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栓法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袁柳媚,卢小叶,夏云,戴雅婷,范宓,娄必丹[1](2022)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脑缺血模型的体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脑缺血模型因无需开颅,并且具有梗死体积相对稳定、可重复性高、可操作性强等特点,目前在国内应用广泛。该模型是公认的标准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最理想的模型之一。笔者结合实践经验和既往文献报道,从大鼠的选择、模型制备以及术后死亡、并发症的原因分析与处理等多个方面分享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脑缺血模型的体会。通过不断改进术中操作方法、及时有效地处理术后并发症引起的相关症状,提高了大鼠的术后存活率。
谌爱华,王妙华,廖鑫,吴天唯,曹晨曦,邓凯文[2](2021)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大鼠模型问题探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影响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CAO)大鼠模型成功率的因素。方法:通过实践探究线栓法制备MCAO模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包括大鼠的品系、体质量、性别;造模操作的术前准备:麻醉剂、手术切口、线栓的选择,线栓入颅的部位及深度、术中和术后应该注意的事项及处理方式等;采用文献检索及自身认识对问题进行分析。结果:制备模型过程中,其存活率因不同操作过程而偏差极大,大鼠品种及体质量的选择、麻醉剂选用、线栓处理及入颅深度、术后护理等因素均能对模型成功率产生影响。结论:提高造模者的手术熟练程度并对大鼠进行术后护理,可提高模型制备的成功率。
沈亚亭,白秀,王明威,张旭龙,谢西梅[3](2021)在《啮齿类动物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现代社会竞争压力增加,以及人类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脑卒中的发病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现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导致成年人长期残疾和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脑卒中分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种,缺血性卒中约占总数的87%,其中又以局灶性缺血更为多见,因此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的建立对于人类卒中的研究及防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就目前最常用的啮齿类动物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及其改良方法作一述评。
胡冠宇[4](2021)在《“治神调形”下头针对缺血性中风痉挛大鼠BDNF/TrkB/CREB及PI3K/Akt/GSK-3β通路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基于“治神调形”中医理论,探讨头针疗法通过对BDNF/TrkB/CREB信号通路和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促进对缺血性PSS大鼠受损脑组织细胞修复和细胞保护作用,进而改善缺血性PSS症状的生物学机制。方法:1.实验一:缺血性PSS大鼠模型的确立和验证采用文献检索和文献计量学统计的方式,通过对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以及Pubmed等主要中英文数据库进行检索,统计中风后肢体痉挛及相关疾病研究的动物实验中造模方法出现的频数,并根据实验中头针干预条件的情况确定恰当的缺血性PSS模型的造模方法。将60只Sprague Dawley大鼠(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20只,假手术组20只,模型组20只。对模型组大鼠进行已确立的造模方案造模。造模后于1d、3d、7d、14d记录各组大鼠的死亡只数、痉挛发生只数、改良Ashworth(MAS)评分。2.实验二:缺血性PSS动物研究头针行针频率及时间验证将120只SD大鼠,分为空白组10只,假手术组10只,实验组100只,对实验组大鼠进行PSS模型建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平均分到模型组、头针A组(200r/min,3min)、头针B组(200r/min,1min)、头针C组(100r/min,3min)、头针D组(100r/min,1min),给予相应的治疗7天,并于第7d观察记录Zealonga评分、改良Ashworth评分。3.实验三:头针对缺血性PSS大鼠行为学改变的影响以缺血性PSS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20只,实验组40只。对实验组大鼠进行缺血性PSS模型建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到模型组和头针组,给予相应的治疗7天,并每2日观察记录Zealonga评分、改良Ashworth评分、平衡木行走实验评分等动物行为学数据。4.实验四:头针对缺血性PSS大鼠脑组织恢复的影响7d后对大鼠脑皮质组织进行取材,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的方法观察缺血性PSS大鼠脑梗死灶体积变化,采用HE染色和尼氏染色观察缺血损伤病变部位的病理改变及神经元细胞和尼氏小体的变化,采用FITC-葡聚糖脑血管灌注的方法观察脑组织血管状态变化。5.实验五:头针对缺血性PSS大鼠BDNF/TrkB/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对缺血性PSS大鼠损伤的脑皮质运动区组织采用Western Blotting、PCR检测脑皮质中的BDNF、TrkB、CREB、p-CREB的蛋白表达及其mRNA的表达。6.实验六:头针对缺血性PSS大鼠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的影响对缺血性PSS大鼠损伤的脑皮质运动区组织采用Western Blotting、PCR检测脑皮质中的PI3K、Akt、p-Akt、GSK-3β、p-GSK-3β的蛋白表达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1.实验一:缺血性PSS大鼠模型验证文献检索结果显示,相关动物实验研究论文发表数量为25例,其中中文18篇、英文7篇。所出现的造模方法主要包括:线栓法MCAO(包括再灌注)、线栓MCAO+内囊注射NMDA法、光栓法三种。其中线栓法MCAO在卒中后肢体痉挛动物研究中应用概率最大(60%),其次为线栓MCAO+内囊注射NMDA法(32%),最后为光栓法(8%)。并且考虑后两者均会造成颅损,因此初步确定线栓法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为造模方法。对模型组大鼠进行线栓法MCAO造模,造模后,模型组存活15只,造模过程中死亡5只。空白组与假手术组大鼠14d内均无死亡、痉挛状态出现,且MAS评级为0级。与空白对照组,1d时模型组大鼠死亡1例,痉挛状态出现3例,MAS评分平均水平无显着性差异(P>0.05);3d时模型组大鼠死亡3例,痉挛状态出现8例,MAS评分平均水平有显着性差异(P<0.05);7d时模型组大鼠死亡4例,痉挛状态出现10例,MAS评分平均水平有显着性差异(P<0.05);14d时模型组大鼠死亡7例,痉挛状态出现6例,MAS评分平均水平无显着性差异(P>0.05)。因此线栓法MCAO可以作为本研究中的动物造模方法。2.实验二:缺血性PSS动物研究中头针行针频率及时间验证头针干预7d时,头针B组相较头针A、C、D组Zealonga评分与改良Ashworth评分均有显着性降低(P<0.05),与1d组相比,头针B组7d后Zealonga评分与改良Ashworth评分显着性(P>0.05)。因此最终选择200r/min,1min为头针的行针方案。3.实验三:头针对缺血性PSS大鼠行为学影响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Zealonga评分上升,平衡木行走评分下降,说明运动神经功能下降,改良Ashworth评分上升,说明肢体痉挛程度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头针组大鼠Zealonga评分下降,平衡木行走评分上升,说明经头针治疗后运动神经功能提升,改良Ashworth评分下降,说明肢体痉挛程度减小(P<0.05)。4.实验四:头针对缺血性PSS大鼠脑组织形态学影响对比假手术组,模型组缺血性PSS模型大鼠脑组织缺血性梗死灶占比显着性增高(P<0.05),有明显液化性坏死区域,细胞数量减少,神经元细胞数量减少且排列不规整。与模型组比较,头针组缺血性PSS模型大鼠脑组织缺血性梗死灶占比显着性减小(P<0.05),无明显病理改变,细胞数量增多,神经元数量及形态正常。5.实验五:头针对缺血性PSS大鼠BDNF/TrkB/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模型组相较假手术组大鼠患侧脑皮质运动区组织中BDNF、TrkB、CREB、p-CREB蛋白表达下降(P<0.05),BDNF、TrkB、CREB mRNA的表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头针组大鼠BDNF、TrkB、CREB、p-CREB蛋白表达及BDNF、TrkB、CREB相关mRNA的表达上升(P<0.05)。6.实验六:头针对缺血性PSS大鼠BDNF/TrkB/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模型组相较于假手术组大鼠患侧脑皮质运动区组织中PI3K、Akt、p-Akt、p-GSK-3β表达降低(P<0.05),GSK-3β表达增高(P<0.05),PI3K、Akt mRNA的表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头针组大鼠PI3K、Akt、p-Akt、p-GSK-3β表达升高(P<0.05),GSK-3β表达降低(P<0.05),PI3K、Akt mRNA的表达升高(P<0.05)。结论:本研究基于“BDNF/TrkB/CREB信号通路及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对脑组织中神经、血管等组织细胞的修复与保护作用,促进损伤的神经与血管网络的改善,进而改善缺血性PSS大鼠的痉挛状态,起到所提出中医康复理论中的‘治神调形’作用”的科学假说,从动物行为学观察、组织病理学、分子生物学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到结论如下:1.从动物行为学的角度说明了头针具有改善PSS模型大鼠神经功能、肌痉挛程度、运动功能的效用,证明了头针疗法通过调节头部治疗区具有“调形”的治疗作用。2.从组织学层面说明了头针能有效减小缺血性PSS模型大鼠缺血梗死灶的体积,改善脑组织病理状态,促进上运动神经元细胞形态和数量上的恢复,以及脑血管状态的恢复。结合行为学研究结果证明了头针能通过对病机中提出的“脑损”的治疗,能起到“调形”,也就是促进行为学改善的功效。3.从分子生物学层面证明了头针能有效提高BDNF、TrkB、CREB等蛋白的表达,上调BDNF/TrkB/CREB信号通路,从而促进BNDF自分泌的良性循环,进而促进BDNF对脑组织细胞的修复作用和细胞保护作用,结合行为学和病理组织学的结论,头针对这一信号通路的影响证明了头针“治神”能改善“髓虚”,进而起到“调形”的功效。4.证明了头针能激活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并可能通过激活该信号通路促进GSK-3β的磷酸化,抑制GSK-3β的促凋亡作用,从而对脑组织细胞起到保护作用,结合上述实验结论,头针可能通过上调BDNF与TrkB的表达,进一步激活的下游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起到了对“脑损”组织的治疗作用,即“治神”,进而促进了行为学的恢复,即“调形”,从这一角度阐释了“治神”与“调形”的关系。
韦亮[5](2021)在《温阳逐瘀汤对肾阳虚型脑缺血损伤大鼠SDF-1、CXCR4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温阳逐瘀汤对肾阳虚型脑缺血损伤大鼠脑组织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及其受体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表达的影响,探讨温阳逐瘀汤防治脑缺血损伤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92只健康雄性SD大鼠先分为空白组(n=48只)和肾阳虚模型组(n=144只)。对肾阳虚模型组采用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注射液21d后的方法建立肾阳虚模型,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浆中的肾阳虚证特异性指标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的含量。再将造模成功后的144只肾阳虚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温阳逐瘀汤组三组,每组各48只。空白组正常饲养,灌胃等体积蒸馏水;假手术组仅插入0.8cm线栓,灌胃等体积蒸馏水;模型组行MCAO术,灌胃等体积蒸馏水;温阳逐瘀汤组MCAO术,灌胃温阳逐瘀汤。分别于灌胃开始后3d、7d、14d、21d四个时间点取材,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中cAMP、cGMP含量;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法检测各时间点脑组织SDF-1、CXCR4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HE染色法检测各时间点缺血损伤侧神经细胞形态学变化;使用SPSS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肾阳虚特异性指标的改变:(1)肾阳虚造模完成后,与空白组比较,肾阳虚模型组大鼠血清cAMP水平明显降低,cGMP水平明显升高,cAMP/cGMP比值降低(P<0.01);(2)灌胃21d后,与模型组比较,温阳逐瘀汤组cGMP水平明显降低,cAMP水平和cAMP/cGMP比值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及温阳逐瘀汤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与同一时间点的模型组相比,温阳逐瘀汤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1或P<0.05)。(3)脑组织形态学改变:(1)空白组、假手术组:细胞排列规整,胞膜完整,形态结构基本正常;(2)模型组:细胞排列紊乱稀疏,大量细胞坏死,呈明显的缺血性损害改变;(3)温阳逐瘀汤组:随着灌胃给药时间的延长,与模型组相比,细胞明显增多,胞膜相对完整,胞质呈浅紫色,胞核逐渐清晰可见。(4)在相同时间点,各组间SDF-1、CXCR4蛋白表达的比较:(1)与空白组、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温阳逐瘀汤组SDF-1、CXCR4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温阳逐瘀汤组表达高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在相同时间点,各组间SDF-1、CXCR4 mRNA表达的比较:(1)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温阳逐瘀汤组SDF-1、CXCR4 mRNA表达水平显着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温阳逐瘀汤组表达高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温阳逐瘀汤明显降低肾阳虚型脑缺血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其作用机制可能是一方面改善了肾阳虚证候,另一方面改善了血瘀脑脉的脑缺血状态,继而上调缺血侧脑组织中的SDF-1、CXCR4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进而发挥缺血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欧阳波[6](2021)在《冰片配伍黄芪甲苷和三七总皂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血管单元保护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冰片配伍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Ⅳ,AST Ⅳ)和三七总皂苷(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I)后脑组织损伤、神经血管单元主要组分(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微血管)的结构、主要组分特异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Neuron specific nuclear,Neu N)、层黏连蛋白(Laminin,LN)、内皮屏障抗原蛋白(Endothelial barrier antigen,EBA)及相关功能蛋白--αII-血影蛋白(αII-Spectrin,αII-SP)、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 4,AQP-4)、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通过Notch信号通路对神经血管单元的保护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 Operation Group,SOG)、模型组(Model Group,MG)、冰片组(Borneol Group,BG)、AST Ⅳ组(AST Ⅳ Group,AG)、PNS组(PNS Group,PG)、AST Ⅳ+PNS组(AST Ⅳ+PNS Group,APG)、冰片+AST Ⅳ+PNS低剂量组(Borneol+AST Ⅳ+PNS Low-dose Group,LDG)、冰片+AST Ⅳ+PNS高剂量组(Borneol+AST Ⅳ+PNS High-dose Group,HDG)、依达拉奉组(Edaravone Group,EG)。EG腹腔注射给药,其他组灌胃给药,2次/d。采用线栓法阻断右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建立大鼠CIRI模型。缺血2h,再灌注后22h,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HE染色观察大脑缺血皮质区病理形态;免疫组化法检测大脑缺血皮质区GFAP、Neu N、LN、EBA的表达;免疫荧光三标法检测大脑缺血皮质区GFAP、神经丝蛋白200(neurofilament-200,NF-200)、LN的蛋白表达;Westrn blot检测大脑缺血皮质区αII SP、AQP-4、MMP-9、VEGF、Notch1、Notch胞内域(Intracellular domain of Notch,NICD)、Hes1、Delta-like ligand 4(DLL4)蛋白的表达。结果:缺血2h,再灌注22h后,MG出现神经功能缺损、右侧局灶性脑梗死、神经细胞损伤。各药物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和神经细胞损伤率显着降低(P<0.05、0.01),且冰片+AST Ⅳ+PNS的效应强于各药物单用及AST Ⅳ+PNS(P<0.05、0.01)。缺血2h,再灌注22h后,免疫组化结果显示,MG的Neu N、LN、EBA阳性细胞显着减少(P<0.01),GFAP阳性细胞显着增加(P<0.01);冰片、PNS、AST Ⅳ、AST Ⅳ+PNS与冰片+AST Ⅳ+PNS能显着增强Neu N、LN、EBA蛋白表达(P<0.05、0.01),显着降低GFAP蛋白表达(P<0.05、0.01),且冰片+AST Ⅳ+PNS的作用强于各药物单用及AST Ⅳ+PNS(P<0.05、0.01)。免疫荧光三标结果显示,MG的NF-200、LN阳性细胞显着减少(P<0.01),GFAP阳性细胞显着增加(P<0.01);冰片、AST Ⅳ、PNS、AST Ⅳ+PNS与冰片+AST Ⅳ+PNS能显着降低GFAP蛋白表达(P<0.05、0.01),且冰片+AST Ⅳ+PNS的作用强于各药物单用及AST Ⅳ+PNS(P<0.05、0.01)。冰片、AST Ⅳ+PNS与冰片+AST Ⅳ+PNS能显着增强LN蛋白表达(P<0.05、0.01),且冰片+AST Ⅳ+PNS的作用强于各药物单用及AST Ⅳ+PNS(P<0.05、0.01)。冰片+AST Ⅳ+PNS能显着增强NF-200蛋白表达(P<0.01),且冰片+AST Ⅳ+PNS的作用强于AST Ⅳ+PNS(P<0.05)。Westrn blot结果显示,MG大鼠缺血皮质区AQP-4、MMP-9蛋白表达显着增加(P<0.05),αII SP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5),而VEGF、NICD、Notch1、Hes1、DLL4蛋白表达无显着变化(P>0.05),冰片+AST Ⅳ+PNS能显着上调αII SP、VEGF、NICD、Notch1、Hes1、DLL4蛋白的表达(P<0.01),且冰片+AST Ⅳ+PNS的效应强于各药物单用及AST Ⅳ+PNS(P<0.05、0.01)。冰片+AST Ⅳ+PNS能显着下调AQP-4、MMP-9蛋白的表达(P<0.01),且冰片+AST Ⅳ+PNS的效应强于各药物单用及AST Ⅳ+PNS(P<0.05、0.01)。结论:1.冰片配伍AST Ⅳ和PNS对大鼠CIRI后具有脑保护作用,能改善神经功能缺损、降低神经细胞损伤率、减少脑梗死体积,且冰片+AST Ⅳ+PNS的作用强于各药物单用及AST Ⅳ+PNS。2.冰片配伍AST Ⅳ和PNS对大鼠CIRI后神经血管单元具有保护作用,可减轻神经元和微血管基底膜损伤、抑制星形胶质细胞过度活化、减轻脑水肿,且冰片+AST Ⅳ+PNS的作用强于各药物单用及AST Ⅳ+PNS。维持神经血管单元结构完整性,且冰片+AST Ⅳ+PNS的作用强于AST Ⅳ+PNS。3.冰片配伍AST Ⅳ和PNS对大鼠CIRI后的脑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Notch信号通路,上调NICD、Notch1、Hes1、VEGF、DLL4表达,从而发挥对缺血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有关。
高蕙兰(Treesukol Waranan)[7](2021)在《基于少突胶质细胞参与髓鞘再生作用探讨眼针疗法对CI/RI大鼠脑保护作用机制》文中指出目的:基于古文献研究,探讨肾虚血瘀、肾脑失济与缺血性中风的关联性及眼针治疗优势;通过检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旷场试验、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HE)、Nissl染色、5-溴-2’-脱氧尿苷(Uridine,5-bromo-2’-deoxy,Brd U)标记神经元等指标,观察眼针干预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I)大鼠神经保护作用;通过检测脑组织中A2B5、O4、CNPase、MBP、Olig2、MAG等蛋白的表达水平,阐述眼针干预对少突胶质细胞成熟及活化的影响;通过检测脑组织中Wnt、Dvl、GSK-3β、β-catenin蛋白表达,探讨眼针通过调控Wnt信号通路发挥促进少突胶质细胞成熟并活化,加速髓鞘再生的作用机制,从而进一步探讨眼针通过补肾活血疗法发挥“肾脑相济”作用,为中医眼针特色疗法的临床应用提供新思路。材料与方法:1.阅读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神志病数据库,对相关古籍条文进行分析,总结古代医家对眼针、五轮八廓学说、中风的认识,探讨眼针疗法以“五轮八廓”学说为理论基础融合“肾脑相济”理论治疗肾虚血瘀型中风的可行性。2.本研究选取60只成年SPF级SD大鼠,雄雌各半作为研究对象,将60只大鼠按体重标记为1-60号,然后将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即假手术组(12只);模型组(48只)。对模型组48只大鼠采用线栓法复制CI/RI模型,采用神经功能学评分联合TTC(Triphenyl tetrazolium chloride)染色及HE染色对模型鼠进行评价,将模型评价成功的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即模型对照组;抑制剂组;眼针组。干预措施:眼针组大鼠于脑缺血再灌注2h、再灌注12h、再灌注24小时分别进行眼针治疗,针刺取穴:肾区、上焦区、肝区和下焦区;抑制剂组取材前24小时,给予Wnt-C59口服给药,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正常饲养,通过行为学检测(神经行为学评分、旷场实验)、形态学检测(HE染色、Nissl染色、Brd U标记)、少突胶质细胞活化相关蛋白(A2B5、O4、CNPase、MBP、Olig2、MAG)检测及Wnt信号通路关键因子(Wnt、Dvl、GSK-3β、β-catenin)蛋白进行检测,旨在观察眼针对CI/RI大鼠少突胶质细胞的影响,从少突胶质细胞参与髓鞘再生作用探讨针疗法对CI/RI大鼠脑保护作用机制。结果:1.文献分析:通过对古文献梳理,认为肾虚血瘀、肾脑失济为缺血性中风的主要病机,彭氏眼针对本病的治疗方面发挥其优势与作用。2.改良线栓法成功复刻CI/RI大鼠模型:神经功能学评分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相比,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显着升高(P<0.01)。脑组织TTC染色结果显示,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未见明显异常,模型组大鼠右侧脑组织局部可见白色缺血缺氧区。脑组织HE染色结果显示,假手术组大鼠右侧海马中神经细胞结构完整,而模型组大鼠右侧脑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3.眼针疗法改善CI/RI模型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神经功能评分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脑缺血再灌注后2h,模型对照组、抑制剂组及眼针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显着升高(P<0.01);经过眼针治疗后,眼针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P<0.01)。旷场实验结果显示,眼针干预前,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抑制剂组及眼针组大鼠中间格停留时间及运动距离均显着减小(P<0.01)。眼针干预后,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抑制剂组及眼针组大鼠中间格停留时间及运动距离均显着减小(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眼针组大鼠中间格停留时间及运动距离均显着增加(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脑组织HE染色结果显示,经眼针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抑制剂组大鼠脑组织损伤程度明显提高,眼针组大鼠的脑组织含水量减少、各种病理改变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4.眼针疗法促进CI/RI模型大鼠神经元再生:Nissl染色检测结果显示,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中神经元结构完整,阳性细胞较多,神经元尼氏小体清晰,排列整齐;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脑组织中神经元排列稀疏,部分尼氏小体模糊;眼针组大鼠脑组织中神经细胞病变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减轻,神经细胞数目增多,有统计学意义(P<0.01),尼氏小体染色较清晰,形态接近正常。Brd U标记检测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抑制剂组、眼针组大鼠脑组织中Brd U阳性细胞数显着减少(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抑制剂组大鼠脑组织中Brd U阳性细胞数显着减少(P<0.01),眼针组Brd U阳性细胞数显着增多(P<0.01)。5.眼针疗法活化少突胶质细胞相关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检测A2B5、O4、CNPase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抑制剂组、眼针组大鼠脑组织中少突胶质细胞活化相关蛋白A2B5、O4、CNPase表达水平显着下调(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抑制剂组大鼠脑组织中少突胶质细胞活化相关蛋白A2B5、O4、CNPase表达水平显着下调(P<0.01),眼针组A2B5、O4、CNPase表达水平显着上调(P<0.01)。MBP、Olig2、MAG检测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抑制剂组、眼针组大鼠脑组织中少突胶质细胞活化相关蛋白MBP、Olig2、MAG表达水平显着下调(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抑制剂组大鼠脑组织中少突胶质细胞活化相关蛋白MBP、Olig2、MAG表达水平显着下调(P<0.01),眼针组MBP、Olig2、MAG表达水平显着上调(P<0.01)。6.眼针激活Wnt信号通路促进CI/RI大鼠神经元再生:免疫组化及免疫印迹法检测Wnt通路关键蛋白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眼针组和抑制剂组大鼠脑组织中Wnt、Dvl、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显着下降(P<0.01),GSK-3β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眼针组大鼠脑组织中Wnt、Dvl、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1),GSK-3β蛋白表达水平显着下降(P<0.01),抑制剂组大鼠脑组织中Wnt、Dvl、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显着下降(P<0.01),GSK-3β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1)。结论:1本研究对古文献梳理,发掘肾虚血瘀、肾脑失济为缺血性中风的主要病机,彭氏眼针对本病的治疗方面发挥其优势。2通过观察眼针干预CI/RI大鼠的效应,证实眼针疗法能够促进CI/RI后脑组织的修复,恢复神经功能,改善缺血性中风后认知功能障碍。3眼针通过促进CI/RI大鼠尼氏小体和少突胶质细胞及其相关蛋白表达,加速髓鞘形成,促进神经元再生。4眼针通过活化Wnt信号通路,促进少突胶质细胞成熟及活化,促进神经髓鞘再生,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罗来[8](2020)在《基于CACN/Ras/ERK途径探讨电针改善MCAO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机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电针对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对海马区CACN/Ras/ERK途径中关键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改善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机制,为临床上应用电针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方法:将24只体质量为(280±20)g的SD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电针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每组8只。电针组和模型组参考Longa改良线栓法进行MCAO模型制备。假手术组钝性分离血管后即缝合,其余操作与模型组相同。电针组采用电针神庭穴、百会穴进行干预,电针施以疏密波,频率2-10Hz,电压1.5-2mA,强度逐渐加大到大鼠耳朵轻微抖动,不嘶叫为度,留针20min,手术后24h开始治疗,每天1次,连续7天,每次电针的正负极都与前一次不同。模型组和假手术组行与电针组同等条件的抓取束缚后回笼,不予治疗。在术后第1天和第7天,参照Zea-Longa法,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术后3-7天进行水迷宫测试;术后第7天电针干预结束后每组随机选取2只老鼠进行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2,3,5-Triphenyte 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观察脑梗死状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海马中CACN/Ras/ERK途径上关键基因(CACNα1d、RasGRP、ERK)的mRNA表达;免疫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海马中CACN/Ras/ERK途径上关键蛋白(CACNα1d、RasGRP、ERK)的表达。结果: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可见假手术组未出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电针组和模型组术后第1天和第7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术后第1天电针组和模型组之间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7天电针组较模型组评分明显改善(P<0.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术后第7天与第1天相比较,模型组评分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评分显着降低(P<0.01)。2、Morris水迷宫实验:电针组和假手术组无明显差异;模型组的逃避潜伏期相较假手术组延长(P<0.05);电针组和模型组相比在术后第3、5、6天缩短(P<0.05)。在空间探索实验穿越平台次数中,电针组和假手术组无差异;模型组穿越平台次数较假手术组和电针组显着减少(P<0.01)。3、TTC染色:假手术组大鼠脑切片呈现鲜红色,模型组大鼠可见大面积灰白色梗死灶,电针组也可见灰白色梗死灶,但面积小于模型组。4、荧光定量PCR实验:与假手术组相比,电针组CACNα1d、RasGRP、ERK的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CACNα1d、ERK的mRNA表达量显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RasGRP的mRNA表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免疫印迹法实验: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的CACNα1d和ERK的蛋白表达量上升,RasGRP的蛋白表达量下降;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的CACNα1d和ERK的蛋白表达量下降,RasGRP的蛋白表达量上升。结论:1、电针神庭穴、百会穴能改善MCAO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2、电针改善MCAO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海马组织中的CACN/Ras/ERK途径,抑制钙离子的流入,减弱下游级联核心单元的磷酸化,从而减小脑组织损伤,改善学习记忆能力。
郝如彬[9](2020)在《基于RhoA/ROCKⅡ信号通路探讨荷叶碱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的作用机制》文中提出目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病以及预后与脾胃元气的盛衰密切相关,因此提出调整气机为中风治疗根本,关键在于调理脾胃元气。中药荷叶具有调理脾胃,升清降浊的功效,本研究采用线栓法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动物模型,选取荷叶主要提取物荷叶碱为治疗药物,探讨荷叶碱干预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脑水肿、缺血脑组织中RhoA/ROCKⅡ信号通路、以及血清炎症因子表达情况,为中医临床中荷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进一步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首先把SD大鼠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I/R),法舒地尔治疗组(fasudil),荷叶碱高、中、低剂量治疗组(Nuciferine-H、NuciferineM、Nuciferine-L)6组,并进行预给药,其中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纯净水灌胃;阳性药物组给予法舒地尔注射液腹腔注射;荷叶碱高、中、低剂量治疗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荷叶碱灌胃。2.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MCAO)建立。将各组大鼠进行预给药,在末次给药1 h后以线栓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MCAO),模型建立24小时后测定神经功能评分,TTC染色法检测脑梗死体积,干湿称重法检测大鼠脑含水量来评价荷叶碱预给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影响。3.通过免疫蛋白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法,来观察通过荷叶碱预给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皮质中RhoA/RockⅡ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4.通过ELISA法检测,来观察通过荷叶碱预给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外周血清中IL-4、IL-10、TNF-α、IL-1β表达水平。结果:1.经过预实验,已经熟练掌握线栓法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脑梗死模型制作,脑缺血造模成功24小时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假手术组中未出现神经功能缺损表现;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神经功能评分显着提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荷叶碱高、中、低剂量治疗组和法舒地尔治疗组均可显着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P<0.05)。与法舒地尔治疗组相比,荷叶碱高剂量治疗组能显着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水平(P<0.05)。2.脑缺血造模成功24小时后进行脑水肿检测,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脑含水量显着提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荷叶碱高、中、低剂量治疗组和法舒地尔治疗组均可显着降低大脑含水量(P<0.05)。与法舒地尔治疗组相比,荷叶碱高剂量治疗组能显着降低大脑含水量(P<0.05)。3.TTC染色法检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梗死体积,该检测方法直观,有效,而且相对操作方便,大鼠脑组织切片染色后,梗死区为白色,正常脑组织为红色。脑缺血造模成功后24小时后进行TTC脑缺血检测,假手术组大鼠中未出现脑梗死表现;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脑梗死体积显着增多(P<0.05)。与模型组相比,荷叶碱高、中、低剂量治疗组和法舒地尔治疗组均可显着降低大鼠脑梗死体积(P<0.05)。与法舒地尔治疗组相比,荷叶碱高剂量治疗组能显着减少大鼠脑梗死体积(P<0.05)。4.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缺血侧脑皮质部分中RhoA和RockⅡ蛋白表达水平,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RhoA和RockⅡ蛋白表达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法舒地尔治疗组和荷叶碱高、中、低剂量治疗组的RhoA和Rock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法舒地尔治疗组比较,荷叶碱高剂量治疗组大鼠缺血侧脑皮质部分中RhoA和RockⅡ蛋白表达显着下调(P<0.05)。5.免疫荧光检测各组大鼠缺血侧脑皮质部分中RhoA和RockⅡ蛋白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缺血侧脑皮质部分中RhoA和ROCKⅡ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法舒地尔治疗组和荷叶碱高、中、低剂量治疗组的RhoA和RockⅡ表达水平显着下降(P<0.05)。与法舒地尔治疗组比较,荷叶碱高剂量治疗组大鼠缺血侧脑皮质部分中RhoA和RockⅡ表达水平显着下调(P<0.05)。6.ELISA法检测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中炎性因子TNF-α、IL-1β、IL-4,IL-10的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L-4、IL-10、TNF-α和IL-1β水平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法舒地尔治疗组和荷叶碱高、中、低剂量治疗组血清IL-4、TNF-α、IL-1β水平显着降低,IL-10水平显着升高(P<0.05)。与法舒地尔治疗组比较,荷叶碱高剂量治疗组大鼠血清中IL-4、TNF-α和IL-1β水平显着降低,IL-10水平显着升高(P<0.05)。结论:1.采用线栓法进行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造模,梗死区域稳定,手术效果好,大鼠存活率高。2.荷叶提取物荷叶碱预处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可以改善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减轻脑梗死体积、改善脑梗死大鼠脑水肿情况,起到神经保护作用。3.荷叶提取物荷叶碱预处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可以下调缺血脑组织中RhoA/ROCKⅡ信号通路表达,促进神经恢复。4.荷叶提取物荷叶碱预处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可以调节外周血清中IL-4、IL-10、TNF-α、IL-1β表达水平,抑制脑缺血发生后炎症反应,减轻炎性损伤作用。
李苗苗[10](2020)在《头穴丛刺法对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海马组织中MBP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头穴丛刺法对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大鼠不同时间窗(24h、3d、7d)神经功能评分及髓鞘碱性蛋白(MBP)表达的影响,拟从蛋白水平探讨头穴丛刺法对保护急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72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模型组(B组)、针刺组(C组)、针刺预处理组(D组),每组各18只。每个组又根据不同时间窗分为24h组、3d组、7d组3个亚组,每个亚组6只。B组、C组、D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对大鼠进行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制备,A组进行假手术模型制备。C组大鼠在MCAO术后用头穴丛刺法按照24h、3d、7d不同时间窗进行干预。D组大鼠在MCAO术前用头穴丛刺法连续干预7天。A组、B组不进行治疗干预。在大鼠醒后4h及24h、3d、7d各个不同时间窗采用Bederson神经功能评分法对各组大鼠进行术后评分。在大鼠海马组织取材后,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髓鞘碱性蛋白(MBP)的表达情况。结果1.神经功能评分组间比较:大鼠造模后4h各组神经功能评分比较,显示模型组(B组)、针刺组(C组)、针刺预处理组(D组)与假手术组(A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C组)与模型组(B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预处理组(D组)与模型组(B组)相比较,神经功能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取材前,与模型组(B组)相比较,针刺组(C组)神经功能评分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预处理组(D组)神经功能评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取材前,与模型组(B组)相比较,针刺组(C组)、针刺预处理组(D组)神经功能评分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取材前,与模型组(B组)相比较,针刺组(C组)神经功能评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预处理组(D组)神经功能评分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B组)、针刺组(C组)、针刺预处理组(D组)与假手术组(A组)相比较,在24h、3d、7d各时间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观察24h、3d、7d三个时间窗,发现针刺组(C组)随着治疗时间的增长神经功能评分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B组),24h、3d、7d各时间窗神经功能评分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预处理组(D组),24h、3d、7d各时间窗神经功能评分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髓鞘碱性蛋白(MBP)的表达组间比较:在MCAO术后24h,与假手术组(A组)相比较,模型组(B组)、针刺组(C组)MBP表达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预处理组(D组)MBP表达含量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B组)相比较,针刺组(C组)MBP表达含量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预处理组(D组)MBP表达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MCAO术后3d,与假手术组(A组)相比较,模型组(B组)、针刺组(C组)MBP表达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预处理组(D组)MBP表达含量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B组)相比较,针刺组(C组)、针刺预处理组(D组)MBP表达含量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MCAO术后7d,与假手术组(A组)相比较,模型组(B组)MBP表达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C组)、针刺预处理组(D组)MBP表达含量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B组)相比较,针刺组(C组)MBP表达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预处理组(D组)MBP表达含量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观察24h、3d、7d三个时间窗,发现针刺组(C组)随着治疗时间的增长MBP表达含量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A组)、模型组(B组)及针刺预处理组(D组)在24h、3d、7d三个时间窗表达含量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头穴丛刺法能够降低神经功能评分,对促进MCAO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有积极作用,且在大鼠造模前进行头穴丛刺预处理能够在早期对神经功能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治疗作用逐渐减弱,在造模后进行头穴丛刺干预其效应随着时间的增长而逐渐加强。2.大鼠在MCAO造模术后MBP表达明显增多,经过头穴丛刺法干预能够下调MBP的表达,提示头穴丛刺法可能通过下调MBP的表达稳定髓鞘的结构,从而对脑组织起到保护的作用,且在造模前对大鼠进行头穴丛刺预处理能够在早期起到治疗作用,在造模后对大鼠进行头穴丛刺干预其针刺效应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而发挥治疗作用。
二、线栓法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线栓法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脑缺血模型的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大鼠的选择 |
1.1 品种与性别 |
1.2 体重与月龄 |
2 模型制备 |
2.1 手术操作与线栓的插入方式 |
2.2 线栓的选择与插入的深度 |
3 术后死亡、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分析与处理 |
3.1 死亡原因分析 |
3.2 并发症发生原因分析及处理 |
4 总结与体会 |
(2)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大鼠模型问题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大鼠的选取 |
1.1 大鼠的品系 |
1.2 大鼠的体质量 |
1.3 大鼠的性别 |
2 造模操作 |
2.1 术前的准备 |
2.2 麻醉剂的选择 |
2.3 手术切口的选择 |
2.4 线栓的选择 |
2.5 线栓入颅的部位及深度 |
2.6 注意事项 |
2.7 术中、术后并发症及处理方式 |
3 体会 |
(3)啮齿类动物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线栓法 |
2 光栓法 |
3 开颅手术模型 |
4 栓塞中风模型 |
5 内皮素-1模型 |
6 自发性卒中模型 |
7 不足与展望 |
(4)“治神调形”下头针对缺血性中风痉挛大鼠BDNF/TrkB/CREB及PI3K/Akt/GSK-3β通路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文献综述一 中风后肢体痉挛临床研究进展 |
1 PSS的流行病学研究 |
2 中风的主要致病因素 |
3 中风后肢体痉挛的临床评价现状 |
4 中风后肢体痉挛的临床康复治疗现状 |
文献综述二 头针疗法的源流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1 头针理论的中医内涵 |
2 头针的主要流派 |
3 头针穴名标准化方案的建立 |
4 头针在PSS治疗机制研究中的进展 |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缺血性PSS大鼠模型的确立和验证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实验结果讨论 |
5 小结 |
实验二 缺血性PSS动物研究头针行针频率及时间验证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实验结果讨论 |
5 小结 |
实验三 头针对缺血性PSS大鼠行为学改变的影响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实验结果讨论 |
5 小结 |
实验四 头针对缺血性PSS大鼠脑组织恢复的影响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实验结果讨论 |
5 小结 |
实验五 头针对缺血性PSS大鼠BDNF/TrkB/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实验结果讨论 |
5 小结 |
实验六 头针对缺血性PSS大鼠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的影响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实验结果讨论 |
5 小结 |
讨论 |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5)温阳逐瘀汤对肾阳虚型脑缺血损伤大鼠SDF-1、CXCR4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及饲养条件 |
1.2 实验药物 |
1.2.1 药物药量 |
1.2.2 药物制备 |
1.2.3 药物剂量换算及给药方法 |
1.3 实验主要试剂、仪器和器材 |
1.3.1 主要试剂 |
1.3.2 主要仪器和器材 |
1.4 实验主要液体及配制方法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动物分组 |
2.2 肾阳虚型脑缺血损伤大鼠模型的制备 |
2.2.1 肾阳虚模型制备 |
2.2.2 脑缺血损伤模型 |
2.2.3 纳入评价标准 |
2.3 标本采集及处理 |
2.4 指标检测分析 |
2.4.1 大鼠血浆cAMP、cGMP含量的检测(ELISA) |
2.4.2 大鼠脑组织SDF-1、CXCR4 蛋白表达的检测(Westernblotting) |
2.4.3 大鼠脑组织SDF-1、 CXCR4 mRNA表达的检测(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
2.4.4 制备石蜡切片 |
2.4.5 HE染色法检测神经细胞形态学变化 |
2.5 统计学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大鼠一般情况 |
3.1.1 肾阳虚模型建立后大鼠肾阳虚证表现及体质量的变化 |
3.1.2 MCAO术后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
3.1.3 灌胃后各组大鼠肾阳虚证表现及体质量的变化 |
3.2 空白组和肾阳虚模型组大鼠血浆cAMP、cGMP含量的变化 |
3.3 各组大鼠血浆肾阳虚指标cAMP、cGMP含量的变化 |
3.4 HE染色 |
3.5 各组大鼠脑组织SDF-1、CXCR4蛋白表达水平比较 |
3.6 各组大鼠脑组织SDF-1、CXCR4 mRNA表达水平比较 |
4 讨论 |
4.1 中医学对肾阳虚型缺血性脑卒中的认识 |
4.1.1 中医学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认识 |
4.1.2 阳虚是中风病发病之根 |
4.1.3 肾阳虚致血瘀是中风发病的重要病机 |
4.2 肾阳虚证的现代研究进展 |
4.2.1 肾阳虚证与神经内分泌系统密切相关 |
4.2.2 肾阳虚证与蛋白质、基因、代谢组学相关 |
4.3 温阳逐瘀汤治疗肾阳虚型脑缺血损伤的作用机制 |
4.3.1 治则治法 |
4.3.2 温阳逐瘀汤组方思路 |
4.3.3 温阳逐瘀汤用药原理 |
4.4 SDF-1/CXCR4 信号通路在缺血性脑卒中中的作用 |
4.4.1 SDF-1/CXCR4 信号通路的定义 |
4.4.2 SDF-1/CXCR4 信号通路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 |
4.4.3 SDF-1/CXCR4 信号通路与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 |
4.4.4 中医药在防治缺血性脑卒中对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 |
4.5 实验方法的选择 |
4.5.1 动物的选择 |
4.5.2 造模方法的选择 |
4.6 实验结果分析 |
4.6.1 温阳逐瘀汤对cAMP、cGMP的影响 |
4.6.2 温阳逐瘀汤对 SDF-1、CXCR4 的影响 |
5 展望和不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主要缩略词表 |
附录 |
附图 1:HE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不同时间点缺血侧脑组织(10×40) |
附图2:WB法检测各组大鼠不同时间点SDF-1 蛋白表达水平 |
附图3:WB法检测各组大鼠不同时间点CXCR4 蛋白表达水平 |
附图4: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不同时间点SDF-1 的扩增曲线和溶解曲线 |
附图 5:RT-PCR 法检测各组大鼠不同时间点 CXCR4 的扩增曲线和溶解曲线 |
综述 肠道菌群失调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及中医药干预的研究概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6)冰片配伍黄芪甲苷和三七总皂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血管单元保护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索引 |
前言 |
第一部分 冰片配伍AST Ⅳ和 PNS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行为学及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
1.2 受试药物、剂量确定及药物配制 |
1.3 试剂及仪器 |
1.4 实验方法 |
2 实验结果 |
2.1 MCAO模型的评价 |
2.2 Bederson神经功能评分比较 |
2.3 Garcia JH神经功能评分比较 |
2.4 脑梗死体积的比较 |
2.5 脑组织病理形态的比较 |
3 讨论 |
3.1 实验模型及动物的选择 |
3.2 中医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认识及中药治疗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冰片配伍AST Ⅳ和 PNS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血管单元特异性结构蛋白及其结构完整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
1.2 受试药物、剂量及浓度 |
1.3 实验器材、耗材、试剂及仪器 |
1.4 实验方法 |
2 实验结果 |
2.1 冰片配伍AST Ⅳ和 PNS对 CIRI后脑缺血皮质区NeuN表达的影响 |
2.2 冰片配伍AST Ⅳ和 PNS对 CIRI后脑缺血皮质区Laminin表达的影响 |
2.3 冰片配伍AST Ⅳ和 PNS对 CIRI后脑缺血皮质区GFAP表达的影响 |
2.4 冰片配伍AST Ⅳ和 PNS对 CIRI后 脑缺血皮质区EBA表 达的影响 |
2.5 冰片配伍AST Ⅳ和 PNS对 CIRI后脑缺血皮质区NVU的主要组分结构关系的影响 |
3 讨论 |
3.1 指标选择依据 |
3.2 冰片配伍AST Ⅳ和 PNS对 CIRI后脑缺血皮质区Neu N、 EBA和Laminin及 GFAP表达的影响 |
3.3 冰片配伍AST Ⅳ和 PNS对 CIRI后脑缺血皮质区NVU主要组分的结构关系的影响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冰片配伍AST Ⅳ和 PNS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血管单元主要组分相关功能蛋白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
1.2 受试药物、剂量及浓度 |
1.3 实验器材、耗材、试剂及仪器 |
1.4 实验方法 |
2 实验结果 |
2.1 冰片配伍AST Ⅳ和 PNS对 CIRI后脑缺血皮质区αII-Spectrin表达的影响 |
2.2 冰片配伍AST Ⅳ和 PNS对 CIRI后脑缺血皮质区AQP-4表达的影响 |
2.3 冰片配伍AST Ⅳ和 PNS对 CIRI后脑缺血皮质区VEGF表达的影响 |
2.4 冰片配伍AST Ⅳ和 PNS对 CIRI后脑缺血皮质区MMP-9 表达的影响 |
3 讨论 |
3.1 指标选择依据 |
3.2 冰片配伍AST Ⅳ和 PNS对 CIRI后脑缺血皮质区αII-Spectrin、AQP-4、MMP-9及VEGF表达的影响 |
4 小结 |
第四部分 冰片配伍AST Ⅳ和 PNS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损伤局部Notch信号通路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
1.2 受试药物、剂量及浓度 |
1.3 实验器材、耗材、试剂及仪器 |
1.4 实验方法 |
2 实验结果 |
2.1 冰片配伍AST Ⅳ和 PNS对 CIRI后脑缺血皮质区Notch1表达的影响 |
2.2 冰片配伍AST Ⅳ和 PNS对 CIRI后脑缺血皮质区NICD表达的影响 |
2.3 冰片配伍AST Ⅳ和 PNS对 CIRI后脑缺血皮质区Hes1 表达的影响 |
2.4 冰片配伍AST Ⅳ和 PNS对 CIRI后脑缺血皮质区DLL4 表达的影响 |
3 讨论 |
3.1 指标选择依据 |
3.2 冰片配伍AST Ⅳ和 PNS对 CIRI后脑缺血皮质区Notchl、NICD、Hesl及 DLL4 表达的影响 |
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个人简历 |
文献综述 |
文献综述一 基于神经血管单元的缺血性脑卒中相关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黄芪、三七及冰片抗脑缺血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7)基于少突胶质细胞参与髓鞘再生作用探讨眼针疗法对CI/RI大鼠脑保护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眼针疗法以“五轮八廓”学说为理论基础融合“肾脑相济”理论治疗肾虚血瘀型中风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眼针疗法对 CI/RI 模型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实验二 眼针疗法对CI/RI模型大鼠神经元再生及少突胶质细胞的活化作用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实验三 基于Wnt信号通路探讨眼针促进CI/RI大鼠神经元再生的机制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少突胶质细胞功能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8)基于CACN/Ras/ERK途径探讨电针改善MCAO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场所 |
1.3 主要实验器械与耗材 |
1.4 主要实验试剂 |
2 动物分组和干预方法 |
2.1 动物分组 |
2.2 干预方法 |
3 指标检查 |
3.1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
3.2 Morris水迷宫实验 |
3.3 TTC染色 |
3.4 实时荧光定量PCR |
3.5 免疫蛋白印迹 |
4 统计分析 |
5 实验技术路线图 |
研究结果 |
1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
2 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 |
3 TTC染色结果 |
4 荧光定量PCR结果 |
5 免疫印迹法结果 |
讨论及分析 |
1 实验方法的选择 |
1.1 实验动物的选择 |
1.2 麻醉药物的选择 |
1.3 造模方法的选择 |
1.4 手术切口的选择 |
1.5 造模死亡原因的分析 |
2 Morris水迷宫实验的选择依据 |
3 中医对VCI的认识 |
3.1 病名 |
3.2 病因病机 |
3.3 选穴依据 |
4 电针治疗VCI的现代研究 |
4.1 电针治疗VCI的有效性 |
4.2 电针治疗VCI的机制研究 |
5 CACN/Ras/ERK途径 |
5.1 CACN/Ras/ERK途径与MAPK信号通路 |
5.2 CACN/Ras/ERK途径 |
6 实验结果分析 |
6.1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
6.2 TTC染色 |
6.3 Morris水迷宫 |
6.4 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法 |
7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8 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基于RhoA/ROCKⅡ信号通路探讨荷叶碱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认识 |
综述二 西医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认识 |
综述三 RhoA/ROCKⅡ信号通路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
综述四 荷叶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 |
实验研究 |
第一章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制作及检测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二章 荷叶碱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中RhoA/ROCKⅡ信号通路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章 荷叶碱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1β、IL-4 和 IL-10 表达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10)头穴丛刺法对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海马组织中MBP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头穴丛刺法的历史溯源及研究进展 |
1. 头针的经络腧穴理论依据 |
2. 头穴丛刺法(于氏头针)的提出及简介 |
3. 头穴丛刺法(于氏头针)的临床研究进展 |
4. 头穴丛刺法(于氏头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现代作用机制 |
综述二 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现状 |
1. 缺血性脑卒中的概述 |
2. 缺血性脑卒中与髓鞘碱性蛋白 |
3. 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 |
4. 缺血性脑卒中的西医治疗现状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实验结果 |
2.1 头穴丛刺法对MCAO术后大鼠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 |
2.2 头穴丛刺法对MCAO术后大鼠MBP表达的影响 |
3.讨论 |
3.1 干预手段——头穴丛刺法 |
3.2 针刺时机——预处理 |
3.3 行为学评价——Bederson神经功能评分 |
3.4 目标蛋白——髓鞘碱性蛋白(MBP) |
3.5 MCAO模型制备的选择 |
3.6 MCAO模型制备注意事项 |
3.7 创新与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四、线栓法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脑缺血模型的体会[J]. 袁柳媚,卢小叶,夏云,戴雅婷,范宓,娄必丹. 中国医药科学, 2022
- [2]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大鼠模型问题探析[J]. 谌爱华,王妙华,廖鑫,吴天唯,曹晨曦,邓凯文. 河南中医, 2021(11)
- [3]啮齿类动物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研究进展[J]. 沈亚亭,白秀,王明威,张旭龙,谢西梅. 河北医药, 2021
- [4]“治神调形”下头针对缺血性中风痉挛大鼠BDNF/TrkB/CREB及PI3K/Akt/GSK-3β通路影响的研究[D]. 胡冠宇.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温阳逐瘀汤对肾阳虚型脑缺血损伤大鼠SDF-1、CXCR4表达的影响[D]. 韦亮.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6]冰片配伍黄芪甲苷和三七总皂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血管单元保护作用的研究[D]. 欧阳波.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1(02)
- [7]基于少突胶质细胞参与髓鞘再生作用探讨眼针疗法对CI/RI大鼠脑保护作用机制[D]. 高蕙兰(Treesukol Waranan).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8]基于CACN/Ras/ERK途径探讨电针改善MCAO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机制[D]. 罗来.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9]基于RhoA/ROCKⅡ信号通路探讨荷叶碱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的作用机制[D]. 郝如彬.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8)
- [10]头穴丛刺法对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海马组织中MBP表达的影响[D]. 李苗苗.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