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血压论文-张雪姣,霍敏俐,徐健,袁芹,吴锦霞

清晨血压论文-张雪姣,霍敏俐,徐健,袁芹,吴锦霞

导读:本文包含了清晨血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CHCCs模式,高血压,清晨血压

清晨血压论文文献综述

张雪姣,霍敏俐,徐健,袁芹,吴锦霞[1](2019)在《CHCCs模式对社区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管理的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合作卫生保健门诊部(CHCCs)模式对福田区社区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管理的各项效果。方法 2016年8月-2018年10月,通过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2个社区,从中筛选出原发性高血压且目前在接受社区慢病管理的患者368人,根据社区来源不同非随机分为干预组(n=186)和对照组(n=182)。干预组进行CHCCs干预规范管理,对照组仅接受日常的叁级管理模式。比较两组在干预治疗后的清晨血压、治疗依从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腰围、体质指数及血脂等指标。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降低均较对照组显着,且服药、饮食、戒烟、戒酒及运动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腰围、体质指数及血脂水平均较对照组显着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CCs模式管理效果优于以往传统叁级管理模式,能够改善其治疗依从性及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热带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安洁,刘晖,陈朔华[2](2019)在《远程血压监测和在线健康指导预测清晨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病风险的临床护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远程血压监测联合在线健康指导对清晨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6例清晨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血压管理指导,研究组给予远程血压监测和在线健康指导,比较两组血压控制情况、服药依从性、心功能指标、生化指标及心脑血管病发生率。结果:干预后,研究组血压健康知识知晓率、血压控制率及服药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左心室质量(LVM)与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空腹血糖值(FPG)、甘油叁酯(TG)、胆固醇(TC)和高密度脂蛋白中胆固醇(LDL-C)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心脑血管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远程血压监测联合在线健康指导可有效地降低清晨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病发生风险,并提高患者血压管理能力及改善心功能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创新》期刊2019年23期)

黄义波,陈源源[3](2019)在《清晨血压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血压得到了广泛关注。2003年Kario等研究证实,血压晨峰是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严重威胁高血压患者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对于血压晨峰及清晨血压的控制也逐渐受到了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我们就血压晨峰现象的概念、发生机制、影响因素、靶器官损害、防治及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贾延昆[4](2019)在《高血压患者基于时辰的睡眠质量与清晨时段血压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及生活压力不断增加,高血压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心脑血管事件作为高血压病的主要并发症,极大地消耗医疗和社会资源,给家庭经济和国家医疗保险造成沉重负担。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成为高血压慢病管理的最重要目标之一。现代研究发现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具有时间规律性,清晨时段(6:00~10:00)是心血管事件高发时间段,缺血性卒中发生率、心血管死亡风险均在清晨明显升高。清晨时段血压异常增高被认为是清晨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键点,如何有效管理高血压患者的清晨时段血压成为临床医生关注热点之一。研究发现清晨时段血压水平增高及波动过大都会加重心脑靶器官损害,现代临床用“清晨血压”来描述清晨血压增高状态,用“血压晨峰”来描述觉醒后的血压激增。积极探索清晨时段血压升高的影响因素,对于抑制清晨血压及血压晨峰的异常增高,减少清晨时段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人睡眠质量不仅与大脑的学习记忆等脑功能关系密切,还与人类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关联。睡眠作为多学科涉足的交叉研究领域之一,一直是高血压相关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多个研究证实主观及客观睡眠质量改变与日间血压变化具有相互作用关系,一方面睡眠可通过改变自主神经功能和其他生理因素来影响血压,反过来血压升高也可以通过神经体液调节等途径影响睡眠,降低睡眠质量。祖国时间医学将一天24小时划分为12个时辰,并认为人体气血以12时辰为节点,在十二经脉周流不息。现代人睡眠多发生于子时至卯时,清晨血压升高多发生于寅时至辰时,睡眠与清晨时段血压增高存在时辰先后时序性,因此不同时辰的睡眠改变可能会直接影响清晨时段血压波动。临床目前并无相关研究,存在研究空白,本研究顺利进行将初步分析清晨血压升高与时辰睡眠质量改变的关系,并进一步阐述和发展祖国医学相关的时间医学理论。研究目的:1.明确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改变对清晨血压的影响;2.明确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改变对血压晨峰的影响;3.明确高血压患者不同时辰睡眠质量改变与清晨血压及血压晨峰的关系,并初步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时辰睡眠质量改变影响清晨时段血压变化的中医理论机制。研究方法:以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纳入排出标准共纳入中日友好医院国际部受试者116例,在采集患者姓名、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吸烟、饮酒等基本资料后,联合运用基于时辰的心肺耦合技术(CPC)和动态血压监测仪(ABPM)对受试者进行同步睡眠、动态血压监测。采集并录入受试者血压及睡眠相关数据,依据觉醒前后血压增高类型将受试者分为3组:清晨血压正常组:醒前2h平均血压≤120/70mmHg且醒后平均2h清晨血压<135/85mmHg,简称正常组;清晨血压晨峰组:醒前2h平均血压≤120/70mmH且醒后2h平均血压>135/85mmHg,简称晨峰组;清晨血压高压组:醒前2h平均血压>120/70mmHg且醒后2h平均血压>135/85mmHg,简称高压组。对比分析各组受试者总睡眠质量及子时(23:00~1:00)、丑时(1:00~3:00)、寅时(3:00~5:00)叁个时辰睡眠质量分布差异性。研究结果:1.1晨峰组与正常组的睡眠质量对比分析:熟睡总时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浅睡总时长比较,晨峰组>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DI指数比较,晨峰组>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高压组与正常组睡眠质量对比分析:熟睡总时长、浅睡总时长及RDI指数比较,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1晨峰组与正常组子时睡眠质量对比分析:浅睡时间及RDI指数比较,晨峰组>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熟睡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晨峰组与正常组丑时睡眠质量对比分析:浅睡时间及RDI指数比较,晨峰组>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熟睡时间,晨峰组<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晨峰组与正常组寅时睡眠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上述2.2相同;3.1高压组与正常组子时睡眠质量对比分析:熟睡总时长、浅睡总时长及RDI指数比较,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2高压组与正常组丑时睡眠质量对比分析:结果与上述3.1相同;3.3高压组与正常组寅时睡眠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熟睡总时长比较,正常组>高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浅睡总时长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DI指数比较,正常组<高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血压晨峰增高与CPC睡眠质量下降有关:相比于清晨血压正常组,晨峰组受试者的熟睡更少,浅睡更多,RDI指数更高,睡眠质量更差;时辰睡眠质量方面,晨峰组在子时、丑时、寅时叁个时辰的睡眠质量均低于正常组,提示血压晨峰现象与CPC时辰睡眠质量分布方面并无特殊相关性;中医:夜间营卫气机活动异常,觉醒后阳升太过可能是睡眠质量不佳的高血压患者出现血压晨峰现象的中医核心理论机制。2.清晨血压升高与CPC睡眠质量下降有关,但存在时辰分布差异性,仅体现于寅时睡眠质量;寅时睡眠质量熟睡时间比较,正常组高于高压组,RDI指数比较,正常组低于高压组,提示高压组寅时睡眠质量较正常组下降。中医:子午流注理论中寅时为肺经主时,寅时肺经气血运行异常可能是寅时睡眠质量下降导致高血压患者出现清晨高血压现象的核心理论机制。(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9-05-01)

董艳梅[5](2019)在《贝尼地平对清晨高血压患者血压、左心室肥厚及UACR、baPWV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贝尼地平对清晨高血压患者血压、左心室肥厚及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UACR)、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2例,随机均分为贝尼地平组和氨氯地平组。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后测量24 h动态血压,6个月后进行超声检查及微量白蛋白、尿肌酐、baPWV值测定,并计算UACR指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较治疗前均显着降低(P均=0.001),但两组治疗后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与氨氯地平组比较,贝尼地平组清晨血压总有效率(56.06%比74.24%)和白昼血压总有效率(62.12%比78.79%)显着提高(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UACR值均显着降低(P均=0.001),超声心动图各指标及baPWV均无显着差异(P均>0.05);且治疗后,贝尼地平组UACR值较氨氯地平组降低更显着[(16.54±1.42)μg/mg比(18.25±1.53)μg/mg,P=0.001],两组间超声心动图各指标及baPWV值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均>0.05)。结论:贝尼地平和氨氯地平均能够有效控制血压水平,但贝尼地平较氨氯地平对高血压的总有效率,UACR的效果更加显着。(本文来源于《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郭蕴萍,石学敏[6](2019)在《“活血散风针刺法”辅助治疗对老年卒中伴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及血压负荷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在醒脑开窍针刺法和常规口服硝苯地平的基础上,观察加用"活血散风针刺法"对80岁以上老年卒中伴高血压患者神经肢体功能、血压负荷及清晨血压的影响。方法:将70例卒中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醒脑开窍针刺法加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醒脑开窍针刺法主穴为水沟,配以内关、叁阴交穴,留针20 min,患侧上极泉、尺泽、委中穴,不留针。硝苯地平控释片每次口服30 mg,每日1次,共治疗6周。观察组加用"活血散风针刺法",以人迎为主穴,配以曲池、合谷、足叁里、太冲穴,采用严格的手法量学针刺,留针20 min。两种针刺方法均每日1次,每周治疗5次后,间隔2 d继续治疗,10次为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即6周。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清晨血压、24 h血压负荷,观察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分级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清晨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1),且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收缩压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舒张压治疗前后差值大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收缩压负荷和舒张压负荷均低于治疗前(均P<0.01),且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负荷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负荷治疗前后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均P<0.01);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IHSS评分治疗前后差值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BI分级情况均优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醒脑开窍针刺结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老年卒中伴高血压患者的基础上,"活血散风针刺法"可以进一步改善神经及肢体功能,有效降低老年患者清晨血压水平,特别是舒张压,明显改善收缩压负荷和舒张压负荷。(本文来源于《中国针灸》期刊2019年04期)

许耀,徐晗,郝云霞,刘文娟,王梅[7](2019)在《隐蔽性高血压清晨血压波动与心脑血管事件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隐蔽性高血压(MH)与清晨血压波动及心脑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入选2016年2月至2017年7月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心内科住院及门诊诊室血压<140/90 mm Hg的非高血压受试者320例,年龄40~79岁,由同一研究小组完成24 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24 h平均收缩压≥130和(或)24 h平均舒张压≥80 mm Hg与否分为正常血压组(n=194)和MH组(n=126),分析两组动态血压参数的差异,随访并比较两组患者主要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发生情况,随访终止时间为2018年6月,随访终点事件为新发心肌梗死、脑卒中或心源性死亡。结果 MH组体质量指数、吸烟及糖尿病比例、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高于正常血压组(均P<0.05)。MH组24 h平均收缩压(24hSBP)、白天平均收缩压(d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白天收缩压平台、夜间收缩压平台、清晨收缩压上升速度[(14.9±9.3)比(11.2±9.2) mm Hg/h]高于正常血压组(均P<0.01),MH组平均动脉压(MAP)、舒张压各参数水平也高于正常血压组(均P<0.05)。MH组MACCE发生率高于正常血压组(7.14%比2.06%,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MH患者发生MACCE风险明显增加(P=0.009),糖尿病患者MACCE发生风险高于非糖尿病患者(P=0.025)。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MH组清晨收缩压上升速度(HR=1.589,95%CI 1.161~2.175,P=0.004)、白天收缩压平台水平(HR=1.155,95%CI 1.005~1.327,P=0.042)是MACCE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MH患者白天收缩压平台水平升高和清晨收缩压上升速度加快可能是MACCE的危险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华高血压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吴琼,顾宁[8](2018)在《清晨血压的中西医治疗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检索近5年来关于清晨血压中西医治疗的相关文献,从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中西医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中医药通过运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理论,在降低清晨血压水平、改善临床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西医治疗方法以其简便效廉的独特优势,让更多患者的清晨血压得到有效控制。得出结论,中西医在治疗清晨血压方面各有优势,在治疗领域当中西医结合,从而更好地控制清晨血压,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发展。(本文来源于《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8年12期)

李爱娜,许锦鸿,陈芳,苏津自,林金秀[9](2018)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硝苯地平控释片对清晨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压变异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硝苯地平控释片对清晨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将家庭血压监测明确有清晨高血压的1~2级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d;B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d),早晨服药,疗程5周,治疗前后监测家庭血压及诊室血压,比较两组患者清晨血压及血压变异性的变化情况。结果两药均能降低高血压患者诊室血压以及家庭自测清晨血压和睡前血压(P<0.05)。A组的血压达标率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诊室血压达标率:70.0%比66.7%,清晨血压达标率:73.3%比76.7%,睡前血压达标率:76.7%比80.0%;均P>0.05);但治疗后A组家庭自测清晨收缩压变异性降低[(5.9±2.2)比(8.2±2.5)mm Hg,P<0.05],而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9±3.1)比(7.9±2.9)mm Hg,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硝苯地平控释片均能很好地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诊室血压及家庭清晨血压和夜间血压,同时,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在改善清晨收缩压变异性方面更为优越。(本文来源于《中华高血压杂志》期刊2018年11期)

Poulter,NR,Savopoulos,C,Anjum,A,Apostolopoulou,M,Chapman,N[10](2018)在《评估清晨或夜晚服用降压药对24h动态血压的影响:清晨或夜间服用降压药的希腊英国联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观察数据显示,临床血压水平与随后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之间存在强烈的线性关系。然而,动态血压监测显示,夜间血压水平比24h或白天血压水平更能预测主要的不良心血管事件。此外,夜间与白天的血压比值和杓型状态也是心血管结局的重要独立预测因素。这些发现可能对抗高血压药物的最佳给药时间(本文来源于《中华高血压杂志》期刊2018年10期)

清晨血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远程血压监测联合在线健康指导对清晨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6例清晨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血压管理指导,研究组给予远程血压监测和在线健康指导,比较两组血压控制情况、服药依从性、心功能指标、生化指标及心脑血管病发生率。结果:干预后,研究组血压健康知识知晓率、血压控制率及服药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左心室质量(LVM)与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空腹血糖值(FPG)、甘油叁酯(TG)、胆固醇(TC)和高密度脂蛋白中胆固醇(LDL-C)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心脑血管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远程血压监测联合在线健康指导可有效地降低清晨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病发生风险,并提高患者血压管理能力及改善心功能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清晨血压论文参考文献

[1].张雪姣,霍敏俐,徐健,袁芹,吴锦霞.CHCCs模式对社区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管理的效果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19

[2].安洁,刘晖,陈朔华.远程血压监测和在线健康指导预测清晨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病风险的临床护理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9

[3].黄义波,陈源源.清晨血压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

[4].贾延昆.高血压患者基于时辰的睡眠质量与清晨时段血压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

[5].董艳梅.贝尼地平对清晨高血压患者血压、左心室肥厚及UACR、baPWV的影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9

[6].郭蕴萍,石学敏.“活血散风针刺法”辅助治疗对老年卒中伴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及血压负荷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9

[7].许耀,徐晗,郝云霞,刘文娟,王梅.隐蔽性高血压清晨血压波动与心脑血管事件的关系[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9

[8].吴琼,顾宁.清晨血压的中西医治疗进展[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

[9].李爱娜,许锦鸿,陈芳,苏津自,林金秀.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硝苯地平控释片对清晨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压变异性的影响[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8

[10].Poulter,NR,Savopoulos,C,Anjum,A,Apostolopoulou,M,Chapman,N.评估清晨或夜晚服用降压药对24h动态血压的影响:清晨或夜间服用降压药的希腊英国联合研究[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8

标签:;  ;  ;  

清晨血压论文-张雪姣,霍敏俐,徐健,袁芹,吴锦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