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重视交叉学科的研究

应重视交叉学科的研究

一、应当注重交叉科学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岑孝清[1](2022)在《面向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中医人学创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医人学产生于马克思主义人学与中医学交叉之处,是通过研究人的生命力与人的健康发展关系,来揭示人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这门学科的创建研究是推动中医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性发展和特色化建设的重要途径,有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基础和巩固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支撑体系基础等现实意义。如此,面向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伟大使命,中医院校可以依据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形成战略构想,并根据健康中国发展战略和所在单位规划,制定相应的十年和五年规划,从而推动中医人学跻身生命健康科学的强林之列。

麦麦提艾力·艾科拜尔[2](2021)在《中美初中化学教科书中“学科交叉”内容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当代国际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需要,进一步落实当前课程改革“加强学科间相互渗透”的要求。本研究以我国【人教版】初中化学教科书和美国《科学探索者》教科书(以下简称【美版】教科书)为研究对象,从四个维度对教科书中“学科交叉”内容进行整体比较以及从六个角度对四对典型案例进行个案比较,为我国初中化学教科书中“学科交叉”内容的进一步修订及实际教学提出参考。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比较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对中美初中化学两版教科书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着眼于从属类型、数量及分布、学科知识组成、呈现方式四个维度,通过对中美两版教科书中“学科交叉”内容的选编设计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1)两版教科书都以不同的栏目体现了“学科交叉”内容,【美版】教科书设置了“学科交叉”特色栏目——“跨学科探索”,内容更丰富,而【人教版】教科书在“资料卡片”栏目中集中体现“学科交叉”内容,但没有设置学科交叉专题栏目;(2)“学科交叉”内容在中美初中化学不同分册和单元课题中数量差距较大,【美版】教科书在不同章节中除了注重化学与物理、生物、地理的交叉外,还注重化学与数学、社会、文学、艺术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人教版】教科书更多是化学与物理、生物、地理学科内容的交叉,学科领域交叉程度较低;(3)两版教科书“学科交叉”内容的学科组成各异,其中化学与物理学交叉特征较多,其次是化学与生物学交叉特征,化学与地理学交叉的特征较少;(4)两版教科书都选取大量插图呈现“学科交叉”内容,但【美版】教科书插图更贴近生活,且图片配有文字解释和思考问题,增加了阅读的深度和效果。本研究根据学科交叉的程度、篇幅对等程度、案例完整程度、化学知识类型等,从中美两版初中化学教科书中选取四对内容相近的案例进行个案分析比较,得出结论:(1)“内容资源与知识逻辑”方面,两版教科书不同程度都注重学科交叉内容资源的选取,【人教版】教科书内容层次不断深入,注重理论知识的进阶,【美版】教科书更好的打破学科间的界限,与其他学科知识整合到同一概念中;(2)“情境载体与问题聚焦”方面,【人教版】教科书既以图片和生活场景的文字说明,也通过实验和讨论等小组活动创设情境,丰富了情境载体的形式,【美版】教科书多利用日常生活情境和历史情境为载体,注重熟悉的场景聚焦探究问题,情境设置体验性更强;(3)“知识组成与交叉程度”方面,【人教版】教科书内容比较浅显,学科之间联系性较弱,相对独立,【美版】教科书学科融合较为深入,学科之间的联系性比较好;(4)“探究活动的设计”方面,【人教版】教科书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所学内容相联系,注重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的培养,【美版】教科书探究活动为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做好铺垫,注重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的提高;(5)“合作学习的设计”方面,【人教版】教科书以探究实验、小组讨论等形式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美版】教科书合作学习特征不够明显;(6)从我国科学素养三维目标的视角分析,【人教版】教科书关注培养学生学科知识、概念、技能和方法的掌握与理解,【美版】教科书更加关注培养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学生创造性意识和学习的成就感。基于两版教科书整体内容比较研究,对我国初中化学教材编写相关的策略建议:(1)优选更多时代性特征明显的“学科交叉”内容,更新初中化学课本内容;(2)创设社会生活化情境,促进多学科间知识融合;(3)满足多样学习需求,增设“学科交叉”主题栏目;(4)丰富教材“学科交叉”内容的呈现方式,提高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和阅读深度。基于案例比较研究对我国初中化学“学科交叉”内容的教学建议:(1)将“学科交叉”认识理念贯穿于教学整个过程;(2)以“学科交叉”引导交流学习促进学科间横向融合;(3)以“学科交叉”系统性的内容整合构建教学内容;(4)以丰富活动创新打造“学科交叉”教学的趣味课堂。

孙晶[3](2020)在《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研究》文中认为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绿色革命、创意产业、时尚文化、低碳生活等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当代设计已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综合化趋势,一系列跨专业、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设计与类型,正成为设计的新景观。本文通过阐述设计的综合性与综合性设计的基本内涵,分析综合性设计的不同类型,更加清晰认识综合性设计与各门类设计之间、各门类艺术之间的内在关联性,研究综合性设计对当代设计艺术发展取向的影响和对艺术设计变革的启示。剖析综合性设计形成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背景,理解其出现的必然性、必要性与可行性。基于时代发展对于综合性艺术设计人才的更高要求,以及艺术设计教育综合发展的内生动力,反思当前艺术设计教育难以开展跨学科综合性教学的成因与问题,进一步明确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理念与目标。同时,借鉴和分析国外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有益经验,从基于创新战略的大学重构,到跨校跨学院的联合培养,从增设跨学科综合性的新兴专业,到创建跨学科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与研究机构等,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参照。以教育学综合课程与教学理论为学理依据,梳理综合性艺术设计课程的基本范式,发展以综合为导向的教学设计,促进以综合为形式的教学组织,从而为综合性艺术设计教学实践,培养跨学科综合性艺术设计人才建构切实可行的教育路径与方法。此外,更加突出强调在制定综合性教育管理制度、建构面向未来的新学科新专业新课程、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建设跨学科综合性教育平台等方面进行更大力度的改革与创新,通过多头并进、多项并举,真正促进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改革深入。

李博[4](2018)在《学科交叉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演化的多维研究》文中提出从学科交叉视角出发,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历史分析、社会网络分析、文献计量分析、内容分析、逻辑分析等方法,从历史、知识流动、研究内容三个维度对体育学学科知识演化进行研究。历史维度主要采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梳理体育学各分支学科和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体育学的发展脉络,知识流动维度主要是结合学科交叉测度指标体系、托尼比彻的学科分类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对改革开放至今体育学学科交叉态势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内容维度主要采用知识图谱的方式展示并分析体育学和不同学科群交叉的研究热点。研究结果表明:1、体育学的演化经历了“问题研究形态”、“研究领域形态”、“学科范畴形态”三个阶段,学科交叉是体育学形成和壮大的主要途径。体育学最原始的知识形态是以运动技术或者是运动技能为表现形态的实践性知识,为了满足科学化需求,和医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交叉,逐渐演化成为一个包含众多分支学科的综合性知识体系。2、我国体育学经历了清末效仿德日,民国学习欧美,新中国成立初期全面学苏,改革开放以后全面发展四个阶段。和西方相比我国体育学发展是非线性、碎片化的,但在学科起源、学科演进动力、学科结构演化等方面都存在相似之处。改革开放以后的我国体育学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体育理论体系,在知识体系日渐完善的同时逐渐彰显出更多的学术性。3、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体育学知识体量和知识流量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增长,知识体量的变化是非线性的波动的,经历了复苏期、指数增长期、逻辑增长期3个阶段,知识流量的增长是线性的,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和其他学科相比,体育学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较低,学科开放性不高,学科知识体量的增长大部分都是学科“自繁衍”的结果。北京奥运会后,这些现象在逐渐改观,学科开放性在逐渐增加,体育学由“外延式发展”逐渐转向“内涵式发展”。4、我国体育学和外部学科交叉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从学科交叉的多样性来看,和体育学交叉融合的学科数量越来越多,学科交叉的跨度越来越大,体育学和外部学科交叉所形成的知识流量的分配由混乱向着有序化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关系逐渐稳固。二是从学科交叉的聚和性来看,体育学和外部学科交叉融合的强度越来越大,学科交叉网络密度越来越高,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5、苏联模式对我国体育学知识体系的影响非常明显,随着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的勃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体育学开始了“科学革命”,进入21世纪后“科学革命”逐渐结束,体育学进入“常规科学”阶段,通过“范式融合”我国体育学由偏向自然科学、教育学的知识体系演化成为综合性的知识体系。6、在现代科学聚合性发展趋势推动下和学科之间可通约性的规制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流出和知识流入两个视角下学科交叉呈现出趋同化的发展趋势。体育学和应用科学、软科学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和纯科学、硬科学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体育学向着“软性化”、“实用化”的方向发展。生物学医学学科群、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群、经济学学科群成为了体育学关系最为稳定的3个交叉学科群。7、和体育学交叉文献数量最多的是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群,其次是经济学学科群、医学生物学学科群、信息科技学科群、人文类学科群、法学政治学管理学学科群。体育学和不同学科群交叉形成的研究热点存在“边缘效应”,体育学和远缘学科交叉尽管研究成果数量不多,但是研究成果的丰富度、异质度更高,研究热点的数量也相对更多。8、北京奥运会对体育学和外部学科的交叉融合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无论是高频关键词、高突现率关键词还是聚类标注词,奥运会是出现次数最为频繁的词汇,几乎每一个学科交叉领域都有涉及奥运会的研究。在北京奥运会的关照下,体育学学科内部的扩张力和学科外部的渗透力不断增强,使得体育学和外部学科的交叉融合进一步深化。9、理论研究薄弱是体育学学科地位低下的根本原因。大部分的学科交叉研究都是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单向渗透至体育学领域,体育学无法贡献出具有影响力的理论。理论贫乏和方法的缺失使得体育学在和其他学科进行知识交换时总是扮演知识受馈者的角色,无法形成有效的知识回馈,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让渡学科的话语权,造成的后果就是体育学和其他学科在交叉融合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王云峰[5](2019)在《交叉科学内涵及交叉科学人才培养实践路径研究》文中提出当前,交叉科学引领科技创新的战略价值正日益凸显,世界主要科教强国正纷纷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进交叉科学发展,以期为科技创新增添力量。因具有不可替代的学术及社会价值,交叉科学已成为科学技术与社会(STS)领域的一个研究焦点。本文采用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的综合视角对交叉科学的内涵与理念进行了阐释,并分析了我国交叉科学在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而在理论研究指导下通过相关案例研究为深化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寻求可供借鉴的理论方法和实践探索。本文所呈现的主体研究工作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首先,透过“一般社会系统理论”视角,第二章以系统、环境、边界、自我生产、功能运作和沟通等概念为线索,先对“科学”与“学科”这两个概念进行分析,再进一步阐明“交叉科学”的内涵。在揭示交叉科学所蕴涵的深层理念后,论述其与我国崇尚“博通”的传统学术文化、价值理念的关联性。第二,第三章梳理我国近代科学建制化的演进脉络,进而借库恩的“范式”概念归纳概括近现代“中学”范式遇到反常、危机并最终与“西学”易位的阶段性特征。在揭示这种阶段性演进的社会、文化动因后,论述我国交叉科学在发展中所遇到的“从一而终”、“门户之见”这类科学观念障碍的历史成因。最后,从科学与文化互动的角度,深化对我国“博通”理念与交叉科学关联性的探讨。第三,聚焦于我国交叉科学建制,从高校学科专业视角分析我国当代交叉科学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第四章着眼于高校专业口径过于细窄、专业封闭和高等教育学科目录中交叉学科门类长期空白三个问题。然后,针对问题,总结国外高校的跨学科实践和学科目录(CIP)管理经验,以资借鉴。第四,交叉科学的发展与交叉科学人才培养密不可分。第五章以我国交叉科学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为出发点,选取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rizona State University,ASU)作为案例进行研究。以系统呈现ASU促进交叉科学发展及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举措为基础,本研究的创新之处还在于有机融合“交易区”理论和虚拟组织理论,分析ASU跨学科“新学位”所依托组织的发展机理,进而形成关于优化我国交叉科学促进机制的建议。本研究的成果主要包括如下方面:首先是对交叉科学认识论内涵的揭示,二是对交叉科学与“博通”理念关联的探讨,三是论述中、西学范式易位对中国学科观念的影响,四是对中国当代交叉科学发展所面临困境的探析,最后是交叉科学人才培养实践案例的研究。

黄杰辉[6](2018)在《国者,天下之制利用也 ——荀子治国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基于“国者,天下之制利用也”这一总体看法,荀子以“一核双线”(人性论研究为理论内核、内圣能思外王能群为展开主线)为理论进路,展开了其政治哲学的思想体系。哲学研究离不开对人的理解,荀子认为人性虽有自然的趋向,但人却又能思、能群,具有社会的品格,从人之天性出发说人性本恶,仅仅只是荀子人性论学说逻辑起点所在,荀子并未仅仅停留在性恶本身,而是重点强调“化性起伪”以及“涂之人可以为禹”,后者体现了人的能善品格。荀子对人的理解,也主要聚焦于体现人的后天特性的能善论,其治国理论则由此引出,由此出发,荀子以内圣能思和外王能群为两条主线建构其治国思想体系。具体而言,荀子认为人的根本特性之一在于能思,个体能思特性展开为理性思维等能力,并使个体能够把握天道和人道,遵循礼法规范。圣人在这方面提供了典型的范例。荀子提出“心也者,道之工宰者也。”重要观点,又说:“圣人者,精于心道者也。”在荀子眼中,圣人就是精通思维之道者,所谓能思成圣,也就是在后天进一步发展人在这方面的能力,以便为“国”之治理提供内在前提。荀子认为,人的另一根本特性在于“能群”,人和万物根本不同,除了个体通过能思把握天道和人道,遵循礼法规范等等之外,还在于人能够合群以发挥更高的群体作用。在由能群而达外王方面,荀子提出“国者,天下之大器也。”重要观点,并强调:“国者,天下之重任也。”荀子主张以群学开外王,认为王道即群道,从而,把握并依据群道,便可逐渐达到合乎礼制的治国之境。综合起来,从广义的人性论出发,荀子以“能思”扩展内圣、以“能群”落实外王,就“个体如何思”、“国家如何群”进路进行深入研究,对国之“治”的一系列问题作出深刻阐述,由此展开的思想既包括历史的意义,也蕴含理论的意义。

李一希,方颖,刘宏伟,杨光富[7](2016)在《推动学科交叉建设一流学科的若干思考》文中研究指明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是当前国内高水平大学发展所面临的首要任务和重要挑战。通过阐述以跨学科研究推动学科交叉,进而形成交叉学科的过程,研究交叉学科形成的一般规律,分析提出交叉学科的形成与建设世界一流学科之间的相辅相成关系。在此基础上,对国内交叉学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刘小宝[8](2013)在《论“跨学科”的谱系》文中研究说明文献综述是规范的学术研究的起点。然而,跨学科研究领域尽管近年来着述不断,却没有一篇规范的文献综述,“跨学科”一词的基本含义至今没有达成共识。由于“跨学科”一词的含义多样性和词语使用的混乱性,跨学科相关的研究中确定关键词、查阅文献和梳理脉络都很困难。“什么是跨学科”由此成为跨学科理论研究和跨学科实践操作都不可回避且亟需回答的一个问题。跨学科现象的普遍性吸引了众多学术领域的目光,来自不同领域的研究人员从各自不同的学科视角出发对“跨学科”做出了各种各样甚至相互矛盾的解读。针对论文数量不断增加,词语含义却长期含糊的现状,本文把“跨学科”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把“跨学科”看作“跨”和“学科”的组合,也不是先入为主地将其归属到某个学科领域,进而考察它在学术文献中的演变历程,用谱系学的方法考察“跨学科”一词的含义。文章以跨学科领域的主要获奖成果和题目中包含“跨学科”一词的国内外文献为基础构建“跨学科”的学术谱系。根据跨学科文献的分布特征和“跨学科”一词的使用状况,以作者为中心梳理跨学科文献,找出发表跨学科文献较多且被引用次数较多的作者。按照某位作者发表的全部跨学科文献的总被引次数排序把跨学科文献进行归类,由此发现跨学科研究的出现在文献引用关系上具有科学知识生产方式的转变、科学研究方法的转变和情境学习的发展等学术背景;跨学科研究的核心是整合。以作者为中心的文献梳理也发现“跨学科”一词的用法尽管混杂多样,但是仍然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作为研究工具的跨学科,表示一项具体的知识生产活动,多见于自然科学领域;另一类是把跨学科作为研究对象,是一个新的学术领域,即跨学科问题研究,也是考察“跨学科”的基本含义和进行跨学科元研究需要重点参照的内容。跨学科问题研究的理论框架揭示出诸多关于“跨学科”的重要事实,即跨学科活动的出现源于学科之间的隔阂,这种隔阂表现在语言差异、知识差异和学科差异等多个方面;跨学科概念的出现受到经典力学世界观向量子力学世界观的转变以及主体性哲学向主体间性哲学转变等因素的影响;跨学科之所以可能在于学科之间的多样性联系,即学科间性,学科间性和跨学科互为基因型和基因表现型;跨学科的一般性特征是工具借用,跨学科的表现形式按照所涉及学科之间的关系分为多学科、交叉学科和超学科等;跨学科理论的构建来自二战后教育和科研领域跨学科实践的推动;跨学科问题研究是一个建构中的新兴学术领域,在命名、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方面都不同于传统学科。理解跨学科的关键是理解学科间性,然而学科分类的非标准化和学科的动态性使得学科间性不易明确阐述,不同学科的研究人员由于学科世界观的差异对学科间性的理解千差万别,因而对跨学科的表述各执一词、模棱两可,跨学科的含义长期以来含糊不清。科学知识的迅速分化使得身在某个学科的研究人员并不可能对该领域有全面系统的了解和掌握,因此大量出现的“跨学科”不是指跨出学科的边界,而是指跳出自己的己知领域。由于长期受到学科分类基础上的学科世界观的影响,作为对学科间性世界观的回应和理论思考,应建立一种在本体论上重视学科间性知识,在认识论上以现实问题解决为主,在方法论上注重知识整合过程的跨学科哲学。跨学科哲学的构建在内容上引入了学科间性,澄清了“跨学科”一词的含义长期模糊的原因;在方法上,应该借鉴多种哲学的思路和方法,尤其是不仅要延续和深化科学哲学的思维方式,还要注重中国哲学的理论价值。科学哲学和中国哲学在跨学科问题的解释和回应上各有所长,应当注重两种哲学的对话。特别是应该重新认识中国文化,重视中国哲学的学术和思想价值,发挥其在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史建斌[9](2013)在《交叉性新学科孵化器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科技发展的突出特点是在高度分化基础上的高度综合化和整体化。不断涌现的新兴交叉学科为深入解决复杂的自然问题、社会问题提供了其他单学科研究方法所无法取代的重要手段,日益显示出其独特的作用和价值。但是,由于传统观念与现有僵化体制的束缚,大多数具有原创性、探索性的交叉性新学科缺乏必要的支撑和扶持措施,难以获得正常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会。本文借鉴企业孵化器的概念与方法,为了给交叉性新学科的孕育成长构建一个适宜的环境或制度,从而进一步推进交叉科学的发展,就“交叉性新学科孵化器”这个新颖、复杂而富有挑战性问题的有关方面进行研究探讨。论文共分六章,研究内容主要聚焦在四个方面。第一,回顾了“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其基本特征、概念内涵和分类思想,在此基础上,引入“交叉性新学科孵化器”的概念并探讨其作用与特征。第二,作为研究孵化器问题的铺垫,阐述了交叉性新学科创生的外部动力和内部机制,探讨了以二维坐标系和三维坐标系表征的学科门类之内和学科门类之间交叉学科的生长点情况,提出了一门交叉学科的形成大体要经过酝酿、创建、成长和成熟这四个阶段,分析了每个阶段的特点,另以核取证学为案例对交叉性新学科的创生与发展规律进行实证研究。第三,在设计了“交叉性新学科孵化器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制定了具体的评价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灰色多层次数学模型对孵化器的有关问题进行预测,并以核军备控制学这门交叉学科的发展前景为案例,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检验了预测模型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第四,从思想观念、学科体制、评价机制、经费资助、人才培养、科研支撑体制等方面,分析了交叉性新学科孵化器建设的主要障碍因素,同时,为了给交叉性新学科的创生与发展提供适宜的条件与环境,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以及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提出了孵化器的构建设想和相应的对策建议,其中包括调整学科专业目录为交叉学科留有位置、建立由孵化中心构成的交叉学科系、改进同行评议机制、拓展经费资助渠道与方式、加强开拓性人才的识别与扶持、重视刊物的学术阵地作用、从规范术语入手消除跨学科交流障碍等。论文指出,为了促进交叉科学的发展,孵化器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更重要的是从观念上做出深层变革,扬弃传统落后的小学科观,树立现代先进的大学科观,只有全面认识交叉学科的地位和价值,才能从根本上改善交叉性新学科的生存空间和成长环境。纵观全文,主要创新点如下:第一,把交叉科学研究与孵化器问题有机结合,首次对交叉性新学科孵化器建设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第二,将系统预测技术应用于交叉性新学科孵化器研究,建立并实证了灰色多层次数学模型;第三,为了扶持和促进交叉性新学科的孕育和成长,从学科体制、评价机制、经费资助、人才培养、学术支撑平台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有别于传统学科的对策建议。

滕吉文,胡国泽,杨辉,皮娇龙[10](2012)在《学科交叉与交叉学科:地球物理学在创新进程中的必然发展轨迹》文中认为20世纪中叶以来,在世界科技大潮中,地球物理学发展迅猛.因为它是一门涉及面极为广泛、且交叉内涵亦非常错综的一门边缘科学领域.在地球物理学的整体发展进程中,人才的竞争是第一要素,学科交叉与交叉科学的耦合响应与发现乃是地球物理学领域新的生长点和新的科学前沿的源头.在世界科技发展的长河中,最具代表性的学科交叉领域如生物物理学中的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和地球科学中全球海陆板块构造的创立应属典范,此乃理解学科交叉和原始创新理念的源泉.显然地球内部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及其深层过程和动力学机制的研究与探索,将必是地球物理学与有关学科的大跨度交叉,且会促使其前进、发展和自主创新.所以它在地球科学发展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二、应当注重交叉科学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当注重交叉科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中医人学创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医人学创建研究的背景
    (一)人类生命健康与社会实践关系面临的挑战带来了新研究领域
    (二)中医人学顺应医学及其中医理论发展趋势,是人学学科发展的一个方向
二、中医人学的定义假设与问题研究
三、中医人学创建研究的现实意义
    (一)占据学科交叉创新研究的制高点
    (二)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领域,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学科特色,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基础
        1.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二级学科看。
        2.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看。
    (三)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性发展和特色化建设,助力中医院校综合发展
        1.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性发展及特色化建设。
        2.助力中医院校的综合性建设与发展。
四、中医人学创建研究的可能、规划与措施
    (一)中医人学创建研究的可能
    (二)中医人学创建研究的规划
    (三)中医人学创建研究的措施
五、结语

(2)中美初中化学教科书中“学科交叉”内容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学科交叉”内容是当代国际科学技术进步的重大特征
        1.1.2 “学科交叉”内容是当代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1.1.3 “学科交叉”内容渗透是推进科学课程深化改革的必然
        1.1.4 “学科交叉”比较研究是完善教材建设的重要方法之一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3 课题的确定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问题与研究对象的确定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思路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2 “学科交叉”概念界定
    2.1 学科
    2.2 学科交叉
3 中美初中化学教科书中“学科交叉”内容选编的比较结果
    3.1 中美两版教科书中“学科交叉”内容选编的比较分析
        3.1.1 中美两版教科书中“学科交叉”内容从属类型的比较
        3.1.2 “学科交叉”内容数量与分布的比较
        3.1.3 “学科交叉”内容中的学科知识组成比较
        3.1.4 “学科交叉”内容呈现方式的比较
    3.2 中美两版教科书中“学科交叉”内容整体比较结论
        3.2.1 两版教科书中“学科交叉”内容的共同特征
        3.2.2 两版教科书中“学科交叉”内容的不同特色
    3.3 对我国初中化学教科书中“学科交叉”内容选编设计的策略建议
        3.3.1 优选“学科交叉”内容,赋予教科书时代特征
        3.3.2 创设社会生活化情境,促进多学科间知识融合
        3.3.3 满足多样学习需求,增设“学科交叉”主题栏目
        3.3.4 丰富教材呈现方式,提高学生化学学习兴趣
4 中美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学科交叉”案例比较研究
    4.1 案例一氧气
        4.1.1 【人教版】教科书中“氧气”内容
        4.1.2 【美版】教科书中的“氧气”内容
        4.1.3 “氧气”案例中的“学科交叉”内容比较
    4.2 案例二碳的单质
        4.2.1 【人教版】教科书中“碳的单质”内容
        4.2.2 【美版】教科书中“碳的单质”内容
        4.2.3 “碳的单质”案例中“学科交叉”内容的比较
    4.3 案例三溶液
        4.3.1 【人教版】教科书中“溶液”内容
        4.3.2 【美版】教科书中“溶液”内容
        4.3.3 “溶液”案例中的“学科交叉”内容比较
    4.4 案例四聚合物与复合材料
        4.4.1 【人教版】教科书中的“聚合物与复合材料”案例内容
        4.4.2 【美版】教科书中的“聚合物与复合材料”内容
        4.4.3 “聚合物与复合材料”案例中的“学科交叉”内容比较
    4.5 基于案例比较研究对初中化学“学科交叉”内容的教学建议
        4.5.1 将“学科交叉”认识理念贯穿于教学整个过程
        4.5.2 以“学科交叉”引导交流学习促进学科间横向融合
        4.5.3 以“学科交叉”系统性的内容整合构建教学内容
        4.5.4 以丰富活动创新打造“学科交叉”教学的趣味课堂
5 结论与建议
    5.1 中美两版教科书中“学科交叉”内容选编比较的结论
        5.1.1 “学科交叉”内容的整体比较结论
        5.1.2 “学科交叉”典型案例比较的结论
    5.2 对我国初中化学教科书中“学科交叉”内容选编设计的策略建议
    5.3 基于案例比较研究对初中化学“学科交叉”内容的教学建议
    5.4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3)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一)学科交叉与综合趋势
        (二)国外综合性教育的创新实践
        (三)我国设计教育面临的根本问题:基于“分科”与“专才”培养理念
        (四)改革与突破:时代需要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
    二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跨学科理论
        (二)综合性教育学理论与实践
        (三)国外高校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与教学实践
    四 核心概念辨析与界定
        (一)综合
        (二)以综合为特征的学科类型
        (三)综合性设计
        (四)综合课程
        (五)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
    五 研究方法
第一章 综合——艺术与设计的特质
    第一节 关于综合性设计的不同类型
        一 交叉性设计
        (一)交叉学科的定义
        (二)“设计科学”:基于交叉与综合的多学科融汇
        (三)关于交叉性设计
        二 跨界设计
        (一)关于跨界设计
        (二)当代艺术与时尚设计的跨界融合
        (三)“一专多能”的跨界设计师
        三 边缘设计
        四 总体设计
        (一)总体设计与系统设计 整体设计
        (二)关于总体设计
    第二节 关于类型化的综合性艺术
        一 艺术的综合性与综合性艺术
        (一)艺术的综合性
        (二)综合性艺术
        二 瓦格纳“整体艺术”的构想:戏剧艺术
        三 综合到融合:电影艺术
        (一)多种艺术门类的综合
        (二)技术与艺术的综合
        (三)创作过程的综合性
        四 视听融合的艺术:多媒体艺术
    第三节 艺术与设计的综合性特质
        一 从“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到“德意志制造联盟”:艺术与技术相结合
        二 “所有视觉艺术的最终目标是完善的建筑物”
        三 后现代:“视觉狂欢”与“多元拼贴”
        四 综合的当代艺术:观念体现与超越媒介
        (一)观念体现
        (二)超越媒介
第二章 未来——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内外驱动与目标
    第一节 外部驱动与创新设计
        一 创新设计:综合发展与产业振兴
        二 数字生态共同体下的“综合+设计”
        (一)“数字生态共同体”与综合性艺术设计
        (二)综合性艺术设计的新兴领域
    第二节 艺术设计教育的变革与困境
        一 专业类型划分与专业自主设置
        (一)基于“专才”教育理念的专业类型划分
        (三)缺乏专业自主设置权,艺术设计教育难以实现跨学科真正融合
        二 行业发展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
        (一)对应行业:设计专业蓬勃发展背后的危机
        (二)面向未来:注重行业技能的专业教育难以适应创新设计发展
        三 “专才”与“通才”:宽专业、厚基础、强能力的综合性设计教育理念
    第三节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目标
        一 可持续性发展的教育理念
        二 综合教育:STEM走向STEM+X
        三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第三章 借鉴——综合性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节 重组与整合:基于创新战略的大学重构
        一 阿尔托大学:重组,为了走向更美好的世界
        二 伦敦艺术大学:联合,为了设计未来的经济
        三 创意艺术大学:商业与设计的融合
    第二节 跨校、跨学院的联合培养:创立跨学科的新兴专业
        一 以创新设计的名义:跨校联合创设跨学科教育项目
        (一)“创新设计工程”双硕士专业(Innovation Design Engineering,简称 IDE)
        (二)“全球创新设计”双硕士专业(Global Innovation Design, 简称GID)
        二 多校联合新模式:“设计伦敦”与“竞争性创意设计中心”
        (一)“设计伦敦”: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 帝国学院商学院
        (二)“竞争性创意设计中心”:伦敦艺术大学与克兰菲尔德大学
        (三)“创意商业中心”:伦敦艺术大学与伦敦商学院
        (四)Erasmus+ STEAM:伦敦艺术大学与欧洲教育战略伙伴
        三 跨学院跨学科的联合培养
        (一)芬兰阿尔托大学“国际设计商业管理专业”
        (二)瑞典哥德堡大学的综合性硕士专业
    第三节 为创新而协同:综合性教育与研究机构
        一 建构综合性教育与研究机构:跨学科实验教学与创新实践并重
        (一)斯坦福大学的跨学科教育与研究机构:“协作是一种生活方式”
        (二)斯坦福大学克拉克中心(Bio-X):空间融通推动跨学科协同创新
        (三)麻省理工学院MIT:为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而跨学科综合
        (四)为设计创新:伦敦艺术大学创设新的教育研究机构
        二 跨学科课程与综合性实验教学
        (一)设计思维课程:斯坦福大学哈索·普拉特纳设计学院(D.School)
        (二)社会创新辅修课程:美国艺术中心设计学院Designmatters
        三 合作:多元联合的创新实践
        (一)基于创新的联合:帕森斯设计学院研究实验室
        (二)未来老龄化实验室: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与清华大学
        (三)走在时尚前沿:意大利米兰多莫斯学院与校企合作
第四章 建构——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课程与教学
    第一节 综合属性的课程类型
        一 学科本位综合课程的形态
        (一)相关课程(correlated curriculum)
        (二)融合课程( fused curriculum)
        (三)广域课程(broad - fields curriculum)
        二 社会本位综合课程的形态
        (一)主题性设计课程
        (二)实验设计课程
        (三)毕业设计课程
        (四)跨学科跨专业工作坊
        三 学生本位综合课程的形态
        四 其他的综合性课程类型
    第二节 以综合为导向的教学设计
        一 走向综合的教学设计
        (一)培养多方面兴趣与形式阶段理论
        (二)经验的情境与知行合一
        (三)走向综合:教学设计新趋势
        二 综合:基于问题的教学设计
        三 综合:基于主题的教学设计
        (一)主题:跨学科知识与多维视角
        (二)主题:多元文化的差异和融合
        (三)主题:基于人类生存的可持续发展
        四 综合:基于项目的教学设计
    第三节 以综合为形式的教学组织
        一 教学组织与类型
        二 教学组织形式
        三 教师团队:多学科联合教学
        四 学生团队:综合智力与协同创新
第五章 实验——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改革与探索
    第一节 前提与保障:综合性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一 改革面向跨学科教师的评聘管理、职称评定与绩效考核制度
        二 促进跨学科跨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与综合课程建设
        三 建立适应跨学科综合性教学生态的教务管理制度
        四 建立支持跨学科教研的财政制度
        五 推动教师开展跨学科综合性教研活动的策略
        六 开放教学资源,充分体现教育资源共享
    第二节 探索:从工作室制到大基础课程、新兴专业方向
        一 工作室制:综合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 对标设计前沿:建构专业新方向与新课程群
        三 毕业设计:联合导师制与跨学科跨专业综合
        四 大综合:艺术设计基础课程
        五 “艺工结合”:综合性大学艺术设计学科与工科的新综合
        六 设计+科技:新技术新媒介促进跨学科跨专业融合
    第三节 “综合+”: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平台建设
        一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平台的领导架构
        二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平台管理与运行
        三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平台类型
        (一)建设综合性设计教学及研究平台
        (二)建设综合性国际交流平台
        (三)建设综合性协同创新平台
    第四节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以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为例
        一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率先实行全面学分制
        二 开放与融合:设计学院与国际高水平院校的合作教学
        三 “厚基础、宽口径”的设计基础教学改革
        四 综合理念下的现代手工艺教学
结论
    一 走向综合,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 问题与目标: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瓶颈和出路
    三 积极建构综合性艺术设计课程,发展基于综合的教学设计
    四 改革:从制度建设到多元化的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新模式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4)学科交叉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演化的多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体育学科研究
        二、学科交叉研究
        三、体育学学科交叉研究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安排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一、研究难点及解决办法
        二、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起点与分析维度的确立
    第一节 学科的考辨和理解
        一、学科的起源
        二、学科的内涵
    第二节 研究起点的确立
    第三节 分析维度的确立
        一、宏观层面——历史维度的确认
        二、中观层面——知识流动维度的确认
        三、微观层面——研究内容维度的确认
        四、三个维度之间的逻辑关系
第三章 历史维度下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知识的演化
    第一节 体育学主要分支学科演化历程
        一、主要分支学科的确认
        二、体育教育学
        三、运动生理学
        四、运动训练学
        五、体育心理学
        六、体育社会学
        七、各个分支学科演化的特点
    第二节 中国体育学学科演化历程
        一、晚清时期(1860年-1910年)
        二、民国时期(1911年-1948年)
        三、改革开放前新中国(1949年-1977年)
        四、改革开放之后新中国((1978年-至今)
        五、中国体育学演化的特点
    第三节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一、学科演进路径模型
        二、学科交叉的动力机制
    第四节 学科交叉视野下体育学演化路径分析
        一、问题研究形态(15世纪文艺复兴至18世纪末)
        二、研究领域形态(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
        三、学科范畴形态(19世纪末至今)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知识流动维度下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知识的演化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第二节 我国体育学知识流动总体特征
        一、我国体育学知识产量增长趋势
        二、我国体育学跨学科知识流量增长趋势
    第三节 基于自引与被自引对我国体育学跨学科知识流动的考察
        一、我国体育学学科自引分析
        二、我国体育学学科被自引分析
    第四节 基于学科交叉测度指标对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的考察
        一、学科交叉评价模型的构建和测度指标的选取
        二、1981-198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三、1986-1990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四、1991-199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五、1996-2000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六、2001-200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七、2006-2010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八、2011-201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第五节 基于知识流动网络对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结构演化的考察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的获取
        二、知识流入视角下我国学科交叉结构演化
        三、知识流出视角下我国学科交叉结构演化
        四、对于我国体育学学科体系的探讨
    第六节 基于学科分类对我国体育学亲缘学科演化的考察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的获取
        二、知识流入视角下我国体育学亲缘学科演化
        三、知识流出视角下我国体育学亲缘学科演化
        四、对体育学学科性质的探讨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内容维度下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知识的演化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文献检索策略
        二、学科交叉知识的挖掘
        三、学科交叉知识的展示
    第二节 体育学与医学、生物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一、身体素质训练
        二、学生体质健康
        三、运动对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的影响
        四、运动损伤
        五、老年人体育
        六、运动性疲劳
        七、肥胖
    第三节 体育学与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一、竞技运动心理学
        二、体育教学
        三、体育教育心理学
        四、基础教育阶段体育教育
        五、农村学校体育
        六、体育专业研究生教育
    第四节 体育学与经济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一、体育产业与体育市场化
        二、体育营销
        三、各分支产业的相关研究
        四、体育旅游
    第六节 体育学和信息科技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一、体育计算机辅助教学
        二、体育传播
        三、体育媒介事件
        四、体育新闻
        五、训练、比赛信息化
        六、体育文献计量
    第七节 体育学与人文类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一、奥林匹克文化
        二、体育史
        三、体育文化产业
        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五、体育翻译与体育英语教学
        六、体育与艺术
    第八节 体育学与法学、政治学、管理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一、警察体育、体育犯罪、赛事安保
        二、体育志愿者服务
        三、体育赛事管理
        四、体育法学
        五、公共体育服务
    第九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
    二、对体育学基本理论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索引
个人简历

(5)交叉科学内涵及交叉科学人才培养实践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交叉科学引领科技发展
        1.1.2 交叉科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动态
        1.1.3 理论与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外研究概况
        1.2.2 国内研究概况
    1.3 论文结构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主要研究方法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主要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1.6 概念界定
        1.6.1 学科
        1.6.2 交叉科学与交叉学科
第2章 “一般社会系统理论”视角下的交叉科学
    2.1 “一般社会系统理论”概述
    2.2 “一般社会系统理论”视角下的交叉科学
        2.2.1 “一般社会系统理论”视角下的科学
        2.2.2 “一般社会系统理论”视角下的学科
        2.2.3 “一般社会系统理论”视角下的交叉科学
    2.3 交叉科学与中国传统“博通”理念的关联
        2.3.1 “中学”崇尚“博通”的总体特色
        2.3.2 “中学”崇尚“博通”的典型观点
        2.3.3 “博通”理念对于交叉科学的意义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近代科学建制化演进与学科交叉发展
    3.1 中国近代科学建制化演进脉络
        3.1.1 “中学”范式的常规发展阶段
        3.1.2 “中学”范式的反常阶段
        3.1.3 中、西学范式的转换阶段
    3.2 近代科学建制化对交叉科学观念的影响
        3.2.1 中、西学范式转换的总体特征和影响
        3.2.2 科学与文化:中、西学范式转换的历史启示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当代交叉科学发展困境探析:基于高校学科专业视角
    4.1 中国当代交叉科学发展困境的分析视角
    4.2 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与交叉科学发展之困
        4.2.1 专业口径过于细窄
        4.2.2 专业封闭
        4.2.3 交叉学科门类空白
    4.3 相关对策探讨
        4.3.1 拓宽专业口径
        4.3.2 促进专业的横向沟通
        4.3.3 设置以统计功能为主的交叉学科门类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交叉科学人才培养实践案例研究
    5.1 ASU的交叉科学保障机制
    5.2 ASU新兴交叉科学学位研究
        5.2.1 学位培养目标
        5.2.2 学位课程体系
        5.2.3 指导教师队伍
    5.3 复杂适应系统研究组织的学科互动网络特征分析
        5.3.1 文化兼容性
        5.3.2 组织运作的虚拟性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6)国者,天下之制利用也 ——荀子治国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治国之道
    1.1 “国者,天下之大器也”
        1.1.1 “国”的定位
        1.1.2 “国”的价值
    1.2 “国者,天下之重任也”
        1.2.1 研究的进路
        1.2.2 内圣能思和外王能群
        1.2.3 以法为端和以人为本
    1.3 “率一道治万变”
        1.3.1 维齐非齐和当之为贵
        1.3.2 义利并存和礼法兼施
        1.3.3 化性起伪和王霸并用
第二章 人性与治道
    2.1 人之性
        2.1.1 人性本恶
        2.1.2 由恶至善
        2.1.3 人性与治道
    2.2 能思与能群
        2.2.1 能善为核心
        2.2.2 内圣与能思
        2.2.3 外王与能群
    2.3 内在意义
        2.3.1 人格的提升及其进路
        2.3.2 礼法的外在制约
        2.3.3 引导与教化
第三章 能思与内圣:以“治”为视域
    3.1 个体的层级
        3.1.1 “人有五仪”说的提出
        3.1.2 凡圣的区隔
        3.1.3 社会的结构
    3.2 能思与内圣
        3.2.1 治心之道的提出
        3.2.2 “精于道者,精于物者”
        3.2.3 “知道为本,以道观尽”
    3.3 内圣与治国
        3.3.1 社会治理的本质
        3.3.2 圣人思维的价值
        3.3.3 圣人为治理枢纽
第四章 国者,天下之大器也:能群与外王
    4.1 “国”的层级
        4.1.1 “国”的五重涵义
        4.1.2 “国”的差异
    4.2 王道的本质
        4.2.1 王道即群道
        4.2.2 何谓“群道当”
        4.2.3 王道境界说
    4.3 “国”之价值
        4.3.1 “国”对“民”的激发
        4.3.2 “国”的多方面性
        4.3.3 “国”与“治国”
第五章 国者,天下之重任也:外王的进路
    5.1 法治与人治
        5.1.1 以君为源
        5.1.2 以法为端
        5.1.3 以人为本
    5.2 以法为端和法治
        5.2.1 壹王道
        5.2.2 壹王政
        5.2.3 壹王制
    5.3 以人为本和人治
        5.3.1 得君行道
        5.3.2 尚贤使能
        5.3.3 大化合一
第六章 荀子治国思想与先秦儒学的演化
    6.1 逻辑的展开
    6.2 演化的历史
    6.3 演化的内在逻辑
第七章 荀子治国思想与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演化
    7.1 理论的溯源
    7.2 理论的演化
    7.3 《管子》的初步探索
    7.4 荀子的系统整合
附录一 心也者,道之工宰者也:心如何思
    1.1 思维的层级
    1.2 思维的方法
    1.3 思维的检验
附录二 荀孟的分别
    2.1 人性论的分别
    2.2 内圣论的分别
    2.3 外王论的分别
研究综述
    1.1 中国大陆荀子思想研究现状
    1.2 中国近代、香港台湾及海外荀子思想研究借鉴
    1.3 近代世界思想史研究方法论借鉴
结论
参考文献

(7)推动学科交叉建设一流学科的若干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交叉学科研究概况
二、交叉学科对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作用
三、推动交叉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关键要素
    (一)要有解决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的导向
    (二)要有两门以上的传统学科产生交叉融合发展的内生动力
    (三)交叉学科能形成特有的论域范畴
四、国内高校建设交叉学科现状分析
    (一)学科设置不利于交叉学科的形成和发展
    (二)交叉学科发展观念不强、合作意识不足
    (三)现行的科学研究评价机制不利于交叉科研开展
    (四)短期考核体制制约了从事交叉科研的积极性
五、对策和建议
    (一)从国家战略研究和整体规划层面布局交叉学科建设
        1. 调整学科专业目录,形成合理的学科布局
        2. 建立不同层面的“促进交叉科学研究委员会”
        3. 积极引导交叉科学研究的发展
    (二)高校层面要从改进管理体制方面促进交叉科学研究
        1. 积极组建面向交叉研究的新型机构
        2. 建立有效促进学科交叉的激励机制
        3. 完善交叉科学研究考核评价体系
        4. 宣传交叉科学研究观念,强调交叉科研对于“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性

(8)论“跨学科”的谱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论文研究内容
        1.3.2 论文研究方法
    1.4 论文结构与创新点
第2章 还原论与谱系学
    2.1 观点的冲突
    2.2 逻辑起点之争
    2.3 超越还原论
第3章 跨学科谱系的构建
    3.1 基于获奖成果的谱系
        3.1.1 1990年博尔丁奖得主
        3.1.2 1993年博尔丁奖得主
        3.1.3 2003年博尔丁奖得主
        3.1.4 2008年博尔丁奖得主
        3.1.5 2012年博尔丁奖得主
    3.2 基于学术文献的谱系
        3.2.1 基于国外文献的谱系
        3.2.2 基于国内文献的谱系
    3.3 基于主要学者的谱系
第4章 跨学科的演化
    4.1 跨学科产生的根源
    4.2 跨学科的基本内涵
    4.3 学科间性的形成背景
    4.4 学科间性的演化过程
        4.4.1 学科间性的实践演化
        4.4.2 学科间性的理论演化
    4.5 跨学科的表现形式
        4.5.1 工具借用
        4.5.2 多学科
        4.5.3 交叉学科
        4.5.4 超学科
第5章 跨学科的余韵
    5.1 科学哲学对学科间性的回应
    5.2 中国哲学对学科间性的阐释
    5.3 对学科间性讨论的余味悠长
参考文献
附录1 跨学科大事记
附录2 跨学科专业术语
在读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交叉性新学科孵化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问题的设定
        1.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路线与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路线
        1.3.3 研究创新点
    本章参考文献
第2章 从学科、交叉学科到交叉性新学科孵化器
    2.1 学科
        2.1.1 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2.1.2 学科概念的界定
        2.1.3 学科分类思想概述
    2.2 交叉学科
        2.2.1 交叉学科溯源
        2.2.2 交叉学科概念界定
        2.2.3 交叉学科基本特征探析
        2.2.4 交叉学科分类思想研究
    2.3 交叉性新学科孵化器
        2.3.1 孵化器的起源、定义与类型
        2.3.2 孵化器的构成与生命周期理论
        2.3.3 交叉性新学科孵化器概念研究
    本章参考文献
第3章 交叉性新学科创生规律研究
    3.1 交叉性新学科创生的条件和意义
        3.1.1 交叉学科与新兴学科关系辨析
        3.1.2 交叉性新学科形成发展的内外部动力
        3.1.3 促进交叉性新学科创生与发展的意义
    3.2 学科交叉机制探微
        3.2.1 交叉性新学科的生长点研究
        3.2.2 交叉性新学科的形成机制
        3.2.3 交叉性新学科成长的主要阶段及特点
    3.3 案例研究:核取证学的创生与发展
        3.3.1 核取证学创生的社会需求
        3.3.2 核取证学的交叉学科特征
        3.3.3 移植——核取证学创立与发展的重要机制
    本章参考文献
第4章 交叉性新学科孵化器建设的障碍因素
    4.1 交叉性新学科孵化器建设中的观念障碍
        4.1.1 观念障碍的根源
        4.1.2 观念障碍的表现
    4.2 交叉性新学科孵化器建设中的学科体制障碍
        4.2.1 我国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设置概况
        4.2.2 国外学科设置经验借鉴
        4.2.3 调整学科专业目录的必要性
    4.3 交叉性新学科的科研评价问题
        4.3.1 科研评价概述
        4.3.2 同行评价及其缺陷
        4.3.3 科研评价引发的经费资助与人才队伍建设问题
    4.4 交叉性新学科孵化的科研支撑体制问题
        4.4.1 以组织形式为首要内容的管理体制问题
        4.4.2 以学术刊物为核心内容的学术阵地问题
        4.4.3 以术语规范化为关键内容的跨学科交流问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5章 基于灰色多层次模型的交叉性新学科孵化预测研究
    5.1 系统预测与交叉性新学科孵化器
        5.1.1 系统预测概述
        5.1.2 交叉性新学科孵化器预测的内容和意义
    5.2 灰色多层次模型的框架与涉及的理论方法
        5.2.1 灰色多层次模型的总体框架
        5.2.2 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和灰色系统理论
        5.2.3 交叉性新学科孵化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3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5.3.1 确定权重的步骤与方法
        5.3.2 确定交叉性新学科孵化器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
    5.4 灰色多层次模型的量化预测
        5.4.1 建立评价灰类评价指标矩阵
        5.4.2 设计评价灰类的白化权函数
        5.4.3 计算灰色评价系数、权向量和权矩阵
        5.4.4 获得综合评价值
    5.5 灰色多层次模型应用案例:核军备控制学科前景预测
        5.5.1 我国核军备控制学科发展概况
        5.5.2 基于灰色多层次模型的孵化前景预测
        5.5.3 预测结果评析
    本章参考文献
第6章 促进交叉性新学科孵化器建设的对策
    6.1 鼓励跨学科研究促进交叉性新学科孵化
        6.1.1 跨学科研究的定义、特点与基本形式
        6.1.2 跨学科研究对交叉性新学科的孵化作用
    6.2 交叉性新学科孵化器建设的对策建议
        6.2.1 调整学科专业目录和试办交叉学科系
        6.2.2 改进和完善传统的同行评议方式
        6.2.3 拓展多渠道与多方式的经费资助
        6.2.4 加强开拓型人才识别与扶持
        6.2.5 重视刊物的学术阵地作用
        6.2.6 规范术语消除跨学科交流障碍
    6.3 转换观念促进交叉性新学科创立与成长
    本章参考文献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情况

(10)学科交叉与交叉学科:地球物理学在创新进程中的必然发展轨迹(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在科学与技术发展的长河中, 人才是第一要素
    1.1 当今我国科学与技术发展与人才
    1.2 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快速发展与人才汇聚
    1.3 中国需要大量顶尖与优秀的科技人才
2 学科交叉与交叉科学是促进地球物理学领域诞生新生长点和新前沿的源地
3 学科交叉的典范
    3.1 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体现了学科交叉, 撞击的火花和创新的萌芽
    3.2 地球科学革命的学科交叉典范—板块构造的创立
    3.3 在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和板块构造理论的创建过程中人们应得到的启迪
        3.3.1 科学交叉是创新思想的源泉
        3.3.2 权威学术领导人的思维导向具有决定性作用
        3.3.3 坚持科学理念, 方能获得真谛
        3.3.4 要踏实求真、刻苦奋进, 敢于争论, 更善于合作
        3.3.5 观测实验和物理—数学模拟的统一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
        3.3.6 综合效应与积累是重大发现的基础
4 地球物理学的发展路线—学科交叉是前进的必然轨迹
    4.1 地球物理学是一门涉及学科十分广泛的边缘科学
        4.1.1 地球物理学乃地球科学发展的中坚
        4.1.2 机遇与挑战并存
    4.2 地球物理学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防事业中举足轻重
5 结 语

四、应当注重交叉科学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中医人学创建研究[J]. 岑孝清.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2
  • [2]中美初中化学教科书中“学科交叉”内容的比较研究[D]. 麦麦提艾力·艾科拜尔.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1)
  • [3]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研究[D]. 孙晶.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4]学科交叉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演化的多维研究[D]. 李博. 福建师范大学, 2018(12)
  • [5]交叉科学内涵及交叉科学人才培养实践路径研究[D]. 王云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9)
  • [6]国者,天下之制利用也 ——荀子治国思想研究[D]. 黄杰辉.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7]推动学科交叉建设一流学科的若干思考[J]. 李一希,方颖,刘宏伟,杨光富.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6(12)
  • [8]论“跨学科”的谱系[D]. 刘小宝.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3(10)
  • [9]交叉性新学科孵化器问题研究[D]. 史建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3(10)
  • [10]学科交叉与交叉学科:地球物理学在创新进程中的必然发展轨迹[J]. 滕吉文,胡国泽,杨辉,皮娇龙.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2(06)

标签:;  ;  ;  ;  ;  

应重视交叉学科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