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使词汇论文_刘彩旗

导读:本文包含了致使词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词汇,复合词,模式,事件,词法,句法,词义。

致使词汇论文文献综述

刘彩旗[1](2018)在《英汉致使位移事件词汇化异同及翻译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英汉语中致使运动事件如何识解,不同的语言如何转化相同的致使运动事件是都是语言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对比学习英汉语中致使运动事件词汇化模式异同是一种有效的研究途径,同时也能使此类事件的双语转换准确性得以提高。(本文来源于《散文百家》期刊2018年08期)

骆蓉[2](2016)在《英汉特殊空间移动表达的词汇化模式探究——以致使移动表达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空间移动的语言编码问题,传统研究多基于空间移动事件大框架,围绕自主移动表达展开调查,考证范围有限。本研究基于自建的小说语料库,对英汉特殊空间移动的语言编码展开调查,结果发现:英语致使移动表达的词汇化模式体现为典型的附加语框架语特征;而汉语致使移动表达的词汇化模式更为复杂,呈现出多种类型词汇化模式迭合分布,其特征是汉语动趋双动词结构及路径动词多样化的体现。(本文来源于《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黄小萍,侯国金[3](2015)在《涉身调变致使动词构式的词汇-构式语用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词汇-构式语用学视角分析involve等涉身调变致使动词及其相应的构式,阐述其语义和构式共性,即表达"致使自己或他人涉足某个事件并使之朝一定的范围、标准或目的调变",用之于"SVO,SVOA(=PP),S+be+V-ed,S+be+V-ed+A(=PP)"构式。通过调研,考察我国英语学习者习得和使用上述动词(构式)的低效和错误及其原因。(本文来源于《外语学刊》期刊2015年06期)

彭芳[4](2014)在《英汉语致使运动事件的词汇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致使运动事件是运动事件和使因事件构成的事件复合体。英汉语致使运动事件在动词语义融合和句子建构的表现为:英汉语动词词库大小相似,词汇化模式以[使因+运动]为主;英语以致使位移句式表达,汉语主要以致使运动"把"字句和连动句为主。英语关注事件的过程,突显位移主体与背景的空间变化关系,汉语则关注主体受到的影响,突显主体位移的终点或方向。事件框架概念在英语中呈现一个运动场景,在汉语中多个运动场景连续呈现,汉语对运动概念的表达更加充分和具体。(本文来源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孟凯[5](2012)在《嵌置型“X+N_(役事)”致使单位的语言特点及词汇地位》一文中研究指出嵌置型"X+N_(役事)"是一种一般不独立使用的动宾式致使单位,如"爽身粉"中的"爽身"。其语言特点表现在:①音节和韵律上,X与N_(役事)的单音性明显受到了汉语四字格对举倾向的影响;②语法类属以动词性占优势,与能独立使用的双音致使复合词相当;③语义上具有向行为类和性状类分布的倾向;④有些具有一定的能产性,但这种能产性并不普遍。嵌置型"X+N_(役事)"致使单位是双音致使复合词的溯源参照对象和潜在语源,对"X+N_(役事)"致使复合词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有些嵌置型"X+N_(役事)"还体现出语言成分的添增引起X与N_(役事)结构关系的变化。(本文来源于《华夏文化论坛》期刊2012年01期)

孟凯[6](2012)在《“X+N役事”致使复合词与留学生的词义理解——兼论词义与词法的对应关系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和问卷调查显示,"X+N役事"致使复合词(如"惊人""美容""健身")容易导致留学生的词义误解,而且留学生对新生"X+N役事"致使复合词的接受度也较低。这些说明留学生缺乏汉语词汇知识和词法意识,尤其在理解、记忆、使用诸如"X+N役事"致使复合词这类词义与词法不对应的复合词时更是无从判断或分析。因此,这类复合词应当引起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重视。(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期刊2012年02期)

梁晓波[7](2003)在《致使词汇与结构的认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生活在一个由形形色色的原因所编织成的致使网络世界中。现实世界致使现象的普遍存在,使得致使词汇和致使结构成为世界各语言中不可逃避的语言现象。哲学界对致使现象的研究至今仍未达成统一的共识,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的研究只揭示了儿童在早期会逐渐形成致使的概念。在语言学界,传统研究只是提供了各不相同的方法来描述致使词语和致使结构的众多特征。诚然,他们也提供了许多深刻的见解。比如,生成语义学家们就对如何理解致使词汇和致使结构与其它语法范畴的关系提供了具有启发性的思路。但是,由于他们坚持共时的研究,忽视了历史的研究,同时强调句法的独立性,因而不可能对致使词汇和结构有一个全面的视角,也不能为致使词汇和结构的本质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本研究所采取的是认知语言学的取向。认知语言学是以阐释说话者/听话者在自己亲身经历和认知原则运作的基础上来如何对周围世界进行概念化的优势而胜过其它研究取向的。正因为如此,本研究将能够对致使词汇和结构是如何由实施概念化的人在对现实世界中的致使事件的经历和感知的基础上将致使事件概念化和映现到语言当中去的过程提供一个全面的解释。本研究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语言,大脑和世界的关系。它也会促进我们进一步理解认知语言学并对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做出贡献。本研究是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和主要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按照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本研究对致使结构经验性的基础,概念化,主观化,隐喻化,语法化和理想化认知模型进行了探讨,并将它们系统地结合成为一个整体。本研究具体地反映在本论文中。论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介绍了论文的原理、目标、研究方法和论文的结构,对研究的总体情况进行了简要的说明。第二章是总论,回顾了致使词汇与致使结构方面所涉及的哲学背景,心理学,心理语言学和语言学界的传统研究。其中,对语言学界的传统研究进行了重点介绍,包括致使词汇的定义,形态,语义类型,直接型和间接型致使词汇,指示型和操纵型的致使词汇,致使词汇的语义分解,致使结构从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的转换和语言类型学方面的研究状况。目前,对于致使现象是如何被实施概念化的人来概念化并映现到语言中的过程和表现还没有被很好地研究。传统研究的缺陷使它们不可能做到这一点。而这恰好可以通过认知语言学来完成。第叁章对致使结构的经验性基础从认知的角度进行了论证。论文探讨了致使概念的个体发生学上与现实致使现象的渊源关系,致使词汇与结构同现实世界中致使事件在结构,时序<WP=10>和概念复杂度上的象似性关系以及致使结构与致使事件在作用力图式基础上相互对应的关系。本章是整个研究的出发点。第四章主要描述了致使结构的主观化问题。首先介绍了主观化方面的基本思想,然后对造成致使结构主观化的几个认知原则所形成的表现形式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其中主要包括了实施概念化的人会运用的侧面效应,视窗效应和视角效应。研究表明,致使结构并非是如第叁章所表示的那样完全客观地在语言层面表现出来。相反,致使结构的语言表达式是一个主观化的结果,会表现为紧凑的单一事件致使结构,致使结构链中的不同部分映现到致使者的角色结构形式,致使结构的台下观察模式形式(包括突显的动作作为致使动词,致使动作的被动化,致使结构的逆序化,致使动作的名物化,认知情态化,介词表达等)和台上观察模式(包括致使角色的第一人称形式和致使言语行为等)。第五章阐述了致使结构被实施概念化的人运用认知的过程进行隐喻化的众多表现。本章可以看作是第四章的继续。主要涉及了转喻,拟人,概念化隐喻和语法隐喻。转喻思维使得实施概念化的人在对致使事件概念化过程中选择最具典型意义的动作,物体和特征来代表整个致使动作;拟人化使得实施概念化的人对其它非人性的事物或物体赋予人性,并将它们安排到典型意义上属于人的致使者的角色中去。概念隐喻的讨论表明在对致使结构的表达中,有几个基本的概念隐喻会出现:致使是作用力,致使是地点的变化,致使是制造以及容器隐喻等。语法隐喻让我们看到典型的致使结构会在语言的层面以含because,致使名词化,致使介词化或表道义性情态动词的句式甚至是语用层面的致使言语行为表现出来。第六章考察了致使结构的语法化,主要集中在致使助动词,致使词缀和致使迂回式的语法化形式。语料以英汉为主,在词缀方面涉及了更多的语料。此部分亦被看作是对第四章研究的有力补充。研究表明致使助动词和词缀基本上是从一些具有具体语义而非抽象语义的语义成分转化而来。典型的致使结构如汉语的‘使’字致使句和英文的‘get'致使句都经历了一个去人性化的从表具体意义到表普遍抽象意义的过程。第七章在对致使词汇的原型和对致使结构的理想化的理解基础上,为致使结构建立了一个理想化的认知模式。首先介绍了原型理论以及论文前面几章的重要发现,而后证明致使词汇的原型是词汇性致使动词。致使结构的理想化认知模式是在对致使结构的深层结构,逻辑结构,事件结构,及物性结构的原型,与作用力图式的关系以及致使运动结构讨论的基础上,利用兰加克(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03-06-30)

致使词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于空间移动的语言编码问题,传统研究多基于空间移动事件大框架,围绕自主移动表达展开调查,考证范围有限。本研究基于自建的小说语料库,对英汉特殊空间移动的语言编码展开调查,结果发现:英语致使移动表达的词汇化模式体现为典型的附加语框架语特征;而汉语致使移动表达的词汇化模式更为复杂,呈现出多种类型词汇化模式迭合分布,其特征是汉语动趋双动词结构及路径动词多样化的体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致使词汇论文参考文献

[1].刘彩旗.英汉致使位移事件词汇化异同及翻译策略[J].散文百家.2018

[2].骆蓉.英汉特殊空间移动表达的词汇化模式探究——以致使移动表达为例[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6

[3].黄小萍,侯国金.涉身调变致使动词构式的词汇-构式语用学分析[J].外语学刊.2015

[4].彭芳.英汉语致使运动事件的词汇化[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4

[5].孟凯.嵌置型“X+N_(役事)”致使单位的语言特点及词汇地位[J].华夏文化论坛.2012

[6].孟凯.“X+N役事”致使复合词与留学生的词义理解——兼论词义与词法的对应关系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2

[7].梁晓波.致使词汇与结构的认知研究[D].复旦大学.2003

论文知识图

致使分解图1 致使范畴结构图致使情景分解图汉语情感动补结构的分类系统表示为例5。 例5.

标签:;  ;  ;  ;  ;  ;  ;  

致使词汇论文_刘彩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