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路面表面特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路面,混凝土,特性,表面,曲面,纹理,降噪。
路面表面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孙培[1](2018)在《基于沥青混合料内部结构参数的路面表面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沥青混合料是一种由粗集料、沥青砂浆和空隙组成的多相混合物,混合料内部各相的分布状态与路面表面特性有一定的关联性,但目前关于二者的相关性研究却鲜有报道。同时,沥青混合料内部均匀性直接关系到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但关于二者的相关性研究也较少。因此,准确地评价沥青混合料内部结构是研究混合料内部结构与路面表面特性、路用性能间关系的前提,但各国学者研究沥青混合料内部结构时,并没有统一的流程和方法可供参考,处理结果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至今尚未形成一套客观、有效的混合料内部结构评价系统。鉴于上述不足,论文利用扫描仪获取沥青混合料断面图像,并研发了沥青混合料内部结构测试分析软件2D-IISAM(2 Dimension Image-based Internal Structure Analysis Method)。2D-IISAM首先运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沥青混合料断面图像进行预处理,从图像中分离出集料颗粒,并采用等效椭圆短轴表征集料电子筛分粒径;然后识别出沥青混合料图像中各档集料分计筛余,提出利用“集料分计筛余”验证图像预处理过程的准确性;最终,结合IPP分析处理软件,提出表征混合料内部集料排列形式、空隙和砂浆分布状态、均匀性的6个评价指标:集料倾角、集料倾角分布频率、计算空隙率、砂浆比、砂浆膜厚和均匀度,直接反映了沥青混合料内部结构。为了系统地评价各因素对沥青混合料内部结构的影响作用,利用自主研发的集料几何特性评价系统AGCES(Aggregate Geometric Characteristic Evaluation System)评价混合料中粗集料的轮廓形状特性、棱角特性和表面纹理特性,利用分形维数D、4.75mm通过率和关键筛孔通过率表征沥青混合料级配的粗细程度,利用粉胶比描述混合料中沥青与填料的质量比关系,研究了压实方式、集料几何特性、级配类型及沥青用量等因素对混合料内部结构特征的影响,以期更好地理解混合料内部各相的分布状态。同时,根据灰关联理论,提出利用灰关联熵分析法评价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参数对混合料内部结构参数的影响程度。为了建立基于沥青混合料内部结构参数的路面表面构造特性预测模型,论文首先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和频谱分析方法,运用2D-ITAM评价了沥青路面的表面构造特性;然后,提出采用计算空隙率VV_c、集料倾角的正弦值sinσ_m分别表征混合料内部空隙分布状态和集料的排列形式,利用砂浆比_mR~A、砂浆膜厚T_m表征混合料内部砂浆分布情况,对表征空隙、集料及砂浆的评价指标与路面表面宏观构造水平L_(TX,0.5-32)、表面微观构造水平L_(TX,0.13-0.5)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最后,依据Levenberg-Marquarat+通用全局优化算法,建立了基于计算空隙率VV_c、集料倾角的正弦值sinσ_m和砂浆比_mR~A等混合料内部结构参数的路面表面构造特性预测模型。为了研究沥青混合料内部均匀性对路面性能的影响作用,利用自主研发的沥青混合料内部结构测试分析软件2D-IISAM,对不同类型沥青混合料的均匀性进行研究,并对不同类型沥青混合料的抗滑性能、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能进行测试。其中,为了准确描述低速行车条件下的道路抗滑性能,利用课题组自行研制的步行式摩擦系数测试车(WFT)测试不同类型路面的摩擦系数。基于上述基础,研究了沥青混合料均匀性对路面抗滑性能及常规路用性能的影响,最终建立了沥青混合料均匀性与路面性能评价指标变异性之间的联系。(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8-04-18)
王浩,任少博,黄江红,张宏敏[2](2017)在《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多尺度构造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合料形成复合式路面,其层间的界面特性是复合式路面耐久性的重要影响因素,而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的细观粗糙度和宏观纹理是影响复合式路面界面黏结性能的重要因素。本文针对不同尺度下水泥混凝土路面构造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机制砂混凝土路面表面粗糙度及抗滑性能指标普遍低于河砂混凝土;不同处理方式作用下,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细观粗糙度和宏观构造深度差别很大。(本文来源于《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期刊2017年02期)
王元元[3](2017)在《沥青路面抗滑特性与其表面粗糙特性之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路面抗滑性能的不足是直接导致行车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保障路面良好的抗滑性能是保证行车安全的前提。选择合理的抗滑性能指标既是项目工程质量自身的需要,也是项目管理人员决策的需要。常用的路面抗滑性能的评价方法主要以摩擦系数指标为对象,而摩擦系数的测试容易受到测试环境、测试方法以及测试人员的影响,其条件限制性较强。大量研究表明路表纹理特性对其抗滑性能有着显着的影响,两者之间联系紧密。研究沥青路面的纹理特性,建立纹理特性同抗滑性能之间的关系,对正确选择路面原材料,合理决策路面养护时机,设计满足抗滑性能要求的沥青路面,减少交通事故率等方面具有指导意义。本文通过改进传统3光源光度立体技术,提取路表纹理形貌信息,分析纹理粗糙特性对抗滑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建立了基于纹理形貌粗糙特性的抗滑性能的评价体系。无论是对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评价,还是对沥青路面建设的指导设计,降低交通事故率,本文的研究工作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工程应用潜力。论文开展了如下工作:(1)为了快速、全面、精确地提取路面叁维纹理形貌信息,论文分别使用6光源法、低秩矩阵恢复法、基于控制点的加权法和基于控制点的插补面法用于改进传统光度立体技术。现实中,路面抗滑性能的评价多将其纹理形貌特征表达成统计指标。论文最终选择低秩恢复全局积分修正算法求解路面纹理形貌信息,以减少控制点的操作对重构效果的影响。同传统光度立体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以下改进:使用6个光源代替原来的3个光源,避免照射盲区的产生;传统算法中的中值滤波处理被剔除,以防止因图像细节信息的损失而影响到重构精度;根据光度立体算法成像系统本身具有的低秩特性,低秩恢复算法被采用,以消除噪音、高光点以及阴影区域等因素对测试系统的不利影响。(2)为了合理地表达和描述路面叁维纹理形貌的粗糙特性,论文分别从高度相关评价、波长相关评价、形状相关评价以及综合评价四个方面共提炼出了 14个叁维形貌表征指标。通过对比二维纹理形貌指标同叁维纹理形貌指标的差异,发现二维纹理形貌指标参数在一定的程度上低估了纹理形貌实际的粗糙特性。这一现象指明进一步提取路面叁维纹理形貌,建立基于叁维纹理形貌的表征指标是必要的。(3)为了避免传统回归衰变模型中的大数据样本的采集,论文采用二次拟合改进GM(1,1)模型建立基于纹理形貌指标的路面抗滑性能的衰变模型,以解决小数据样本的建模问题。该模型参数的物理意义明确,表现出较好的模拟精度,可以用来描述沥青混合料表面纹理形貌的衰变特性。结合衰变模型参数,不同因素对路面抗滑性能衰变特性的影响被分析。结果表明:①在宏观纹理形貌指标的层面上,OGFC类混合料的衰变速率最大;最大公称粒径偏大的混合料的衰变速率要略大于最大公称粒径偏小的混合料。在众多指标中,除了 Sk以外,其它的指标的衰变速率均要低于MTD。但就衰变终值而言,SMA和OGFC级配类混合料的衰变终值要优于AC级配类型,更有利于抗滑性能的持久保持。②在微观纹理形貌指标的层面上,其衰变特性要复杂的多。轮胎的磨耗作用对微观纹理形貌中Sk1和MTTD1指标衰变速率的影响最为显着。(4)论文从二维纹理信息指标和叁维纹理形貌指标出发,分别建立其同抗滑性能之间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二维纹理信息指标难以取得较好的回归效果。论文最终利用多元二次多项式模型建立了抗滑性能指标同叁维纹理形貌指标的关系模型。此外,论文结合IFI评价体系建立了基于叁维形貌特性的抗滑性能评价体系。该体系只需求解路面纹理形貌指标就可以直接完成路面抗滑性能的评价,易于实现,更加简化了不同评价指标之间的统一。(5)为了定量评价分异处理的效果,论文建立了 ADR和AAF两个指标,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不同分异配比值对抗滑性能的影响。发现分异化处理能够加剧其抗滑性能波动的剧烈程度,帮助重新生成新的纹理形貌构造,延缓抗滑性能指标的衰变进程。但是,应当严格把握所选用的分异配比值。本文在路面抗滑性能评价方面所做的叁维纹理形貌的提取、形貌指标的表征、机理的分析以及模型的构建等一系列研究工作,将为评价沥青路面抗滑性能提供新的思路,为完善沥青路面设计,管理路面运营养护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7-01-25)
张儒雅[4](2016)在《一块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块表面曲面方程的推导及其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施工状况的简化和抽象,推导出了一块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块表面的曲面方程。该方程为二次函数。随后讨论了该曲面的等高线、坡度等特性。最后根据该曲面方程的特性对其在工程上的实际应用提出了建议。(本文来源于《四川水泥》期刊2016年07期)
魏龙[5](2016)在《露石混凝土路面表面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露石混凝土降噪及防眩光等表面功能特性,用轮胎降落法检测了不同类型路面的噪声大小,利用灰度提取算法计算了不同类型路面眩光值。研究结果表明:露石混凝土比传统刻槽水泥混凝土路面噪声水平降低了7.9d B左右,比沥青混凝土路面噪声水平降低3d B左右;通过防眩光测试,露石混凝土能较好的降低路面反光,可提高防眩光能力9%。(本文来源于《低温建筑技术》期刊2016年03期)
高越山[6](2015)在《沥青路面表面特性对降噪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交通工具也逐年增多。截至2013年底,中国公路总里程已达435.62万公里,而中国民用汽车拥有量已达12 670.14万辆。这给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随之而来的交通噪声越来越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因此,如何通过路面表面构造的合理设计来降低道路交通噪声,便成为行业内比较关注的问题。本文在搜集国内外降噪沥青路面相关资料的前提下,从沥青路面表面特性这一角度出发,研究何种指标对降噪有最直接的影响,供路面的降噪设计参考。本文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得出典型沥青路面的降噪性能优劣(OGFC路面>超薄磨耗层Novachip>SMA路面>普通密级配沥青混凝土路面),为后续的室内试验提供理论依据。再通过传统轮胎-路面噪声检测方法与驻波比法试验的对比,初步得出驻波比法试验可以反映路面表面状况与噪声之间的关系。通过4种典型沥青路面混合料(AC-13C、SMA-13、Novachip-10、OGFC-13)的驻波比试验,进一步分析了驻波比法测试噪声的可行性。最后针对SMA-13的吸声系数反常情况以及薄层抗滑层路面的驻波比法试验分析,得出了驻波比法试验仅能反映路面表面特性对降噪的影响,而无法反映路面结构强度对降噪的影响。在以上研究基础上,着重对沥青路面表面特性相关指标与吸声系数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沥青路面构造深度与噪音强度有较强的相关性,即构造深度与吸声系数均值的拟合关系为:y=0.1014x+0.0725。并可得出结论:从沥青路面表面特性这一角度来看,构造深度的大小对于降噪确有着最直接的影响。由此可见,进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若考虑降噪因素,可进行驻波比试验进行参考,但须是在沥青混合料结构强度相差不大情况下;从降噪角度出发设计路面时,在各项指标允许范围内,应适当加大路面的构造深度,或者通过各项措施减小路面的结构的刚度(如加大油石比、掺入纤维稳定剂或采用橡胶沥青等)。(本文来源于《重庆交通大学》期刊2015-06-10)
邓洋洋[7](2015)在《可降解汽车尾气的彩色路面表面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城市合理规划,重污染产业已经慢慢远离城市中心,这使得机动车尾气成为了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特别是在城市主干道,交通流量大,且常伴有交通拥堵,以及道路交叉口机动车怠速及低速行驶等,十分容易造成区域机动车尾气浓度偏高。纳米TiO2光催化剂,其在紫外光下可催化分解汽车尾气,将其应用于彩色防滑路面中,既可催化分解汽车尾气,克服了传统方式应用到沥青混合料中影响道路功能等缺点,又可美化环境提高道路服务水平。本文首先介绍了催化分解汽车尾气试验系统,确定了试验步骤和方法;从纳米TiO2的掺入方式入手,选择出合适的试件成型方法;建立催化分解汽车尾气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分别在紫外光和太阳光下进行纳米TiO2粉的催化分解试验、纳米TiO2不同掺量彩色防滑试件的催化分解试验、纳米TiO2掺入到沥青混合料与掺入到彩色防滑试件的催化分解对比试验、以及单阶段与多阶段催化分解试验;并检测可催化分解汽车尾气的彩色防滑试件的部分路用性能;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建立催化分解效能与数字图像提取出的催化剂有效成分之间的关系。通过试验研究,纳米TiO2直接拌和在环氧树脂时成型的试件效果较好;在可催化分解汽车尾气的彩色防滑试件中,纳米TiO2掺量为20g时,其催化分解效果最佳,在太阳光下,分别对NO、CO、HC的催化分解效能为27.20%、10.86%、14.86%;纳米TiO2掺入到彩色防滑试件比掺入到沥青混合料中催化分解效果好,对于NO、CO、HC的催化分解效能,彩色防滑试件大约是沥青混合料试件的3倍、2.3倍、1.5倍;在紫外光下单阶段连续催化分解试验表现为随着通入气体次数的增加,其催化分解效能变小,增长趋势变缓;多阶段催化分解试验,当彩色防滑试件失去催化分解汽车尾气的催化活性时,对彩色防滑试件进行冲洗,即可恢复彩色防滑试件催化分解汽车尾气的催化活性,且冲洗后其催化分解效能和催化分解量均没有明显的变化,其为彩色防滑试件可持续催化分解汽车尾气提供了试验依据;纳米TiO2掺入到彩色防滑试件中,对摆值和构造深度没有影响,对车辙变形有一定的影响,其变形值减小,动稳定度略有增加,纳米TiO2的掺入有利于提高其高温稳定性;通过数字图像处理后分析纳米TiO2的分布特征,建立了催化分解效能与纳米TiO2所占面积比的关系。(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期刊2015-05-24)
郭静静[8](2015)在《露石混凝土路面表面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露石水泥混凝土路面作为一种新型水泥混凝土路面,不仅拥有传统混凝土路面强度高、耐久性和稳定性等优点,而且还具有高抗滑、低噪音、防眩光等优点。国外对露石混凝土路面研究较早并用于实际,取得良好的效果;我国虽进行理论性探讨,但缺乏对露石混凝土路面的系统研究。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如何使露石混凝土路面的路用性能得到充分发挥,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和实用意义。首先通过理论分析,结合室内试验,选用不同级配制作露石混凝土试件,在满足一般混凝土路面技术规范要求的基础上,同时测定经露石工艺处理后露石混凝土表面的露石度(44~55/cm2)及美观程度,最终确定室内露石混凝土配合比为C0:W0:S0:G0=375Kg/m3:150Kg/m3:758 Kg/m3:1137 Kg/m3,减水剂掺量为0.8%。其次本研究运用新型优质露石剂,完成对露石混凝土室内制作工艺的初步研究。露石剂喷洒量为130±10 g/m2;提出叁种可行性刷洗时间判别方法:划痕试验法、试冲法和干刷法;刷洗时间应随着环境温度湿度而变化,当室内温度在20±2℃、采用软毛刷时刷洗时间为12±1h。最后本文对露石混凝土路面抗滑性、降噪性和防眩光进行理论分析,并通过大量室内试验,结果表明:露石混凝土路面较刻槽水泥混凝土路面声压水平降低了7.9dB左右,比沥青混凝土路面声压水平降低3dB,且其路表面纹理对光的散射能力明显优于其他路面;露石混凝土路面构造深度与摆值都较高,具有丰富的表面纹理,实际路面上会使车辆获得较大的高速行驶安全性;通过防眩光测试,露石混凝土路面具有良好的光分散特性,可显着降低混凝土路面反光能力。(本文来源于《兰州交通大学》期刊2015-04-01)
张正伟,李波,李小玲[9](2014)在《基于混凝土路面表面特性的噪声限值标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1 012条试验路段、395种混凝土路面纹理类型,进行宏观构造、不平整构造、摩擦与轮胎/路面噪声的同步测试,研究混凝土路面表面特性与路面噪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混凝土路面噪声与纹理构造深度和纹理纵横走向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而与路面摩擦无直接关系;提出不允许任何新建混凝土路面或声音敏感项目的噪声水平高于104/105dBA的限值标准。(本文来源于《中外公路》期刊2014年06期)
康宏伟[10](2013)在《露石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露石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材料选择,并在室内制作露石混凝土试件,对其进行路用性能检测。结果表明:露石混凝土路面较刻槽水泥混凝土路面声压水平降低了7dB左右,比沥青混凝土路面声压水平降低3dB;露石混凝土路面具有丰富的表面纹理,实际路面会使车辆获得较大的高速行驶安全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建材科技》期刊2013年05期)
路面表面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合料形成复合式路面,其层间的界面特性是复合式路面耐久性的重要影响因素,而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的细观粗糙度和宏观纹理是影响复合式路面界面黏结性能的重要因素。本文针对不同尺度下水泥混凝土路面构造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机制砂混凝土路面表面粗糙度及抗滑性能指标普遍低于河砂混凝土;不同处理方式作用下,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细观粗糙度和宏观构造深度差别很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路面表面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1].孙培.基于沥青混合料内部结构参数的路面表面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8
[2].王浩,任少博,黄江红,张宏敏.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多尺度构造特性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7
[3].王元元.沥青路面抗滑特性与其表面粗糙特性之关系研究[D].东南大学.2017
[4].张儒雅.一块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块表面曲面方程的推导及其特性[J].四川水泥.2016
[5].魏龙.露石混凝土路面表面特性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16
[6].高越山.沥青路面表面特性对降噪的影响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
[7].邓洋洋.可降解汽车尾气的彩色路面表面特性研究[D].新疆大学.2015
[8].郭静静.露石混凝土路面表面特性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5
[9].张正伟,李波,李小玲.基于混凝土路面表面特性的噪声限值标准研究[J].中外公路.2014
[10].康宏伟.露石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特性研究[J].中国建材科技.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