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儿茶素生物合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荧光定量PCR,咖啡碱,氨基酸
儿茶素生物合成论文文献综述
顾辰辰,王荣秀,江丽娜,邓威威[1](2017)在《短期遮阴对茶树嘌呤碱、氨基酸和儿茶素生物合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遮阴处理对茶树嘌呤碱、氨基酸和多酚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影响。对一年生茶树扦插苗短期遮阴处理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对茶树叁大代谢产物含量(嘌呤碱代谢,氨基酸代谢,多酚类代谢)及生物合成途径中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短期遮阴处理使得儿茶素总量略下调,可抑制咖啡碱的合成,大幅提高氨基酸的合成。遮阴8 d可以使其氨基酸总量增加58.5%,其中茶氨酸含量增加了近6倍。从基因表达差异分析来看,短期遮阴处理对一些基因的表达影响很大,如TCS1、PAL、F3'H和ANR2。遮阴处理对茶树扦插苗中嘌呤碱、氨基酸和多酚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1期)
周天山,王新超,余有本,肖瑶,钱文俊[2](2016)在《紫芽茶树类黄酮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与总儿茶素、花青素含量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儿茶素类化合物与花青素均由类黄酮代谢途径合成,紫芽茶中富含花青素。为探明紫芽茶树中类黄酮生物合成代谢流的情况,本试验以来源于湄潭苔茶后代的1株紫色芽叶茶树和1株绿色芽叶茶树为材料,测定芽下第一叶、第二叶和第叁叶的叶色、儿茶素类组分和花青素总量,分析了类黄酮生物合成相关的基因表达情况及基因表达量同总儿茶素、花青素累积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紫芽茶树中各叶位中花青素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绿芽茶树,而儿茶素类总量却低于对照;类黄酮生物合成关键酶(PAL、CHS、CHI、F3H、DFR、ANS、ANR1、ANR2、F3’H和F3’5’H)基因均呈现上调趋势。紫色芽叶中的总儿茶素与花青素,同各相关基因(LAR除外)表达水平的相关性都较高,且二者相关系数差异不大。绿色芽叶中的总儿茶素与各基因(LAR、F3’H除外)表达的相关系数,明显高于花青素同各基因表达的相关系数。(本文来源于《作物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刘亚军,王正荣,孙美莲,王云生,高丽萍[3](2014)在《蔗糖对茶树儿茶素生物合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儿茶素是茶树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也是茶叶的重要功能物质,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因此正确评价茶叶及其制品中儿茶素含量,了解儿茶素生物合成及其调控手段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香草醛盐酸比色法、HPLC等方法,研究蔗糖诱导子处理对茶儿茶素生物合成的影响,并通过qRT-PCR技术分析蔗糖处理对茶树儿茶素生物合成过程中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无论是茶树愈伤组织还是茶树幼苗经蔗糖处理后其儿茶素含量及组分都有所增加,但是高浓度的蔗糖会抑制茶树愈伤组织的生长,特别是在液体培养的早期添加蔗糖。添加适当浓度的蔗糖能增加茶树愈伤组织中非酯型儿茶素C和EC的含量;蔗糖处理后茶树幼苗中非酯型儿茶素EGC和EC含量明显上升,而酯型儿茶素EGCG相对含量有所下降。qRT-PCR分析显示蔗糖诱导了茶树幼苗中C4H、CHS、CHI、F3H、LAR、ANR、DFR、F3’H、F3’5’H基因表达,其中变化最明显的是F3H,其次是ANR、CHS。这进一步证实了F3H、ANR为茶树儿茶素合成的关键基因。(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夏涛,高丽萍,刘亚军,王云生,刘莉[4](2013)在《茶树酯型儿茶素生物合成及水解途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茶树酯型儿茶素对于茶叶加工产品品质的影响及人类健康的药理功效均高于非酯型儿茶素。酯型儿茶素合成及水解途径及分子调控机理,既是长期困扰茶业界的重点难题,也是富含原花青素(PAs)或缩合单宁(CAs)植物如葡萄、柿子的未解科学问题之一。作者在文中介绍了茶树酯型儿茶素合成及水解途径研究上取得的进展,儿茶素的没食子酰基化过程与水解单宁合成具有相似性;没食子酰基葡糖糖(βG)是它们合成的酰基供体,与葡萄糖基转移酶(UGGT)和没食子酰基转移酶(ECGT)等有关;在茶树中酯型儿茶素很容易被水解酶(GCH)水解为没食子酸和非酯型儿茶素。此外,还综述了国际上有关flavan-3-ols的合成、聚合、糖苷化和甲基化研究进展。(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13年11期)
聂志银[5](2011)在《茶树酯型儿茶素生物合成代谢相关酶检测方法及初步纯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儿茶素是茶树的重要次生代谢产物,不仅是构成茶叶品质的主要化学成分,也是茶叶的主要药理功能成分。其中酯型儿茶素的保健功能要高于非酯型儿茶素。茶树中非酯型儿茶素的生物合成途径业已清晰,但酯型儿茶素的合成代谢途径及分子调控机理仍是研究难题。本课题前期工作发现,茶树酯型儿茶素合成途径包含两步反应,即没食子酸(gallic acid, GA)先在UDPG的没食子酰葡萄糖基转移酶(UDP-glucose:galloyl-1-O-β-D-glucosyltransferase,UGGT)作用下,形成1-O-没食子酰-β-D-葡萄糖(βG)。βG作为活化的没食子供体,在表儿茶素没食子酰基转移酶(epicatechin:1-O-galloyl-β-D-glucose O-galloyltransferase,ECGT)的作用下,将没食子基团转移到非酯型表儿茶素的C环-3-位点上,形成酯型儿茶素。同时酯型儿茶素也可以被茶树中酯型儿茶素水解酶(galloylated catechins hydrolase, GCH)水解成非酯型儿茶素和没食子酸。本文以茶树鲜叶为材料,研究GCH、UGGT和ECGT活性检测体系的影响因素(包括最适反应时间、最适温度、最适pH、最适底物浓度),建立较为简单的酶活性检测方法,为进一步分离纯化酶蛋白,打下良好的基础;并利用蛋白质分离纯化技术对GCH进行了初步纯化。旨在为深入探讨茶树儿茶素合成及其代谢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对GCH、UGGT及ECGT酶的酶促反应产物进行了定性的检测。2.建立了GCH、UGGT及ECGT叁种酶的最适检测体系。分别为:(1)G CH最适反应体系:2.5mL反应体系包括0.2mmol/L EGCG(ECG或GCG),4mmol/L抗坏血酸,0.1mol/L磷酸缓冲液(pH6.5),粗酶提取液若干(含0.4mg蛋白),于30℃下反应30min。(2)UGGT最适反应体系:1.5mL反应体系包括1.4mmol/L GA,2.3mmol/L UDPG,4mmol/L抗坏血酸,1.5mmol/L水杨酸,0.1mol/L磷酸缓冲液(pH6.0),粗酶提取液若干(含0.55mg蛋白),于30℃下反应90min。(3)ECGT最适反应体系:1.5mL反应体系包括0.38mmol/L EGC或EC,0.8mmol/L1-O-没食子酰-β-D-葡萄糖(βG),4mmol/L抗坏血酸,1.5mmol/L水杨酸,0.1mol/L磷酸缓冲液(pH6.0),粗酶提取液若干(含0.55mg蛋白),于30℃下反应60min。3.利用硫酸铵分级沉淀、Q Sepharose FF离子交换层析和Superdex200凝胶层析对GCH进行了分离纯化,其比活力增加了1.71倍,回收率为9.9%。用SDS-PAGE检测纯化后酶的纯度,结果显示分离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期刊2011-06-12)
王正荣[6](2010)在《茶儿茶素生物合成调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儿茶素是茶树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也是茶叶的重要功能物质,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它已成为生物、医药和食品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因此正确评价茶叶及其制品中儿茶素含量,了解儿茶素生物合成及其调控手段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溶剂萃取、分光光度法、TLC、HPLC等方法,对茶树儿茶素定量方法的特异性、准确性进行了研究;研究了不同诱导子(光照、酵母提取物、激素、蔗糖类)处理对茶儿茶素生物合成的影响;通过qRT-PCR技术分析了蔗糖处理对茶树儿茶素生物合成过程中基因表达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香草醛酸性试剂比色法是检测儿茶素含量最常见方法,但其准确性及实用性一直受到质疑。本论文利用溶剂萃取、分光光度法、TLC、HPLC等方法,对该方法的特异性、准确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黄酮醇、二氢黄酮醇、茶皂素类物质显色的灵敏度远低于儿茶素类物质,不会对茶树鲜叶中儿茶素定量测定产生干扰;通过对显色试剂中酸的种类、酸浓度、显色温度、显色时间的研究,得出儿茶素检测的最佳方法为:采用1%香草醛-浓盐酸试剂,在室温下反应5min,以Y(A_(505nm))=aX(μmol/mL)+b公式计算茶树鲜叶中儿茶素的总含量。2、研究了不同诱导子对茶愈伤组织生长及儿茶素合成的影响,结果发现,低浓度的酵母提取物对愈伤组织生长、儿茶素含量影响不大,若适当提高浓度可促进儿茶素的合成;适当提高培养基中2,4-D的浓度可以促进愈伤组织生长但对儿茶素的影响不大,如若同时提高2,4-D与KT的浓度且保持其比值不变,愈伤组织的生长及儿茶素的合成都受到抑制;经过光照处理后的愈伤组织变得紧密、颜色发黄,简单儿茶素C、EC的合成受到促进;在愈伤组织培养初期添加蔗糖,则抑制愈伤组织生长但促进简单儿茶素C和EC的合成;在愈伤组织培养第15天、20天添加蔗糖,其抑制愈伤组织生长的效应下降,也可促进简单儿茶素C和EC的合成;同样,蔗糖也促进了茶树幼苗中儿茶素EC和EGC的合成。3、qRT-PCR分析表明,蔗糖处理可以促进儿茶素合成相关酶基因F3H、LAR、ANR、CHS、F3’5’H、DFR表达,其中促进效果最明显的是F3H基因,其表达量是对照的678倍。其次是ANR基因,其表达量为对照的36倍。(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期刊2010-06-01)
孙美莲[7](2010)在《茶儿茶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茶儿茶素生物合成主要涉及的酶类有PAL、C4H、4CL、CHS、CHI、F3H、F3’H、F3’5’H、DFR、LAR、ANS和ANR等,其中与非酯型儿茶素C、GC、EC和EGC合成直接相关的酶是LAR和ANR。寻找儿茶素生物合成的关键基因,对开展茶树次生代谢基因工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首先对四个常用内参基因在茶树不同器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筛选适合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的内参基因;以茶树鲜叶为材料,利用qRT-PCR技术,研究了儿茶素生物合成相关结构基因和调节基因的表达差异;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和酶学检测方法,研究了儿茶素含量的变化和DFR/LAR、ANR酶活性变化;探讨了儿茶素合成途径中儿茶素含量变化与相关基因表达、酶活性变化之间的相关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检测了18SrRNA、GAPDH、β-Actin和α-Tubulin四个常用内参基因在茶树不同器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GeNorm和NormFinder软件分析结果显示,在qRT-PCR分析中,当比较茶树不同器官组织的基因表达差异时,可选择β-Actin作为校正内参基因;比较不同成熟度叶片和愈伤组织时,可以选择GAPDH作为校正内参基因。2.应用qRT-PCR技术,研究了儿茶素合成相关基因在茶树鲜叶不同发育阶段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PAL、F3H、LAR和DFR的表达量随叶片成熟度增加而逐渐下降;F3’H和C4H在第一叶中表达丰富,随着叶片成熟度增加而表达量逐渐降低;CHI和F3’5’H的表达量从第一叶到第四叶没有明显的变化;ANR和ANS表达趋势基本一致,在芽和第叁叶中有较高表达;CHS和CsMYB2从第一叶到第叁叶表达量比在芽和老叶中表达丰富;UFGT和CCoAOMT在第四叶中表达量最强。3. HPLC检测结果显示,不同发育阶段茶鲜叶中,第一叶的儿茶素总量最高,芽次之,成熟叶片中明显低于第一叶。从儿茶素各组分看,C、GC和EC含量较低且变化不明显;而EGC的含量随叶片成熟度增加而增加,EGCG和ECG含量随叶片成熟度增加而逐渐降低。4.酶活性检测结果表明,儿茶素C和GC、EC和EGC分别是DFR/LAR、ANR的直接产物;随叶片成熟度增加,DFR/LAR活性逐渐降低;茶鲜叶中DFR/LARDHM活性高于DFR/LARDHQ;ANR的活性以第叁叶最高,ANRCYA的酶活性远远高于ANRDEL的酶活性。酶活性变化规律与相应基因表达规律相符。(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期刊2010-06-01)
夏涛,高丽萍,韦朝领,刘亚军,王云生[8](2009)在《茶树儿茶素生物合成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茶树的主要次生代谢产物,儿茶素不仅是茶叶的重要风味成分,而且具有抗氧化、抗诱变与防癌、抗心血管疾病、抗紫外线辐射等功效。本文介绍了本课题组有关茶树儿茶素的生物合成途径、组织定位和相关酶学性质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茶儿茶素生物合成的基因调控、代谢工程研究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茶叶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09-09-26)
夏涛,高丽萍[9](2009)在《类黄酮及茶儿茶素生物合成途径及其调控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类黄酮化合物是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广泛分布于植物界且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儿茶素是主要的类黄酮化合物之一,其含量占茶树鲜叶干重的12%~25%。作为茶叶的主要风味物质,儿茶素还具有抗氧化、抗诱变与防癌、抗心血管疾病、抗紫外线辐射等功能。本文从类黄酮及茶儿茶素的生物合成途径、组织化学定位、合成调控措施等方面,综述有关茶树儿茶素的生物合成代谢及其调控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茶儿茶素生物合成的基因调控、代谢工程提供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09年08期)
黄皓[10](2006)在《茶树悬浮细胞培养及儿茶素生物合成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以云南大叶种春梢嫩叶为外植体材料,以B5+0.5mg/L 2,4-D+0.1mg/L KT为培养基,诱导愈伤组织。经多次继代培养后取疏松的愈伤组织进行悬浮培养,优化了培养条件并最终建立悬浮细胞系。同时探讨了理化因子和诱导子对悬浮细胞生长及儿茶素含量和组分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了不同因素对茶叶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MS和B5培养基只在愈伤组织形成前期有差异,B5培养基的诱导效果较好,但一周后无明显差异;外植体中,以种子诱导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高,可达80%以上;春季愈伤组织诱导率高于秋季;与暗培养相比,光照12小时可明显减少褐化,但长期光照抑制愈伤组织的诱导及生长,愈伤组织较致密,而暗条件下的愈伤组织较松散,适合于细胞悬浮培养。2.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摇床转速、装液量、接种量对茶叶悬浮细胞生长和儿茶素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80rpm摇床转速、30ml装液量、1g接种量为茶细胞悬浮培养的最适条件。在最适茶细胞悬浮培养条件下,测定了细胞增长速度、儿茶素累积以及底物消耗,绘制了生长曲线。其最高细胞干重增殖率为3.77倍,悬浮细胞内儿茶素含量达57.83mg/gDCW,培养体系中儿茶素总含量为501.39mg/L,但儿茶素组分中只有EGC、EC和ECG。3.研究了光照和蔗糖理化因子对茶树悬浮细胞培养中细胞生长、儿茶素的累积影响。结果显示:当处于对数生长期的悬浮细胞进行光照处理后,其细胞鲜重和干重分别比CK下降了32.73%和25.61%,而儿茶素累积上却比对CK提高了61.45%,HPLC分析表明,光照明显刺激了+C、EC、EGC的合成,其中+C的含量为鲜叶的176.91%,而EC和EGC分别是对照的120.98%和359.04%。蔗糖含量为8%时,对细胞生长和儿茶素累积的均有明显增进作用,细胞鲜重、干重和儿茶素含量分别比CK提高了29.31%、19.38%、19.80%。HPLC分析显示蔗糖处理中的+C含量是鲜叶的106.33%,EC和EGC分别是对照的101.25%和307.93%。两种处理都未检测到酯型儿茶素ECG、EGCG。4.研究了诱导子水杨酸(SA)、茉莉酮酸甲酯(MJ)以及酵母提取物(YE)对茶树悬浮细胞培养中细胞生长、儿茶素累积的影响。1mg/L MJ和5mg/L YE对细胞的生长略有影响,但促进了儿茶素的积累,它们的儿茶素含量分别比CK提高了78.02 %和71.10%。1mg/L MJ处理的悬浮细胞中+C含量是鲜叶的203%,而EC只有对照的44.41%,与其伴随的是ECG的增加,达到对照的289%,推测可能存在EC的没食子化过程;另外,EGC含量比对照提高了12.75倍,已经达到鲜叶的81.75%,却仍然未检测到EGCG,其中的机理不清楚。5mg/L YE处理的悬浮细胞中+C含量是鲜叶的256%,未检测到EC和EGC,而ECG大幅度增加,达到对照的753.76%,比鲜叶提高了48.08%,同样存在EC的没食子化过程。水杨酸对悬浮细胞生长及儿茶素的累积影响不大。(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期刊2006-06-01)
儿茶素生物合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儿茶素类化合物与花青素均由类黄酮代谢途径合成,紫芽茶中富含花青素。为探明紫芽茶树中类黄酮生物合成代谢流的情况,本试验以来源于湄潭苔茶后代的1株紫色芽叶茶树和1株绿色芽叶茶树为材料,测定芽下第一叶、第二叶和第叁叶的叶色、儿茶素类组分和花青素总量,分析了类黄酮生物合成相关的基因表达情况及基因表达量同总儿茶素、花青素累积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紫芽茶树中各叶位中花青素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绿芽茶树,而儿茶素类总量却低于对照;类黄酮生物合成关键酶(PAL、CHS、CHI、F3H、DFR、ANS、ANR1、ANR2、F3’H和F3’5’H)基因均呈现上调趋势。紫色芽叶中的总儿茶素与花青素,同各相关基因(LAR除外)表达水平的相关性都较高,且二者相关系数差异不大。绿色芽叶中的总儿茶素与各基因(LAR、F3’H除外)表达的相关系数,明显高于花青素同各基因表达的相关系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儿茶素生物合成论文参考文献
[1].顾辰辰,王荣秀,江丽娜,邓威威.短期遮阴对茶树嘌呤碱、氨基酸和儿茶素生物合成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7
[2].周天山,王新超,余有本,肖瑶,钱文俊.紫芽茶树类黄酮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与总儿茶素、花青素含量相关性分析[J].作物学报.2016
[3].刘亚军,王正荣,孙美莲,王云生,高丽萍.蔗糖对茶树儿茶素生物合成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4
[4].夏涛,高丽萍,刘亚军,王云生,刘莉.茶树酯型儿茶素生物合成及水解途径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学.2013
[5].聂志银.茶树酯型儿茶素生物合成代谢相关酶检测方法及初步纯化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1
[6].王正荣.茶儿茶素生物合成调控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
[7].孙美莲.茶儿茶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D].安徽农业大学.2010
[8].夏涛,高丽萍,韦朝领,刘亚军,王云生.茶树儿茶素生物合成研究进展[C].中国茶叶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
[9].夏涛,高丽萍.类黄酮及茶儿茶素生物合成途径及其调控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学.2009
[10].黄皓.茶树悬浮细胞培养及儿茶素生物合成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