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珠峰自然保护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珠峰自然保护区,社区,草场资源,资源承载力
珠峰自然保护区论文文献综述
蔡葵,郑坤,拱子凌[1](2018)在《基于资源承载力的珠峰自然保护区社区草场资源利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草场资源作为西藏地区重要的自然资源,是当地畜牧业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实现农牧民增收的物质保障。本文以资源承载力为研究视角,将社区人口、经济和草场资源的协调程度作为资源承载力的评价依据,运用P-E-R模型对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内181个社区的草场资源承载力进行计算。得出珠峰自然保护区社区草场资源承载力整体较高,社区草场资源保护良好,却也不容乐观的结论。以此为基础,结合珠峰自然保护区社区草场资源利用现状,对上述结果进行一定讨论。探究影响珠峰自然保护区社区草场资源利用的多种因素,希望对珠峰自然保护区社区,合理开发和利用草场资源、促进社区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期刊2018年S1期)
蔡葵,甘春艳,拱子凌[2](2018)在《精准扶贫背景下的珠峰自然保护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大部分保护区地处贫困边远地区,社区自我发展能力较弱,对资源的依赖性强,社区发展需要和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突出。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天然的益贫性,是实现精准扶贫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以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精准扶贫和生态保护双重背景下合作社的发展特征和问题,并提出在生态保护语境下合作社实现精准扶贫的路径。(本文来源于《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鲍竹均[3](2016)在《国家林业局赴珠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查调研组与我市座谈》一文中研究指出8月14日,国家林业局赴珠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查调研组与我市就珠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和功能调整等工作进行座谈。市委副书记、市长刘虎山出席会议并作表态发言,自治区林业厅副厅长宗嘎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冯继康主持会议。会上,珠峰管理(本文来源于《日喀则报(汉)》期刊2016-08-16)
于阳[4](2015)在《珠峰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区系及其关键种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以植物生态学、数量生态学、植物区系地理学等理论为指导,采用了区系分析、统计学分析、地理信息分析的方法,主要开展了珠峰保护区药用植物的区系组成和地理成分以及空间分布格局、珠峰保护区关键药用植物的筛选和各环境异质性对关键药用植物分布格局的影响、珠峰关键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其威胁因子和保护对策研究。论文取得以下成果:(1)分析了保护区药用维管束植物区系组成与特征。保护区药用蕨类植物共有23种,隶属16科、16属;种子植物共计584种,隶属94科、329属;其中裸子植物4科5属10种,被子植物90科324属574种。保护区药用种子植物中世界广布的科有38个,热带成分的科有30个,温带成分的科有26个,从科的水平上显示了该区药用植物区系主要为世界广布特性,热带和温带成分并存,稍显热带成分;世界广布属37个,热带成分属94个,温带成分属197个,中国特有属1个,在属的水平上以温带成分为主。(2)探讨了保护区药用植物空间分布规律和特征。得出,保护区药用植物水平分布上,以吉隆县分布最多(363种),依次是聂拉木县(340种)、定结县(139种)和定日县(116种)。药用植物集中分布在海拔3200 m左右,该海拔段土壤绝大多数山地酸性棕壤,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植被交错带上的植被类型和地势均较为复杂,植物组成种类相对较多。(3)筛选了保护区关键药用植物类群。保护区关键药用植物共55种,隶属27科、41属,生活型以草本为主,各生活型拥有的植物种数有多到少依次为草本>灌木>乔木>藤本。(4)探讨了保护区药用植物关键类群的分布规律。关键药用植物在不同的植物群落中分布分散。其物种丰富度随海拔升高呈现增加-减少的分布现象,在2750-3150m与3150-3550m和3950-5150m海拔段上关键药用植物相似性最高,分布较为集中;保护区关键药用植物在各坡度分布较为平均,随坡度上升,总体趋势呈上升状,在60-80°区间内,药用濒危植物、单属种和特有种数量最多,该区段植物亟需保护。(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15-05-01)
鲍竹君[5](2014)在《地区召开珠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工作座谈会》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鲍竹君)5月23日,地区召开珠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工作座谈会,就保护区相关工作与自治区林业厅调研组进行座谈交流。 自治区林业厅副厅长宗嘎出席座谈会,行署副专员嘎玛洛穷主持。 宗嘎指出,在日喀则地委、行署的(本文来源于《日喀则报(汉)》期刊2014-05-26)
陈露[6](2012)在《珠峰自然保护区旅游地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集中体现了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地区的自然地理面貌和传统人文状态,兼具生境复杂性、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原生态性。保护区气候、植被、土壤的垂直带性明显,是喜马拉雅地区特有物种的基因库和避难所。当地居民在宗法、习俗、建筑、歌舞、语言等方面的传统保存良好,与自然生境一起构成浑然一体的山地人文-地域系统。随着国际社会关注、边境商贸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对这一生态多样性和复杂性地区的地学景观及成景机制进行系统研究,探讨旅游承载力和适宜的旅游开发模式,成为喜马拉雅地区旅游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论文基于青藏高原自然地理、地质构造、生态环境等领域的已有研究,利用国内外旅游地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分析和研究了珠峰自然保护区地学景观系统和景观成因,全面讨论了地学景观的成景环境、成景过程和景观演化模式。在此基础上,进行国内外旅游环境容量测算方法学研究。根据保护区南北坡地域环境差异显着的特征,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技术方法,分析了不同地域的旅游活动适宜空间格局,计算了保护区旅游环境容量。最后,提出了旅游开发模式。通过以上研究,论文获得以下结论:(1)以区域构造格局作为空间尺度划分依据,详细清理了珠峰自然保护区地学景观资源,自上而下分为四级系统:Ⅰ级,地学景观体系域;Ⅱ级,地学景观体系;Ⅲ级,地学景观区;Ⅳ级,地学景点。在此基础上,识别出3个Ⅰ级地学景观体系域,5个Ⅱ级地学景观体系,17个Ⅲ级地学景观区。结合地质遗迹景观和旅游景观分类方法,识别出分属6种类型的52处地学景点。景观资源以“世界屋脊”、“雪域高原”和“高原山地生态旅游圣地”为特色,通过定量评价方法,五级景观资源2处,四级景观资源4处,叁级景观资源5处。(2)从地层层序角度探讨了保护区在主要地质时期的古地理状况,按地质历史时期,恢复并建立起保护区以及喜马拉雅地区沉积环境。大时间尺度的成景过程有叁个阶段:1)成景地层形成阶段;2)山谷定型阶段;3)构造抬升阶段。而在叁个阶段中,又各有多个成景期。成景地层形成阶段历经古生代—中中生代被动大陆边缘沉积体系和晚中生代—早新生代周缘前陆盆地沉积体系,有4期城成景期:(1)基底形成期(前寒武纪);(2)稳定陆表海沉积期(寒武纪—泥盆纪);(3)大陆裂谷—被动大陆边缘沉积期(石炭纪—侏罗纪);(4)周缘前陆盆地期(白垩纪—古近纪)。山谷定型阶段确定了喜马拉雅山体格架,经历了喜山运动第2幕和第3幕(始新世-中新世)。构造抬升阶段与新构造运动的时间一致,约2Ma自上新世末至第四纪,是在第二阶段山谷定型的基础上对山体加高加深,带有大尺度的剥蚀、夷平等景观改造作用。珠峰自然保护区地学景观成景机理是由喜马拉雅造陆、造山地质演化过程决定的,景观形态是第四纪时间序列演化的地表响应。白垩纪前陆表海及前陆盆地沉积环境提供成景地层所需时间和空间;始新世以来欧亚板块碰撞为喜马拉雅造山提供动力源;第四纪风化剥蚀等外营力作用过程产生各种单体景观。(3)针对保护区空间跨度大、地域地理条件差异显着的特点,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功能,结合遥感和全球定位技术对大空间尺度的地理特征分析能力,以喜马拉雅山脉为界将保护区分为北坡区域和南坡区域,从地形、土地类型和山地垂直带叁个人地系统影响因子,分别分析了适宜旅游活动的空间特征。采用地理学、资源学、社会经济学、旅游学等交叉学科研究方法,基于建模方法学研究,建立了保护区旅游容量测算模型。通过计算游客容量发现,目前保护区旅游资源优势远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建立科学、高效地旅游发展模式将是珠峰自然保护区面临的实际问题。(4)梳理了珠峰自然保护区南坡的山地垂直带谱,借鉴RS、GPS、GIS有关空间分析方法,从山地垂直带海拔和坡度两个方面,分析了土地利用方式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南坡山地的耕地和草地空间分布垂直带性特征显着,土地资源的人口承载能力已超过上限,提高珠峰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居民生活水平,缓解资源—环境—社会发展的矛盾,必须改变土地利用方式,降低对土地产出的依赖程度。(5)在前述有关地学景观和旅游承载力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珠峰自然保护区适宜开展的旅游活动类型、方式和区域,建立了以“高原山地生态旅游”为特征的旅游开发模式,并探讨了探险旅游开发模式和朝圣旅游开发模式。(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12-12-01)
陈露,覃建雄,管磊[7](2012)在《珠峰自然保护区吉隆-波曲峡谷地学景观成景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近年来在珠峰自然保护区开展的景观资源调查,分析保护区南坡吉隆-波曲峡谷地学景观系统,在喜马拉雅地质演化研究基础上,详细剖析5期成景过程,结果表明研究区地学景观形态是第四纪时间序列演化的地表响应.研究区地学景观资源完整连续,构成中喜马拉雅南翼地学景观大道,在青藏高原南斜面景观体系中独成一体.提出结合地学景观资源特色和南亚贸易陆路大通道口岸优势,开展国际通道型旅游,促进山区可持续发展,对国际社会研究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山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10期)
张敏,马守春,王忠斌,李文博,卫敏[8](2012)在《珠峰自然保护区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在综合调查、测量的基础上,根据旅游基本要素对珠峰自然保护区旅游承载力的评价指标进行了选取,组织专家进行选择,并辅以组织专家、旅游爱好者以及当地居民座谈,收集有关意见和建议。最后,参考学术界目前比较认可的旅游承载力相关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24个指标,建立了珠峰自然保护区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于不易计算承载力的指标,增加了评价准则的内容和相应等级。(本文来源于《四川林勘设计》期刊2012年03期)
陈露[9](2012)在《珠峰自然保护区吉隆-聂拉木山地景观成因》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珠峰自然保护区吉隆-聂拉木山地地学景观特征及成景地质要素,证明区域逆冲推覆构造地质形变是研究区景观形成主要原因。景观组合及分布规律受地层、断裂与褶皱、新构造运动约束,表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在区域环境演化事件中具有重大意义。研究区地学景观构成喜马拉雅地学景观大道,具有极高的科考旅游价值。(本文来源于《西藏科技》期刊2012年07期)
梁远婷[10](2012)在《珠峰自然保护区文化遗产廊道构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珠峰自然保护区作为我国最具神秘色彩的少数民族高原生态旅游区域,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景观与人文遗产资源,独特的景观富含宝贵的历史文化内涵与科研美术价值,但因其区域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特殊性,部分遗产资源因年久失修或人为原因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毁,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随着年代久远无从考证或失传,同时,保护区面积范围很大以至多数景观相距甚远,不利于统一保护和旅游观赏。随着逐渐增多的旅游开发活动,同该区敏感复杂的生态环境的矛盾凸显出来,如何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展生态旅游活动,并且使得区域内的文化遗产得到保护与传承是本文亟需探讨的问题。本文将文化遗产廊道这一线性景观保护措施运用于珠峰自然保护区中,文化遗产廊道概念在我国大多运用于对航道的保护上,很少将其作为一种方法应用到大区域的旅游规划和保护性开发中。笔者力图用这一方法整合区域内零散孤立的遗产资源,展现资源的典型性和多样性,通过遗产间的相互关联性透视出遗产的价值,使遗产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与传承,同时也能指导旅游开发规划工作科学地进行。文章以前人对珠峰自然保护区文化遗产资源的调查结果为基础,通过对大量资料的总结与研究,对遗产节点的逐个分析并将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分类。在对遗产资源分布规律充分分析的前提下,构建适合该区的文化遗产廊道,包括了物质文化遗产廊道,非物质文化遗产廊道与主题文化遗产廊道叁方面。构建后,对廊道的研究主要从环境和社会经济两个层面进行定量测算与分析,初步估算出了旅游容量数值。最后是对文化遗产廊道的旅游价值作分析与评价,文章结论得出在珠峰自然保护区建立文化遗产廊道是切实可行的,既符合了当地复杂脆弱的生态环境的需求,能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又能实现生态旅游开发活动,为今后该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法与崭新视角,带动地区旅游业的繁荣和经济发展,在今后大范围的区域旅游规划与开发工作中也有一定的现实推广意义,同时,廊道构建这一层次的研究对于完善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也有一定作用。(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12-04-01)
珠峰自然保护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我国大部分保护区地处贫困边远地区,社区自我发展能力较弱,对资源的依赖性强,社区发展需要和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突出。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天然的益贫性,是实现精准扶贫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以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精准扶贫和生态保护双重背景下合作社的发展特征和问题,并提出在生态保护语境下合作社实现精准扶贫的路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珠峰自然保护区论文参考文献
[1].蔡葵,郑坤,拱子凌.基于资源承载力的珠峰自然保护区社区草场资源利用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8
[2].蔡葵,甘春艳,拱子凌.精准扶贫背景下的珠峰自然保护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3].鲍竹均.国家林业局赴珠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查调研组与我市座谈[N].日喀则报(汉).2016
[4].于阳.珠峰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区系及其关键种分布特征[D].成都理工大学.2015
[5].鲍竹君.地区召开珠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工作座谈会[N].日喀则报(汉).2014
[6].陈露.珠峰自然保护区旅游地学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
[7].陈露,覃建雄,管磊.珠峰自然保护区吉隆-波曲峡谷地学景观成景过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8].张敏,马守春,王忠斌,李文博,卫敏.珠峰自然保护区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四川林勘设计.2012
[9].陈露.珠峰自然保护区吉隆-聂拉木山地景观成因[J].西藏科技.2012
[10].梁远婷.珠峰自然保护区文化遗产廊道构建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