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颅骨肿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颅骨,肿瘤,头部,磷酸盐,外阴,恶性肿瘤,误差。
颅骨肿瘤论文文献综述
王飞华[1](2019)在《六维颅骨追踪技术对头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体位误差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析六维颅骨追踪技术对头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体位误差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头部肿瘤患者20例,运用六维颅骨追踪技术,设备选用瓦里安True Beam1103型直线加速器,治疗期间每40s对正交图像作1次采集,由机器统计体位误差数据,分析治疗前体位误差、40s采样点体位误差、体位位移量,并对所有患者放射治疗期间数据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仅L-R、DOWN-UP直线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其余均有统计学意义,且Y轴和Z轴直线正相关最强(P <0.05)。结论:六维颅骨追踪技术用于头部肿瘤放射治疗中利于纠正患者体位误差,可为头部肿瘤靶区的勾画与明确外放范围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9年17期)
陈红波,孙家明,王介聪,郭能强,翁慧[2](2018)在《皮耐克+皮片移植修复头部恶性肿瘤切除后颅骨外露创面》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皮耐克联合自体皮片游离移植在头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骨外露创面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经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头部恶性肿瘤,肿瘤切除术后伴有不同程度颅骨外露且以皮耐克联合自体皮片移植分期进行创面修复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共31例,移植的自体皮片均成活良好,最终创面均全部愈合。结论采用皮耐克联合自体皮片游离移植修复头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颅骨外露创面,临床效果可靠,操作简单,值得在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期刊2018年08期)
李虎,史高峰,蒋朝龙,钱心炜,高凤山[3](2017)在《人工真皮在头皮恶性肿瘤颅骨外露创面修复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人工真皮(皮耐克)在修复头皮恶性肿瘤颅骨外露创面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于本院行头部恶性肿瘤治疗的患者30例,术中按无瘤原则切除后颅骨外露,于颅骨外板均匀分布、间隔1.0cm钻孔至板障层,至新鲜出血,人工真皮(皮耐克)覆盖创面,待2~4周后人工真皮与创面结合生长良好,于人工真皮(皮耐克)表面行自体刃厚皮植皮。结果:30例患者移植刃厚皮片存活率100%,生长良好;3个月后随访愈合良好,皮肤弹性好,无局部皮肤破溃、肿瘤复发等。结论:人工真皮(皮耐克)在无血供颅骨表面能形成类似人真皮的组织结构,从而为创面修复提供可靠的支撑,是一种快速、简单、有效处理头皮恶性肿瘤颅骨外露的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美容医学》期刊2017年06期)
牛保龙,鞠忠建,戴相昆,潘隆盛,王金媛[4](2017)在《六维颅骨追踪技术在头部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体位误差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六维颅骨追踪(6D-skull)技术,研究头部肿瘤患者在放射治疗过程中的体位误差及位移量,为临床放射治疗靶区精确勾画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择15例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头部肿瘤患者,均采用6D-skull技术。治疗中每隔40 s采集一次正交图像,与数字重建图像(DRR)配准记录体位误差值。分析放射治疗执行前体位误差、治疗中采样点体位误差及体位位移量数据统计,由公式M=2.5Σ+0.7δ计算计划靶区(PTV)外扩间距。结果:放射治疗可执行前左右(X)、头脚(Y)、垂直(Z)线性体位误差分别为(-0.098±0.590)mm、(0.278±0.637)mm、(-0.071±0.679)mm,PTV外扩间距分别为0.168 mm、1.141 mm、0.298 mm。间隔40 s采样点误差分别为(-0.032±0.550)mm、(0.350±0.636)mm、(-0.058±0.821)mm,PTV外扩间距分别为0.305 mm、1.320 mm、0.430 mm。位移量计算d=d_1-d_0误差分别为(-0.015±0.550)mm、(-0.061±0.645)mm、(0.003±0.657)mm,PTV外扩间距分别为0.338 mm、0.299 mm、0.467mm。3个线性方向、3个旋转角度的6个分组之间直线相关性分析L-R与DOWN-UP(r=0.023,P>0.05),Y轴与Z轴(r=0.513,P<0.05),8组两两直线正相关,7组负相关。叁类线性数据中,Y轴变化较大,PTV外扩基本在1.6 mm之内。结论:利用射波刀6D-skull技术对患者头部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体位误差分析,能够较好的监测并修正头颈部肿瘤治疗前与治疗中的体位误差,实现对颅内肿瘤精确性放射治疗,同时也提供对临床颅内肿瘤PTV外放相应数据的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装备》期刊2017年03期)
黄月容,康举龄,李秋婷[5](2015)在《外阴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颅骨转移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患者,女,20岁,因发现外阴肿物4月,头皮肿物1周于2012年10月31个日入院。4个月前发现外阴肿物,未予特殊处理,肿物逐渐增大。1周前发现头皮肿物,伴头痛头晕入住我院颅脑外科。患者既往史、月经史及家族史均无特殊。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8℃,脉搏79次/min,呼吸12次/min,血压120/73 mm Hg。意识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心肺腹检查未见异常,颌下及腋窝末触及肿大淋巴结。右额头皮下可触及一约5 cm×4cm大小肿物,质中,活动度可,边界清(本文来源于《广东医学》期刊2015年19期)
李红,谈顺[6](2015)在《颅骨磷酸盐尿性间叶性肿瘤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一文中研究指出1病例报告患者男,49岁。因全身多处疼痛渐加重伴行走困难4年余,发现颅内占位3年并增大1个月,于2014-06-05入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患者4年前出现全身多处疼痛逐渐加重伴行走困难,疼痛以躯干、背部为主,坐起、翻身、行走均因会加重全身疼痛而困难,长期服用止痛药(双氯芬钠)治疗,近2年身高变矮7cm。曾先后在省内外多家医院诊断为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疏松症、低磷血症和颅内(本文来源于《中华肿瘤防治杂志》期刊2015年18期)
陈川,王辉,叶卓鹏,罗伦,常艳宇[7](2014)在《手术治疗颅骨血友病性假性肿瘤一例并文献复习》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颅骨血友病性假性肿瘤的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参考既往文献报道,对1例罕见颅骨血友病性假性肿瘤病例采取手术治疗,并对既往世界范围内报道的7例病例的病史特点和治疗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在围手术期及术中予凝血因子Ⅷ替代治疗改善凝血功能。术中彻底清除陈旧性血肿及受损骨质,颅骨缺损处予钛网修补。组织学检查提示标本为陈旧性血块组织。术后动态复查CT显示受压移位小脑、脑干逐步复位。患者头晕、步态不稳症状消失。既往报道了7例颅骨血友病性假性肿瘤,其中有6例(85.7%)采取了手术治疗。围手术期均予凝血因子Ⅷ、冷沉淀和(或)血浆替代治疗,预后良好。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颅骨血友病性假性肿瘤的有效手段,其手术干预的要点在于围手术期凝血因子的补充、凝血因子水平的监测以及术中清除血肿后残腔的处理。(本文来源于《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期刊2014年04期)
马慧罗,王晓娟[8](2014)在《颅内肿瘤切除术颅骨锁联合自体骨瓣回植的护理配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颅内肿瘤切除术颅骨锁联合自体骨瓣回植的护理配合效果。方法对53例颅内肿瘤切除术颅骨锁联合自体骨瓣回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3~5 h,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1例出现感染、排斥反应等,出院后3~6个月随访,患者神志清、语言动作基本恢复正常。无并发症,头颅外观正常颅骨牢固度好,未见凹陷或松动,所有患者骨质吸收范围均未超过锁钉直径范围。结论手术室护士熟练掌握手术步骤,术中密切配合与护理是手术安全顺利的保证。(本文来源于《河南外科学杂志》期刊2014年02期)
韩连奎,许川,张庆斌,梅宏,龙谦[9](2013)在《颅骨钛板在胸骨肿瘤切除胸壁重建术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胸骨肿瘤是一种少见疾病,约占胸壁肿瘤的20%,大部分胸骨肿瘤均属恶性,原发或转移性肿瘤大多侵犯胸骨体或胸骨柄的下缘,很少侵犯胸锁关节[1-3]。手术切除为胸骨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胸骨肿瘤切除后,如何合理地修复缺损,进行胸廓重建,保证胸廓稳定性是胸骨肿瘤切除后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4-5]。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本院收治2例胸骨肿瘤患者,行胸骨肿瘤切除术(本文来源于《现代医药卫生》期刊2013年21期)
王超[10](2013)在《CT叁维重建颅骨横窦乙状窦沟指导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桥小脑角肿瘤切除》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头颅CT薄层扫描叁维重建横窦、乙状窦沟在枕下乙状窦后开颅骨瓣形成和窦保护方面的价值。方法借助计算机叁维重建技术重建不同患者的横窦、乙状窦沟,利用其与体表标记物的位置关系在头皮上用龙胆紫描记出横窦及乙状窦之体表投影。根据其体表投影指导骨瓣开颅。观察术中横窦、乙状窦暴露,损伤情况,骨瓣复位的形态及稳定性、术后皮下积液等。结果所有患者经采用此方法定位横窦及乙状窦后,术中横窦及乙状窦其显露达到手术要求,无一例患者出现静脉窦损伤,骨瓣复位稳定,外观良好,无术后皮下积液。结论头颅CT薄层扫描叁维重建横窦、乙状窦沟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骨瓣开颅术中,对于窦显露、保护及预防骨缺损相关并发症皮下积液等方面重要价值。(本文来源于《2013年贵州省神经外科年会论文集》期刊2013-10-25)
颅骨肿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皮耐克联合自体皮片游离移植在头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骨外露创面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经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头部恶性肿瘤,肿瘤切除术后伴有不同程度颅骨外露且以皮耐克联合自体皮片移植分期进行创面修复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共31例,移植的自体皮片均成活良好,最终创面均全部愈合。结论采用皮耐克联合自体皮片游离移植修复头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颅骨外露创面,临床效果可靠,操作简单,值得在临床推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颅骨肿瘤论文参考文献
[1].王飞华.六维颅骨追踪技术对头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体位误差的影响[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
[2].陈红波,孙家明,王介聪,郭能强,翁慧.皮耐克+皮片移植修复头部恶性肿瘤切除后颅骨外露创面[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8
[3].李虎,史高峰,蒋朝龙,钱心炜,高凤山.人工真皮在头皮恶性肿瘤颅骨外露创面修复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7
[4].牛保龙,鞠忠建,戴相昆,潘隆盛,王金媛.六维颅骨追踪技术在头部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体位误差的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7
[5].黄月容,康举龄,李秋婷.外阴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颅骨转移1例[J].广东医学.2015
[6].李红,谈顺.颅骨磷酸盐尿性间叶性肿瘤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5
[7].陈川,王辉,叶卓鹏,罗伦,常艳宇.手术治疗颅骨血友病性假性肿瘤一例并文献复习[J].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2014
[8].马慧罗,王晓娟.颅内肿瘤切除术颅骨锁联合自体骨瓣回植的护理配合[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4
[9].韩连奎,许川,张庆斌,梅宏,龙谦.颅骨钛板在胸骨肿瘤切除胸壁重建术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3
[10].王超.CT叁维重建颅骨横窦乙状窦沟指导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桥小脑角肿瘤切除[C].2013年贵州省神经外科年会论文集.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