其头咽骨的颜色逐渐由1龄期的淡黄色变为2龄期的棕褐色,最后变为3龄期的黑褐色,几丁质化程度不断加强,骨化的范围不断增大。在叁龄期可见点状的附口骨。1.2在恒温(28℃)条件下,M0、M1、M2、M3四组中肥须亚麻蝇幼虫的口钩面积随着时间的延长表现出阶段性增加的特点,龄期更替时变化最明显。当幼虫的口钩面积达到最大值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基本维持不变。12h时,各组幼虫口钩面积最小,最小值之间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Fig.6)。各组幼虫口钩面积的最大值之间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M0于48h达最大口钩面积,M1、M2、M3均于36h达最大口钩面积。幼虫口钩骨化面积和口钩平均光密度的变化趋势与口钩面积的变化趋势相似,各组幼虫口钩骨化面积和平均光密度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进入叁龄期达最大值后基本维持不变。12h时,各组幼虫口钩骨化面积和口钩平均光密度均为最小,且各最小值之间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最大值之间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Fig.7,见Fig.8)。其中M0于96h到达最大口钩骨化面积和口钩平均光密度,M1于84h到达最大值,M2、M3均于72h达到最大值。1.3在恒温(28℃)条件下,M0、M1、M2、M3组中幼虫咽骨面积增长趋势与口钩面积增长趋势相同,呈阶段性增加,表现为在龄期内增加速度平缓,在龄期更替时增长速度显着增快。当咽骨面积达到最大值后,基本维持不变。12h时,各组幼虫咽骨面积为最小,最小值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各组咽骨面积最大值之间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Fig.3)。其中M0于48h达最大咽骨面积,M1、M2、M3均于36h达最大咽骨面积。各组幼虫咽骨骨化面积和咽骨平均光密度在1龄初期较小,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直至3龄期结束。各组幼虫产出12h时咽骨骨化面积和咽骨平均光密度均为最小,且各最小值之间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最大值之间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Fig.4,见Fig.5)。其中M0于120h到达最大咽骨骨化面积和咽骨平均光密度,M1于96h到达最大值,M2、M3均于84h达到最大值。2幼虫体长体重的变化2.1在恒温(28℃)条件下,M0、M1、M2、M3组中幼虫体重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当体重达到最大值后随时间的延长基本维持不变。各组幼虫产出12h时开始采集标本,在36h时,各组幼虫平均体重出现显着差异(P<0.05),各组幼虫到达最大体重的时间依次为96h,84h,72h,72h。各组幼虫体重最大值之间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大小依次为M3>M2>M1>M0。幼虫体长的变化趋势与体重的增长趋势相似,各组幼虫体长随时间延长平缓增长,进入叁龄期达最大值后出现一定幅度的减小,之后基本维持不变。各组幼虫于产出12h时开始采集标本,在48h时,各组幼虫平均体长有明显差异(P<0.05),各组幼虫到达最大体长的时间为96h,84h,72h,72h。各组幼虫体长最大值之间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大小依次为M3>M2>M1>M0。结论:1幼虫体重、体长随时间的延长呈现出平缓的增长趋势,当达最大值后,基本保持不变。在四个实验组中,随着地西泮药物浓度的增大幼虫达最大体长、体重的时间逐渐缩短,说明地西泮对幼虫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2幼虫口钩的面积、平均光密度和骨化面积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龄期更替时变化显着,但进入叁龄期达到最大值之后基本维持不变。地西泮对口钩各项指标的最大值没有明显影响。3幼虫咽骨面积的变化趋势与口钩面积的变化趋势相同。但咽骨的骨化面积和咽骨平均光密度在进入叁龄期后仍在稳定持续的增长,直至叁龄期结束,因此咽骨的骨化面积和平均光密度更适合用于日龄的推测。地西泮对咽骨各项指标的最大值没有明显影响。(本文来源于《河北医科大学》期刊2014-03-01)

张楠,李嘉,梁婕,牛晓莉,冯慧敏[3](2012)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盐酸吗啡对肥须亚麻蝇幼虫的影响及法医学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盐酸吗啡和不同温度对石家庄地区优势蝇种肥须亚麻蝇(Parasarcophaga crassipalpis)幼虫头咽骨的影响,积累石家庄地区尸源性蝇类的法医昆虫毒理学资料,从而为死后间隔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PMI)的推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诱捕肥须亚麻蝇,并在培养箱中连续培养。选用家兔4只,其中1只经耳缘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对照),另3只分别给予0.5、1、2倍致死剂量盐酸吗啡经耳缘静脉注射。分别在24℃、28℃、32℃恒温条件下用新鲜猪肝诱导成蝇产幼虫并移至家兔肌肉组织上饲养。每隔12h留取幼虫标本一次直至达到离食期。将幼虫烫死并保存。体视显微镜下分离出幼虫的头节,然后将头咽骨进行对称分离,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拍照。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头咽骨的口钩及咽骨面积、骨化面积和平均光密度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 (1)随着盐酸吗啡浓度和温度的增高,肥须亚麻蝇幼虫的生长速度均在一定程度上加快。(2)随着时间的延长,幼虫头咽骨的颜色从浅棕黄色逐渐加深直至变为黑褐色,同时,骨化程度逐渐加强,骨化面积不断加大,并在叁龄期出现点状的附口骨。(3)幼虫口钩和咽骨面积均随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加,在迭龄期时变化较剧烈,直至进入叁龄期后很快达到最大值,并进入平台期,维持基本恒定。(4)幼虫口钩的骨化面积和平均光密度及咽骨的骨化面积和平均光密度在3个龄期中均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高,直至叁龄期结束。口钩和咽骨的骨化面积和平均光密度达到最大值的时间明显滞后于二者面积达到最大值的时间。结论肥须亚麻蝇幼虫的口钩骨化面积和平均光密度及咽骨的骨化面积和平均光密度均随时间的延长呈现持续性增加的趋势,并一直维持到叁龄期后,此4项指标是推测PMI的理想指标。(本文来源于《第二军医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11期)

张楠,李嘉,王贺,齐莉莉,王伯霞[4](2012)在《恒温条件下盐酸吗啡对肥须亚麻蝇幼虫的影响及法医学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石家庄地区优势蝇种肥须亚麻蝇Parasarcophaga crassipalpi(Macquart)在不同浓度的盐酸吗啡作用下的生长发育情况,探索毒物对肥须亚麻蝇幼虫口钩和咽骨的影响,积累石家庄地区尸源性蝇类的法医昆虫毒理学(forensic toxicologic entomology)资料,从而为死后间隔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PMI)的推断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应用昆虫学报》期刊2012年06期)

王玲,刘彬,王贺,李泽民,赵静[5](2008)在《肥须亚麻蝇幼虫不同发育阶段气门形态学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满足实际工作中利用蝇类幼虫日龄推断尸体死后间隔时间的需求,本文采用显微镜观察不同龄期肥须亚麻蝇Parasarcophaga crassipalpis(Macquart)幼虫气门的形态学变化,通过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幼虫的前、后气门等可用于判断幼虫生长发育的形态学指标进行测量。结果表明:肥须亚麻蝇幼虫前、后气门随时间而发生规律性的变化,幼虫前气门色素管部的平均光密度及其长宽比,以及后气门的平均光密度这3项指标是推算幼虫日龄较理想的指标,对法医学中尸体死亡时间的推测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此外,迭龄期作为幼虫发育的必经阶段,可为特殊时间点的推测提供可靠依据。(本文来源于《昆虫学报》期刊2008年07期)

王玲,刘彬,李泽民[6](2008)在《肥须亚麻蝇幼虫头咽骨形态学分析及其法医学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明确肥须亚麻蝇Parasarcophaga crassipalpis Macguart幼虫头咽骨形态学特征的变化规律,分别在16,20,24,28和32℃下饲养肥须亚麻蝇幼虫并定期取样,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变化,利用图像分析软件测量其口钩和咽骨的面积、平均光密度及骨化面积等形态参数。结果显示:在所测量口钩和咽骨的7项指标中,咽骨的平均光密度及骨化面积是最理想的幼虫日龄的判断指标,对尸体上死后间隔时间的推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口钩部的4项指标在龄期更迭时有明显变化,仅可进行龄期的鉴别。(本文来源于《昆虫知识》期刊2008年01期)

王玲,李泽民,张孟余[7](2007)在《肥须亚麻蝇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法医昆虫学上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尸食性蝇类因具以腐败动物质为孳生物的特殊生活习性,常可为凶杀案或无名尸案的死后间隔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PMI)的推断提供有利的线索。双翅目的丽蝇(Calliphoridae)和麻蝇(Sarcophagidae)是最早出现于腐败尸(本文来源于《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07年06期)

王玲[8](2007)在《不同温度下肥须亚麻蝇幼虫头咽骨形态学和体内非特异性酯酶的变化及在法医学上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石家庄地区夏秋季优势蝇种肥须亚麻蝇(Parasarcophaga crassipalpi)幼虫生长发育规律,探讨温度对幼虫头咽骨及体内非特异性酯酶(non-specific esterase, NSE)的影响,积累石家庄地区尸食性蝇类的发育生物学资料,为刑事调查推断死后间隔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PMI)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头咽骨形态学观察及测定:在河北医科大学校园内诱捕肥须亚麻蝇,带回实验室饲养至第叁代作为母代开始实验。设定生化培养箱的温度依次为16℃、20℃、24℃、28℃、32℃,保持湿度和光周期恒定。在所有的温度条件下,湿度、光周期和食物种类及数量不变。从幼虫孵出开始,每隔12h留取一次标本,每组每次留取10头幼虫,直至化蛹。幼虫用80℃热水烫死,然后放入浓度为70%的甘油酒精中保存。从保存液中取出幼虫标本后,吸干表面液体,放在培养皿上,用大头针在幼虫腹部一侧扎几个小孔,放入10%的KOH溶液中消化内部组织,24h后将幼虫从KOH溶液中取出,放在培养皿上用镊子轻轻按压幼虫,直至将体内已消化的组织排出。幼虫在清水中洗净数遍后,在体视显微镜下分离出幼虫的头节,仅用于形态观察的标本依次用30%、50%、70%、80%、90%、95%、100%的酒精中逐级脱水,最后用二甲苯透明,镜下整姿后滴加拿大树胶封片,置于阴凉处风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拍照。用于进行形态学指标测定的标本须将头咽骨在体视显微镜下进行对称分离后再依以上过程制成封片标本,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头咽骨的口钩及咽骨的面积、骨化面积和平均光密度等多项指标进行测定。2幼虫体内非特异性酯酶的测定:将单只蝇幼虫用磷酸盐缓冲液(PBS,PH6.8)洗涤叁遍,用滤纸吸干后,分装在Eppendorf管中,置于-20℃冰箱1h。将单只幼虫取出后,加入100μl PBS(PH6.8)冰浴匀浆,充分匀浆后再加入400μl PBS(PH6.8),12000r/ min 4℃离心10min,取上清液作为酶源。将100μl酶液加至96孔微量滴定板孔中,每孔再加100μlβ-乙酸萘酯溶液(β-naphthyl acetate,β-NA),在25℃条件下反应10min,之后每孔再加100μl坚固蓝B盐溶液(fast blue B salt),室温反应5min,立即在450nm波长下读取OD值。以上所有数据结果由SPSS 11.5软件处理得出,相同温度下各组指标的变化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应用Excel程序作图。结果:1在恒定温度下,随着幼虫的发育,肥须亚麻蝇幼虫头咽骨的颜色由淡黄色逐渐变为棕褐色发展至最后的黑褐色,几丁质化程度不断加强,骨化的范围不断增大,并在叁龄期发现点状的附口骨。2幼虫口钩的面积随时间的延长呈阶段性增加,龄期更替时变化显着,尤以二、叁龄更替时最显着。面积达到最大值后,随时间的延长基本维持不变。幼虫口钩的平均光密度和骨化面积的变化趋势和面积指标相似,但一、二龄期内变化较口钩面积显着。口钩骨化度在每个龄期内呈现增长趋势,进入新龄期后数值下降,开始新的增长过程。叁龄初期口钩骨化度几乎达到100%,之后随时间延长无明显变化。口钩腹基角的变化趋势与前叁项指标变化趋势完全相反,随时间的延长呈阶段性下降,进入叁龄后几乎立即达到最小角度,之后无明显改变。3幼虫咽骨面积的变化趋势与口钩面积的变化趋势相同。但随时间的延长16℃至32℃各组幼虫咽骨的平均光密度和骨化面积呈现持续性增加的趋势,并一直保持到叁龄结束,是推测PMI的理想指标。在不同温度下,两者的发育速率与温度成正比,随温度升高而加快,龄期越短平均光密度和骨化面积达到最大值的时间就越短。咽骨骨化度的变化趋势与口钩骨化度变化相似,但进入叁龄后咽骨骨化度曲线无平台期,而是一直保持递增的趋势至叁龄结束,叁龄末咽骨骨化度的最大值要比此时对应口钩骨化度的最大值小。4在供试的五种恒定温度下,各组幼虫非特异性酯酶活性(OD值)随时间的延长呈阶段性增加。一龄到二龄的变化趋势较平缓,二龄到叁龄的曲线变化明显。叁龄初期OD值仍保持上升趋势,叁龄中后期OD值有所下降,但仍明显高于二龄期幼虫OD的最大值。结论:1肥须亚麻蝇幼虫的发育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在恒定温度下,随时间延长幼虫头咽骨颜色由淡黄色逐渐变为棕褐色至最后的黑褐色,几丁质化程度不断加强,骨化的范围不断增大,并在叁龄期出现点状的附口骨。2幼虫口钩的面积、平均光密度和骨化面积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龄期更替时变化显着,但进入叁龄达到最大值后变化不明显。口钩骨化度在每个龄期内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进入新的龄期数值立即下降开始新的增长过程。口钩腹基角随时间的延长呈阶段性下降,进入叁龄后几乎立即达到最小角度,随时间延长无明显改变。3幼虫咽骨面积的变化趋势与口钩面积的变化趋势相同。但随时间的延长咽骨骨化面积和平均光密度呈现持续性增加的趋势,并一直保持到叁龄结束,是推测PMI的理想指标。咽骨骨化度的变化趋势与口钩骨化度变化相似,但进入叁龄后该值依然保持递增的趋势,且最大值比对应时间点的口钩骨化度的最大值小。4幼虫非特异性酯酶活性(OD值)在不同龄期间呈阶段性增长,一龄到二龄的变化趋势较平缓,二龄到叁龄的曲线变化明显。叁龄初期OD值仍保持上升趋势,叁龄中后期OD值有所下降,但仍明显高于二龄期幼虫OD的最大值。(本文来源于《河北医科大学》期刊2007-03-01)

严善春,魏婧,王雷,刘宽余[9](2005)在《肥须亚麻蝇和巨尾阿丽蝇的营养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肥须亚麻蝇(PC)和巨尾阿丽蝇(AG)幼虫的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高于60%,成虫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高于70%。幼虫、成虫必需氨基酸总的含量[g·(100g)-1蛋白质]在46~59之间,均高于FAO/WHO的标准模式35;幼虫、成虫必需氨基酸与氨基酸总量的比值均大于40%的标准模式。在必需氨基酸中,除缬氨酸、蛋氨酸+胱氨酸含量低于优质蛋白模式外,其余均高于标准模式。幼虫的脂肪含量为20%左右,成虫的脂肪含量不到10%,成虫、幼虫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达脂肪酸总量的70%以上。必需脂肪酸均为亚油酸,幼虫亚油酸含量高于40%,成虫亚油酸含量仅为17%左右。PC和AG幼虫中Fe、Zn的含量分别是Fe684、664μg·g-1,Zn170·5、158·0μg·g-1。幼虫Ca含量相当于优质大豆,分别为0·46%、0·48%;P含量高于一般奶粉,分别为0·57%、0·54%。PC、AG幼虫的Ca、P比值分别为0·81、0·89,均高于0·5的理想值。(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期刊2005年06期)

魏婧[10](2003)在《丝光绿蝇、巨尾阿丽蝇和肥须亚麻蝇生物学特性及营养价值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昆虫资源巨大的资源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在世界人口越来越多,资源日益减少的今天,如何利用昆虫这种资源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热门课题。本文综述了我国昆虫资源利用现状和发展趋势;蝇类幼虫、成虫的综合开发利用。进行了几个蝇种的鉴定、筛选,生物学特性观察,并通过化学分析对入选蝇种的幼虫、成虫进行了营养评价。 室内、室外试验观察发现,丝光绿蝇(Lucilia sericata Meigen)、巨尾阿丽蝇(Aldrichina grahami Aldrich)和肥须亚麻蝇(Parasarcophaga crassipalpis Macquart)在种群数量上具有优势,并随季节时间变化,其幼虫种类具规则的演替现象。在对其进行生物学特性观察的基础上,又对这叁种蝇的幼虫及成虫干粉进行了营养评价,其蛋白质含量分别为:59.47%、76.24%、62.03%、70.34%、62.15%和73.28%、脂肪为:23.92%、8.69%、20.48%、9.77%、18.75%、8.83%。所含氨基酸种类齐全,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且含量较高,结构合理。必需氯基酸的总量(E%)均高于40%;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E/N)处于0.85~1之间,均大于优质蛋白模式。并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其中幼虫的铁和锌含量较高,以肥须亚麻蝇幼虫最高,分别为684 ug/g和170.5ug/g,巨尾阿丽蝇和丝光绿蝇幼虫则分别为664 ug/g、158 ug/g和630 ug/g、150.15 ug/g。钾含量也非常高,幼虫为1.26%~1.73%,成蝇则为1.09%~2.31%,钙含量相当于优质大豆的水准,磷含量则高于一股奶粉。并且其蛹壳中又含有很高的几丁质,分别是33.47%、40.18%、41.52%,比目前普遍采用的几丁质生产原料—虾蟹壳高出27~36个百分点。由此可知,丝光绿蝇、巨尾阿丽蝇和肥须亚麻蝇是优质的食用及饲用昆虫,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可观。(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03-05-01)

肥须亚麻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石家庄地区优势蝇种肥须亚麻蝇在地西泮作用下生长发育的变化情况,探索多项实验指标随时间的规律性变化,积累生物学资料,从而为刑事调查中死后间隔时间的推断和法医昆虫毒理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河北医科大学校园内以动物内脏诱捕肥须亚麻蝇,带回实验室在生化培养箱内连续饲养至第叁代,并以第叁代作为母代观察其在地西泮影响下的生长发育。本实验使用家兔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家兔经耳缘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ml/kg,实验组家兔经耳缘静脉依次注射1/2倍,1倍,2倍致死剂量的地西泮,给药30min后以重击家兔枕部的方法将4只家兔处死。取家兔肌肉组织分别保存,对照组标记为M0,实验组依照给药浓度从小到大依次标记为M1、M2、M3。设定生化培养箱温度为28℃,相对湿度为75%,光照周期为12h:12h。用新鲜猪肉诱肥须亚麻蝇产卵,产卵时间记为零时,将卵块移至家兔的肌肉组织上饲养。幼虫产出12小时后,每隔12小时留取标本一次,每组每次留取10头幼虫,直至幼虫达到离食期。将每组每次留取的10头幼虫用80℃热水烫死,然后放入浓度为70%的酒精中保存。头咽骨、体长、体重的形态学观察及测定从保存液中取出幼虫标本后,吸干表面液体,放在培养皿上,用大头针在幼虫腹部一侧扎几个小孔,放入10%的KOH溶液中消化内部组织,24h后将幼虫从KOH溶液中取出,放在培养皿上用镊子轻轻按压幼虫,直至将体内已消化的组织排出。幼虫在清水中洗净数遍后,在体式显微镜下分离出幼虫头节,然后将头咽骨进行对称分离标本依次用30%、50%、70%、80%、90%、95%、100%的酒精中逐级脱水,最后用二甲苯透明,显微镜下整姿后滴加加拿大树胶封片,置于阴凉处风干。用千分尺测量幼虫的体长,用电子天平测量幼虫的体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拍照。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头咽骨的口钩及咽骨的面积、骨化面积和平均光密度等多项指标进行测定。各组头咽骨的各项形态学指标及体长、体重均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各组最大值或最小值间比较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结果由SPSS16.0软件处理得出,以P<0.05为显着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用Excel程序作图。结果:1幼虫头咽骨形态的变化1.1在恒定温度(28℃)下随着肥须亚麻蝇幼虫的生长发育,其头咽骨的颜色逐渐由1龄期的淡黄色变为2龄期的棕褐色,最后变为3龄期的黑褐色,几丁质化程度不断加强,骨化的范围不断增大。在叁龄期可见点状的附口骨。1.2在恒温(28℃)条件下,M0、M1、M2、M3四组中肥须亚麻蝇幼虫的口钩面积随着时间的延长表现出阶段性增加的特点,龄期更替时变化最明显。当幼虫的口钩面积达到最大值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基本维持不变。12h时,各组幼虫口钩面积最小,最小值之间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Fig.6)。各组幼虫口钩面积的最大值之间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M0于48h达最大口钩面积,M1、M2、M3均于36h达最大口钩面积。幼虫口钩骨化面积和口钩平均光密度的变化趋势与口钩面积的变化趋势相似,各组幼虫口钩骨化面积和平均光密度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进入叁龄期达最大值后基本维持不变。12h时,各组幼虫口钩骨化面积和口钩平均光密度均为最小,且各最小值之间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最大值之间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Fig.7,见Fig.8)。其中M0于96h到达最大口钩骨化面积和口钩平均光密度,M1于84h到达最大值,M2、M3均于72h达到最大值。1.3在恒温(28℃)条件下,M0、M1、M2、M3组中幼虫咽骨面积增长趋势与口钩面积增长趋势相同,呈阶段性增加,表现为在龄期内增加速度平缓,在龄期更替时增长速度显着增快。当咽骨面积达到最大值后,基本维持不变。12h时,各组幼虫咽骨面积为最小,最小值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各组咽骨面积最大值之间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Fig.3)。其中M0于48h达最大咽骨面积,M1、M2、M3均于36h达最大咽骨面积。各组幼虫咽骨骨化面积和咽骨平均光密度在1龄初期较小,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直至3龄期结束。各组幼虫产出12h时咽骨骨化面积和咽骨平均光密度均为最小,且各最小值之间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最大值之间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Fig.4,见Fig.5)。其中M0于120h到达最大咽骨骨化面积和咽骨平均光密度,M1于96h到达最大值,M2、M3均于84h达到最大值。2幼虫体长体重的变化2.1在恒温(28℃)条件下,M0、M1、M2、M3组中幼虫体重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当体重达到最大值后随时间的延长基本维持不变。各组幼虫产出12h时开始采集标本,在36h时,各组幼虫平均体重出现显着差异(P<0.05),各组幼虫到达最大体重的时间依次为96h,84h,72h,72h。各组幼虫体重最大值之间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大小依次为M3>M2>M1>M0。幼虫体长的变化趋势与体重的增长趋势相似,各组幼虫体长随时间延长平缓增长,进入叁龄期达最大值后出现一定幅度的减小,之后基本维持不变。各组幼虫于产出12h时开始采集标本,在48h时,各组幼虫平均体长有明显差异(P<0.05),各组幼虫到达最大体长的时间为96h,84h,72h,72h。各组幼虫体长最大值之间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大小依次为M3>M2>M1>M0。结论:1幼虫体重、体长随时间的延长呈现出平缓的增长趋势,当达最大值后,基本保持不变。在四个实验组中,随着地西泮药物浓度的增大幼虫达最大体长、体重的时间逐渐缩短,说明地西泮对幼虫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2幼虫口钩的面积、平均光密度和骨化面积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龄期更替时变化显着,但进入叁龄期达到最大值之后基本维持不变。地西泮对口钩各项指标的最大值没有明显影响。3幼虫咽骨面积的变化趋势与口钩面积的变化趋势相同。但咽骨的骨化面积和咽骨平均光密度在进入叁龄期后仍在稳定持续的增长,直至叁龄期结束,因此咽骨的骨化面积和平均光密度更适合用于日龄的推测。地西泮对咽骨各项指标的最大值没有明显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肥须亚麻蝇论文参考文献

[1].张楠,牛晓莉,梁婕,杨帆,徐红俊.自然条件下盐酸吗啡对肥须亚麻蝇幼虫发育积温和头咽骨的影响[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5

[2].李薇.恒温条件下地西泮对肥须亚麻蝇幼虫的影响及法医学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14

[3].张楠,李嘉,梁婕,牛晓莉,冯慧敏.不同温度条件下盐酸吗啡对肥须亚麻蝇幼虫的影响及法医学意义[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2

[4].张楠,李嘉,王贺,齐莉莉,王伯霞.恒温条件下盐酸吗啡对肥须亚麻蝇幼虫的影响及法医学意义[J].应用昆虫学报.2012

[5].王玲,刘彬,王贺,李泽民,赵静.肥须亚麻蝇幼虫不同发育阶段气门形态学变化[J].昆虫学报.2008

[6].王玲,刘彬,李泽民.肥须亚麻蝇幼虫头咽骨形态学分析及其法医学意义[J].昆虫知识.2008

[7].王玲,李泽民,张孟余.肥须亚麻蝇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法医昆虫学上的意义[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7

[8].王玲.不同温度下肥须亚麻蝇幼虫头咽骨形态学和体内非特异性酯酶的变化及在法医学上的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07

[9].严善春,魏婧,王雷,刘宽余.肥须亚麻蝇和巨尾阿丽蝇的营养价值[J].林业科学.2005

[10].魏婧.丝光绿蝇、巨尾阿丽蝇和肥须亚麻蝇生物学特性及营养价值初步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3

论文知识图

不同温度下肥须亚麻蝇幼虫前气...盐酸吗啡浓度M1时3龄幼虫口钩Fig.8The...盐酸吗啡浓度M2时3龄幼虫咽骨Fig.9The...不同温度下肥须亚麻蝇幼虫后气...盐酸吗啡浓度M3时3龄幼虫咽骨Fig.10T...不同发育时期肥须亚麻蝇幼虫气...

标签:;  ;  ;  ;  ;  ;  ;  

肥须亚麻蝇论文_张楠,牛晓莉,梁婕,杨帆,徐红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