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銮香[1]2003年在《控制郁金功效发挥方向的配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配伍环境、用量、炮制、用法等既是控制多功效单味中药在复方中功效发挥方向的重要因素,又是决定方剂疗效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文献整理的方法,对郁金功效、炮制、用量、用法等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分析,总结出了临床常用配伍结构及用量、炮制特点。
刘兴隆[2]2008年在《影响防风在复方中功效发挥方向的诸因素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防风在复方中功效发挥方向的影响因素,即配伍、剂量、炮制、剂型、服用法等,初步阐明防风在复方运用中的配伍技巧。方法:以《中华医方精选辞典》为据,收集含防风的方剂1696首。用Excel建立数据表,利用Excel中的筛选工具,采用频数分析的统计方法,对复方中与防风配伍的各药物、防风剂量、炮制方法以及方剂各剂型、各服用法的使用频次进行统计,总结影响防风在复方中功效发挥方向的诸因素。结果:与防风配伍使用前10位的药类依次为:解表药、清热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祛风湿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平肝息风药、利水渗湿药、理气药与温里药。用防风祛风解表之功,多与荆芥、羌活、川芎、白芷、细辛等配伍,剂量一般较小,多入汤剂与煮散内服;发挥其胜湿止痛功效,多与乌头、附子、独活、桂枝、当归、川芎等相配,其用量也宜小,多以汤剂或丸剂内服;欲用其止痉功用,多与天麻、天南星、禹白附、全蝎、僵蚕等合用,其剂量也宜小,多以丸剂或煮散内服;发挥其止痒消疮功效,多与当归、荆芥、白芷、生地、连翘等伍用,其剂量可稍大于运用防风的其它功效,且宜用汤剂内服或散剂外用;要用其散肝舒脾功效,常与升麻、柴胡、黄芪、枳壳、白芍等相配,其剂量应小于运用防风的其它诸功用,也宜使用汤剂内服;发挥其明目功效,多与细辛、菊花、黄芩、黄连、蔓荆子、刺蒺藜等合用,其剂量宜小,使用丸剂或汤剂内服。结论:防风在复方中功效发挥受配伍、剂量、剂型、服用法等诸因素综合影响,其中,配伍因素最为重要。防风与解表药相配,多发挥祛风解表功效;与祛风湿药或温里药相伍,多发挥胜湿止痛功效;与祛风化痰药或平肝息风药同用,多发挥止痉功效;与疏散风热药、清热药或养血活血药相配,多发挥止痒消疮功效;与疏风升阳药、补气健脾药合用,多发挥散肝舒脾功效;与疏风明目药或清肝明目药相伍,多发挥明目功效。
陈西平[3]2011年在《影响黄连在复方中功效发挥方向的多因素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影响黄连在复方中功效发挥方向的控制因素,揭示黄连在复方运用中的配伍规律。方法:以《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为据,收集含黄连方剂1070首,用Excel建立数据表,统计分析黄连的配伍、剂量、炮制、剂型、用法、产地对其功效发挥方向的影响。结果:黄连的功效可归纳为清热燥湿、清热泻火、清热解毒和苦寒健胃四大功效。清热燥湿、清热泻火、清热解毒为直接功效,苦寒健胃乃间接功效。控制黄连在复方中功效发挥方向的因素有配伍环境、剂量、炮制、剂型、用法和产地品种等。配伍环境对黄连功效发挥方向的影响尤为重要:配阿胶、肉桂、甘草,长于清泻心火;配龙胆草、当归、香附,长于清泻肝火;配升麻、苏叶、半夏、大黄,长于清泻胃火;配木香、厚朴、肉桂,长于清热燥湿;配黄芩、黄柏和栀子,长于清热解毒;配白术、神曲,长于苦寒健胃。黄连生用,长于泻火解毒;黄连酒炙,长于清泻上焦热邪;黄连姜炙,长于清泻中焦热邪。小剂量黄连,长于苦寒健胃;中剂量黄连,长于清热泻火和清热解毒;大剂量黄连,长于清热燥湿。黄连发挥清热燥湿、清热泻火、清热解毒功效,最常用的剂型均为汤剂;发挥苦寒健胃功效,常用剂型为丸剂。结论:配伍环境是影响黄连功效发挥的主要因素;炮制、剂量、剂型、煎服方法、产地等因素对黄连的功效发挥方向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黄连在复方中功效发挥方向是上述诸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王洪[4]2009年在《影响厚朴在复方中功效发挥方向的多因素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厚朴是具有多种功效的临床常用药,本课题旨在探究影响厚朴在复方中功效发挥方向的配伍、炮制、剂量、剂型、品种、产地等因素,阐明厚朴常用配伍结构的机理。方法:以《中华医方精选辞典》为据,收集含厚朴的方剂815首,用Excel建立数据表,采用归类统计的方法,总结配伍、炮制、剂量、剂型、品种、产地等因素对厚朴功效发挥方向的影响。结果:与厚朴配伍使用前5位的药类依次是补虚、理气、温里、化湿、解表药;厚朴常见的配伍结构是厚朴配枳实、厚朴配大黄、厚朴配槟榔、厚朴配人参、厚朴配桂枝、厚朴配吴茱萸、厚朴配黄连、厚朴配苍术和陈皮、厚朴配白术和茯苓、厚朴配麻黄、厚朴配半夏、厚朴配杏仁、厚朴配细辛、厚朴配白芷和防风等;厚朴入药很少用生品,厚朴姜制已是古今多数医家之共识,其目的一是为了消除生厚朴刺激咽喉的副作用,二则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其擅入中焦治疗脾胃疾病的功效,结合古今厚朴的炮制方法和研究成果,认为厚朴科学炮制的主要方法应该是包括采割、贮藏、姜制、切片等四大步骤的一个整体过程;历代医家多认为厚朴有耗气伤津之弊,结合今之厚朴药性相比古时为弱的实际情况,厚朴的临床用量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剂量范围上适当加大;厚朴以产于四川、湖北、陕西之“川朴”为佳,产地和品种的不同对厚朴质量和功效均有影响;综合本课题所收集到的资料发现,剂型对厚朴功效发挥方向的影响不是很明显。结论:配伍环境是影响厚朴功效发挥方向最重要的因素,炮制、剂量、品种、产地次之,厚朴在复方中功效发挥是上述多个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王冬梅[5]2014年在《影响丹参在复方中功效发挥方向的多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影响丹参在复方中功效发挥方向的因素,如配伍、剂型、剂量、炮制、服用方法等,阐明丹参常用配伍结构的作用机理,揭示丹参在复方中的配伍规律。方法:以《中医方剂大辞典》为依据,收集含丹参的方剂507首。用Excel建立数据库,通过筛选、排序、查找、自动求和等工具,统计分析丹参的配伍、剂型、剂量、炮制、服用方法等对其在复方中功效发挥方向的影响。结果:丹参的功效可以归纳为止痛、调经止带、止痒消痈、养血除烦安神、安胎五大功效。影响丹参在复方中功效发挥方向的因素包括配伍环境、剂型、剂量、炮制、服用方法等。与丹参配伍使用频率居前6位的中药按功效分类依次为:补虚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理气药、安神药。常见的配伍结构为:配伍叁七、丹皮、檀香、独活长于活血止痛;配伍延胡索、茯苓长于和胃止痛;配伍益母草、当归长于调经止带;配伍连翘、乌蛇长于止痒消痈;配伍石菖蒲、麦冬长于养血除烦安神;配伍阿胶、当归长于安胎。在剂量方面,丹参发挥止痛、调经止带、止痒消痈、养血除烦安神的功效时其用量多在30g以下;发挥安胎功效时用量以小剂量(<7.5g)为主。在剂型方面,含丹参的复方常用的剂型为汤剂和丸剂。在炮制方面,酒炙可以增强丹参止痛和调经止带的功效。在服法方面,多为温服,以增强活血调经,和胃健脾之功。结论:配伍是决定丹参在复方中功效发挥方向的主要因素,剂型、剂量、炮制、服用方法等对丹参在复方中功效发挥方向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丹参在复方中功效发挥方向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陈銮香[6]2004年在《郁金的复方配伍及临床应用》文中认为方剂的配伍理论是方剂学理论的精髓 ,本文通过对郁金临床应用 ,阐释药物发挥作用受多种因素影响 ,包括方剂基本结构的要求 ,药物的合理搭配等及熟练掌握药物运用的技巧。
丁铌[7]2016年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胰腺癌临床用药规律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寻胰腺癌的古文献命名归属,挖掘医家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用药规律。方法:文献研究以中国知网、《中华医典》光盘等计算机检索为主,辅以手工检索,以“中医解剖”、“膵”、“附脾之物”、“脾之副脏”、“散膏”、“甜肉”、“脾”、“总提”、“积聚”等为关键词,对中医学近千种古籍文献和现代文献进行检索,筛选与中医解剖、胰腺实体、积聚密切相关的内容,厘清中医解剖学发展滞缓原因,研究胰腺实体,并纳入广义的积聚概念进行胰腺癌的古文献研究;用药规律研究则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收集1978年至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数据库收录的中医治疗胰腺癌的文献,搜集中医处方,并建立现代医家处方数据库。导师处方则通过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跟诊予以收集,建立导师处方数据库。运用SPSS Statistics 17.0软件对处方进行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运用Clementine 12.0软件的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分析,挖掘现代医家和导师治疗胰腺癌的基本规律及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结果:文献研究发现胰腺的功能包含在中医脾的功能之中,胰腺癌与广义的积聚关系密切。临床研究发现,现代医家治疗胰腺癌的高频药物为茯苓、白术、白花蛇舌草、柴胡、黄芪、党参、莪术、半支莲、丹参和薏苡仁,补虚药使用频率最高,清热药、活血祛瘀药次之,药味以苦、甘、辛为主,药性以平、温、微寒、寒为主,药物多归脾、肝、胃和肺经,常用药对有谷芽与麦芽、桃仁与红花、茵陈与栀子、半夏与陈皮、菝葜与红藤等,注重补虚药的应用和配伍。导师治疗胰腺癌的高频药物为莪术、柴胡、郁金、白术、蚤休、延胡索、枳壳、半夏、白芍、陈皮、莱菔子、麦芽、白花蛇舌草、生甘草、木香、薏苡仁和厚朴。活血祛瘀药使用最为广泛,理气药次之,药味以苦、辛、甘为主,药性以温、微寒、平、寒为主,药物亦多归脾、肝、胃和肺经,常用药对有半夏与陈皮、白英与蛇莓、生地与天花粉、白术与枳壳、葛根与羌活、槟榔与火麻仁等,尤为重视活血祛瘀药的应用与配伍。结论:1.胰腺的功能归中医脾所主。2.广义的积聚可作为胰腺癌的古文献命名归属。3.医家治疗胰腺癌的基本原则是一致的,注重补虚药、活血祛瘀药、理气药、清热药的应用,并通过配伍增强疗效。
孙洪生[8]2006年在《不寐病证的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文中研究指明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易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常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现代社会,人们的工作节奏明显加快,身心压力增大,身体和心理长期处于紧张、疲劳的状态,这些因素都增加了人们的患病率,而失眠的发生,又进一步加剧了人们身心疲劳的状态。因此研究该病的发生和治疗,对于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祖国医学对不寐病证的认识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历代医家积累了极其丰富的认识和治疗经验,创立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治法和方药,为我们治疗不寐病证,留下了极为宝贵和丰富的文献资料。本文以文献学研究方法为主,在全面系统搜集历代有关不寐病证资料的基础上,对相关材料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系统阐述了先秦时期到民国时期不寐病证各个历史阶段的学术发展特点。并从中医学发展史的角度,研究探索其学术发展与中医学理论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刻揭示了不寐证的学术发展源流,对于睡眠相关的中医学理论从其学术发展的背景下予以辨析。对现代医家诊治不寐证的经验也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整理。力图全面反映历代中医学家诊治该证的学术理论和临床治疗经验。不仅为临床辨治不寐证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诊治经验,也必将有助于开拓不寐证的研究和治疗思路。 本文分为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总论部分重在阐述不寐证的学术发展源流,分别论述了不寐证的病名、病因病机、辨证、治法方药、其他疗法与预防调护等的学术发展概况,并对不寐证相关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各论部分以历史发展为主线,用断代史的方法,分别对先秦至叁国时期、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宋辽金元时期、明代、清代至民国时期等各个历史时期的医学发展特点、不寐证相关理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概括与分析,重点研究剖析了各个历史时期与不寐证相关的重要的医学文献,内容涉及不寐证的病名、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用药特点、预防调护等。最后系统整理总结了现代医家关于不寐证辨证治疗的新经验和新方法。 在全面总结不寐证学术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初步辨析了中医学营卫睡眠学说、阴阳睡眠学说、心神睡眠学说、魂魄睡眠学说与脑髓睡眠学说的理论实质与临床应用意义。主张以营卫统摄心神、魂魄等脏腑相关理论。对于不寐证营卫调治,在兼涉五脏六腑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当重阳明、少阴的观点,为不寐证的防治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王洪[9]2006年在《控制桃仁在复方中功效发挥的多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究影响桃仁在复方中功效发挥方向的配伍、炮制、剂量、剂型、品种、产地、毒性等因素,阐明桃仁常用配伍结构的机理。 方法:以《中华医方精选辞典》为据,收集含桃仁的方剂457首,用Excel建立数据表,采用归类统计的方法,总结配伍、炮制、剂量、剂型、品种、产地、毒性等因素对桃仁功效发挥方向的影响。 结果:与桃仁配伍使用前5位的药类依次是活血化瘀、补虚、清热、理气、泻下药;桃仁常见的配伍结构是桃仁配红花、桃仁配大黄、桃仁配当归、桃仁配川芎、桃仁配杏仁、桃仁配瓜篓、桃仁配郁李仁等;桃仁入药以非嫁接的桃和山桃的种子为好,尤以河北承德所产桃仁为上品。桃仁经煎煮后具有一定的毒性,应严格控制其使用剂量,一般以5—12克为宜。生桃仁各种功效的作用均较强,临床常用;但对于血虚生燥的病人,选用(麸)炒桃仁更为适宜;若是脾胃虚弱、大便溏泄而兼有瘀血证的病人,则以选用桃仁霜为佳。桃仁入药均应适当捣碎。 结论:配伍环境是控制桃仁功效发挥方向最重要的因素,炮制、毒性、品种、产地次之,桃仁在复方中功效发挥是上述多个因素综合控制的结果。
吴正[10]2016年在《麻黄的应用源流及其配伍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以麻黄的配伍规律为核心主线,结合古今文献,系统总结现代医家运用麻黄治疗各类疾病方面独特有效的经验,揭示麻黄常用配伍结构、技巧规律、与高频次药物的配伍方法、应用规律、作用机理和影响其配伍作用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运用麻黄提供参考。方法 以知网数据库为依据,查阅数据库中2003年至2014年各类期刊、报纸、会议文集等,逐篇进行检索,总结归类,筛选出含有运用麻黄配伍治疗的临床资料文献。经筛选本文最终获得可供统计的含麻黄配伍方剂共计780首。利用Excel软件按方剂的来源、组成、用法用量等归类建立数据库,进行频数统计,获得麻黄运用的有效信息。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与麻黄配伍的中药共计366种,累计与麻黄配伍使用次数9161次。与麻黄高频配伍药物分别有:苦杏仁(4.17%),细辛(3.03%),桂枝(2.67%),半夏(2.67%),制附片(2.12%),黄芩(2.11%),白芍(1.90%)等。药类依次为:补气药12.17%(去甘草为5.95%),止咳平喘药11.87%,发散风寒药11.67%,清化热痰药5.79%,清热解毒药4.49%,温化寒痰药4.28%,活血药4.20%,温里药4.16%,发散风热药4.05%,利水消肿药3.96%等。现代麻黄常用剂量为10g或6g,其次为5g和3g,多数医家成人处方的麻黄用量低于15g。现代医家不仅充分发扬了历代拓展的功效,而且借鉴麻黄现代药理研究结果,使其使用范围扩大,不仅常规应用于各种呼吸、心血管、肾脏、风湿免疫疾病,还用于多种皮肤病、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妇科、神经系统、肿瘤疾病等的治疗。结论不同的配伍环境决定了麻黄的功效发挥方向的不同,通过适当的配伍可以突出应用其某一方而的功效,提高药物应用的准确率,提高临床疗效。经统计,麻黄高频配伍的药类及中药依次为补气药(甘草,白术,黄芪,去甘r草则位次降两名)、止咳平喘药(苦杏仁,桑白皮,紫菀,紫苏子,款冬花,葶苈子)、发散风寒药(细辛,桂枝,防风,生姜)、清化热痰药(桔梗,浙贝母)、清热解毒药(连翘)、温化寒痰药(半夏)、活血药(川芎)、温里药(制附片,干姜)等。现代医家普遍用量偏小,可能与药典中具有法律效应的用量规范有关。
参考文献:
[1]. 控制郁金功效发挥方向的配伍因素研究[D]. 陈銮香.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3
[2]. 影响防风在复方中功效发挥方向的诸因素研究[D]. 刘兴隆.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8
[3]. 影响黄连在复方中功效发挥方向的多因素研究[D]. 陈西平.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1
[4]. 影响厚朴在复方中功效发挥方向的多因素研究[D]. 王洪.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9
[5]. 影响丹参在复方中功效发挥方向的多因素研究[D]. 王冬梅.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4
[6]. 郁金的复方配伍及临床应用[J]. 陈銮香. 四川中医. 2004
[7].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胰腺癌临床用药规律的研究[D]. 丁铌.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6
[8]. 不寐病证的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D]. 孙洪生.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
[9]. 控制桃仁在复方中功效发挥的多因素研究[D]. 王洪.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6
[10]. 麻黄的应用源流及其配伍规律研究[D]. 吴正.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6
标签:中药学论文; 黄连论文; 麻黄论文; 厚朴论文; 中药炮制论文; 药物剂型论文; 中医论文; 不寐论文; 中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