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意义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意义,生命,心理,坚韧,性生活,抑郁,人格。
意义感论文文献综述
惠玲,卢国华,郭静,田娜[1](2020)在《生命意义感在医学生负性生活事件与心理危机脆弱性间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生命意义感在负性生活事件与心理危机脆弱性之间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S)、生命意义感量表中文修订版(MLQ-C)、心理危机脆弱性量表对313名医学生进行问卷测量。结果:相关分析显示,负性生活事件与生命意义感呈显着负相关,与心理危机脆弱性呈显着正相关,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危机脆弱性呈显着负相关。结构方程模型显示,生命意义感在负性生活事件和心理危机脆弱性之间的中介模型拟合度良好(χ~2/df=2.741,CFI=0.949,TLI=0.933,IFI=0.949,RMSEA=0.075),Bootstrap程序显示,生命意义感在负性生活事件与心理危机脆弱性之间起着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值为26.65%。结论:负性生活事件可通过生命意义感间接预测心理危机脆弱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期刊2020年01期)
雷颖,赫中华[2](2019)在《陕西省某中医院校大学生自尊、心理弹性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陕西省某中医院校大学生自尊、心理弹性、生命意义感的现状以及叁者之间的关系。方法整群选取陕西省某二本中医院校在校大学生17个班级共880名学生,于2018年11—12月进行问卷调查,填写一般资料调查表、自尊量表(SES)、心理弹性量表(CD-RISC)以及人生意义感问卷(MLQ),分析叁者关系。结果中医院校大学生自尊得分为30.00±3.74,显着高于理论平均值(t=37.858,P<0.01);心理弹性总分为60.36±11.97,明显低于普通成人(t=11.914,P<0.01);生命意义总分为44.44±6.97,均值为4.94±0.77,处于中等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中医院校大学生自尊得分、心理弹性总分以及3个维度得分、生命意义总分以及2个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均P<0.01);结构方程分析显示,心理弹性在自尊对生命意义感的预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可以通过增强中医院校大学生的自尊和心理弹性水平来提高其生命意义感。(本文来源于《职业与健康》期刊2019年23期)
杜丽[3](2019)在《606名实习护生生命意义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调查实习护生生命意义感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2018年8月选取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临床实习的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生命意义感量表中文修订版和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对606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实习护生生命意义感总分为(98.90±15.47)分,生活满意度总分为(182.81±27.67)分。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喜欢本专业,自我评价、最近是否有压力和生活满意度进入回归方程(P<0.01),共解释总变异的46.9%。结论本组护生生命意义感处于中等水平,且受是否喜欢本专业,自我评价、最近是否有压力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护理管理者和教育者应针对实习护生的特点,结合临床教学,开展针对性的生命教育,提升其对护理专业的兴趣;同时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注重自我概念和自我认同的培养,丰富护生的临床实习生活;针对性的进行职业生涯辅导,保持积极的心态应对工作和生活,从而提高实习护生的生命意义感。(本文来源于《护理学报》期刊2019年22期)
徐良雄,石聿树,熊昌娥,刘祖松,黄翠萍[4](2019)在《生命意义感对抑郁障碍患者自杀意念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估生命意义感对抑郁障碍患者自杀意念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60例抑郁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药物治疗同时进行生命意义感等心理康复干预,时间为12周。干预后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生命意义量表(MLQ)、Beck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BSI-CV)对两组患者的精神状态、生命意义感水平及自杀意念水平进行评定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HAMD-17评分为(10.65±1.1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36±2.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LM各个项目中,观察组患者的存在意义感维度评分、寻求意义感维度评分、生活感受维度评分、生活目标维度评分、生活态度维度评分、自主感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SI-CV各个项目中,观察组患者的主动自杀意愿评分、具体自杀计划评分、被动自杀意愿评分和总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命意义感干预能够很好促进患者管理自己情绪,改善家庭与自杀意念,显着降低自杀意念、提升患者积极情绪和自杀意念,回归社会。(本文来源于《海南医学》期刊2019年21期)
韩凤师,王丽萍,邵淑红[5](2019)在《生命伦理视域下医学研究生心理耐挫力与生命意义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生命伦理视域下,了解医学研究生生命意义感及心理耐挫力现状;探究生命意义感与心理耐挫力的关系。采用生命意义感量表和心理耐挫力表对山东省叁所医学院校500名医学硕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不同社会人口学医学研究生的生命意义感不同;医学研究生心理耐挫力水平存在差异;生命意义感和心理耐挫力存在正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期刊2019年11期)
白艳巧[6](2019)在《大一新生坚韧人格与生命意义感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大学生坚韧人格评定量表》和《生命目的量表(PIL)》对大一新生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其坚韧人格、生命意义感的特点,探讨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大一新生的坚韧人格与生命意义感处于中上等水平;在性别、专业、学历、家庭结构、家庭所在地等人口学变量上差异不显着;大一新生的坚韧人格与生命意义感之间呈正相关(P<0.01),坚韧人格得分越高的大一新生体验到的生命意义感越强。因此,建议注重培养大一新生的坚韧人格,使其在挑战和磨练中不断成长,提升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本文来源于《青年与社会》期刊2019年26期)
白艳巧[7](2019)在《大一新生家庭亲密度、坚韧人格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大一新生家庭亲密度、坚韧人格与生命意义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大学生坚韧人格评定量表和生命目的量表对478名大一新生进行测评,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一新生家庭亲密度、坚韧人格与生命意义感及其各维度均呈显着相关(P<0.01);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家庭亲密度对生命意义感具有显着的预测作用(F=77.392,P<0.001);中介效应分析表明,坚韧人格在家庭亲密度与生命意义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2.91%。结论:家庭亲密度部分通过坚韧人格影响生命意义感。改善家庭亲密度,在与家人的互动中塑造坚韧人格,从而提高生命意义感。(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9年24期)
郭娜娜[8](2019)在《大学生抑郁与负性生活事件及生命意义感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所谓的生命意义感是人们对生命含义的理解、领会,并从中意识到生命的价值、意义以及目标。而负性生活事件是在人们生活中客观存在事件,负性生活事件与生命意义之间有直接关系。目的探讨当代大学生抑郁和负性生活事件与生命意义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抑郁自评量表以及生命意义感量表作为调查调查问卷分别对当代大学生展开调查,本次调查选取897名大学生。结论在大学生活中负性生活事件会增加大学生抑郁的可能性,而生命意义感的存在作为媒介可以有效调节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负性生活之间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9年19期)
葛欣欣[9](2019)在《目标追求中的不道德行为与人生意义感:目标阶段的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标追求会促进不道德行为的发生,不道德行为的发生也总是为了达成某一目标。目标发展的动态过程为研究不道德行为的心理结果的动态变化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通过叁个实验探究了在目标进行中与目标结束后,不道德行为对个体心理幸福感(负性情绪与人生意义感)的影响,以及人们对该影响的预期。实验一与实验二分别采用被试间与被试内设计,对目标阶段进行操纵,考查个体在目标追求中做出的不道德行为频率与负性情绪、人生意义感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不道德行为在目标进行中不会对个体的人生意义感产生影响,但会在目标结束后会降低个体的人生意义感,而负性情绪在两个目标阶段中都会随着不道德行为的增加而增加。实验叁通过让被试编写目标追求中的道德两难故事,考查在不同目标阶段中故事主人公行为的道德程度与主人公的负性情绪与人生意义感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人们对不道德行为者的人生意义感的预期与前两个实验中的结果正好相反。人们预期,在目标进行中,主人公的行为越不道德则人生意义感越低,但在目标结束后行为的道德程度不会对主人公的人生意义感产生影响,另外,与前两个实验的结果一致的是,人们预期,在两个目标阶段中不道德行为都会增加个体的负性情绪。本研究是将目标与不道德行为的心理结果结合起来研究的一次尝试,揭示了目标追求中的不道德行为对人生意义感影响的滞后性,促进了对不道德行为的心理结果的动态研究。(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9-06-24)
张雯婷[10](2019)在《探究电影疗法对高职导游专业学生生命意义感的渗透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是否具备强烈的生命意义感对于一名高职导游学生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相关教育者要培养学生生命意义感,教育学生珍爱自我生命,日后工作中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避免悲剧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导游专业学生面对的是一群游客,对旅行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的灵活妥善处理,要求学生具有生命意义感,关爱珍惜他人生命。因此,培养高职学生的生命意义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利用电影疗法对高职导游专业学生生命意义感所产生的作用进行探究与分析。(本文来源于《读书文摘》期刊2019年12期)
意义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陕西省某中医院校大学生自尊、心理弹性、生命意义感的现状以及叁者之间的关系。方法整群选取陕西省某二本中医院校在校大学生17个班级共880名学生,于2018年11—12月进行问卷调查,填写一般资料调查表、自尊量表(SES)、心理弹性量表(CD-RISC)以及人生意义感问卷(MLQ),分析叁者关系。结果中医院校大学生自尊得分为30.00±3.74,显着高于理论平均值(t=37.858,P<0.01);心理弹性总分为60.36±11.97,明显低于普通成人(t=11.914,P<0.01);生命意义总分为44.44±6.97,均值为4.94±0.77,处于中等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中医院校大学生自尊得分、心理弹性总分以及3个维度得分、生命意义总分以及2个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均P<0.01);结构方程分析显示,心理弹性在自尊对生命意义感的预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可以通过增强中医院校大学生的自尊和心理弹性水平来提高其生命意义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意义感论文参考文献
[1].惠玲,卢国华,郭静,田娜.生命意义感在医学生负性生活事件与心理危机脆弱性间的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0
[2].雷颖,赫中华.陕西省某中医院校大学生自尊、心理弹性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J].职业与健康.2019
[3].杜丽.606名实习护生生命意义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19
[4].徐良雄,石聿树,熊昌娥,刘祖松,黄翠萍.生命意义感对抑郁障碍患者自杀意念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9
[5].韩凤师,王丽萍,邵淑红.生命伦理视域下医学研究生心理耐挫力与生命意义感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9
[6].白艳巧.大一新生坚韧人格与生命意义感的相关性[J].青年与社会.2019
[7].白艳巧.大一新生家庭亲密度、坚韧人格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J].长江丛刊.2019
[8].郭娜娜.大学生抑郁与负性生活事件及生命意义感的关系[J].长江丛刊.2019
[9].葛欣欣.目标追求中的不道德行为与人生意义感:目标阶段的调节作用[D].南京大学.2019
[10].张雯婷.探究电影疗法对高职导游专业学生生命意义感的渗透作用[J].读书文摘.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