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台秘要论文_邵鑫,冉颖卓,芮芸,沈宝华,陆源源

导读:本文包含了外台秘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千金方,生地黄,方药,医书,方剂,腰痛,肾病。

外台秘要论文文献综述

邵鑫,冉颖卓,芮芸,沈宝华,陆源源[1](2019)在《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外台秘要》治疗消渴病的用药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唐代王焘所编撰《外台秘要》治疗消渴及其并发症的用药规律及配伍特点。方法:将《外台秘要》卷第十一中治疗消渴病的87首方剂用药进行整理,经过药名、性味归经等标准化后,以仓公诊籍国医脉案数据记录挖掘系统分析药物使用、性味归经频次,采用关联和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外台秘要》方所载方剂的配伍规律和用药特点。结果:对筛选出的87首方剂进行分析,明确处方中药物出现的频次、功效归类、性味归经,根据关联规则得出2味药物组合17个、3味药物组合3组,运用聚类方法得到核心药物组合3个序列。结论:《外台秘要》法宗仲景,开创叁消论治之法,对研究中唐以前消渴病的中医治疗具有极高的价值。数据挖掘技术能够为挖掘古代医学文献提供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本文来源于《江苏中医药》期刊2019年11期)

朱立国,孙凯,魏戌,高景华,杨克新[2](2019)在《《外台秘要》腰痛方证治特点及用药规律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外台秘要》关于腰痛病的记载十分丰富,其中辑录直接用于治疗各种类型腰痛的方剂共37首。《外台秘要》从腰痛的病因病机、遣方用药及饮食禁忌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对腰痛的认识全面而深刻。《外台秘要》中腰痛用药以补虚药、祛风湿药、温里药为主,同时兼顾健脾利水渗湿药、解表药等。用药方精量足,用法以内服为主,外用为辅。书中因、机、证、治阐述较为完备,博采众医家之长,因此对当代的骨伤科临床及研究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本文来源于《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王佳,刘铜华[3](2019)在《《外台秘要》中关于消渴的十二方临床应用举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外台秘要》汇集了初唐及唐以前的医学着作。本文总结了该书中关于消渴的十二张方剂。根据笔者学习糖尿病传承自刘铜华教授(其老师为国家级名中医吕仁和老先生),根据鄙人十余年临床治疗糖尿病的用药经验加以解析,现编纂如下。以上方剂可用于糖尿病不同阶段、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以及上消、中消、下消不同定位。(本文来源于《第十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代谢病学术大会暨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高峰论坛论文资料汇编》期刊2019-09-06)

刘剑宏,王健[4](2019)在《《外台秘要》中生地黄治疗筋伤与骨折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外台秘要》中筛选出应用生地黄治疗筋伤或骨折的相关条文18条,经统计分析,生地黄治疗骨折或筋伤可用单方或配伍当归、芍药等药物,运用方式有汤剂、熬末酒服、捣烂外敷及单纯捣烂取汁服用。从现代药理看,生地黄及其配伍药物绝大部分有治疗骨折及筋伤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医药导报》期刊2019年14期)

崔巍[5](2019)在《《千金方》与《外台秘要方》中治疗头痛方剂的挖掘整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挖掘《千金方》《外台秘要方》中所载治疗头痛的方剂,探究两书中头痛的六经证治。方法:采用电脑检索与人工检索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文献整理。电脑检索来源为《中华医典》数据库,人工检索、手工复检来源于长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藏书籍。建立数据库,运用中医学经方医学理论对纳入方剂及条文进行分析。运用分类的方法:分类是从数据库中发现数据对象共性,并将数据对象分成不同几类的过程。首先对训练数据进行分析,使用数据的某些特征属性,给出每个类的准确描述(即分类规则),然后使用这些描述,对数据库中的其他数据进行分类。依据《伤寒论》制定六经病的分类规则,对数据库中方剂及所属条文进行六经纳入。将条文中描述的证候进行初步六经归类,其次对处方做方解,分析其药物配伍规律。在前两步的基础上,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经方为基础,拆解方剂。拆方研究,综合分析,判断该处方的六经归属。整理治疗头痛的方剂分为“证候描述”、“方解”、“拆方”、“六经归属”四部分。结果:头痛的六经辨治具有多样性,治疗头痛的方剂共纳入106首,归属少阳病最多,达20首方;其次为阳明病方15首;以合病呈现的方剂,太阳阳明合病最多,达12首。六经证候各有特点。结论:整理出经典合方、经典对药、经典变方叁部分内容。经典合方:将百节疼痛方视为小柴胡汤合白虎汤的加减,石膏汤方视为竹叶石膏汤合栀子豉汤加减,建中汤视为桂枝新加汤合增液地黄汤、黄芪建中汤加减,前胡建中汤视为小半夏加茯苓汤合黄芪建中汤加减,《延年秘录》黄芩汤视为黄芩汤合栀子豉汤加减,《古今录验》知母解肌汤视为甘草麻黄汤合白虎汤加减。经典对药:耳颊急方,石膏、附子同用,是对经方用药配伍的发展。大黄附子汤中可见到阴证的附子与阳明用药大黄配伍,本方可知附子亦可以与阳明石膏相伍。《肘后方》葱豉汤中葱白、豉亦为经典的解表对药。经典变方:将不下食方视为白虎加人参汤的变方,鹿肉汤视为《古今录验》小续命汤的变方,水解散视为大青龙汤的变方,黄龙汤视为小柴胡汤变方,石膏汤视为竹叶石膏汤变方,耳颊急方视为葛根汤变方,姜附汤视为干姜附子汤变方,吐之即瘥方视为瓜蒂散变方,《小品方》黄芪汤视为黄芪建中汤变方,《延年》头痛顶重方视为茯苓饮变方,其脉如涩方视为叁物黄芩汤变方。(本文来源于《长春中医药大学》期刊2019-06-01)

王位,谷建军[6](2019)在《《外台秘要》肾病分类及其病因病机》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外台秘要》原书的目录、疾病的症状描述和相关病名的阐释筛选,《外台秘要》中共有24个肾病病种,包括骨极、肾实热、肾热、肾劳实热、肾劳、脚气、奔豚、水肿、小便不通、小便数、遗尿、耳聋、耳鸣、阴痿、阴肿、阴下痒湿、阴痛、阴疮、腰痛、淋证、失精、癃闭、关格、消渴。《外台秘要》对于肾病采取了不同的分类方法:据病因分类、按症分类、病程长短分类等。肾病病因病机主要以肾之精气阴阳虚损为本,风、热、寒邪侵袭肾经加重或导致肾病,他脏之病也会影响于肾,并且与情志内伤、过食丹药、劳欲过度等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河南中医》期刊2019年05期)

谢小涛,陈烨文[7](2019)在《《千金方》与《外台秘要方》痰饮病方药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医学的理法方药体系是发展的。唐代《千金方》与《外台秘要方》不仅仅在张仲景痰饮学说的基础上补充了辨治饮病的方药,更明确提出了辨治痰病的方药[1-2]。孙思邈《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以及王焘《外台秘要方》皆是百科全书式的中医学着作,囊括汉、魏、晋、隋、唐的着名医家的医学实践,代表了唐代的医学成就。《千金方》《外台秘要方》丰富了治疗痰饮的方药[3-4],这都是对仲景痰饮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张仲景为痰饮的辨治开创了详尽的理法方药体系。对于痰饮(本文来源于《浙江中医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董雯月[8](2019)在《《外台秘要》情志病证治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1.系统归纳、整理《外台秘要》情志病相关内容;2.初步总结《外台秘要》情志病的证治规律;3.探讨《外台秘要》情志病治疗特点。方法:1.文献研究法:以人民卫生出版社于1955年9月出版的(唐)王焘《外台秘要》和学苑出版社于2011年1月出版的高文柱《外台秘要方校注》以及中医情志学理论相关的书籍如《黄帝内经》《景岳全书》《伤寒杂病论》等,并参考现代期刊文献作为研究对象。2.统计分析法:确定《外台秘要》情志病纳入标准,以Microsoft Office Excel2010表格对书中情志病病证、病机因素、病位病性、常用方剂、常用药物进行分类统计,运用中医学理论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外台秘要》书中涉及情志病总共30种,既包括因情志内伤所致以神志症状为主的癫痫、不寐、健忘、郁证、癫狂、百合病、厥证、惊悸8种疾病,又包括以形体症状为主的疝气、便秘、奔豚气、淋证、胃痛、积聚、呕吐、腹痛、胁痛、噎膈、头痛、眩晕、泄泻、闭经、癃闭、内伤发热、内伤咳嗽、臌胀、阳痿、吐血、痛经、鼻衄22种疾病。2.情志病主要病机因素为气滞、痰浊、实热、气虚、内风等,情志病病机主要为气机失调、痰瘀火等病理产物产生。3.情志病病位主要在五脏,以心、肝、脾、胃多见。4.情志病病性以无明显寒热偏性为主,以寒性、热性而言,以热性为主,情志病热证多见,以虚性、实性而言,以实性为主。5.治疗情志病常用方剂为:铁精散、镇心丸、酸枣汤、七气丸、茯神汤、茯苓汤、温胆汤、竹沥汤等,治疗情志病方剂除了宁心安神功效外,还有行气开郁、健脾化痰、清热除烦、益气补血、滋阴等功效。6.治疗情志病常用药物为人参、甘草、茯苓、龙齿、铁精、酸枣、桂心、当归、川芎、防风等,药物功效以甘温补益、行气祛痰、安神定志、清热养阴为主。结论:1.情志病治疗以中医学、伦理学相关理论为指导,重视情志因素对疾病的影响。2.情志病论治以脏腑辨证和气血津液辨证为主,气血津液辨证主要病机为气滞、痰浊、实热、气虚、内风,脏腑辨证多与心、肝、脾、胃有关。3.情志病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还涉及了针灸疗法和心理疗法。4.情志病防治过程中,重视情志调养,还关注非正常死亡的情志因素。(本文来源于《云南中医药大学》期刊2019-04-01)

孟永亮,梁永宣,师建平[9](2018)在《北宋校正医书局对《外台秘要方》校勘考释》一文中研究指出校正医书局是北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由官方专门设置的、以刊行颁印中医古籍为目的的临时性机构。至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12年间先后有13位官员参与编校医籍11部。其中,《外台秘要方》为校正医书局最初计划校正的8部医籍之一,由孙奇主校,林亿详定,并成为宋朝之后的定型化版本,传习至今。文章将从校勘过程、方法及内容等3个方面进行简要考释。(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杂志》期刊2018年06期)

张婵娟[10](2018)在《《外台秘要》论消渴》一文中研究指出《外台秘要》对消渴的认识,病因病机主要为饮食不节、五脏虚弱、房事过度、服石、外感六淫、山瘴气等导致以肺、胃、肾叁脏为主的脏腑机能失调、阴虚燥热、阴液消灼,从而出现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为特征的临床表现;对消渴并发症的认识仅限于提出病名或描述其症状,而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和论治体系;治疗方法以清热、补益为主,辅以健脾利湿,同时兼顾化痰、发散、收涩等法的应用;注重本病饮食起居调养,且药治与饮食调养并重。(本文来源于《河南中医》期刊2018年04期)

外台秘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外台秘要》关于腰痛病的记载十分丰富,其中辑录直接用于治疗各种类型腰痛的方剂共37首。《外台秘要》从腰痛的病因病机、遣方用药及饮食禁忌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对腰痛的认识全面而深刻。《外台秘要》中腰痛用药以补虚药、祛风湿药、温里药为主,同时兼顾健脾利水渗湿药、解表药等。用药方精量足,用法以内服为主,外用为辅。书中因、机、证、治阐述较为完备,博采众医家之长,因此对当代的骨伤科临床及研究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外台秘要论文参考文献

[1].邵鑫,冉颖卓,芮芸,沈宝华,陆源源.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外台秘要》治疗消渴病的用药规律[J].江苏中医药.2019

[2].朱立国,孙凯,魏戌,高景华,杨克新.《外台秘要》腰痛方证治特点及用药规律探析[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

[3].王佳,刘铜华.《外台秘要》中关于消渴的十二方临床应用举例[C].第十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代谢病学术大会暨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高峰论坛论文资料汇编.2019

[4].刘剑宏,王健.《外台秘要》中生地黄治疗筋伤与骨折的应用[J].中医药导报.2019

[5].崔巍.《千金方》与《外台秘要方》中治疗头痛方剂的挖掘整理[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9

[6].王位,谷建军.《外台秘要》肾病分类及其病因病机[J].河南中医.2019

[7].谢小涛,陈烨文.《千金方》与《外台秘要方》痰饮病方药探析[J].浙江中医杂志.2019

[8].董雯月.《外台秘要》情志病证治初步研究[D].云南中医药大学.2019

[9].孟永亮,梁永宣,师建平.北宋校正医书局对《外台秘要方》校勘考释[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

[10].张婵娟.《外台秘要》论消渴[J].河南中医.2018

论文知识图

《外台秘要方》书影《外台秘要》(《人民卫生出版社》...《外台秘要方》书影目录(一)记载撰修者的位置-图32 卷首题记——晦...收藏源流-宋版《外台》历代藏家各卷押印部...(一)记载撰修者的位置-图33 卷尾题记——《...

标签:;  ;  ;  ;  ;  ;  ;  

外台秘要论文_邵鑫,冉颖卓,芮芸,沈宝华,陆源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