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南宫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赵书会051800
【摘要】: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它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更强调高中生物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关键词】:高中生物、有效教学、实施策略、
一、高中生物有效教学的理念
高中生物有效教学中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在生物学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能力等方面的进步或发展;更要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即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还要关注可测性或者量化。在有效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参与者,教学活动是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自主活动、主动建构学习的过程。在有效教学中,教师是以研究者的心态致力于教学中的,以研究者的目光审视和分析生物学教学中的多种问题,不仅反思教学中的自身行为,还对学生中出现的多种问题进行反思,及时总结和上升已有的认识。
二、高中生物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1、有效的教学需要处理好发展学生素养与应试能力提高的关系
高中教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这就决定了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高中生物教学来讲,核心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但是高中教学又是必须面对高考的,这是一个回避不了的现实,这使得提高考生的应试能力成为一种更现实的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
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本无可厚非,只要高考存在就回避不了应试。问题是当前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单纯以应试为目标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成了课堂教学的唯一或主要的价值取向。在这种价值取向下,灌输、机械重复与训练就成了课堂的主旋律。这种课堂教学把应试推到了发展学生素养的对立面,教学的价值就剩下了应试。
不可否认,发展学生的素养与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这两个价值取向是存在一定的矛盾的,但它们也存在着相当程度上的一致性。高考考纲将命题的要求表述为:“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要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从命题要求,我们可以看到它与高中生物新课程的理念是高度一致的。高考考纲界定的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的能力要求,更进一步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以科学素养考查为主要目标的试题,诸如实验设计与分析,信息的获取、处理、转换与表达等类型的试题,已成为高考的主要内容。可以说,高考改革与课程改革是同步进行的,在某些方面它们应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两者不应该是水火不相容的对立。
因此,就现实的高中教学而言,有效的教学应该体对追求学生未来发展与提高能力的最大统一。抛开考试的应试而谈所谓的学生发展是不现实的,以追求学生升学为唯一目标的教学则是教学的悲哀。期待两者的完全重合是不可能的,但追求两者的最大交集则是每个教师可以有作所为的。有效的课堂教学不仅应指向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还应指向有效提高学生应试的能力。
2、有效教学需要教学方法的优化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有效教学需要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实现。当教学的目标确定后,有效的教学方法便是能高效达成教学目标的方法。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方法百花齐放,如讨论法、自学辅导法、探究法等。这些教学方法都是广大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研究和总结出来的,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均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对探究性学习等的倡导,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通过合作讨论与参与的各种教学方法广泛出现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
但是,“每种教学方法都是相对辩证的,它们都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每种方法有效地解决某些问题,但解决另一问题则无效;每种方法都可能会有助于达到某种目的,却妨碍达到另一些目的。”(巴班斯基)以探究活动为主的引导发现法,在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形成科学思想和方法等方面有其优势,但难以保证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知识,而且对于陈述性的知识,也没有探究的必要;讨论法具有多向信息交流、针对性强、便于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特点,但往往使知识缺少系统性;自学辅导法,有利于学生独立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但只适合于较简单的学习内容。而讲解法尽管师生间的信息交流是单向的,也不利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却具有信息量大,有系统性、逻辑性强的优点……总之,教学目标的多重性、教学系统本身的复杂性、教学客观条件的千差万别和千变万化,使得我们不可能找到适合于一切教学环境符合每一特定教学情境的教学公式,一种方法的优点,恰恰可能是另一方法的不足所在。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就必须发挥每一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克服其劣势,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与组合,使方法结构协调、合理,各种方法优势互补,长短相济,立体结合。
有效的教学应该是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化与有效组合。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既有传统的,也有现代的。传统的不代表落后和低效,现代的不代表先进和高效。每一种教学方法总有会它的优势,也会有它的劣势,关键在于达成什么样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只有与特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师个性特点以及具体的教学环境相适合,才是最优的教学方法。
有效的教学方法应是有学生思维的积极参与。当前的教学改革积极倡导学生的参与,倡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是非常必要的。但学生的参与应以思维的参与为核心标准。遗憾的是,不少课堂教学看似热闹非凡,学生个个参与,但学生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参与,而思维活动却停留在浅层次上,这样的参与是低效或无效的,这样的课堂教学也不会是有效的。反之,有些课堂学生看似没有太多形式上的参与,但却是积极的在进行深层的思考,有其思维的参与,这样的教学我们也很难否认其高效性。
3、有效教学需要教学手段的合理使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等已走进课堂,这些手段使得宏观与微观、静态与动态、抽象与直观等能够方便地实现相互的转化,通过声音、图画、色彩形状等多种刺激,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从而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落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例如细胞分裂、蛋白质合成等微观世界的生命活动,基因工程、克隆等生物技术,借助于多媒体的手段,可使这些技术变得借助于动画技术,可使这些生理过程直观明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正在逐渐走向常规化。但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并不就意味着课堂教学的高效,合理的使用促进有效课堂教学的落实。
合理使用多好媒体教学首先需要解决怎么用的问题。生物教师在课堂上,合理地选择、组合和使用挂图、模型、投影、录像等直观手段,展示或再现不同的生物及其生命活动的情况,不仅可以形象、直观地向学生传授生物学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打破时空的限制,增加课堂信息容量。这些都有利于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合理使用应该把握好多媒体的使用时机。例如,对于一些生理过程的教学,如果我们一开始便是出示动画进行讲解,对于学生的理解来解无疑是高效的,但学生同时也就失去了抽象思维的过程和机会。对于实验性的内容,如果我们开始就将其操作过程及结果进行清晰的展示,那么学生的实验就成了照方抓药,对实验结果的观察成了一种形式,这对实验的顺利完成无疑是十分有帮助的,但学生却失去了在实验过程中进行尝试,在观察结果中进行真伪辨别的机会。相对于得到的,学生失去的是更重要的科学素养构成的训练。
合理使用现代的教学媒体应该成为有效教学的助推剂,关键是如何运用,这是我们每位教师都要思考的问题。
4、有效学习需要课堂以问题为中心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提出新问题,从新的可能性、新角度去看旧问题,需要创造性的想像力。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产生疑问、暴露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和创造新成果的过程。所以追求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才是优质教育。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能否质疑问题,要看教师能否设疑、激疑,制造悬念和矛盾;还要看教师能否引导学生向正确思维方向迈进。教师通过设计真实的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唤起解决问题的欲望。学习活动中,教师事先没有告诉学生具体的设计和操作方法,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帮助学生自己去探究,从问题的提出、探究方案的设计、探究过程的开展、探究结论的得出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学生自主完成的,过程中教师随时提供了一些协调、引导、点拨和答疑,最后,在学生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教师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因而教学活动不只停留在探究活动的形式和外壳,而是从探究活动的特性——学生的自主构建出发进行设计。结果课堂上学生的探究兴趣和热情都很高,思维活跃,提出了多种不同的方案,也出现不同的实验现象和效果。通过教师及时组织讨论,学生在知识和方法上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5、有效教学需要营造民主、宽容、和谐的课堂气氛
课堂过于强调循规蹈矩、严格纪律,学生在没有心理安全和自由中、在自我封闭和压抑中会导致不能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交流,废除坐姿端正,提倡有错必纠,激发、鼓励、倾听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生心情舒畅,思维积极活跃,敢想敢说敢于质疑问难,勇于大胆创新,乐于发表意见。
6、有效教学需要鼓励性的课堂评价
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是敏感的,当学生感到评价的真诚时,才易接受。根据学生的差异进行鼓励性的评价,能点燃智慧的火花,能树起学生的自信与尊严。人性化的评价用语能激发主动积极性和创造性。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高中生物的课堂教学效率是现在每一个高中生物教师面临的问题,21世纪的新基础教育要求培养出合乎如何提高时代发展要求的,具有创新能力的新人才,教师只有自觉认识时代要求并积极行动,改变以往只重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教学设计而忽视策略性知识有效的教学设计,要把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为日常教育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才能与时代共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